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共31页
《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教学设计

《思想品德》教学设计标题:八年级下册第九课第一框《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学校:大连市111中学姓名:曹恋恋[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培养合理真切的社会公平感和对待社会生活中不公平现象的理智感。
二.过程与方法:搜集和运用学校和班级中发生的真实事例,在学生产生共鸣的基础上进而理解教学内容三.知识与能力:正确认识公平问题以及公平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关系;增强对社会稳定、个人发展需要公平的理解能力和对公平与不公平现象的独立判断能力。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公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二、教学难点:关于公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教学器具]多媒体教学用具[课时安排]40分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情境:播放Flash《三个和尚没水喝》。
(PPT解析: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互相推卸责任,都不去打水,最终和尚和方丈都没水喝。
)师生互动:师: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为什么三个和尚反而没水喝了呢?生:三个和尚,两个人抬水,总会有一个没干活,就会觉得不公平,所以三个和尚都没有去挑水,就没水喝了。
师:这就是和尚所理解的公平。
那么同学们是如何理解“公平”呢?公平对社会和我们的意义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今天的课堂,一起来探讨。
设计意图:运用生动形象的动画和好听的歌曲,以最快的速度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活动一:话“公平”师生互动:师过渡:可以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个体,面对不同的问题,对公平有着不同的理解,那么你们是如何理解公平的呢?下面咱们来进行一个活动:我说:公平是…… (温馨提示:学习、教育、消费、收入、就业、医疗、体育比赛……)生:公平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平是天平上的平衡;公平就是反兴奋剂;公平就是不缺斤短两……师深层挖掘提问:这个公平与否是如何判断出来的呢?生举实例来说明。
师生总结:公平具有相对性,它不是绝对的。
河南省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重点归纳笔记

河南省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重点归纳笔记单选题1、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微信,在微信朋友圈拉票的现象屡见不鲜,如谁家宝宝在参加某项比赛,需要帮忙拉票。
针对上述现象,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社会竞争很激烈,人情拉票属正常②理智投票不盲从,客观公正要做到③人情绑架坏风气,拒绝投票要牢记④公平正义我追求,友谊也要讲原则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D本题考查维护公平正义的举措。
②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利用微信投票是合理利用网络的现象,但在投票过程中要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友谊也要讲原则,故②④说法正确;①:微信中人情拉票行为是不合理竞争的体现,我们要为那些真正值得的人投票,做到理智投票,故①说法错误;③:投票应力求客观公正,不应被人情绑架,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2、2022年2月18日,人社部强调,要以更加过硬的举措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这一举措()①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②有利于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③将消除社会上的一切不公平现象④有利于保障农民工平等地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D本题考查制度保障公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①②④:阅读材料,联系教材知识可知,公民享有劳动权,劳动就应得到报酬,公民的薪资是自己的劳动所得,享有对其的合法财产的所有权,但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易受侵犯,人社部公布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就如同给农民工工资上了一份保险,有利于保障农民工平等地享有法律赋予的基本权利,有利于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故①②④正确;③:观点错误,消除社会上的一切不公平现象,太绝对;故本题选D。
3、2022年3月8日,南昌市红谷隧道一辆小汽车翻转在地,车内人员被困。
经过此地的南昌市民刘行晨立即冲上去救援,他冒着危险,趴在地上钻进小车,在其他路过司机共同帮助下,把卡在车里的人员救出。
刘行晨是英雄城里的平民英雄,在他身上看到的优秀品质是()A.爱岗敬业B.平等待人C.见义勇为D.热心公益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正义的相关知识。
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PPT课件

