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风味物质

合集下载

当雄牦牛肉的营养和风味特性

当雄牦牛肉的营养和风味特性

当雄牦牛肉的营养和风味特性
当雄牦牛肉是一种在西藏当雄地区产的牛肉,因其特有的营养和风味特性而备受人们喜爱。

当雄牦牛肉不仅有着鲜美的口感,而且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因此备受食客们的青睐。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当雄牦牛肉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风味特性。

当雄牦牛肉的营养价值非常丰富。

当雄牦牛是生长在藏北高原的一种独特牛种,其活动范围广泛,能够在高原严寒环境下生存,因此其肉质十分紧实而且肥瘦均匀。

当雄牦牛肉脂肪含量较低,富含优质蛋白质和氨基酸,而且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这些营养成分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免疫力的提升和身体健康维护都非常有益。

当雄牦牛肉还有着独特的风味特性。

当雄牦牛是在青藏高原上放养生长的,这里的气候条件和植被资源都决定了当雄牦牛肉具有特有的风味。

这种牛肉肉质细腻,口感鲜美,且富含天然的草原芳香,那种香醇的风味让人回味无穷。

当地农民们世代相传的传统风干和调味技艺,更是让当雄牦牛肉散发出独特的魅力,让人一尝难忘。

当雄牦牛肉还富含丰富的氨基酸、铁、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物质,对于女性、儿童、老人和体弱多病者都有很好的补益功效。

而在藏传医学中,当雄牦牛肉更是被视为一种宝贵的滋补食材。

其肉质鲜美,且不含激素和抗生素,对人体健康无任何负面影响,因此备受人们的喜爱。

当雄牦牛肉的营养和风味特性使其备受人们的喜爱。

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对身体健康有益,而独特的风味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在日常生活中,适当食用一些当雄牦牛肉,可以为我们的身体健康和味蕾带来更多的惊喜。

希望大家可以通过品尝这种美味,更好地享受到这种独特的美食带来的乐趣。

内蒙古三河牛牛肉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内蒙古三河牛牛肉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内蒙古三河牛牛肉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程延彬;陈军;刘文芝;赵曼;崔久辉;栾迪
【期刊名称】《中国牛业科学》
【年(卷),期】2024(50)1
【摘要】旨探寻内蒙古三河牛牛肉风味特征物质,分析不同部位生牛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和含量,以期探索牛肉挥发性风味物质在牛肉中的作用机理。

采集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三河牛牛肉16个部位共计48份样品,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联合气相质谱分析仪(SPME-GC-MS)对三河牛牛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研究,挥发性组分通过与NIST20谱库及正构烷烃标准物质进行比对进行定性分析,且正反匹配度均大于800(最大值为1000)的鉴定结果予以确认,通过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

结果表明,16个部位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检测出7大类共159种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醛类化合物32种,醇类化合物21种,酸类化合物16种,烃类化合物37种,酯类化合物33种,酮类化合物10种和杂环类化合物11种。

三河牛肉质氨基酸含量高、风味口感都非常好,是生产肉制品的高端原料。

【总页数】11页(P39-49)
【作者】程延彬;陈军;刘文芝;赵曼;崔久辉;栾迪
【作者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谢尔塔拉农牧场有限公司;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23
【相关文献】
1.卤汤牛肉贮藏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2.基于QDA和GC-MS的热加工牛肉特征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3.牛肉酸汤配方优化及其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4.贵州省关岭牛不同部位牛肉挥发性风味物质和脂肪酸差异比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冷吃牛肉特征风味物质

冷吃牛肉特征风味物质

冷吃牛肉特征风味物质
万晓玉;向昱州;周莺茹;刘梓建;林洪斌;袁先铃
【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
【年(卷),期】2022(48)19
【摘要】该文以自贡冷吃牛肉为研究对象,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其挥发性风味物质。

