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代神话人物的献身精神讲解学习
西游记唐僧师徒的信仰与奉献

西游记唐僧师徒的信仰与奉献西游记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一,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艰险,取经西天的故事。
在这个神奇的旅程中,唐僧师徒展现出了坚定的信仰与无私的奉献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一、坚定的信仰唐僧作为佛教高僧,他对佛法的信仰深透而坚定。
在西游的途中,他时刻以持久的信念坚守着前往西天取经的目标。
无论遭遇多少艰难险阻,他都从不动摇,始终相信佛法的力量能够拯救众生。
同时,师徒四人在途中也不断遇到各种妖魔鬼怪的阻击和引诱,试图让他们放弃取经任务。
然而,唐僧师徒并没有因此动摇他们的信仰,反而以坚定的决心战胜一切障碍。
他们通过智慧和智慧力量,最终成功地克服了困难,实现了去取经的目标。
二、无私的奉献除了信仰,唐僧师徒们还展现出了无私的奉献精神。
他们为了拯救众生,不畏艰险,不计回报,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在西游的过程中,唐僧师徒们舍弃了舒适的生活,放下荣华富贵的诱惑,深知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他们把拯救众生当做自己的一生目标,忍受着寒冷、饥饿、劳累和各种意外的打击,时刻保持着为众生服务的精神。
尤其是孙悟空,作为唐僧最得力的护法,他不仅具备了强大的武力,同时也展现出了最大的奉献精神。
他无私地保护着唐僧,不顾生死与妖魔恶人搏斗,为取经之路走出了重要的一步。
三、对信仰与奉献的启示唐僧师徒的信仰与奉献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首先,信仰是人生道路上的指南针,也是人们追求崇高目标的动力源泉。
只有坚持自己的信仰,才能战胜困难和诱惑,最终达到人生的境界。
其次,无私奉献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是人们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担当。
无论从事什么事业,只有把个人利益置于大众利益之上,真正为他人着想,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
最后,唐僧师徒的信仰与奉献精神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只有不懈奋斗、勇往直前,才能征服命运,取得胜利。
正如西游记中所揭示的,只有不惜一切代价追求真理,我们才能在征途中收获人生的拓展和升华。
总结起来,西游记唐僧师徒的信仰与奉献是我们值得学习和追求的榜样。
古代神话故事中的英雄人物

古代神话故事中的英雄人物在古代神话故事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威武勇猛、智勇双全的英雄人物。
这些英雄以其超凡的能力、高尚的品质和伟大的事迹,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楷模和榜样。
他们的故事不仅令人着迷,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后世的文化和价值观。
一、神话英雄的力量与能力古代神话故事中的英雄人物往往拥有超人的力量与能力,让人们为之惊叹。
比如中国神话中的孙悟空,他拥有七十二变的本领,能够随意变幻身形。
他还可以举齐天大圣之名,使天地万物闻风丧胆。
希腊神话中的赫拉克勒斯也是一个个头高大、力大无穷的英雄,他能够举起山川大河,对抗各种怪物。
二、神话英雄的智慧与勇气除了强大的力量,古代神话英雄也具备非凡的智慧和勇气。
比如中国神话中的哪吒,他是一个善战的英雄,但同时也是一个有智慧、有勇气的战略家。
他在与敌人战斗中,总能够找到对付敌人的最有效方法。
希腊神话中的奥德修斯同样是一个勇敢而聪明的英雄,他在返乡途中经历了种种危险与诱惑,但通过智慧和勇气成功地战胜了困难。
三、神话英雄的高尚品质与正义感古代神话故事中的英雄人物往往具备高尚的品质和正义感,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仁爱、勇敢和牺牲。
比如中国神话中的文殊菩萨,他心地善良,慈悲为怀,总是帮助人们摆脱困境。
希腊神话中的雅典娜则代表智慧和正义,她勇敢地为人们伸张正义,保护弱者。
四、神话英雄的伟大事迹与故事传承神话英雄的故事不仅令人叹为观止,而且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被演绎和改编。
这些英雄人物的伟大事迹和故事传承至今,影响着后世的文化和价值观。
比如中国神话中的封神演义,讲述了众多英雄人物的战斗和努力,表现出中国古代英雄的精神风貌。
希腊神话中的《奥德赛》和《伊利亚特》则成为了西方文学的经典之作,深深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五、古代神话英雄的影响与启示古代神话故事中的英雄人物以其威武勇猛、智勇双全和高尚品质,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楷模与榜样。
他们的故事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也给人们带来了启示。