一、众说纷纭话公平
法学家——公平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物理学家——公平是天平上的平衡。 体育老师——公平就是反兴奋剂。 消费者——公平就是不缺斤少两。 我——公平就是……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个体,面对不同的问题, 对公平有着不同的理解。
班上只能选一名“优秀班干部”,并且 这次的名额关系到初三中考能否加分,经 全班同学无记名投票后,万兵和李超得票 数相等…… 班主任:李超成绩好,考重点高中没问题, 这次名额就让给万兵吧。 同学A:李超是班长,为班级做了很多事, 名额应该给他。 同学B:太麻烦了,干脆抓阄儿吧,这样机 会均等,都不吃亏。 ……
社会的发展需要公平。
一、众说纷纭话公平 (是什么?) 1、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个体,面对不同的问 题,对公平有着不同的理解。 2、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 3、人们心目中的公平。 4、公平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
二、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 (为什么?) 1、社会稳定需要公平。 2、社会发展需要公平。
• 材料: 2005年5月11日,王斌余,一个普通 的甘肃农民工,数次讨要工钱未果,反遭打 骂,一怒之下拔刀连杀四人、重伤一人,后 被法院判处死刑。 请问:(1)王斌余杀人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材料谈谈,失去公平有什么严 重的后果?
二、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如果受到不公 平对待,产生不公平的感觉,就会感到 冤枉、气愤,甚至导致报复行为。 这种心理和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信任 感降低,导致彼此关系恶化,合作难以 为继;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甚 至会由此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社 会的长治久安。
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在日常生活 中,我们每个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 己的付出和所得,与他人的付出和所得进 行比较,比较的结果就产生了公平或不公 平的感觉。 一般来说,人们心目中的公平,意味着 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不 偏袒某个人,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 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得平问题;两个和 尚抬水时他们会认为彼此的权利义务是相 当的,因此也不会过于计较公平与否;等 到三个和尚时,他们会认为自己的付出会 得不到相应的补偿。
学案1: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

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学习目标:1.知道公平的含义、能够判断公平与不公平的现象2.理解公平对社会发展与稳定的作用3. 努力做一个追求公平,有益于社会的人。
教学重点: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和个体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如何比较全面地理解公平学习过程。
一、学习探究:探究1:阅读教材100---102页自主探究1.公平的含义2.正确判断公平与不公平的现象探究2:阅读教材101-—102页小组合作探究1. 不公平的后果或危害2.公平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作用二、巩固训练:A组1.公平是在__________2.公平体现着人们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肯定。
3.有了__________、整个社会才能人人各司其职、________、____ 、共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B组下列情况是公平吗?请你说出自己的看法并说明这样判断的理由1、班级公开竞选班长,张河竞选前许诺:如果他当选就请全班同学吃饭,最终张河以微弱优势当选。
2、班上只能评出1名学生去参加作文竞赛,大家认为马某和张某水平相当,最后老师决定让马某参加,因为他是班长,为班级做了许多事。
三、达标测评1.我们在社会生活中追求的一个重要主题是()A. 公平B. 物质需要C. 精神需求D. 物质和精神需求2.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是否公平、如何做到公平等问题。
下列对公平理解正确的是()①公平体现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②公平体现着对权利的尊重③公平是对他人的肯定④公平体现着对自身力量的肯定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3.在人们心目中,公平是()①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②不偏袒哪一方、不偏袒某个人③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个人承担他应当分担的责任④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利益A. ①②B. ①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4.某销售公司业绩原本不错,但由于员工工资发放执行“高台阶、低差距”原则,个别推销能力强的人觉得多干不多拿吃了亏,于是跳槽另谋高就。
体验校园生活 体察社会现象——《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教学实录

师 :是 的 ,这 是 一 个 天 平 的 图 案 。 那 么 , 生 活
中 ,我 们 常 常 用 天 平 来 象征 什 么 ?
生 :公 平 。 .
师 :今 天 ,老 师 就 想 和 大 家 一 起 探 讨 有 关 公 平 的话题 。 ( 板 书 课 题 :公 平 “ 天平 ” ) ( 设 计 意 图 : 从 直 观 的 视 图 中 自 然 建 立 起 学 生 对 公 平 的 感 性 认 知 , 干 脆 利 落 地 引 出 课 题 , 这 样 有 利于 学 生快速 明确这 节课 的学 习主题。 )
平 现 象 产 生 偏 激 看 法 ,这 将 影 响 学 生 正 确 公 平 观 念
师 : 什 么 是 公 平 ? 同 学 们 在 生 活 中 对 公 平 有 着 什 么 样 的 体 验 呢 ? 现 在 , 就 让 我 们 先 从 大 家 都 非 常
熟 悉 的 校 园 生 活 聊 起 。 我 们 学 校 每 个 月都 会 对 各 班
课前 请一 位 学 生在 黑板 上 画 出天平 图 案 的简笔 画 ,作 为 本 课 板 书框 架 图 。
师 : 同 学 们 ,我 们 来 看 一 下 这 位 同 学 在 黑 板 上
为 我 们 画 了 一 个什 么 图 案 ?
生 :天 平 。
维 护 权 利 、 自觉 履 行 义 务 ,就 是 为 了 实 现 社 会 公 平 和 正 义 , 因 此 本 单 元 是 对 前 三 个 单 元 内 容 的 自然 延 伸和 合 理提 升 。作 为本 单 元 中 “ 公 平 ”这 一知 识板 块 的 首 框 ,本 课 内 容 解 决 了 什 么 是 公 平 ,以 及 为 什 么 要 维 护 社 会 公 平 这 两 大 问 题 ,为 本 册 教 材 剩 余 内 容 的 教 学 提 供 理 论 和 思 想 基 础 ,x  ̄z ,A固 和 提 升 八 年
公平与正义(考点40)PPT教学课件