结果表明,不同冷吃牛肉共鉴定出54种风味物质,包括烃类11种、醇类10种、酸类10种、酯类5种、醛类8种、酚类5种、醚类3种。

通过气味活度值分析可概括冷吃牛肉风味特征为花香味、茴香味、脂肪香味和蘑菇香。

主成分分析表明,冷吃牛肉挥发性风味物质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100%,计算4种冷吃牛肉综合得分,发现N冷吃牛肉得分最高(68)。

感官分析表明,N和N冷吃牛肉风味更为突出。

【总页数】8页(P272-279)
【作者】万晓玉;向昱州;周莺茹;刘梓建;林洪斌;袁先铃
【作者单位】四川轻化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自贡市谭八爷食品厂;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
【相关文献】
1.热榨与冷榨对亚麻油风味物质的影响及风味特征成分分析
2.食用菌添加对自贡冷吃牛肉品质与风味影响研究
3.冷吃兔常温贮藏的风味物质变化规律
4.高压蒸汽灭
菌时间对冷吃兔风味物质的影响5.不同保鲜方式冷吃兔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对比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温处理对牛肉脂肪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研究

高温处理对牛肉脂肪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研究

高温处理对牛肉脂肪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研究高温处理对牛肉脂肪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研究摘要:牛肉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肉类之一,其脂肪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对其口感和风味至关重要。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高温处理对牛肉脂肪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通过不同温度的烹饪实验,发现高温处理对牛肉脂肪含量和品质有显著影响,同时也改变了牛肉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和含量。

这些发现对于改善牛肉品质、研发新的烹饪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温处理,牛肉,脂肪,挥发性风味物质,品质 1. 引言牛肉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肉类食品之一,其口感和风味直接受到脂肪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要求的提高,研究牛肉脂肪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对于提高牛肉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而高温处理是常见的一种烹饪方式,在牛肉加热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化学和物理反应,从而影响牛肉中的脂肪和挥发性风味物质。

2. 材料与方法2.1 实验材料本实验采用新鲜牛肉作为实验材料,分别以低温组(60℃)、中温组(80℃)和高温组(100℃)进行处理。

2.2 实验方法① 牛肉制备:将牛肉切割成均匀的样品;② 高温处理:将牛肉样品放入预热好的烤箱中进行高温处理;③ 脂肪含量测定:采用Soxhlet提取法测定牛肉样品中的脂肪含量;④ 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不同温度处理后的牛肉样品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鉴定和分析。

3. 结果与讨论3.1 脂肪含量经过高温处理后,牛肉样品中的脂肪含量发生变化。

低温组处理后的牛肉脂肪含量下降较少,而中温组和高温组处理后的牛肉脂肪含量显著下降。

这表明高温处理可以有效降低牛肉中的脂肪含量,对于追求低脂肪饮食的人群具有积极意义。

3.2 挥发性风味物质通过GC-MS分析,发现高温处理后,牛肉样品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发生变化。

低温组处理后,牛肉样品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较少,而中温组和高温组处理后的牛肉样品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和含量增加。

不同烹饪方法对牛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不同烹饪方法对牛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不同烹饪方法对牛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刘杨;黄佳;贾洪锋;方小微;龙沮屹;兰宁【期刊名称】《食品工业科技》【年(卷),期】2022(43)10【摘要】为了研究不同烹饪方法(炸制、蒸制和煮制)对牛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利用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对不同烹饪方法处理牛肉样品中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离鉴定。

研究表明:不同烹饪方法处理的牛肉样品中共分离鉴定出11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不同烹饪方法对牛肉挥发性化合物有显著影响,其中炸制影响最大,其次是蒸制,影响最小的是煮制。

生牛肉共检测出化合物61种,蒸牛肉、炸牛肉和煮牛肉中检测出的化合物分别为:59、33和60种。

生牛肉、蒸牛肉、炸牛肉和煮牛肉共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为14种,分别是:2-羟基戊酸甲酯、己酸、二甲基硅炔二醇、1-辛烯-3-醇、1-戊醇、壬醛、癸醛、己醛、十四烷醛、辛醛、丙酮、2,3-辛二酮、3,7,11,15-四甲基己二烯-2-烯、甲氧基苯基-肟。

