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外使领馆遭不法分子暴力冲闯
外交部采取反制措施

外交部采取反制措施引言近年来,国际社会的形势愈加复杂多变。
针对一些国家的不当行为、干涉他国内政、违反国际规则等行为,作为国家的象征和外交事务的主管机构,外交部承担着维护国家利益和平稳发展的重要责任。
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利益,外交部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
本文将重点分析外交部在应对国际关系挑战方面采取的反制措施。
一、制定法律法规外交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确保国家的外交政策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并加强对国际关系的约束力。
其中,外交部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为我国对外交往提供了明确的规范和指导。
例如,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领馆领事司法管辖权扩展法》,明确了使领馆领事司法管辖权的适用范围,有力地保障了在境外的中国公民的合法权益。
二、采取外交措施外交部通过采取外交措施,对付国际上的不当行为。
外交措施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抗议、交涉、发表声明等。
这些措施旨在向相关国家表达我国政府的立场和态度,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外交部通过这些途径,有效地传递了我国的意见和诉求,增强了国际社会对我国的关注和理解。
三、实行经济制裁经济制裁是外交部在外交斗争中采取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
外交部利用我国的经济实力,对一些国家实行经济制裁,对其不当行为进行惩罚。
通过限制贸易、投资和金融交流等手段,迫使其改变不当行为或承担相应的责任。
经济制裁不仅可以保护我国的利益,也可以对不当行为国家造成实质性的影响,从而改变其行为。
四、加强国际合作外交部积极促进国际合作,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国际挑战。
外交部通过与其他国家签署合作协议、加入国际组织和参与国际会议等方式,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和合作。
这些合作关系不仅可以增加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还有助于维护国际秩序和国际公共利益。
五、发挥媒体作用外交部注重媒体的运用,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向国际社会传递信息和表达立场。
外交部积极利用新闻发布会、外交部发言人的访谈等渠道,及时回应国际社会对我国事务的关切。
中国大使馆为什么不帮中国人

中国大使馆为什么不帮中国人
中国大使馆不能帮助中国人,这是因为这是国外的关系正常运作的原则。
首先,外交关系是两国之间的事情,外交部门的工作是维护两国的有利关系和政治关系。
所以,中国大使馆的任务是尊重外国的政治体系和法律,同时也要尊重国内法律和政治规定。
其次,中国大使馆要避免在外国国内发生外交事件,因为这会损害两国关系。
因此,中国大使馆不会去干预外国内部的事务,无论是办公室工作还是放置军事武器。
如果发生任何与外国政府有关的事件,大使馆只能提供协助,而不是进行直接的干涉。
第三,中国大使馆只能处理外交国家之间的事宜,而不能帮助中国人民解决个人问题。
目前,旅游者出现在国外时,大使馆提供的主要是信息咨询、文书服务和紧急救助。
但如果中国公民受到外国的伤害或遭受其他不公平的待遇,大使馆只能负责将这一情况反映给外国政府,以尽其最大努力保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总之,由于外交关系受到国家领土和安全的限制,中国大使馆不能帮助中国人,只能作为两国外交关系的桥梁,帮助双方维护互利的外交关系。
江歌法律案件(3篇)

第1篇一、案件概述2016年11月3日,日本江歌案震惊全国,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案件的主角是中国留学生江歌和她的室友刘鑫。
江歌因保护室友刘鑫而被凶手陈世峰杀害,而刘鑫在事发后拒绝配合警方调查,引发了公众对法律、道德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二、案件经过2016年11月3日凌晨,日本东京中野区一栋公寓内发生命案。
留学生江歌在回家途中,为保护室友刘鑫,与凶手陈世峰发生争执,最终被陈世峰用刀具刺死。
事发后,刘鑫拒绝配合警方调查,拒绝提供凶手陈世峰的个人信息。
三、法律问题1. 刘鑫的法律责任在江歌案中,刘鑫作为江歌的室友,在事发时拒绝提供凶手陈世峰的个人信息,引发了公众对她的质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条,犯罪分子在犯罪后,有义务向公安机关报案,不得隐瞒、毁灭证据。
刘鑫的行为涉嫌违反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陈世峰的法律责任凶手陈世峰因故意杀人罪被日本警方逮捕。
根据日本法律,陈世峰将面临相应的刑事处罚。
在我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2条,故意杀人罪最高可判处死刑。
3. 江歌的法律地位江歌在事件中为保护他人而英勇牺牲,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江歌应被认定为英雄烈士,其家属有权获得相应的抚恤金。
四、案件引发的思考1. 法律与人情的关系江歌案引发了公众对法律与人情关系的思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法律与人情的冲突。
如何在尊重法律的前提下,维护人际关系,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2.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江歌案中,江歌为保护他人而英勇牺牲,体现了道德的力量。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道德与法律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如何在法律框架内,弘扬道德,是法律工作者和全社会共同面对的课题。
3. 人际关系的维护江歌案中,刘鑫在事发后拒绝配合警方调查,引发了公众对人际关系的担忧。
在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复杂多变,如何处理人际关系,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危害我国军事安全的案例简短

