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心得体会——慢养孩子 静待花开

合集下载

耐心慢养 静待花开

耐心慢养 静待花开

耐心慢养静待花开养育孩子是一个需要耐心的过程,就像等待花开,需要时间。

要给孩子机会,让他亲自体验生活;要尊重孩子,允许孩子犯错误;要理解孩子,让他享受慢学习的乐趣。

这样,孩子才能顺利地健康成长。

标签:养育规律尊重儿子的出生让我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妈妈。

转眼儿子二十三岁了,妈妈在教育的路上磕磕碰碰,与孩子共同成长。

我不敢说自己是一位优秀的妈妈,但我一直在努力。

我的育儿理念是:耐心慢养,静待花开。

除了妈妈,我还有一个身份——幼儿教师,这样的双重身份,让我更加理解“妈妈就是老师,老师就是妈妈”这句话。

《圣经·传道书》说:凡事皆有定期,万物皆有定时。

养育孩子同样要遵循“期”和“时”,如同等待花开,需要一个过程,需要耐心等待,需要静心守候,按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来培养。

耐心慢养并不是教育时间上的慢,而是说教育孩子过程中不要太着急。

不急于一时的速度与效率,不以孩子当下的表现来评断,允许孩子犯错并引导孩子从错误中成长,给他尝试的机会,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让孩子在体验生活中发现最好的自己。

一、给孩子机会,亲自体验生活在幼儿园里,经常有家长对我抱怨,孩子在家不吃饭,总是需要大人喂。

我会问一句:“你是因为孩子吃饭慢而喂他还是孩子让你喂的?”大部分家长都回答:“孩子吃饭太慢了,我们等不及。

”为什么等不及呢?其实,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动作发展迅速,但是做事缓慢,你不给孩子自己动手慢慢来的机会,怎么能责怪孩子呢?还有一些类似的话语:“快吃啊,别磨蹭了!”“赶紧把玩具收好,像我这样收!”……记得儿子两岁半的时候开始自己独立坐在餐椅上和大人共同进餐,那时他手眼还不能很好地协调,每次吃饭的时候总会弄得桌上很脏,而且吃饭很慢,但我们还是坚持让他自己吃饭。

如果我们代替孩子做孩子的事,不仅不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幸福,相反,孩子会因为失去独立做事情的机会而苦恼。

因为,孩子既品尝不到成功的快乐,也体会不到失败的痛苦,孩子品尝的只是成人禁止他们干想干的事的悲伤和怨恨,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有百害而绝无一利的。

