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实验视频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⑥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调节 pH 为 7(除去步骤③、④中过量的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⑦蒸发水分,得到精制盐。 注意:BaCl2 在 Na2CO3 之前加入,让 Na2CO3 既除 CaCl2 又除多余的 BaCl2, 以防引入新杂质。
易错点:①分离:将混合物中各物质分开,要保留其中各种物质,且要 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②提纯:需加入试剂除去杂质,提纯后必须恢复到原状且不能引入新杂 质,具体要求是:不增、不减、简便、安全、试剂易得、效果最好。 易混点:经溶解、过滤后只是将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除去,然后蒸发 水分得到较纯净的精盐。而其中的可溶性杂质(如 Ca2+、Mg2+、SO24-等)无 法分离,因而得到的食盐不属于纯净物。
A 食盐
泥沙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 FeCl2 溶液 CuCl2
Fe
加入足量 Fe 粉,过滤
C CaCl2 溶液 HCl
D
N2
O2
Ca(OH)2 Cu
加入过量 Ca(OH)2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 Cu 粉
5.有关“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 A.多加水,让精盐加速溶解 B.玻璃棒用了 4 次,但作用各不相同 C.粗盐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可以得到初步提纯 D.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
实验活动 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除去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中的 CaCl2、MgCl2、Na2SO4 的步骤 ①将除去不溶性杂质后的盐进行溶解; ②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除去 SO24-; ③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除去 Mg2+; ④加入过量的碳酸钠除去 Ca2+(同时除去步骤②中过量的氯化钡); ⑤过滤;
10.经溶解、过滤后只是将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除去,而其中的可溶 性杂质(如 Ca2+、Mg2+、SO24-等)如何除去?请完成如下实验方案——除去 粗盐中可溶性杂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作业课件 第九单元 溶液 实验活动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作业课件 第九单元 溶液 实验活动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D ) A.烧杯 B.玻璃棒 C.量筒 D.漏斗 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配制20 g10%的氯化 钠溶液的操作中不规范的是( B )
3.实验室用氯化钠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C ) A.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3 g B.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 C.俯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偏稀 D.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等 4.(北海模拟)某同学在配制5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的过程 中,称量时将砝码放在左盘(1 g以下用游码),食盐放在右盘;量水时仰视 液面读数,这样配制的食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C ) A.等于5% B.大于5% C.小于5% D.无法确定
8.(福州中考)实验室用硝酸钾固体配制10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 硝酸钾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用50 mL量筒量水 B.将固体放于托盘天平的右盘称取 C.将固体直接投入量筒中溶解 D.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贴有标签(如图)的试剂瓶中,塞好瓶塞
9.实验小组的同学配制50.0 g质量分数为15.0%的氯化钠溶液。
13.(椒江区月考)如图是实验室所用盐酸试剂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 请仔细阅读后计算: (1)这瓶浓盐酸的质量是550克,这瓶浓盐酸的溶质质量是110克。 (2)欲配制14.3%的稀盐酸1 000 g,需要用这种盐酸多少毫升? (写出计算过程) 解:需要用这种盐酸的体积是x。 14.3%×1 000 g=x×1.1 g/mL×20% 解得:x=650 mL。 答:需要用这种盐酸650 mL。
1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常按如图操作顺序进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质量6___g。 (2)用托盘天平称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 接下来的操作应是_B__。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九单元 溶液 第9单元 实验活动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九单元 溶液 第9单元 实验活动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问题与交流(P48)
2.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应注意什么?
分析:将量筒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视线应与量筒内 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3.准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在实际应用 中有什么重要意义?
