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并发症

合集下载

健康宣教肝硬化

健康宣教肝硬化

健康宣教肝硬化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病,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反复肝损害而形成的肝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进行性破坏,肝脏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并出现结节形成。

长期损害肝脏,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进展成肝硬化。

肝硬化除了引起各种肝病的症状外,还会导致诸多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本文将针对肝硬化这种疾病进行健康宣教,旨在让广大群众了解肝硬化的基本知识,提高对肝硬化的认识和防治意识。

肝硬化症状肝硬化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大多数患者常常被忽视而被诊断为其它肝病,如肝炎、脂肪肝等,但长期未能进行规范治疗,最终可能会发展为肝硬化。

肝硬化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腹水、黄疸、肝昏迷等表现。

患者还可能会出现消瘦、皮肤瘙痒、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

肝硬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如果及时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病症,减少病情发展的风险。

常见的肝硬化并发症肝硬化患者往往会合并多种并发症,下面列举常见的并发症。

腹水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就是腹水,大量液体积聚在腹腔中而使腹部明显膨胀。

患者腹壁变得十分紧张,容易因腹壁张力不耐久而疼痛。

腹水积聚一定时期后常伴随食欲不振、消瘦、乏力等症状。

肝昏迷肝昏迷是肝硬化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通常是由于胆酸在体内积聚导致的。

一般来说,肝昏迷最初的症状是精神和精神反应的变化,如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减退、嗜睡等,如果不及时处理,可导致昏迷、脑疝等危险情况。

门静脉高压门静脉高压是指门脉血管压力升高,常见于肝硬化晚期。

主要表现为脾大、胀气、腹泻、消化不良、黄疸等。

肝硬化的预防肝硬化的发展有很多原因,如酗酒、肝炎病毒感染、药物滥用等,而以上原因多数可以通过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来预防肝硬化的发生。

饮食上注重清淡肝脏有很高的再生能力,但如果遭到损伤,就需要足够的营养来帮助肝细胞修复。

因此,要多摄入新鲜水果、蔬菜、鱼、家禽等,而少吃肥肉、油腻、辛辣食物与带有刺激性的食品。

戒酒长期的酗酒是肝脏受损的主要因素之一,很多肝硬化患者都有长期的饮酒史。

肝硬化并发症的预防与综合治疗

肝硬化并发症的预防与综合治疗

肝硬化并发症的预防与综合治疗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

随着病情的进展,肝硬化患者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危及生命。

因此,了解肝硬化并发症的预防和综合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一、肝硬化常见并发症1、腹水腹水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由于肝脏功能受损,导致白蛋白合成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同时门静脉高压使得液体从血管内渗出到腹腔,形成腹水。

患者会出现腹部膨隆、腹胀、呼吸困难等症状。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硬化时,门静脉血流受阻,导致门静脉压力升高,进而使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当这些曲张的静脉受到粗糙食物、胃酸反流等因素刺激时,容易破裂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严重时可导致休克。

3、肝性脑病肝性脑病是由于肝脏功能衰竭,不能有效清除体内的毒性物质,如氨等,导致大脑功能紊乱。

患者会出现意识障碍、行为异常、昏迷等症状。

4、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硬化患者免疫力下降,肠道细菌容易移位到腹腔,引发感染,导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患者会出现发热、腹痛、腹水增多等症状。

5、肝肾综合征肝硬化晚期,肾脏血管收缩,肾脏血流量减少,导致肾功能衰竭,称为肝肾综合征。

患者会出现少尿、无尿、肌酐升高等症状。

二、肝硬化并发症的预防1、饮食管理肝硬化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原则。

限制钠盐的摄入,有助于减轻腹水;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以补充白蛋白;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证维生素的摄入。

避免食用粗糙、坚硬、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划伤食管胃底曲张的静脉。

2、控制病因如果肝硬化是由病毒性肝炎引起的,应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如乙肝患者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药物,丙肝患者使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等药物。

对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必须严格戒酒。

3、定期复查肝硬化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肝功能、血常规、腹部超声、胃镜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发症,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肝硬化并发症

