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效液相色谱简介及应用比较

合集下载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肥料中的检测及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肥料中的检测及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肥料中的检测及应用摘要: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方便、快速、有效、准确地分离分析的方法,在肥料的实际应用中,可以满足多种肥料的检测要求,有良好的商业价值。

本文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原理,以及在肥料中的检测,并提出了在实际运用当中的一些优化措施。

关键字:高效液相色谱法;肥料;检测;应用20世纪70年代起,高效液相色谱法得到了迅速发展,是一种常规的分离分析技术。

一般肥料的检测方法通常采用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排阻色谱方法来进行不同类型的检测,本身的检测方法也比较有效,效率较高。

但是相对于这两种办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能更好地分析肥料的成分和质量。

这种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收集基础数据和相关资料,然后根据收集的数据和资料进行肥料检测。

在传统检测过程中,一般都会采用灵敏度高的仪器来进行检测,仪器成本投资较高。

目前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技术,能单纯地减少微颗粒直径,提升肥料检测的灵敏度,对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贡献和作用。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简介1.1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概念和类型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基于仪器研发的高性能分离方法,改变了传统液相色谱法应用的局限性,使检测的范围更广泛。

但是高效液相色谱法作为一种新的高效能分离技术,在实际操作中分为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色谱等几种类型。

1.2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技术原理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技术原理比较复杂。

因为色谱柱和检测的系统是由很多部分所组成的。

在实施过程中,依靠输液泵输出稳定的流速传送到分析系统,提高系统整体的稳定性。

另外还需要先在进样器里将样本导入,然后进入色谱柱,并按照分配系统将检测到的信息输送到数据系统进行记录。

同时,高效液相色谱法还能处理和保存检测的数据,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已经慢慢成为检测肥料的主要技术工具,具有重要的价值。

1.3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离模式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关键在于分离模式。

一般来说,分离模式会对某些功能上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造成了一些物理和化学功能上的差异,但是却为肥料分离的检测提供了基础。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原理及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原理及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原理及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仪(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根据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
间的相互作用差异来实现物质分离和测定的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的主要原理如下:
1. 样品进样:样品通过进样器注入到流动相中。

2. 流动相泵:流动相泵将流动相以一定的压力送入进样阀。

3. 进样阀:进样阀控制样品的进入量,并通过连接固定相柱。

4. 固定相柱:固定相在柱中,对流动相和待分离的样品进行分离。

5. 检测器:根据样品的特性和分离程度选择合适的检测器进行检测。

6. 数据处理器:将检测的信号转化为柱温度、流量和检测器信号等数据。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主要应用包括:
1. 分析化学: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化学样品中的成分。

2. 生物化学:用于分析蛋白质、核酸、多肽等生物大分子。

3. 药学:用于分析药物中的活性成分、控制药品的质量。

4. 环境分析:用于监测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无机物质。

5. 食品分析: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残留农药和毒性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优点包括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样品容量小、样品制备简单等。

然而,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要求严格,仪器费用较高,且需要使用高纯度的溶剂和试剂。

高效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和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HPLC),是现代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技术。

它们可以对复杂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食品分析、环境分析、生物分析等领域。

本文将从原理、仪器、方法和应用等方面,介绍高效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的基本知识。

一、原理高效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的原理基本相同,都是利用样品在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差异,通过固定相和流动相的作用,将混合物中的化合物分离出来。

不同的是,超高效液相色谱采用了更小的颗粒固定相,使得流动相可以更快地通过固定相,从而提高了分离效率和分离速度。

在高效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中,样品首先被注入流动相中,然后通过固定相的柱子。

固定相通常是一种多孔的固体材料,如硅胶、C18等。

样品中的化合物在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因此在通过固定相时,会被分离出来。

分离出来的化合物,会在检测器中被检测到,从而实现分离和定量分析。

二、仪器高效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的仪器基本相同,主要由注射器、流动相泵、柱子、检测器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等组成。