分析:例如在给农作物或树木喷农药时,农药的溶质质 量分数太小,不能杀死害虫和病菌,但农药的溶质质量 分数太大,又会毒害农作物或树木。因此需要准确配制 一定量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此外,无土栽培营养液; 医疗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水;化学实验中药品都需要准确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2)溶剂的质量偏大: 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烧杯内有残留的水。
浓溶液配制稀溶液
如何将浓溶液配制成稀溶液呢? 实验 用已配好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g质 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
(1)计算: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 1.04g/cm3)所需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和水的质量分别
思考
如何配制50克6%的NaCl溶液 在实验操作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左“物”右“码” 注意药品的名称
选用适合量程的量筒
托盘天平使用
注意事项:
(1)使用前要调零 (2)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称量纸 (3)称量时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 (4)用镊子夹取砝码应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 (5)称量完毕应将砝码放回盒中,游码归零
【问题与交流】
(1)造成实际值偏小的可能原因 ①溶质溶解的量变少了:溶质本身不纯;左码右物称量;
天平空载时,指针向左偏;溶质有撒落;溶质没有完 全溶解就装瓶存放了
②溶剂的量增多:仰视量取;烧杯内壁上有水;试剂 瓶内壁上有水
(2)造成实际值偏大的可能原因 ①溶剂的量减少了: 俯视量取溶剂;量取的水没有完全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十一单元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十一单元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通过参与导入新课环节,能够更好地了解粗盐提纯的意义和目的。讲授新知环节让学生掌握了粗盐提纯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提高了学生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结归纳环节使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作业小结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写作能力。
五、案例亮点
亮点4:问题导向教学
教师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粗盐提纯的原理和方法。通过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问题导向教学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亮点5:多元化评价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和能力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思考问题、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多元化评价体系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家庭小实验,尝试使用粗盐进行提纯,并将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分享。
3.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在总结归纳环节,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业小结环节,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总结能力。
在本次教学中,我以“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为主题,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活动。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使学生深入理解粗盐提纯的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第八单元实验活动5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第八单元实验活动5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课堂练习
2.下列生活用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B ) A.铁锅 B.铜导线 C.铝箔包装纸 D.金饰品
【解析】A、铁锅主要利用金属的导热性,不符合题意; B、铜导线主要利用的是金属的导电性,符合题意; C、铝箔包装纸主要利用的是金属的延展性和导热性,不符合题意; D、金饰品主要利用的 是金属的延展性,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科学思维,实验探究:
培养合作意识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新知导入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镁Mg
铝AlLeabharlann 铁Fe铜Cu金属
颜色 光泽
银白色
银白色
银白色
具有金属光泽
观察并描述镁、铝、铁、铜的颜色和光泽。
银白色
新知导入
比较铜片和铝片、铜片和黄铜片(或白铜片)的硬度
比较方法:采用相互刻画 实验内容
分层作业
探究性作业
3.下列各组药品不能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
活动性强弱的是( B )
A.溶液 B.溶液 稀
C.溶液 稀
D.溶液 溶液
c 4.现有铝、铜、银三种金属,另选一种试剂就可验证它们的
金属活动性强弱,该试剂是( ) A.稀硫酸 B.硝酸镁溶液 C.硝酸铜溶液 D.硝酸铝溶液
谢谢观赏
放镁条、铝片、锌 粒、铁片的试管中 有气体生成,生成 的气体能燃烧,放 铜片的试管没有气 体生成。
结论
金属能与氧气 反应,生成对 应的氧化物。 金属镁、铝、 锌、铁能与稀 盐酸或稀硫酸 反应生成氢气, 铜与稀盐酸或 稀硫酸不反应。
新知导入
设计实验:比较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实验步骤
现象
化学方程式
【解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n>Fe>Cu,向一定量CuCl2、FeCl2的混合溶液中加 入一定量锌粉,锌先与CuCl2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CuCl2反应完,若还有锌粉, 锌才能与FeCl2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铁。C、若滤液中只有一种溶质,滤渣中一定 含有铁,此时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一定有气泡产生,故选项说法正确;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第二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第二课时

正确的实验装置图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某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备和收集氧气,他应选用装置(填序号) ____来制取,用装置C或E来收集,其原因是由于氧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
⑴.排水集气法
排水法收集装置
适用范围
不易或难溶于水的气体
优点
缺点
①收集的气体较潮湿 ②不如排空气法方便
①易于收集到较纯净的气体 ②便于观察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
因为O2不易溶于水,故可用排水法收集。
⑴.排水集气法
排水法收集装置
因为O2不易溶于水,故可用排水法收集。
注意:用排水法集气时,导管口应位于集气瓶口。
先预热,再用外焰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⑸. 收集氧气
当导管口连续均匀的冒出气泡时才开始收集
正放 在桌面
⑹. 把导管移出水面
⑺. 熄灭酒精灯
6.操作步骤
某同学先熄灭酒精灯,后把导管移出水槽,这样会造成什么后果?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到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问1、装药品的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Why?
