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胺含量的测定5

合集下载

组胺测定实验报告

组胺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组胺的提取和分离方法。

2. 掌握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组胺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组胺(histamine)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动物组织中的生物胺,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组胺的测定对于研究其生物学作用、病理变化以及药物疗效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组胺含量,其原理是组胺在特定波长下具有特征吸收,通过测定其吸光度,可以计算出组胺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组胺标准品、样品、乙腈、磷酸盐缓冲溶液、氯化钠等。

2. 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离心机、恒温水浴锅等。

四、实验方法1. 标准曲线的绘制(1)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组胺标准品,用乙腈溶解并定容至一定体积,配制成一系列不同浓度的组胺标准溶液。

(2)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以磷酸盐缓冲溶液为空白,于特定波长下测定各浓度组胺标准溶液的吸光度。

(3)以组胺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样品中组胺含量的测定(1)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样品,用乙腈溶解并定容至一定体积。

(2)离心分离,取上清液。

(3)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以磷酸盐缓冲溶液为空白,于特定波长下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4)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组胺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1. 标准曲线的绘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组胺标准曲线,其线性范围为0.1~10.0 μg/mL。

相关系数R²=0.9987,表明标准曲线线性良好。

2. 样品中组胺含量的测定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组胺的含量。

结果如下:样品1:组胺含量为2.5 μg/mL样品2:组胺含量为3.8 μg/mL样品3:组胺含量为1.2 μg/mL3. 讨论本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组胺含量,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复性好。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样品中组胺含量的测定。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样品处理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组胺的损失。

食品中组胺的测定

食品中组胺的测定

组胺的检测组胺是自体活性物质之一,在体内由组氨酸脱羧基而成,组织中的组胺是以无活性的结合型存在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颗粒中,以皮肤、支气管粘膜、肠粘膜和神经系统中含量较多。

当机体受到理化刺激或发生过敏反应时,可引起这些细胞脱颗粒,导致组胺释放,与组胺受体结合而产生生物效应。

抗组胺是拮抗组胺对人体的生物效应,即应用抗组胺药物。

抗组胺受体就是拮抗组胺的H1和H2受体。

由于此两种受体在人体内分布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应,它是抗组胺药应用治疗疾病的生理药理基础。

毒理药物中毒组胺主要用于胃分泌功能检查,作最大酸分泌(MAO)测定。

但目前已被五肽胃泌素取代。

组胺通过激活体内组胺H1受体和H2受体,收缩多种平滑肌如气管、支气管和胃肠道平滑肌;但同时松弛小血管平滑肌,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还能强烈刺激胃酸分泌,减慢房室传导,增加心肌收缩力等。

误用大剂量或静脉给药可引起中毒。

食物中毒大量检测表明,海产鱼中的青皮红肉鱼类含组胺较高,当鱼不新鲜或腐败时,鱼体中游离的组胺酸经脱羧酶作用产生组胺. 组胺中毒潜伏期一般为0.5~1小时,最短可为5min,最长达4h.检测方法1.分光光度法1 主要仪器和试剂721型分光光度计组胺标准溶液:取经95℃干燥2.5小时的磷酸组织胺分析纯试剂配制成含20ug·ml 的组胺标准溶液。

0.2 对氨基苯磺酸溶液(简称甲液)1oNNaNO 溶液(简祢乙液),现配现用。

所用水均为二次蒸馏水。

2 组胺测定方法及条件试验2.1 测定方法:在25ml容量瓶中,移入一定量的组胺标准溶液,依次加入0-2 甲液、0.4%HCI、10%乙液和2.0%NaCO 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于25℃室温下放置20分钟,用试剂空白为参比,测其吸光度值。

2.2 吸收光谱:取2.0ml组胺标准溶液,按上述方法显色,以水为参比,分别测定显色化合物和试剂空白的吸收光谱。

图1表明显色化合物在506nm 处有一最大吸收,本实验取506nm 作为吸收波长。

偶氮比色法测定鱼类组胺含量实验报告

偶氮比色法测定鱼类组胺含量实验报告

偶氮比色法测定鱼类组胺含量实验报告
偶氮比色法测定鱼类组胺含量实验报告
本实验旨在使用偶氮比色法测定鱼类中组胺的含量。

组胺是一种
常见的生物胺,其含量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对食品中组
胺含量的检测十分必要,本实验将使用偶氮比色法对鱼类中组胺含量
进行测定。

实验材料:鱼类样品、无水乙醇、氯化钠、三氯乙酸、偶氮二甲苯、去离子水、标准组胺溶液等。

实验步骤:
1.取适量鱼类样品,用无水乙醇将其浸泡3小时,摇匀后离心10分钟。

取上清液置入容量瓶中,加去离子水至刻度线。

2.取5ml上清液放入离心管中,加入氯化钠和三氯乙酸,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备用。

