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颗粒物采样
环境监测空气、废气现场采样技术要求(采样流量等)

其他特殊要求
标准号
14、SO2
空气
空气:HCHO-PRA法:
短时间采样:10ml吸收液大气综合采样器
24小时采样:
50ml吸收液
恒温(20±4℃)自动采样器
0.5L/min
0.2~0.3L/min
40~60min
24h
24小时内分析。
多孔玻板吸收管
采样时吸收液温度应保持在23~29℃范围。
样品运输、贮存过程中避光。
大气综合采样器
100-120L/min
1小时(滤膜增重不少于10mg)
/
/
用X光看片机检查每张滤膜不得有针孔或缺陷,在15~30℃任一点条件下,滤膜在干燥器中平衡24h,称重。
将已编号并称重滤膜绒面向上,放上滤膜夹,对正,拧紧,使不漏气。
样品采完后,打开采样头,用镊子轻轻取下滤膜,采样面向里,将滤膜对折,放入号码相同的滤膜带中。
将已编号并称重滤膜绒面向上,放在滤膜支持网上,放上滤膜夹,对正,拧紧,使不漏气。
样品采完后,打开采样头,用镊子轻轻取下滤膜,采样面向里,将滤膜对折,放入号码相同的滤膜带中。
样品采完后,尘膜在恒温箱中,与干净滤膜平衡条件相同温度、湿度、平衡24小时。
滤膜称量精确到0.1mg。
GB/T15432-95
《环境空气总悬浮物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项目
采样方法
采气流量
采气量/采样时间
样品保存时间
吸收瓶
其他特殊要求
标准号
2、NO2
空气
空气:Saltzman法:
短时间采样(1h以内):10ml吸收液(5g对氨基苯磺酸)乙二胺盐酸盐)大气综合采样器
长时间采样(24h以内):25.0ml或50ml吸收液液柱不低于80mm,采气时吸收液温度保持在20±4℃,空气采样器
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颗粒物采样方法...

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颗粒物采样方法...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是环境监测工作中最常见的工作任务之一,而颗粒物采样又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
本篇内容讲讲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颗粒物采样方法的选择。
目前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颗粒物主要的采样方法依据有:1.《固定污染源废气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HJ 836-2017)2.《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 16157-1996)及其修改单3.《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 397-2007)其中《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 397-2007)可以看做是《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 16157-1996)的更新版,其内容基本一致,只是《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 16157-1996)也是在用版本而已。
这两个都是属于监测技术规范。
2017年12月19日原环境保护部发布了《固定污染源废气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HJ 836-2017)用于规范固定污染源废气中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方法。
这个属于监测分析方法。
这三个都是可以用来监测颗粒物,那么应该如何确定应用范围?为了明确区分范围,生态环境部发布《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 16157-1996)修改单,有了明确的规定:增加“1.3 在测定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浓度时,浓度小于等于20 mg/m3 时,适用HJ 836(《固定污染源废气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浓度大于20 mg/m3且不超过50 mg/m3时,本标准与HJ 836 同时适用。