生牛肉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较高的是:己酸乙酯和己酸(相对含量分别为16.15%和11.17%)。

煮牛肉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较高的是:壬醛和2,3-辛二酮(相对含量分别为13.44%和11.94%)。

蒸牛肉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较高的是:己醛(相对含量为44.89%)。

炸牛肉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较高的是:甲醛、壬醛和己醛(相对含量分别为19.49%、17.66%和9.58%)。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果表明,酯类、烃类、酸类和醛类可能是导致不同烹饪方法处理后牛肉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本研究可为牛肉的加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总页数】9页(P305-313)【作者】刘杨;黄佳;贾洪锋;方小微;龙沮屹;兰宁【作者单位】四川旅游学院食品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7.3【相关文献】1.不同工艺条件对卤牛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影响的研究2.不同熟化方法对紫色马铃薯挥发性风味物质形成的影响3.不同烹饪方法对脆肉鲩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4.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质谱技术分析不同烹饪方式对大蒜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5.低钠盐对不同成熟条件下自然发酵牦牛肉灌肠脂质氧化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牛肉干法成熟过程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

牛肉干法成熟过程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

牛肉干法成熟过程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
规律
在干式熟成的过程中,牛肉中的自由水减少,表面风干变硬。

因为与空气接触,牛肉会一定程度的氧化。

在非无菌环境下牛肉表面还会生出毛茸茸的霉菌和酵母菌,使牛肉的风味发生复杂的变化
湿式熟成(Wet Aging)是将真空包装的牛肉块放在一定温度的冷藏间中熟成。

湿式熟成的操作很让人省心,真空包装隔绝了氧气与微生物,牛肉中的水分也不会损失,只要温度和时间控制得当,安静地陪着牛肉慢慢变老就好。

根据美国肉类出口协会(USMEF)的建议,干式熟成牛肉的温度最好控制在0-4℃,湿度在80-85%,风速在0.5 – 2 m/s,熟成时间为14-35天。

在各国业界的具体操作和学术研究中,温度0-4℃基本上是共识,湿度的范围会扩大到61-85%左右,风速和熟成时间方面各家有较大差异。

当雄牦牛肉的营养和风味特性

当雄牦牛肉的营养和风味特性

当雄牦牛肉的营养和风味特性雄牦牛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质肉类,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独特的风味特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雄牦牛肉的营养成分和风味特性。

一、营养成分1. 蛋白质:雄牦牛肉中富含优质蛋白质,是人体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构成物质。

蛋白质具有增强体质、促进生长发育、修复组织等作用。

每100克雄牦牛肉中含有约20克的蛋白质。

2. 脂肪:雄牦牛肉的脂肪含量比一般肉类较低,脂肪主要存在于肌肉纤维间,含有多种必需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

适度摄入脂肪有助于维持皮肤健康、维护神经系统功能等。

每100克雄牦牛肉中含有约7克脂肪。

3. 钙:雄牦牛肉含有丰富的钙质,是构建骨骼、牙齿的重要元素,对于儿童和老年人的骨骼健康尤为重要。

每100克雄牦牛肉中含有约10毫克的钙。

4. 铁:雄牦牛肉是一种优质的铁源,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参与氧气的运输和储存。

适量摄入铁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等疾病。

每100克雄牦牛肉中含有约2毫克的铁。

6. 维生素B12:雄牦牛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2,维生素B12参与红细胞形成、神经系统发育等重要生理功能,维持正常的脱氧核糖核酸合成。

