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体学基础)

合集下载

中职护理专业正常人体学基础绪论说课设计

中职护理专业正常人体学基础绪论说课设计

中职护理专业正常人体学基础绪论说课设计一、课程背景中职护理专业是培养具备基本的护理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护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而正常人体学基础是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是学生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础,对于学好护理专业课程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篇文章将围绕中职护理专业正常人体学基础绪论的说课设计展开。

二、学习目标1.了解人体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掌握人体学的基本内容和学科体系;3.理解正常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具有初中或高中生物知识的基础,对于人体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有一定的了解。

由于学生对护理专业的特殊要求和学科知识的复杂性,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正常人体学基础的学习,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内容1.人体学基本概念(1)人体学的定义;(2)人体学的研究对象。

2.人体器官和组织的组成及功能(1)皮肤、骨骼、肌肉、神经等组织器官的结构特点;(2)各器官和组织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六、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将人体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2.示范法:通过模型、图表、影视资料等展示正常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相关信息;3.讨论法: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通过多媒体展示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相关信息;2.实物模型:使用人体器官模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人体结构;3.生物教学演示仪器:借助生物教学演示仪器,进行相关演示和实验。

九、教学建议1.学生需要注重课前预习,对相关知识进行了解和思考;2.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3.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物模型和生物教学演示仪器等手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

十、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表现评价:看学生课堂上对人体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2.课后作业评价:通过布置相关作业,检测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3.学习成绩评价:通过考试,检测学生对人体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正常人体学基础试题

正常人体学基础试题

正常人体学基础试题一、选择题1. 正常人体学是研究人体的______和______的科学。

A. 结构B. 功能C. 疾病D. 发展2. 人体的基本组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上皮组织B. 结缔组织C. 肌肉组织D. 神经组织3. 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称为______。

A. 心率B. 心律C. 心音D. 心压4.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______。

A. 肝脏B. 皮肤C. 肺D. 肾脏5. 下列哪个系统负责将氧气输送到全身?A. 循环系统B. 消化系统C. 呼吸系统D. 神经系统二、填空题1. 人体的骨骼由______块骨头组成,分为______和______两部分。

2. 血液由______、______和______三部分组成。

3. 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由______、______和______等组成。

4. 人体的三大营养物质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三、判断题1. 人体的温度维持在37°C是恒定不变的。

()2. 人体的肌肉组织只能进行有氧代谢。

()3. 人体的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4. 人体的呼吸系统只负责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四、简答题1. 请简述人体的循环系统的作用及其组成部分。

2. 描述人体肌肉的类型及其功能。

3. 解释人体免疫系统如何保护身体免受病原体侵害。

4. 说明人体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其组成部分。

五、论述题1. 论述人体内分泌系统的重要性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 分析人体神经系统在维持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3. 讨论人体呼吸系统在维持生命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4. 探讨人体骨骼系统的功能和在运动中的作用。

六、案例分析题1. 根据所给病例,分析可能的疾病原因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2. 针对特定人群(如运动员、老年人等),讨论正常人体学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3. 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人体代谢异常对健康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中职护理专业正常人体学基础绪论说课设计

中职护理专业正常人体学基础绪论说课设计

中职护理专业正常人体学基础绪论说课设计一、课程背景介绍中职护理专业正常人体学基础是护理专业学生入门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介绍人体解剖、生理、组织学等方面的知识,是护理学生理论学习的基础。

本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正常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知识,为日后的临床实践和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等正常结构和功能的介绍,以及人体生理学的基本知识。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能够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特点,为将来的护理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二、教学内容1. 人体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的生物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的新陈代谢过程2. 人体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的特点- 组织的基本功能和作用3. 人体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心脏、肺、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调4. 人体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各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协作5. 人体生理学的基本知识- 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生理过程的基本原理- 人体的调节和平衡机制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人体生理学的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一些常见的生理现象,并能够理解一些基本的生理调节机制。

3. 情感目标学生将能够正确认识人体的奇妙之处,培养对人体的敬畏和热爱之情,为将来的护理实践打下情感基础。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PPT、图解、实例等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系统讲解,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人体结构和功能的认识。

2. 实验观察安排适当的实验课,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细胞、组织、器官的结构,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一些生理现象,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4. 课外阅读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加深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试论《正常人体学基础》的教学

