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埋供热管道应力及热位移的分析2006

合集下载

实用文库汇编之直埋供热管道应力及热位移的分析

实用文库汇编之直埋供热管道应力及热位移的分析

实用文库汇编之直埋供热管道应力及热位移的分析2006-10-31摘要:分析直埋敷设供热管道在工作温度循环变化过程中管道应力、热位移等参数的变化特点。

通过分析长直管段和短过渡段管段的工作过程中应力、热位移等参数的变化,研究了直埋敷设管道热位移对管道安全的影响。

关键词:直埋管道;供热管道;应力;热位移近年来随着城市供热管网的不断发展,热水管道直埋技术日益成熟,并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城市供热工程中[1-3]»直埋敷设管道中各点的热位移、摩擦力及管逍应力等参数随供热管道升温、降温发生变化[4、5],由于管道布置形式不同,管道最不利的状态不一泄为管道达到最高工作温度及管段处于锚固段时。

有些管段因增设补偿器,使管段处于过渡段内工作,但由于管段的各种参数随着供热管道升温、降温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工作状态偏离设计状态,对管件造成破坏。

本文通过分析某种布置的管段应力、热位移的变化研究直埋管段热位移对管道安全的影响。

1直埋敷设管道的管段类型直埋敷设供热管道根据管道变形及应力分布特点一般可分为过渡段、锚囿段[5-8]o①过渡段过渡段的一端为固泄端(指固左点、驻点或锚固点),列一端为活动端(补偿器或弯头),当管道温度变化时,能产生热位移。

在过渡段的活动端处,温度变化时管段基本处于自由伸缩状态,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髙,管段活动截面从活动端逐渐移向固左端,由于管段与周围上壤之间的摩擦力作用,管段热伸长受阻。

随着管段活动截面逐渐接近固左端,摩擦阻力增加至与温升产生的热应力相等,该点管道截而受力平衡,管段不能再向活动端伸长,从而进入自然锚固状态,该点即为自然锚固点。

过渡段中由于各点都有不同程度的热位移,热应力得到部分释放,因此过渡段的轴向热应力从活动端的零值逐渐增加至固泄端的最大值。

②锚固段锚固段由于受上壤摩擦力的作用,管段热伸长受阻,当管道温度发生变化时,不产生热位移。

在锚固段内管道的热伸长完全转变为轴向应力留存在管壁内,使该管段应力达到最大值。

(热能工程专业论文)直埋敷设供热管道应力分析与受力计算

(热能工程专业论文)直埋敷设供热管道应力分析与受力计算

哈尔滨J下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口=1.2x10~m/m-℃,供水温度疋=130℃,回水温度瓦=80℃,管道安装温度瓦=5℃,管内介质工作压力P=1.6MPa.外径见=720mm,内径见=700mm。

1.管道内压应力
分析管道内压力产生的应力时,假设管道的内压作用在管道内没有压力损失,即管道内的内压力作用是定值。

数值分析时的模型可以简化为平面圆环的应力分析问题。

又因为管道是轴对称的,为了方便分析不同管径的内压应力可以取管道的1/4作为几何模型(见图2.6),单元模型采用结构实体单元plane42,网格为Quad4node。

图2-6管道的几何模型图
ANSYS分析命令流如下:
,PREP7
ET,l,PI,ANE42
hdmMP,1.0
MPDATA,EX,l,,2e11
MPDATA,PRXY,l一03
CYL4,0,0,0.35,0,0.36,90
图2-7内压应力等效变形图
图2-8内压应力等效应力图
应力分析结果:见图2.7内压应力等效变形图,图2.8内压应力等效应
图2-9径向应力分布图
图2-11周向应力分布图。

