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养孩子 静待花开

合集下载

慢养孩子,静待花开

慢养孩子,静待花开

慢养孩子,静待花开作者:刘柳来源:《新课程·教师》2015年第01期【案例背景】某日,接到班上一位家长的电话,告之孩子小华离家出走了。

小华是我所教的对口单招班上的一个学生,平日里很内向,在班上几乎没什么朋友,整日沉迷于网络游戏,似乎只有谈到游戏他那僵硬的脸上才会显出神采。

这次期中考试小华3门课不及格,我把家长请到了学校……“儿子不争气,都快到了高考的关口了,还是一点都不思进取。

也曾苦口婆心,可他就是无动于衷。

”“你要是考不上大学怎么办呀?”小华不语。

小华的父亲属于事业有成、自我要求极高、对孩子寄予厚望的那类人。

他秉持着“男孩穷养”的原则,孩子从小到大都生活在父亲严厉的斥责声中。

小华渐渐地就学会了要挟父母,“不给玩游戏就不做作业”,奶奶实在不忍心就偷偷地给他买了PS游戏机。

小华的父亲曾经给我描绘了一幅这样的画面:孩子为了玩游戏不肯吃虾,奶奶就亲自剥好了虾,把虾一只一只地喂到孩子嘴里。

18岁的男孩子在家,自理能力一塌糊涂。

“要么你向社会低头,要么社会向你低头。

”这是父亲向小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于是就发生了开头离家出走的那一幕。

【案例分析】单招班上有很多像小华这样的学生,他们家境普遍较好,可就是不肯好好学习,家长和孩子间亲情淡薄,只剩下纯粹的经济关系,他们之间就像一条腐烂的脐带,奇臭无比又无法割掉。

专家认为,如果不及早让孩子建立责任感,家长的一手包办会变成两代人甚至三代人共同的痛苦,这种亲子间的矛盾关系就是“腐烂脐带”理论。

很多家长直指网络游戏害死人,孩子玩上了游戏不和大人说话,女孩变得歇斯底里,男孩则是麻木冷漠。

很多教师怪罪学生玩手机伤不起,上课场面甚是壮观——底下齐刷刷一片盯着手机屏幕。

于是很多家长把孩子这种“干任何正经事都不感兴趣”归咎于从小没吃过苦。

“该怎么让孩子吃苦呢?吃多少苦才够呢?”“我们小时候离家出走了就没脸回家了,现在的孩子倒好,宁可在家当寄生虫!”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

关于孩子成长静待花开的那段话

关于孩子成长静待花开的那段话

关于孩子成长静待花开的那段话
陪孩子一起成长,默默耕耘,静待花开。

无论孩子成绩好坏,每个孩子都是种子,每人花期不同,有的花起初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等待,相信孩子,静等花开。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

有的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的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

不要看着别人怒放了,自己的那颗还没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

细心地,呵护自己的花,慢慢的看着长大,陪着他她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相信孩子,静等花开。

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参天大树!
爱孩子,就要学会接纳孩子,包括孩子的优点和缺点,相信孩子一定能行!要有足够的耐心,陪伴孩子健康快乐成长!静待花开!。

慢养孩子 静待花开

慢养孩子 静待花开

慢养孩子静待花开作者:刘玉环来源:《中外教学研究》2013年第10期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社会环境及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基础不同,每个学生性格和表表现自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因此,后进生的存在是正常的。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艰巨任务,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

”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我特别注意后进生的转化问题,对后进生的成因及其对应的教育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偶得几点浅显认识与各位同仁切磋。

一、后进生的成因要做好转化后进生的工作,就得深入了解,全面分析后进生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坚持在了解中教育,在教育中了解。

以下是我总结的几种后进生类型。

1.逆反心理型这种类型的学生从小得不到家长的呵护,稍有错误就受到家长的训斥打骂,久而久之,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交流、不能沟通。

2.自由散漫型这类学生缺乏纪律观念,迟到、早退的事时有发生,自己感兴趣的课就听听,不感兴趣的课就不听或一走了之,行为散漫。

3.孤僻冷漠型这类学生由于受到离异父母的冷落,或从小受到外界过多的批评,因此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自卑感强,渐渐在心理上建立起了情感的屏障。