试论《正常人体学基础》的教学

试论《正常人体学基础》的教学《正常人体学基础》是医学和生物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主要涉及正常人体结构、组织、器官、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正常人体学基础》的教学。

一、教材的选择和使用。

选择一本经典的教材是《正常人体学基础》教学的基础。

常用的教材有《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组织学与胚胎学》、《理学诊断学》等。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课程需要选择合适的教材并制定适合学生的课程计划。

在使用教材时,可以结合实验、图像等多种教学工具,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例如,引导学生观察镜下组织、制作标本观察器、在线查看三维解剖图等,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

在教学策略的选择方面,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认知特点和学习情况,灵活运用阅读、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例如,针对专业课程学生学科基础差异大的情况,可采用继承式教学法,让学生在追求知识深度的同时掌握更多知识;针对学生思维懒、态度消极的情况,可以采用激励措施,比如竞赛、奖励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当中。

三、考核方式设计。

好的考核方式设计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在《正常人体学基础》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如笔试、口试、实验、论文等形式,实现以知识为核心、以能力为导向的评价目的。

此外,可以结合实践教学,如制作标本、医学检查等,在实现知识与技能对接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综上所述,《正常人体学基础》的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教学策略和考核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使学生能充分理解和掌握正常人体构造和生理功能,为他们今后的临床实践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解剖学(正常人体学)第一章绪论

解剖学(正常人体学)第一章绪论

机体
环境
能量
合成代谢
能量代谢
新陈代谢
物质代谢
分解代谢
意义: 一切生命活动建立在新陈代谢基础上,是生命最基本特征。
(二)兴奋性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定义:兴奋性是指机体感受刺激后发生反应的能力
1.刺激与反应
刺激—能被机体或组织感受到的内外环境变化。
物理刺激
化学刺激
社会心理刺激
(二)兴奋性
➢ 刺激足够强度 ➢ 作用时间 ➢ 强度—时间变化率
背部和盆会阴部 • 四肢部--上肢和下肢
人体的组成与分部
常用的解剖学术语
➢解剖学姿势: 身体直立 两眼平视 上肢下垂 下肢并拢
手掌和足尖向前
人体的组成与分部
常用的解剖学术语
上 ➢方位术语:
上和下
近头者为上
近足者为下 下
人体的组成与分部
常用的解剖学术语
➢方位术语:
前和后

近身体腹面者为前

近背面者为后
四大组织
人体的组成与分部
神经组织
结缔组织
四大组织
人体的组成与分部
肌组织
上皮组织
人体的组成与分部
人体的组成与分部
九大系统:运动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 内分泌系统 脉管系统 神经系统 感觉器官
人体的组成与分部
细胞
器官
组织
系统
人 体
人体的分部
• 头部--颅部和面部 • 颈部--颈和项部 • 躯干部--胸部、腹部、
(一)体液与内环境
(占体重40%)细胞内液 (占体重60%) (占体重15%)组织液
(占体重5%)血浆 组织液 血浆

正常人体学基础重点笔记

正常人体学基础重点笔记

正常人体学基础重点笔记
正常人体学是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它涉及到人体的各
个系统和器官。

以下是正常人体学的一些基础重点笔记:
1. 组织学基础,人体的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
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覆盖身体表面和腔道内壁,结缔组织
提供支持和连接,肌肉组织负责运动,神经组织传递信号和控制身
体功能。

2. 解剖学基础,人体解剖学研究人体内部结构,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

了解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位置对于理解正常生
理功能和疾病变化至关重要。

3. 生理学基础,生理学研究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和调节机制,
包括细胞生理学、神经生理学、心血管生理学、呼吸生理学、消化
生理学等。

了解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有助于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和
机制。

4. 病理学基础,病理学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包括病
因、病理生理过程、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

了解疾病的病理基础有
助于诊断和治疗。

5. 免疫学基础,免疫学研究机体的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包括
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了解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有助于预防和治
疗免疫相关疾病。

6. 药理学基础,药理学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学和药代动
力学,了解药物对人体的影响有助于合理用药和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以上是正常人体学的一些基础重点笔记,通过对人体结构和功
能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健康和疾病,为临床医学和医学研
究奠定基础。

希望这些笔记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正常人体学的基
础知识。

《正常人体学基础》教案

《正常人体学基础》教案

《正常人体学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人体。

(2)掌握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如运动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

