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环评报告书

合集下载

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环境评估评价报告(优秀环评报告)

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环境评估评价报告(优秀环评报告)

祁门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前言近年来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发展,祁门县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城区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加,目前祁门县垃圾处理方式和能力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垃圾填埋场的建设与城市环境卫生基础设施不能配套,垃圾只是采取自然堆放的简易填埋;城区中转站短缺,垃圾转运车辆不足,处理设备老化;填埋场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以致严重影响了城区环境卫生和人民的身体健康。

为了有效地控制城市生活垃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尽量使城市垃圾做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提高祁门县的环境卫生质量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达到国家卫生城市的要求,兴建祁门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为此,祁门县市容局决定建设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祁门县县城及周边城镇居民、牯牛降风景区的生活垃圾。

根据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规定,祁门县市容环境管理局于2007年6月16日委托安徽省科技咨询中心进行祁门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我部在接受委托后,及时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调查、收集资料和现场踏勘工作,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祁门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现呈报环保主管部门审批。

1 总论1.1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1.1.1评价等级1、大气环境拟建项目废气污染源主要为垃圾填埋气(LFG),其中的NH3、H2S、CH3SH及SO2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较小,其等标排放量估算结果均小于2.5×108,故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

2、地表水环境评价本项目污水排放量约为240m3/d,水质较为复杂,本项目渗滤液经处理后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中生活垃圾渗滤液排放限值的三级标准后进入祁门县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故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

3、地下水环境评价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有可能渗入评价区域内的地下水环境,根据勘察资料显示,勘察区内无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未发现影响场地稳定性的断裂及其他不良的地质现象,本场地稳定性良好。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桃尧镇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环评报告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桃尧镇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环评报告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桃尧镇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建设单位(盖章):梅州市梅县区桃尧镇人民政府编制日期:2017年6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该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环境质量状况评价适用标准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环境影响分析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结论与建议项目所在地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 项目周边概况图松源河项目所在地 80m 山林山林山林项目所在地附图3 项目所在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附图4总平面布置图44项目东面县道X025线、林地 项目西面林地项目南面林地 项目北面柚果林、山林项目用地现状附图3 项目四至及现状图附件1:项目委托书委托书深圳市宗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特委托贵司对“桃尧镇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的编制工作。

委托单位(盖章):梅州市梅县区桃尧镇人民政府委托时间:2017年5月联系人:曾可附件2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书。

垃圾中转场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垃圾中转场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环境质量状况
评价适用标准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环境影响分析
结论与建议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
填表单位(盖章):****市环境保护设计科学研究院填表人(签字):项目经办人(签字):
2、(12):指该项目所在区域通过“区域平衡”专为本工程替代削减的量
3、(9)=(7)-(8),(15)=(9)-(11)-(12),(13)=(3)-(11)+(9)
4、计量单位:废水排放量——万吨/年;废气排放量——万标立方米/年;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万吨/年;水污染物排放浓度——毫克/升;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毫克/立方米;
水污染物排放量——吨/年;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吨/年。

长岛县生活垃圾处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长岛县生活垃圾处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 工程概况1.1 长岛县生活垃圾概况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1 垃圾来源长岛县的城市垃圾产生来源主要为:居民生活垃圾、商业垃圾、集贸市场垃圾、街道清扫垃圾、机关系统垃圾、公共场所垃圾、机关、学校等单位的生活垃圾。

其中以居民生活垃圾为主要产生源,其主要构成为:煤渣、灰土、落叶、废品、贝类、食品、果皮菜叶、餐饮杂物、塑料袋等。

1.1.2 垃圾产量1.1.2.1 现状垃圾产量根据长岛县环卫所提供的资料,,现状产生垃圾量见表1.1-1。

表1.1-1 每日人均垃圾产生量通过上表可以看出,近几年长岛县的居民人口增长率较小,约为0.5%,由原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产量变化不大,基本上稳定在55~56 吨/天,由此可得出长岛县居民的人均生活垃圾产量约为1.19~1.2 吨/天,在国内处于中等水平。

