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刘滨谊

合集下载

景观景观设计基础-教案

景观景观设计基础-教案

景观景观设计基础-教案(总15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景观设计基础》课程教案院系:海口经济学院美术学院教研室:环境艺术设计教研室课程名称:景观设计基础授课班级:10级艺术设计(1)班任课教师:孙永编写时间:2013年8月海口经济学院景观设计基础教案(课程代码:)使用教材:郝鸥陈伯超谢占宇主编《景观规划设计原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参考教材:刘滨谊编着《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格兰特.W.里德着《园林景观设计-从概率到形式》译者:郑淮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6月傅伯杰等编着《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科学出版社2011年2月诺曼.K.布思着《风景园林设计要素》译者:曹礼昆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年5月适用专业:艺术设计(风景园林方向)使用学期: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第一章绪论教学课时:课时:12(其中理论课时:4,实训课时:8)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知识,了解中外景观设计的异同,并灵活运用于景观规划设计中,对植物景观配置、居住区、道路、公共环境和场地等进行综合规划与设计,从而熟练掌握规划工作的内容、方法与步骤,培养学生表达景观规划设计意图的能力,巩固和加深对景观设计原理的理解。

教学重点:1.关于LandscapeArchitecture的渊源2.风景园林的学科发展与相关学科的关系3.现代风景园林与传统园林的异同教学难点:1.现代艺术思潮影响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讲授、视频学习和实践学习主要内容:第一节园林景观的相关概念课时:4一、关于LandscapeArchitecture的渊源1、1958年由美国建筑师奥姆斯特德(FrederickLawOlmsted)在进行纽约中央公园设计时提出,目前有多种的翻译与理解,如:景观建筑学、景观设计学、景观规划设计、风景园林、造园、景园、园林景观等,合理准确的翻译应为:景观规划设计(LandscapeArchitecture)。

景观规划设计方案笔记刘滨谊第三版

景观规划设计方案笔记刘滨谊第三版

景观规划设计复习资料概述园林形态演变:圃:菜园——囿:圈地驯养家畜与打猎——园:浓缩取舍成园——林:培育成林强调精神文化的现代景观设计建筑与城市规划,偏重使用功能、技术规范和解决生存城市规划最关心的是经济状况、人口情况等景观设计:有意识的组织景色、景物,转换成平面与立面;意向在先布局在后,解决人类精神问题;(关心立意,与园林均可视为艺术品;但面向群体,而古代只为少数人享用)现代景观设计所考虑的最基本三问题:⑴意义、文化和精神的问题:转换成图像(形象)⑵使用问题:开放空间,任何人都可以平等使用⑶环境问题:给人以优雅环境,为动物以栖息场所广场:是古希腊民主精神制度产物,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中国传统中没有广场,只有线性带状的街。

(景观设计出了广场,还有街头绿地、居住区等)城市设计:即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又考虑单体建筑。

景观:协调、控制、组织、布局开敞空间。

现代风景旅游区中景观规划设计人的行为旅游度假区规划:以曲线为主;侧重水体、山体、植被及交通等;城市度假区规划:以方格网为主;景观中人的行为人在景观中的三种基本活动:必要性活动:为生存而必须的活动,不受环境品质影响选择性活动:与环境质量关系密切;社交性活动:与环境质量有较大关联面向社交活动的景观场所强度:空间场地能容纳人的规模;场地的质地和质量;开敞度(开敞空间适合低强度交往)。

景观行为构成基本元素景观行为格局基本元素需求意向容量(人数)强度组群(年龄、文化背景、性格等)文化性质(内向聚焦和外向离散、静态与动态)动静规模(占据空间与花费时间)环境感受(好、中性、恶)欣赏空间格局(活动放在何处)分布.空间:三维空间数据构成。