这些英雄故事告诉我们,力量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智慧和勇气同样不可或缺。
《西游记》中的奉献与牺牲精神

《西游记》中的奉献与牺牲精神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西游记》中,奉献与牺牲精神贯穿始终,是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元素之一。
无论是孙悟空的不畏牺牲、唐僧的坚韧奉献,还是猪八戒、沙僧等角色的默默付出,都展现了各自不同形式的奉献与牺牲。
孙悟空作为主要角色之一,不仅有着惊人的力量和智慧,更展现出了为保护唐僧取经一路奋不顾身的牺牲精神。
他多次冒险、战胜妖魔,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性命,展现了一种大无畏的奉献精神。
与孙悟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唐僧,他虽然没有像孙悟空那样的超凡能力,却以自身的信念和坚定奉献精神带领三位徒弟前行。
唐僧在遭遇种种困难和诱惑时,始终不忘取经之旨,展现了一种默默无闻的牺牲奉献。
除了主要角色外,猪八戒和沙僧也各自展现了奉献与牺牲的一面。
猪八戒虽然爱财贪吃,但在关键时刻总能挺身而出,为师父和师兄分忧解难;沙僧则以沉默、稳重的形象默默地为取经团队做出贡献,展现了一种默默无闻但坚定的奉献。
《西游记》中的奉献与牺牲精神不仅体现在主要角色身上,更融入到故事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这种精神不仅是对友情、信念的坚守,更是对责任与使命的担当,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奉献、牺牲的价值观念。
在当代社会,我们或许无法像孙悟空般战胜妖魔,也不必像唐僧一样历经艰险取经,但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奉献与牺牲精神。
无论是关爱家人、帮助他人,还是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都是奉献与牺牲的体现,都能传承和弘扬《西游记》中的精神,让这份美好在当下得以延续。
《西游记》中的奉献与牺牲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念,它不仅激励着人们勇往直前,更教导着我们在生活中以奉献、牺牲的态度对待他人和社会,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后羿射日上古神话中的英雄精神与传统价值观

后羿射日上古神话中的英雄精神与传统价值观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后羿是一个备受尊敬的英雄人物。
他以其勇敢和智慧而闻名于世,并以成功射下太阳的壮举而成为后世人们崇拜的象征。
后羿的故事体现了古代中国传统价值观和英雄精神的核心要素。
本文将探讨后羿射日神话中蕴含的英雄精神及其与传统价值观的关系。
一、后羿射日神话的故事根据传说,在远古时代,天上的十个太阳轮流出现在天空中,给人间带来巨大的炎热和干旱。
天地间的万物都在极度痛苦中挣扎,人们的生活几近停滞。
面对这一危机,后羿挺身而出。
他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找寻解决的方法。
通过不断的观察和思考,后羿发现太阳是由害人的遗产所控制的。
于是他决定运用自己的技艺,射下其中一个太阳,以恢复人间的宁静。
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和准备,后羿最终成功地射下了一个太阳。
他的勇气和智慧使天地恢复了平衡,带给人们希望和美好的未来。
二、英雄精神的体现1. 勇气与决心在后羿射日的故事中,勇气与决心是他成功的关键。
面对太阳的挑战,普通人可能会感到畏惧和无能为力,但后羿毫不退缩,勇敢地决定肩负起拯救人间的重任。
他没有被困难所击垮,相反,他通过训练和准备来增强自己的实力,为了追求正义和和平,他毅然投身到了战斗之中。
2. 智慧与技艺后羿的智慧和技艺在他的决策和行动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他通过细致的观察和仔细的思考,找到了射下太阳的方法。
他不仅拥有卓越的射箭技巧,在战斗中还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技艺,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3. 无私与担当后羿的行动体现了他的无私和担当。
他明白射下太阳的代价可能是巨大的,但为了拯救人间,他毫不犹豫地承担起这个任务。
他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承担起保护和祝福人类的责任,展现了一个真正的英雄的风范。
三、后羿射日与传统价值观的关系后羿射日神话体现了古代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核心精神。
这些价值观不仅在古代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崇尚正义和勇敢后羿射日的故事凸显了中国传统价值观中对正义和勇敢的高度重视。
中国古代神话的尚德精神

中国古代神话的尚德精神中国上古神话没有十分完整的情节,神话人物也没有系统的神话家谱,但它们却有着鲜明的东方文化特色,其中尤为显著的是它的尚德精神。