用心浇灌静待花开家长读后感

用心浇灌静待花开家长读后感

用心浇灌静待花开家长读后感文章里说要用心浇灌,我就琢磨着,这当家长的可不就得像个辛勤的园丁嘛。

咱孩子就好比是那小嫩苗,得小心呵护着。

以前我老是着急,看着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好,就想拔苗助长。

就说孩子学数学吧,一道题做几遍还错,我当时那火“噌”就上来了,恨不得替他把答案写上去。

现在想想,真是傻呀。

孩子就像花一样,都有自己的生长节奏,哪能像我这样急吼吼的。

“静待花开”这四个字,看似简单,做起来可真不容易。

我家那小子,学个钢琴,练了好久都弹不出一首完整的曲子。

我就忍不住唠叨,说他怎么这么不努力。

可看了文章才明白,每个孩子的花期不同。

也许他在音乐这方面就是比别的孩子开花慢呢。

说不定哪天,他突然就开窍了,弹得像模像样了。

我得耐着性子等啊,就像等一朵花慢慢绽放一样。

而且这用心浇灌也不是光盯着学习成绩。

孩子的品德、性格啥的,那也是需要精心培育的。

我家孩子有时候很调皮,在学校和同学有点小摩擦。

我以前就只知道批评他,现在我懂了,这时候得引导他,用爱去浇灌他的内心,让他懂得如何和小伙伴相处,这也是在帮助他成长。

我还想到,我们家长有时候太注重结果了。

就像种了一朵花,天天盼着它开花,却忽略了浇水施肥的过程。

孩子成长的过程才是最珍贵的啊。

我们陪着孩子经历那些欢笑和泪水,看着他一点点进步,哪怕是小小的进步,那都是美好的回忆。

这篇文章就像给我这个迷糊的家长敲了一记警钟。

以后我就打算按照文章里说的,用心去浇灌我家这棵小幼苗,然后耐心地等待他开花结果。

不管他最后开成一朵什么花,哪怕是一朵小小的野花,那也是独一无二、最美丽的花。

我相信,只要我用心,总有一天能看到他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静待花开的家长读后感

静待花开的家长读后感

静待花开的家长读后感以前啊,我总是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看着孩子做数学题慢一点,就忍不住在旁边指手画脚;看到孩子背课文背了几遍还不熟练,就觉得孩子是不是没用心。

可这文章就像一盆冷水,把我那急躁的火焰给浇灭了不少。

就像文章里说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就像花一样,有的花开得早,有的花开得晚。

我家那小宝贝,也许就是那朵晚开的花。

我想起孩子小时候学走路,别的孩子都已经走得稳稳当当了,他还在地上爬得不亦乐乎。

当时我可着急了,生怕孩子发育有问题。

可是后来呢,突然有一天,他就自己站起来,摇摇晃晃地走起来了,而且没几天就走得很稳了。

这不就跟花开一样嘛,时候到了,自然就成了。

现在我就告诉自己,得把心态放平和。

孩子画画的时候,我不再催他说画得太慢了,而是让他慢慢构思,慢慢涂颜色。

我发现他画出来的画比以前更有创意了,那些奇奇怪怪的颜色搭配和天马行空的图案,真的让我很惊喜。

不过这“静待花开”也不是说就完全撒手不管了。

就好比种花,虽然不能天天把花苗拔起来看长根了没,但也要给它浇水施肥晒太阳啊。

孩子学习的时候,我还是会陪着他,但是不再是那种紧张兮兮的监督,而是在他遇到难题的时候给他一点小提示,鼓励他自己去寻找答案。

这篇文章还让我意识到,我们家长总是太关注孩子的成绩和成果。

孩子考了好成绩就欢天喜地,考差了就愁眉苦脸。

其实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很多东西比成绩更重要。

就像孩子在学校帮助了同学,学会了分享,懂得了尊重他人,这些品质就像花的香味一样,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能让孩子的整个人生都变得芬芳。

我现在啊,每天都提醒自己要以一种更放松、更包容的心态去面对孩子的成长。

我相信只要我耐心地等待,我家的这朵小花总有一天会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到时候我就可以在旁边美滋滋地欣赏啦。

这“静待花开”可真是一种充满智慧的育儿态度啊。

做好陪伴,静待花开读后感

做好陪伴,静待花开读后感

做好陪伴,静待花开读后感《做好陪伴,静待花开读后感》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一场温暖的心灵之旅。