(一)注射器注射器是将样品引入流动相中的关键部分。

常用的注射器有手动注射器和自动进样器。

手动注射器通常用于小样品量的分析,而自动进样器可以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样品进样。

(二)流动相泵流动相泵是将流动相送入柱子中的装置。

其主要功能是控制流动相的流速和流量,并确保流动相的稳定性。

常用的流动相泵有恒压流量泵和梯度流量泵。

恒压流量泵可以保持恒定的流量,适用于等浓度的流动相。

梯度流量泵可以实现不同浓度的流动相混合,从而实现更好的分离效果。

(三)柱子柱子是高效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的核心部分,用于固定相的分离。

常用的柱子材料有硅胶、C18、C8等。

超高效液相色谱

超高效液相色谱

色谱泵及控制器
数据处理及控制
色谱柱 检测器
Waters 486
进样器
概念
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cromatography,简称UPLC )是一种综合了小颗粒填料、 非常低系统体积(死体积)及快 速检测手段等全新的检测技术 。在全面提升HPLC的速度、 灵敏度及分离度的同时,保留 其原有的实用性及原理。
2.2中药药品分析
Waters公司合成了1.7 p.m颗粒度的Acquity UPLC填料, 减少了固定相表面残余硅羟基,因而在分析生物碱类样品时, 流动相中只加入酸抑制剂,不需添加有机胺即可使其获得良 好的分离。由于在流动相中避免了有机胺及盐的加入,可以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质谱噪音、减少对质谱的污染,且使用的 流速适合与质谱直接联用,无需分流,可以进一步提高检测 灵敏度,为中药分析提供良好的平台。
1.2食品添加剂分析检测中的应用
随着食品品种和添加剂种类的增加、多种添加剂的复配使用, 迫切需要建立多种添加剂同时快速检测的方法。目前,HPLC 技术是食品添加剂检测的最常用方法;而较这一传统方法而言 ,在技术性能上拥有优势的UPLC 得到了更突出的应用。药物Biblioteka 发领域2.1化学药品分析
在针对药物合成的分析方面,UPLC可实现随时快速准确检 测合成过程中的中间体、副产物或降解产物等。
超高效液
相色谱及 其应用
演讲人:孙硕 ppt制作:宋云龙
材料收集:
任苏瑜 石君
环境科学 班第五组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液相色谱技术的要求也不断 提高,单从技术角度的改进已经不行。这就需要同时 从科学与技术的角度出发,或者说从理论高度对液相 色谱重新认识。因此,UPLC(超高效液相色谱)概 念得以提出,将HPLC的极限作为自己的起点。

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最新整理)

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最新整理)

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以液体为流动相的色谱法称为液相色谱法。

用常压输送流动相的方法为经典液相色谱法,这种色谱法的柱效能低、分离周期长。

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简称HPLC)是在经典液相色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色谱方法。

与经典的液相色谱法相比,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下列主要优点:①应用了颗粒极细(一般为10µm以下)、规则均匀的固定相,传质阻抗小,柱效高,分离效率高;②采用高压输液泵输送流动相,流速快,一般试样的分析需数分钟,复杂试样分析在数十分钟内即可完成;③广泛使用了高灵敏检测器,大大提高了灵敏度。

目前,已经发展了多种不同的固定相,有多种不同的分离模式,使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下面介绍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有关知识,新的方法和技术以及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一、分类高效液相色谱法按分离机理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一)吸附色谱法(adsorptionchromatography)以吸附剂为固定相的色谱方法称为吸附色谱法。

使用最多的吸附色谱固定相是硅胶,流动相一般使用一种或多种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

在吸附色谱中,不同的组分因和固定相吸附力的不同而被分离。

组分的极性越大、固定相的吸附力越强,则保留时间越长。

流动相的极性越大,洗脱力越强,则组分的保留时间越短。

(二)液-液分配色谱法(liquid-liquidchromatography)液-液分配色谱的固定相和流动相是互不相溶的两种溶剂,分离时,组分溶入两相,不同的组分因分配系数(K)的不同而被分离。

