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水锤防护装置及其适用场合
各类阀门水锤效应如何应对

各类阀门水锤效应如何应对在流体动力系统中,水锤效应是指由于流体流动突然改变而引起的压力波动。
这种效应可能导致管道、阀门和相关设备的损坏,产生噪音和振动,甚至引发严重的系统故障。
因此,北高科阀门提醒您理解和应对各类阀门的水锤效应是保护系统完整性和提升效率的关键。
水锤效应基础水锤效应通常发生在流体被突然停止或改变方向时,例如在快速关闭阀门时。
这种情况下,流体的动能转化为压力能,导致管内压力急剧上升。
这个压力波会在系统内反射和放大,可能对系统造成破坏。
理解水锤的物理学原理是设计防护措施的基础。
水锤效应的影响因素水锤的大小和影响由多种因素决定,包括流体的速度、阀门关闭的速度、管道的材料和直径、流体的压缩性和管道系统的布局。
例如,大直径管道和高流体速度会加剧水锤效应。
此外,阀门的类型和其关闭特性也对水锤效应有显著影响。
应对策略旋塞阀对于旋塞阀,缓慢关闭阀门可以减小水锤效应。
采用具有阻尼功能的执行机构,可以控制阀门关闭速度,从而减少压力冲击。
球阀球阀由于其快速开关的特性,尤其容易引发水锤。
安装调压阀或溢流阀可以消散过剩能量。
另外,可以考虑使用具有防锤特性的球阀,这些阀门内置特殊机制来减缓关闭速度。
蝶阀蝶阀通常用于较大的流量控制,因此在关闭时可能会产生较大的水锤压力。
使用具有两阶段关闭特性的蝶阀可以缓解这一问题。
在第一阶段,阀门快速关闭至几乎关闭的位置,然后在第二阶段慢慢完成关闭,这样可以减少水锤的影响。
通用对策1. 安装水锤抑制器:水锤抑制器是一种安全装置,可以在压力波返回时吸收多余的能量,保护系统不受水锤影响。
2. 使用空气室或气水室:通过在系统中安装空气室,可以提供一个缓冲空间,当压力增加时空气被压缩,从而减少水锤的冲击。
3. 实施阀门调控策略:通过使用变频器控制的泵,可以更平滑地调整泵的速度,减少流体动能的突变,从而减轻水锤效应。
4. 定期维护和检查:保持阀门和管道系统的良好维护,可以避免因磨损或故障导致的非计划停机和可能引发的水锤现象。
水锤防护措施的设置

定义
缓闭止回阀是指在水锤防护工程 中,通过控制阀门关闭速度来减
轻水锤冲击的设备。
工作原理
缓闭止回阀通常采用活塞式或膜 片式结构,通过调节阀瓣的开启 和关闭速度,使水流缓慢停止,
从而减轻水锤压力。
应用场景
缓闭止回阀常用于水泵出口、水 轮机进口等需要防止水锤冲击的
场合。
调压阀
定义
调压阀是一种可以调节进 口压力的阀门,用于稳定 水泵或管路中的压力波动 。
使用阀门状态传感器和仪表, 对阀门的开关状态进行实时监 测。
06
工程案例分析
案例一:未设置水锤防护措施的后果
01
设备损坏
未设置水锤防护措施会导致水锤现象的产生,引起管道和设备的震动、
噪音和压力波动,长期下来会导致设备疲劳、磨损甚至损坏。
02Βιβλιοθήκη 能耗增加水锤现象会导致泵站和管道系统的能耗增加,影响系统的效率和经济性
记录压力变化,及时 发现异常压力,采取 相应措施。
液位监测
监测水箱或水池中的液位变化, 预防水锤的发生。
记录液位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液 位,采取相应措施。
使用液位传感器和仪表,对水箱 或水池中的液位进行实时监测。
阀门状态监测
监测水系统中阀门的开关状态 ,以预防水锤的发生。
记录阀门的开关状态,及时发 现异常状态,采取相应措施。
感谢观看
工作原理
调压阀通过活塞或膜片控 制阀瓣的开启和关闭,使 水泵或管路中的压力保持 稳定。
应用场景
调压阀常用于水泵进口、 水轮机出口等需要稳定压 力的场合。
超压泄压阀
定义
超压泄压阀是一种安全阀,当管道内的压力超过设定值时会自动开 启,释放多余的压力。
工作原理
给水泵房泵站水锤及其防护

目录
• 给水泵房泵站水锤的基本概念 • 给水泵房泵站水锤的危害 • 给水泵房泵站水锤的防护措施 • 给水泵房泵站水锤的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给水泵房泵站水锤的基本概 念