基本类型(初中阶段):
选择依据:
根据反应物质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是否加热)
(1)固体与固体 加热
(2)固体和液体不加热
(1)发生装置选择原则
反应物都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如高锰酸钾制氧气。
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反应不需要加热,如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
固液不加热型
洗气装置
洗气装置
(1)收集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
(2)收集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3)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
气体长进短出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 指示剂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 指示剂

自制酸碱指示剂
收集不同颜色的新鲜花瓣或紫萝卜皮,各取适 量,研碎,加入适量水和酒精(两者体积比 为1:1),浸泡,过滤,得到植物色素提取液。 将提取液分别装入小试剂瓶中备用。 将上述植物色素提取液分别滴入白醋、蒸馏水、 澄清石灰水中,观察颜色的变化,并记录。 选择颜色变化明显的植物色素提取液作为酸碱 指示剂,并检验稀盐酸、氨水、食盐水等溶 液的酸碱性。
4.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 钙[Ca(OH)2]、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铜 [Cu(OH)2]、氨水(NH3· H2O)等。
从名称上看都叫“氢氧化某”;从结构上 看都含有氢氧根(OH)
二、酸、碱、盐的定义
1、酸:电离生成的阳离子全都是 氢离子的化合物。 2、碱:电离生成的阴离子全都是 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3、盐:电离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 离子的化合物。
3、下图是某同学在电脑屏幕上绘制的 酸、碱、盐电离图片,○表示H+, ●表示Na+,●表示OH-,●表示 Cl-,其中描述的是酸的电离的是 ( )
4、下图是试验物质导电性的实 验,其中灯泡不亮的是 ( )
5、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溶 质全部为酸的是 ( ) A.H+、Na+、SO42- + - - B.H 、Cl 、NO3 - + 2 + C.OH 、K 、Ba D.Ag+、K+、NO3-
从紫罗兰花变色的现象中发现了 酸碱指示剂
探究 自制酸碱指示剂
1. 阅读“资料卡片——酸碱指示剂的发现”,你从 中能获得什么启示?与同学交流。
2. 自制酸碱指示剂。 (1) 取几种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如牵牛花、月季花、 紫甘蓝等), 分别在研钵中捣烂, 加入酒精(乙醇与水 的体积比为1 ∶ 1)浸泡; (2) 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过滤或挤出, 得到指 示剂; (3) 试验指示剂在下列4种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每小组可以自制1~2 种指示剂)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探究新知
酸碱指示剂 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
实验室通常所用的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 试液。
紫色石蕊溶液 无色酚酞溶液
中性溶液
紫色
无色
酸性溶液
红色
无色
碱性溶液
蓝色
红色
变色的不是酸碱溶液,而是指示剂溶液。
探究新知
资料卡片
酸碱指示剂的发现
英国科学家波义尔在一次实验中不慎将浓盐酸溅到一束紫罗 兰花的花瓣上,喜爱花的他马上进行冲洗,一会儿却发现紫色的 花瓣变红了。惊奇的他没有放过这一偶然的发现,而是进行了进 一步的实验和思考。结果发现,许多种植物花瓣的浸出液遇到酸 性溶液或碱性溶液都能变色,其中变色效果最好的是地衣类植 物——石蕊。这就是最早使用的酸碱指示剂。之后,人们从地衣 类植物中提取蓝色粉末状的石蕊色素,制成了酸碱指示剂。
入紫色石蕊溶液,向另一组试管中加
入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点 击 图 片 播 放 视 频
探究新知
实验现象
白醋 苹果汁 石灰水 NaOH溶液
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后的 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
颜色变化
的颜色变化
变红色
不变色
变红色
不变色
变蓝色
变红色
变蓝色
变红色
讨论 根据上面实验的现象,分析这四种物质,得出 什么结论呢?
