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降水分布及特点
我国的降水和地区分界线

秦岭一淮河线以北,大部分地区降水在八百毫米以下,属半湿润地区。淮河流域及秦岭山地大部在八百到一千毫米。黄河下游、华北平原为五百到七百五十毫米。再往北去,到东北区,降水量仍表现出从东南向西北方向递减的趋势。面对海洋上湿润气流来向的长白山地,是东北多雨中心,年降水量超过一千毫米。而位于长白山地背风一侧的东北平原,年雨量一般只有六百到七百毫米。靠近内蒙古的东北西部地区,则已减少为四百毫米了。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年雨量一般在二百到四百毫米,属半干旱地区。西北广大内陆区,除天山、阿尔泰山等山地降水可达四百到六百毫米外,其他地区年雨量都在二百毫米以下,属于干旱地区。并且降水量向新疆南部、甘肃西部我国最干旱中心地区迅速减少。这些干旱中心区,年雨量多在五十毫米以下。塔里木盆地内部尚不及二十毫米。吐鲁番盆地西侧的托克逊,年平均降水量仅五点九毫米,有些年份甚至滴雨不降,是我国降雨最少的地方。
当夏季风开始登陆时,水汽最为丰富。当它向内陆深入的过程中,沿途降雨,水汽逐渐减少。距水汽来源越近的地区,降雨就越多,反之,降雨就少。我国夏季风来自东面或南面的海洋,华南地区首先迎来东南季凤,西南地区最先迎来西南季风,形成我国东南和西南两个多雨地区。西北广大内陆区,受不到夏季风的影响,成为我国降水最少的地区。
若以四百毫米等雨量线为界,可把我国分为两大部分。以东为东亚季风所控制的湿润、半湿润区;以西大部属中亚干旱、半干旱区。这与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界线大体相当。这条界线是我国气候上的一条重要分界线。在东部季风区,等雨量线呈东北一西南走向,降水量随纬度增高而递减。以大致与秦岭一淮河线相符的八百毫米等雨量线为界,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北面是半湿润气候区,南面是湿润气候区。
18�
第二个特点,我国的雨量分布山地多于平原,山地的迎风波多于背风坡。在我国降水量分布图上出现许多闭合的多雨中心或少雨中心就反映这一特点。台湾岛,中央山地南北纵列,北、东、南三面都是迎风玻,面对来自热往自每洋上的暖湿气流,由于高山地形的抬升、滞留作用,迎风面的年雨量竟达三千毫米以上,而位于背风面的台湾西部平原和澎湖列岛,年降水量已减少到一千二百毫米以下,澎湖列岛的澎湖则不足一千毫米。海南岛五指山东南坡,全年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年雨量在两千毫米以上,而背风面的西南海岸,只有一千毫米左右。南岭山地和武夷山脉的迎风玻,年雨量可达两千毫米以上,而其背风地带的两湖盆地只有一千五百毫米左右。四川盆地西部的峨眉山,东南气流受地形拾升致雨,年雨量多达约两千毫米,最多的一年竟达七千六百零九毫米,故有“湿岛”之喻。华北地区的山东丘陵降水较多,年雨量在七百到八百毫米以上。太行山和燕山的迎风波也有六百到七百毫米。而位于其间的华北平原只有五百毫米左右。东北的情况与华北类似。长白山地降水最多,其次是大兴安岭山地迎风面,而东北平原降水较少。滇西高山深谷区,受西南季风影响,西被降水比东坡丰沛。这与东南季风影响地区相反。例如高黎贡山西坡龙陵,年雨量高达两千一百六十毫米,而东坡保山则为九百五十八毫米,附近的怒江谷地则不足七百五十毫米。喜马拉雅山东段南翼的门达旺、洛瑜、察隅地区,地处西南季风迎风酒,年降水量一千到四千毫米。而喜马拉雅山以北、雅鲁藏布江以南和康托山以西范围内,是著名的“喜马拉雅山麓雨影带”,年雨量不到三百毫米。新疆地区降水量的分布,受地形影响特别明显。全区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北麓三个多雨中心,和准噶尔、塔里木和吐鲁番盆地三个少雨中。柴达木盆地年雨量多在五十毫米以下,而其附近的祁连山却有三百到五百毫米。
中国气候气温和降水