采用本标准测定浓度小于等于20mg/m3 时,测定结果表述为'< 20 mg/m3”。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 16157-1996)修改单那么修改单发布后,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颗粒物采样就要按照相应的测定浓度选择相应的采样方法。
大气颗粒物采样器原理

大气颗粒物采样器原理
大气颗粒物采样器是用于收集大气中的颗粒物,以便分析颗粒物的组成和浓度的仪器。
其工作原理可以简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空气引入:大气颗粒物采样器通常通过一个进气口将环境空气引入到采样器中。
进气口通常带有一个过滤器,以防止较大的颗粒物进入采样器内部,从而保护采样装置。
2. 分离:引入的空气在采样器内部经过一系列的分离装置。
其中最常用的分离装置是采样头旁流器或撞击器。
这些装置可以将空气中的颗粒物与气态物质分离开来。
3. 采集:一旦颗粒物与气态物质被分离开来,颗粒物需要被采集并收集起来。
采样器通常使用一种或多种采集介质,如过滤器或沉积器,来捕捉颗粒物。
这些采集介质可以是具有特定颗粒物捕捉能力的材料。
4. 测量:采集的颗粒物需要进行后续的测量和分析。
常用的方法包括重量法、显微镜观察和化学分析等。
这些方法可以确定颗粒物的质量、分布和化学成分等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大气颗粒物采样器可能会使用不同的原理和采样方式,但基本的工作原理通常是相似的。
最终采集到的颗粒物样品可以用于环境污染监测、健康影响研究、大气模型验证等领域。
环境空气无组织颗粒物采样

无组织颗粒物采样工作步骤遵循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HJ/T194-2005《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规导则》HJ/T55-2000一、采样前准备工作:1、被测单位基本情况1.1被测单位的名称、性质和立项建设时间被测单位的名称应采用全称,与单位公章所示名称相同。
单位的性质是指该企业属企业单位还是事业单位;所属行业和企业规模(大、中、小)。
了解被测单位立项建设的时间,是为了确定其应执行现有源还是新建源的排放标准。
1.2主要原、辅材料和主、辅产品,相应用量和产量等应重点调查用量大,并可能产生大气污染物的材料和产品。
应列表说明,并予以必要的标注。
1.3单位平面布置图标出基本方位;车间和其他主要建筑物的位置,名称和尺寸;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口及主要参数,单位周界围墙的高度和性质(封闭性或通风性),单位区域的主要地形变化等。
还应对单位周界外的主要敏感点,包括:影响气流运动的建筑物和地形分布;有无排放被测污染物的源存在等进行调查。
2、被测无组织排放源的基本情况调查除排放污染的种类和排放速率(估计值)之外,还应重点调查被测无组织排放口形状、尺寸、高度及其处于建筑物的具体位置等,应有无组织排放口及其所在建筑物的照片。
3排放源所在区域的气象资料调查4、监测资料和仪器设备准备4.1监测资料准备GB16297-1996和本标准是无组织排放监测最主要的技术依据;由固定源排放的污染物标准分析方法中有关无组织排放的采样方法和样品分析方法是最主要的方法依据,必须在监测前阅读和理解其中的有关部分。
4.2现场方向、风速测定仪器准备使用便携式风速风向仪,仪器应通过计量监督部门的性能检定合格,并在使用前作必要调试和检查。
4.3采样仪器和试剂准备按照被测物质的对应标准分析方法中有关无组织监测的采样部分所规定的仪器设备和试剂作好准备。
二、无组织排放废气监测的采样原则:1、要依照法定手续确定边界,若无法定手续则按目前的实际边界确定,有争议时,按项目和地方环保部门确定。
环境检测中有组织废气颗粒态污染物的采样方式

环境检测中有组织废气颗粒态污染物的采样方式
由于颗粒物在烟道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要取得有代表性的烟尘样品,必须在烟道断面按一定的规则多点采样。
可根据情况选用以下采样方式:
1、移动采样:用一个滤筒(或滤膜)在已确定的采样点上移动采样,各点的采样时间相同,求出采样断面的平均浓度。
2、定点采样:每个测点上采一一个样,求出采样断面多个测点的平均浓度。
3.间断采样:对有周期性变化的排放源,根据工况变化及其延续时间,分段采样,然后求出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颗粒物具有一定的质量,在烟道中由于本身运动的惯性作用,不能完全随气流改变方向,为了从烟道中取得有代表性的烟尘样品,需要等速采样,即气体进入采样嘴的速度应与采样点的烟气速度相等,其相对误差应在10%以内。
当监测断面不规范时,可根据断面实际情况按照布点要求适当增加监测点位数量。