读到书中讲述孩子成长就像花朵绽放需要时间的那些段落,我感觉特别有道理。

在我们身边,总是能看到许多家长急于让孩子在短时间内达到各种目标,就像揠苗助长一样。

这让我想起邻居家的小孩明明。

他刚上小学,他的父母就给他报了很多课外班,每天放学后忙得像个小陀螺,几乎没有玩的时间。

父母总是期望他能马上成为班里最优秀的学生。

可是这样过度的安排,并没有让明明变得更好,相反,他变得很压抑,对学习也有了抵触情绪。

而书中强调的陪伴,不是这种逼迫式的陪伴,不是家长拿着鞭子在旁边驱赶孩子去达成大人眼中的成功。

特别触动我的是书中描写的那些真正陪着孩子去感受世界的小段。

作者想表达的在我理解就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育儿理念。

可能孩子在一开始做事的时候很慢,比如学画画或者搭积木。

就像有一次我看到小外甥在搭一个乐高城堡,他想把一片蓝色的积木放在一个特定的位置,试了好几次都失败了。

他妈妈没有着急,而是坐在旁边陪着他,轻声地给他一些小建议,最后小外甥开心地搭好了。

这就是陪伴的力量吧。

不是代劳,不是催促,而是跟着孩子的节奏,当他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引导。

在阅读中我也有不理解的地方,比如在面对一些孩子比较叛逆的时候,仅仅靠陪伴真的就能让孩子转变吗?我后来明白了,也许陪伴不是万能的良药,但是缺少陪伴一定不行。

它就像是土壤,花朵只有在肥沃、充满爱意的土壤里,才有力量去成长去按照自己的节奏开放。

对了还想说,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亲子之间的陪伴,我觉得也适用于很多其他的人际关系。

像友情,真正好的朋友也是会相互陪伴,鼓励彼此慢慢成长的。

而对于我们面对自己的人生,也要学会对自己有耐心,陪伴自己度过每一个困难或者迷茫的时刻。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未来在对待身边的人,尤其是孩子或者未来自己的孩子方面,都有了新的启发。

不会再那么急于求成,而是学会做好陪伴,欣然地去期待美好的未来,就像安静地等待花朵盛开那样耐心和充满希望。

阅读《静待花开》,写出你印象深的一点体会。

阅读《静待花开》,写出你印象深的一点体会。

静待花开:感悟生命的力量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为《静待花开》的育儿书籍,这本书讲述了作者如何用自己的爱和耐心,养育出了一个健康、自信、乐观的孩子。

阅读这本书,让我深刻领悟到了生命的力量,也让我意识到,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用爱和耐心,去等待着孩子的成长,让他们在自我探索中慢慢成长。

在书中,作者提到,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需要我们作为父母,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去等待着孩子的成长。

我们需要学会静待花开,让孩子用自己的节奏和方式,去成长和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去探索和发现世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同时,作者也强调了爱和陪伴的重要性。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关爱和陪伴。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用充满爱的手,去抚摸孩子的心灵,让他们在爱和安全感中成长。

我们需要用心去感受孩子的需求,用耐心和爱心,去帮助孩子成长。

最后,我想说的是,作为父母,我们需要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去面对孩子成长中的困难和挑战。

我们需要学会鼓励孩子,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让他们在挫折中成长,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

静待花开,是一种智慧和态度。

我们需要用爱和耐心,去等待着孩子的成长,让他们在自我探索中慢慢成长。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用爱和耐心,陪伴着孩子,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养育是一场静等花开的美好读后感

养育是一场静等花开的美好读后感

养育是一场静等花开的美好读后感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到了孩子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学业、社交、个性等方面的困扰和矛盾。

作者表示,作为父母,要能够用心倾听孩子的内心,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在孩子遇到问题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并且要给予足够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

同时,作者也强调了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抛开成见和固有观念,多以理解和尊重的方式对待孩子,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和自我实现。

在阅读完《养育是一场静等花开》之后,我深深感受到了养育的艰辛和美好。

养育孩子不仅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场无声的等待。

我们需要等待孩子的成长,等待他们的花开。

就像作者所说的那样,养育孩子就像是栽种一棵树,需要等待它生长、开花结果,而这种等待是需要耐心和智慧的。

通过这本书,我也更加理解了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和责任。

我们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理解,同时也要给予他们适当的引导和教育。

父母需要成为孩子的引路人,让孩子在成长的路上不至迷失。

同时,父母也要学会放手,给予孩子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能够自己去探索、去成长。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帮助孩子成长为独立自主、有责任感的人。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了父母对于孩子成长的影响力有多大。

我们的言行举止、学习态度、生活习惯等方方面面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孩子,所以父母要时刻提醒自己,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们要用父母的身份来塑造积极向上的形象,让孩子能从我们身上学到更多的正能量。

