[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模拟试卷1.doc

合集下载

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模拟试卷1.doc

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模拟试卷1.doc

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模拟试卷1(总分:4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艺术交往(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克思(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艺术生产(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然的人化(人化的自然)(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学活动论(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质力量对象化(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交往行为理论(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中国特色(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当代性(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12.00)11.马克思指出:“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

文学理论考试试题(附参考答案)

文学理论考试试题(附参考答案)

文学理论考试试题(E卷)一.术语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共鸣: 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特有的一种状况,是读者与作品形成强烈心灵感应,或不同读者在同一作品中产生相近心灵感应的现象。

原因。

艺术原因。

情感原因:观念相通、情感经历相似、意志愿望相近等。

共同美。

类型:一是指读者与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和命运、及作者灌注于其中的情感及意义等形成强烈的共鸣,二是指不同读者面对同一作品而产生出大体相同或相近的共鸣。

2.文学传播:指文学生产者借助于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文学信息传递给文学消费者的过程,即文学的出版\制作和发行(流通)。

3.社会历史批评:最常用的批评模式之一。

强调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认为文学是再现生活并为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所形成的,因而文学作品的主要价值在于它的社会认识功用和历史意义。

分析、理解和评价作品,必须将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以及作家的生活经历等与作品联系起来考察。

4.创作个性:作家特有的思想气质、生活经验、社会思想、审美观念、艺术修养等精神特点的总和。

5.意象:表意性的特殊的艺术形象二.简要回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网络文学是什么?你是如何评价这种文学现象的?一种用电脑创作、在互联网上传播、供网络用户浏览或参与的新型文学样式。

背景是因特网。

特点有:一.网络创作手段既简便又多样化。

二.强烈的主观表现和自我实现色彩。

三.独特的写作和阅读方式。

1)多媒体、多门类的综合2)超文本化。

四.类型多样。

2.对比现实型和理想型文学作品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都是直接,明确情感,但现实型:真实、客观、再现,小人物,冷静客观的逼真。

取材于现实理想型:理想、情感、主观表现,英雄,绚丽多彩的夸张。

取材于神话。

3.文学言语的审美性表现有哪些?内指性、心理蕴含性、阻拒性。

4.说说叙事的构成情况。

叙述内容:被讲述的故事(讲什么),叙述话语:讲述故事的语句(讲的形式),叙述动作:“叙述”活动本身(如何讲)。

5.抒情作品的特点是什么?1)抒情作为一种主观表现,并不脱离现实,而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与评价,也是对现实的一种意识中的改造。

文学理论试题库及答案

文学理论试题库及答案

文学理论试题库及答案1.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文学的普遍规律,运用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科学方法进行作品分析。

2.视角是指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也称为聚焦。

3.领悟是文学接受进入阶段后的更高境界,包括潜思默想、洞悉宇宙奥妙、体悟人生真谛、提升精神境界等状况和过程。

4.广义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统称,包括文学、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5.共鸣是文学接受进入阶段的一个标志,包括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和人物命运所打动,以及不同读者在阅读同一文学作品时可能产生的情绪激动和审美趣味趋同现象。

6.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

7.精神生产指的是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观念活动。

8.话语蕴藉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9.诗是一种语词凝炼、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情感的文学体裁。

10.审美批评是一种情感性评价,也是一种体验和超越矛盾统一的批评,常常是形式或形象的直觉批评。

11.文学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与具体话语情境造成的相对稳定的整体话语特色。

12.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13.文学创造材料是指作家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或无意获得的一切生动、丰富但相对粗糙的刺激或信息。

14.文学批评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

15.文学的审美属性是指作品从情绪情感上打动读者、感染读者,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16.文学消费主要是指读者的阅读。

17.点评是一种传统批评文体,不需要谋篇布局,是具有相当鉴赏水平和学识功底深厚的读者在阅读作品时随意挥洒的感悟。

风格是作家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艺术特色,而创作个性则是作家在创作中所展现出来的个人思想、情感和审美趣味。

风格与创作个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作家的个性特点往往会在其作品的风格中得到体现。