是通过生理感受限定场所:三维空间数据构成,但限定不严密,有时没有顶面或地面,通过心理感受限定。

领域:三维空间数据构成,界定更为松散。

基于精神的量度。

五官感受视觉:静止直立,以向前及水平方向为主,范围上下45度角度、左右90度;行走,视线范围减小,前方偏下;需要对底面处理嗅觉:2-3M;听觉:7M,聊天距离;35M,演讲距离。

景观设计必读书目——(个人推荐)

景观设计必读书目——(个人推荐)

景观设计必读书目——(个人推荐)曾有学生问我读什么景观书好呢?其实对于做园林设计来说,知道的东西越杂对设计越有帮助!但必竟大学几年时光有限,能认真的去看几本书定当会有所收获的。

所列书目全凭个人感觉,主要是针对本科学生学习而推荐!其实书目并不在多读精为好!有时读个几遍才会品出味道来!《园冶》计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园林人最为熟悉却又是最为陌生的一本书,能通读至尾的而又能读懂的没有多少人!)《从概念到形式》格兰特.w.里德美国风景园林设计师协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推荐初学园林者要好好研读的一本书!)《图解思考--建筑表现技法》保罗.拉索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徒手画草图图解技能辅助建筑设计思考的基础理论专著,园林者需要借鉴之)《风景园林设计要素》诺曼.布恩著中国林业出版社(每一个刚刚接触园林设计的人都应该读这本书,从中能发现园林设计的乐趣与魅力!)《风景园林设计》王晓俊编江苏科技出版社(一版再版证明这本书有多有用了!)《景观设计学》著:西蒙咨译:俞孔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每一段话每一个字都是为景观设计而写的,没有废话,只有精辟!)《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 Clare Cooper Marcus; Carolyn Francis 主编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设计是为谁服务的呢?要关注于人的行为与活动,从而来引导和控制设计。

被列为做园林设计必研读的一本书)《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美)拉特利奇著王求是,高峰译(也是一本将人的行为习惯与设计相结全的经典著作,其对设计者的影响要远比人性场所要早,可惜没有再版!)《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谈空间的一些方法都能从这本书里找到,简单而又实用!园林的空间组合其实并不比建筑少多少)《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彭一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运用建筑构图及近代空间理论的某些基本观点对传统造园手法作系统而深入地分析)《外部空间设计》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有人说日式景观思想根源来源于此,120页的书包含的容量却是1200页)《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王向荣林菁(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理论梳理最全的一本书!)《苏州古典园林》刘敦桢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曾有一个想法拿着这本书,对着照片去苏州园子里对照一下看看有什么变化!图文价值套用俗语是五颗星)《园林美与园林艺术》余树勋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园林与艺术结合的体现)《交往与空间》扬.盖尔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有人这样评价:这本书他用了25年才写完,而你只用3个小时就能看完。

基于视觉感受的景观空间序列组织_刘滨谊

基于视觉感受的景观空间序列组织_刘滨谊
孔少凯指出,人们在户外环境中感受到的景 观是空间与实体的综合。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 对户外环境的感受是对实体的注意和对空间的注 意不断转换的过程,所获取的环境信息直接或间 接地来自空间界面、视觉界面和空间中的物体这 3 个方面[2]。从这 3 个方面着手,通过大量案例分 析,表 1 总结出景观空间中的常见对比元素。 3.3 序列空间的旷奥对比
在景观空间序列中,序列感由人们在运动 中穿过不同的空间而获得,除空间变化外,其 中还经历了时间和人的主观情感变化。空间、 时间和情感构成了景观空间序列的 3 个基本变 化因子(图 1)。本文将从以“空间”研究为主的 序列空间组织出发,结合“空间”与“时间”的序
列时空组织,综合考虑“空间”“时间”与“情感” 的空间意境组织这 3 个方面进行讨论。
和。因此,总感受之所以大于各空间感受之和, 原因在于新的空间感受总会受到已有空间感受 的影响,而产生瞬时感受。因此,瞬时感受是影 响序列总感受大小的关键因素(图 9)。
冯纪忠提出,总感受量、距离、变化幅度、 时间或速度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景观空间 序列组织的一条线索[3]。以感受时间来代替上 述关系中的距离、时间或速度,本文将影响总 感受的变量简化为变化幅度、感受时间及二者 的联系。下面利用数理关系分析它们对历时 感受和瞬时感受产生的影响。 4.3 历时感受分析
景观空间序列感受是对各个空间感知、比 较、联想,最终形成完整印象的过程,是暂时体验 差异性与整体一致性的统一,在潜意识中可以分 解为以下几个层次(图 3):
首先,进入新空间时,人们了解和选取需要 的信息,对空间形成感知;
其次,经历 2 个以上节点空间后,人们有意 或无意地对各个空间的信息进行比较,产生对下 一节点的期待和预测;
基于视觉感受的景观空间序列组织