危害我国军事安全的案例简短2019年9月29日,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发布了一则题为《中国间谍活动》的新闻,公布“中国间谍网络和监听”组织名单。
其中中国台湾地区以间谍罪的罪名起诉了6名非法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领空并实施间谍活动的人。
这些国家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和俄罗斯。
其中,台湾地区6人,另外还有来自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的2名人员为中国人。
这份新闻看起来似乎很寻常,但是这是一个极其重大的决定,因为这起案件涉及到国家主权以及世界军事安全。
一、美国 FBI公布“中国间谍网络和监听”组织名单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是美国联邦政府和联邦调查局的组成部分。
它负责在全球范围内的情报搜集活动,并向美国以外的境外执法机构提供情报。
FBI由五个部门组成的全球反情报网络(GlobalAnti-Detection Network, GIS)。
在“2018年情报活动报告”中提到的名单中提到 FBI 和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合作密切。
而另一个部门“网络安全与通信研究中心”(Center for Communications and Security Research)则是由美国中央情报局直接控制。
1、监听网络在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十个部门在监视网络的发展。
其中, FBI与中央情报局合作最多,而“网络安全与通信研究中心”是由美国中央情报局直接管理的机构。
从2003年起, FBI和 CIA 就开始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合作了两年之久。
FBI和 CIA在2010年进行了一次联合行动后, CIA 在2016年对“中国间谍网络”进行了升级,并将该网络部署到了俄罗斯、伊朗、叙利亚、朝鲜等国家中。
其中最重要的是韩国系统和日本系统,以及其他国家系统。
同时,美国中央情报局和CIA还对其他一些系统进行了升级,如美国网络通信公司 Centerfor Cybersecurity Services。
2、网络攻击行动2018年,“网络安全与通信研究中心”的成员使用网络攻击的方式入侵美国政府、国防部和情报机构的计算机系统并收集情报。
主权管辖与主权豁免

从形式上具体表现为: • 刑事管辖 • 民事管辖 • 行政管辖
概念区分: • 领事裁判权 • 领事管辖权 • 治外管辖权 • 治外法权
• 域外管辖权(Extraterritorial Jurisdiction),在英美法中,是指 超越特定州或国家的实体界限的司法权力(Juridical power
2011年10月31日,中老缅泰关于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的联合声明,2011年11 月26日,中老缅泰四国将于12月中旬在湄公河开展联合巡逻执法。2012年04 月26日,糯康和另外7名嫌疑犯在老挝方面实施的一起突击行动中被逮捕。
2012年5月10日上午,被抓获的“金三角”地区特大武装贩毒集团首犯、湄公河 惨案首犯糯康由老挝依法移交中方。下午16时50分,糯康被押送抵京,在机 场,中国公安机关用中缅两种语言向糯康宣读了对其的逮捕令。10日晚23点 22分,糯康被押解押解至云南“10·5”专案组的工作基地。
• 1928年,泛美会议通过《关于外交官的公约》和《关于领事 官的公约》
• 1929年,国际法学会通过关于豁免权的决议 • 1932年,哈佛研究部,《关于外交特权和豁免公约》草案 • 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 • 1963年,《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 • 1969年,《特别使团公约》、《防止和惩罚对受国际保护人
3、湄公河惨案
2011年10月5日上午,中国籍“华平号”和“玉兴8号”两艘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 水域遭遇袭击。经多方核实,“华平号”上有6名中国船员,5人遇难,1人失 踪;“玉兴8号”上有7名中国船员,6人遇难,1人失踪。
中国驻泰国大使和使馆主要官员已多次向泰外交部等部门表达关切主权管辖与主权豁免
2016年12月19日俄罗斯大使卡尔洛夫(karlov)在画廊参加活动,发 表讲话
祖国是危难时的后盾,不是“背锅侠”

