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钩端螺旋体病课件课件
合集下载
钩端螺旋体病培训ppt课件

3.肺出血型①肺咯血较明显者:镇静、激素②肺弥漫性出血型:及早使用镇静剂 及激素,酌用强心剂:西地兰4.黄疸出血型、肾功能衰竭型、脑膜脑炎型 ___________相应处理
钩端螺旋体病 21
返回
预 防㈠控制传染源1.猪的管理 2.犬的管理 3.灭鼠(蛇)
钩端螺旋体病 返19 回
治 疗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就地治疗l㈠病原治疗青霉素类、庆大霉素、四环素等 l㈡对症治疗1. 支持疗法2. 赫氏反应的治疗:镇静、激素 镇静剂──异丙嗪、氯丙嗪 激 素─钩端─螺旋体氢病化可的松 20
染中毒型损伤。
钩端螺旋体病 4
返回
l㈡传播途径: 间接接触传播l㈢人群易感性
l㈣流行特征:
流行病学
l㈠传染源
钩端螺旋体病 5
返回
1.储存宿主: 多种动物2.传染源: 鼠、猪、犬
病后7~10天以后。 钩端螺旋体病 11
“寒热酸痛身疲惫, 眼红腿痛淋结大”钩端螺旋体病 12
2.肌肉疼痛4.浅表淋巴结肿大及压痛 6.其他,肝脾肿大
病原学l钩体为微嗜氧菌。在柯氏( Korthof)培养基培养约1周才能 生长。l钩体的抗原结构复杂,血清学分 型的群和型很多。
钩端螺旋体病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返回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l病情轻重与钩体菌型和人体免 疫状态有关。l基本病理:全身毛细血管的感
钩端螺旋体病
中毒型损伤。l临床特点:急起发热、全身酸痛。多脏器的损 伤表现:肺(肺出血)、肝(黄疸)、 肾(肾功能衰竭)、CNS(脑膜脑炎)。
概 述l动物源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l基本病理 :全身毛细血管的感染
钩端螺旋体病 返2回
钩端螺旋体病 8
9
钩端螺旋体病课件

✓ CT检查:观察肺部、脑 部等器官的详细结构, 有助于诊断
12
34
✓ 超声检查:观察心脏、
✓ 核磁共振(MRI)检查:
肝脏等器官的形态和功
观察脑部、脊髓等器官的
能,有助于诊断
详细结构,有助于诊断
临床诊断
1 症状观察: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 2 血液检查:血常规、生化指标等 3 尿液检查:尿常规、尿蛋白等 4 影像学检查:X光、CT等 5 病原学检查:钩端螺旋体培养、血清学检测等 6 诊断标准: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03
康复训练: 帮助患者恢 复身体机能, 提高生活质 量
04
家庭支持: 家属给予患 者关爱和照 顾,增强患 者信心
预防措施
0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污水、粪便等
02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03
避免与病畜、病禽接触,减少感染风险
04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钩端螺旋体病
4
钩端螺旋体病的预防
疫苗接种
疫苗种类: 钩端螺旋体
疫苗
接种时间: 根据个人情 况,建议在 旅行前接种
接种方式: 肌肉注射
接种效果: 预防钩端螺 旋体病,降 低感染风险
卫生习惯
保持个人卫
1 生:勤洗手、 洗澡、刷牙 等
保持环境卫生:
2 保持室内外环 境整洁,减少 细菌滋生
避免接触污染
3 源:避免接触 污水、垃圾等 污染源
3
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
抗生素治疗
01
抗生素种类: 青霉素、四 环素、链霉 素等
02
治疗原则: 早期、足量、 足疗程
03
治疗效果: 有效控制病 情,减轻症 状
钩端螺旋体病课件

DNA片段。
13
六、防制
• 消灭传染源,发病区动物皮下接种钩端螺 旋体多价苗。
• 治疗:链霉素、土霉素等四环素有效。饲 料中添加土霉素7d。
• 对链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和强力霉素敏 感。
3
二、流行特点
• 易感动物:所有温血动物,幼龄易发,啮 齿动物是贮存宿主。
• 传染源:带菌者。 • 传播途径:皮肤、黏膜和消化道,也可通
过交配、人工授精。钩体进入机体后,定 位于肾脏,间歇从尿排出。 •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7-10月高峰。
