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风味评价技术

合集下载

牛肉品质评定的感官指标及其测定方法

牛肉品质评定的感官指标及其测定方法

牛肉品质评定的感官指标及其测定方法牛肉色泽人们对所购牛肉的第一印象为牛肉色泽,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光泽和颜色,在色泽合理变化范围内,色泽变化对牛肉营养价值的影响很小,但对感官判断和购买具有首要作用。

牛肉光泽度由肌纤维细胞的系水性、肥度决定;牛肉颜色由肌红蛋白数量及分解产物决定;牛肉色泽以鲜樱桃红色而有光泽为最佳。

牛肉色泽与牛的性别、年龄、pH值、日粮、饮水和应激等因素有关,是牛肉发生生理、生化变化所呈现的表象,变化范围很大。

牛肉色泽测定法方主要有以下3种。

比色板法:取屠宰后1~2h鲜肉样或宰后24h、40℃保存的冷冻肉样(胸腰椎接合处背最长肌的横断面)。

白天在室内正常光度条件下,与标准比色板对照评比打分。

仪器测色法:色度仪,通过测定肉表面的亮度(L值)、红色度(a值)和黄色度(b值)评定肉色;波长测定仪,通过测定色度坐标x、y值,再用色度图来确定出相应的主波长,然后用主波长评定肉色。

化学测定法:有总色素测定和肌红蛋白测定两种方法。

大理石花纹指牛肉肌纤维中的脂肪,颜色与分布呈白色大理石花纹状分布,称为牛肉大理石花纹。

大理石花纹是评定牛肉品质的重要指标,大理石花纹越丰富,牛肉品质越高,价格越贵。

大理石状脂肪就是屠宰指标中的肌内脂肪(IMF),起着决定牛肉风味的作用,也决定着牛肉的嫩度。

在相同的育肥条件下,大理石花纹随着牛年龄增加和营养水平提高而增加。

大理石花纹也叫脂肪杂交,指肌内脂肪含量和分布数量,一般根据第12和13肋间处背最长肌切面的可见脂肪划分等级。

等级划分标准因国家不同而异,但肌内脂肪含量愈高、大理石花纹分布愈均匀的牛肉得分愈高,等级也愈高。

嫩度肉的嫩度是指入口咀嚼时对碎裂的抵抗力,主观评定主要根据其柔软性、易碎性和是否容易吞咽来判定。

柔软性即舌头和面颊接触时产生的触觉,嫩肉感觉软而老肉则有木质化感觉;易碎性指牙齿咬断肌纤维的容易程度;是否容易吞咽可用咀嚼后肉渣剩余的多少及吞咽的容易程度来衡量。

牛肉等级评定方法和标准

牛肉等级评定方法和标准

牛肉等级评定方法和标准一、引言牛肉作为一种重要的肉类食品,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味觉享受和健康安全。

为了对牛肉的质量进行评定和分级,制定了一系列的评定方法和标准。

本文将介绍牛肉等级评定的方法和标准,以便消费者和生产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牛肉产品。

二、牛肉等级评定方法1. 外观评定法外观评定法是最常用的评定方法之一,主要通过对牛肉外观的观察和比较来进行评定。

评定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颜色:优质牛肉应呈现红色或者深红色,肉质鲜嫩。

(2)脂肪分布:优质牛肉的脂肪应均匀分布在肌肉组织中,而不是集中在某一部位。

(3)纹理:优质牛肉的纹理应细腻均匀,没有粗糙感。

(4)肉眼肌纤维:优质牛肉的肉眼肌纤维应细腻,肉质紧实。

2. 骨骼评定法骨骼评定法是通过观察牛肉骨骼的形态和结构来进行评定。

评定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骨骼形态:优质牛肉的骨骼应完整、均匀,没有畸形或者骨折。