直埋热水管道热位移的计算分析

直埋热水管道热位移的计算分析

t h e s t r e s s i n t h e d e s i g n c o n d i t i o n, T h i s p a p e r e x p o u n d s t h e s i g n i i f c a n c e o f t h e mi n i mu m
过 分析 直埋 热水 管道在 设 计条件 下 的 受力状 况 , 阐述 了过 渡段 最 小长度 、 过 渡段 最 大
长度 和屈服 温 差对 于直埋 热水管 道计算 的 重要 意 义 . 讨论 了管道在 不 同条件 下热位 移 的影响 因素和计 算方 法 , 对 于直埋 热水 管道 的合 理 设计 、 安 全运 行具 有重要 意 义
wa t e r pi pe l i n e
B y C h e n g L i a n g
Ab s t r a c t : I n t h e d e s i g n c a l c u l a t i o n o f d i r e c t l y b u r i e d h o t w a t e r p i p e l i n e ,T h e r ma l d i s p l a c e me n t c a l c u l a t i o n i s a n e s s e n t i l p a a r t .i t p l a y s a v e r y i mp o r t a n t r o l e i n t h e
区域 供 热
2 0 1 7 . 4期
直埋 热水 管道 热位移 的计算分析
中国新 时代 国际工程 公 司 程 亮
【 摘
要】 在直埋热水管道的设计计算 中, 热位移计算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其对于

大管径直埋热力管道三通应力分析

大管径直埋热力管道三通应力分析

大管径直埋热力管道三通应力分析姜方【摘要】三通是热力管道中常用的管件,由于在管道运行时,会在管道的连接处产生峰值应力,因此管道容易产生局部疲劳破坏.本文针对一个实际工程进行了应力分析与计算,并利用ANSYS软件对三通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做到在满足应力要求的基础上合理布置附件.【期刊名称】《建筑热能通风空调》【年(卷),期】2015(034)006【总页数】4页(P68-70,94)【关键词】大管径;三通;应力分析【作者】姜方【作者单位】山东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供热管道系统经常要分支,三通是常用的分支结构,不仅承担着管道改向和分流流量的作用,更是一种重要的柔性元件,具有消除管道因温差和安装尺寸偏差等原因造成的应力的作用。

三通同直管段相比,属于大开空结构,有一部分几何形状不连续,在支管与干管的肩部交界处存在极大的应力集中,特别容易产生峰值应力,当直管段处于安全运行状态时,三通有可能已经达到曲服。

三通由于承担作用和处于部位特殊,不只承受内压作用,弯矩、扭矩、轴向力也作用于此,是管道荷载的集中部位。

同时,管道中流体高速流动对三通管壁冲刷引起的管壁减薄,含腐蚀物质的介质对管壁腐蚀产生刻蚀,使得萌生疲劳裂纹、管道爆裂泄露和局部鼓胀危险发生的机会大大增加。

由此看来,整个管道的完整和安全运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三通质量的好坏与承载能力的高低。