每100克雄牦牛肉中含有约2.5毫克的维生素B12。

二、风味特性1. 嫩滑鲜美:雄牦牛肉肉质鲜嫩,口感细腻,富有弹性,咀嚼起来没有粘腻感,肉汁饱满,吃起来非常的享受。

2. 香气扑鼻:雄牦牛肉具有独特的香气,每一口肉都能让人感受到浓郁的香味,给人很好的食欲。

3. 口感丰富:雄牦牛肉不仅肉质嫩滑鲜美,而且富有弹性,咬在嘴里有很好的嚼劲,肉汁丰富,能够完美融合在口中,给人良好的口感体验。

4. 鲜味突出:雄牦牛肉肉质鲜嫩,肉汁饱满,味道鲜美,不仅入口鲜嫩,而且咬一口之后还能感受到肉的鲜味。

总结:雄牦牛肉是一种优质的肉类,营养丰富,蛋白质、脂肪、钙、铁、磷、维生素B12等成分含量较高。

而且,雄牦牛肉的风味独特,嫩滑鲜美,口感丰富,香气扑鼻,鲜味突出。

食用雄牦牛肉不仅能满足人体对营养的需求,还能品尝到美味的风味。

贵州省关岭牛不同部位牛肉挥发性风味物质和脂肪酸差异比较

贵州省关岭牛不同部位牛肉挥发性风味物质和脂肪酸差异比较

收稿日期:2023-11-10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21]一般132);贵州省科技重大专项(黔科合重大专项[2020]3009-4);贵州省农业农村厅项目(GZCYTX2022-0302)作者简介:周景瑞(1989-),男,山东菏泽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畜禽产品质量控制研究,(电话)183****3317(电子信箱)296655827@qq.com ;通信作者,余波(1981-),男,四川邻水人,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畜牧兽医工作,(电话)150****6661(电子信箱)yubonky@ 。

周景瑞,罗文菊,许浩翔,等.贵州省关岭牛不同部位牛肉挥发性风味物质和脂肪酸差异比较[J ].湖北农业科学,2024,63(4):148-153.关岭牛作为贵州省优秀的地方特色品种,其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1,2]。

牛肉营养价值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高蛋白质、低脂肪和低胆固醇等特点[3]。

香气是评价牛肉质量的重要指标,决定牛肉品质和消费者的接受程度[4,5],不同地区牛肉因品种和生长环境的不同而导致香气成分不同。

在众多的牛肉研究中,有关贵州省黄牛肉挥发性化合物的研究较少[6]。

牛肉中富含的各种功能性脂肪贵州省关岭牛不同部位牛肉挥发性风味物质和脂肪酸差异比较周景瑞,罗文菊,许浩翔,雷露,冉江,姜玲玲,赵元峰,余波(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贵阳550005)摘要:为研究贵州省关岭牛不同部位牛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和脂肪酸组成差异,对关岭牛眼肉、里脊、臀肉、牛腩、肋排、上脑6个部位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和脂肪酸组成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牛肉中共鉴定出68种主要挥发性化合物,其中萜烯类、烷烃类占比超过75.000%,是影响牛肉风味的重要因素。