采样过程跟踪率要达到 1.0±0.1,否则应重新采样。
采用固定流量采样时,应随时检查流量,发现偏离应及时调整。
采样后应重复测定废气流速,当采样前后流速变化大于土20%时,应重新采样。
具体采样方法按GB/T 16157-1996的规定执行。
常见废气项目采样采样时间参考2024.2.2

常见废气项目采样时间参考(截止2024.1.1)类别检测项目标准采样时长×流量采样容器保存方式有组织废气颗粒物GB/T16157-1996等速采样;每个预测圆环*3分钟以上、三次总计1m3。
玻璃纤维滤筒滤筒盒密闭低浓度颗粒物HJ836-2017等速采样;一个样至少1m3采样头密闭二氧化硫HJ57-2017数据稳定后,一般5~15min均值。
很特殊1min值测多次。
采样前、后标气校准示值误差5%内合格。
氮氧化物HJ693-2014烟气黑度HJ1287—202330min一次。
30min内出现累计时间超过2min的最大林格曼黑度级计。
氨HJ533-200920min*0.5L/min(50ml)多孔玻板吸收瓶2~5℃7d 硫化氢(第四版书)P47620min*0.5L/min(10ml)大型气泡吸收管避光8h 氯化氢HJ549-201620min*0.5L/min(50ml)冲击式吸收瓶4℃下48h/7d 硫酸雾HJ544-2016等速采样20min(50ml)冲击式吸收瓶0-4℃冷藏油烟HJ1077-2019等速采10min*5个样金属滤筒低温7d非甲烷总烃HJ38-2017加热枪120℃采至少1L气袋避光常温48h VOC HJ734-2014(24种)20min*30mL/min吸附管4℃避光7d 氟化物HJ/T67-2001尘氟和气氟共存等速采样;气氟:1L/min,采样20min常温保存7d 氟化氢HJ688-201320min*1.0L/min(50ml)p气泡吸收瓶常温保存14d 金属类/等速采样建议20min/至少0.6m3滤筒/无组织废气总悬浮颗粒物HJ1263-202260min*100L/min玻璃纤维滤膜密闭30d 氨HJ533-200960min*1L/min(10ml)多孔玻板吸收瓶2~5℃7d 硫化氢(第四版书)P17360min*1L/min(10ml)大型气泡吸收管避光8h 氟化物HJ955-201860min*50L/min磷酸氢二钾浸渍滤膜密闭40d 氯化氢HJ549-201660min*1L/min(10ml)冲击式吸收瓶4℃下48h/7d 硫酸雾HJ544-201660min*100L/min石英纤维滤膜0-4℃冷藏非甲烷总烃HJ604-2017至少1L气袋避光常温48h *臭气浓度HJ1262-2022至少10L气袋24h二氧化硫HJ482-2009及修改单60min*0.5L/min(10ml)多孔玻板吸收瓶避光氮氧化物HJ479-2009及修改单60min*0.4L/min(10ml)多孔玻板吸收瓶0~4℃3d 苯系物HJ584-201060min*0.2L/min活性碳管-20℃1d VOC HJ644-2013(35种)60min*40mL/min吸附管4℃避光7d。
环境空气和废气中各项目监测采样细则

环境空气和废气中各项目监测采样细则一、引言二、监测项目和方法1.环境空气监测项目:-悬浮颗粒物(PM10和PM2.5)的监测可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如滤膜法、激光散射法等。
-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测常采用气相色谱法、质谱法等。
2.废气监测项目:-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的监测可采用化学分析法。
-悬浮颗粒物(PM10和PM2.5)的监测可采用重量法。
1.采样地点选择:-环境空气监测应选择在城市工业区、交通干道、生活污染源附近等代表性地点进行采样。
-废气监测应选择在企业的烟囱或废气排放点附近进行采样。
2.采样设备和方法:-环境空气监测中,可采用高空采样装置进行悬浮颗粒物的采样,采样口要避免阳光直射和降水。
-废气监测中,可采用烟气混合器或小型分析仪器进行采样,采样管道应尽量避免冷凝和反应。
3.采样时间和频率:-环境空气监测中,可根据不同监测项目的要求,选择不同的监测时间和频率,如每小时或每天监测一次。
-废气监测中,一般要求连续监测一段时间,如24小时或48小时。
4.采样量和容器:-环境空气监测中,根据不同监测项目的要求,选择适当的采样量和采样容器,如玻璃瓶、塑料瓶等。
-废气监测中,采样量要足够,一般不少于200毫升,采样容器一般选择玻璃瓶。
5.采样前准备和现场质控:-采样前需对采样设备进行清洗和校准,保证采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采样现场需进行现场质控,如记录环境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以备后续分析参考。