目前广泛使用的化学键合固定相是将固定液的官能团键合在载体上而制成的,使用化学键合固定相的色谱方法(简称键合相色谱法)可以用分配色谱的原理加以解释。

键合相色谱法在HPLC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应用最广的色谱法。

按照固定相和流动相极性的不同,分配色谱法又可分为正相色谱法和反相色谱法两类。

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介及其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介及其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介及其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摘要: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高效液相色谱法出现在世界上,并因为其优良的应用效果,促使其在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运用。

与此同时在持续的实践和创新过程中,该项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如今已经逐步运用到药品检测的各个领域,并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高水平的自动化以及较高的灵敏度,预示着该项技术拥有较好的分离效果。

通常情况下,高效液相色谱法主要应用到药品检测行业,再加上其技术的功效显著,慢慢变成药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工具。

基于此,笔者在本篇主要针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展开相关介绍,并对其在药品检验中的相关运用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够为我国药品检验行业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介;药品检验;运用引言:药品检验是医疗行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该部分能够应用的手段有很多,其中比较常见的当属高效液相色谱法。

该技术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应用在药品检验当中,同时也伴随着医药行业的发展而不断改进和完善,更是获得相关业内人士一致的赞誉和夸奖,在药品检验中也取得优良的效果和成绩。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相关简介高效液相色谱是色谱法的关键组成内容,应用的手段主要依据高压输液泵、色谱柱、进样器以及检测器和馏分收集器来促进对药品相关信息的检测和反应。

高效液相色谱的第一次运用能够向上追寻到上个世纪的70年代,在当前发展阶段,该技术已经具备丰富娴熟的应用经验,因此能够在面对各种各样的工作状况时,可以尽快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与传统的的经典液相色谱对比,高效液相色谱既能够实现药品的固定检测,还可以有效细化所检测物质,确保被检测化学物质的精细化管理。

除此之外,在高效液相色谱工作的全过程中,可以推进药品检测的自动化顺利开展。

借助计算机语言,还能够大大降低可能出现的人力资源的浪费,有效提升检验结果的精准度[1]。

与此同时,还可以很好减少人工操作产生的偏差,使检测结论更趋向精确。

高效液相色谱是在经典液相色谱的基本上进一步改善和健全的。

UPLC(超高效液相色谱)简介

UPLC(超高效液相色谱)简介

UPLC(超高效液相色谱)简介超越HPLC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液相色谱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单从技术角度的改进已经不行。

这就需要同时从科学与技术的角度出发,或者说从理论高度对液相色谱重新认识。

因此,UPLC(超高效液相色谱)概念得以提出,将HPLC的极限作为自己的起点。

在1996年,Waters公司推出Alliance HPLC时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液相色谱的"精度"。

当时多数公司都认为HPLC技术已经发展到极致了、而同时用户对性能没有更高的需求,因此HPLC的目标应该是降低成本、走向更低的价格以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针对这样的观念,Waters公司提出:HPLC的技术没有到达极限,用户对HPLC有更高的要求,HPLC精度的提高对更好、更可靠的结果有极大的益处,对法规的遵从也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站在当今世界科技前沿的液相色谱用户现在又有了新的需求。

首先是改进生产力的需求,因为大量的样品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例如代谢组学分析;其次是在生化样品及天然产物样品的分析中,样品的复杂性对分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是在与MS及MS/MS等检测技术联用时,对连接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简而言之,我们需要"更快地得到更好的结果"。

今天我们发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液相色谱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单从技术角度的改进已经不行。

