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计算机病毒防范总结

合集下载

计算机病毒与防护工作总结

计算机病毒与防护工作总结

计算机病毒与防护工作总结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病毒也日益猖獗。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可以
在计算机系统中复制并传播的恶意软件,它们可能会破坏文件、窃取个人信息,甚至使整个系统崩溃。

因此,保护计算机系统免受病毒侵害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

首先,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类型和传播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计算机病毒包
括蠕虫、木马、间谍软件等,它们可能通过电子邮件、下载文件、移动存储设备等方式传播。

因此,用户应该警惕来自未知来源的文件和链接,避免随意点击或下载可疑内容。

其次,安装有效的防病毒软件也是保护计算机系统的重要手段。

防病毒软件可
以实时监测系统的安全状态,及时发现并清除潜在的病毒威胁。

同时,定期更新防病毒软件的病毒库也是必不可少的,以保证软件能够及时识别最新的病毒变种。

此外,定期备份重要文件也是防范计算机病毒的重要措施。

在遭受病毒攻击时,备份文件可以帮助用户快速恢复受损的数据,减少损失。

而且,备份文件应该存储在离线设备上,以防止病毒通过网络传播到备份文件中。

最后,用户应该保持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及时更新。

厂商会不断修复系统和应用
程序中的漏洞,以防止病毒利用这些漏洞进行攻击。

因此,用户应该定期检查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更新,保证系统能够及时获取最新的安全补丁。

总的来说,计算机病毒的威胁无处不在,保护计算机系统免受病毒侵害需要全
面的工作。

用户应该加强对计算机病毒的了解,安装有效的防病毒软件,定期备份重要文件,并保持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及时更新,以确保计算机系统的安全。

计算机病毒与防护工作总结

计算机病毒与防护工作总结

计算机病毒与防护工作总结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病毒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计算机病毒可以对计算机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害,包括数据丢失、系统崩溃甚至是个人隐私泄露。

因此,计算机病毒的防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做好计算机病毒的防护工作,必须要安装一款可靠的杀毒软件。

杀毒软件可以及时发现并清除计算机病毒,保护计算机系统的安全。

此外,定期更新杀毒软件的病毒库也是非常关键的,以确保及时发现新的病毒并进行处理。

其次,要加强对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防护。

这包括设置强密码、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补丁、不轻易下载未知来源的文件等。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计算机病毒的感染机会,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

此外,也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

员工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使用者,他们的安全意识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安全。

因此,要定期对员工进行计算机安全意识的培训,让他们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学会识别和防范计算机病毒。

最后,要定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安全检查。

通过定期的安全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系统中的安全隐患,加强对系统的安全防护,保障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运行。

总的来说,计算机病毒的防护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只有加强对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防护,才能有效地防范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保护计算机系统的安全。

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计算机病毒的防护工作,共同维护计算机系统的安全。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心得体会]计算机病毒防治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心得体会]计算机病毒防治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心得体会]计算机病毒防治文学与新闻学院12级广告2班学号:2021370908 姓名:孟冉作为一名文科生,我对计算机技术很不擅长,往往电脑出了一点小毛病就会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

也因此我报了计算机病毒与防治这一门选修课。

这门课让我收获了很多,下面就是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了解到了计算机病毒的特点:自由复制能力、具有潜在的破坏力、只能由人为编制而成、只能破坏系统程序、具有可传染性。

以及计算机病毒的典型症状:屏幕异常滚动,和行同步无关、系统文件长度发生变化、出现异常信息、异常图形、运行速度减慢,系统引导、打印速度变慢、存储容量异常减少、系统不能由硬盘引导、系统不能出现异常死机、数据丢失、执行操作异常等,如果电脑出现了上述情况,别犹豫,赶紧杀杀毒吧!虽然病毒形式多种多样,但它们发作的目的都是为了破坏程序的完整性,篡改文件的精确性,使系统所支持的数据和服务失去功效。

其主要保险形式有:破坏文件分配表,使磁盘上的用户信息丢失、改变磁盘分配,造成数据的错误、删除磁盘上特定的文件或破坏文件的数据、影响内存中的常驻程序、自我繁衍,侵占大量存储空间、改变正常运行程序、待用用户的重要数据。