祖国是危难时的后盾,不是“背锅侠”作者:来源:《文萃报·周二版》2018年第49期大使馆门前无理取闹一直以来,非洲北部国家多哥境内非法采伐珍贵树木的现象屡禁不止,干这些非法事情的除了多哥本国人,还包括在多哥经商的中国人。
近期,一批海外华商非法采伐木材,被多哥当地部门抓了个人赃俱获。
由于不是本国人,多哥并没有重罚,只不过把被盗伐木材扣押,并教育了这批海外华商一番,就放他们走了。
没想到的是,这批海外华商并不服气,明明自己违法,他们却埋怨中国使馆不作为,跑到使馆门前闹事,封堵大门,阻拦车辆和人员进出,还架起摄影设备乱拍一通。
随后,他们强行闯馆,要求面见中国大使。
这些同胞言辞激烈,使馆人员试图向他们解释多哥相关法律程序,以及中国领事保护与协助工作职责,但他们根本不听,只一个劲儿要求中国大使出面跟多哥政府交涉,替他们讨回被扣货物,否则他们就动员国内外所有亲朋好友,到两国外交机构围堵、示威。
有困难找使馆,这话“没毛病”,既是每个中国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也是我们外交部门的承诺。
但多哥这几位华商的做法,怎么看也不是合理求助,更像是逼着使馆替他们“背锅”。
多哥的事,不是个例。
2017年年底,欧洲和拉美一些国家曾掀起一轮打击非法商贸和走私的行动,西班牙、罗马尼亚、波兰等国不少华商受到波及,商铺被封、仓库被查。
国内媒体报道时,大都提到海外华商发展迅速,“树大招风”,以及所在国政策变化等原因,但也没回避:个别华商存在走私、偷税漏税等问题,一直搞着“灰色”经营。
2017年10月开始,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中区批发市场先后遭3次突击联合执法,21家商铺被查封,大部分是来自这种“灰色”华商,查没资产总价值约合9122万元人民币。
事后,这些华商同胞非但不反思,反而棋走险招,打出“中国人受欺负”“被歧视”等标语,向中国使馆喊冤施压,试图逼迫使馆出面为他们讨回被罚没货物。
这跟多哥发生的事是不是如出一辙?背后的思维都是:只要把事情闹大,政府就会出手相助,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反恐案例分析