4.意志薄弱型这类型的学生往往由于父母对孩子过分不放心,什么事都包办代替,因此自制力差,做事也没有自觉的行动目标,遇到困难不是软弱退缩就是随波逐流。

二、采取的教学策略1.用“爱”去融化学生心灵的坚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后进生缺点较多,思想脆弱,易和教师形成对立。

教师要多去了解后进生、关心后进生、找后进生谈心、了解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

同时要做到少批评、少发火,不体罚。

这样一来自然就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消除了后进生们的逆反心理。

“爱”是一座桥梁,是精神相融、心灵交汇的桥梁。

有一种教育叫“静待花开”

有一种教育叫“静待花开”

有一种教育叫“静待花开”教育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石,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在繁忙的社会中,对于教育却往往会产生各种偏见和误解。

有人认为教育应该是严格的训练和规范,有人认为教育应该是注重自由和创造。

有一种教育理念正在逐渐崭露头角,它被称为“静待花开”,这种教育理念强调的是给予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注重孩子内心的需求和个性的发展。

“静待花开”教育理念最早是在西方国家兴起的,它强调给予孩子充分的自主空间,让孩子能够自由地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和个性。

而不是像传统教育那样强调纪律和规范,让孩子成为社会中的一颗完美的螺丝钉。

这种教育理念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应该被尊重和理解,而不是被塑造和规范。

“静待花开”教育理念更注重的是孩子内在的成长和发展,而不是外在的定义和评价。

它强调的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够成为自己的主人,而不是被他人和社会所左右。

它强调的是让孩子去探索和发现,去尝试和失败,而不是去适应和迎合。

在“静待花开”的教育理念下,孩子们更多的是在自然中游玩,也许享受一场春日的暴雨,也许去河边去行走…这种教育理念是非常符合人性发展规律的,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和时间表,我们并不能强行去改变和干预。

只有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尊重,让他们按照自己内心的声音去选择和行动,才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和才华。

正如花朵需要阳光和雨露来茁壮成长,我们也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呵护和包容,等待他们慢慢绽放出自己的美丽。

在“静待花开”的教育理念下,我们也能够看到许多成功案例。

比如一位在“静待花开”教育理念下成长起来的艺术家,他在自由的环境下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创作出了众多优秀的作品。

而如果他被强行塑造成为一个“乖乖学生”,也许他的人生轨迹会完全不同。

又比如一位在“静待花开”教育理念下成长起来的企业家,他在自由的环境下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而如果他被强行规范成为一个“听话的员工”,也许他的人生充满了遗憾和后悔。

孩子成长静待花开唯美句子

孩子成长静待花开唯美句子

孩子成长静待花开唯美句子
1. 看着孩子一点点长大,就像看着一朵小花慢慢地绽放,别急,慢慢等着就好。

2. 孩子的成长就如同那破土而出的小芽儿,一点点地朝着阳光伸展,咱就静静等待花儿盛开的那一天。

3. 我家孩子呀,学走路的时候那跌跌撞撞的模样,真让我既心疼又好笑,但我知道要耐心等待,等他像花儿一样自如绽放。

4. 每一次孩子取得小小的进步,都感觉是花朵又多展开了一片花瓣,等待着他完全盛开的美丽。

5. 还记得孩子第一次叫妈妈的时候,那声音就像清晨花朵上的露珠般珍贵,等待他成长的过程就像等待一场唯美的花开。

6. 孩子画画的时候特别认真,从一开始的乱涂乱画到渐渐有了模样,这就是等待花开的过程呀。

7. 孩子就像那还未完全绽放的花苞,需要时间和关爱,我们只要静静守候,等待他美丽盛开的时刻。

8. 有时候孩子会任性哭闹,但我知道这也是成长的一部分,就像花儿在绽放前也会经历风雨,耐心等待就好啦。

阅读《静待花开》,写出你印象深的一点体会。

阅读《静待花开》,写出你印象深的一点体会。

静待花开:感悟生命的力量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为《静待花开》的育儿书籍,这本书讲述了作者如何用自己的爱和耐心,养育出了一个健康、自信、乐观的孩子。

阅读这本书,让我深刻领悟到了生命的力量,也让我意识到,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用爱和耐心,去等待着孩子的成长,让他们在自我探索中慢慢成长。