三、症状
•猪 • 散发性,发热、厌食、黄疸和脑膜炎,几
天或数小时死亡,死亡率高。皮肤发红, 擦痒或黄染。尿黄色或茶色。 • 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或弱胎。9 Nhomakorabea10
四、病理变化
• 皮肤、皮下、浆膜、黏膜明显黄染、出血, 皮肤干裂和坏死,口腔黏膜溃疡,肝肿大 呈棕黄色,胆囊、肾脏肿大、淤血,慢性 者黑白色坏死灶。脾脏肿大、出血,肠系 膜、膀胱黏膜出血。
钩端螺旋体病
• 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动物多呈 隐性感染,急性以发热,黄疸、贫血、血 红蛋白尿、出血性素质、流产和皮肤黏膜 坏死为特征。
一、病原
• 钩端螺旋体,螺旋状。G-,一端或两端弯 曲呈钩状,能运动,普通染料不易着色, 姬姆萨染色呈淡紫红色,能产生溶血素。
• 对热、酸碱敏感,60℃10s可杀死。0.1% 石炭酸、0.25%甲醛5-10min可杀死。
五、诊断
• 确诊需实验室诊断 • 微生物诊断:前期采发热期血液,中后期
采尿液,死后取肝、脑、肾等,制备组织 切片,姬姆萨染色看钩体。 • 血清学诊断:ELISA
• 1.暗视野检到运动的螺旋体。 • 2.BSK培养基:生长。 • 3.血清学试验:ELISA法或间接荧光抗体法
13
六、防制
• 消灭传染源,发病区动物皮下接种钩端螺 旋体多价苗。
• 治疗:链霉素、土霉素等四环素有效。饲 料中添加土霉素7d。
• 对链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和强力霉素敏 感。
3
二、流行特点
• 易感动物:所有温血动物,幼龄易发,啮 齿动物是贮存宿主。
• 传染源:带菌者。 • 传播途径:皮肤、黏膜和消化道,也可通
过交配、人工授精。钩体进入机体后,定 位于肾脏,间歇从尿排出。 •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7-10月高峰。
三、症状
•猪 • 散发性,发热、厌食、黄疸和脑膜炎,几
天或数小时死亡,死亡率高。皮肤发红, 擦痒或黄染。尿黄色或茶色。 • 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或弱胎。9 Nhomakorabea10
四、病理变化
• 皮肤、皮下、浆膜、黏膜明显黄染、出血, 皮肤干裂和坏死,口腔黏膜溃疡,肝肿大 呈棕黄色,胆囊、肾脏肿大、淤血,慢性 者黑白色坏死灶。脾脏肿大、出血,肠系 膜、膀胱黏膜出血。
钩端螺旋体病
• 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动物多呈 隐性感染,急性以发热,黄疸、贫血、血 红蛋白尿、出血性素质、流产和皮肤黏膜 坏死为特征。
一、病原
• 钩端螺旋体,螺旋状。G-,一端或两端弯 曲呈钩状,能运动,普通染料不易着色, 姬姆萨染色呈淡紫红色,能产生溶血素。
• 对热、酸碱敏感,60℃10s可杀死。0.1% 石炭酸、0.25%甲醛5-10min可杀死。
五、诊断
• 确诊需实验室诊断 • 微生物诊断:前期采发热期血液,中后期
采尿液,死后取肝、脑、肾等,制备组织 切片,姬姆萨染色看钩体。 • 血清学诊断:ELISA
• 1.暗视野检到运动的螺旋体。 • 2.BSK培养基:生长。 • 3.血清学试验:ELISA法或间接荧光抗体法
钩端螺旋体病ppt课件

3.临床病理特征: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与组织
形态轻微变化不相一致,较易逆转。如肺弥漫性出
血时,其功能障碍很严重,但病理损伤却较轻微。
11
肺出血病理
钩体毒素与肺组织间相互反应引起肺毛细血管功 能改变或结构变化;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接处由松弛到完全开启,形 成细胞间的“孔道”或出现缺口,红细胞则以伪
9
四、发病机制
钩体经皮肤粘膜侵入 经淋巴、毛细血管入血繁殖 形成钩体败血症--流感伤寒型表现 钩体入内脏 -- 肺出血、肝炎、肾衰及脑膜 脑炎 病情轻重与菌型及人体免疫状态有关
10
内脏损害三特征:
1.临床病变基础:是毛细血管感染中毒性损伤。 2.临床类型基础:全身毛细血管病变导致各重要器 官功能障碍,器官障碍程度不同而临床表现不同, 主要靶器官不同-血培养柯氏培养基:1-8w,20-70%
PCR检测血、脑脊液、尿中的钩体DNA
26
七、诊
断
流行病学
• 季节(6-10月) • 疫水接触史(28d内)
临床表现
• 三症状+三体征(腓肠肌疼痛) • 并发黄疸、肺出血、肾损害、脑膜脑炎 • 青霉素G治疗过程中出现赫氏反应
1.流感伤寒型:无器官损害 2.肺出血型:
• 颇为常见,在早期基础上,第3-4d开始加重 • 以全身毒血症状及轻重不一的咯血为特征 • 分型:肺出血轻型、肺弥漫性出血型
18
2.肺出血型
肺出血轻型:
• 咳嗽、痰中带血、肺部少量湿啰音 • X线:肺部小片影,无呼吸、循环功能障碍
肺弥漫性出血型:
•
•
青霉素 首选 庆大、四环素、三代头孢、喹诺酮 对症治疗 重症:常规镇静剂 赫氏反应:镇静+氢化可的松 肺出血型:镇静+氢化可的松,强心 黄疸出血型:护肝、止血等 后发症治疗 对症、激素
钩端螺旋体病护理查房PPT

农民、兽医、渔民等经常接触水源的人群更易感 染。
该病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更为常见。
钩端螺旋体病概述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一旦出现高烧、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应及时 就医。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预后至关重要。
护理要点
护理要点 病人的观察
定期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观察是否有症状 加重的迹象。
注意观察皮肤和粘膜的变化,如黄疸等。
钩端螺旋体病护理查房
演讲人:
目录
1. 钩端螺旋体病概述 2. 护理要点 3. 预防措施 4. 病人管理 5. 总结与展望
钩端螺旋体病概述
钩端螺旋体病概述 什么是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的细菌感 染,主要通过接触受污染的水源传播。
此病可导致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甚至死亡。
钩端螺旋体病概述 谁是易感人群
总结与展望
未来方向
加强对钩端螺旋体病的研究,探索更有效的疫苗 和治疗方法。
关注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进行定期筛查与干预 。
总结与展望
呼吁行动
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提高公众对钩端 螺旋体病的认识。
通过教育和宣传,减少疾病的传播和影响。
谢谢观看
护理要点 药物管理
按照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并严格掌握用药 时间和剂量。
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医生。
护理要点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普及钩端螺旋体病的预防措施 ,强调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建议避免接触不明水源,尤其是在雨季。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环境管理
定期清理和消毒水源,避免积水。
可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水体消毒。
预防措施Βιβλιοθήκη 个人防护在处理动物和水源时,佩戴防护装备,如手套和 口罩。
该病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更为常见。
钩端螺旋体病概述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一旦出现高烧、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应及时 就医。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预后至关重要。
护理要点
护理要点 病人的观察
定期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观察是否有症状 加重的迹象。
注意观察皮肤和粘膜的变化,如黄疸等。
钩端螺旋体病护理查房
演讲人:
目录
1. 钩端螺旋体病概述 2. 护理要点 3. 预防措施 4. 病人管理 5. 总结与展望
钩端螺旋体病概述
钩端螺旋体病概述 什么是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的细菌感 染,主要通过接触受污染的水源传播。
此病可导致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甚至死亡。