从干管上接出分支,是直埋管道设计和管道安全运行的难点之一。

分支点处的处理方法不仅要考虑工程进度,还要考虑工程造价。

一般而言主管道走向规划后,应根据分支线的位置,本着降低分支点的受力的原则,反复调整主线补偿装置和固定墩的位置。

对于无补偿直埋设计,如果技术可靠、经济条件合理,也可以在分支引处设置少量的补偿装置,力求三通连接处主干线轴向位移量小于50mm[1]。

当支管给三通连接处的轴向力较大时,要对分支三通进行加固或安装补偿措施。

直埋供热管道焊制三通的强度验算,应根据内压和主管轴向荷载联合作用进行。

专题1:直埋供热管道的应力、应变、热和力转换

专题1:直埋供热管道的应力、应变、热和力转换

14
3、过渡段、锚固段热应力、热伸长
有补偿管段:从热膨胀角度看,该管段属于约束 膨胀管段,自由膨胀量的一部分膨胀出来,需要有补 偿器吸收。 过渡管段:也就是有补偿管段,膨胀量的一部分被 土壤约束而产生热应变、热应力。且热应力从补偿器 到自然锚固点线性增大,即补偿器(自由端)的最小 值过渡到到自然锚固点的最大值。即从受力角度称为
10
1.2 热膨胀力、内力、热应力的产生转换
被完全压缩。管道热膨胀力为: ' ' ' ' E(t3 t0 ) A 1000N, (大于E(t 2 t 0 ) A 500 N) 热膨胀力和外力平衡。管道内力也等于:
' ' N a E(t3 t 0 ) A 1000 N
' '
' ' l2 l (t2 t0 )
' ' 为内力:E(t 2 t0 ) A N a 500N
l 2 ' ' (t 2 t 0 ) 依旧完全被压缩,产生热应变(平均) l ' ' ' ' E E(t 2 t0 ) ,热膨胀力 E(t 2 t 0 ) A完全转化 热应力
1.2 热膨胀力、内力、热应力的产生转换
我们称 E(t1 t0 ) A 为热膨胀力,是一个主动力;
Na称为内力,大小介于为[ 0, E(t1 t0 ) A ] a 为热应力,大小介于[ 0, (t1 t 0 ) E ]。 出现温差的过程就伴随产生了与温差大小成正比的 热膨胀力,但热膨胀力不一定能使管道产生热应变、 热应力和内力,这一点应区别开来。
5
1.2 热膨胀力、内力、热应力的产生转换

直埋供热管道应力及热位移的分析

直埋供热管道应力及热位移的分析
维普资讯
第2 6卷
第 5期
煤 气 与 热 力
GAS & HEAT
V0. 6 No 5 12 . Ma 0 6 y2 O
20 0 6年 5月
劫 பைடு நூலகம்
奏 热网热站毳 热与力 供
{ s & 毽 s
直埋 供 热 管 道 应 力 及 热 位 移 的分 析
面从 活 动端逐 渐移 向 固定 端 , 由于 管段 与 周 围 土壤
之 间的摩 擦力 作 用 , 段 热伸 长 受 阻 。随 着 管 段 活 管 动 截面逐 渐接 近 固定 端 , 擦 阻 力增 加 至 与 温 升产 摩 生 的热应力 相等 , 点管道 截 面受力 平衡 , 该 管段 不能 再 向活动端 伸长 , 而进入 自然 锚 固状态 , 从 该点 即为 自然锚 固点 。过 渡段 中由于各点 都有 不 同程度 的热 位移 , 应力 得到 部分 释放 , 热 因此 过渡 段段 的轴 向热
Absr c t a t: T e c a g h r c e sis o te s,t e ma ip a e n n t r p rmee s o — h h n e c a a tr tc f sr s i h r ld s lc me ta d ohe a a t r fdi r cl u e e ts p y p p ln u n r i g t mp rt r ic l t n c a g r n lz d. By a ay e ty b r d h a—up l i ei e d r g wo k n e e au e cr u ai h n e ae a a y e i i o n l— zn h h n e o hepaa tr n t e wo k n r c s fln tag tp p ln e to n h r r n i i g t e c a g ft r mee si h r i g p o e so o g sr ih i ei e s c in a d s o tta s— to i ei e s cin,t e efc f t r a s lc me to r cl u e pei e o i ei e s f t s in p p ln e to h fe to he m ldip a e n fdie t b r d pi ln n p p ln aey i y i sude t id. Ke r s: die t u e p ln y wo d r cl b r d pie i e; h a— u p y p p l e; sr s ; t e a ip a e n y i e ts p l i e i te s n h r ld s lc me t m

热力管道设计中的应力分析

热力管道设计中的应力分析

热力管道设计中的应力分析摘要:在对热力管道的工程方案设计中,进行分析时要充分考虑管线中的应力变化,在对应力分析的过程中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加以总结,最后给出了有关在热力管线工程设计中相应的处理对策,并对具体的对策进行了讨论与剖析。

关键词:热力管线;应力分析;压力引言热力管线工程设计中,主要的应力范围包括管线的内部和外面以及由于压力变化所导致的膨胀等,因此在热力管线工程设计中应力是相对地较为繁琐繁杂的,而在对应力分析进行参数测算时也需要充分考虑管线所遭受的不同外界环境产生的应力的影响,及其对热力管线的正常使用所产生的限定影响。