现代景观设计三元素要点

现代景观设计三元素要点

现代景观设计三元素作者:刘滨谊在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中国人居环境建设中,明确景观规划设计的根本目标,具备掌握评判景观规划设计方案的标准,熟悉景观规划设计作为一门学科的理论原理,从而发展创新、规划设计出更多的景观杰作,是每一位从事景观规划设计的同行首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从国际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来看,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实践的基本方面蕴含有三个不同层面的追求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理论研究,笔者概括称为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三元素:景观环境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

如同传统的风景园林,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这三个元素,其共同的追求仍然是艺术。

这种最高的追求从古至今始终贯串于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的三个层面。

具体说就是景观感受层面--基于视觉的所有自然与人工形态及其感受的设计,即狭义景观设计;环境、生态、资源层面--包括土地利用、地形、水体、动植物、气候、光照等自然资源在内的调查、分析、评估、规划、保护,即大地景观规划;人类行为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历史与艺术层面--包括潜在于园林环境中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风俗习惯等与人们精神生活世界息息相关的文明,即行为精神景观规划设计。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三元素源于景观规划设计的实践。

纵览全球景观规设计实例,任何一个具有时代风格和现代意识的成功之作,无不饱含着对这三个方面的刻意追求和深思熟虑,所不同的只是视具体规划设计情况,三元素所占的比例以及侧重不同。

景观环境形象是从人类视觉形象感受要求出发,根据美学规律,利用空间虚实景物,研究如何创造赏心悦目的环境形象。

环境生态绿化是随着现代环境意识运动的发展而注入景观规划设计的现代内容。

主要是从人类的生理感受要求出发,根据自然界生物学原理,利用阳光、气候、动物、植物、土壤、水体等自然和人工材料,研究如何保护或创造出令人舒适的、良好的物质环境。

大众行为心理是随着人口增长、现代信息社会多元文化交流以及社会科学的发展而注入景观规划设计的现代内容。

湖南文理学院校园新区景观环境详细规划设计[1]解析

湖南文理学院校园新区景观环境详细规划设计[1]解析

项目委托单位:湖南文理学院项目承担单位:上海同济建设科技服务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刘滨谊博士教授博导项目组成员:刘滨谊博士教授博导姚雪艳讲师博士生张敏硕士生李文敏副教授王宏远沈霞陈静娴冯文李晓熠徐波目录说明书部分序言一.现状研究1.历史的积淀2.原朴的自然环境二.规划范围三.规划方法四.规划目标五.校园新区总体规划调整六.校园新区的景观总格局1.自然生态的“园心”2.强调整体空间秩序的景观轴3.因地制宜地设置块状开放活动空间4.步移景易的带形休闲空间七.植物景观1.指导思想2.设计原则3.空间绿化景观序列4.物种多样性景观5.绿化植物表八.其他景观要素图版部分一、总平面图二、广场位置图三、入口广场设计图纸系列(3)四、湖滨广场设计图纸系列(9)五、科学广场设计图纸系列(9)六、实验楼广场设计图纸系列(7)七、图书馆广场设计图纸系列(7)八、碉堡广场(2)九、景观单体与小品设计——岸边水榭(2)、膜结构亭、门卫室、采菱船、草坪灯、岸边休息椅、校园主路和入口处花坛、花钵、停车场十、种植设计图纸系列(21)十一、景观照明设计十二、环境卫生公共设施布局图十三、分期建设规划湖南文理学院校园新区景观环境详细规划设计说明序言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建设和校园规模的扩大,常德师范学院于2003年2月正式更名为湖南文理学院。