这就需要同时从科学与技术的角度出发,或者说从理论高度对液相色谱重新认识。

因此UPLC(超高效液相色谱)概念的提出也就十分自然。

简而言之,UPLC是用HPLC的极限作为自己的起点。

理论基础早在1956年,J.J van Deemter就发表了他著名的理论:van Deemter曲线及其方程式。

最早这个理论是用在气相色谱上的,但是后来出现的液相色谱上也能应用这个理论。

Waters公司引入UPLC的概念就是由研究这个著名的方程式开始。

首先探讨一下这个著名的方程式。

药物分析中核磁共振法与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比较研究

药物分析中核磁共振法与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比较研究

药物分析中核磁共振法与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比较研究在药物分析领域,核磁共振法(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简称NMR)和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简称UHPLC)是两种常用的分析方法。

这两种方法各具特点,本文将对它们进行比较研究,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它们的应用和适用范围。

一、原理及基本概念1. 核磁共振法:核磁共振法是利用核自旋在外加恒定磁场或射频磁场作用下发生翻转和再翻转的现象进行分析的方法。

通过观测核磁共振信号,可以确定样品中的分子结构和相对含量等信息。

2.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改进版,其特点是使用较小粒径的填料和较高流速,从而提高分析速度和分离效能。

该方法通过样品在液相流动过程中与固定相相互作用来分离和测定成分。

二、适用范围比较1. 核磁共振法:核磁共振法对于分析有机化合物、天然产物等具有较为复杂结构的样品具有优势。

它能提供较为准确的分子结构信息,可以用于快速鉴定和确认样品的化学结构,例如药物中的主要成分以及其中的杂质。

此外,核磁共振法还可以用于研究药物的动力学过程、溶剂效应等。

2.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相比传统液相色谱法,UHPLC具有更高的分离效能和更短的分析时间。