(2)骨骼结构:优质牛肉的骨骼结构应紧密、坚固,没有松动或者3. 脂肪评定法脂肪评定法是通过对牛肉脂肪的质量和分布进行评定。

评定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脂肪质地:优质牛肉的脂肪应细腻、柔软,没有油腻感。

(2)脂肪分布:优质牛肉的脂肪应均匀分布在肌肉组织中,而不是集中在某一部位。

4. 肉质评定法肉质评定法是通过对牛肉肌肉组织的质地和口感进行评定。

评定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质地:优质牛肉的肌肉质地应细腻均匀,没有粗糙感。

(2)口感:优质牛肉的口感应鲜嫩多汁,咀嚼起来有一定的弹性。

三、牛肉等级标准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牛肉一般被分为多个等级,如美国的PRIME、CHOICE、SELECT等级,澳大利亚的M9、M8、M7等级等。

不同等级的牛肉在质量和价格上会有一定的差异。

以美国的牛肉等级为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等级:1. PRIME(最高级)PRIME等级的牛肉是最高级别的牛肉,具有优质的外观、骨骼、脂肪和肉质。

它通常具有浓郁的牛肉香味,肌肉纹理细腻,肉质鲜嫩2. CHOICE(上等级)CHOICE等级的牛肉质量也很高,但比PRIME等级稍逊。

外卖评价牛排的专业术语

外卖评价牛排的专业术语

外卖评价牛排的专业术语牛排作为一种烹饪食物,一直是世界各地烹饪爱好者喜爱的菜肴,它在外卖中也占据着极重要的位置。

虽然外卖牛排质量可能无法和当地餐厅相比,但它仍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得到众多消费者的认可与喜爱。

在讨论外卖牛排评价时有许多专业用语可以使用,例如色泽(Appeal)、口感(Texture)、香气(Aroma)、口味(Flavor)等,这些词汇不仅可以对外卖牛排的质量有详细的描述,也可以有精确的剖析。

色泽是回顾牛排的第一步,一份外卖牛排的外观是非常重要的。

它的外表应该光滑,油润,以及有深棕、近乎黑色的色彩,令人食欲大开。

此外,牛排上要有深褐色的鳞片花纹或是黑色完美的优雅线条,这是一份高档牛排的标志。

口感是外卖牛排评价的重要内容,其中主要取决于不同种类肉类烹饪的方式和时间:牛排的烹饪时间应当不太久,以保证牛排的软嫩口感;烤牛排时,烤盘应尽可能烤至外表焦脆,但内部保持软嫩。

一份烹饪恰到好处的牛排,其口感通常会富有弹性,口感良好,应当有淡淡的牛腩油香,令人口水直流。

香气是另一重要的考量因素,一份外卖牛排应该带有浓郁的牛肉肥油香,但不能太苛刻,否则可能会影响食客的口感体验。

一份高级牛排,其中应该有淡淡的碳烤香气,但其它的调料气味应当暗淡一些,以留出食客对牛排清新自然的初试感受。

最后是口味,一份不错的外卖牛排一定绝不会让你失望。

牛排的味道应该口感清甜,但是最重要的是用料的原汁原味,没有过重的麻辣或盐味可以对其口感造成抵抗。

此外,由于外卖牛排会在勤劳中流失一部分汁液,它的口味也要有所确定,在口感完美的情况下尽可能保留,以确保最佳的口味体验。

牛肉等级评定方法和标准

牛肉等级评定方法和标准

牛肉等级评定方法和标准牛肉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食材之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食品安全和口感。

因此,对牛肉的等级评定方法和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牛肉等级评定的相关内容。

首先,牛肉的等级评定主要包括颜色、脂肪分布、肌肉纹理和肉质等方面。

颜色是评定牛肉等级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来说,新鲜的牛肉应该呈现出鲜红色,而褐色或灰色的牛肉则可能是变质的迹象。

脂肪分布也是评定牛肉等级的重要依据,好的牛肉应该在肌肉组织中均匀分布着脂肪,这样的牛肉口感更加鲜嫩。

此外,肌肉纹理和肉质也是评定牛肉等级的关键因素,细腻的肌肉纹理和柔软的肉质通常意味着高品质的牛肉。

其次,牛肉的等级评定标准一般分为优质、一般和劣质三个等级。

优质的牛肉通常具有鲜红色、均匀的脂肪分布、细腻的肌肉纹理和柔软的肉质,这样的牛肉适合用来制作高档肉制品和菜肴。

一般的牛肉可能在颜色、脂肪分布或肉质上存在一些不足,但仍然可以满足一般消费者的需求。

劣质的牛肉则往往呈现出褐色或灰色、脂肪不均匀分布、肌肉纹理粗糙和肉质粗糙等特点,这样的牛肉通常不适合食用。

最后,对于消费者来说,如何辨别牛肉的等级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消费者可以通过观察牛肉的颜色、脂肪分布和肉质来初步判断其等级。