与之相应,校园新区的环境建设也成为展现和提升校园新气象的重要举措。

如何在保持校园原有的文化精髓的前提下,将艺术、高雅的人文景观与生态、清新的自然景观相融合,塑造出清新、宜人的现代化高校环境,是湖南文理学院校区环境详细规划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湖南文理学院的新区用地规模为64.8公顷,区位良好,北近常德火车站并与城头山相接,东滨柳叶湖及洞庭湖,南面有宽阔的沅江穿城而过,加之新校区内及紧邻新校区的天然优质湖泊——白马湖的存在,更使校园处于优美的山水环境之中,是常德市区一处有益于教学及生活的适宜地域。

为了合理利用场地原有的优良环境,并加以科学引导和有序建设,亟需对校园新区的景观环境设计加以整合,建立生态、高质、富有特色的校园新区景观空间发展框架,使生态、绿色、自然与现代、科技、人文相结合,创造建筑与自然共生、协调谦和的新时代校园形象。

书目的景观设计,风景园林专业书目

书目的景观设计,风景园林专业书目

书目的景观设计,风景园林专业书目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一.园林(景观)设计类专业网站介绍1、ABBS建筑论坛:2、疯狂人园林论坛:3、中国景观网:hhd19794、景观中国网:hhd19795、土人景观网:6、中国园林导航网:(其中有园林设计方面的大部分网站)二.杂志类:01《中国园林》02《世界建筑》03《世界建筑导报》04《新建筑》05《时代建筑》06《建筑师》07《规划师》08《城市规划》09《LANDSCAPEARCHITECTURE》(美)10《景观设计》(日三,书目历史类一、国内1、《中国古典园林史》作者:周维权清华大学出版社2、《江南园林志》作者:童x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中国造园史》作者:陈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二、国外1、《西方造园变迁史——从伊旬园到天然公园》作者:针之谷中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造园史纲》作者:童x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评:最简短的造园史3、《西方园林》作者:郦芷若朱建宁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环境设计史纲》作者:吴家烨重庆大学出版社5、评:早先曾在台湾出版,中西方园林交流一节尚有些见解,如果讲历史没法和《西方造园变迁史》相比评:“景观”换成了“环境设计”,买不到《图解人类景观》的人可以看看6、《外国造园艺术》作者:陈志华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7、《世界园林发展概论--走向自然的世界园林史图说》张祖刚着8、《图解人类景观》译着者:刘滨谊,(台湾)田园城市出版社10.《环境设计史纲》作者:吴家骅重庆大学出版社三.现代:1、《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作者:王向荣,林菁?中国建工出版社2、《景观设计思想发展史》作者:斯坦尼兹——提纲式,3、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看了也是白看4、《寻求伊甸园——中西古典园林艺术比较》作者:周武忠东南大学出版社理论类一、国内1、《园冶》作者:计成2、《说园》作者:陈丛周同济大学出版社——散文化严重,不可不信不可全信3、《园冶图说》作者:计成(注释:赵农)山东画报出版社4、《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作者:彭一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是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布局的经典书籍,比计成的《园冶》要具象)5、《江南理景艺术》作者:潘谷西东南大学出版社6、《江南园林志》作者:童寯?中国建工出版社7、《避暑山庄园林艺术》作者:孟兆桢——他好像就这么一本着作?8、《学造园》作者:胡德君——学造古典园林9、《园林美学》作者:周武忠二、国外1、《设计结合自然》作者:麦克哈格2、(广博的知识,奠定了我们这个学科在学术界的地位。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刘滨谊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刘滨谊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刘滨谊y第一部分:1现代景观规划设计1.1现代景观与传统园林演化过程:圃—囿—园园林分软质景观(自然的)、硬质景观(人为的)两类,当然也有例外如山1.2强调精神文化的现代景观设计建筑与城市也强调精神文化,但他们最基本得还是偏重于使用功能,偏重于技术偏重于解决人类生存问题。