肝硬化并发症

肝硬化病并发症
肝硬化病人常死于各种并发症,故对并发症的认识及治疗非常重要。

(1)、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多突然出现呕血及黑便。

出血的原因:①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②约有30%一40%出血是因为并发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等疾病。

③因肝功障碍,凝血因子生成障碍,凝血功能减低,引起上消化道粘膜弥漫性出血。

(2)、肝性脑病:是晚期肝硬化最严重并发症。

约50%病人有—定的诱因,有诱因者,去除诱因,经正规治疗,预后较好。

无诱因者预后极差,病死率较高。

此外,可出现脑脊髓损害症状,主要表现:痉挛性截瘫,下肢肌张力增高等。

(3)、感染:因长期患病,营养不良及脾功亢进,白细胞减少等,使机体抗感染能力及免疫功能低下,易造成各种感染,较常见腹膜及肠道感染。

(4)、电解质紊乱:常见低钾、低钠、低氯血症、代谢性碱中毒。

(5)、肝肾综合征:肝硬化晚期顽固性腹水基础上,出现功能性肾功衰竭此时肾脏无明显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①少尿或无尿;②稀释性低钠血症;③低尿钠;④氮质血症。

(6)、肝癌:肝硬化者常并发肝癌,特别在国内病毒性肝炎是肝硬化的主要病因,国内外正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三者之间的关系。

肝硬化常见并发症的治疗PPT课件

肝硬化常见并发症的治疗PPT课件

肝硬化并发症的危害
01
02
03
影响生活质量
肝硬化并发症可能导致患 者身体虚弱、疲劳、营养 不良等症状,影响患者的 生活质量。
增加死亡率
肝硬化并发症可能导致肝 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等 严重疾病,增加患者的死 亡率。
疾病进展
肝硬化并发症可能加速肝 硬化的进展,使肝脏功能 进一步恶化。
肝硬化并发症的预防
详细描述
肝硬化时,门静脉高压导致胃底和食管下段静脉曲张,易破裂出血。出血量少 时仅表现为黑便,出血量大时可出现呕血,严重时可引起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 。治疗上需及时止血、补充血容量、降低门静脉压力等。
肝性脑病
总结词
肝性脑病是由于肝功能严重受损,导致氨代谢紊乱,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的综合征。
详细描述
门静脉血栓形成或海绵样变的治疗
抗凝治疗
使用抗凝药物进行治疗,以溶解血栓 、预防血栓形成。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门静脉血栓形成或海绵样 变,需考虑手术治疗。
04
CATALOGUE
肝硬化并发症的护理与康复
日常护理
休息与活动
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 过度劳累,根据病情适 当活动,如散步、太极
等轻度运动。
避免感染
丰富维生素饮食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 蔬菜、水果、全谷类等。
控制盐分摄入
减少盐的摄入,以减轻水肿和 腹水等症状。
心理支持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与医生建立信任关系,积极沟 通病情和治疗方案。
心理疏导
接受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 者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
家属支持
家属给予关心和支持,让患者 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介入治疗
通过内镜或血管介入的方法,对出血 部位进行止血。

肝硬化的并发症主要有哪些?

肝硬化的并发症主要有哪些?

肝硬化的并发症主要有哪些?
*导读: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会经常出现营养不良,厌食恶心的症状,其实这是肝硬化发病前期的征兆。

众所周知,肝硬化是……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会经常出现营养不良,厌食恶心的症状,其实这是肝硬化发病前期的征兆。

众所周知,肝硬化是肝病体系之中最为严重的一种,这种病不仅会破坏肝脏功能,而且还会引起多种并发症。

那么肝硬化会引起哪些并发症呢?
一、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由致病菌经肠道、血液或者淋巴系统引起的腹腔感染,是在无腹腔内临近器官直接细菌感染来源(如肠穿孔、肠脓肿)的情况下发生于腹腔的感染。

是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

二、肝癌:肝硬化时因肝细胞损坏严重,出现大量肝细胞增生来代偿肝脏功能,新生的肝细胞会出现异常增生而发生癌变。

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当门脉压增高到一定程度,大量的门脉血液就分流到食管胃底静脉丛,使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曲张静脉张力达到一定程度时,黏膜就会变薄,加上外界因素的作用,如硬食、便秘等,极容易引发出血。