水锤现象的定义
水锤现象
在压力管道中,由于流速的急剧变化 ,引起压力的剧烈波动,造成水锤冲 击力的现象。
解决方案
针对该案例,应重新设计泵站和管道系统,优化水泵控制方式,增加止回阀等防护措施,以减小水锤压 力,保护泵站和水管的安全。
某市给水系统水锤防护案例
01
案例概述
某市给水系统存在水锤现象,为了保护供水安全,采取了 一系列防护措施。
02 03
案例分析
该市给水系统水锤主要是由于管道过长、水泵控制方式不 合理等原因引起的。为了减小水锤压力,该市采取了增加 止回阀、缓闭式止回阀、空气罐等措施,并优化了水泵控 制方式。这些措施有效地减小了水锤压力,保护了供水安 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水锤的分类
01
02
03
启动水锤
在泵站开机或停机过程中, 由于流速和压力的变化产 生的水锤。
停泵水锤
在泵站正常停机后,由于 管网内压力回流产生的水 锤。
瞬变水锤
在管道系统中,由于阀门 操作、系统扰动或其他外 部因素引发的水锤。
02
给水泵房泵站水锤的危害
对管网的危害
管网振动
水锤发生时,管网系统受到强烈的压力波动,导致管网振动,可能造成管道破 裂、连接处松动或水泵机组移位。
水锤产生的压力波动可能对电气设备和线路产生影响,导致 短路、断路或设备损坏。
电动机过载
水锤造成的水泵机组瞬时启动或停止,可能使电动机承受过 载,导致电动机烧毁。
水锤防护的措施

水锤防护的措施水锤是流体力学中的一个现象,当流体在管道中瞬间停止或者改变流速时,会产生压力波动导致水锤现象。
水锤不仅会对管道系统造成损坏,还会危及系统的安全性。
因此,水锤防护的措施对于管道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水锤防护的常用措施。
1. 安装减压阀减压阀是一种常见的水锤防护设备,它能够通过控制阀门的开启和关闭,调节管道中的流速和压力。
当管道中发生水锤现象时,减压阀能够通过及时调节阀门的开启程度,迅速降低压力波动,保护管道系统不受损坏。
2. 安装水锤消除器水锤消除器是一种专门用来消除水锤现象的装置。
它通常由容器、气体和液体组成。
当水锤波动传播到水锤消除器时,液体会进入容器中,同时气体被压缩。
当压力波动消失后,液体会再次流回管道中,气体也会扩张回复原状。
通过这种方式,水锤消除器能够迅速减少和消除压力波动,保护管道系统。
3. 采用缓冲罐和膨胀节缓冲罐和膨胀节是常用的水锤防护装置,通过扩大管道系统的容积来消除水锤现象。
缓冲罐和膨胀节一般安装在管道上,当管道中发生水锤现象时,罐内的空气或液体会吸收压力波动,起到平衡和缓冲的作用,从而保护管道系统。
4. 合理设计管道系统合理设计管道系统是最根本的水锤防护措施。
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流体的流速、管道的长度、截面积以及弯曲角度等因素,尽量减少管道系统内的尖锐转弯和突然截面变化。
此外,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水泵的工作方式和启停时间,也能有效减轻水锤现象。
5. 定期维护和检查定期维护和检查是水锤防护的重要环节。
定期检查管道系统的工作状态,例如检查管道上的阀门、减压阀、缓冲罐和膨胀节等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是否存在漏水或损坏。
同时,要定期检查管道内的流速和压力情况,记录管道系统的工作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修复,以保证管道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6. 培训员工提高员工对水锤防护的认识和培训是必要的。
员工要了解水锤的原理和危害,掌握水锤防护的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只有员工具备了水锤防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才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保护管道系统的安全。