这种尚德精神在与西方神话特别是希腊神话比较时,显得更加突出。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这种尚德精神,一方面源于原始神话的内在特质,另一方面则是后代神话改造者们着墨最多的得意之笔。
在西方神话尤其是希腊神话中,对神的褒贬标准多以智慧、力量为准则,而中国上古神话对神的褒贬则多以道德为准绳。
这种思维方式深深地注入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中。
几千年来,中国古代神话的这种尚德精神影响着人们对历史人物的品评与对现实人物的期望,决定着社会对其成员进行教育的内容与目的,甚至也影响着20世纪以来中国现代文明的走向。
不食人间烟火和没有平凡人的情欲,这时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主要大神们“神格”的重要特征。
这里所说的“神格”一词,是对应“人格”特指神的品格。
在中国的很多经史典籍中,上古的主要大神们,诸如伏羲、女娲、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等等,都是崇高和圣洁的。
他们不苟言笑,从不戏谑人类,更不会嫉妒和残害人类。
在个人的私生活上,他们从来都是十分规矩和检点的,十分注重小节、注重品行和德操的修养,并且尊贤重能。
几乎每一位神王都没有“红杏出墙”或“乱播爱情种子”的现象。
在他们的身上,只有神圣的光环、圣洁的品性和高尚的情操。
当人类向他们看过去的时候,只会阳面向上,顶礼膜拜,而不会有丝毫的不恭不敬。
在中国的神话天地中,姑且不说被后世改造过的神话,就是古老的原始神话,我们也看不到对大神们爱情生活的描写、见不到他们这方面的生活细节。
由于中国上古神话中有关爱情的内容极少,因而嫦娥奔月和后起的巫山神女传说就显得格外凄美和动人心弦。
相反,在古希腊神话中,我们所看到的大大小小的天神都是世俗的,是满身人间烟火味的:众神之王宙斯狂放不羁,沾花惹草,在神界与人间留下了一大串风流债,更严重的是他任意行事,不讲原则,充满嫉妒和个人爱好;天后赫拉,本是众神的表率和人间的神母,但她却经常为嫉妒和仇恨而迷失了本性,做出一些残酷和无“神格”的蠢事来,没有丝毫让人类敬重的地方。
浅论中国远古神话的英雄主义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一:引言(一):神话的概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英雄主义的含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英雄主义的表现 (3)(一)英雄本色和神奇本领 (3)(二)保民佑民的责任感和厚生爱民意识 (4)(三)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4)(四)代表正义战胜邪恶 (5)(五)不鄙视失败的英雄 (6)致谢 (8)参考文献: (8)浅论中国远古神话的英雄主义汉语言文学专业程浩指导老师蒋晓铭摘要: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导言》一书中说神话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一种方式所加工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
中国古代的远古神话具有强烈的英雄主义特征,展现出了一曲曲催人奋进的英雄之歌,是神话时代的主旋律,表现激昂的英雄情怀是远古神话的主色调。
远古神话的英雄主义主要表现为英雄本色和神奇本领、保民佑民的责任感和厚生爱民意识、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正义战胜邪恶以及不鄙视失败的英雄。
中国远古神话的这种英雄主义精神是激励我们的先民走过漫长而又艰苦的远古时代的精神动力,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
关键词:远古神话英雄主义英雄主义的表现一:引言在我国的先秦时期诞生了一种伟大的文学艺术形式——神话,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由于种种原因,许多神话传说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流逝了,或者被文人给改造了,变成了其他的文学,但是我们仍然能从许多的古籍中找出一些神话故事,这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笔重要的精神财富,它所留下的精神仍然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
神话中的许多东西仍然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一)神话的概念什么是神话?这是一个令人难以解答的问题,在我国的古代传统典籍中没有“神话”这个的字眼,是个外来词。
神话的词源出自于古希腊的“mythos”,意思就是关于神袛与英雄的传说故事。
在汉字中,“神”的本意是神灵的意思,如在《广韵》中“神,灵也”。
小议中国古代神话所体现的民族精神