3.取出0.5ml上清液置于试管中,加入偶氮二甲苯溶液和氯化钠
溶液,摇匀,静置10分钟。

4.加入去离子水至刻度线,摇匀后立即测定吸光度。

5.将标准组胺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操作,测定吸光度,并以标准曲
线计算出样品中组胺的含量。

实验结果:
本实验使用偶氮比色法对鱼类样品进行测定,得出样品中组胺的
含量为50mg/kg。

实验结论:
本次实验使用偶氮比色法成功测定了鱼类样品中组胺的含量。


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该样品中组胺含量较高,需要加以注意。

同时,该方法简单易操作,可用于食品中组胺含量的检测。

总结:
本次实验使用的偶氮比色法是一种常见的检测组胺含量的方法,
操作简单,结果可靠。

通过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食品中的组胺
含量,对于保障人们的健康非常重要。

同时,在实验中还需要加强对化学试剂的储存和使用,避免误操作造成危险。

Ⅰ型变态反应实验室研究进展

Ⅰ型变态反应实验室研究进展
#
有无过敏反应及过敏强度如何。目前公认的皮肤致敏试验体 内方法主要是豚鼠最大值试验(guinea pig maximisation test) 和局部封闭涂皮试验(occluded patch test of Buehler),这两种 试验均是根据用受试物致敏过的动物再次接触同种受试物表 现出的皮肤反应来判定受试物是否具有致敏性。 2.2 主动全身过敏试验(Active Systemic Anaphylaxis, ASA) 当药物作为抗原或半抗原初次进入体内,刺激机体产生 相应的抗体(IgE)。当同样药物再次进入机体,抗原与抗体结 合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刺激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细胞释放 活性介质,从而引起局部水肿、抓鼻、竖毛、呼吸困难、窒 息、痉挛,甚至休克死亡。本试验的目的是观察受试物给药 后对动物引起的过敏反应[1]。但值得注意的是从ASA致敏试 验观察指标来看,只是对动物进行一般整体症状的观察,而来 自于动物对药物的反应症状与临床人类反应症状存在较大差 异,如从目前有报道的中药注射剂致敏性研究论文中,我们发 现,基本上ASA试验所得出的结论均为阴性,而临床前安全性 评价得阴性结果与临床使用的致敏性间存在着一定的不相符 性。而且也有文献[3]认为ASA对于检测大分子蛋白的过敏性 有效,对于检测小分子药物可能并不适合。 2.3 被动皮肤过敏试验(Passive Cutaneous Anaphylaxis, PCA) 被动皮肤过敏试验是一种较敏感的测试特异抗体滴度 的方法。将受试物致敏动物的血清(含丰富的IgE抗体)给 正常动物皮内注射,IgE的Fc端与皮肤的肥大细胞表面的特异 受体结合,形成IgE的复合物,使肥大细胞致敏。当抗原攻击 时,抗原与肥大细胞表面上IgE的Fab端结合,导致IgE分子结 构的改变,引起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过敏介质如组胺、慢反 应物质等,使皮肤局部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引起渗出和水肿等 炎症反应。攻击试验中,像抗原液内混入伊文思兰(Evans)等 色素,再注射到静脉内,该抗原在抗血清注射部位与附着在肥 大细胞上的抗体起反应,释放组胺或其它生物因子等,引起局 部过敏反应,血管通透性增加,故含色素的血浆便渗漏到组 织内,使皮肤出现蓝斑。测定蓝斑的直径和蓝染的程度可判 断血管通透性变化的大小,并反映局部炎症反应的强弱。根 据局部皮肤蓝染范围或程度,可判定血管通透性变化的大小, 继而判定皮肤过敏反应的程度。值得注意的是有研究[2]指出 PCA实验结果与佐剂的使用、致敏的途径、剂量的大小、免 疫的次数均有关系,并且对于小分子药物,PCA易出现假阴性 反应,尤其是当药物可能为半抗原,需经过生物转化才能引起 机体致敏。 2.4 腘窝淋巴结试验(PLNA) 药物过敏反应机制多种多样,可能与生成新抗原和佐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食品中组胺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食品中组胺的含量
Ab t a t T e h sa n o tn n t e fo n Gu n z o r e ,i cu ef r ne o b a r d c s s r c : h itmi e c ne ti h o d i a g h u ma k t n l d e me td s y e n p o u t ,
mie wa 2.1 /k n t o r a l n s31 5 mg g i hey g t s mp e,a d 2. 6 mg n t e a l u n 3 /L i hebe rs mp e.Hit mie wa o n sa n sf u d i h e e t d s y a o ucs,y g a n e r s mp e r m n t e f r n e o be n prd t m o u a d b e a l s fo Gua g h u make ,a d t e e wa n z o r t n h r s a
( .C l g f u l at,S nY t e n esy G a gh uG a g og 10 0 2 x ei et 1 ol eo bi Hel e P c h u a —snU i r t, u nz o u nd n 5 0 8 ;.E pr n v i m adT a igC n r u n d n oda dD u oai a o ee G a gh u G a go g 5 0 n ri n e t ,G a g o gF o n rgV ct n l l g , u nzo , u nd n 5 0 2 ) n e o Cl 1
中均有组 胺检 出 , 中大豆发 酵制 品 中组胺含 量 普遍 较 高 。 其 关键 词 : 高效 液相 色谱 ; 酵食 品 ; 发 组胺 中图分类 号 : 15 5 文 献标 识码 : 文章 编 号 :07—76 【02 0 0 3 — 3 R5. A 10 5 1 2 1 )2— 0 1 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食品中组胺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食品中组胺的含量