1管道应力分析在热管设计中,一般都会有很多分支结构,有些分支结构是由很多环形结构构成的,一般都是按照三维方向来设计的,所以在热管的应力分析中,首先要考虑到热管内部的走向,然后再根据三维设计来计算。

1.1管系荷载的确定管系所承担的荷载一般可分成四种:(1)第一类的热力管线工程设计中管网本身所承担的荷载与工作温度,热力管线在工作中所承担的压力与工作温度荷载是不同的,通过热力管线的参数测算后确定最不利的一组加以处理,避免以后由于上述问题妨碍了热力管线的正常工作[1]。

(2)第二类是管系的承载力,它的内容包括:管内承受的基本载荷,管自身的自重,管中的外力和内力,以及其它的载荷。

(3)第三类是管线内的温度应力膨胀和端点位置变化,热管线在架设和运营过程中受到管道的高温变化,从而使管线内热胀冷缩变化,由于在热力管线内受到高温荷载的状态下,管线边界和设备终端会因为高温的改变而产生偏移,所以需要对热力管线端点位置变化加以控制。

(4)第四类情况就是热管线设计中要避免产生偶然性负荷,当然还有由于气候因素,地质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而对管线所形成的冲击力,但是这种负荷的产生一般都是偶然性的,而且概率也不会很大,所以一般情况下以上的这些问题都不会因为同时存在而对热力管线产生危害。

1.2荷载工况在计算热力管道的参数时,既要考虑到设备的安装和工作状况,又要在管道的安装中首先要考虑到在常温下进行。

直埋供热管道直管的应力分析

直埋供热管道直管的应力分析

为均匀常数 ,管道受热位移 ,但土体未被破坏 。由于
热管变形使土体形成的空腔是暂时的 , 因此可以近
似认为管道周围土体是完全弹性的 。
(5) 分析弯头过渡段部分受到的内压 、埋土压 力 、热胀力 、土体与管道之间的摩擦力等外力 , 对弯 头所受的 α、β、n 向的外力归纳如下 。
分析直管段的受力情况可以看出 , 其受力基本
孟振虎 见本刊 2003 年第 3 期作者介绍 。 陈 俊 见本刊 2003 年第 3 期作者介绍 。 张小趁 讲师 ,1973 年生 ,2002 年毕业于焦作工学院工程力学专业 ,获硕士学位 ,现在成都理工大学从事计
算力学与土木工程科研与教学工作 。 李为卫 工程师 ,1965 年生 ,1988 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焊接专业 ,现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
(2)
Eh
1 - μ2
1 r
w

5v 5β
= rqn
考虑到边界条件 β= 0 时 , v = 0 , w = 0 , 则直管
段 β向和 n 向的位移 v 和 w 为 :
v= -
q2β2 -
rEh
r2 qn (1 - μ2)β
Eh
(3)
w=
-
2 q2β
rEh
根据物理方程 ,利用式 (3) , 得到 α和β向的正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第 22 卷第 12 期
油 气 储 运
·21 ·
西气东输管道弯管的国内外生产工艺对比
直管段 (柱壳) 属于形状较简单的曲面 , 其拉密 系数 (Lame ) 和 曲 率 可 以 利 用 第 一 基 本 形 I = A2 ( dα) 2 + B2 (dβ) 2 观察得出 : I = ( rdθ) 2 + ( d x)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埋供热管道应力及热位移的分析2006-10-31
摘要:分析直埋敷设供热管道在工作温度循环变化过程中管道应力、热位移等参数的变化特点。

通过分析长直管段和短过渡段管段的工作过程中应力、热位移等参数的变化,研究了直埋敷设管道热位移对管道安全的影响。

关键词:直埋管道;供热管道;应力;热位移
近年来随着城市供热管网的不断发展,热水管道直埋技术日益成熟,并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城市供热工程中[1-3]。

直埋敷设管道中各点的热位移、摩擦力及管道应力等参数随供热管道升温、降温发生变化[4、5],由于管道布置形式不同,管道最不利的状态不一定为管道达到最高工作温度及管段处于锚固段时。