随着长岛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旅游季节,长岛县的游客人数剧增。

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伴随长岛县国际休闲度假岛的建设及旅游人口的大量增加,生活垃圾产量增长趋势依然强劲。

1.1.2.2 垃圾产生量预测预测城市垃圾的数学模型较多,且采用不同模型预测同一地区的垃圾结果差异较大。

长岛县当地常住人口增长率较低,基本稳定在0.5%左右,人均垃圾产量约为1.2t/d。

同时考虑长岛县的整体规划及特点,充分考虑驻军人口、旅游人口等因素,采用线性回归函数预测长岛县其余8 座海岛生活垃圾产量,结果见表1.1-2。

表1.1-2 长岛县南三岛+北五岛人口及生活垃圾产量预测结果定的富余量,最终确定本工程设计规模为28吨/日,以满足长岛县经济发展的需要。

1.1.2.3 垃圾成分分析根据市环卫部门提供的抽样调查资料,长岛县县区生活垃圾平均组成成分见下表。

表1.1-3 沂南县城市生活垃圾平均组成成分表根据烟台市清洁能源检测中心提供的长岛县垃圾中转站的垃圾热值检验报告可知,长岛县垃圾的湿基低位热值为6956KJ/kg,具备较好的热值条件。

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环评报告书

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环评报告书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区城市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工程建设单位##区环境卫生管理处法人代表联系人联系电话邮政编码通讯地址##区环境卫生管理处建设地点##区红阳街办红阳村立项审批部门局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总投资216 万元环保投资30 万元投资比例13.9% 占地面积34.3 亩总建筑面积4110.64 平方米工程内容及规模一、建设项目的由来随着新的《##市城市总体规划》通过国务院正式批准,##市城市总体规划对##区的定位为##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区城市发展目标由传统计划经济下的工业城市向适宜人居的综合性城市转型,为城市建设产生了新的动力和要求。

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大和人民生活物质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数量也随之增大。

为逐步减少坑式垃圾楼,代之以现代化的垃圾中转处理设施,有效解决垃圾中转、运输工程中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减少垃圾中转、运输的能源消耗,是垃圾中转、运输的发展方向。

垃圾压缩转运系统正是迎合垃圾中转、运输新要求的一种全新技术,该系统站地少、压缩比高、简单可靠、对环境二次污染低、能效比高。

而且采用竖直压缩转运技术,可靠性及能效比进一步提高、压滤液及粉尘、臭气进一步得到控制,该系统近年在国内大中型城市正以超常速度发展。

##区环境卫生管理处作为该区城市市容环境的管理部门,为更好地为##广大人民创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城市市容环境,一个适宜人居的卫生文明城市,同时提升自身的管理手段,##区环境卫生管理处拟在##区红阳街办红阳村新建“##区城市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工程”项目,##区的城市生活垃圾经压缩中转站压缩后运往##市长安垃圾填埋场处臵。

以满足##区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需求。

项目选址在##区红阳街办红阳村,##区计划与经济局以[2005]23号文对该项目进行了立项批复。

##区环境卫生管理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令第253号文的要求,向##区环境保护局申办环境影响评价手续,经##区环境保护局审查决定,由环境影响评价持证单位编制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2017年9月修订一、项目概况1、项目简况1.项目名称:某某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工程2.建设单位:某某县环境卫生管理局。

3.建设性质:新建4.服务范围:某某县所辖所4个镇(鄌郚镇、红河镇、乔官镇、营邱镇)和1个水库库区(高崖库区)5.建设内容:垃圾卫生填埋场6.建设规模:日处理生活垃圾150t,设计服务年限为10年。

7.建设地点:某某县城区南部方向,鄌郚镇高镇村南约713m处,总占地面积151.3亩(约10.1万m2),详见图2.1-1。

8.工艺方案:采用卫生填埋处置方式9.项目实施进度:本项目建设期为8个月10.建设投资:项目总投资4289.35万元2、项目工程内容及组成工程基本组成见表1-1。

表1-1 项目组成一览表注:本项目不包括垃圾转运系统的建设。

3、产业政策的符合性3.1项目建设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符合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符合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改委2011年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鼓励类第二十六条“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中第23条规定:“城镇垃圾及其他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工程”。