3. 在盛有稀盐酸和稀硫酸的试
管里分别放入一根生锈的铁钉,
点 击
过一会儿取出,用水洗净,铁
图 片
钉表面和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探究新知
【活动·探究】
自制酸碱指示剂
(1)取几种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如牵牛花、月季花等) , 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 浸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CO3 H2CO3=H2O+CO2↑
CaCO3+2HCl = CaCl2+ HH22OC+O3CO2↑
探究活动2:探究实验室制取CO2的仪器选择 相信你会选择
现提供如下装置,你会选择怎样的发生
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呢?
你一定会想到
该装置的气密性应如何检查?
不能;
4
2Fe2O3+3C
4Fe+3CO2↑
不能;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我们常用含有碳酸根的化合物和酸反应来生成二氧化碳。
做一做:
★药品:碳酸钠、石灰石、稀盐酸、稀硫酸。 ★仪器:3支试管。



理一理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石灰石
●药 品
主要成分
(大理石)
CaCO3
稀盐酸 主要成分 HCl、H2O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选择:大理石或石灰石__固__态____(状 态),稀盐酸是___液__态____(状态),反应___不__需____(需,不需)加热, 所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固体和液体混合不需要加热 。
(3)收集二氧化碳用_向__上__排__空__气____法,原因是_密__度__比__空__气__大_____, 一般不用排水集气法是因为__能__溶__于__水_________。
南门中学 杨伟林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知识回顾
药品 反应原理
反应物 状态 反应条件
KMnO4 2KMຫໍສະໝຸດ O4 =△ K2MnO4+MnO2+O2↑
固体
加热
H2O2溶液和MnO2 2H2O2 M=nO2 2H2O+O2↑
固体、液体
不需要加热;催化剂
发生装置
A
B
收集装置
C或D
验证方法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瓶内,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
氧气。
验满方法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则氧气已满。
探究活动1:探究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
议一议:
适应于实验室制取原则1.可行性: 2.简易性: 3.安全性:
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
能否用于实验室里制 取二氧化碳
1
C+O2
CO2
2
点燃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不能; 不能;
3
2CuO+C
2Cu+CO2↑
(4)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将气体__通__入__到__澄__清__石__灰__水______,若 溶液变__浑__浊________则证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5)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用___燃__烧__着__的__木__条___放 在 集气瓶口 ,若____立__即__熄__灭___________则说明收集满了。
检查气密性 验 满 方 法
添加固体
添加液体 检 验 方 法
开始收集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请你用桌上的装置 和药品制取一瓶二氧 化碳气体。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药品是___石__灰__石______________和
稀__盐__酸___化学反应方程式是CaCO 3+2 HCL=CaCl 2+ H O2+ CO2 。
2、右图是一位同学实验 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请指出其中的错误。
3、有同学设计如右的装 置来制取二氧化碳,它有 什么优点。
4、请你在家里利用生活中一些的物品来替代玻璃 仪器,设计并完成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
长 颈 漏 斗


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向长颈漏
管 斗中加水,形成液封后,如果其中的
液面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的气密性
良好。
探究活动2:探究实验室制取CO2的仪器选择
现提供如下装置,你会选择怎样的收集装置 来收集二氧化碳呢?

探究活动3:探究CO2的验证方法和验满方法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火焰熄灭
实验室制取CO2的实验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