水锤及防护措施

添加标题
定义:高压管网水锤防护技术是指为防止水锤现象对管网系统造成危害高压管网水锤防护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未来将更加注重智能化、自动 化技术的应用,提高防护效果和可靠性。
添加标题
常见防护措施:包括安装止回阀、缓闭止回阀等控制阀门,设置调压池、稳压塔等调压设施,以及采用 压力波动控制技术等。
评估方法:通过对比采取防护措施前后的水锤压力变化情况,分析防护措施的有效性。 评估标准:以水锤压力减小幅度、管道振动幅度等指标作为评估依据。 实例分析:选取典型的水锤防护措施应用案例,对其效果进行具体分析和评估。 结论:根据评估结果,总结水锤防护措施的应用效果,提出改进建议和推广价值。
PART FIVE
,
汇报人:
CONTENTS
PART ONE
水锤现象:由于流体压力变化引起的一系列快速的压力波动现象。 产生原因:主要由于流体流速的急剧变化导致。 影响范围:广泛应用于水利、机械、化工等领域。 现象描述:水锤波动的压力变化大,传播速度快,对管路系统产生冲击和破坏。
压力管道中的水流速度发生急剧变化 流体受到阻碍或突然改变流向 管道中存在不稳定的流动状态 管道中存在气体或空气
降低因水锤造成的 水资源浪费,节约 能源,实现可持续 发展。
PART THREE
安装止回阀:防止水锤发生时水流倒流 减小管径:降低水流速度,减少水锤压力 增加管道弹性:吸收部分水锤能量,降低冲击力 安装安全阀:在压力过高时排放部分水,防止水锤发生
安装止回阀:防止水锤发 生时水流倒流
减小管径:降低水流速度, 减少水锤压力
智能化监测技术:利用 传感器和智能算法,实 时监测管道压力、流量 等参数,实现水锤预警 和预防。
预警系统:通过数据分 析,预测可能发生的水 锤情况,及时发出预警 信息,以便采取应对措 施。
水锤防护措施

水锤防护措施什么是水锤?水锤是指在管道中由于流体的突然关闭或改变流速引起的压力波动现象。
这种压力波动会在管道中产生高压冲击,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管道破裂,对设备和管道造成严重损害。
水锤的危害水锤产生的冲击力可以造成以下危害:1.设备和管道的破裂:水锤产生的冲击力会超过管道和设备的承受能力,导致破裂和损坏。
2.噪声和振动:水锤过程中产生的压力波动会引发噪声和振动,对人员和设备都造成干扰和危害。
3.泄漏和漏水:水锤会对管道系统产生冲击,可能导致管道连接松动或破裂,引发泄漏和漏水。
水锤防护措施为了避免水锤带来的危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水锤防护措施:1. 安装减压阀和减压水池减压阀和减压水池是常见的水锤防护设备,通过调节流体压力和缓冲冲击力来保护管道系统。
•减压阀:在管道系统中安装减压阀,可以调节流体的压力,避免突然的压力变化引起水锤。
减压阀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压力范围,并通过自动调节阀瓣的开闭来实现压力稳定。
•减压水池:减压水池是一种存储水体的容器,其容积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当管道中流体的流速突然改变时,减压水池可以吸收冲击力,并保持管道内的压力相对稳定。
2. 安装气垫和减压阀•气垫:在管道系统中安装气垫可以有效缓解水锤带来的冲击力。
气垫通过不可压缩的气体充当缓冲介质,当发生水锤时,气垫可以吸收冲击力,保护管道系统。
•减压阀:减压阀可以在管道系统中减小流速的急剧变化。
在水锤发生的位置或附近安装减压阀,可以限制流速的突变,减少水锤的发生。
3. 增加阀门关闭时间当管道系统中需要关闭阀门时,可以增加阀门关闭的时间,使流体的关闭过程缓慢,减少水锤的发生。