在书中,作者提到,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需要我们作为父母,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去等待着孩子的成长。

我们需要学会静待花开,让孩子用自己的节奏和方式,去成长和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去探索和发现世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同时,作者也强调了爱和陪伴的重要性。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关爱和陪伴。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用充满爱的手,去抚摸孩子的心灵,让他们在爱和安全感中成长。

我们需要用心去感受孩子的需求,用耐心和爱心,去帮助孩子成长。

最后,我想说的是,作为父母,我们需要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去面对孩子成长中的困难和挑战。

我们需要学会鼓励孩子,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让他们在挫折中成长,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

静待花开,是一种智慧和态度。

我们需要用爱和耐心,去等待着孩子的成长,让他们在自我探索中慢慢成长。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用爱和耐心,陪伴着孩子,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培育孩子慢慢成长的句子

培育孩子慢慢成长的句子

培育孩子慢慢成长的句子《慢养孩子,静待花开》咱今天就来唠唠关于培育孩子慢慢成长这事儿。

哎呀,这可真是个让咱这些当爸妈的又爱又头疼的话题啊!都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那咱就得好好培养不是?可有时候啊,咱这心急火燎的,恨不得孩子一下子就变成天才,啥都会,那可不行!这就跟种花儿一样,你不能今儿种下去,明儿就盼着开花呀,那不得给你急出病来?咱得慢慢养着孩子,一步一步来。

就像那小蜗牛,你催它快点爬,它也快不了呀,还得按照它自己的节奏来。

我家那小子啊,小时候学走路,那真是慢悠悠的,一步三晃悠,我在旁边看着那个着急啊,心里就琢磨着,这小子咋这么笨呢,咋还不会走呢?后来我想通了,急啥呀,早晚都会走的,我得有点耐心。

这不,现在跑得比谁都快,我都追不上咯!还有学习也是一样。

有时候看到别人家孩子考试考得好,我这心里也会犯嘀咕,是不是我家孩子没好好学习啊?可再一想,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呀,有的孩子擅长这个,有的孩子擅长那个,不能一概而论。

咱得看到孩子的进步,哪怕就一点点,那也是努力的结果呀!再说了,咱小时候也不咋地呀,咋还要求孩子那么厉害呢?咱得给孩子时间,让他们去探索,去犯错,去成长。

有时候孩子会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我刚想发火,一看那小家伙一脸无辜的样子,得,我这火也发不出来了。

孩子嘛,不就是在调皮捣蛋中长大的嘛!等他们长大了,想让他们调皮还没机会了呢!孩子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像那花儿,得经过阳光雨露的滋润,才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咱当爸妈的就是那阳光雨露,得时刻给孩子关爱和支持。

别老是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咱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有他们自己的闪光点。

所以呀,咱就慢慢养着孩子,别着急,别上火。

让他们在爱和关怀中茁壮成长。

相信咱的孩子,总有一天会绽放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美丽光芒!咱就坐那等着,笑着看他们越来越好,那感觉,肯定倍儿棒!。

有一种教育叫“静待花开”

有一种教育叫“静待花开”

有一种教育叫“静待花开”教育是一种种子的播种,是一种花朵的培育。

在这个快节奏、功利导向的社会,很多人对待教育的态度已经变得焦虑和急躁。

他们迫切地希望看到成绩的提升,学生的表现的出色,结果的立竿见影。

就如同花朵需要时间细心呵护一样,教育也需要一种“静待花开”的心态来对待。

“静待花开”,不是消极等待,而是一种耐心的等待。

这种等待不是没有行动,而是给孩子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尊重他们的成长规律和个体差异,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成长。

而不是急于求成,不断地给他们灌输知识,压制他们的天性。

静待花开的教育理念是一种细致的关爱,是对孩子正常成长的尊重和理解。

只有在学生心灵纯净的环境中,才能培养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而这正是现今社会最需要的。

静待花开的教育理念注重个体差异的尊重。

每朵花都有它自己的时机和方法,根据花的品种、生长环境不同,花的开放时间和方式也不同。

同样,每个孩子有自己独特的成长规律和兴趣爱好,也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和方式。

