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信仰调查报告
民间信仰调查报告

•引言•民间信仰现状与特点•民间信仰变迁与挑战•民间信仰与现代社会的互动与融合目•民间信仰的传承与保护•结论与建议录通过实地调查,收集民间信仰的第一手资料,分析民间信仰的现状、特点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调查背景与目的目的背景调查方法与范围范围相关定义与概述它通常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反映出一个民族或社群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民间信仰传承:指民间信仰在历史长河中的延续和发展过程,包括信仰观念、仪式活动和组织形式的传承和创新。
传承方式可以是口口相传、家族传承、师徒传承等。
通过以上引言部分的阐述,我们可以对本次民间信仰调查的背景、目的、方法、范围和相关定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在接下来的报告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民间信仰的调查结果和分析,以期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客观的民间信仰现状。
地域特色修行实践社会和谐精神寄托总结文化传承民间信仰的社会影响与价值古老信仰的传承民间信仰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人们通过祭祀、拜神等方式寻求心灵寄托和庇护。
这些古老的信仰习俗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沉淀,成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转型与融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民间信仰逐渐与现代生活相融合。
一方面,传统的信仰仪式和习俗得以保留和传承;另一方面,新的信仰形式和观念也在不断涌现,民间信仰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的特点。
历史变迁与现代转型城市化进程对民间信仰的影响信仰场所的消失与重建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许多传统的民间信仰场所遭到破坏或遗弃。
与此同时,城市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信仰场所,如寺庙、道观等,以满足信众的精神需求。
信仰群体的变化城市化带来的人口流动使得民间信仰的群体结构发生变化。
传统的乡村信仰逐渐式微,而城市中的民间信仰则更加多元化,吸引了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信众。
当代社会变革带来的挑战信仰与科学的冲突信仰安全问题文化交融民间信仰中的一些核心观念,如仁爱、忠诚、和谐等,与现代文化中的价值观产生共鸣,互为补充。
民间信仰排查情况汇报材料

民间信仰排查情况汇报材料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我们对辖区内的民间信仰情况进行了排查和调查,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排查范围。
本次排查范围包括各村镇、社区以及农村地区,重点排查对象为宗教活动场所、宗教人员和信徒。
二、排查方式。
1. 走访调查,派遣工作人员深入辖区各地进行走访调查,了解当地民间信仰情况。
2. 数据收集,搜集各地区的相关资料和信息,对民间信仰活动进行统计和分析。
三、排查结果。
经过排查和调查,我们发现了一些民间信仰活动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宗教活动场所。
在一些辖区内,存在着一些未经批准的宗教活动场所,这些场所通常是一些私人租赁的房屋或者民房,用于进行宗教仪式和聚会活动。
2. 宗教人员。
我们发现一些宗教人员在没有经过宗教管理部门批准的情况下,私自在辖区内进行宗教活动,甚至进行传教活动。
3. 信徒情况。
在一些农村地区,存在一些信徒组织和个人,在没有宗教管理部门批准的情况下,进行宗教活动和聚会。
四、问题分析。
1. 安全隐患,未经批准的宗教活动场所存在安全隐患,可能会导致火灾、人员伤亡等问题。
2. 社会稳定,未经批准的宗教活动可能会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影响当地社会和谐稳定。
五、整改建议。
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加强对民间信仰活动的监管和管理,提高广大群众的宗教意识和法制观念。
2. 强化监管力度,加大对未经批准的宗教活动场所、宗教人员和信徒的监管力度,及时制止违法违规行为。
3. 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宗教活动场所登记管理制度,规范宗教人员的活动行为,加强对宗教活动的管理和监督。
六、工作展望。
我们将继续加强对民间信仰活动的监管和管理,推动整改工作的落实,确保辖区内的宗教活动安全有序进行,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以上就是本次民间信仰排查情况的汇报材料,请上级部门审阅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于农村宗教信仰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宗教信仰调查报告近年来,农村地区的宗教信仰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农村居民的宗教信仰情况,我们对多个农村社区进行调查,并整理了一份关于农村宗教信仰的报告。