[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作为活动)模拟试卷2.doc

[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作为活动)模拟试卷2.doc

[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作为活动)模拟试卷2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 体现了新批评派文本中心论的主要术语是( )。

(A)意图谬见,感受谬见(B)文学性、陌生化(C)垂直接受,水平接受(D)期待视界、视界融合2 俄国形式主义将文学视为( )。

(A)对现实的反映(B)内在情感的表现(C)语言的特殊用法(D)神秘现象的显现3 在《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一文中,首次用反映这个词说明了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4 提出:“宗教力量对民族性格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并以此分析了资本主义率先在西欧发生的原因的是( )。

(A)列维-斯特劳斯(B)马克斯.韦伯(C)普罗普(D)弗莱5 最早提出艺术起源于模仿的是( )。

(A)雅典人(B)斯巴达克人(C)古希腊人(D)古罗马人6 亚里士多德认为文学艺术是起源于( )。

(A)原始宗教(B)祭祀(C)人的模仿本能(D)人的劳动二、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

7 文学由于( )功能的作用而产生其他一些社会功能,如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娱乐作用等。

8 “寓教于乐”最早是由( )提出的。

9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和西方理论家( )的“寓教于乐”说都揭示了文艺的( )。

10 在神话和各种巫术仪式中包含了文学艺术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形式,即( )。

11 文艺只是对理念世界的摹本——现实世界的模仿,因此只是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与真理“隔着三层”,这话是( )。

12 接受美学或接受理论受到以( )为代表的哲学解释学或日( )的有力影响。

13 弗洛伊德认为文学艺术实质上是性本能的( )。

14 “文学者,游戏之事业也”见于( )的( )。

15 古典文学理论认为,构成文学作品基本要素的是( )。

16 文学活动17 文学性18 欲望升华说19 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性20 表现论21 模仿论22 游戏说23 生活活动24 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25 劳动说26 文学本体论27 巫术仪式发生说28 模仿论是西方最古老的关于文艺起源和本质的解释。

(完整版)文学理论考试试题A卷(附参考答案)

(完整版)文学理论考试试题A卷(附参考答案)

文学理论考试一试题( A 卷)一、列举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1、文学活动的四因素2、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五大基石3、话语的五因素4、列出三部(篇)中国文学理论名作及其作者5、对于文学创作主体的三种基本认识二、理论阐释题(每题8 分,共 24 分)提示:先说明所给这段话所包含的文学理论,再对其作简要评析。

1、“我们察看全部事物,有三种方式——实质的、理论的和审美的。

一个人若从实质的看法来看一座丛林,他就要问这丛林能否有利于这地域的健康,或是丛林主人如何计算薪材的价值;一个植物学者从理论的看法来看,便要进行有关植物生命的科学研究;一个人假如除了丛林的外观没有其他思想,从审美的或艺术的看法来看,就要问它作为景色的一部分其成效如何。

”——(丹麦)勃兰兑斯2、“一部艺术作品是一种心里的进度。

它在每一种单调的状况之下都是处在黑暗之中,就像我们世界的出生同样,是一种不行窥见的,一种神圣的现象,是一种神奇。

”——(奥地利)茨威格5、“内容作完好合适内容的形式达到独立完好的一致,因此形成一种自由的整体,这就是艺术的中心。

”——(德国)黑格尔三、术语解说题(每 3 分,共 15 分)1、艺术真切2、精神生产3、话语蕴藉4、直觉5、文艺学四、简答题(每题8 分,共 32 分)1、你如何理解文学语言的特别性?2、作为文学创作客体的社会生活有哪些特别性?3、文学创作是一种特别的精神生产,其特别性详细表此刻哪些方面?4、在花费文化背景中 , 你如何理解雅俗文学的关系?五、论述题(共14 分)在当下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文学何为?请以文学作品中人文关心与历史理性的关系理论为切入点,说说你的见解。