四、门脉高压症:肝硬化时,因纤维组织形成,肝小叶结构破坏,门脉血流受阻,导致来自胃、肠、脾等处的血大量瘀滞在门脉内,使门脉压力增高,达到一定程度后,形成门脉高压。

五、腹水和浮肿:血浆白蛋白主要在肝脏内合成,肝硬化患者因肝功能严重受损,致使蛋白合成出现障碍。

六、肝性脑病:肝细胞功能衰竭和门腔静脉之间有手术造成的或自然形成的侧支分流,从而产生的肝性脑病。

以上内容主要介绍了有关于肝硬化在发病后会出现的并发症。

希望能够为广大肝硬化患者提供一定帮助,为了防治肝硬化的病情出现恶化,建议您在被查出有肝硬化症状时立即接受治疗,千万不要错过了肝硬化的最佳治疗时机。

肝硬化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肝硬化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肝硬化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我们知道肝硬化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疾病,而且肝硬化的治疗也很麻烦,很多肝硬化的患者都几乎放弃治疗了,其实肝硬化疾
病在前期也就是在早期的时候,治疗效果还是很理想的,不过如
果到了肝硬化晚期的时候,真的是非常麻烦,很难进行治疗,所以如果发生了肝硬化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这样才能痊愈,另外肝硬化还有一个可怕的因素,那就是肝硬化会引发一些并发症,那么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些肝硬化常见并发症.
1、肝性脑病。

严重的肝硬化常见并发症,是常见的死亡原因,表现为精神错乱,定向力和理解力减退,嗜睡,终至昏迷。

2、肝肾综合征。

肝硬化合并顽固性腹水且未获恰当治疗时可出现肝肾综合征。

3、原发性肝癌。

在出现短期内病情迅速发展与恶化,进行性肝肿大,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肝区痛,血性腹水,长期发热,甲胎蛋白(AFP)持续性或进行性增高。

4、感染也是肝硬化常见并发症。

常见的是原发性腹膜炎,可表现为发热、腹痛与腹壁压痛和反跳痛,血白细胞可有增高,腹水混浊,腹水培养有细菌生长。

5、肝硬化常见并发症还有的就是上消化道大量出血。

多是由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也可因消化性溃疡、门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出血性胃炎等引起。

大量出血,则可导致休克并诱发腹水和肝性脑病,甚至休克死亡。

以上内容就是为大家所介绍的肝硬化常见并发症,大家要注意一下,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诊疗现状及研究进展

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诊疗现状及研究进展

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诊疗现状及研究进展肝硬化是一种肝脏疾病,是多种长期肝病的末期表现。

其主要特征是肝脏纤维化和结构改变,导致肝动脉和门静脉血液流通受阻,从而影响肝脏正常的代谢功能和解毒功能。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疾病,其病程缓慢,常常在患者无明显症状时发现。

肝硬化的并发症也非常严重,如肝癌、腹水、门脉高压、肝性脑病等,这些并发症都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诊疗现状肝硬化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关检查结果以及病史记录。

临床上,患者常表现为腹水、肝功能障碍、黄疸、肝淤血等,此外,还可以通过肝脏活检、超声、CT、MRI等检查手段明确肝硬化的诊断。

针对不同的病因,治疗肝硬化的方法也不同,例如应用抗病毒治疗颠覆性地改变了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参考这一例子,针对其他病因也应借鉴类似的方法。

在治疗肝硬化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因,合理地选择治疗方法。

目前常见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减压、腹水处理等。

药物治疗是治疗肝硬化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口服肝核素类降脂药、口服利蝗卡因、口服泼尼松等都可以起到缓解肝硬化症状的作用。

在治疗门脉高压时,常用的药物包括贝塔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各种药物的不同禁忌症,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谨慎选择药物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外,手术治疗是治疗肝硬化的另一种重要方法。

肝移植是治疗末期肝硬化的最有效方法,但是由于移植器官的稀缺性和手术难度较大等原因,移植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