一、农村宗教信仰的普遍存在调查显示,农村地区的宗教信仰普遍存在,涵盖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形式。
其中,佛教和道教对农村居民的影响较大,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信徒较少。
据统计,佛教和道教信仰的农村居民占比超过80%。
二、宗教信仰对农村生活的影响在农村地区,宗教信仰对居民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
佛教和道教信仰的居民常常会在寺庙或道观中参拜祈福,消除疾病和厄运。
同时,在很多农村社区,庙会和道场活动也是非常繁盛的。
此外,在农村地区,一些比较严格的教义,如禁止食用肉类、酒精等,也对居民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宗教信仰与精神生活的关系对于农村居民来说,宗教信仰通常与他们的精神生活密切相关。
在很多农村社区,寺庙和道观也被视为居民心灵上的避难所。
在个人精神需求方面,一些信徒也会选择通过宗教信仰来寻求内心的安慰和力量。
四、宗教信仰与社会治理的关系对于农村地区的社会治理而言,宗教信仰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在不少农村社区中,寺庙和道观往往起到重要的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作用。
此外,在涉及到一些社会道德和法律纠纷时,一些寺庙和道观也会担当仲裁的角色。
但是,一些教派的过份介入和不当行为,也会对社会治理带来一定不良的影响。
五、宗教信仰在农村地区的发展趋势从调查结果来看,农村地区的宗教信仰仍然非常普遍,不过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宗教信仰在农村地区的发展也有一些变化趋势。
未来,农村地区宗教信仰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方面的内容,同时也与生产生活密切结合,促进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农村宗教信仰在农村地区的影响力依然存在。
宗教信仰对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精神需求和社会治理都有着一定的影响。
未来,随着农村地区社会结构和发展的变化,宗教信仰在农村地区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也将会有所改变,不过对农村地区的社会和文化发展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当代民间信仰调查报告

当代民间信仰调查报告(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公文写作、报告体会、演讲致辞、党团资料、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诗词歌赋、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report experience, speeche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documents, poems and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collection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当代民间信仰调查报告当代民间信仰调查报告(通用3篇)当代民间信仰调查报告篇1伴随着近年我省社会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国家宗教政策的落实和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涌现,越来越多人寻求从宗教中得到精神的寄托或者从宗教中寻求对生活事业家庭的某些庇护。
民间信仰情况调研报告

民间信仰情况调研报告湟源县民间信仰情况调研报告县委统战部为全面掌握我县民间信仰场所和民间信仰活动情况,摸清底数,研究问题,为今后的依法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根据县委办、县政府办《关于印发〈2016年县委县政府重点调研课题〉的通知》安排,县委统战部组织人员,历时2个月,就全县民间信仰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情况如下:一、基本情况民间信仰是指那些在民间广泛存在,属于非官方、非组织、具有自发性质的一种以情感寄托、崇拜以及伴随着精神信仰而发生的行为和行动,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从一般意义上说,民间信仰没有明确创始人,也没有固定的信条、教规,发展历史悠久、种类繁多。
它以民族传统历史文化为背景,在发展过程中受到道教和佛教的影响深远,深深根植于民间。
(一)我县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基本情况全县现有民间信仰活动场所125处,以庙宇和峨博为主,其中庙宇74座,峨博49个,其他2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