反恐经典案例分析提到恐怖主义,涉及到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什么是恐怖主义”。
对此当前存在的争议很多。
各种有关恐怖主义的定义,就多达150多个,虽然如此,仍有必要对恐怖主义,作一介绍与分析。
一、恐怖主义的定义(一)恐怖主义的基本特征虽然恐怖主义也是以行使暴力为特征,但其与普通刑事犯罪以及其他暴力行为有所不同。
1.不遵守使用武力的法则在1860年1899年、1907年和1949年以来的海牙日内瓦等公约,除了规定在战争中不能以平民百姓为攻击对象外,还有以下的规范:(1)不可将平民扣为人质。
(2)制定有关战俘、投降者的待遇。
(3)禁止对百姓、战俘进行报复。
(4)认可中立地带以及其他国民的权利。
(5)不可对他国外资人员派驻代表加以干扰。
但30多年来的现代恐怖主义几乎违反了上述所有原则,将平民百姓视为人质,甚至处决的事件经常发生,刑囚、杀害进行联合国维和停火协议任务的军事人员,屠杀他国无辜民众,最近在印尼观光胜地与菲律宾的爆炸案即是明证。
不断攻击使馆和其他外资单位,最严重的案例是1983年美国在贝鲁特的使馆遭到炸弹攻击,后来如1998年美国在肯尼亚、坦桑尼亚使馆爆炸案等也一再发生。
不受约束地使用暴力就是恐怖主义的一个主要特征,普通刑事罪犯仅会就上述情况,采取必要的行动,暴力、威胁受害者,其目的也仅在于让对方迅速屈服,简单讲,只重视“目前”的行动对自己有利,但恐怖主义不同,他们希望以暴力传达特定的目标,甚至影响公众意见,最后达成其发迹整个体系的目标。
22.具有特定政治目的虽然恐怖分子采用和一般罪犯类似的手段,如汽车炸弹、开枪滥射等等。
但两者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目标是具有政治目的的。
3.具有组织目标为达到特定的政治目标来自特定集团,并有指挥体系的恐怖分子才会展开行动,并以暴力作为工具,他们所追求的也不是个人化的目标,恐怖分子基本上是利他主义者,他们认为自己服从于一个多数人更高利益,而不像罪犯一样,任何作为都是以自己为出发点,恐怖活动不是基于一时的仇恨或报复,而是经过计划的缜密行为,简言之,任何组织和个人需有下列的特征才可称为恐怖团体、分子:(1)具有政治性目标或动机。
1999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1999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答:1999年发生了三件重大历史事件:1.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
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又称“五八事件”,北京时间1999年5月8日,北约的美国B-2轰炸机发射三枚精确制导炸弹击中了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
造成三名中国记者当场牺牲和数十人受伤,大使馆建筑严重损毁。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以“消除人道灾难”为由,对南联盟实施轰炸,中国对此表示反对,因此向美国提出强烈的抗议。
所以此次中国大使馆被轰炸,明显是蓄谋已久的“报复”,随后中国民众群情激愤,全国多地爆发大规模反美示威活动,中美关系恶化。
2.澳门回归祖国怀抱。
1999年12月19日下午5时,第127任澳督韦奇立在澳门总督府进行最后一次的降旗仪式,为政权移交仪式拉开序幕。
下午4时30分,在亿万观众的见证之下,最后一任澳督韦奇立走出澳督府,迈出了居住了8年之久的澳督府。
站在斜向门口的位置等待仪式开始。
17时,在澳门警察乐队所奏响的葡国国歌声中,葡国国旗从楼顶的旗杆处降下。
1999年12月20日零时,举世瞩目的中葡两国政府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在澳门文化中心花园馆隆重举行。
在《义勇军进行曲》乐曲声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在这里庄严升起。
从此,澳门回到祖国的怀抱。
3.世界末日事件以及千禧虫问题。
法国预言家诺查丹玛斯说:在1999年12月31日上帝将会造大灾难使人类灭亡。
但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这也是一起著名的世界末日事件。
而关于千禧虫问题是指,在一些计算机系统中,对于闰年的计算和识别出现问题,不能把2000年识别为闰年,即在该计算机系统的日历中没有2000年2月29日这一天,而是直接由2000年2月28日过渡到了2000年3月1 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件举例(1)
2008年3月,奥运会即将在中国召开之前,一些 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借示威游行之名暴力冲闯中 国驻外机构,受到影响的有中国驻美国、加拿大、 英国、德国、瑞士等国使领馆。行为包括攻击、 破坏使馆建筑及设施,向馆内投掷砖石,攀爬馆 舍、扯旗、纵火、涂污、威胁恐吓等。 20日,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也曾遭到过类似袭 击。当天凌晨,位于盖瑞大街的领馆签证厅大门 被不明身份者倾倒可燃液体并纵火,所幸没有造 成人员伤亡。
事件举例(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09年7月6日中国驻荷兰大使馆遭遇150多名“东伊运”分 子的抗议示威,使馆窗户玻璃被砸碎。 2009年7月6日中国驻慕尼黑总领馆遭不明身份的两名青 年人投掷燃烧瓶袭击,致使总领馆馆舍和国旗轻度受损。 2010年10月8日和20日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接连收到附有 一枚来复枪子弹的邮件,信中包含恐吓性内容。 2011年12月15日67岁华裔男子张宝良(音译)向中国 驻洛杉矶总领馆正门开枪射击,总领馆前门的玻璃被击碎,未 造成人员伤亡。 2012年9月27日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收到一封茶色信件, 内含一枚用用纸包裹着的金属子弹,寄出人一栏写有日本前首 相野田佳彦的名字。 2013年9月30日,一枚迫击炮弹落入中国驻叙利亚使馆 院内,造成一名叙利亚籍雇员轻伤,使馆馆舍轻微受损。
事件举例(3)
2014年1月1日21时25分,一个从停放在中国驻 旧金山总领事馆门前面包车内下来的人拎着两桶 汽油泼向总领馆正门并点火焚烧,致使领馆正门 严重损毁。 虽然中国驻西方国家使领馆外时常发生示威, 但遭受暴力袭击却极为罕见。
今年
追求责任
中国驻外使领馆遭不法分子暴 力冲闯事件相关探讨
组内成员:冯海年、谢亚静、展凯莉、王文婷
1999年5月8日(北京时间),北约的美国B-2 轰炸机轰炸了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当场炸 死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三人,炸伤数十名其他 人,大使馆建筑严重损毁。此后,美国声称轰炸 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为“误炸”。该事件,在中 国引发了大规模的反美、反北约游行,中美关系 一度降至历史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