此外,消费者还可以通过询问肉品销售人员或查看产品标签上的相关信息来获取更多的参考。

在购买牛肉时,消费者应该选择新鲜、色泽鲜红、脂肪分布均匀、肉质细腻的牛肉,以确保食用的牛肉是高品质的。

综上所述,牛肉等级评定方法和标准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提升食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消费者在购买牛肉时应该了解相关的评定标准,以便选择到符合自己需求的优质牛肉。

同时,生产者和销售者也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标准生产和销售牛肉,确保消费者能够购买到放心的牛肉产品。

希望本文介绍的牛肉等级评定方法和标准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牛肉等级评定方法和标准

牛肉等级评定方法和标准

牛肉等级评定方法和标准周光宏刘丽孙宝忠徐幸莲南庆贤蒋洪茂许尚忠王丽哲汤晓艳(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肉类研究室210095)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变和国际间合作的不断扩大,对牛肉的需求量正不断增加,牛肉品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由于我国肉牛业起步较晚,肉牛行业在诸多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其中一个主要方面就是我国尚无统一的牛肉系统评定方法和标准,这使得牛肉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对牛肉的质量不能达成共识,市场运行不够规范,很难形成优质优价,从而影响了国内牛肉的生产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世界发达国家均有自己牛肉质量系统评定方法和标准,美国早在1916年就完成了肉牛胴体标准,1927年首次建立了政府分级体系,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家也都有比较完善的标准,标准的制定对促进这些国家的肉牛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为了加快我国肉牛业的发展,促进牛肉品质的提高,迎接入关的挑战,规范牛肉市场,科技部和农业部在/九五0攻关项目中专设了/优质牛肉系统评定方法和标准0专题,旨在制定一个既能与国际接轨又符合中国国情的牛肉分级标准。

专题由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和中国农业大学承担,由周光宏主持。

五年来,通过对上万头牛的调查,对上千头牛的测定分析,并经过反复论证和试验,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牛肉评定方法和标准,并通过了科技部和农业部组织的专家鉴定。

1主题内容本标准用于牛肉等级评定,通过对肉牛胴体评定将牛肉分为特级、优一级、优二级和普通级,提出了牛胴体产量分级标准,规定了牛肉的通用部位分割方法和命名标准,还对屠宰工艺提出了要求,并附有活牛的等级评定方法和标准。

2有关术语的定义211优质牛肉(H igh Quality Beef)肥育牛按规范工艺屠宰、加工,品质达到本标准中优二级以上(包括优二级)的牛肉叫做优质牛肉。

212成熟(Ageing or Conditioning)又叫/排酸0,指牛被宰杀后,其胴体在0~ 4e无污染环境内吊挂一段时间,使肉的pH值回升,嫩度和风味得到改善的过程。

m和牛和a和牛等级划分标准

m和牛和a和牛等级划分标准

m和牛和a和牛等级划分标准================牛肉的质量和评定标准通常包括多个方面,以下是针对m和牛和a和牛等级划分标准的主要内容:1. 牛肉质量--------牛肉质量主要通过观察和评估牛肉的外观、新鲜度、弹性、肉色、质地等方面来确定。

高质量的牛肉应该具有鲜艳的肉色、紧致的质地、以及良好的弹性。

2. 脂肪分布--------对于m和牛和a和牛这样的高品质牛肉,脂肪的分布是非常重要的评价标准。

优质的脂肪分布应该呈现出均匀且细密的特征,能够提升牛肉的口感和风味。

3. 肉质纹理--------肉质纹理是评估牛肉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纹理应该细腻且均匀,能够展现出牛肉的嫩度和口感。

过于粗糙的纹理可能会影响牛肉的口感。

4. 肉色-----肉色是评估牛肉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能够反映出牛肉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含量。