该方法适用于分析大部分药物和生物样品,包括药物代谢物、残留物、助剂等。

它可以用于药物含量测定、药物释放度研究、生物样品中的药物代谢产物的分析等。

三、性能比较1. 分辨力:核磁共振法在分辨率上具有相对优势。

它可以提供非常高的分子结构精确度,能够区分样品中微小结构的差异。

而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辨力相对较低,不能提供与之相媲美的分子结构信息。

2. 选择性:核磁共振法在选择性上较强,可以通过优化实验条件来选择所需要的信号进行分析。

UHPLC的选择性相对较弱,往往需要有选择地使用检测器来增加分析的特异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讨论与结论 3. 1 通过对磺胺类药物 HPLC和 UPLC的分析结 果比较 ,显示 UPLC的主要优势在于缩短了分析时 间 ,同时减少了溶剂用量降低了分析成本 。 3. 2 利用 UPLC技术 ,有助于解决传统 HPLC遇到 的分离组分愈多 ,耗时 、耗能愈大的技术问题 ,有效 地提高工作效率 ,并可进一步拓宽液相色谱的应用 范围 ,特别是对于基质复杂的混合痕量组分的分 析 ,通过 UPLC方法研究或从 HPLC 到 UPLC 方法 转换可获得更高的分析通量 。
[摘 要 ] 介绍了超高效液相色谱的技术特点和优势 ,并对磺胺类药物的测定进行了 HPLC和 UPLC两种条件下的分析比较 ,结果表明 :超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的突出优点体现在节省分析时间 和溶剂用量上 ,尤其对基质复杂的痕量组分测定采用该方法以提高分析通量是今后发展的必然 趋势 。 [关键词 ] 超高效液相色谱 ;磺胺类药物 ;高效液相色谱 ;分析
流速 /
(mL ·m in - 1 )
1. 0
0. 5
柱温 / ℃
30
30
进样量 /μL
20
2
波长 /λ
270
270
分析时间 /m in
25
3
溶剂用量
(mL) /样
25
1. 5
·50·
中国兽药杂志 2010, 44 (4) : 48~50 /胡海燕 ,等
表 2 UPLC与 HPLC测定猪肉中磺胺类药物数据比较
与传统的 HPLC相比 , UPLC的速度 、灵敏度和 分离度分别是 HPLC的 5 ~9 倍 、3 倍和 1. 7 倍 ,这 就拓展了我们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保持分离度而追 求更快的分析速度 ,或在同样及较 HPLC更短的时 间内优化分离度再分出更多的色谱峰 。笔者利用 UPLC 转化参数换算 , 将同时测定磺胺二 甲嘧 啶 ( SM2 ) 、磺胺间甲氧嘧啶 ( SMM ) 、磺胺甲基异噁唑 ( SM Z) 、磺胺地索辛 ( SDM )和磺胺喹噁啉 ( SQ ) 5种 磺胺类药物的 HPLC 方法转换并优化为 UPLC 方 法 ,通过两种测定条件 (表 1)和检测图谱 (图 1、图 2)比较可知 : 5 种磺胺类药物的分离由原来的 25 m in (HPLC)缩短至 3 m in (UPLC) ,从而使一个样品 检测的分析时间缩短了约 1 /8, 进样量减少了 1 /
UPLC保持了 HPLC 的基本原理 ,其理论依据
于 van Deem ter经验方程 ,随色谱柱中装填固定相 粒度 dp的减小 ,色谱柱的理论塔板高度 ( H )也愈 小 ,色谱柱的柱效愈高 ,并可获得更宽的线速度范 围 ,达到分离分析的高速 、高效和高灵敏度 。为此 , U PLC在技术上实现了各个关键环节系统性的优化 创新和组合 。 1. 1 高效色谱柱 色谱柱中装填固定相的粒度是 对色谱柱性能产生影响的最重要的因素 。采用杂 化颗粒技术 ( Hybrid Paticle Technology, HPT) 合成 了新型全多孔球形 、耐高压的 1. 7μm 反相固定相 , 运用新设计的装填技术和筛板 ,制备了高柱效的 UPLC色谱柱 。其优越性在于采用 1. 7μm 颗粒 ,柱
时间 /m in 0 0. 7 2. 0 2. 5 3. 4 4. 0 5. 5
表 3 流动相梯度表
流速 / (mL ·m in - 1 ) 0. 5 0. 7 0. 7 0. 7 0. 7 0. 7 0. 5
A /% 10 15 13 25 25 10 10
B /% 90 85 87 75 75 90 90
表 1 HPLபைடு நூலகம்与 UPLC测定条件比较
项目
H PLC
U PLC
色谱柱 ( C18 ) 4. 6 mm ×250 mm , 5μm 2. 1 mm ×50 mm , 1. 7μm
流动相
(V /V )
甲醇 - 乙睛 - 水 (2 ∶2 ∶9 ∶0.
- 乙酸 2)
50%甲醇乙睛溶液 - 2% 乙酸水溶液 (23 ∶77)
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 ,随着高效液相色谱 (H igh Performance L 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技 术的不断发展 ,美国 W aters公司于 2004 年的匹兹 堡会议上推出了最新研制的 ACQU ITY超高效液相 色谱 (U ltra Perform ance L iquid Chromatography, UP2 LC) ,其采用 1. 7μm 细粒径的新型固定相 ,可获得 高达 2万块 /m 理论塔板数的超高柱效 ,并以系统 整体设计的创新技术 ,全面提升了液相色谱的速 度 、灵敏度和分离度 ,造就了液相色谱性能上的飞 跃和进步并形成分离科学的一个新兴领域 。 1 U PLC 的技术特点
132
131
129
132
PS231 - 3
137
138
PS231 - 1
132
129
SMM
PS231 - 2
121
127
119
125