通过这本书,我也反思了自己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因为工作压力、家庭琐事等原因而忽略了孩子的需求,或者在教育方式上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加用心地去陪伴孩子,多一些耐心和理解,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总的来说,《养育是一场静等花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养育的指南,更是一本关于成长的启示。

读《慢养孩子,静待花开》有感

读《慢养孩子,静待花开》有感

读《慢养孩子,静待花开》有感慢养孩子是台湾著名成功学大师黑幼龙先生的家教心得,黑幼龙先生的次子黑立国小时候叛逆心极强,贪玩、好胜、脾气也不好,经常闯祸,学习成绩也是一塌糊涂,甚至考过零分。

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可是黑幼龙先生却始终做孩子坚定的靠山,后来黑立国发现学习好能赢得尊重,于是发奋学习,成绩突飞猛进,不仅顺利考上大学,而且成为学业上的佼佼者。

30岁那年,黑立国被提升为华盛顿大学医院的副院长。

黑老说:“慢养并不是时间上的慢,而是说教育孩子不要太担忧、太着急。

不求一时的速度与效率,不以当下的表现评断孩子,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

慢养,可以让孩子发现最好的自己。

”读了这篇文章后,也使我想到了我们为人师者,面对着性格各异,参差不齐的孩子,我们常常会为那些落后的孩子烦恼、头痛。

在我们班中就有这么一位,调皮、贪玩,爱惹事,作业不做,学习上极其懒惰的孩子。

记得,开学初,这个孩子就把自身的缺点一一表现出来,各科作业都不做,上课就在那玩。

在通过批评教育屡次失败后,我也曾发过火,更对这个孩子失去了信心,几乎想要放弃。

直到见到了他的父母,我才知道了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那几乎就是一个暴力家庭,孩子的父母一到学校,就是对孩子一顿拳打脚踢,根本就无视老师的劝阻,孩子的哭泣。

我也终于明白了,孩子这是一种自暴自弃的表现,他认为没有人爱自己,包括自己的父母,他的父母平时不大管他,晚上就他一个人自己做饭,等他父母回家,他已睡着,父母也不大给零花钱,所以,他基本上没有零食,要是不乖了,父母就是一顿打。

于是我尝试着走近孩子的内心,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讲了他每天自己烧饭做菜的事,并表扬了他,希望其他同学都能看到他身上的优点,同学们都向他投去惊叹的眼神,不约而同送上热烈的掌声。

这时,他认识到大家开始注意他了。

我知道他有时候会不吃早餐,于是会把自己的早餐留给他一些,知道他晚餐吃得不好,会将中午的菜留给他带回去吃,还经常将一些孩子爱吃的零食作为奖品奖励给他。

陪伴孩子,静待花开—一位母亲对培养孩子的感悟

陪伴孩子,静待花开—一位母亲对培养孩子的感悟

陪伴孩子,静待花开—一位母亲对培养孩子的感悟《陪伴孩子,静待花开—一位母亲对培养孩子的感悟》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我培养孩子的那些事儿。

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我就告诉自己,这是一份最珍贵的礼物,我得好好守护。

从他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每一个瞬间我都不想错过。

记得有一次,他学画画,怎么都画不好,急得直哭。

我没有责备他,而是陪在他身边,告诉他慢慢来。

我和他一起观察,一起涂涂抹抹,最后他画出了自己满意的作品,那小脸上绽放的笑容,让我觉得一切都值了。

孩子的成长路上,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

考试没考好,和小伙伴闹矛盾,这些时候,我就是他的倾听者和支持者。

我会抱抱他,告诉他失败不可怕,重要的是能勇敢面对。

陪伴孩子,不是要给他规划好一切,而是在他需要的时候,给他一个温暖的怀抱,一个鼓励的眼神。

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

我们做父母的,只要用心陪伴,耐心等待,总有一天,他们会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美丽花朵。