4. 使用软性管道和伸缩接头软性管道和伸缩接头可以吸收和缓冲水锤产生的冲击力,减少管道和设备受损的风险。
软性管道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吸收部分冲击力,而伸缩接头则可以在管道收缩或伸展时提供一定的灵活性。
5. 定期维护和检测定期维护和检测管道系统的状态非常重要。
定期检查阀门、管道连接、减压阀等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密封性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维护和修理,可以有效预防水锤的发生。
各种水锤防护装置及其适用场合

各种水锤防护装置及其适用场合在压力管道中,由于水流流速因某些原因突然变化,引起水流动量的急剧变化,进而在管道中产生一个相应的冲量,使水流压力急剧上升或降低的现象,成为水锤或水力过渡现象(又叫水击)。
水流是具有惯性的,在泵站中,当水泵突然启动、停止或为调节流量而启用阀门,都将使水流速度发生变化而产生惯性力,惯性力的大小等于水流质量m与加速度dvdt的乘机,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在出水管路中,这个惯性力就表现为水锤压力。
泵站水锤有启动水锤、关阀水锤和停泵水锤。
一般情况下,启动水锤压力不大,只是当管内空气不能及时排出而被压缩才会加剧水流的压力变化。
关阀水锤在正常操作时不会引起较大的压力波动。
最危险的是由于突然停电或误操作造成的事故停泵所产生的停泵水锤,此种情况下的水锤压力较大,有时可达正常压力的数倍,将会对泵站造成很大的破坏性事故。
因此,在泵站及其压力管道的设计时,通常将防护停泵水锤事故作为主要防护手段。
在泵站工程中往往由于规划设计考虑不周或不合理的运行操作,导致水锤事故,使水泵出水管道、阀门遭到破坏,甚至使泵房被淹,供水中断,造成重大损失;或者,因担心水锤事故发生盲目地套用不恰当的防护措施,这不仅造成工程上的浪费,甚至得到相反的技术后果。
因此,如何准确而周到的选定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停泵水锤及其防护措施及其设备,自然是泵站管路系统设计的首要任务。
1合理布置管线布置管线时,应尽可能地使管道纵断面平顺的上升而不形成驼峰凸部,或采用先缓后陡的形式。
如果由水泵出口开始先陡后缓,则停泵过程中压力下降有可能在管道的凸部的拐点处引起降压过大;当其压力小于水的汽化压力并持续一定的时间,则将可能产生“水柱分离”现象;倘若能够将管线的布置形式改变成先缓后陡的布置形式,则可避免或减缓降压过程中产生负压。
管线的布置形式是按照地形确定的,变更管线的布置形式不是所有的场合都能做到的。
如果增加挖方量不大,或者可以选择另外的站址,则应进行多种布置方案的经济比较。
水锤防护措施

水锤防护措施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水锤防护措施。
你可别小瞧了水锤这玩意儿,它就像个调皮的小精灵,时不时就会出来捣乱一下。
咱先说说水锤是咋来的哈。
就好比你正欢快地跑着,突然“砰”地撞墙上了,那冲击力可不小。
水在管道里流动的时候,要是突然遇到阀门关闭啊或者水流速度猛地变化啥的,就会产生这种冲击力,这就是水锤啦!那咋防护呢?嘿,这就有讲究啦!首先呢,咱可以给管道装上合适的阀门,就像给调皮的小精灵戴上紧箍咒,让它没法太放肆。
这阀门可得选好喽,质量差的可不行,那不就成了纸老虎啦!还有啊,咱可以在管道里设置一些缓冲装置,就像给小精灵铺了个软软的垫子,让它的冲击力能被缓冲掉。
这缓冲装置就像是我们的救星,能把水锤的危害降到最低呢!再就是要注意管道的设计啦!管道不能弯弯曲曲像个迷宫似的,得让水顺畅地流过去,不然水锤不就更容易出现啦?这就好比你走路,路直直的好走,还是弯弯曲曲的好走呀?另外,咱平时使用的时候也得注意,别没事儿就猛地开关阀门,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嘛!就像你不能没事儿老拿石头砸自己脚呀,对不?咱举个例子哈,有个工厂就因为没重视水锤防护,结果管道被水锤给弄得七零八落的,那损失可大啦!这就好比你家里的水管爆了,水哗哗地流,那得多心疼呀!所以说呀,水锤防护可太重要啦!咱可不能等出了问题才后悔莫及呀,得提前做好防护措施。