崇拜对象20余种,主要为山神、火神、龙王、菩萨、财神等;总占地面积达3309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8743平方米。
信众达8万余人,全县7乡2镇均有分布。
(二)民间信仰活动基本情况民间信仰活动纷繁复杂,主要有农历每月初一、十五进香拜佛(神)活动和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传统活动为主。
我县民间信仰活动场所传统活动中较大规模活动的主要有城关镇城隍庙六月六朝山会、申中乡庙沟村三霄娘娘庙四月八庙会等。
另外,农村家庭有供奉福禄寿、全神、财神、灶王、菩萨、关公等崇拜对象的习惯,部分农村有二月二舞龙、八月十五祭拜月亮、田社(春分)祭拜祖先等习俗。
(三)历史发展简况及其特点我县民间信仰历史悠久,本次调查中建设年代最早的为唐代初建的日月乡哈城庙,元明清三代初建的场所38处(现存明清两代古建筑有城隍庙、申中村上庙等),民国时期初建的场所25处,1949年后初建的场所32处,不能确定初建年代的30处(多数为峨博);总体上看,民间信仰发展壮大于明清两代,解放后随着民间信仰场所的占用、拆毁、关闭,民间信仰一度被削弱,上世纪80年代以来,民间信仰崇拜又随之兴起。
民间信仰排查情况汇报

民间信仰排查情况汇报近期,我们对民间信仰进行了排查调查工作,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调查范围。
本次排查范围包括了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涉及到各类民间信仰活动和场所,如庙宇、宗教团体、民间祭祀活动等。
二、排查方式。
我们采取了走访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地走访和与当地居民交流,了解民间信仰活动的具体情况,同时也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三、排查结果。
经过调查排查,我们发现了一些民间信仰活动的具体情况:1. 信仰类型。
在排查的地区范围内,我们发现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民间信仰活动,包括道教、佛教、儒家思想等,以及一些地方特色的民间信仰活动。
2. 信仰场所。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庙宇、宗教团体和民间祭祀场所,这些场所在当地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吸引了不少信徒和参与者。
3. 信仰活动。
我们还了解到了一些具体的信仰活动,比如庙会、祭祀仪式、宗教节日等,这些活动在当地具有一定的传统和影响力。
四、存在问题。
在排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隐患:1. 安全隐患。
一些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存在安全隐患,比如火灾、人群踩踏等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解决。
2. 法律规范。
一些民间信仰活动可能存在一些违法违规的情况,需要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
3. 传统与现代。
一些民间信仰活动在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需要进行合理引导和协调。
五、整改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我们提出了以下整改建议:1. 安全管理。
加强对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的安全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确保信徒和参与者的安全。
2. 法律宣传。
加强对民间信仰活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引导信徒和参与者依法参与活动。
3. 文化传承。
积极推动民间信仰活动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使其与现代社会相适应。
六、结语。
通过本次排查调查,我们对民间信仰活动的情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重视这些问题,共同努力解决,促进民间信仰活动健康有序发展。
当代民间信仰调查报告

当代民间信仰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民间信仰是指广大民众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以民间宗教、巫术、迷信等形式表现的宗教信仰和精神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当代中国的民间信仰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
为了深入了解当代民间信仰的状况,本报告对此进行了调查,并就其特点、表现形式和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我们制定了一份包括民间信仰相关问题的问卷,随机抽取了不同城市和乡村的居民进行调查。
其次,我们还采访了一些信仰者和相关专家,以了解他们对民间信仰的看法和经验。
三、调查结果1.信仰对象多元化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当代民间信仰的信仰对象非常多元化。
有很多人信仰神灵、守护神或祖先,他们常常在家中设置神龛或供桌,进行祭拜活动。