四、采样记录和数据处理1.采样记录:-在每次采样时,需记录采样时间、地点、天气状况等相关信息,并编号标识采样容器。
-采样结束后,及时将采样记录整理和归档,以备后续数据分析和研究使用。
2.数据处理:-采样后的样品需送实验室进行分析,获得监测项目的浓度数据。
-对于环境空气监测,可采用数据平均、趋势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呈现。
-对于废气监测,可根据监测项目的标准要求,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估和判定。
五、结论环境空气和废气中各项目的监测采样是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废气低浓度颗粒物采样常见问题的梳理

废气低浓度颗粒物采样常见问题的梳理作者:张伟吴鑫宇李睿来源:《环境与发展》2020年第05期摘要:本文基于HJ836标准梳理了低浓度颗粒物采样中测点的位置和数目、移动采样、等速采样、采样频次和时长等四方面的问题,便于大家更好地理解标准的规定。
关键词:低浓度颗粒;采样;常见问题中图分类号:X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20)05-0-02DOI:10.16647/15-1369/X.2020.05.077Combating common problems in sampling low concentration particulates of exhaust gasZhang Wei,Wu Xinyu,Li Rui(Huaia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of Jiangsu Province,Huaian Jiangsu 223001,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HJ836 standard, this article sorts out the four aspects of the location and number of measurement points,sampling, isokinetic sampling, sampling frequency,and duration in low-concentration particulate matter sampling, so that everyone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standards.Key words:Low concentration particles;Sampling;Common problems近几年,国家提出了“推进燃煤电厂低浓度排放改造”,其中要求颗粒物的排放不高于10mg/m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烟气参数的测定
三、压力 1、动压和静压的测定
2、大气压的测定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烟气参数的测定
四、流速 气体流速与气体动压的平方根成正比。
Vs = 0.076 K p 273 + t s ⋅ Pd
n
V s = 0 .076 K p 273 + t s ⋅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锅炉设备出力的测定
目前一般可采用流量计法、水表法和水箱法。当所 测锅炉不具备上述条件时,可采用燃料消耗量法进行测 试。以设备设计单位时间燃料消耗量与实际运行单位时 间燃料消耗量的比率来查取K值(下表)。 比率% 运行三年以 内K值 运行三年以 上K值 70~<75 75~<80 80~<85 85~<90 90~<95 ≧95 1.6 1.3 1.4 1.2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采样位置和采样点数目
圆形管道
圆形断面将管道断面划分为适当 数量的等面积同心圆环,各测点均在 环的等面积中心线上,所分的等面积 圆环数由管道直径大小而定,按下表、 下图确定环数和测点数。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采样位置和采样点数目
圆形管道分环及测点数的确定 管道直径 mm <200 200—400 400—600 600—800 >800 环数 1 1~2 2~3 3~4 4~5 测点数 2 2~4 4~6 6~8 8~10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烟尘、粉尘等颗粒物和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的采样方法