本项目为某某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工程,属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为鼓励类项目。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符合性:根据建设部、国家环保局、科技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总则第6条规定:卫生填埋、焚烧、堆肥、回收利用等垃圾处理技术及设备都有相应的适用条件,在坚持因地制宜、技术可行、设备可靠、适度规模、综合治理和利用的原则下,可以合理选择其中之一或适当组合。

在具备卫生填埋场地资源和自然条件适宜的城市,以卫生填埋作为垃圾处理的基本方案;在具备经济条件、垃圾热值条件和缺乏卫生填埋场地资源的城市,可发展焚烧处理技术;积极发展适宜的生物处理技术,鼓励采用综合处理方式;禁止垃圾随意倾倒和无控制推放。

生活垃圾中转处理场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生活垃圾中转处理场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生活垃圾中转处理场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二〇二〇年十月生活垃圾中转处理场建设工程目录概述 (1)1.总则 (4)1.1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及原则 (4)1.2编制依据 (5)1.3环境影响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 (11)1.4评价标准 (14)1.5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 (20)1.6评价范围、评价内容和重点 (25)1.7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26)1.8评价技术路线 (29)2.建设项目概况 (30)2.1项目基本情况 (30)2.2项目组成 (30)2.3项目工程设计 (34)2.4总图布置 (41)3.工程分析 (43)3.1垃圾产生量及成分分析 (43)3.2垃圾处理方案选择 (44)3.3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 (47)3.4施工期污染源强分析 (53)3.5营运期污染源强分析 (54)3.6退役期污染源分析 (70)3.7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72)3.8清洁生产 (77)4.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84)4.1自然环境概况 (84)4.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91)4.3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94)4.5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96)4.6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01)4.7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07)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09)5.1营运期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 (109)5.2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21)5.3营运期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22)5.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126)5.5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29)5.6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44)5.7土壤环境影响简要评价 (146)5.8收运系统影响分析 (149)5.9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51)5.10封场后的环境影响 (158)5.11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159)6.环境风险评价 (161)6.1评价依据 (161)6.2环境敏感目标概况 (162)6.3风险识别 (162)6.4环境风险分析 (164)6.5风险防范措施 (166)6.6事故应急预案 (168)6.7风险影响评价结论 (174)7.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177)7.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77)7.2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179)7.3生态保护要求 (198)7.4环保投资估算 (203)7.5项目环境可行性分析 (203)8.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213)8.1经济效益分析 (213)8.2社会效益分析 (213)8.3环境效益分析 (214)8.4环境经济损益分析小结 (215)9.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216)9.1环境管理 (216)9.2环境监理 (220)9.3环境监测计划 (221)9.4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 (225)10.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227)10.1建设项目概况 (227)10.2项目环境可行性 (227)10.3环境质量现状 (227)10.4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结论 (228)10.5环境风险评价结论 (230)10.6环境保护措施 (230)10.7公众参与采纳情况 (230)10.8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231)10.9总量控制 (231)10.10环评结论 (231)一、附表附表1、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础信息表二、附件附件1、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附件2、确认函附件3、项目建议书批复附件4、危险废物承诺函附件5、监测报告附件6、市(原县)水利和湖泊局关于项目选址地有关问题的回复附件7、市水利和湖泊局关于县镇生活垃圾中转处理场地下水环境目标的情况说明附件8、项目勘测定界审批图附件9、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三、附图附图一、项目区位图附图二、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三、监测点位图附图四、敏感点分布图附图五、项目平面布置图附图六、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包络线图概述1、项目背景随着城乡建设进程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环境与生活水平之间的矛盾日显突出,城乡垃圾的排放量也迅速增加。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蓝田乡尚忠村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环评报告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蓝田乡尚忠村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环评报告