就像冬天来了咱得提前穿上厚棉袄,不然等冻感冒了才想起来穿,那不就晚啦!水锤防护也是这个道理呀。
总之呢,水锤防护可不能马虎,得认真对待。
咱要把水锤这个小调皮给管得服服帖帖的,让它没法捣乱。
这样我们的管道才能安全稳定地运行,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才能不受影响呀!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水锤防护装置(或方法)及其适用场合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三班 何强锋 2009302650062 摘要:本文论述了各种水锤防护装置(或方法)及其适用场合。
关键词:水锤 水锤防护在压力管道中,由于水流流速因某些原因突然变化,引起水流动量的急剧变化,进而在管道中产生一个相应的冲量,使水流压力急剧上升或降低的现象,成为水锤或水力过渡现象(又叫水击)。
水流是具有惯性的,在泵站中,当水泵突然启动、停止或为调节流量而启用阀门,都将使水流速度发生变化而产生惯性力,惯性力的大小等于水流质量m 与加速度dtdv的乘机,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在出水管路中,这个惯性力就表现为水锤压力。
泵站水锤有启动水锤、关阀水锤和停泵水锤。
一般情况下,启动水锤压力不大,只是当管内空气不能及时排出而被压缩才会加剧水流的压力变化。
关阀水锤在正常操作时不会引起较大的压力波动。
最危险的是由于突然停电或误操作造成的事故停泵所产生的停泵水锤,此种情况下的水锤压力较大,有时可达正常压力的数倍,将会对泵站造成很大的破坏性事故。
因此,在泵站及其压力管道的设计时,通常将防护停泵水锤事故作为主要防护手段。
在泵站工程中往往由于规划设计考虑不周或不合理的运行操作,导致水锤事故,使水泵出水管道、阀门遭到破坏,甚至使泵房被淹,供水中断,造成重大损失;或者,因担心水锤事故发生盲目地套用不恰当的防护措施,这不仅造成工程上的浪费,甚至得到相反的技术后果。
因此,如何准确而周到的选定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停泵水锤及其防护措施及其设备,自然是泵站管路系统设计的首要任务。
1合理布置管线布置管线时,应尽可能地使管道纵断面平顺的上升而不形成驼峰凸部,或采用先缓后陡的形式。
如果由水泵出口开始先陡后缓,则停泵过程中压力下降有可能在管道的凸部的拐点处引起降压过大;当其压力小于水的汽化压力并持续一定的时间,则将可能产生“水柱分离”现象;倘若能够将管线的布置形式改变成先缓后陡的布置形式,则可避免或减缓降压过程中产生负压。
管线的布置形式是按照地形确定的,变更管线的布置形式不是所有的场合都能做到的。
如果增加挖方量不大,或者可以选择另外的站址,则应进行多种布置方案的经济比较。
2降低管中流速管中流速降低后,水流的惯性相应减小,管道特性常数002gH V αρ=减小,从而降低水锤升压和降压。
但是,加大管径,则可能增加工程造价,因而管径主要取决于减小管道摩擦损失和经济性。
结合水锤防护,在设计泵和计算管径时,应进行综合考虑。
在某些特殊场合下,为了避免用昂贵的水锤设备,采取增大管径的措施也可能是经济的。
3降低水锤波传播速度水锤波速度减小,管道特性常数002gH V αρ=也减小,水锤往返管道依次所需的时间增大,也可起到减小水锤压力变化的作用。
在设计管道时,若选择水锤波传播速度小的管材,在不影响管道强度的条件下,可适当减小管壁厚度;在特殊条件下,向管道中适量地补充空气,或采用椭圆形截面管道等,都可以起到减小水锤波传播速度的作用。
但一般而言,水锤波传播速度的变化范围是有限的,在实际工程,对防护水锤的作用很小,有时只在实验室进行有关模型实验。
4合理选择阀门形式,延长阀门启闭时间阀门的形式不同,在不同开度情况下的损失系数也不相同。