铅及其化合物用上述方法采样。化验方法有火焰原 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络合滴 定法三种。 汞及其化合物可用上述方法采样,亦可用烟气采样 器配以吸收液采集。化验方法为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冷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镉及其化合物用上述方法采样。化验方法有三种。 砷、镍、铬、锡、锑、铜、锰等均可用上述方法采 样。化验方法多种。 采样发现,重金属样品质量很小,采样及样品保存、 运输时须格外小心。
烟气参数的测定
六、烟气成分 烟气成分主要有O2、CO、CO2,主要是O2的测定。
除奥氏气体分析仪法。 电化学法、氧化锆氧分析仪测定O2。 定电位电解法测定CO。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排放浓度、排放量的计算
一、排放浓度的计算
m C = ×106 Vnd
' i
n '
Vnd 为标准下采样体积,按不同的采样方法计算。
废气颗粒物等采样及测定
长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刘克良 二○一一年十月 一一年十月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监测内容与监测要求
监测内容
固定污染源的污染物监测主要包括各种炉、窑在运行燃烧过 程中产生的烟尘、工艺粉尘以及废气污染物的监测。除特定工艺 排放外,其主要监测内容为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氟化物以及烟气林格曼黑度等。根据国家 现行标准要求,锅炉设备主要监测项目为烟尘、二氧化硫、氮氧 化物及烟气林格曼黑度等;相关测试项目包括锅(窑)炉运行负 荷(出力)测定、烟气温度、流速、氧含量、湿度等。燃用固体、 液体的气体燃料的锅炉国家测试项目有所区别。 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焚烧设备还须监测汞、镉、 铅、镍、锡、砷等重金属及其化合物;饮食业监测油烟;沥青生 产、搅拌行业须监测沥青烟,等等。
简述出力测定
1.2 1.1
1.1 1
1.05 1
1 1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其他炉窑生产工艺设备负荷要求
水泥行业验收监测,应在设备正常生产工况和达到 设计规模80%以上时进行;对水泥厂日常监督性监测, 采样期间工况应于当时正常运行工况相同,不得任意改 变当时的正常工况。 生产工艺中对物料或工件进行冶炼、焙烧、烧结、 熔化、加热等加工的工业炉窑设备的监测应在最大生产 能力的热负荷下进行。 达到上述要求,不计算出力系数。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烟气参数的测定
烟气参数包括:温度、含湿量、压力、流速、流量及烟气成分。 一、温度 常用仪器有玻璃管水银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热电阻温 度计及红外测温仪等。 水银温度计有易破碎、测杆较短、精确度不高等缺陷。 热电偶温度计原理。温度范围广,可测1600℃以下温度。 热电阻温度计原理。可测1600℃以下温度。 热电偶、热电阻温度计测温准确、最大误差不大于±3℃。 红外测温仪速度极快,误差大。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采样位置和采样点数目
测点距离圆形管道内壁的距离表示法(以3环为例)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采样位置和采样点数目
矩形管道
矩形断面,按断面尺寸分成若干等面积小矩形块,测点位于等面积 小矩形块中心,每个小块面积应小于0.1m2 。测点位置见下图。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采样位置和采样点数目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监测前的准备工作
固定污染废气污染物的监测是一项较为繁重的工作, 要求测试者对现场有充分的了解,并根据现场情况,确 定测孔位置,落实工作平台、测孔及电源等准备工作。 测试前还应对测试仪器进行检查,预先排除故障,检查 气密性。采样前还需对可能积灰的管道进行积灰清除工 作。
采样滤筒的准备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监测内容与监测要求
监测要求