计算机网络病毒的破坏性极强。

它不仅攻击程序,而且能就破坏网络上的主机硬分区,造成主机无法启动,使整个网络无法工作。

网络病毒有很强的繁殖或再生机制,一旦一个网络病毒深入到一个公共的实用工具或实用软件中,便会很快传播扩散到整个网络上。

在传播扩散的同时,伪装隐蔽自己,不易被发现,其传播扩散的速度是单台计算机的几倍到几十倍。

少则几个小时,多则一个星期,病毒就会充满整个网络。

潜伏在网络中的病毒一旦等到触发条件成熟,便会立刻活跃起来,触发条件可以是用户名、内部时钟、网络的一次操作或是一次通讯对话等等。

-种网络病毒并不针对、也不可能针对所有的计算机及网络主机惊醒攻击。

限于操作系统的不同,一中午了病毒只有一种病毒,有的专门攻击危机DO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有的专门攻击UNIX操作系统或MACINTOSH计算机。

计算机病毒查杀工作总结

计算机病毒查杀工作总结

计算机病毒查杀工作总结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病毒成为了网络安全的一个严重问题。


算机病毒的传播和破坏能力越来越强,给网络系统和个人用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计算机病毒查杀工作成为了网络安全领域的重要工作之一。

计算机病毒查杀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计算机病毒进行实时监测。

通过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等安全工具,
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清除潜在的病毒威胁。

其次,定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全面扫描。

定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全面扫描,查
找并清除已经感染的病毒,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再次,加强对计算机用户的安全教育。

加强对计算机用户的安全教育,提高用
户的安全意识,避免点击不明链接、下载未知软件等行为,减少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最后,及时更新杀毒软件和病毒库。

定期更新杀毒软件和病毒库,确保系统具
有最新的病毒查杀能力,及时应对新型病毒的威胁。

总之,计算机病毒查杀工作是保障计算机系统安全的重要工作之一。

只有加强
对计算机系统的监测和管理,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及时更新杀毒软件和病毒库,才能有效地防范和清除计算机病毒的威胁,确保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计算机病毒及防范措施

计算机病毒及防范措施

计算机病毒及防范措施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越来越依赖计算机和网络来进行日常生活和工作。

然而,与此同时,计算机病毒也不断地演变和增加。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恶意软件,能够感染计算机系统并对其造成损害。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种类及其对系统的危害,并讨论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措施。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是一种能够自我复制并传播到其他计算机系统上的恶意软件。

它们通常隐藏在合法程序或文件中,使用计算机用户的操作或漏洞,传播和植入到目标系统中。

一旦感染,计算机病毒会破坏、修改或篡改系统的运行,对系统和用户的数据造成损害。

计算机病毒的种类计算机病毒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和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危害。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计算机病毒种类:1.蠕虫病毒:这种病毒能够自我复制并传播到计算机网络中的其他系统。

一旦感染,它会不断复制自己,占用网络带宽和系统资源,导致网络拥塞和系统崩溃。

2.木马病毒:木马病毒通常伪装成合法程序或文件,一旦被执行,它会在后台运行,并开启系统的后门。

黑客可以通过后门远程访问受感染的计算机,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敏感数据。

3.病毒文件:这种病毒会感染计算机上的可执行文件,一旦被执行,它会破坏或修改文件的内容,并传播到其他可执行文件上。

4.间谍软件:间谍软件通常通过捆绑在免费软件中的方式植入到用户的计算机中。

一旦被安装,它会监视用户的在线活动,收集个人信息,并发送给第三方。

计算机病毒带来的危害计算机病毒对个人和组织的计算机系统和数据造成严重的危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危害:1.数据丢失或破坏:某些病毒会破坏或篡改文件系统或存储设备上的数据,导致数据丢失或损坏。

这可能会对个人用户和组织的业务运营造成严重影响。

2.系统崩溃和拒绝服务:一些病毒会占用系统资源,并导致系统崩溃或变得不稳定。

这可能导致计算机系统无法正常运行,从而造成数据丢失和业务中断。

3.个人信息和敏感数据泄露:病毒可能会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敏感数据,并将其传送到黑客或第三方。