鲜艳的肉色通常意味着更佳的品质,而暗淡的肉色则可能表示牛肉不新鲜或者营养成分不足。

5. 脂肪颜色--------对于m和牛和a和牛这样的高品质牛肉,脂肪颜色也是评价标准之一。

通常来说,淡黄色的脂肪颜色表示牛肉具有更好的风味和口感。

6. 肉香-----肉香是评估牛肉品质的重要感官指标之一。

优质的牛肉应该具有浓郁且自然的肉香味,能够让人食欲大增。

7. 水分含量--------水分含量也是评价牛肉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水分含量过高可能会导致牛肉口感过于湿软,而过低则可能导致牛肉口感过于干燥。

适中的水分含量能够保证牛肉具有良好的口感和嫩度。

8. 营养成分--------m和牛和a和牛这样的高品质牛肉通常富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这些成分对于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也是评价牛肉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综上所述,m和牛和a和牛等级划分标准主要涉及到牛肉质量、脂肪分布、肉质纹理、肉色、脂肪颜色、肉香、水分含量以及营养成分等方面。

这些标准有助于我们全面评估牛肉的品质和口感,从而选择最适合自己需求的牛肉等级。

煎的好的牛排评价标准

煎的好的牛排评价标准

煎的好的牛排评价标准
煎制出好的牛排是一项需要技巧和经验的烹饪任务。

以下是一些评价标准来判断煎牛排的好坏:
1. 外观:好的煎牛排应具有诱人的外观,外表呈现出金黄或褐色的煎炸皮,并带有适度的焦糖化表面。

牛排表面应均匀煎炸,没有过度或不足煎炸的痕迹。

2. 咀嚼口感:好的煎牛排应具有嫩滑的咀嚼口感。

牛排的内部应该是嫩软多汁的,不过分柴硬或过度嚼劲。

适度的煎炸可以带来外脆内嫩的口感。

3. 内部温度:好的煎牛排应在达到所需程度的同时,内部温度均匀。

根据个人口味和喜好,可以选择不同程度的煎炸,如生、五分熟、三分熟、七分熟等。

关键是确保内部均匀加热,不出现明显的温度差异。

4. 调味和味道:好的煎牛排应具有丰富的口感和美味的味道。

适量的盐和胡椒等调味品可以提升牛肉本身的味道。

此外,煎牛排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酱汁、蒜蓉等调料来增加风味。

5. 保持肉汁:好的煎牛排应能够保持肉汁的流动性,避免过度煎炸导致肉汁流失。

当牛排切开时,它应该有一层粉红色到红色的中心部分,表明肉汁被锁住,保持了牛排的湿润度。

需要注意的是,煎牛排的具体评价还会因个人口味和偏好而有所不同。

一些人可能喜欢牛排更煎炸、味道更重,而另一些人可能喜欢稍微生一些、原汁原味的口感。

因此,最好根据个人喜好和口味来评价一道煎牛排。

牛肉风味评价技术

牛肉风味评价技术

牛肉风味评价技术来源:国际畜牧网-《中国畜牧杂志》时间:2010-02-10 点击:16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牛肉产量增长速度很快。

全国牛肉产量1979年仅23万t,到2007年达到785.0万t,仅次于美国和巴两,居世界第三,占世界牛肉总产量的比重也增加到14.4%。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饮食结构的改善,牛肉生产仍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特别是优质牛肉更为短缺。

因此,我国牛肉生产应在提高产量的基础上注重品质的提高,以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目前,消费者对食品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是满足营养需要,也包括对风味、安全和健康的需求。

高品质的牛肉应具有更好的风味。

同时,消费者对于牛肉风味的满意度,也直接关系到牛肉产品的经济价值,而风味品尝评价又是消费者客观评价牛肉风味满意度的关键技术。

因此,对牛肉品质风味品尝评价的研究,应该引起肉牛行业的重视。

1牛肉风味评价的概念和重要性1.1牛肉风味评价的概念风味评价是感官评价指标的一个方面。

感官评价是用于唤起、测量、分析、解释产品通过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和听觉所引起反应的一种科学的方法,目前在轻工、纺织、食品行业已广泛应用。