1、固定污染源监测必须在设备运行稳定后进行。 2、验收锅(窑)炉及除尘设备必须前后断面同时进行监测,测 试时应在设计负荷下进行;复测锅炉只须监测除尘器出口断面, 必须在锅炉设计出力70%以上情况下进行。测试中每个断面采样 次数不得少于3次,每个测点采样时间不少于3min,每个断面累 计采气总量不得少于1m3。 3、监测仪器必须定期检定/校准、每年还须进行期间核查和仪器 间比对,监测仪器在进行废气监测后,必须充分清洗传感器。
工业锅炉烟尘监测及其他生产工艺粉尘监测 管道直径1000mm以下圆形管道、截面积小于1m2 的矩形管道按上述要求确定采样点数。 电站锅炉和生产工艺粉尘监测圆形管道直径 大于1000mm或矩形管道截面积大于1m2时,测点 数依次增加,原则上总数不超过20个。 当然,矩形管道测点位于等面积小矩形块中 心,每个小块面积可大于0.1m2。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采样位置和采样点数目
测点距管道内壁距离(管道直径的倍数)
测点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备注 1环 2环 3环 4环 0.146 0.854 管道直径的倍数 0.067 0.250 0.750 0.933 0.044 0.1456 0.294 0.706 0.854 0.956 0.033 0.105 0.195 0.321 0.679 0.805 0.895 0.967 0.022 0.082 0.146 0.227 0.344 0.656 0.773 0.854 0.918 0.974 5环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流量计校准
用崂应7050型烟尘(气)校准仪为例说明 打开电源开关,仪器进入初始状态,首先自检。仪器显示: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烟尘、粉尘等颗粒物和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的采样方法
二、采样系统与装置 采样系统由采样管、颗粒物捕集器、干燥器、净化器、流量计、控制 装置、抽气泵等组成。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烟尘、粉尘等颗粒物和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的采样方法
二、采样系统与装置 采样系统由采样管、颗粒物捕集器、干燥器、净化器、流量计、控制 装置、抽气泵等组成。 三、采样步骤(皮托管平行测速采样法) 1 1、确定采样点数、与采样口相对位置、设定采样时间,在采样枪管上作 出标记。 2、记录并在仪器上输入滤筒编号,系统校零同时选定所需采样嘴。 3、用含湿量枪测定管道内湿度,需12分钟,自动保存。 4、开始采样,第一采样点采样完成,系统提示,立即将采样枪管移到第 二采样点,依次移动采样枪。 5、采样完毕,自动关闭抽气泵。小心取出采样枪,用镊子取出滤筒,轻 轻敲打采样弯管,并用细毛刷将弯管内的尘粒刷入滤筒内,包好滤筒,放 入专用盒中保存,滤筒之间避免接触。后在实验室内处理。 6、数据处理。
∑
i =1
Pdi n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烟气参数的测定
五、流量 测定断面的湿排气平均流速和测定断面面积,可计算出湿 排气流量:
Q s = 3600 ⋅ F ⋅ V
标准状态下干排气流量:
s
Q sn = Q s ⋅
B a + Ps 273 (1 − X sw ) ⋅ 101325 273 + t s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C
=
∑
i =1
C i'
n
α' C = C'⋅ α
21 α = 21 − O2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排放浓度、排放量的计算
二、排放量的计算
G = C ' ⋅ Qsn ×10 −6
三、净化效率的计算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监测方法概述
1、固定污染源中烟(粉)尘测试通常采用过滤计重法,即用采 样枪管从烟道中抽取一定量的含尘烟气,通过捕集装置将烟 (粉)尘、重金属等捕集下来,然后捕集尘量和抽取的烟气量 求出烟尘排放浓度,再根据烟尘浓度和烟气量计算烟尘排放量。 这种测试方法的准确性取决于从烟道抽取的那部分烟气样品是 否能代表整个烟道断面烟尘的分布情况,这就要求采样断面的 气流和烟尘浓度的分布应当是均匀或有较确定的规律性。因此, 正确选择采样位置和确定采样点的数目是非常重要的。 2、固定污染源中烟气成分的测定尽量与烟(粉)尘测试同时进 行,采样位置要求同上,注意避开漏风部位。气态污染物或水 蒸气在烟道内分布均匀,不需多点采样,也无需等速采样,在 烟道中心位置采样即可。3012H、德图等简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