钩端螺旋体病概述 谁是易感人群
总结与展望
未来方向
加强对钩端螺旋体病的研究,探索更有效的疫苗 和治疗方法。
关注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进行定期筛查与干预 。
总结与展望
呼吁行动
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提高公众对钩端 螺旋体病的认识。
通过教育和宣传,减少疾病的传播和影响。
谢谢观看
护理要点 药物管理
按照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并严格掌握用药 时间和剂量。
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医生。
护理要点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普及钩端螺旋体病的预防措施 ,强调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建议避免接触不明水源,尤其是在雨季。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环境管理
定期清理和消毒水源,避免积水。
可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水体消毒。
预防措施Βιβλιοθήκη 个人防护在处理动物和水源时,佩戴防护装备,如手套和 口罩。
钩端螺旋体病 PPT课件

钩端螺旋体病
一、病原学
钩体为革兰阴性菌,呈12~18个细密规则的螺旋 状结构,一端或两端呈钩状,故称钩端螺旋体。 对日光、酸碱、消毒剂敏感
钩体:表面抗原具群特异性; 内部抗原具有属特异性。
24个血清群及200个血清型,
有波摩那型 、犬热型、黄疸出血型;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南方以野鼠为主,北方以猪为主。
轻度肺出血型
咳嗽、痰中带血 肺部少量湿性罗音 X胸片:双肺散在点状或小片状阴影
肺弥漫性出血型
1.中毒症状进行性加重 2.面色苍白到青灰、发绀
3.胸闷气促心不安,心率进行性加快 4.血痰、咯血到口鼻涌血 5.细小、局限湿性罗音到广泛、弥漫性湿
性罗音 6.胸片:广泛点状阴影或大片融合影,发
(三)后期(恢复期)
1.后发热
2.眼部后发症
3.反应性脑膜炎
4.闭塞性脑动脉炎
实验室检查
1.常规检查:血象、尿常规 2.钩体检查:分离培养或动物接种。发病
第一周取血,第二周取尿,有脑膜 炎症 状者取脑脊液 3.血清学检查:显凝试验较常用,效价1: 400以上或双份血清效价值4倍以上增加 有诊断价值。 ELISA法灵敏性和特异性 均高于显凝试验。
赫氏反应
部分钩体病病人在应用杀菌类抗菌素(如青霉 素)后2-4(15min-6h)小时发生,突起畏寒、寒 战、高热,甚至超高热,持续1/2-2小时,重者可 发生低血压或休克,病情加重,促发肺弥漫性出血。
机制:螺旋体大量被杀死而释放毒素有关。
预防:首剂用量宜小
赫氏反应的处理
1.镇静:安定 2.抗毒:激素 3.物理降温 4.抗休克 5.强心
生和消散皆迅速
黄疸出血型
• 1.肝损害:黄疸、消化道症状、 肝功能异常
一、病原学
钩体为革兰阴性菌,呈12~18个细密规则的螺旋 状结构,一端或两端呈钩状,故称钩端螺旋体。 对日光、酸碱、消毒剂敏感
钩体:表面抗原具群特异性; 内部抗原具有属特异性。
24个血清群及200个血清型,
有波摩那型 、犬热型、黄疸出血型;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南方以野鼠为主,北方以猪为主。
轻度肺出血型
咳嗽、痰中带血 肺部少量湿性罗音 X胸片:双肺散在点状或小片状阴影
肺弥漫性出血型
1.中毒症状进行性加重 2.面色苍白到青灰、发绀
3.胸闷气促心不安,心率进行性加快 4.血痰、咯血到口鼻涌血 5.细小、局限湿性罗音到广泛、弥漫性湿
性罗音 6.胸片:广泛点状阴影或大片融合影,发
(三)后期(恢复期)
1.后发热
2.眼部后发症
3.反应性脑膜炎
4.闭塞性脑动脉炎
实验室检查
1.常规检查:血象、尿常规 2.钩体检查:分离培养或动物接种。发病
第一周取血,第二周取尿,有脑膜 炎症 状者取脑脊液 3.血清学检查:显凝试验较常用,效价1: 400以上或双份血清效价值4倍以上增加 有诊断价值。 ELISA法灵敏性和特异性 均高于显凝试验。
赫氏反应
部分钩体病病人在应用杀菌类抗菌素(如青霉 素)后2-4(15min-6h)小时发生,突起畏寒、寒 战、高热,甚至超高热,持续1/2-2小时,重者可 发生低血压或休克,病情加重,促发肺弥漫性出血。
机制:螺旋体大量被杀死而释放毒素有关。
预防:首剂用量宜小
赫氏反应的处理