脂肪酸是挥发性成分的重要前体物质,其含量直接影响牛肉的口感风味,从牛肉中共测出21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 ,SFA )10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acids ,MUFA )4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PUFA )7种;脂肪酸在不同部位中含量不同,眼肉、里脊、臀肉、牛腩、肋排、上脑中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的含量分别是43.017%、39.021%、48.869%、46.730%、40.678%、45.14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肌内脂肪含量 • 脂肪对肉类风味的影响主要存在如下两种方式:(1)不饱和 脂肪酸氧化形成羰基化合物,这种羰基化合物含量适宜时, 口感风味则佳;如低于或超过一定水平则形成异味的感觉 ;(2)脂肪中贮积有脂溶性化合物,热加工时产生挥发性物 质,使得肉类的风味酣浓。 • 牛的瘦肉所含挥发性的香味成分,存在于肌间脂肪。大理 石样肉间的脂肪杂交状态越密集,风味就会越好。
鲁西黄牛 是我国名贵牛种之一,其体躯高大, 结构匀称,健壮威武,肉用价值高, 闻名海内外.体型特征:被毛从浅黄 到棕红,以黄色居多,鼻与皮肤均 为肉红色,部分有黑色斑点。多数 牛具有完全不完全的三粉特征,即 眼圈、口轮、腹下为粉白色; 皮薄,产肉率较高,肉质鲜嫩,脂 肪均匀地分布在肌肉纤维之间,形 成明显的大理石花纹,有“五花三 层肉”之美誉。
4、类脂类物质的氧化作用
在烹煮牛肉时,挥发性香味的重要来源之一为类脂类物 质中不饱和酰基链的氧化作用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亚 油酸和花生四烯酸中的双键,在加热过程中发生氧化反 应,生成过氧化物,继而进一步分解为很低香气阈值的酮 、醛、酸等挥发性羰基化合物。羟基脂肪酸水解后生成 羟基酸,经过加热脱水、环化生成内酯化合物,具有令人 愉快肉香味。
加热过程 中牛肉风味物质形成 的基本途径
1、氨基酸和多肽的热降解
氨基酸和多肽的热降解作 用需要较高温度,氨基酸 通过脱氨、脱羧,形成烃 、醛、胺等。其中挥发性 羰基化合物是重要的风味 物质。
2、硫胺素的热降解 硫胺素降解的第一步是噻唑 环中C-N-及C-S键的断裂形成 羟甲基硫基酮,这是一个非常 关键的硫基酮中间产物,由此 可得到一系列的含硫杂环化 合物。这其中的一些化合物 存在于肉香气挥发成分中。
• 2 脂类物质 肉中脂肪分肌间和肌内脂肪,前者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其含 量多寡与肌肉的多汁性、大理石纹样等有关;后者则是磷脂,主 要由总磷脂组成,因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多不饱和脂肪酸, 极易被氧化,其氧化产物直接影响风味成分的组成。Mottram等 研究证实磷脂是肉品风味的前体物质,肌间脂肪仅对多汁性等有 影响。 • 3 含氮化合物和糖类 有研究认为风味前体物包括:氨基酸、肌苷酸和多肽(如鹅肌肽 和肌肽)。加热生肉时,其中牛磺酸、丙氨酸、鹅肌肽和肌肽大 量减少,核糖完全消失,这表明氨基酸、多肽和碳水化合物是肉 香前体物。
肉品风味的定义及特点
肉的风味:生鲜肉的气味和加工后肉类制品的香气和滋味。 肉类风味的产生是肉中固有成分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 产生的各种有机化合物所致。
特点:成分复杂多样,含量甚微,用一般的方法很难测定除 去少数成分外,多数没有营养价值、不稳定、加热易破坏和 挥发