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自身脂肪-干细胞联合移植可以在互补移植的同时达到创造新的种植构架,增强移植后的肝脏修复恢复能力等作用,为治疗肝硬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除此之外,减压和腹水处理也是治疗肝硬化的重要环节。

减压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择期维持性减压、急性出血时紧急减压等,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方法。

相对而言,腹水处理则比较简单,主要是经皮穿刺腹水抽取或者胸腔穿刺引流。

肝硬化常见并发症的危害性

肝硬化常见并发症的危害性

肝硬化常见并发症的危害性*导读:核心提示:肝硬化常见并发症的危害性:1、肝昏迷2、上消化道出血溃疡所致3、感染4、肝肾综合症5、肝硬化常……核心提示: 肝硬化常见并发症的危害性:1、肝昏迷2、上消化道出血溃疡所致3、感染4、肝肾综合症5、肝硬化常见并发症有时表现为原发性肝癌腹水、呕血、肝昏迷等都是肝硬化晚期常见的并发症,对这些事并发症都需要患者积极预防,特别是肝硬化晚期患者,此外,肝硬化常见并发症还有什么可怕的呢?来听听权威肝病专家的相关介绍。

1、肝昏迷:肝功能严重衰竭时可发生肝昏迷。

正常情况下,肝脏对蛋白质氨基酸的代谢是:蛋白质→氨基酸→去氨作用→氨→尿素。

肝硬变后期,由于肝功能严重障碍,去氨作用差,氨不能进一步合成尿素,血液中氨的浓度升高,毒害中枢神经系统。

患者起初躁动不安、谵妄、痉挛,后期嗜睡、昏迷。

2、上消化道出血:这是肝硬化常见并发症,多突然发生大量呕血或黑粪,常引起出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病死率很高。

出血原因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外,部分为并发急性胃粘膜糜烂或消化性溃疡所致。

3、感染:肝硬化患者抵抗力低下,常并发细菌感染,如肺炎、胆道感染、自发性腹膜炎等。

自发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多为革兰阴性杆菌,一般起病较急,表现为腹痛、腹水迅速增长,严重者出现中毒性休克,起病缓慢者多有低热、腹胀或腹水持续不减;体检发现轻重不等的全腹压痛和腹膜刺激症。

4、肝肾综合症:又称功能性肾衰竭,发生在失代偿期肝硬化出现大量腹水时,由于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及肾内血液重分布引起,其特征是自发性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稀释性低钠血症或低尿钠,肾脏本身却无重要病理改变。

5、肝硬化常见并发症有时表现为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的病因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因素。

目前认为与饮用水的污染、黄曲霉菌、亚硝胺、农药、肝脏寄生虫感染,以及营养不良等有密切关系。

清楚了肝硬化常见并发症的危害性,希望肝硬化患者能早日接受治疗,以免造成肝硬化晚期患者遭受更多严重的症状,有问必答网祝大家身体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硬化并发症
(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为最常见并发症。

多突然发生呕血和(或)黑便,常为大量出血,引起出血性休克,可诱发肝性脑病。

在血压稳定、出血暂停时内镜检查可以确诊。

部分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大出血可由其他原因如消化性溃疡、门脉高压性胃病引起,内镜检查可资鉴别。

(二)感染
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常并发感染,如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等而出现相应症状。

有腹水的患者常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SBP 是指在无任何邻近组织炎症的情况下发生的腹膜和(或)腹水的细菌性感染,是肝硬化常见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病率颇高。

病原菌多为来自肠道的革兰阴性菌。

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短期内腹水迅速增加,体检发现轻重不等的全腹压痛和腹膜刺激征。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升高。

部分患者上述临床表现不典型,而表现为肝功能迅速恶化,发生低血压或休克,可诱发肝性脑病,应予注意。

腹水检查如白细胞>500×106/L或多形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PMN)>250×106/L,可诊断SBP,腹水细菌培养有助确诊。

(三)肝性脑病
是本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亦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主要临床表现为性格行为失常、意识障碍、昏迷。

(详见本篇第十六章)
(四)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肝硬化患者常见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有:①低钠血症:长期钠摄人不足、长期利尿或大量放腹水导致钠丢失、抗利尿激素增多致水潴留超过钠潴留(稀释性低钠)。