(3)熟悉人体各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能对人体结构图形进行识别和分析。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能进行人体模型制作和实验操作。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在小组讨论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人体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对人体学的敬畏之心,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

二、教学内容1. 人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人体。

2. 主要器官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

3. 人体各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体结构层次、器官系统的知识。

2. 演示法:展示人体结构图形、模型,进行实验操作。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人体学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正常人体学基础》教材。

2. 投影仪:用于展示人体结构图形、模型。

3. 人体模型:用于直观展示人体结构。

4. 实验器材:用于进行实验操作。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操作等,占总评的30%。

2. 考试成绩: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验操作考试,占总评的70%。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人体的结构层次和主要器官系统。

(2)人体各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3)人体学在医学和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人体各系统功能的复杂性和相互联系。

(2)对人体结构的理解和应用。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介绍人体结构层次,讲解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人体的关系。

2. 第二周:讲解运动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的主要功能和结构。

护理专业正常人体学基础讲义

护理专业正常人体学基础讲义
5、比较纤毛和微绒毛的异同
教学重点: 上皮组织的分类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
教 具:挂图、板图
小 结:上皮组织由大量的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构成。按其功能可分为被覆上皮、腺
上皮和特殊上皮。被覆上皮的特点是:细胞多而间质少;有极性;上皮内 无血管。被覆上皮可分为单层的扁平上皮、立方上皮、柱状上皮和假复层 纤毛柱状上皮、复层的扁平上皮和变移上皮。上皮组织的游离面有纤毛和 微绒毛等特殊结构。
(二)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 刺激作用于组织细胞时,必须有一定的持续时间并达到一定 的强度,才能引起反应。
阈强度一一在一定的作用时间下,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 小刺激,称为~。
三、生殖
概念:生物体保持种系延续的生理过程,称~。