常见计算机病毒防护技巧

常见计算机病毒防护技巧

常见计算机病毒防护技巧第一章:常见计算机病毒的种类与传播方式计算机病毒是指潜藏在计算机系统内的一种具有自我复制功能的恶意软件。

根据病毒的特点以及传播方式的不同,计算机病毒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蠕虫病毒、木马病毒、间谍病毒等。

蠕虫病毒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传播,木马病毒通过在被感染计算机上建立后门进行攻击,而间谍病毒则用于窃取用户隐私信息。

了解不同种类的计算机病毒以及它们的传播方式,是有效保护计算机的第一步。

第二章:更新操作系统与软件经常性地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是防护计算机病毒的重要措施之一。

随着计算机病毒不断进化和演变,软件和操作系统厂商会不断修复漏洞和提供安全更新来防范病毒攻击。

因此,用户及时安装这些更新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计算机系统始终具备最新的安全性能。

第三章:使用强密码和多因素认证密码的强度直接关系用户账户的安全性。

使用组合各种字符(包括字母、数字和符号)的密码,并尽量避免使用常见、容易被猜测的密码,可以提高账户的安全性。

同时,多因素认证可以有效增强账户的防护能力。

用户可以将密码与指纹、硬件密钥等其他因素结合,从而保护账户免受未经授权访问的威胁。

第四章:谨慎打开附件和下载文件电子邮件、社交媒体、即时通讯等渠道,常被黑客用于传播病毒。

因此,用户应当谨慎打开附件和下载文件,特别是来自陌生或不可信来源的邮件。

在打开附件之前,可以通过杀毒软件进行检查,并在下载文件之前使用可信的资源和官方网站验证其来源和完整性。

第五章: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杀毒软件和防火墙是保护计算机免受病毒攻击的重要工具。

杀毒软件可以扫描和检测潜在的威胁,并及时删除或隔离病毒。

防火墙可以监控网络流量,阻止未授权的访问,从而有效防止恶意软件入侵。

用户应当定期更新杀毒软件的病毒库,并保持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的开启状态。

第六章:备份重要数据与文件及时备份重要数据和文件是应对计算机病毒攻击的有效手段。

如果系统被病毒感染或受到攻击,备份的数据可以被恢复,避免数据丢失和损坏。

计算机病毒查杀工作总结

计算机病毒查杀工作总结

计算机病毒查杀工作总结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病毒的威胁也日益增强。

为了保护计算机
系统的安全,计算机病毒查杀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计算机病毒查杀工作,现在是时候对这些工作进行总结和回顾了。

首先,我们需要意识到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计算机病毒可以导致系统崩溃、数
据丢失甚至个人隐私泄露,给用户带来巨大的损失。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计算机病毒查杀工作,及时发现和清除潜在的威胁。

其次,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

计算机病毒的种类繁多,形式复杂,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最新的查杀技术和方法,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我们才能更有效地进行计算机病毒查杀工作。

另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团队合作和信息共享。

在进行计算机病毒查杀工作时,
我们需要与其他部门和单位进行密切合作,共同分享信息和资源,形成合力,共同应对计算机病毒的威胁。

最后,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和提升我们的查杀工作流程和机制。

通过总结和回顾
过去的工作经验,我们可以找到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我们的查杀工作流程和机制,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查杀成功率。

总的来说,计算机病毒查杀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和不断
提升。

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加强团队合作和信息共享,不断完善和提升我们的查杀工作流程和机制,我们才能更有效地保护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为用户提供更加稳定和安全的计算环境。

计算机病毒如何防范

计算机病毒如何防范

计算机病毒如何防范计算机病毒防范介绍一:1.不用原始软盘或其他介质引导机器,对系统等原始盘实行保护:2,。

不随便使用外来软盘或其他介质,对外来软盘或其他介质必须先检查后使用:3.做好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的备份,并定期进行数据文件备份,供系统恢复使用:4.计算机系统要专机专用,要避免使用其他软件,如游戏软件,减少病毒感染机会:5.接收网上传送的数据要先检查后使用,接收邮件的计算机要与系统计算机分开:6.定期对计算机进行病毒检查,对于联网的计算机应安装实时检测病毒软件,以防止病毒传入:7.如发现有计算机感染病毒,应立即将该台计算机从网上撤下,以防止病毒蔓延计算机病毒防范介绍二:不使用盗版软件,有些盗版软件中含有病毒。