小议中国古代神话所体现的民族精神【摘要】中华民族文化灿烂辉煌,古代神话可谓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上古时代的中国先民们在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意愿和幻想虚化成意象集合体,从而孕育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舍己为人、仁爱善良的民族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
【关键词】古代神话体现孕育民族精神中国古代神话主要散见于《山海经》、《庄子》、《楚辞》、《淮南子》、《列子》、《穆天子传》等文献古籍中。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同时也孕育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
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一、中国古代神话中体现出的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从中国古代神话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英雄神们为了达到某种理想,敢于斗争,不屈不挠,与恶劣的环境抗争。
如,我们很熟悉的《女娲补天》和《精卫填海》。
女娲补天时面临的是一场大灾难:“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
”同时,大火熊熊而不灭,大水浩洋而不息,凶禽猛兽到处抓食人。
人类几乎被逼到了无法生存的灭绝境地。
此时,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依靠顽强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经过艰苦的斗争战胜灾难,终于“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和春阳夏,杀秋约冬,枕方寝绳。
”还人间一个安定的生存空间。
从这则神话故事里我们不难想象,当时的人类是面临着怎样的灾难和恶劣的生存状况,先民们把解除灾难的希望寄托在英雄人物身上,而在其背后,不难看出先民们所希冀的那种坚韧不屈,自强不息的坚毅的民族精神。
而这种坚毅的精神在继而出现的精卫和夸父身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精卫填海》描述了炎帝少女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于是女娃变成了精卫鸟“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自己即使死了变成鸟,也要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凭借顽强不屈的精神,向覆灭自己生命的大自然复仇。
小小的精卫鸟身上,却蕴涵着无限大的力量,也体现了先民们不向大自然屈服,向恶劣环境挑战的决心和奋斗精神。
古代神话故事与史诗中的英雄事迹与道德教育

古代神话故事与史诗中的英雄事迹与道德教育古代神话故事与史诗中的英雄事迹不仅令人陶醉于其想象力丰富的叙述和令人振奋的情节,更重要的是它们传递着深刻的道德教育意义。
这些古老的故事和英雄事迹不仅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更是塑造人们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重要渠道。
在古代神话故事中,经常出现的英雄人物在形象塑造和故事情节中都融入了丰富的道德内涵。
以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嫦娥为例,她不仅是一个美丽的仙女,更是一个具有高尚品德和无私奉献精神的形象。
对于人们而言,嫦娥的形象代表了高尚的仁爱之心和舍己为人的价值观,激励人们追求道德上的高尚品质。
同样,在史诗故事中,英雄事迹所承载的道德教育意义也不可忽视。
希腊神话中的英雄赫拉克勒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他以无比的力量和勇气闻名,但更重要的是他以自己的行动践行了捍卫正义、保护弱者的价值观。
赫拉克勒斯在克服困难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坚持公正和利他精神,成为众多传说和故事中不可或缺的英雄形象。
这些神话故事和史诗中的英雄事迹对人们的道德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们给予人们对善与恶、是与非等道德概念的理解,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
通过故事中英雄的行为,人们能够看到正义、勇气、慈悲等美德是多么重要,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其次,这些神话故事和史诗中的英雄事迹展示了正直、勇敢和全身心投入的品质,激励人们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坚守信念和追求目标。
许多英雄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都经历了痛苦和牺牲,但他们的探索和坚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此外,这些故事还教导人们关于团队合作、友情和奉献精神的重要性。