一、机体内环境与稳态
内环境—— 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液体环境,称~。 意义:
(三)细胞核
1核膜:有核孔,为核内外物质交换通道体与染色质:遗传物质的载体。
是同一物质在不同状态的名称。
分裂间期一一染色质
分裂期一一染色体
化学组成——DNA+蛋白质
数目:体细胞:44+XY(双倍体)
生殖细胞:22+X或Y(单倍体)
4、核基质(核液):水、无机盐、各种蛋白质等。
「脂质(占50%)
“蛋白质(占40%) 糖类(约占2~10%)
3、细胞膜的分子结构
液态镶嵌模型——
4、 细胞膜的功能①②③④⑤
(二)细胞质基质:透明胶状
包括:丿包涵物:
细胞器:
细胞器:指悬浮于细胞基质内具有特定的形态结构。并执行- 定生理功能的小器官。
包括:
1线粒体一一细胞的供能站
2、核糖体一一合成蛋白质的基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正常人体学基础(护理专业)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提共5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选出)1.下列哪项是合成核糖体的场所A.核膜B.核仁C.线粒体D.中心体2.关于神经元的描述错误的是A.神经细胞B.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C.胞体形态多样D.细胞质内只有尼氏体和神经元纤维两种细胞器3.衡量可兴奋细胞是否发生兴奋的指标是A.静息电位B.阈电位C.动作电位D.局部电位4.钠泵在何种情况下被激活A.细胞内钠离子减少B.细胞内钾离子增多C.细胞内钠离子增多D.细胞内钙离子增多5.容纳脊髓的是A.椎孔B.椎管C.椎间孔D.椎间盘6.椎间盘哪个部位最薄A.脊柱上段B.脊柱下段C.脊柱胸段D.脊柱胸段中部7.肩关节的关节囊最薄弱的壁是A.上壁B.下壁C.前壁D.后壁8.下列有关节盘的是A.肘关节B.肩关节C.桡腕关节D.踝关节9.运动较灵活的关节结构特点是A.相对关节面面积差别大B.关节囊厚而紧张C.关节韧带强而多D.周围强有力的骨骼肌较多10.乳突属于下列哪块骨的一部分A.枕骨B.颞骨C.下颌骨D.蝶骨11.关于阑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般长约6-8cmB.根部的体表投影点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C.根部适在三条结肠带的汇合点D.根部位置变化不定12.位于肝下面左纵沟前份的是A.静脉韧带B.下腔韧带C.肝圆韧带D.胆囊13.不属于肝外胆道的是A.肝总管B.胆囊管C.胰管D.胆总管14.全胃切除术后,病人最可能出现的障碍是A.糖类消化和吸收B.脂类消化和吸收C.蛋白质消化和吸收D.维生素B12的吸收15.胃的蠕动始于A.贲门部B.胃底部C.胃体中部D.幽门部16.易发生水肿的部位在A.喉中间腔B.声门裂C.喉前庭D.声门下腔17.壁胸膜与脏胸膜互相移行的部位在A.肺根B.斜裂与水平裂C.肺尖D.肋膈隐窝18.影响气道阻力的主要原因是A.气道口径B.胸内负压C.肺回缩力D.大气压19.人体缺氧和氢离子浓度升高,引起呼吸运动加强的主要途径是A.外周化学感受器B.中枢化学感受器C.直接刺激呼吸中枢D.肺牵张反射20.膀胱的最下部称A.膀胱尖B.膀胱底C.膀胱体D.膀胱颈21.输尿管开口于A.膀胱尖B.膀胱底C.膀胱体D.膀胱颈22.关于肾位置形态的描述错误的是A.为实质性器官B.左肾比右肾约高半个椎体C.12肋从后面斜过右肾中部D.肾门位于内侧缘中部23.临床上剖宫产的部位在A.子宫峡B.子宫颈C.子宫体D.子宫阴道部24.尿路梗阻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原因是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C.滤过膜面积减少D.囊内压升高25.原尿和血浆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哪种物质含量很少A.葡萄糖B.氨基酸C.蛋白质D.尿素26.室间隔缺损的好发部位是A.右心耳B.卵圆窝C.膜部D.卵圆孔27.心的左缘由A.右心房形成B.左心房形成C.左心室形成D.右心室形成28.足背动脉的触摸点在A.内、外踝前方连线中点深面B.内、外踝前方连线中外1/3交点处C.外踝后方连线中外1/3交点处D.内、外踝后方连线中点深面29.黄斑位于A.视网膜后部偏鼻侧处B.视网膜后部偏颞侧处C.视网膜后部中央D.视网膜两侧30.对眼球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是A.血管膜B.纤维膜C.视网膜D.晶状体31.有很强的生发能力的是表皮的A.基底层B.棘层C.颗粒层D.透明层32.感觉最敏锐的部位是A.视神经盘B.中央凹C.黄斑D.视杆细胞33.声音的感受细胞位于A.鼓膜上B.听骨链上C.内耳基底膜上D.前庭窗上34.大脑半球的哪个叶在表面看不见A.颞叶B.额叶C.枕叶D.岛叶35.连于端脑的脑神经是A.嗅神经B.视神经C.动眼神经D.滑车神经36.视交叉属于A.端脑B.丘脑C.中脑D.下丘脑37.脊神经主要分布于A.躯干和四肢B.内脏和腺体C.头部D.心肌和平滑肌38.脊神经颈丛位于A.颈侧部,胸锁乳突肌深面B.颈前部,胸锁乳突肌深面C.颈侧部,胸锁乳突肌浅面D.颈前部,胸锁乳突肌浅面39.病人腕关节不能伸,呈垂腕状态主要损伤A.尺神经B.桡神经C.正中神经D.肌皮神经40.关于胎盘的形态结构叙述错误的是A.胎盘由胎儿的丛密绒毛膜和母体子宫的基蜕膜构成B.胎盘呈圆盘状,直径15-20cmC.胎盘的胎儿面覆盖有羊膜,表面光滑D.脐带连于胎盘的母体面41.胎盘分泌的激素不包括A.雌激素B.雄性激素C.孕酮D.绒毛膜促乳腺生长激素42.腺垂体的嗜碱性粒细胞分泌的激素不包括下列哪种激素A.促性腺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D.催乳素43.甲状腺激素能降低A.血糖 B.耗氧量 C.血浆胆固醇水平 D.心肌收缩力44.糖尿病人尿量增加的原因是A.肾小球滤过率增加B.渗透性利尿C.水利尿D.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45.人体造血的主要原料是A.铁和VB12B.VB12和叶酸 C.蛋白质和钙 D.蛋白质和铁46.眼睑下垂是由于损伤A.眼神经B.膈神经C.动眼神经D.滑车神经47.本体觉的传导路第二神经元位于A.脊神经节B.脊髓后角C.薄束核、楔束核D.腹后核48.支配胃肠运动的神经是A.面神经B.迷走神经C.舌咽神经D.副神经49.肺通气是指A.肺与血流之间的气体交换B.外界环境与气道间的气体交换C.肺与外界环境间的气体交换D.外界氧气进入肺的过程50.听觉感受器为A.螺旋器B.壶腹嵴C.椭圆囊斑D.球囊斑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题号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题号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题号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二、识图填空题(8分)(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三、简答题(共20分)1.如何判断肘关节脱位。