气候特点
季风气候显著
中国季风气候显著,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 季盛行西北季风。
气温和降水地区差异大
中国气温和降水分布在不同地区差异较大, 如南方温暖湿润,北方寒冷干燥。
气候类型多样
中国地势复杂多样,气候类型丰富,包括温 带、亚热带、热带等多种类型。
气象灾害频发
中国气象灾害频发,如洪涝、干旱、台风、 寒潮等。
季温暖湿润。
热带气候
主要分布在海南、云南、广西 等地区,全年高温多雨,雨热
同期。
高原气候
青藏高原等高山地区,气候寒 冷,降水较少。
气候分区
1 2
东部季风区
受季风影响显著,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降 水较少。
西北干旱区
降水稀少,气候干燥,主要依靠内陆河流灌溉。
3
青藏高原区
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02
中国气温分布
年平均气温
总结词
中国各地的年平均气温差异较大,呈现出明显的纬度和地形 特征。
详细描述
中国的年平均气温在-48℃至28℃之间,从北到南逐渐升高。 北方地区的气温普遍较低,而南方地区的气温相对较高。例如, 黑龙江省的漠河地区是中国最冷的地区之一,而海南省的三亚 市则是中国最热的地区之一。
在中国,最低气温的分布与纬度和地形密切相关。一般来说,纬度越高,最低气温越低;而海拔越高,最低气温 也越低。此外,中国的极端最低气温记录为-52.3℃,出现在黑龙江省的漠河地区。
气温变化趋势
总结词
近年来,中国气温呈现出上升趋势,尤其是冬季和夏季的气温。
详细描述
根据气象数据,中国近几十年来气温普遍上升,尤其是冬季和夏季的气温。这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 关。然而,不同地区的气温变化趋势可能存在差异,一些地区可能会出现气温下降的情况。
中国的降水特点

第二节气候教学重点:1、知道我国自东向西跨四个干湿区,并能指出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2、理解我国气候特征;知道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知识点1 降水:东西干湿差异显著1、降水的空间分布:从总体上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
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东南沿海一带的年降水量多在1600毫米以上,而西北内陆地区的大片地区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
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岛东北部的火烧寮,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是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
成因:距离海洋远近及季风影响。
注意: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和秦岭——淮河一线,它与1月份0°C等温线走向大体一致;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经过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部一线;2000毫米年等降水量水经过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缸底斯山一线。
2、降水的时间分布:(1)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也不均匀。
大多数地区的降水集中在4—10月,这期间的降水量一般占到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
(2)在不同地区,雨季的长短差别很大。
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3)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很大,有的年份降水多,有的年份降水少。
北方大于南方,西北干旱地区变化率更大。
这往往给生产和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
成因;降水的年际变化与夏季风进退规律反常有关。
降水的季节变化与夏季风的进退迟早有关,(展示北京、武汉、哈尔滨等城市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
思考我国夏季气温、降水的共同特点是什么?)3、我国的干湿地区:干湿地区的划分:根据一个地区年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我国可以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四类地区。
中国干湿区划分知识拓展:东北三省东部为湿润地区的原因:东北的大兴安岭北部、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以东地区属于湿润地区,这是因为这些地区纬度较高,气温相对较低,森林覆盖率高,蒸发量小,气候较为湿润不同干湿地区产生的影响植被:湿润区——森林;半湿润区——森林草原;半干旱区——草原;干旱区——是、沙漠。
中国降水分布及特点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4、年降水量200毫 米以下的地区大多在 西北内陆地区
台湾火烧寮年平均 降水量达6558mm, 降水最少的新疆托 克逊年平均降水将 仅5.9mm.
降水量 (毫米) 1600
800 400
200 50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5、我国降水的 地区分布特点—— 东南多,西北少, 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 中国降水的来源 • 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 • 中国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 • 中国干湿地区分布 •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
水汽来源 输送途径 北冰洋 冷空气侵袭 大西洋 西风带
发生时间 输送水量 影响区域
冬半年
少 北方地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冬季
少 西北地区
印度洋
西南季风
夏季
西风带南支气流 冬季
多
西南地区、长江流域 及其以南
六月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梅 雨雨
注意六观月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七月、八月华北、东北地区
注七意·观八察月
伏旱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注意九观月察
九月南撤到南部沿海地区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二、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
注意观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夏 季 风 的 进 退
结论
东部地区 雨带推移
华北、东北 7、8月
森林
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 森林
高原东南部
草原
半干旱 地区
年降水量<400mm 降水量<蒸发量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和青藏高原大部分
草原
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200mm 降水量<蒸发量
中国降水时间分布规律