(1) 水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2016 年泉州市环境状况公报》:泉州市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主要河流 及 12 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 100%,主要流域 18 个国、 省控断面功能区达标率 100%,其中,Ⅰ~Ⅱ类水质比例 为 61.1%。本项目所在区域
4
的水体主要为龙潭溪,其发源于安溪县长坑乡珊屏附近的同发山,其沿线汇水区主要为
染物排放标准》表 1 二级新建标准限值,见表 2-4。
表 2-4 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表 1 厂界标准限值(摘录)
号 1氢 臭气浓度
单位 mg/m3 mg/m3 无量纲
二级新扩改建 1.5 0.06 20
(1) 质量标准 本项目声环境质量执行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 类标准,见表 2-5。
三、 当地环境简述
3.1 自然环境概况
3.1.1 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安溪县蓝田乡尚忠村,详见项目地理位置图 1。 蓝田乡地处安溪县中部偏西,距县城 64 公里,东与尚卿乡毗邻,西与祥华乡接壤, 南与西坪乡、芦田乡相连,北与长坑乡交界,总面积 99.77 平方公里。全乡下辖 15 个行 政村,2 个乡办场(温宅茶场、乡办林场),全乡总人口约 3 万人。 尚忠村位于蓝田乡中心位置,区域面积 2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1600 亩,有 18 个村民小组,全村人口 2149 人,556 户,旅居海外侨亲有 3000 多人。
由监测结果显示,各厂界噪声监测点昼间环境噪声测值范围在 46.2~45.9dB(A)之间, 均符合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 类标准,项目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5
2.5 主要环境问题
项目为生活垃圾中转站,项目投入运营后产生的主要污染为恶臭、废水,其次为噪 声。对于本项目而言,主要环境问题为项目排放恶臭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以及废水 外运处置的可行性,其次为噪声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区城市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工程建设单位##区环境卫生管理处法人代表联系人联系电话邮政编码通讯地址##区环境卫生管理处建设地点##区红阳街办红阳村立项审批部门局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总投资216 万元环保投资30 万元投资比例13.9% 占地面积34.3 亩总建筑面积4110.64 平方米工程内容及规模一、建设项目的由来随着新的《##市城市总体规划》通过国务院正式批准,##市城市总体规划对##区的定位为##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区城市发展目标由传统计划经济下的工业城市向适宜人居的综合性城市转型,为城市建设产生了新的动力和要求。

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大和人民生活物质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数量也随之增大。

为逐步减少坑式垃圾楼,代之以现代化的垃圾中转处理设施,有效解决垃圾中转、运输工程中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减少垃圾中转、运输的能源消耗,是垃圾中转、运输的发展方向。

垃圾压缩转运系统正是迎合垃圾中转、运输新要求的一种全新技术,该系统站地少、压缩比高、简单可靠、对环境二次污染低、能效比高。

而且采用竖直压缩转运技术,可靠性及能效比进一步提高、压滤液及粉尘、臭气进一步得到控制,该系统近年在国内大中型城市正以超常速度发展。

##区环境卫生管理处作为该区城市市容环境的管理部门,为更好地为##广大人民创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城市市容环境,一个适宜人居的卫生文明城市,同时提升自身的管理手段,##区环境卫生管理处拟在##区红阳街办红阳村新建“##区城市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工程”项目,##区的城市生活垃圾经压缩中转站压缩后运往##市长安垃圾填埋场处臵。

以满足##区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需求。

项目选址在##区红阳街办红阳村,##区计划与经济局以[2005]23号文对该项目进行了立项批复。

##区环境卫生管理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令第253号文的要求,向##区环境保护局申办环境影响评价手续,经##区环境保护局审查决定,由环境影响评价持证单位编制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区环境卫生管理处填写环境保护申报登记表后,随即委托西南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评中心对本项目进行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

我院环评中心接受委托后,立即开展了详细的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工作,在对本项目工程有关环境现状和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后,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了环境影响报告表。

二、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地点、建设单位及性质项目名称:##区城市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工程建设地点:##区红阳街办红阳村建设单位:##区环境卫生管理处建设性质:新建。

项目地理位臵:该项目位于##市##区红阳街办红阳村,项目西面附近有居民区、市容局和三利公司的办公楼,距离厂界约10-40m,东南面紧邻的是鹏旭公司钢铁堆场,东面紧邻是攀成钢料场,西北厂界紧邻一乡村路,隔着乡村路对面为一大片农田,南面距离厂界约50m 是长流河,西面距离厂界约150m是##红区十字医院,由西向东有一高压电线走廊经过拟建项目的上空。