1.镇静:安定 2.抗毒:激素 3.物理降温 4.抗休克 5.强心
生和消散皆迅速
黄疸出血型
• 1.肝损害:黄疸、消化道症状、 肝功能异常
钩端螺旋体病护理课件

钩端螺旋体病护理课件
汇报人姓名 汇报日期
目录
01. 钩端螺旋体病概述 02. 护理措施 03. 预防策略
1
钩端螺旋体病概述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定义及特点
1
定义:钩端螺旋体病是 一种由钩端螺旋体引起 的人畜共患病
3
症状:发热、头痛、肌 肉疼痛、皮疹、黄疸、 肾功能不全等
特点:感染源广泛,传 播途径多样,临床表现 多样,易复发
加强个人卫生,勤洗
手、勤换衣
02
避免接触污水、垃圾
等污染源
01
保持环境清洁,定期
消毒
THANKS:)
临床表现
01 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 02 皮肤出现红色斑疹或出血点 03 肝脾肿大、黄疸等肝功能异常 04 肾功能异常、蛋白尿等肾脏损伤表现
2
护理措施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基本护理
保持清洁:保持患者皮肤清洁,避 免感染
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及时报告医生
04 钩端螺旋体病的早期 症状和诊断方法
疫苗接种
01
钩端螺旋体疫苗:预防钩端螺旋体 02
接种对象:高风险人群,如户外工
病的有效手段
作者、军人等
03
接种时间:每年一次,建议在雨季 04
注意事项:接种前需进行过敏测试,
前接种
接种后需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
环境卫生
04
避免食用生食、不洁
食物,注意饮食卫生
03
2
治疗:抗生素治疗为 主,对症治疗为辅, 预防为主
4
发病原因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汇报人姓名 汇报日期
目录
01. 钩端螺旋体病概述 02. 护理措施 03. 预防策略
1
钩端螺旋体病概述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定义及特点
1
定义:钩端螺旋体病是 一种由钩端螺旋体引起 的人畜共患病
3
症状:发热、头痛、肌 肉疼痛、皮疹、黄疸、 肾功能不全等
特点:感染源广泛,传 播途径多样,临床表现 多样,易复发
加强个人卫生,勤洗
手、勤换衣
02
避免接触污水、垃圾
等污染源
01
保持环境清洁,定期
消毒
THANKS:)
临床表现
01 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 02 皮肤出现红色斑疹或出血点 03 肝脾肿大、黄疸等肝功能异常 04 肾功能异常、蛋白尿等肾脏损伤表现
2
护理措施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基本护理
保持清洁:保持患者皮肤清洁,避 免感染
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及时报告医生
04 钩端螺旋体病的早期 症状和诊断方法
疫苗接种
01
钩端螺旋体疫苗:预防钩端螺旋体 02
接种对象:高风险人群,如户外工
病的有效手段
作者、军人等
03
接种时间:每年一次,建议在雨季 04
注意事项:接种前需进行过敏测试,
前接种
接种后需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
环境卫生
04
避免食用生食、不洁
食物,注意饮食卫生
03
2
治疗:抗生素治疗为 主,对症治疗为辅, 预防为主
4
发病原因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钩端螺旋体病》课件

1 皮肤损伤和疼痛
钩端螺旋体病通常会引起皮肤损伤和疼痛,染钩端螺旋体后,患者常会出现发热和寒 战等全身性症状。
3 消化系统不适
部分感染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 化系统不适症状。
4 神经系统症状
在一些严重感染病例中,患者可能出现头痛、 头晕、神经功能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
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了解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和管理疾病。
治疗方法
• 抗生素疗法,如喹诺酮类或大环内酯类药物。 • 对症治疗,如镇痛药和消炎药。 • 康复护理和休息。