有些管段因增设补偿器,使管段处于过渡段内工作,但由于管段的各种参数随着供热管道升温、降温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工作状态偏离设计状态,对管件造成破坏。

本文通过分析某种布置的管段应力、热位移的变化研究直埋管段热位移对管道安全的影响。

1 直埋敷设管道的管段类型
直埋敷设供热管道根据管道变形及应力分布特点一般可分为过渡段、锚固段[5-8]。

①过渡段
过渡段的一端为固定端(指固定点、驻点或锚固点),另一端为活动端(补偿器或弯头),当管道温度变化时,能产生热位移。

在过渡段的活动端处,温度变化时管段基本处于自由伸缩状态,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管段活动截面从活动端逐渐移向固定端,由于管段与周围土壤之间的摩擦力作用,管段热伸长受阻。

随着管段活动截面逐渐接近固定端,摩擦阻力增加至与温升产生的热应力相等,该点管道截面受力平衡,管段不能再向活动端伸长,从而进入自然锚固状态,该点即为自然锚固点。

过渡段中由于各点都有不同程度的热位移,热应力得到部分释放,因此过渡段的轴向热应力从活动端的零值逐渐增加至固定端的最大值。

②锚固段
锚固段由于受土壤摩擦力的作用,管段热伸长受阻,当管道温度发生变化时,不产生热位移。

在锚固段内管道的热伸长完全转变为轴向应力留存在管壁内,使该管段应力达到最大值。

2 长直管段的工作过程
在供暖期,直埋敷设供热管道由安装温度逐渐上升至工作时的最高温度,并在工作温度下运行。

在非供暖期或检修期,管道温度下降至最低温度。

因此直埋敷设供热管道的工作过程是一个升温、降温的循环过程。

为分析直埋敷设供热管道在工作过程中各种参数的变化,本文利用图解法分析理想直埋敷设供热管道初次升温、初次降温及循环工作时的工作状态。

一段直埋敷设长直管段(见图1),点A为活动端,点B为自然锚固点。

为简化分析,设定管道工作循环最低温度与安装温度相等,且不考虑补偿器的阻力,并认为该管段在弹性状态下工作。

点A至点B的长度为Lc。

图1中横坐标为长度L(单位为m),纵坐标为摩擦力F(单位为N)、应力σ(单位为Pa)、应变ε、温升t(单位为℃)等参数。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1 长直管段应力等参数的分布
Fig.1 Distribution of stress and other parameters of
long straight pipeline section
①初次升温时的工作过程
图1中CD为升温(温度升高△t)后管段的温度应力曲线,OH′D为管道升温膨胀时管道与周围土壤之间摩擦力产生的应力曲线,2条曲线在点D相交。

在点D左侧,摩擦力产生的应力小于温度应力,管段AB可产生变形。

OH′D也为第1次温升后过渡段的应力及应变分布线。

点D、C、D、H′、O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为过渡段第1次温升的伸长量。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②初次降温时的工作过程
管道降温(温度下降△t)后,该管段温度应力分布曲线为线段OH′D的平行线FHE。

线段OHG为管道降温收缩时管道与周围土壤之间摩擦力产生的应力曲线,与升温时摩擦力产生的应力曲线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与OH′D对称于OL轴。

在点H左侧,摩擦力产生的应力小于温度应力,管段AB′可产生收缩变形。

在点H右侧,摩擦力产生的应力大于温降产生的应力,管段B′B不能收缩。

曲线OHE即为该管段第1次降温时的应力及应变分布线。

由图1可知,当管道温度下降至安装温度时,点O、H、F、O围成的面积为点O、H′、D、C、O围成的面积的1/2,即升温时的热伸长在降温时仅能收缩1/2,而且参与收缩的管段也
仅为整个过渡段长度的1/2(即LAB′=LB′B)。