在相同的关阀条件下,全闭点附近特性变化比较均匀的阀门(如蝶阀、针阀等),其压力上升较小。
普通逆止阀在关阀时产生很高的升压,应尽可能地少采用或不采用。
对于高扬程、大流量、长管道的泵站系统,为了防止水流倒泄和水泵机组反转,而又不产生过高的水锤升压,则可采用各种形式的缓闭式逆止阀或两阶段关闭的可控阀,并合理地进行调节计算,有效地控制关闭过程。
阀门慢慢的开启和关闭,可减小流速的变化率,因此,可减小水锤压力的升高和降低;但关闭的时间还受水泵的运行条件及阀门驱动机构等条件的限制,一般应综合考虑。
5调压塔—双向调压塔对于输水干管而言,双向调压塔是一种兼具注水和泄水缓冲式的水锤防护设备,其主要设置目的是:防止压力输水干管中产生负压。
当管路中水锤压力升高时,它允许高压水流进入调压塔中,从而起到缓冲水锤升压的作用。
双向调压塔其构造为一开口的水池——大水柱,装设于输水干管上易于发生水柱分离的高点或折点处,而且该处水头线超出地面不高。
当发生突然事故停泵时,它能向管路中补充水,以防止水柱分离,可有效的消减断流弥合水锤升压。
双向调压塔有溢流式和非溢流式两种。
溢流式的溢流堰口标高可略高于水泵的正常水压。
当管路中压力升高时,水自塔顶溢流以维持压力不再升高。
在泵站附近或管道的适当位置修建,双向调压塔的水面高度应高于输水管道终点接收水池的水面高度并考虑沿管道的水头损失。
调压塔将随着管路中的压力变化向管道补水或泄掉管路中的过高压力,从而有效地避免或降低水锤压力。
这种方式工作安全可靠,但其应用受到泵站压力和周边地形的限制。
6防止启泵水锤1、排除管道空气,使管道充满水后再开启水泵。
凡是长距离输水管道的隆起处各点应设置自动排气阀或设置充水设施。
2、当水泵必须在空管启动时,可采用分阶段开阀启泵方式。
⑴先将水泵出口阀门打开15%—30%(蝶阀可先开150—300),管道上其余阀门全部开启。
⑵然后启动水泵。
⑶待管道充满水后再将水泵出水口阀门全开或开到所需的角度。
7单向调压塔和单向调压池在泵站附近或管道的适当位置修建,单向调压塔的高度低于该处的管道压力。
当管道内压力低于塔内水位时,调压塔向管道补水,防止水柱拉断,避免弥合水锤。
但其对停泵水锤以外的水锤如关阀水锤的降压作用有限。
此外单向调压塔采用的单向阀的性能要绝对可靠,一旦该阀门失灵,可能导致发生较大的水锤。
单向调压塔应当设置于输水干线上易于产生负压和水柱分离的诸主要特意点处(如主要峰点、膝部折点、驼峰及鱼背等处)。
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体积不是很大的水箱或容器、带有普通止回阀的向主干管中注水的注水管以及向调压塔容器中充水的满水管。
单向调压塔又称为低位调压塔,其箱中设计水位不需要达到水泵正常工作时的水力坡度线;与双向调压塔相比,其水箱(容器)的安装高度可以大大地降低,而水箱的容积只要满足设计要求即可,也不很大,具有很高的经济性,因此在在停泵水锤危害综合防护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8注空气(缓冲)用阀“注空气(缓冲)”是指停泵水锤过程中,当管路上某特异点(如驼峰、膝部或峰顶等)处的压强低于当地大气压强时,大气中的空气经过特制的注气阀被吸入管路内,从而防止了真空的进一步提高。
当回冲水流及升压波返回时,即空腔体积开始缩小时,阀门自动关死,腔中空气受到一定的压缩并使回冲流速减小——起到了空气垫的作用,从而对断流空腔弥合水锤的升压起到缓冲和降低的作用。
由此可见,“注空气(缓冲)”是一项消减水柱分离危害的很有效的技术措施,而它使用的设备就是注空气(缓冲)用阀。
注空气(缓冲)用阀实质上是一种只进气不排气的阀门,颇类似空气止回阀(逆止阀),西方称作真空释放阀或真空破坏阀;前苏联则称为防真空(通气)阀或充气阀。
9空气罐空气罐是一种内部充有一定量压缩空气的金属水罐装置。
它直接安装在水泵出口附近的管路上。
其消除停泵水锤升降压的原理是,当发生水锤管内压力升高时,原压缩的空气被再度压缩,起到气垫消能作用;而当管内由于突然停泵压力陡降,甚至可能发生水柱分离时,又可利用压缩空气膨胀向管中注水,因而有效地消减了停泵水锤的危害。