中国降水时间分布规律
中国是一个多气候、多地形的多气候国家,其降水现象及降水分布特点大体可以分为两类:即台风季节性降水和大陆性降水。
风季节性降水是中国最重要的降水类型,每年夏季以台风为主要来源,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约占全国年降水总量的45%~50%;大陆性降水则是以冷、暖锋和西北急流系统为主要降水来源,分布在中部和西部的陆地上,约占全国年降水总量的50%~55%。
从时间上看,中国的降水时间分布规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季节上的分布不同。
台风季节性降水主要分布在夏季,大陆性降水则分布在冬季和春季。
而在冬季和春季,大陆性降水的时间分布较为密集,夏季的则相对比较稀疏。
二是时间上有活动性的变化。
大陆性降水时间分布有6月份开始明显增多,在8月份有所减少,9月份再次增多,10月份有所减少的规律出现;台风季节性降水时间分布大体上在一月份开始,到九月份结束,并在四月份有一个高峰,七月份有一个次高峰。
三是空间上的分布不同。
台风季节性降水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大陆性降水则分布在中部和西部的陆地上,其中西北地区的降水量要更多一些。
通过对中国降水时间分布规律的分析,不难发现不同的降水规律在不同的地区和时间交织在一起,其中台风季节性降水作用可以不断增加东部沿海地区的水分,而大陆性降水则是中、西部干旱地区的活动性降水来源之一,其起到缓解地区干旱的重要作用。
因此,深入分析中国区域性的气候特征及其对降水的影响,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降水特征及其时间分布规律,也有助于更好的预测未来的降水分布变化,对区域水资源的管理、生态环境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

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
降水的空间、时间分布特点:
1、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2、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夏秋季节多,冬春季节少
①干湿季明显,四季分明。
冬季受高纬度来的偏北季风控制,气候干冷、风大。
夏季主要受来自海洋的偏南气流影响,气候湿热、多雨。
过渡季节即为这两种控制气流相互作用,天气冷、热、晴、雨多变。
②雨季起讫规律性明显。
南方早,北方迟,东部早,西部迟。
雨季结束,北方早,南方迟,东部早,西部迟。
③由于受季风影响,东部近海多雨,西部干旱少雨,南方比北方多雨。
季风雨的多少及来临迟早均对农业生产产生深刻影响,甚至会引起大范围的水旱灾害。
④中国北部冬干冷、夏湿热,温度年变化与日变化比南方大。
我国降水量分布特点

我国降水量分布特点
降水量是指一定时段内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地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
单位为毫米,气象观测中取一位小数。
有时也称为雨量。
降水量大凡用雨量筒测定,所以降水量中包含有雪以及少量的露、霜和雾凇等。
在自然资源研究中,常用的降水量有年、季、月、旬和生育期的降水量。
中国全国平衡年降水量为630毫米,呈自沿海向内地、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特点。
1.地域分布情况:
东南沿海的广东、广西东部、福建、江西和浙江大部以及台湾等地区年降水量为1500~2000毫米;长江中下游地区为1000~1600毫米;淮河、秦岭一带和辽东半岛年降水量为800~1000毫米;黄河下游、渭河、海河流域以及东北大兴安岭以东大部分地区为500~750毫米;黄河上、中游及东北大兴安岭以西地区为200~400毫米;西北内陆地区年降水量为100~200毫米;新疆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和柴达木盆地不够50毫米,盆地中心不够20毫米。
2.季节分配不匀:
春季降水:长江流域中下游占全年30%~45%,新疆占30%~35%,全国其他地区小于20%;夏季降水:长江中下游、华南和新疆部分地区占全年50%以下,其他地区都大于50%;秋季降水:西南地区占全年25%,其他地区不够20%;冬季降水:长江中下游、华南大部、新疆地区占全年10%~15%,其他地区都在10%以下。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1/ 1。
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特点与成因-初中地理知识