②低钾低氯血症:钾的摄入不足、呕吐腹泻、长期应用利尿剂或高渗葡萄糖液、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等,均可促使或加重血钾和血氯降低;低钾低氯血症可导致代谢性碱中毒,并诱发肝性脑病。

③酸碱平衡紊乱:肝硬化时可发生各种酸碱平衡紊乱,其中最常见的是呼吸性碱中毒或代谢性碱中毒,其次是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五)原发性肝细胞癌
肝硬化特别是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发生肝细胞癌的危险性明显增高。

当患者出现肝区疼痛、肝大、血性腹水、无法解释的发热时要考虑此病,血清甲胎蛋白升高及B超提示肝占位性病变时应高度怀疑,CT可确诊。

必要时行肝动脉造影检查。

对肝癌高危人群(35岁以上,乙肝或丙肝病史≥5年、肝癌家族史和来自肝癌高发区)应定期做甲胎蛋白和B超筛查,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持续甲胎蛋白定量高于正常而未达肝癌诊断标准者,应定期跟踪随访。

(六)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
HRS是指发生在严重肝病基础上的肾衰竭,但肾脏本身并无器质性损害,故又称功能性肾衰竭。

主要见于伴有腹水的晚期肝硬化或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

发病机制主要是全身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表现为内脏血管床扩张,心输出量相对不足和有效血容量不足,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被进一步激活,最终导致肾皮质血管强烈收缩、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HRS临床表现为自发性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和血肌酐升高,稀释性低钠血症,低尿钠。

临床分为1型和2型。

1型HRS为急进性肾功能不全,2周内血肌酐升高超过2倍,达到或超过226μmol/L(2.5mg/d1)。

其发生常有诱因,特别是SBP。

2型HRS为稳定或缓慢进展的肾功能损害,血肌酐升高在133~226μmol/L(1.5~2.5mg/dl)之间。

常伴有难治性腹水,多为自发性发生。

美国肝病学会于2007年推荐使用发生在肝硬化基础上HRS诊断的新标准:①肝硬化合并腹水;②血肌酐升高大于133μmol/L(1.5mg/d1);③在应用白蛋白扩张血容量并停用利尿剂至少2天后血肌酐不能降至133μmol/L以下,白蛋白
推荐剂量为1g/(k g·d),最大可达100g/d;④无休克;⑤近期未使用肾毒性药物;⑥不存在肾实质疾病如蛋白尿>500mg/d、镜下血尿(>50红细胞/高倍视野)和(或)超声检查发现肾脏异常。

HRS诊断时应与血容量不足引起的肾前性氮质血症、尿路梗阻、各种病因所致的器质性急、慢性肾衰竭鉴别。

(七)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
肝肺综合征是指发生在严重肝病基础上的低氧血症,主要与肺内血管扩张相关而过去无心肺疾病基础。

临床特征为严重肝病、肺内血管扩张、低氧血症/肺泡一动脉氧梯度增加的三联征。

发病的关键是肺内血管扩张,特别是肺内前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扩张;毛细血管、小静脉、小动脉壁增厚等,导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氧弥散受限及肺内动静脉分流,均最终引起低氧血症。

肺内血管扩张发生的机制未明,涉及一系列血管活性因子,其中肺内NO 增加可能起重要作用。

晚期肝硬化患者常有轻度的低氧血症,主要与大量腹水导致膈肌抬高所引起的呼吸障碍有关,但当动脉氧分压明显下降而排除了相关的心肺疾病时应考虑HPS。

患者多伴有呼吸困难,尤以立位时加重。

HPS的诊断依据为:立位呼吸室内空气时动脉氧分压<70mmHg或肺泡-动脉氧梯度>20mmHg,特殊影像学检查(超声心动图气泡造影、肺扫描及肺血管造影)提示肺内血管扩张。

本症无有效治疗,预后差。

(八)门静脉血栓形成
近年发现该并发症并不少见。

如果血栓缓慢形成,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如发生门静脉急性完全阻塞,可出现剧烈腹痛、腹胀、血便、休克,脾脏迅速增大和腹水迅速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