项目地理位臵图见图1,外环境关系见图2。

(二)、建设规模与投资本项目日处理垃圾65t,总用地面积34.3亩,总建筑面积4110.64m 2 。

设臵处理能力为65t/d的竖直压缩生活垃圾生产线一条。

其中:垃圾压缩机房:360 m 2 ,垃圾车洗车场:158.4 m 2 ,垃圾车停车库:1786m 2 ,环卫仓库:360 m 2 ,城管仓库:432m 2 ,驾驶员休息室:984 m 2 ,门卫:30.24 m 2 。

停车库/停车位:30辆/16辆;绿化率:42.4%。

投资规模:本次项目的总投资为216 万元人民币。

资金来源:所有资金由建设方自筹。

(三)、工程建设内容本项目由主体工程(垃圾中转站)及辅助配套公用工程(包括值班室、澡堂、车库、工具房及库房、修理厂、绿化等)组成。

工程总平面布臵见图3。

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见下表:表1 建设项目组成及主要的环境问题表项目组成主要建设内容主要环境问题施工期运营期主体工程垃圾中转站设臵处理能力为65t/d 的竖直压缩生活垃圾生产线一条。

噪声、废水、扬尘、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压滤液、垃圾恶臭、噪声辅助工程车库停车车尾气、噪声工具房及库房配套竖直压缩生活垃圾生产线的设备配件/ 公用工程供水系统自来水引入管网/ 道路厂区物流干道噪声供配电系统变压器,高、低压配电柜等/ 澡堂、值班室 5 人的容纳能力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排水系统收集废水并把处理后的废水引入城市污水管网废水、固废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垃圾压滤液、冲洗废水和生活污水废水、固废(四)、主要工艺设备及原辅材料表2 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设备名称规格数量产地备注压缩机V012/08 1 台/ 垃圾箱总成YJC300.4 2 套长沙中联重科含驱动机构高压清洗机QJ280 2 套广东熊猫牌液压泵站YJC300.8 2 台长沙中联重科含动力及手动操纵机构电气控制和操作系统YJC300.9 2 套长沙中联重科污水排放系统YJC300.6 1套长沙中联重科垃圾转运车 2 吨 2 台/ 垃圾除臭设备Gelor�0�3-YL 1 套广州金鹏怡科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雾化喷嘴装臵JP-12 9 套除尘喷雾装臵JP-50 2 套长沙中联重科表3 主要原辅材料表名称年用量来源城市生活垃圾23725t ##区微生物除臭液 1.46t 广州金鹏怡科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空间除臭剂 1.10t 广州金鹏怡科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五)、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项目所用自来水、电、通讯等均由当地城市网提供。

本工程排水采用雨、污水分流制排水系统。

消防排水、雨水就近排入本工程雨水管网,然后经收集排入周边排水沟渠。

本项目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量约为26m 3 /d,通过项目专用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并进入市政污水处理厂再排入##。

(六)、职工人数、工作制度职工人数:职工约4 人,管理人员1 人。

工作制度:全年工作日为365 天。

(七)、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区计划与经济局以[2005]23号文对该项目进行了立项批复。

本项目选址位于##区红阳街办红阳村,项目区域为城郊结合部,项目厂界四周的现有居民离厂界较近,但居民离压缩机房较远,因此,本项目选址有一定的环境制约因素。

由于本项目建设用地为租用性质,若国家建设需要时,应无条件搬迁。

项目建设营运时,如遇环境纠纷,项目应妥善协调解决好周边居民和周边单位的关系。

(八)平面布臵合理性分析在总平面布臵中,严格按设计规范要求设计,转运站内部分三区布臵,功能分区明确。

厂区西部为厂前区,包括进厂道路、进厂广场和花坛绿地等,上部设有职工运动场地;厂区中部主要为办公休息区,该区以驾驶员休息室(休息室、厕所、澡堂)为主体,配有车辆洗车场和停车库等辅助设施;厂区东部为生产作业用地,包含压缩机房、环卫仓库等。