③循环工作过程
当管道再次升温(温度升高△t)后,该管道温度应力曲线为OHE的平行线CH′D,而管道由于温升摩擦力产生的应力曲线仍为OH′D。

在图1中点H′左侧,摩擦力产生的应力小于升温产生的应力,管段AB′可受热伸长。

在图中点H′右侧,摩擦力产生的应力等于温升产生的应力,管段B′B不能伸长。

由以上分析可知,弹性工作状态下管道初次升温、降温与循环工作时的状态有所不同。

3 短过渡段的工作过程
当实际过渡段长度小于极限过渡段长度时,应注意分析各种工作过程中热位移、摩擦力及管道应力等各种参数的变化及与相邻过渡段之间的相互影响。

一段直埋敷设供热管段(见图2),两端均为活动端,A端为轴向型补偿器,B端为竖向弯头,在立管上设置复式拉杆型波纹管补偿器。

点C为初次升温运行时的驻点。

为简便分析,假定升温、降温的温差均为△t。

①初次升温时的工作状态
初次升温时,管道的工作压力在A端产生压应力σ1(单位为Pa),在B端产生拉应力σ2(单位为Pa)。

随着管道工作温度的升高,线段GH为管段AC升温伸长时与周围土壤之间的摩擦力产生的应力曲线,线段HI为管段CB升温伸长时与周围土壤之间的摩擦力的应力曲线。

经比较,温度应力曲线DEF上的任意值均大于摩擦力产生的应力曲线GH及HI上的对应值,交点H对应管段驻点C,因此曲线GHI为管段AB初次升温时的应力及应变分布线。

图2 短过渡段应力等参数的分布
Fig.2:Distribution of stress and other parameters of short
transition pipeline section
②初次降温时的工作状态
初次降温时,由于温度下降、管道收缩时摩擦力产生的应力曲线分别为线段GJ和IJ,温度应力曲线为GHI的平行线XYZ。

经比较,温度应力曲线XYZ上的任意值均大于摩擦力产生的应力曲线GJ及IJ上的对应值,因此曲线GJI为管段AB初次降温时的应力及应变分布线。

交点J对应管段节点C′,因此降温运行时管道驻点移至点C′。

此时管段AC′收缩量为点G、J、N、Y、X、G围成的面积,管段C′B收缩量为点I、J、N、Z、I围成的面积。

③再次升温时工作状态
管道再次升温时温度应力曲线为GJI的平行线DST。

管道升温伸长时摩擦力产生的应力曲线分别为线段GH及HI,交点H再次对应管段节点C,因此再次升温运行时管道驻点又移至点C。

温度应力曲线DST上的任意值均大于摩擦力应力曲线GH及HI上的对应值,因此曲线GHI为管段AB再次升温时的应力及应变分布线。

此时管段AC伸长量为点D、M、H、G、D围成的面积,管段CB伸长量为点H、M、S、T、I、H围成的面积。

④循环工作状态
由以上分析可知,管段在循环工作过程中驻点位置在点C、C′间移动,管段的部分伸长量从A侧转移至B侧。

降温时管段AC′增加的收缩量(图2中降温变形量)当再次升温后会增加到管段CB的伸长量(图2中升温变形量)上。

因此会导致管段A端的轴向型补偿器升温变形后,在降温时不能回到初始状态,而是被拉长,而管段B端的复式拉杆型补偿器升温
变形后,在降温时也同样不能回到初始状态,而是由于位移量的增大,偏向右侧。

这样循环工作若干次后,会导致A端的轴向型补偿器处于受拉状态,直至破坏,而B端的复式拉杆型补偿器则会因为超过额定补偿量而损坏。

4 结语
由于实际工程中影响管道布置的因素很多,管道布置的类型各不相同,且过渡段内管道作用力、应变、应力及位移的变化情况较复杂。

若管道布置不合理,会对管件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会影响到整个管网的正常运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直埋供热管道布置时,不仅应计算管道最高循环工作温度下的热位移以及对管道进行受力计算及应力验算,还应尽量避免过多设置补偿器而形成过渡段较多的情况,并核算分析直埋管道在工作温度循环变化过程中管道应力、摩擦力的变化,以免造成管件的破坏,影响管道的安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