很多史诗英雄的事迹都无法离开他们的伙伴和朋友,他们通力合作、互相扶持,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样的故事教会人们团结合作的道理,并提醒人们只有通过相互理解和互助才能实现共同的目标。
综上所述,古代神话故事和史诗中的英雄事迹不仅是文化遗产,更是传递道德教育的重要渠道。
这些故事通过丰富的叙事和令人振奋的情节,将各种道德观念和价值观融入其中,给人们以强烈的道德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古代神话人物的献身精神
浅谈中国古代神话人物的献身精神
汉语言文学08-1班杨阳
无论是西方或东方,各个地域都会存在一些与其地区,民族,文化相应的神话传说。
这是人们在认识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不自觉的艺术创作。
它往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自然,神话成了中国古代最不能缺少的文化内容。
它代表着中国先民崇尚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也是研究我国古代人类生存发展进程的重要史料。
学术上大致把神话分成几个大类: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英雄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这些神话在某种层面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崇尚献身精神。
在这些神话中,大凡是为社会的进步、为人类的幸福而献身的英雄们就备受人们的赞颂;反之,凡是那些不利于社会前进、有碍于人类幸福的神性人物则要遭到唾弃与批判。
所以为逐日而死的夸父、射日除害的后羿、救民于水患的大禹等均在人民的心目当中占据着崇高的地位;被大水淹死之后变成鸟不停地以木石勇填苍海的精卫,也生生世世为人们所敬重。
而那些残害人类的神蛇、怪兽一般的反面人物,如果不被英雄诛灭,也会被历史文化所诛灭。
不仅创世神和始祖神如此,在对我国远古自然神话,英雄神话,战争神话的故事传说中,同样也反映出一种崇尚奉献与牺牲的精神。
创世神话中最为著名的“盘古开天”就是个典型。
盘古本身被包裹在混沌之中,他终于不堪忍受,拔下牙齿变成威力巨大的神斧开辟了天地。
他不断施展着自己的法术,让天变得更高,地变得更沉。
直到盘古耗尽最后的力气终于倒下与世长辞。
但他的身体并没有消失,而是幻化为世间种种。
盘古临死前,他嘴里呼出的气变成了春风和天空的云雾;声音变成了天空的雷霆;盘古的左眼变成太阳,照耀大地;右眼变成皎洁的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千万缕头发变成颗颗星星,点缀美丽的夜空;鲜血变成江河湖海,奔腾不息;肌肉变成千里沃野,供万物生存;骨骼变成树木花草,供人们欣赏;筋脉变成了道路;牙齿变成石头和金属,供人们使用;精髓变成明亮的珍珠,供人们收藏;汗水变成雨露,滋润禾苗;盘古倒下时,他的头化作了东岳泰山,他的脚化作了西岳华山,他的左臂化作南岳衡山,他的右臂化作北岳恒山,他的腹部化作了中岳嵩山。
传说盘古的精灵魂魄也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
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盘古为人类劈开混沌的世间,将世界的第一缕曙光布满大地,死后化作了日月山川江河湖海,为人类奉献了自己的全部。
他无愧为世界的开凿者!他是世间的缔造者!另一位开辟神女娲,在完成补天、造人大功之后,也将自己身体化成万物。
“大禹治水”也是这样一个流传千古的始祖神话。
传说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
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
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鲧去治
水。
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
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他带领群众凿龙门,挖通了九条河,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
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禹常年脚长年泡在水里连脚跟都烂了,只能拄着棍子走。
禹为了治水,到了30多岁才在涂山遇到一个名叫女娇的姑娘成亲。
但是禹新婚仅仅四天,还来不及照顾妻子,便为了治水,到处奔波,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
第一次,妻子生了病,没进家去看望。
第二次,妻子怀孕了,没进家去看望。
第三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狠下心没进去探望。
据《吴越春秋》记载,大禹在治水过程中“闻乐不听,过门不入,挂冠不顾,屡遗不蹑”,他以一种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去和洪水搏斗。
大禹的手掌脚掌都长满了老茧,这也足以见证他的奉献精神。
面对自己父亲鲧治水失败,身败名裂的悲剧,他丝毫没有退缩之意,担负起治水负担,担负起天下苍生的重担。
他不顾个人安危,轻生死,重黎民的奉献精神足以为后世楷模!