同时,也有不少人信奉特定的鬼神、山水神灵或特定的宗教教派,如道教、佛教等。
还有一些人信奉一些非传统的宗教或新兴宗教,如气功、心灵鸟等。
2.信仰活动多样化调查显示,当代民间信仰的表现形式非常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祭祀、祈福、烧香拜佛等活动,还有许多新的形式,如望子成龙、择吉日、夜间巡堂等。
此外,一些民间信仰者还会参加宗教节日、庙会等集体活动,以表达对神明的敬意和祈求。
3.社会影响深远民间信仰在当代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信仰者通过参加信仰活动,增强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得到了心灵上的宽慰和慰藉。
另一方面,民间信仰也对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有着一定的影响,维护着社会稳定和宏观秩序。
此外,一些民间信仰还对文化艺术、民俗风情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保护和传承作用。
四、相关问题讨论1.民间信仰与现代社会的冲突在现代社会中,民间信仰与科学、法律等现代制度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
一方面,一些民间信仰被认为是迷信和无科学依据的,与科学知识相冲突。
另一方面,一些信仰活动涉及到神灵崇拜、巫术、以及非法行为,与法律和社会道德相矛盾。
因此,在处理民间信仰问题上,需要平衡宗教自由和社会秩序的关系。
民间信仰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民间信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精神。
为了深入了解民间信仰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我们组织了一次深入民间的社会实践调查。
本次调查旨在通过对民间信仰的实地考察、访谈和文献研究,分析民间信仰的现状、影响以及面临的挑战,为民间信仰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参考。
二、调查背景与目的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民间信仰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城市化进程中的空间压缩、外来文化的冲击等。
为了探究民间信仰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我们选择了几个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进行实地调查。
本次调查的目的如下:1. 了解民间信仰在当地的传承情况;2. 分析民间信仰对当地社会、文化的影响;3. 探讨民间信仰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4. 为民间信仰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参考。
三、调查方法与过程本次调查采用以下方法:1. 文献研究:查阅相关书籍、论文、政策文件等,了解民间信仰的理论知识;2. 实地考察:走访当地村落、寺庙、民间组织等,观察民间信仰的实践情况;3. 访谈:与当地居民、宗教人士、专家学者等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民间信仰的看法;4.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民间信仰案例,进行深入剖析。
调查过程如下:1. 确定调查地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村落、寺庙等作为调查对象;2. 制定调查方案:明确调查内容、方法、时间安排等;3. 实地考察:对调查对象进行实地考察,记录相关资料;4. 访谈:与当地居民、宗教人士、专家学者等进行访谈,收集第一手资料;5. 案例分析: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形成调查报告。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1. 民间信仰的传承情况调查发现,民间信仰在当地仍然具有一定的传承基础。
大部分村落都保留着传统的信仰习俗,如祭祀、祈福、庙会等。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部分村落的人口流失,导致民间信仰的传承面临困境。
2. 民间信仰对当地社会、文化的影响民间信仰对当地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民间信仰有助于加强社会凝聚力,促进村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化工学院2015-2016第二学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实践内容(题目):民间宗教信仰问题调查学期: 2015-2016第二学期班级代码: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专业:生物工程******学号:**********指导教师:成绩:摘要:本文是关于当前中国宗教发展起因及民间宗教信仰调查报告加以探索、研究。
关键词:宗教信仰发展起因调查问卷结论分析当前,中国人民的宗教信仰是人民思想体系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在新的世纪里,我们能更深入地探究广大人民思想体系中的信仰部分,我们需要用宗教发展起因和调查问卷来进行交叉研究中国民间的宗教信仰。