PS231 - 3
129
127
PS231 - 1
137
138
SDM
PS231 - 2
129
134
123
131
PS231 - 3
136
131
2 - 2 添加样品回收 (批号 : 081107 添加浓度 : 100μg·kg- 1 )
·48·
中国兽药杂志 2010, 44 (4) : 48~50 /胡海燕 ,等
超高效液相色谱简介及应用比较
胡海燕 1 ,朱馨乐 1 ,胡 昊 2 ,毕言峰 1 ,李 丹 1 ,徐 倩 1 ,王树槐 1
(1.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北京 100081; 2. 中国药科大学 ,南京 211198) [收稿日期 ]2009 - 09 - 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 1280 (2010) 04 - 0048 - 03 [中图分类号 ]R917
作者简介 : 胡海燕 (1956年 - ) ,女 ,研究员 ,主要从事兽药及兽药残留研究和检验 。
2010, 44 (4) : 48~50 /胡海燕 ,等 中国兽药杂志
·49·
长可缩短至常规 5 μm 颗粒色谱柱长的三分之一 , 其提供的柱效较 5 μm 颗粒提高了 3 倍 ,分离度提 高了 70% ,并加快了分离过程 ,获得更窄的色谱峰 和峰容量 , 因此 , UPLC 比 HPLC 具有更高的分离 度 、分析速度和灵敏度 。 1. 2 超高压输液泵 装备了独立柱塞驱动 ,可进 行 4种溶剂切换的二元高压梯度泵 ,对柱长 10 cm、 填充 1. 7μm 固定相的色谱柱 ,其达到最佳柱效时 的 1. 0 mL /m in流速 ,耐高压可达 105 M Pa ( 15 000 p si) 。溶剂输送系统可在很宽压力范围内补偿溶 剂压缩性的变化 ,从而在等度或梯度分离条件下保 持流速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集成改进的真空脱气 技术 ,可使流动相溶剂和进样器洗针溶剂同时得到 良好的脱气 。 1. 3 高 速 检 测 器 使 用 10 mm 光 程 (与 普 通 HPLC相同 )而池体积仅为 500 nL (约为 HPLC池体 积的 1 /20)的新型光纤导流通池 ,利用聚四氟乙烯 池壁的全析射性能 ,不损失光能量 ,采样速率达 20~40点 / S,满足 UPLC高速 、高分辨的要求 ,检测 灵敏度较 HPLC有极大的提高 。 1. 4 低污染自动进样器 设置“针内针 ”进样探 头 ,使用液相色谱管路 ( PEEK材料 )充当进样针以 减少死体积 ,而“外针 ”是一小段硬管 ,用来扎破样 品瓶盖 ;采用一强 、一弱的双溶剂进样针清洗步骤 , 降低交叉污染 ,保证仪器长时间运行自动进样的快 速性 、可靠性和重现性 。 1. 5 优化系统 有效的系统管路和连接 ,使 UPLC 系统的死体积远低于常规 HPLC,很小的系统体积 减少了色谱柱的平衡时间 。 2 U PLC 的应用比较
2 - 1 比对盲样 (编号 : PS231 农业部畜禽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提供 )
名称
批号
UPLC测定量 / (μg·kg - 1 )
平均值 / (μg·kg - 1 )
HPLC测定量 / (μg·kg - 1 )
平均值 / (μg·kg - 1 )
PS231 - 1
125
128
SM2
PS231 - 2
92. 1
96. 9
96. 1
95. 7
100. 2
93. 8
89. 8
SDM
86. 2
91. 9
83. 6
89. 1
95. 7
93. 9
82. 6
85. 8
SQ
89. 7
87. 8
84. 9
88. 1
91. 1
93. 7
相对偏差 / % 0. 76 1. 59 2. 26
相对偏差 / % 5. 08 2. 50 4. 25 3. 09 0. 34
( 1. Ch ina Institu te of V eterina ry D rug Con trol, B eijing 100081; 2. Ch ina Pha rm acuetical U n iversity, N an jing 211198 )
Abstract: This paper concisely introduced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 atography (UPLC) , and compared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sulfonam ides drugs perform ed by HPLC and UPL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utstanding benefits of UPLC embodied in the saving analysis tim e and solvent consump tion. in particular, when trace components of comp lex matrix were measured. therefore, it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to imp rove the analysis of flux of trace components by using UPLC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UPLC; sulfonam ides drugs; HPLC; analysi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