1
1. 1
材料与方法
仪器与试剂 1706 UV 紫 美国 Biorad 700 高效液相色谱仪,
外检测器, 分析天平, 恒温水浴箱, 均质机, 离心机, 0. 45 μm 针头微孔滤膜过滤器等。 组胺标准品由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 纯度 > 99% 。氨水 ( 25% ) 、 碳酸氢钠、 高氯酸、 氢氧 化钠、 丹酰氯均为分析纯, 甲醇、 丙酮和乙腈均为色 实验用水均为双蒸水, 并经 Milli - Q 超纯处 谱纯, 理。 溶液配制: 称取一定量的组胺标准品, 用 0. 4 mol / L 高氯酸配制成浓度为 1 mg / mL 的组胺标准溶 液, 放于冰箱中 4 ℃ 保存, 一周一配。精确称取适量 用丙酮溶解并配制成浓度为 10 mg / mL 丹磺酰氯, 的溶液, 经 过 0. 45 μm 针 头 微 孔 滤 膜 过 滤 器 过 滤 4 ℃ 冰箱中保存, 后, 备用。 1. 2 样品采集与处理 于广州市某大型超市购买具有相近生产日期、 不同品牌的大豆发酵酱油、 豆酱各三种, 盒装及散装 酸奶六种, 啤酒 ( 易拉罐装 ) 五种。 豆 豆豉各一种, 豉和豆酱分别取出适量, 于研钵中捣碎、 混匀, 酸奶 和酱油摇匀。准确称取 2. 0 g 豆豉或豆酱样品 ( 酸 奶 5. 0 g, 酱油 2. 0 mL) , 置于 15 mL 离心管中, 加入 10 mL 0. 4 mol / L 高氯酸, 并用均质机捣碎、 混匀, 在 3000 r / min 的条件下离心 10 min; 取出上层清液, 再 充 分 混 匀, 在 次加 入 10 mL 0. 4 mol / L 高 氯 酸, 3000 r / min 的条件下离心 10 min; 取出上层清液, 合 并两次清液并过滤, 用 0. 4 mol / L 的高氯酸定容到 25 mL。 取啤酒 样 品 20 mL 于 小 烧 杯, 室温超声脱气 20 min。准确量取 5 mL 于 15 mL 离心管中, 加入 2. 5 g 氯化 钠, 振 荡 使 之 溶 解 并 达 到 饱 和, 再加入 3 mL 正丁醇 - 氯 仿 ( 体 积 比 50 ∶ 50 ) 溶 液, 加盖旋 紧, 充 分 振 荡 10 min, 于 3000 r / min 条 件 下 离 心 10 min, 取上层清液 2 mL 于离心管中, 于 40 ℃ 水浴 条件下氮气吹干后, 再加入 0. 1 mol / L 盐酸 0. 5 mL。 瑢 瑑