,景观则要上一个层次它要解决人类精神享受的问题。

意向在先整个布局片面在后,这是景观设计的一个基本原理。

1.3面向大众群体的景观规划设计古代景观园林服务较少的人,园林精品只为少数人所享受,面向群众正是现代景观的最大特点。

现代景观规划需要考虑的最基本得三个问题:1意义问题,文化问题,精神问题,转化为图面即形象,这是狭义的景观。

2使用问题,开放的没有什么高低之分。

3绿化、创造环境,一方面给人以优雅的环境,一方面给其他动物一个栖息的场所。

广场、街头绿地,现代景观还有很大一块内容——居住区环境设计。

例:(福建省福州市鼓山苑小区)规划意图一是让每户人家都能看到自然的山,组织视觉轴线;二是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生态,组织通风廊道和绿化带。

自然环境生态度的同时与“风水”相结合。

1.4作为城市设计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除了居住区环境、城市广场、公园绿地之外,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还有很重要的一块内容——城市设计。

1.5作为城市规划分之的现代景观规划景观规划要素强调大环境、大生态,项目中具体考虑水系、水质、土壤、地质、大气、绿化、游憩空间等。

1.6面向风景旅游区保护开发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考虑环境、生态、社会、文化、历史、经济等方面的内容及水面、山体、植被、交通的考虑。

另外还有旅游的Feasibility study,在项目立项之前需要现代手段如遥感、GIS1.7面向资源保护的现代化景观规划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另一大领域,已经超脱于规划,不是具体的景观规划,而是把景观当做一种资源,就像对待森林、煤炭等自然、矿藏资源一样,如何加以保护、开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第一部分:1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1.1现代景观与传统园林
演化过程:圃—囿—园
园林分软质景观(自然的)、硬质景观(人为的)两类,当然也有例外如山
1.2强调精神文化的现代景观设计
建筑与城市也强调精神文化,但他们最基本得还是偏重于使用功能,偏重于技术偏重于解决人类生存问题。

,景观则要上一个层次它要解决人类精神享受的问题。

意向在先整个布局片面在后,这是景观设计的一个基本原理。

1.3面向大众群体的景观规划设计
古代景观园林服务较少的人,园林精品只为少数人所享受,面向群众正是现代景观的最大特点。

现代景观规划需要考虑的最基本得三个问题:1意义问题,文化问题,精神问题,转化为图面即形象,这是狭义的景观。

2使用问题,开放的没有什么高低之分。

3绿化、创造环境,一方面给人以优雅的环境,一方面给其他动物一个栖息的场所。

广场、街头绿地,现代景观还有很大一块内容——居住区环境设计。

例:(福建省福州市鼓山苑小区)规划意图一是让每户人家都能看到自然的山,组织视觉轴线;二是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生态,组织通风廊道和绿化带。

自然环境生态度的同时与“风水”相结合。

1.4作为城市设计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除了居住区环境、城市广场、公园绿地之外,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还有很重要的一块内容——城市设计。

1.5作为城市规划分之的现代景观规划
景观规划要素强调大环境、大生态,项目中具体考虑水系、水质、土壤、地质、大气、绿化、游憩空间等。

1.6面向风景旅游区保护开发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考虑环境、生态、社会、文化、历史、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及水面、山体、植被、交通的考虑。