《陪伴孩子,静待花开—一位母亲对培养孩子的感悟》姐妹们,咱今天唠唠培养孩子这事儿。

我家那小宝贝呀,从出生开始就给我带来无尽的欢乐和挑战。

小时候,教他认字,那小脑袋瓜总是转得飞快,有时候还会冒出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想法。

有一回,他迷上了搭积木,怎么都搭不好城堡,气得把积木一扔。

我没有生气,而是和他一起重新开始,一边搭一边给他讲小故事。

慢慢地,城堡搭好了,他那成就感满满的样子,我到现在都忘不了。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也有过焦虑。

看到别人家孩子会这个会那个,心里也着急。

可后来我想明白了,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咱不能比。

我就陪着他做他喜欢的事,他喜欢踢球,我就在旁边给他加油;他喜欢唱歌,我就当他最忠实的听众。

我知道,孩子就像小树苗,需要时间慢慢长大。

我们不能拔苗助长,只要给他足够的爱和自由,他一定会茁壮成长。

所以呀,咱们别着急,静静陪伴,等着咱们的孩子绽放出最绚烂的花朵。

那时候,咱们心里得多美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养孩子静待花开
转眼间,儿子已经大班了,很快就要步入小学了。

蓦然回首,一切历历在目,又难以言表。

从出生开始就细致入微、关怀备至,照顾他健康成长,关注他智力发育,一有生病就彻夜无眠细心照顾。

面对一个皮实的宝宝用尽自己所有的耐心,几近崩溃边缘。

孩子一点点长大,大人一点点放手。

孩子每天自己都在探索,都在进步,都在成长。

抬头、翻身、爬行、站立、走路、说话……一切就是自然规律般发生了。

每一次成长与变化都让人欣喜。

这几年最爱看的就是育儿相关书籍,却发现没有什么育儿宝典可循,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案例,只能借鉴学习不能照本宣科。

教与学是相长的。

最好的教育是用心去倾听孩子的声音,共同感知和解决问题。

作为父母,言传身教才能给孩子提供好的环境。

不要让自己视野限制孩子的成长。

作为妈妈更要努力工作有所发展。

让孩子感受到上进、乐观、善良的品质。

然而我们也很容易所周围环境影响,变得焦虑和功利。

功利是永无止境的循环。

慢养是循循善诱的培养。

晚间阅读及学习成了每天的亲子互动。

渐渐地儿子已经养成习惯。

真正在阅读中和学习中感受到快乐,主动学习。

哪天因加班无法一起学习时,他都会等我回来要求补上。

在阅读及学习材料的选择上,我会选一些经典的绘本及有趣的逻辑思维书籍。

绘本经常一讲就停不下来。

逻辑思维书籍的话,一套《小小牛顿》开启了探索之旅,逐渐加强难度,在阅读中识字,渐渐转变为自主阅读。

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真的很强。

没有刻意要求学
什么,只是他喜欢什么就看什么。

比起学习,习惯性格的养成对于幼儿园小朋友来说更重要。

孩子总是喜欢专注自己的小世界里,经常叫他干什么他不想照做。

你跟他急他越不急,结果家里鸡飞狗跳。

我们总想让孩子跟上自己的节奏。

我也在不断反思,与其不断的念叨甚至抓狂,不如也让自己慢下来,告诉孩子他应该自己作好安排。

家长也需要不断修炼,养心,慢下来感受孩子的节拍,多给予支持和宽容,帮助孩子培养好的性格和好的习惯。

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长跑,是一场马拉松。

世间万物皆有定时,播种有时,成长有时,花开有时,凋零有时。

成长的确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的是时间。

在慢慢成长的路途中,我们也许会遭遇烦恼,挫折,但这都无妨。

这一切经过了时间的淘洗之后,都会成为成长的肥料,悄然的滋养我们的生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