风味前提物 • 生肉几乎没有什么气味(除腥味),所含挥发化合物很 少,将牛肉加热(蒸、煮、火烧、烘烤、油煎、微波), 牛肉中的不挥发成分—瘦肉组织与脂肪组织之间发生 一系列复杂化学反应,形成牛肉独特的香味。其中的风 味成分就是由前体物质经过这些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而 产生的。 • 我们就把肉中受热后能产生挥发性肉香化合物的组分统 称为风味前体物 • 牛肉中的风味前体物质主要为低分子的水溶性物质,而 且是具有透析性的低分子化合物
• 牛肉香精的调配 肉味香精是二十一世纪以来发展最为迅速的食用香精。肉味香 精主要用于增强和赋予肉制品、非肉、类肉制品、方便休闲食 品和烘焙食品以肉香, 使之味香可口,满足人们对食品更高的 色、香、味需求。 根据调香的思路, 按香气模块则可以将牛肉香精大致分为: 基本肉香味、特征肉香味、焦糖香味、坚果香、烤香味、奶 油香、脂香、烟熏香味、蔬菜香、辛香香味等 10 种香气法语:Filet mignon})是牛排的一种, 是由臀部及腰肌肉取下的一块软肉,为牛身中运动量 最少的一块肌肉,所以特别柔嫩,又称为腰内肉而且 每头牛只能切出4至6磅,因此售价最为昂贵。
秦川牛 是我国著名优良黄牛品种之一 居全国五大良种黄牛之首。 特征:结构匀称,皮薄毛细,被 毛紫红色,四肢坚实,蹄质较硬, 姿态健美;净肉率52.21%,瘦肉 率76.06%,其肉质细嫩,柔软多 汁,色泽鲜红,具大理石纹。有 “细嫩、具纹、烙饼牛羹,膏脂 润香”的史载。其肉含高蛋白质 和多种氨基酸,脂肪低。产肉性 能与国外著名肉用牛品种接近或 超过。
风味前体物的种类及其相互作用
肉风味前体物主要有两类:水溶性化合物和脂溶性化合物。 在加热期间挥发性香味物质的产生源于氨基酸与还原糖之 间的美拉德反应以及脂类的热降解反应。 1、 含硫化合物 含硫氨基酸如赖氨酸和半胱氨酸等,是热处理过程中产 生肉香的必需化合物。硫胺素也是一种风味前体物,目前 已确定与硫胺素有关的风味前体物质至少有8种,包括甲酸 和杂环呋喃类化合物等,肉类香味是多种成分综合作用的 结果
牛肉的滋味物质 • 滋味物质是指食品中水溶性呈味物质刺激味蕾而产生的 酸、甜、苦、咸等味觉反映。 • 呈味物质 甜味:葡萄糖、果糖、核糖、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 苏氨酸、赖氨酸、脯氨酸、羟脯氨酸。 咸味:无机盐类、谷氨酸单钠盐、天门冬氨酸钠。 苦味:肌酸、肌酸酐、次黄嘌呤、鹅肌肽、肌肽、其它肽 类、 组氨酸、蛋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 苯丙氨酸、 色氨酸、酪氨酸。 鲜味:谷氨酸单钠盐、5’一肌苷酸、5’一鸟苷酸、某些 肽类。 酸味: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组氨酸、天门冬酰胺、琥珀 酸、乳酸、乙二醇酸、吡咯烷酮羧酸、磷酸。
美国牛肉等级 综合两种因素,再将牛肉评鉴出八个等级 极佳级(Prime) 特选级(Choice)
可选级(Select)
商用级(Commercial) 切块级(Cutter)
合格级(Standard)
可用级(Utility) 制罐级(Canner)
饲养与营养因素 饲养因素对肉风味具有重要作用,影响动物的皮下脂肪和 瘦肉组织中脂肪酸含量和组成及其它脂溶性成分,而这些 物质与肉风味具有一定关系。
牛肉挥发性风味成分 • 现已鉴定出牛肉加热熟后具有800多种风味挥发性化合物,
按化学方法分为17大类列于下表。
牛肉 中该 化合 物数 量 193 82 65 76 24 59 牛肉 中该 化合 物数 量 38 47 39 51 28 13 牛肉 中该 化合 物数 量 29 72 35 13 16
化合物类型
化合物类型
化合物类型
碳氢化合物 醇和酚类 醛类 酮类 羧酸类 酉旨类