1文学理论考试一试题( A 卷)参照答案一、以下每题 3 分;第 4 题只需切合题意即可;每答错一小点扣 1 分,该小题总分扣完为止。

1、文学活动的四因素:作家、作品、读者、世办2、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五大基石:文学活动论、文学反应论、艺术生产论、文学审盛情识形态论、艺术交往论3、话语的五因素:说话人、受话人、文本、语境、交流4、列出三部(篇)中国文学理论名作及其作者: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王国维《人间词话》等5、对于文学创作主体的三种基本认识:模拟者与创建者、旁观者与移情者、特别的艺术生产者二、正确地判断出其所包含的文学理论,给 3 分;对该文学理论进行剖析评论,言之成理,条理清楚,给 5 分。

文学理论试试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试试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文学作品B. 文学创作C. 文学批评D. 文学理论本身答案:D2. 以下哪位学者提出了“文学是人学”的观点?A. 亚里士多德B. 康德C. 马克思D. 尼采答案:C3. 以下哪部作品不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A. 《安娜·卡列尼娜》B. 《悲惨世界》C. 《百年孤独》D. 《荒原》答案:D4. 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非线性叙述B. 内心独白C. 现实主义D. 反传统答案:C5.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核心特征是什么?A. 历史感的丧失B. 深度模式的消失C. 语言的自我指涉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文学理论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A. 指导文学创作B. 促进文学批评C. 影响文学教育D. 推动文学发展答案:ABCD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文学作品的解读?A. 作者的意图B. 读者的背景C. 文化环境D. 时代背景答案:ABCD3. 新批评主义的主要观点包括哪些?A. 文学作品是一个封闭的系统B. 重视文学作品的形式分析C. 强调作者意图的重要性D. 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是固定的答案:ABD4. 以下哪些是文学理论中常用的术语?A. 隐喻B. 象征C. 叙事D. 修辞答案:ABCD5. 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哪些?A. 文学作品是社会结构的反映B. 文学作品的意义是由语言结构决定的C. 文学作品的意义是开放的D. 文学作品是作者个人情感的表达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文学理论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答案:文学理论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为创作提供理论指导,帮助作者更好地理解文学的本质和创作规律,从而在创作过程中能够更加自觉地运用文学技巧,提高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2. 描述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

答案: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包括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注重细节描写,强调社会环境对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影响,以及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

文学理论自测题5套(含答案)

文学理论自测题5套(含答案)

第一套: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理论自测题(一)(考试时间:100分钟)班级姓名:学号:得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文学2.文学形象3.意境4.文学风格5.寓教于乐二、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我们把文学的性质界定为:文学是的语符化显现。

2、文艺学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即文学史、文学理论和。

3、由于文学典型具有普遍意义和鲜明的个性,使人们既熟悉又陌生,因而别林斯基把典型人物称之为“”。

4、艺术中的“化丑为美”要通过表现丑的事物来达到的美。

5、狭义的文学形象是专指作品中的。

6、文学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的功能是审美认识功能、审美教育功能和。

7、文学想象分为再造性想象和两种形式。

8、人们一般把艺术分为、表演艺术、综合艺术和语言艺术四个大类。

9、语言艺术有三大主要特征,一是,二是反映生活的广阔性和灵活性;三是表达思想的明确性和深刻性。

10、表演艺术是指和舞蹈。

11 、文学的文本层次结构分为文学话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和。

12、文学形式有四个要素,即语言、结构、体裁和。

13、小说特征的“三要素”是指人物、和环境。

14、叙述性作品的语言分为和叙述人语言。

15、情节是人物性格的。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打“ ”,错误的打“ ”,每题1分,共10分)1、西方古代叙事文学最发达,而中国古代则是抒情文学占主导地位。

()2、在文学理论中,再现论重客观,表现论重主观,而形式论则重技巧。

()3、从文学发展史看,文学功能的演变经历了一个从精神审美功能向物质实用功能的转变过程。

()4、懂得审美的人,就一定会审丑。

()5、审美娱乐功能是实现文学其它功能的唯一途径。

()6、文学题材的大小同作品价值的高低不一定成正比。

()7、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

()8、文学是纯审美的,因而不应该承担教育的额外负担。

()9、抒情性作品重点是写人物,叙事性作主要是创造意境。

()10、悲剧的主人公必须是正面人物或英雄人物。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文学的审美功能之间是怎样的关系?2、“美丽地描绘一幅面孔”和“描绘一幅美丽的面孔”是不同的,联系实际谈谈它们为什么不同?3、试结合具体作品分析现实主义的主要特征。