预防措施
• 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洗澡。 • 避免接触被感染的蚂蚁和其他受感染的动物。 • 饮用安全和清洁的水源。 • 烹饪和食用熟透的食物。
蚂蚁传播
某些种类的蚂蚁可以被感染并传 播钩端螺旋体,人类通过接触感 染的蚂蚁而患病。
水源污染
饮用被感染的水源是另一种常见 的钩端螺旋体病传播途径,特别 是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
食物污染
摄入被感染的食物,特别是生或 未煮熟的食物也可能导致钩端螺 旋体感染。
钩端螺旋体病的症状和临床表现
钩端螺旋体病的症状和临床表现可以有所不同,取决于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本部分将详细介绍常见的症状 和临床表现。
钩端螺旋体病是什么?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钩端螺旋 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它可 以感染人类和动物。
病原体特征
钩端螺旋体是一种微小的细 菌,以螺旋状的形态存在, 具有弯曲和钩状的末端,因 此得名。
疾病分类
钩端螺旋体病可分为不同类 型,包括经典型和非经典型, 严重程度和症状也有所不同。
钩端螺旋体的传播途径
钩端螺旋体病的传播途径决定了人们感染疾病的方式。了解传播途径对预防和控制钩端螺旋体病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钩端螺旋体病在世界的分布(2011年):
钩端螺旋体病在中国的地区分布:
• 在我国已发现25个省、区有钩端螺旋体病 人或带菌动物。它们是:广东、广西、福 建、浙江、江西、湖南、贵州、云南、四 川、江苏、河南、河北、安徽、辽宁、陕 西、湖北、山东、黑龙江、山西、内蒙古、 吉林、北京、上海、天津以及台湾。其中 以广东、四川比较严重。
钩端螺旋体病在中国的发病和死亡 情况(2002~2007):
感染机制:
• 钩端螺旋体由粘膜或破损的皮肤进入犬只体内,在血液 内大量繁殖而形成菌血症。在此时,发烧、精神不佳、食 欲不振和肌肉疼痛等症状会出现。随着血液中之钩端螺旋 体侵袭肝、肾等实质器官後,较明显之临床症状如呕吐、 下痢、脱水、喘息、黄疸及血红素尿等才会出现。
•
菌体侵入肾脏,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大量繁殖、聚积
而造成肾功能失常,因而导致尿毒症状出现。肾脏受损引
起肾衰竭,往往是犬只死於本病最主要之原因。肝脏是另
一个主要的攻击目标,由於菌血症时细菌毒素造成肝细胞
之伤害而导致大规模肝功能区之坏死,在肝功能失常的状
况下而有严重黄疸、胆色素尿等症状出现。
内脏的病变位置:
斑和黄疸;眼部可见有结膜炎症状。眼角可见有
粘液性分泌物同时可见有咳嗽气喘及呼吸困难。
患犬有的表现烦渴多尿等症状,得过亚急性感染 的犬大约在2-3周后恢复。
• 慢性症状多以急性或亚急性症归转而来。常以慢性肝、肾 及胃肠道症状出现,通过对症治疗,大多均可恢复。少数 以尿毒症、肝硬化腹水、机体衰竭死亡。
关于钩端螺旋体病 课件
目录:
• 1、病原介绍; • 2、流行病学; • 3、感染机制; • 4、内脏病变位置; • 5、临床症状; • 6、临床检测方案; • 7、临床治疗方案; • 8、预防。
病原介绍:
• 钩端螺旋体(leptospires)是一种细杆状螺旋形,两 端呈钩状的一种细菌。能引起人及动物的钩端螺 旋体病(leptospirosis),是一种人畜共同传染病。 本病能感染的宿主范围相当广泛,包括许多家畜 如牛、马、羊、猪、犬等等以及野生动物,甚至 一些水生动物。本病是犬的重要传染病之一;猫 科动物对本菌较不具有感受性,因此很少有猫的 钩端螺旋体病之病历报告。
• 1、肾脏损害:
• 2、肺部病变:
• 3、肝脏损伤:
临床症状:
• 急性病例可突然发生,机体衰弱,不食、呕吐、体温升高 (39.5-40℃)、精神沉郁、后躯肌肉僵硬和疼痛、不愿 起立走动、呼吸困难、可视粘膜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或出 血。一般2天内机体衰竭,体温下降死亡。
• 亚急性症状以发热、呕吐、厌食、脱水黄疸及粘 膜坏死为特征,病犬口粘膜可见有不规则的出血
在人类的症状:
临床上的检测方案:
• 1、采集尿液镜检:
• 2、做血液分析:
• 3、ELISAS:
• 4、PCR:
临床治疗:
• 1、钩端螺旋体对青霉素类药物高度敏感; • 2、同时对症治疗各种并发症。
12.03.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