一、三大宗教对人民的影响(一)三大宗教的历史当前在中国的信仰人数最多的三大宗教分别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我将会从三个不同体系的发展情况及思想核心进行辩证分析。
1.佛教的起源及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的影响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是王子悉达多所创。
(1)佛教的大乘小乘之辩。
大乘是指世间有无数佛,人人可成佛,小乘是指世间有唯一的佛——释迦摩尼佛。
从现在的社会佛教发展情况来看,无疑是大乘佛学占据了当下的主流地位。
(2)中国的佛教史中国佛教出现的萌芽是在秦朝,中原人们对佛教是一种什么东西还不太清楚,只是听西方来的人说佛教是可以渡人进极乐世界,获得永生的仙法。
(现代人也是希望通过学佛,进入极乐世界获得永生不灭,从这点上来看,佛教正因此原因才在中国扎根驻足两千余年)佛教从魏晋南北朝时代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另外还有其它的一些印度佛教派别也来到中国,如禅宗第二十八代祖师菩提达摩就是这个时期来到中国。
达摩入中原讲法,开始的那些年佛教并不被广泛接受,直到传到六祖慧能的时候,禅宗分为了两派,慧能开创南派顿悟流,神秀开创北派渐悟流。
自此佛教大盛,佛教徒遍及皇室及全国百姓。
慧能属于在原有经书上苛求佛学真义,而与慧能同时代的玄奘则反其道而行,向佛学发源地探求佛学真义。
至此,佛教不论是经书典籍还是修行法门,都已经完善。
回眸现代社会,民间佛教徒追求的“今生受苦以求来世超脱”就来源于《无量寿经》。
2、基督教的起源及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的影响(1)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史基督教起源于公元一世纪中叶,产生于地中海沿岸的巴勒斯坦。
1054年,基督教分裂为罗马公教(天主教)和希腊正教(东正教)。
十六世纪中叶,公教又发生了宗教改革运动,陆续派生出一些脱离罗马公教的新教派,统称"新教",又称"抗罗宗"或"抗议宗"。
所以,基督教是公教、东正教和新教三大教派的总称。
(2)基督教发展对中国的影响基督教传入中国,最早要追溯到唐朝的大泰景教。
公元635年(唐贞观九年),传教士叙利亚人阿罗本沿着丝绸之路来到唐朝首都长安,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基督教开始传入中国,但当时传入中国的是当年一度被认为是异端的聂斯托利派(中国称景教,现称“基督宗教马龙派”),后来在唐朝会昌五年(845年)被禁止传播。
元朝时基督教(景教和罗马公教)又再次传入中国,称为“也利可温”(蒙古语“有福缘的人”),元朝灭亡后又中断了。
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天主教耶稣会派来利玛窦,他被允许在广东肇庆定居并传教,曾一度成功地使天主教在中国得以立足。
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东正教开始在中国传播。
1807年,新教派遣马礼逊来华传教,新教也开始在中国传播。
鸦片战争以后,基督教以沿海通商口岸为基地迅速发展。
1843年,洪秀全借助基督教的教义,自称是耶稣的弟弟,建立“拜上帝会”,后来建立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
战乱中诞生的《天风》杂志,1945年2月创办于成都,主办机构是基督教联合出版社。
1948年1月1日以后,改用「天风社」的名义出版。
1949年以后成为中国基督教会的机关刊物,它的命运与中国的时代变化紧密相连。
因而可以有效地观察分析一批中国激进基督徒的政治主张与立场,进而探讨时代变革中基督教与政治、基督徒与社会的关联与互动。
现代社会,民间基督徒追求的“今生受苦,死后上天堂超脱”就是来源于《圣经·新约》。
3.伊斯兰教的起源及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的影响(1)伊斯兰教的起源伊斯兰教起源于7世纪时起源于阿拉伯半岛,创始人穆罕默德(570-632)(2)伊斯兰教发展对中国的影响伊斯兰教自唐永徽二年(651)传入中国以来,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它的基本信仰,完整的伦理思想,严格的教律教规,宗教礼仪,社会制度,以及以《古兰经 、圣训为代表、在古中国的回族地区构成了伊斯兰文化,所以中国伊斯兰教也称回教。
回眸现代社会,民间回族信徒追求的“今生受苦,死后可以和真主同存”就是起源于《古兰经》教义。
二、对三大宗教在中国民间的调查情况1.此次主要调查目标(一)通过调研,了解吉林省本地民间信仰的大致现状,包括风俗习惯等观念内容和庙宇祠堂等实体内容;民众的信仰心态。
(二)通过对调研材料的分析,对本地的民间信仰的心理进行了解,探索本地人们民间信仰的原因,并了解不同性别、年龄、文化水平以及地域的人的信仰情况。
(三)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研究了解与徽州地区民间信仰相关的传统祭祀、民俗活动等在时代变迁中的变化。
2.调查表样版及调查问卷方式(1)调查表样板我在具体问卷实施正式调查前对问卷进行了多种设计,经过认真对比和甄选,初步确定了调查样卷,然后我对样卷又进行了试调查,对样卷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进行了修补,最终形成了本次调查的问卷,这样保证了问卷的科学性。