(4分)2.腰椎穿侧抽取脑脊液所经过的结构。

(4分)3.子宫的韧带有哪几条?各有何作用?(4分)4.简述蛋白质在消化道中是如何进行消化的?(4分)5.咽分成哪三部分?各部分借何结构分别通鼻腔、口腔和喉腔?(4分)四、综合分析题(共22分)1.患者,女,62岁,半年前因患胃癌进行胃大部分切除术,近日出现头晕、面色苍白、疲乏无力,经检查医生诊断为贫血。

(9分)请问:(1)什么是贫血?(2)红细胞的生成条件有什么?(3)患者可能出现贫血的类型及原因是什么?2.分析说明下列情况尿量有何变化。

(9分)(1)静脉输入大量生理盐水。

(2)糖尿病患者。

(3)大量呕吐、腹泻、出汗。

3.不论是在强光还是弱光下人的眼睛都能感受光线的刺激,这是视细胞发挥的作用。

(4)分请问:(1)折光系统的组成。

(2)光线到达视细胞的经过。

正常人体学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5BDCCB 6-10DBCAB 11-15DCCDC 16-20DAAAD 21-25BCADC26-30CCABB 31-35ABCDA 36-40DAABD 41-45BDCBD 46-50CCBCA二、识图填空(8分)1.髂嵴2.髂前上棘3.股骨头4.股骨颈5.大转子6.坐骨结节7.耻骨结节8.胫骨粗隆三、简答题(20分)(每小题4分)1.(1)当屈肘时,肱骨内、外上髁和尺骨鹰嘴三点连线构成一尖朝下的等腰三角形,伸肘时三点呈一直线。

(2)当肘关节发生脱位时,三点位置关系发生改变。

2.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膜外隙、硬脊膜、蛛网膜、蛛网膜下隙(终池)3.(1)子宫阔韧带、子宫圆韧带、子宫主韧带、骶子宫韧带(2)子宫阔韧带限制子宫向两侧移动子宫圆韧带维持子宫前倾的重要结构子宫主韧带固定子宫颈、防止子宫下垂的作用骶子宫韧带维持子宫前屈的重要韧带4.(1)胃酸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并能激活胃蛋白酶原。

(2)胃蛋白酶可把蛋白质分解为眎、胨、少量的多肽和氨基酸。

(3)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均可将蛋白质分解为眎和胨,两种酶共同作用时将蛋白质分解为多肽和氨基酸。

5. 鼻咽、口咽、喉咽(2)鼻咽借助鼻后孔通鼻腔;口咽借助咽峡通口腔;喉咽借助喉的入口通喉。

四、综合分析题1.(9分)(1)一般情况下,红细胞少于3.0X1012/L或Hb低于100g/L则为贫血。

(2)前提条件是:红骨髓的造血功能正常生成原料:铁和蛋白质成熟因子:叶酸和维生素B12(3)类型: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原因:(1)胃酸所造成的酸性环境有利于铁和钙的吸收,当胃酸分泌减少时,铁的吸收出现障碍,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2)胃液中的内因子可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当内因子缺乏时,维生素B12吸收障碍,造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9分)(1)增加。

大量输液时,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有效滤过压增大,肾小球滤过增多,尿量增多。

(2)增加。

由于血糖浓度升高超过肾糖阈,小管液中的葡萄糖不能完全重吸收,没有被吸收的葡萄糖使小管液溶质浓度增大,渗透压升高,水重吸收减少,于是尿量增加。

(3)减少。

当机体水分丢失过多时,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对渗透压感受器刺激增强,则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使水重吸收增多,尿量减少。

3.(4分)(1)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2)角膜、眼前房、瞳孔、眼后房、晶状体、玻璃体、节细胞、双极细胞、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