内酯类 呋喃和毗喃类 吡咯和吡啶类 吡嗪类 其它含氮化合物 噁唑和噁唑啉
噻唑和噻唑啉 非杂环有机硫 化物 噻吩类
其他杂环硫化 物 其他化合物
从熟牛肉的挥发性成分中分离到的几种代表性化合物
挥发性化合物 醇、醛、酮类:1-辛醇、2-烯-庚醛、2,4-二烯-葵醛、3-氢氧-2-丁酮 直链含硫化合物:二甲基硫醚 1一甲硫基一乙硫醇 3一甲硫基一丙醛 含硫杂环化合物:4 一酮一环丁醇 2 一乙酰一呋喃 4一氢氧一5 一甲基一3 一呋喃酮 4一氢氧一2 , 5 一二甲基一3 一呋喃酮 5 一甲硫基一2 一呋喃甲醛 含硫杂环化合物: 2一噻吩甲醛 2一乙酰噻吩 2 , 5 一二甲基一1,3,4-三硫烷 2 一甲基一3一噻吩酮
5、还原糖与氨基酸的maillard反应 还原糖与氨基酸之间的美拉德反应是形成熟肉制品风味最 重要途径之一。该反应复杂,产生了大量的风味化合物。反 应的初级阶段,还原糖羰基和氨基化合物缩合,形成葡基胺, 随后通过脱水、重排和脱氧生成各种各样的糖脱水和降解 产物,如糠醛和呋喃衍生物,羟基酮和二羰基化合物。
文字内容
熟肉种类 烤肉 煮肉 煮肉 炸肉 烤肉 炸肉 肉汤 肉汤 熟肉 煮肉 加压熟肉 煮肉 加压熟肉
含氮杂环化合物:2 一乙酰噻唑 2一乙酰噻唑啉 2,4, 5 一三甲基恶唑啉 1一甲基一2一乙酰吡咯 乙酰吡嗪 烷基吡嗪 烷基吡啶
加压熟肉 肉汤 煮肉 炸肉 加压熟肉 熟肉 炸肉
文字内容
肉类风味的影响因素 部位、品种、等级差异 • 因为牛的脖子和四肢用得最多,这些部分的肉也最硬,离 角和蹄越远则肉质越嫩。因此牛的不同部位肉质差别很大 。一般腰部肌肉较软嫩,但缺乏风味;胸部肌肉膈部肌肉韧 部较大,风味浓郁;像牛的臀部肌肉特别是半腱肌比背最长 肌风味好。名称也不同,如菲力、沙朗/西冷、T骨、牛柳 、肋眼等,其中雪花牛肉指油花分布均匀且密集,如同雪 花或大理石,入口即化,不适合长时间烹煮,故常见的是 簿片形状,多用于涮食或生食。
牛肉的级别对牛肉风味的影响
研究表明牛肉不同等级间挥 发性物质种类及有效风味物 质比例随等级提高而增加。 随着等级的增高,清香味的 醇类物质减少,同时代表鲜 香味的醛类和油香的酮类物 质显著增多,而酯类物质没 有明显的变化。
牛肉的等级评定
牛肉品质等级评定的主要依据是大理石 花纹结合牛的年龄。 牛肉的多汁性、口味、嫩度都和肉的大 理石花纹有关,所以在评定牛肉品质等 级时,离不开牛肉大理石花纹,大理石 花纹是由第12-13肋处横切的眼肌面积 中脂肪沉积程度来确定的,共分九个等 级,一级最好,九级最差。 牛肉的品质还受年龄的影响。由年龄确 定牛的生理成熟度,分为五个等级;1 级,9至30月龄;2级,30至48月龄;3 级,48至60月龄;4和5级,超过60月龄。
牛肉风味物质
牛肉风味的研究进程
• 牛肉风味的研究始于20 世纪50 年代,当时主要是研究肉 味中的不挥发性前体物质(non-volatile precursors)。 • 到60 年代和70 年代,由于色谱和波谱技术的日臻成熟, 人们对牛肉风味的研究又转向其挥发性的芳香味化合物。 • 此后 20 年间,肉味的挥发香气中大量的化合物被鉴定出 来,人们已确定出许多化合物对肉类风味有重大作用而且 对某些风味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机理进行了探索。在此基础 上配制了一些牛肉人工香味料,并投人使用。但至今还未 能模拟出一种令人信服的纯真牛肉风味。说明牛肉的风味 成分相当复杂。
3、糖降解 在较高的温度下,糖会发生焦糖化反应。戊糖生成糠醛, 己糖生成羟甲基糠醛。进一步加热,便产生具有芳香气味 的吠喃衍生物、羰基化合物、醇类、脂肪烃和芳香烃类 。肉中的核苷酸如肌苷单磷酸盐加热后 产生5’- 磷酸 核糖,然后脱磷酸、脱水,形成5一甲基一4羟基一呋喃酮 ,羟甲基吠喃酮类化合物很容易与硫化氢反应,产生非常 强烈的肉香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