对于食品行业来说,食品的风味是决定其质量的重要因素。

因此感官评价指标中风味的评价是评价食品质量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

牛肉风味评价就是以“人”为工具,借助人的味觉、嗅觉等感觉系统,利用科学客观的方法,并结合心理、生理、物理、化学及统计学等学科,对牛肉的风味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价与分析,了解人们对牛肉产品的感受或喜欢程度,并测知牛肉本身质量的特性。

1.2风味评价在牛肉品质评价应用中的重要性1.2.1完善牛肉品质评价体系从肉质指标的测量手段和测量目的来看,现行的肉质评价指标可分为3类,包括技术指标、食用安全指标和感官指标。

牛肉品质的技术指标是指需要用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测定的指标,包括牛肉pH、水分、蛋白质含量、系水力、脂肪含量等;食用安全指标则是指牛肉中农药、抗生素、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残留检测;感官指标是通过人的视觉系统来评定的指标,包括肉色、大理石纹、口感、多汁性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肉风味评价技术
来源:国际畜牧网《中国畜牧杂志》时间:点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牛肉产量增长速度很快。

全国牛肉产量年仅万,到年达到万,仅次于美国和巴两,居世界第三,占世界牛肉总产量的比重也增加到。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饮食结构的改善,牛肉生产仍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特别是优质牛肉更为短缺。

因此,我国牛肉生产应在提高产量的基础上注重品质的提高,以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目前,消费者对食品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是满足营养需要,也包括对风味、安全和健康的需求。

高品质的牛肉应具有更好的风味。

同时,消费者对于牛肉风味的满意度,也直接关系到牛肉产品的经济价值,而风味品尝评价又是消费者客观评价牛肉风味满意度的关键技术。

因此,对牛肉品质风味品尝评价的研究,应该引起肉牛行业的重视。

牛肉风味评价的概念和重要性
牛肉风味评价的概念
风味评价是感官评价指标的一个方面。

感官评价是用于唤起、测量、分析、解释产品通过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和听觉所引起反应的一种科学的方法,目前在轻工、纺织、食品行业已广泛应用。

对于食品行业来说,食品的风味是决定其质量的重要因素。

因此感官评价指标中风味的评价是评价食品质量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

牛肉风味评价就是以“人”为工具,借助人的味觉、嗅觉等感觉系统,利用科学客观的方法,并结合心理、生理、物理、化学及统计学等学科,对牛肉的风味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价与分析,了解人们对牛肉产品的感受或喜欢程度,并测知牛肉本身质量的特性。

风味评价在牛肉品质评价应用中的重要性
完善牛肉品质评价体系
从肉质指标的测量手段和测量目的来看,现行的肉质评价指标可分为类,包括技术指标、食用安全指标和感官指标。

牛肉品质的技术指标是指需要用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测定的指标,包括牛肉、水分、蛋白质含量、系水力、脂肪含量等;食用安全指标则是指牛肉中农药、抗生素、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残留检测;感官指标是通过人的视觉系统来评定的指标,包括肉色、大理石纹、口感、多汁性等。

对于前两项指标来说,目前已有标准化的测定方法,均可以通过一定仪器分析技术进行准确测定,也正是通过这些牛肉营养安全指标的研究,牛肉品质评价体系日趋全面系统。

随着肉牛营养和食品科学的发展,仅仅限于牛肉营养和安全的研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肉牛业与食品生产及科研的需要,消费者对于牛肉适口性的要求已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牛肉感官评定指标是多方面的,其中肉色、大理石纹等指标是通过人的视觉系统来评定的。

肉色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消费者的选购心理,而大理石纹通常用来评定牛肉脂肪含量,从而推断牛肉的风味和口感。

尽管这两项指标可以间接用来推断牛肉的风味,但外观并不代表内在质量,由于肉牛品种的特性,不同牛种的肉色和大理石纹的差异非常大,种间不具可比性。

例如牦牛肉具有非常好的风味,但由于生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肉色暗红,在一般的肉色评价中反而会得到很低的分数。