第一次运行新软件前应使用病毒查杀软件检查它是否有毒,对不能确定来源的文件一定要进行扫描查毒。

备份硬盘引导区和主引导扇区数据,系统盘一般只安装系统,各种软件和文档不要安装在系统盘,对重要的数据还要经常进行备份也就是说要定期备份硬盘的重要参数,如主引导记录、文件分配表等以减少因病毒而造成的损失。

使用杀毒软件,定期扫描检查整个系统。

及时升级软件。

每一个软件都有许多的缺陷,都在不断的完善,新版本要比旧版本的缺陷少得多,性能更稳定,可靠性更高,所以我们要使用新版本对旧版本不断进行升级。

操作系统也会不断发布补丁,及时打上补丁,堵塞安全漏洞。

对新插入计算机的优盘、移动硬盘、光盘等其他可插拔介质,要先进行病毒扫描,确保无感染病毒后再打开其中的文档或程序。

从互联网上下载各种软件、文档后,不要先行打开,应该先进行病毒扫描,确保安全后再打开。

九是文件共享后及时取消共享,防止受到其他电脑上病毒的攻击。

查杀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都需要安装查杀病毒软件,经常上网的计算机还需要安装网络防火墙等,当发现计算机可能感染病毒时,需要及时运行查杀病毒程序查杀病毒,若有文件受到感染,还需要隔离受感染文件。

常用查杀病毒软件有金山毒霸、瑞星杀毒软件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精品课程 网络安全技术
上海教育高地建设项目 高等院校规划教材
(第2版)
第8章 计算机病毒防范