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大部分存在着这种献身精神,具有一种壮烈的悲剧性。
它是以中国民族文化心理特征和文化土壤为参考的。
尤其数英雄神话最为典型,在某种层度上来说具有较强烈的悲剧色彩,悲剧之中蕴含着悲壮之美,使人产生崇敬之情。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这种献身精神不为其他,而是人与自然的斗争,在征服自然,支配自然的过程中所遭受的不幸,痛苦与死亡。
“夸父逐日”也表现出了同样的性质和色彩。
《山海经·海外北经》载:“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这则神话故事同样变现了人与自然的冲突与斗争,表现人类为
迫切要求征服自然,改变自然的愿望而不怕献身的精神。
我们总能在读过之后感到心灵的震撼。
夸父这种不屈不挠,至死不忘造福后人的悲壮精神,在中国很多神话中都能找到影子。
“神农尝百草”中传说神农一生下来就是个“水晶肚”,几乎是全透明的,五脏六腑全都能看得见,还能看得见吃进去的东西。
太古时候,人们没什么可吃,靠捋草籽、采野果、猎鸟兽维持生活。
有时吃了不该吃的东西,中了毒,重时就被毒死。
人们得了病,不知道对症下药,都是硬挺,挺过去就好了,挺不过去就死了。
神农帝为这事很犯愁,决心尝百草,定药性,为大家消灾祛病。
神农自各儿亲口尝一尝,体会这味药在自己肚里是什么滋味。
把能吃的放在身体左边的袋子里,介绍给别人吃;不好吃的就放在身体右边袋子里,作药用。
不能吃的就提醒人们注意。
后来,神农在小北顶两边的百草洼,误尝了断肠草,死了。
在中国主要的始祖神身上,看不到儒家所排斥的非道德的东西,他们都是道德的化身、正义的代表。
他们身上所散发出的神圣光环和纯洁品性,使人们对他们只有顶礼膜拜了。
正是由于这种献身奉献精神,使中国文化中处处体现出对“德”的要求,传统的“修、齐、治、平”的人生境界中,将修身摆在第一位,只有先修身才能齐家,然后才谈得上治国、平天下。
中国神话中我们随处可见闪耀着人性光辉的伟大牺牲奉献精神,体现着他们“保民佑民的责任感”。
远古时代,中国的许多著名的大神均具有始祖神的身份。
这些始祖神均是自己部族中功劳卓越的人物,他们在为本民族的发展与壮大的过程中或在民族的重大变故中,起到过巨大的作用,有着不可磨灭的奉献精神。
他们成为本民族始祖神的先决条件也决定了他们作为大神的责任与义
务。
特别是自西周以来,由于历史和政治的需要,诸子百家有意识改造神话中的人物形象,将人类理想的英雄美德和牺牲精神都加在了他们身上。
燧人氏钻木取火,自陷十八层地狱;伏羲氏画卦教民,泄露天机被天帝判死;商伯盗取天火,守护火种,为了人间的光明和温暖而献身;鲧在洪水滔天之时,为济苍生,不待帝命,窃帝之息壤而被杀羽郊……中国古代神话首先强调的不是神话人物身上的野性和超自然的力量,而是一种高尚的人格和无私的献身精神;对神的职责要求,将保民、佑民放在第一位,而否定为了个人利益危害人间众生的行为。
中国古老的英雄神、始祖神,没有人的情欲,不食人间烟火。
中国上古神话中体现出的这种尚德奉献精神,有一些是先天神话的内在特质,而另一些则是后天人为改造的。
经过文化的重塑与选择,在古老的大神们身上还遗存的一点点“人性”也消失了,剩下的只是远远脱离社会、脱离人类、高高在上、虚无缥缈的理念化形象,于是他们原有的神性也随之削弱,他们成了人间崇拜的偶像,具有着伟大的献身精神。
当然,今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中国古代神话英雄包括伏羲、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等,其形象与事迹并非是历史的真实。
它是在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对道德的渲染和对远古帝王典范的树立,逐步按照史官和先秦诸子的社会理想所塑造出来的。
在它们身上既体现出先秦思想家的尚德理想,又表现出中华民族在其文化演进中的献身精神。
展示了我们先民最后会取得胜利的坚定信念,反应的是中华民族英勇无畏,自强不息的民族文化品格。
这种献身精神至今仍在我国古代神话宝库中熠熠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