因此,用一套标准来评定各种牛肉的肉色和大理石纹等级是很难客观预测牛肉的真实品质的。

而如果对每个牛种都建立相应的评定标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目前来说也很难实现。

牛肉的可口性可以通过感官指标中的风味评价指标来体现,包括嫩度、风味和多汁性等,这是一个与牛肉消费接受度密切相关的指标,是牛肉品质最直接测定的指标。

相比肉色、大理石纹的评价方法,风味评价更加准确町靠。

因此,风味评价对于牛肉品质的评价是不可或缺的,也是对牛肉品质评价体系最有利的补充。

风味评价不能被仪器分析所替代
牛肉的风味,往往并不是牛肉中某一种成分在起作用,可能是多种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这种作用可能是互相促进、协同强化的,也可能是相互制约、拮抗抵触的。

此外,风味的出现是在人的唾液等参与下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所以风味评价是人们知觉的复杂、综合的反应,用现代化仪器来代替还缺乏适当的手段。

例如,牛肉嫩度评定或剪切力测定就是一种模拟性试验,二者是基于同一目的而从不同角度或用不同方法进行的测量。

剪切力的测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人口腔的咀嚼,但却没有办法模拟唾液的参与。

牛肉风味评价的结果与使用仪器进行分析的结果是没有矛盾的,只是从不同角度对牛肉特性进行描述,二者不能相互替代。

牛肉的风味无法通过理化指标准确地表示出来,而人却可以通过味觉、嗅觉等将牛肉的香、味等特性综合、全面地反映出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感觉器官也是非常精密的“仪器”。

同时,风味指标和理化指标又是相互补充的。

只有仪器分析与风味评价相结合,才能对牛肉品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从而指导肉牛生产,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牛肉风味评价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国外发展历史及现状
风味评价技术的研究在欧美国家的发展较为成熟,应用范围也很广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食品接受程度的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是因为士兵们拒绝吃认真计算过的营养配比均衡但口味不佳的军需食品。

因此,在年,芝加哥军需生活研究与发展实验室建立了一个特殊的部门,用于研究士兵们拒绝食用军需食品的原因,同时研发食品检测和风味评估技术。

伴随着食品加工业的兴起,感官评价技术得以飞速发展,各种评价方法、评价概念、标记方法、统计分析方法等不断地被提出和验证,特别是经过心理学、生理学、数学等学科的研究,使感官评价方法在传统的基础上更加科学、准确和完善,甚至比现代化仪器分析更加可靠。

同时,很多食品企业也成立了风味评价部门,风味评价成为产品质量评价的基本指标。

各大学也纷纷成立感官评价实验室,并将感官评价学纳入高等教育课程中。

年,美国南达科他州立大学动物科学系肉品专业最早建立了牛肉风味品尝实验室,开始从事牛肉风味评价的相关研究。

年意大利学者斯蒂芬尼斯等运用风味评价方法,对个品种的牛肉风味特色进行了比较。

目前,在欧美国家的牛肉品质研究和产业发展过程中,风味品尝评价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已经应用于不同饲养管理、屠宰技术、贮藏加工和包装方式等对牛肉品质的影响研究中。

国内现状及存在问题
与欧美国家相比,国内感官评价研究起步较晚,较多集中于茶叶、酒、乳品、香水等行业。

直到近些年,我国才开始关注对鲜肉品质的感官评价研究,并在牛肉品质研究中吸纳了风味评价方法。

陈幼春等嘲阐述了肉品感官评定的基本理论,并提供了肉质感官分析的划级标准。

喻兵兵等在优质肉牛屠宰试验及品质研究中,对不同分割部位的牛肉进行了品尝评价。

牛肉风味评价已经开始引起我国肉牛行业的关注。

然而,目前国内牛肉风味评价技术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

()缺少专业的牛肉风味品尝实验室。

牛肉风味评价对实验条件和环境要求很高,要减少外界环境对于评价员的干扰,以保证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检验标准不规范。

没有建立标准化的术语、评判标准、评判程序、统计分析和结果判定方法,检验结果不具有可比性,使风味评价的推广造成困难。

()评价方法有待改进。

目前我国牛肉评价多沿用国外标准,并不完全适合我国肉牛产业情况和消费者的需要。

()缺少专业的牛肉风味评价员。

我国还没有建立牛肉专业评价员筛选、培训和资格认证的相关规范,大部分牛肉评价员是临时的,不具备从业资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