国内使用经验不多,在国外(英国)使用较广泛。
它利用气体体积与压力的特定定律工作。
随着管路中的压力变化气压罐向管道补水或吸收管路中的过高压力,其作用与双向调压塔类似。
空气(压力)罐通常适用于设备流量较小,杨程较高,控制压力变化范围较广的情况。
10停泵水锤消除器水锤消除器能在无需阻止流体流动的情况下,有效地消除各类流体在传输系统可能产生的水外锤和浪涌发生的不规则水击波震荡,从而达到消除具有破坏性的冲击波,起到保护之目的。
水锤消除器的内部有一密闭的容气腔,下端为一活塞,当冲击波传入水锤消除器时,水击波作用于活塞上,活塞将往容气腔方向运动。
活塞运动的行程与容气腔内的气体压力、水击波大小有关,活塞在一定压力的气体和不规则水击双重作用下,做上下运动,形成一个动态的平衡,这样就有效地消除了不规则的水击波震荡。
停泵水锤消除器可分为下开式停泵水锤消除器、自动复位下开式水锤消除器、自闭式水锤消除器。
80 年代以前曾经广为采用。
它安装于止回阀附近,管道中的水锤压力通过开启的水锤消除器泄掉。
某些水锤消除器无自动复位功能,容易因误操作导致发生水锤。
11蓄能式液控缓闭蝶阀蓄能式液控缓闭止回蝶阀应用在水泵出口,兼有闸阀和止回阀的功能,是一种能按预先调定好的程序,分开关和缓闭两阶段的动作来防止水泵倒转、消除水锤对管网破坏的理想设备。
主要由阀体、蝶板、阀轴、阀体密封圈、液压站、电气柜等组成。
两阶段关闭蝶阀,是国内外近20年研制出来的一种比较新型的特殊的出水阀门。
该阀除具有普通蝶阀所具有的优点外,还能消除(一般)水锤危害和节能。
两阶段关闭的蝶阀在运作上要求:在水泵启动时,能够先慢后快的自行开启;在事故突然停泵时,能够自动的先快关至某一角度,余下的角度则以相当慢的速度关完。
这样,无论在正常启闭水泵过程,或在突然断电后的水利过渡过程中,它能消除水锤危害,又不致使大量水倒泄并使机组长期反转。
由此可见,该阀在功能上,既具有水泵出口操作阀门的作用,又有止回阀和水锤防护设备的作用,起到一阀三用的功能。
目前分为:重锤蓄能式液控两阶段关闭缓闭蝶阀和蓄能罐式液控缓闭止回蝶阀。
12缓闭止回阀缓闭止回阀又称逆止阀或逆止阀,其作用是防止管路中的介质倒流。
启闭件靠介质流动和力量自行开启或关闭,以防止介质倒流的阀门叫止回阀。
止回阀属于自动阀类,主要用于介质单向流动的管道上,只允许介质向一个方向流动,以防止发生事故。
本类阀门在管道中一般应当水平安装。
作用原理:通过汽缸塞的上下移动,协助阀瓣快速启闭以达到密封面。
有重锤式和蓄能式两种。
这种阀门可以根据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对阀门关闭时间进行调整。
一般在停电后3~7 s 内阀门关闭70%~80%,剩余20%~30%的关闭时间则根据水泵和管路的情况调节,一般在10~30 s 范围。
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最佳时间,并现场调试确定。
值得注意的是,当管路中存在驼峰而发生弥合水锤时,缓闭止回阀的作用就十分有限。
13选用转动惯量GD2较大的水泵机组或加装有足够惯性的飞轮在水泵机组主轴上增装惯性飞轮是为了加大水泵机组转动部分的转动惯量J 或飞轮力矩2GD ,而g GD J 4/2=。
根据理论力学中动量矩定理的原理知:水泵机组事故失电后,机组轴上所受减速矩等于转动惯量J 与角减速度的乘积,即dtdw J M =-反 由上式可见,机组转子转动惯量J 越大,则角减速度的绝对值越小,即机组转数降低的速率很慢,转数下降率小,从而延长了水泵机组的正常水泵工况历史,使水泵机组依靠惯性继续以缓慢降低的速率向管路中补充水,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管路中流速和水压的急剧降低,改善了水利过渡过程中压力猛烈波动状况;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减少了水柱分离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