1 2 3 4 5 6
8.1 计算机病毒概述
8.2 计算机病毒的构成与传播
8.3 计算机病毒的检测清除与防范 8.4 恶意软件的危害与清除 8.5 360安全卫士及杀毒软件应用实验 8.6 本章小结
2. 窃取系统控制权
当用户调用正常程序时窃取到系统的控制权,先于正常程序执行,病毒 的动作、目的对用户往往是未知的,未经用户允许。
3. 隐蔽性
病毒程序很隐蔽与正常程序只有经过代码分析才能区别。
4. 破坏性
侵入系统的任何病毒,都会对系统及应用程序产生影响。占用系统资源, 降低计算机工作效率,甚至可导致系统崩溃,其破坏性多种多样。
(1)病毒前缀 (2)病毒名
病毒名即病毒的名称,如“病毒之母”CIH病毒及其变 种的名称一律为“CIH”,冲击波蠕虫的病毒名为“Blaster”。病 毒名也有一些约定俗成方式,可按病毒发作的时间命名,如黑色星 期五;也可按病毒发作症状命名,如小球;或按病毒自身包含的标 志命名,如CIH;还可按病毒发现地命名,如耶路撒冷病毒;或按 病毒的字节长度命名,如1575。
案例8-4
(3)病毒后缀
8.1 计算机病毒概述
8.1.2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根据对病毒的产生、传播和破坏行为的分析,可将病毒概括为以下6 个 主要特点。
1. 传播性
传播性是病毒的基本特点。计算机病毒与生物病毒类似,也会通过各种 途径传播扩散,在一定条件下造成被感染的计算机系统工作失常甚至瘫痪。
通常,计算机病毒所攻击的对象是系统可执行部分,按照病毒链接方式 可分为4种:
8.1 计算机病毒概述
4.按照病毒的破坏能力分类
根据病毒破坏的能力可划分为4种:
5.按照传播媒介不同分类
按照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媒介分类,可分为单机病毒和网络病毒。
6.按传播方式不同分类
按照计算机病毒传播方式可分为引导型病毒、文件型病毒和混合型病毒3种。
8.1 计算机病毒概述
7.以病毒特有的算法不同分类
根据病毒程序特有的算法分类 伴随型 病毒 "蠕虫" 型病毒 寄生型 病毒 练习型 病毒 诡秘型 病毒 变型 病毒
8. 按照病毒的寄生部位或传染对象分类
传染性是计算机病毒的本质属性,根据寄生部位或传染对象分类,即根 据计算机病毒传染方式进行分类,有以下3种:
9. 按照病毒激活的时间分类
按照病毒激活时间可分为定时的和随机的。
8.1 计算机病毒概述
8.1.4 计算机中毒的异常症状
病毒的存在、感染和发作的特征表现可分为三类:计算机病毒发作前、 发作时和发作后。通常病毒感染比系统故障现象更多些。
8.1.3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1.以病毒攻击的操作系统分类
以病毒攻击的操作系统分类
攻击DOS系 统的病毒 攻击 Windows系 统的病毒 攻击UNIX系 OS/2系统的 统的病毒 病毒 攻击 NetWare系 统的病毒
8.1 计算机病毒概述
2.以病毒的攻击机型分类
3.按照病毒的链接方式分类
1.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海湾战争中用网络病毒攻击取得重大战果。据报 道,1991年的海湾战争是美军主导参加的一场大规模局部战 争。美国在伊拉克从第三方国家购买的打印机里植入可远程 控制的网络病毒,在开战前,使伊拉克整个计算机网络管理 的雷达预警系统全部瘫痪,并首次将大量高科技武器投入实 战,取得了压倒性的制空、制电磁优势,也是世界首次公开 在实战中用网络病毒攻击取得的重大战果,强化了美军在该 地区的军事存在,同时为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奠定基础。
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 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为:是指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 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 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案例8-1
8.1 计算机病毒概述
2. 计算机病毒的发展
案例8-2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起源。在第一部商用计算机推出前,计算 机先驱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在一篇论文中,曾初步概 述了病毒程序的概念。美国著名的AT&T 贝尔实验室中,三个年轻 人工作之余玩的一种“磁芯大战”(Core war)的游戏:编出能吃 掉别人编码的程序来互相攻击。这种游戏,呈现了病毒程序的感染 和破坏性。
8.1 计算机病毒概述
5. 潜伏性
绝大部分的计算机病毒感染系统之后一般不会马上发作,可长期隐藏在 系统中,只有当满足其特定条件时才启动其破坏代码,显示发作信息或破坏 系统。
6. 不可预见性
不同种类的病毒代码相差很大,但有些操作具有共性,如驻内存、改中 断等。利用这些共性已研发出查病毒程序,但由于软件种类繁多、病毒变异 难预见。
计算机病毒发展主要经历了五个重要的阶段。
8.1 计算机病毒概述
案例8-3
下载《2012》,当心凶猛病毒.
计算机反病毒机构发布警示,随着灾难大片《2012》的热映,很多电影 下载网站均推出在线收看或下载服务,一种名为“中华吸血鬼”变种病毒, 被从一些挂马的电影网站中截获。
3. 计算机病毒的产生原因
计算机病毒的起因和来源情况各异,有的是为了某种目的,分为个人行 为和集团行为两种。有的病毒还曾为用于研究或实验而设计的“有用”程序, 后来失制扩散或被利用。 计算机病毒的产生原因主要有4个方面:
恶作剧型
报复心理型
版权保护型
特殊目的型
8.1 计算机病毒概述
4.计算机病毒的命名方式
命名方式由多个前缀与后缀组合,中间以点“•”分隔,一般格式为: [前缀].[病毒名].[后缀]。如振荡波蠕虫病毒的变种“Worm. Sasser. c”, 其中Worm指病毒的种类为蠕虫,Sasser是病毒名,c指该病毒的变种。


教学目标
● 了解计算机病毒发展的历史和趋势 ● 理解病毒的定义、分类、特征、结构、传 播方式和病毒产生 重点 ● 掌握病毒检测、清除、防护、病毒和防病 毒的发展趋势 重点 ● 掌握恶意软件概念、分类、防护和清除 ● 掌握360安全卫士及杀毒软件应用实验
Hale Waihona Puke 8.1 计算机病毒概述 8.1.1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