知识梳理 3
2020/12/09
一、维护社会公平,增强公平意识
1、公平的含义: 思品八下P101第一段第1、4句
2、公平的重要性:(作用、意义)
(1)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 公平。公平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是维系良好合作的 重要前提。
(2)(3)思品八下P102第二段第2、3句
【答案】选择第一件: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 产力水平低,难以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降低关税有利于 加快对外开放,促进生产力发展,满足人民的物质需要,维护 社会公平。选择第二件: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 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事时有发生, 限播购物广告有利于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健康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维护人民 群众的根本利益。
6、为什么要树立公平合作的意识?
(1)(2)思品八下P105第一、二段
7、树立公平合作意识要求我们怎么做?
为了更好的合作,我们需要承担自己应该做的,决不能只 享受利益而不付出,否则对其他人不公平。公平的合作, 必然是互惠的合作。
知识梳理 5
2020/12/09
二、自觉维护正义,做有正义感的人
1、什么是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 (判断正义与否的标准)
义。为此,采取了哪些举措?
(1)完善收入分配制度;(2)推行医疗改革,健全新型农 村合作医疗制度;(3)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4)建立和 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5)健全保障性住房制 度;(6)重视三农问题,取消农业税;(7)实行抚贫开发 计划等……
真题演练 10
2020/12/09
命题点1 教育公平
(1)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社会的发展需要正义。 (2)只有有正义感的人、正直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社 会才会更稳定、更和谐。有正义感、为人正直,这是做人 应该具有的优良品质。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丰润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用0.5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某地国家机关通过开展公民宪法教育等形式,拉近宪法与人民群众的距离。
这些举措有利于①理解宪法内容②提高宪法地位③维护宪法权威④设置国家机构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2.小川看完2024年315晚会后,认为应该把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写入宪法。
你认为A.正确,这样可以让政府重视消费者合法权益B.正确,这样可以严惩违法犯罪行为C.不正确,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根本性问题D.不正确,宪法对保护消费者权益有具体规定3.以下有关党与宪法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①宪法是由中国共产党制定的②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③党必须依法执政,依宪行政④中国共产党必须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4.某校开展“学宪法·讲宪法”手抄报评选活动。
同学们提交的作品中,可以入选的是①绘制“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信仰”宣传画,配文“宪法集中体现人民共同意志”②列举包含“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法律条文,配文“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粘贴“向宪法宣誓”照片,配文“公职人员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④制作“我国法律法规体系”思维导图,配文“宪法是一切法律的总和”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5.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新增126个药品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这一举措A.能充分保障患者的政治权利B.能大大提升我国的医疗水平C.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D.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体现6.小云喜欢观看法治类电视节目,针对涉及的案件,小云提出了维权建议。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单元综合与测试 A卷

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单元测试题 A卷(含答案)一.选择题(2*13=26分)1.当今社会,平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古代社会,就曾出现过关于平等的观念和思想,下列论述能体现平等的有()①法无授权不可为②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③法不阿贵,绳不绕曲④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近年来国家大力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旨在最大限度保障公平正义,究其原因()A.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B.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对个人、对社会具有积极意义C.正义的制度是生活中的绝对权威D.我国相关制度保障公平,公平因制度而有保证3.列车的高速行使,是靠两条铁轨的束缚而获得,脱离了束缚,列车也就无法前行。
这告诉我们()①离开了法律,公民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和权利②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③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④法律确认和保护的自由可以随意行使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自2020年6月1日起,公安部交管局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
“依法查纠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不佩戴安全头盔以及汽车驾乘人员不使用安全带行为”。
下列认真正确的是()A.交警是在多管闲事B.违反法律不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C.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D.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国家意志活动的权利5.“替考入刑”是在《刑法修正案(九)》中增设的内容。
之所以增设此项规定,是因为()①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②惩治犯罪是当前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③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④替考损害了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俗话说:“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这句话说明()A.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B.有法律就没有自由C.自由不受任何限制D.自由与法律是根本对立的7.八年级小李,发现有几个社会闲散人员正在向本班同学小明勒索“保护费”,小李上前与他们奋力搏斗,结果两人都被打成重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