静待花开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师和家长应该注重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尊重,给予他们足够的成长空间和时间,不要过早地对他们进行评判和干预。

这不仅能让学生在尊重的环境中快乐成长,也能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静待花开的教育理念注重情感的培养。

花朵需要阳光和雨露的滋润,孩子更需要关爱和鼓励的呵护。

学业并不是唯一,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在快节奏的社会里,学生身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如果教育者还加上一份过于严苛的要求,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厌学。

只有在家庭和学校营造出一种温馨、和睦的氛围,才能培养出健康、快乐的学生。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静待花开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

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是一种单向的灌输,老师传授知识,学生消化吸收。

而静待花开的教育理念更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不再只是知识的接收者,而是知识的创造者和应用者。

在这种教育理念下,教师不再是传授者的角色,而是学习的引领者和指导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养孩子静待花开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社会环境及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基础不同,每个学生性格和表表现自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因此,后进生的存在是正常的。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艰巨任务,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

”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我特别注意后进生的转化问题,对后进生的成因及其对应的教育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偶得几点浅显认识与各位同仁切磋。

一、后进生的成因
要做好转化后进生的工作,就得深入了解,全面分析后进生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坚持在了解中教育,在教育中了解。

以下是我总结的几种后进生类型。

1.逆反心理型
这种类型的学生从小得不到家长的呵护,稍有错误就受到家长的训斥打骂,久而久之,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交流、不能沟通。

2.自由散漫型
这类学生缺乏纪律观念,迟到、早退的事时有发生,自己感兴趣的课就听听,不感兴趣的课就不听或一走了之,行为散漫。

3.孤僻冷漠型
这类学生由于受到离异父母的冷落,或从小受到外界过多的批评,因此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自卑感强,渐渐在心理上建立起了情感的屏障。

4.意志薄弱型
这类型的学生往往由于父母对孩子过分不放心,什么事都包办代替,因此自制力差,做事也没有自觉的行动目标,遇到困难不是软弱退缩就是随波逐流。

二、采取的教学策略
1.用“爱”去融化学生心灵的坚冰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后进生缺点较多,思想脆弱,易和教师形成对立。

教师要多去了解后进生、关心后进生、找后进生谈心、了解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

同时要做到少批评、少发火,不体罚。

这样一来自然就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消除
了后进生们的逆反心理。

“爱”是一座桥梁,是精神相融、心灵交汇的桥梁。

这座桥梁是我们转化后进生的绿色通道。

在这条通道上,教师只有把“爱”洒向班级的每一位学生,当爱流入学生心田时,便会化为对知识的渴求和对老师的尊敬、对同学的友爱。

这种爱必然会得到美丽的回报,这种爱是转化后进生的灵丹妙药。

2.用“耐心”去培育学生坚强的意志
耐心是教育后进生的前提。

意志薄弱、自控力差、行为极易反复无常是后进生的特点,教师应在做后进生转化工作之前抱有“充许犯错”的想法。

做后进生的思想工作不要简单地认为通过一次谈心他们就能彻底改好。

遇到后进生不良行为出现反复,班主任一定要有耐心客观分析不良行为反复出现的原因,要及时发现、及时抓住、及时诱导,做到防微杜渐。

当然,这里所指的耐心教育并不是消极等待,而是要做有心人,为后进心的转化积极创造条件。

3.捕捉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闪光点也就是优点,人人都有优点,后进生也不例外。

“赞扬学生极其微小的进步,比嘲笑其显著的劣迹高明。

”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发展他们的积极因素。

从这一点入手,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斗志,鼓足学生前进的勇气,从而达到转化后进生的目的。

以前班里有个学生学习成绩落后而且爱欺负同学。

有一次,我发现已经散架的黑板擦被修好了。

经了解,是这个学生主动修理的,我就诚恳地表扬了他,鼓励他多做好事,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

后来,这个学生再也没有欺负同学了,成绩也提高了。

可见,从学生闪光点出发去转化后进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体会到转化后进生与培养优等生同样重要,对后进生我们只要关心、爱护他们,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老师的关心,使他们有亲切感、安全感、信任感。

我坚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我们的孩子——后进生,终究会在他的人生中绽放出惊艳的花朵,不过我们要用心地浇灌,耐心地等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