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特点与成因
【知识点的认识】
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为东南多、西北少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大巴山和淮河一线以南年降水量在 1000 毫米以上(北方仅长白山局部地区可达到 1000 毫米左右)其中华南沿海、云南南部、西藏东南部以及东南丘陵许多地区还可超过 1500﹣2000 毫米.我国最多雨的地方是台湾基隆南侧的火烧寮其年平均降水量高达 6558 毫米.东到大兴安岭西止中尼边境的 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把我国分为东南和西北两部分,西北部年降水量均小于 400 毫米其中内蒙古、宁夏及其以西的西北内陆地区降水量均在 200 毫以下,柴达木、吐鲁番和塔果木等盆地年降水量均在 25﹣50 毫米以下,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年降水量仅 5.9 毫米,是我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
【命题的方向】
考查了对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特点与成因的认识,基础知识,一般以选择、解答填空形式出题.
例: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东南多西北少;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分析:中国降水的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较为湿润,而越往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小,干旱程度也逐渐加重.
解答: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 10%.
故答案为:东南;西北;东南沿海;西北内陆.
点评:考查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特点,要理解记忆.
【解题思路点拔】
关键是熟记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特点与成因.我国的降水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较为湿润,而越往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小,干旱也就逐渐加重.从降水的时间分配来看,也很不均匀.我国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相比之下,冬春季雨水要少些.
1/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 50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精品课件
2、800毫米等降 水量线通过秦岭、 淮河附近至青藏高 原高原东南边 缘。 它与我国一月份的 0℃等温线大体是 一致的。
。 。 张家口 。
降水量 (毫米) 1600
800 400
200 50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精品课件
3、400毫米等降 水量线大致通过大 兴安岭、张家口市、 兰州市、拉萨市至 喜马拉雅山脉东缘。
。
托克逊
降水量 (毫米) 1600
800 400
200 50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精品课件
4、年降水量200 毫米以下的地区大多 在 西北内陆地区
台湾火烧寮年平均 降水量达6558mm, 降水最少的新疆托 克逊年平均降水将 仅5.9mm.
降水量 (毫米) 1600
800 400
200 50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多
西南地区、长江流域 及其以南
少
西南地区和江南丘陵
太平洋
东南季风、 台风
夏秋季节 多 东部广大地区
精品课件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既有来自 太平洋的东南季风,也有来自印 度洋的西南季风。
低气压
印度洋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东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的东
部地区,西南季风主要影响我
太
国西南地区、华南地区、以及 长江中下游地区等,甚至黄河
精品课件
注意九观月察
九月南撤到南部沿海地区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精品课件
二、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
注意观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精品课件
夏 季 风 的 进 退
结论
东部地区 雨带推移
华北、东北 7、8月
北方 雨季
开始迟 结束早 雨季短
长江中下游地区 9月
6月
南部沿海地区
5月
10月
南方 雨季
开始早 结束迟 雨季长
平 中下游地区。
洋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受不到夏季
风影响的主要原因是远离海洋
和山脉阻挡
精品课件
降水量 (毫米) 1600
800 400
200 50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精品课件
1、年降水量超过 1600毫米的地区大多
在 东南沿海地区(台、 闽、粤、琼大部,浙、 赣、湘、桂局部,青 藏高原东南部)
降水量 (毫米) 1600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半湿润 地区
年降水量>800mm 降水量>蒸发量
秦岭—淮河以南 地区东北三省东部 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森林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年降水量>400mm 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 森林
降水量>蒸发量 高原东南部
草原
半干旱 地区
年降水量<400mm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降水量<蒸发量 和青藏高原大部分
草原
干旱地区
中国的降水
精品课件
• 中国降水的来源 • 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 • 中国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 • 中国干湿地区分布 •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
精品课件
水汽来源 输送途径 北冰洋 冷空气侵袭 大西洋 西风带
发生时间 输送水量 影响区域
冬半年
少 北方地区
冬季
少 西北地区
印度洋
西南季风
夏季
西风带南支气流 冬季
年降水量<200mm 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 降水量<蒸发量 和青藏高原西北部
荒漠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冷气流
注意五观月察
五月南部沿海地区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精品课件
六月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梅 雨雨
注意六观月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精品课件
七月、八月华北、东北地区
注七意·观八察月
伏旱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精品课件
5、我国降水的 地区分布特点—— 东南多,西北少, 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精品课件
非季风区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示意图
精品课件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大 致以_大__兴___安__岭 、 _阴__山、贺___兰_山、 __巴__颜___喀_ 拉山、
冈 底 斯 山为界。
干湿地区 干湿状况
分布地区
植被
湿润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