第三章 原料鱼和肉的鲜 三甲胺和组胺

第三章 原料鱼和肉的鲜 三甲胺和组胺

氧化三甲胺的生理功能

氧化三甲胺作为动物体内重要的无毒中间代谢物,氧 化三甲胺是一种蛋白质稳定剂和有机渗透剂,参与
海生硬骨鱼和某些广盐性硬骨鱼等的渗 透调节,在水产业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三甲胺的产生
1. 氧化三甲胺是鱼鲜美味道的主要来源,氧化三甲胺极不稳定, 鱼死后,在腐败细菌尤其是兼性厌氧菌(如互生单孢菌、腐 败极毛菌) 的作用下, 很容易还原成三甲胺。 氧化三甲胺 是一种鲜味物质 含量与鲜度密切相关。 2.鱼类的红肌中含有内源性的氧化三甲胺还原酶。Fe2 + 在氧化 三甲胺转变为三甲胺和二甲胺(DMA) 中起重要的作用。在 Fe2 + 、血红蛋白和半胱氨酸存在下,4 ℃氧化三甲胺转变为 三甲胺和二甲胺。 2Cys+2Fe3+ → Cys-Cys + 2Fe2+ +2H+ Me3NO+ 2H+ + 2Fe2+ → Me3N+ 2Fe3+ + H2O 3.氧化三甲胺一经加热就会分解,罐头及其它海水鱼加工中常 有此反应。 Me3NO→ Me3N+HCHO 4.水产动物中的卵磷脂经微生物分解产生三甲胺,但量较少。 -CH2OP-OCH2CH2-N(CH3)3
一、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法
(一)原理: 次黄嘌呤 黄嘌呤氧化酶
pH7.6缓冲液
波长600nm
尿酸
2,6一二氯靛酚
∆A/ ∆T

以次黄嘌呤为指标确定水产品的鲜度,黄鱼100- 200ppm为新鲜,鲳鱼100-250ppm为新鲜,河鲫鱼 小于50ppm为新鲜。
黄嘌呤氧化酶法
(二)试验试剂 2,6一二氯靛酚溶液:用0.17mol/L磷酸缓冲液pH 7.6 配制成23 ug/mL 黄嘌呤氧化酶溶液:活力0.3单位/mL
比色 410nm比色

LC测定水产品中组胺含量

LC测定水产品中组胺含量

/现代食品XIANDAISHIPIN102LC 测定水产品中组胺含量Determination of Histamine in Aquatic Products by LC◎ 马烨晶(浙江华才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浙江 诸暨 311800)Ma Yejing((Zhejiang Huacai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Zhuji 311800, China)摘 要:高效液相色谱具有检测灵敏度高、定性准确、检出限低、定量分析准确的特点,是目前水产品中生物胺含量分析测定的主要手段。

组胺的测定需经衍生,丹酰氯是液相色谱常用柱前衍生试剂,其操作简单、衍生物稳定性好、可定量完成磺酰化反应,有较强的荧光和紫外吸收、灵敏度高、基体干扰不明显等优点,是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生物胺中应用最多的柱前衍生试剂。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水产品;组胺;丹酰氯Abstract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sensitivity, accurate, low detection limit and accurate quantitative analysis. Determination of histamine by derivatization with dansyl chloride reagent is commonly used in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pre-column derivatiza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good stability, can complete the quantitative derivatives sulfonylation, have strong f luorescence and UV absorption, high sensitivity, matrix interference is not obvious advantages, is the detection of biogenic amines in HPLC application most of the derivatization reagent.Key words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quatic products; Histamine; Dansyl chloride 中图分类号:TS254.7生物胺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含氮的低分子量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其中组胺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最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五组胺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学习比色法测定组胺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鱼肉中的组胺用正戊醇提取,与偶氮试剂反应显橙色,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即可求出组胺含量
三、实验原料:鱼肉
四、实验试剂与仪器:
Na2CO3、NaOH、对硝基苯胺、正戊醇、三氯乙酸、盐酸、组胺标准品、具塞锥形瓶、
分液漏斗、721分光光度计等
五、实验方法:
1、组胺标准曲线的制定:称取25mg于105℃干燥至恒重的磷酸组胺定容至100ml 得到250ug/ml,再稀释配制成100ug/ml的组胺标准液,取上述标准使用液0、0.4、0.8、1.
2、1.6、2.0于10ml容量瓶中,并用1mol/LHCl补足至3ml,然后加15%Na2CO3溶液3ml及偶氮试剂3ml,加蒸馏水至10ml混匀,放置10min后于480nm处测其吸光度。

作出标准曲线。

2、样品中组胺的提取:取10.0g左右切碎的鱼肉于具塞锥形瓶中,加入20ml 0.1g/ml三氯乙酸浸泡2—3h过滤小烧杯中,用NaOH跳PH为9—10,取1ml滤液于分液漏斗中,再加入3.0ml正戊醇振摇5min,吸取上层液,重复操作3次,合并上层液于10ml容量瓶,用正戊醇定容至10ml,取1.0ml正戊醇提取液于分液漏斗中提取,再加1mol/LHCl3ml振荡5min,取下层液,重复操作3次,合并下层液于10ml容量瓶中,再用盐酸定容
3、取1ml上述提取液于10ml离心管中,分别加入15%Na2CO3及偶氮试剂各3ml,加入至10ml摇匀,放置10min于480nm处测吸光度
4、计算:样品中组胺含量(mg/kg)=1000×(A/m)×V
六、思考题
用正戊醇提取前为什么要调PH为9~10?为什么还要用HCl提取3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