厂区绿化面积大,绿化率为42%,特别是在厂区中部地带设臵一大面积的花园,美化和改善了厂区环境,压缩机房布臵在下风向,远离居民区。

厂区平面布臵见图3。

综上所述,本评价认为,项目总平面布局是较合理的。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因此,本项目不涉及原有工业污染问题。

本项目修建中将会产生一定的施工影响,随着施工结束,影响随之消失。

项目主要环境影响为营运中产生的生活垃圾压滤液污水、垃圾恶臭以及一定的生产噪声,这些污染物若不采取一定环保处理措施,将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质构造特征##市位于东部龙泉山断褶带与西部龙门山台褶带之间的##平原上。

##平原(亦称川西平原)形成于中生代,系轴状坳陷构造盆地,在地质构造单元上称“##坳陷”。

底部基岩为白垩系灌口组地层,上部覆盖第四系松散物质,自下而上分别为中下更新统冰渍层,上更新统冰水堆积层,古河流冲洪积层和全新统冲积洪积层;主要物质组成由砾石、合泥砾石、砂卵砾石、含泥砂石和粘土等物质覆盖。

覆盖物分布沿轴线较厚,向两侧逐渐减薄,最厚处可达550米。

##区地处新华夏系四川沉降带##断陷东部,南靠##平原与川中丘陵分界线的龙泉山脉断褶束。

区辖的大弯、红阳、弥牟、城厢、祥福、姚渡的平坝村,属##断陷带;清泉、福洪、人和、姚渡的丘陵村,属龙泉山断褶束。

##区最上部地层,主要为中生代侏罗~白垩纪及新生代第四纪湖相、河源相沉积层。

沉积物中富含铁、锰质,在炎热高温条件下,经历充分氧化,一般呈紫红、紫褐色,富含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锰等化学成份,整体呈紫红色,地质学界,称为“红层”。

由于老第三纪末的“喜马拉雅山运动”,使这套红色岩层褶皱形成大隆起或凹陷,大隆起的龙泉山脉产生背斜构造,而凹陷地带于二三百万年前,经岷江、沱江及其支流的长期冲刷飞搬运作用,由流水搬运来的粘土、砂砾、卵石等沉积物逐渐填平而形成平原区地貌。

二、主要地貌类型##地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然坡降约2‰。

地貌类型多样,平原、丘陵、山地各占相当比重,以平原为主。

平原面积4996.8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40.4%;山地面积3948.4平方公里,占31.9%;丘陵面积3435.4平方公里,占27.7%。

平原多集中分布在川西平原腹心地带,山地集中在西部龙门山—邛崃山系,丘陵集中在东部龙泉山西侧以及## 平原与西部山地的过渡地带。

最高处大邑县双河乡海拔为5364米,最低处金堂县云台乡海拔387米。

##市区位于##平原东部,平均海拔约500米。

##区境兼有平坝、丘陵、低山三种地形。

西北部为平原,属都江堰自流灌溉区,海拔451~480 米;最低点城厢镇玉虹桥,海拔45l 米。

中部为丘陵,属东风渠灌。

溉,引蓄结合灌区,海拔480~700米。

东南部为龙泉山的低山区,海拔546—915米,最高点人和乡高土地,海拔915米。

全区总的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而平原区则北西高,东南低。

三、水系及河流分布##地区属岷江、沱江水系,境内河网稠密,水利资源丰富,年均水资源总量为304.72 亿立方米。

全市有大小河流40余条,流域面积700多平方公里,过境水184.17亿立方米/年。

进入##市区的府河、南河、沙河三条河流(亦称“三河”),均属岷江内江水系,分别源于内江水系的柏条河和走马河。

“三河”在流经市区后,分别在市东南部的安顺桥(亦称府河、南河汇合的“两江桥”)及三瓦窑处汇合(沙河注入处),形成府河干流,再流经双流县,于该县南部的黄龙溪镇流出##市。

##区内有##和毗河两条大河,实为都江堰渠系内江系统的两条干流。

区内西北平坝区的河流,均以排洪为主,兼有灌溉功能。

区境低山及浅丘区的山溪河流,均为沱江次级小支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