另外还有旅游的Feasibility study,在项目立项之前需要现代手段如遥感、GIS
1.7面向资源保护的现代化景观规划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另一大领域,已经超脱于规划,不是具体的景观规划,而是把景观当做一种资源,就像对待森林、煤炭等自然、矿藏资源一样,如何加以保护、开发。

2景观中的人类行为
人类的户外行为规律以及需求是是景观规划设计的根本依据。

一个景观规划设计的成败、水平的高低以及吸引人的程度,争论也好,分析也罢、归根结底就看它在大多程度上满足了人类户外环境活动的需要,是否符合人类户外环境的需求。

所以考虑大众的思想、兼顾人类共有的行为应群体优先,这是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2.1从基本的行为开始
要满足群体的需要,最难的是如何满足其中的精神文化需求。

如何是景观规划设计具有高深的文化品位,不能光靠三寸不烂之舌,引经据典,而是要想方设法如何把那些精神文化的虚无缥缈转化到软,硬质景观的物质形态中去。

(精神文化是景观物化)马斯诺的人类行为需求理论只是一家之言。

人类在世界上生存,所表现出的各种行为归纳为三类最为基本的要求安全、刺激、认同
2.2人类在景观中的三种基本活动
活动归纳为三种:必要性活动、选择性活动、社交性活动
2.3规划设计面向交往的景观场所
三类活动中我们更为关心的是社交性活动。

琢磨数量、空间场地的规模、空间场地的质量质地。

城市中大型的活动空间最核心的活动是社会交往,把握大方向不能片面的对待城市的开场空间,一味强调要结合自然。

因结合“以人为本”的主题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有三个层次:一是景观形象,二是生态绿化,三是群众使用(最基本的)。

交往可以分为高强度,低强度两种朋友亲人及说得上话的人是高强度交往,另一类诸如路人之间的目光交流,人看人之间的交流。

2.4景观行为的空间格局景观行为构成的基本元素:需求、容量、组群、性质、规模、感受及空间布局模式——格局。

2.5空间、场所、领域
2.6五官与景观感受
嗅觉:2~3m耳朵7m之内相当灵敏,人在35m之内仍可听演讲或建立一种问答式谈话关系。

2.7景观的三大门槛
1,20~25m见方的空间大家可以自由交流,超出这个空间人们便很难辨别人的面部表情和声音。

这是创造景观空间感得尺度。

2,通过欧洲大量中世纪广场尺寸的调查和视觉的测试得出:举例一旦超出110m,肉眼就认不出是谁,只能辨别出大略的人形和大致的动作,这个尺寸就是广场尺寸,超过110m之后才能产生广阔的感觉。

这是形成景观场所感得尺度。

3,最后一个尺寸是390m,超出这一尺寸,就是1.5的眼睛也看不见东西了,如果要创造一个深远、宏伟的感觉,就可以运用这一尺寸。

这是形成景观领域感的尺度。

另外0~0.45m是比较亲昵的距离
0.45~1.3为个人距离或私交距离
0.45~0.6一般出现在感情融洽、热烈交谈的情况
0.6~1.3社交活动中无所求的适当距离
3~3.75一般性谈话
3.75~8公共距离
大于30隔绝距离
2.8景观行为构成与建筑空间构成的异同
景观行为构成侧重于考察、分析、理解人们日常活动的现象、行为、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成因,侧重于人们行为的构成。

首先是人类行为的分析,其次是人类行为的组织策划,最后才是赋予人类行为以一定空间范围的布局。

“空间构成”极为必要
事实上,与景观行为对应的,恰恰不是“空间”而是“场所”、“领域”。

有一个从实体到无形的转换,所以核心不在“空间构成”,而是“行为策划”。

2.9与景观空间同等重要的因素
“时间”景观设计师可以通过规划设计的多种手段控制他们的行为,并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