文学理论的试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的试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文学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 文学作品B. 文学创作C. 文学批评D. 文学理论自身答案:D2. 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不包括()。

A. 历史分析法B. 比较分析法C. 统计分析法D. 理论阐释法答案:C3. 文学理论的学科性质是()。

A. 应用学科B. 基础学科C. 交叉学科D. 实验学科答案:B4. 以下哪项不是文学理论的功能?()A. 指导文学创作B. 促进文学批评C. 丰富文学知识D. 创造文学作品答案:D5. 文学理论在文学研究中的作用是()。

A. 次要的B. 辅助的C. 基础性的D. 无关紧要的答案:C6. 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哪个时期的理论家强调了文学的意识形态功能?()A. 古典时期B. 浪漫主义时期C. 现代主义时期D. 后现代主义时期答案:D7. 文学理论中的“文本”指的是()。

A. 作者的思想B. 读者的解读C. 作品的实体D. 作品的符号系统答案:D8. 以下哪项不是文学理论的研究范畴?()A. 文学的本质B. 文学的创作过程C. 文学的接受过程D. 文学的市场价格答案:D9. 文学理论的研究视角包括()。

A. 作者中心论B. 读者中心论C. 文本中心论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10. 文学理论的发展趋势是()。

A. 越来越封闭B. 越来越开放C. 越来越单一D. 越来越复杂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1. 文学理论的研究内容可能包括()。

A. 文学作品的形式和结构B. 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C. 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D. 文学作品的创作技巧答案:ABCD2. 文学理论的学科交叉包括()。

A. 哲学B. 心理学C. 社会学D. 语言学答案:ABCD3. 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可能涉及()。

A. 定性分析B. 定量分析C. 案例研究D. 理论构建答案:ABCD4. 文学理论的流派有()。

A. 形式主义B. 结构主义C. 后结构主义D. 女性主义答案:ABCD5. 文学理论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体现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模拟
试卷1
1 大众文学
2 文学消费
3 文学消费的二重性
4 文学生产
5 文学传播
6 文学接受
7 审美经验
8 夸示性消费
9 期待视野
10 通俗文学
11 文学传播
12 大众传播媒介
13 文化市场
14 高雅文学
15 文学欣赏
16 通俗文学的审美特征。

17 文学消费对文学生产的制约。

18 说明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之间的关系。

19 简论文学消费的二重性。

20 谈谈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关系。

21 结合实际经验谈谈文学消费和意识形态消费的关系。

22 文化市场对文学生产与消费有何意义?
23 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4 如何理解文学创作与金钱的关系?
25 举例论述在文学与“世界”的关系上,通俗文学与高雅文学的区别。

26 联系实际论述文化市场对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影响。

27 举例论述接受活动在整个文学活动中的地位与意义。

28 举例论述文学的多种功能。

29 为什么文学消费不能完全等同于一般商品消费,请述之。

30 怎样理解文学接受是一种审美体验活动?
31 怎样理解文学接受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
32 怎样理解文学接受是一种价值诠释活动?
33 怎样理解文学接受是一种交流审美活动?
34 恩格斯《德国民间故事书》一文里曾论述到:“民间故事书的使命是使一个农民做完艰苦的日间劳动,在晚上拖着疲乏的身子回来的时候,得到快乐、振奋和慰藉,使他忘却自己的劳累,把他的硗瘠田地变成馥郁的花园……是使一个手工业者
的作坊和一个疲惫不堪的学徒寒伧的楼顶小屋变成一个诗的世界和黄金的宫殿,而把他的矫健的情人形容成美丽的公主。

”试就恩格斯的这一论述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文学消费的精神品性的理解。

35 马克思说:“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因而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

”如何理解这段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