样表如下:中国民间信仰调查问卷您好:我是吉林化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目前正在做一个关于信仰的调查问卷,特邀您参加这次调查,您的回答会非常有利于我对中国人民信仰的了解,请您根据自身情况和想法在相应的选项上打√,非常感谢您的配合!【个人信息】您的性别:男女您的年龄: A 18—30岁 B 31—40岁 C 41—50岁 D 51—60岁 E 60岁以上您的政治面貌:团员党员或预备党员群众其他您的受教育程度分为: A 小学及以下 B 初中 C 高中或中专 D大学 E研究生及以上1.你有没有对信仰进行过思考:A .很认真的思考过 B.或多或少的思考过 C. 从来没有2.你可以解释什么是信仰吗:A.能清楚的解释B.有一些概念或想法但无法用语言表述明白C. 有些模糊3.你觉得信仰是什么:A.个人的行为原则B. 对天命、宗教或其他的信仰 C具体的生活目标D.调节自我的心理的方法4下列哪个信念更符合你:(可多选)A.我的命运把握在我的手中B这是个物质的世界,钱主导了我们的生活C.知识就是力量,尽我所能学到一技之长,成就一番事业D.珍惜时间活出价值,奉献自己E.家庭幸福、身体健康、快乐就好5.你的个人信仰:A.共产主义B. 宗教信仰C. 神灵 E.其他6你有没有具体的宗教信仰呢:(如果有宗教信仰请选择其一)A.没有 B 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 C 其他7.你对有宗教信仰的同学怎么看:A.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受影响 B理解接纳 C有兴趣了解不同的信仰D无所谓异同8.你的信仰怎样产生:A通过自身的积极寻求探索自身的经历及阅读B.受家庭的影响C.受教育或老师同学的影响D.其他9你认为什么可以影响你的信仰:(可多选)A书籍 B网络、大众传媒 C学校教育 D信教(2)调查问卷方式我把这份样板做出以后,针对不同年龄层,通过QQ空间(青少年人士)、微博客户端(青年人士)、网易新闻及微信朋友圈客户端(青中年人士)、知乎客户端(各个年龄的社会知识型人士)等网络媒体渠道进行发放,还通过印发传单的形式向中老年人士发放并回收信息。
调查反馈的结果覆盖整个社会年龄层,调查区域面积比较大且人口众多,力求调查结果准确。
3.调查结果汇总报告: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70份,经严格审核有效收回问卷56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64.9%。
(1)在性别分布上的调查结果本次调查的565个对象中,男性一共有145人,女性一共有420人,男女性别人数各占总人数的比为%、43%,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本地区信仰人员以女性为主,男性为辅,女性在生活中比男性更容易有某种宗教信仰。
(2)在年龄组成上的调查结果本次调查问卷年龄设臵为五个区间段分别为: A 18—30岁 B 31—40岁C 41—50岁 D 51—60岁 E 60岁以上。
从调查结果统计来看年龄在41—50岁的信仰人数较多,一共为119人,18-30岁的信仰者10人,这说明年龄在41—50岁的人有信仰的概率比较大。
相反,年龄在18—30的人信仰热情趋于平淡,在这部分人群中有信仰的概率较小,其他年龄段人数分布相差不大趋于平衡。
(3)在教育程度上的调查结果本次问卷调查设计的受教育程度分为: A 小学及以下 B 初中 C 高中或中专D大学 E研究生及以上,五个层次。
经过有效问卷的统计分析选A的有106人,选B的有253人,选C、D、E的人数分别为126、62、18人。
从分析的数据可以看出受教育水平低的人可能有信仰的概率较大,学历越高信仰的人数较少,学历高低与信仰可能的大小呈负相关。
(4)在依赖信仰原因上的调查结果本次问卷调查设计的信念分为:A.我的命运把握在我的手中 B这是个物质的世界,钱主导了我们的生活 C.知识就是力量,尽我所能学到一技之长,成就一番事业D.珍惜时间活出价值,奉献自己 E.家庭幸福、身体健康、快乐就好。
经过有效问卷的统计分析选E的有356人,选B的有13人,选A、C、D的人数分别为6、82、108人,所以可以得出:信仰的大部分原因是为了家庭美满和个人追求。
(5)在个人信仰上的调查结果本次问卷调查设计的信仰分为三项:A.没有 B.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 C.其他选B的人占19.5%,这说明大部分人都对信仰持观望态度,并没有固定信仰。
(6)在信仰产生方面的调查结果本次问卷调查设计的信仰产生方式分为四项:A通过自身的积极寻求探索自身的经历及阅读 B.受家庭的影响 C.受教育或老师同学的影响 D.其他本次问卷中:59%的有信仰人士选B 23%的有信仰人士选A。
这说明信仰来源于家庭教育的影响很大。
三.通过这次调查问卷,我的收获和心得通过这次活动,我认为民俗的内容与形式会随着时代时代的变迁发生一定的变化,甚至淡化了某些仪式,但在潜意识里仍是关注或在意某些内容的,通过对信仰起源以及对民间信仰情况调查了解,我得出了这个结论:再过几十年,宗教信仰就会慢慢淡出我们的视线,这是随着时间推移,自然变化的结果。
但那些由宗教信仰带来的传统文化不会丢失,传统习俗宗祠是古人留下的,具有代表意义,尊宗敬祖的宗祠文化应该继承和发扬下去。
参考资料:[1]杜继文.佛教史.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2]王治心撰.中国基督教史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3]金泽:《中国民间信仰》.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5.6[4]曾传辉:《民间信仰本质属性和特殊属性之我见》. 杭州:国际民俗研讨会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