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建设与中国梦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考政治 第二编 专题篇 主题四 社会建设(民生建设)课

徽重视民生工程说明了什么? 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党和政 府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等。 2.安徽落实保障房建设的意义是什么? 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 谐,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落实以人为本、全 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等等。 3.列举当前安徽省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 如食品安全形势严峻;劳动就业任务艰巨;资源环境形势严峻; 上学难、看病难现象还存在等。
热点扫描 考点链接
3.城镇居民大病保险是对居民因患大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 予报销,目的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使 绝大部分人不会再因为疾病陷入经济困境。从安徽省人社厅获悉, 目前全省已经有 10 个市开始支付大病保险待遇,2.6 万人次已受 益,2014 年年内,全省 16 个市将实现城镇居民大病保险的全覆盖。
热点扫描 考点链接
4.着力保障改善民生最根本的途径是什么?为什么?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 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只有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 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 的全面进步。 5.安徽省为解决民生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 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节收入分配;发展教育事业,保障教育 公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社会公平;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解决看病难问题;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重视“三农”问题,加强新农 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建设美好乡村;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解决就 业难问题等。
2.2014 年 7 月 23 日,安徽省民政厅发布下半年低保、救灾等多 种惠民举措,将惠及安徽省不同类型的困难群体。确保年底达到 80% 的市、县建立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违规吃低保将很难实现;加大 重特大疾病救助力度,实现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经医保或 新农合报销后自负医疗费用救助比例达到 60%以上。
热点扫描 考点链接
3.城镇居民大病保险是对居民因患大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 予报销,目的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使 绝大部分人不会再因为疾病陷入经济困境。从安徽省人社厅获悉, 目前全省已经有 10 个市开始支付大病保险待遇,2.6 万人次已受 益,2014 年年内,全省 16 个市将实现城镇居民大病保险的全覆盖。
热点扫描 考点链接
4.着力保障改善民生最根本的途径是什么?为什么?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 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只有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 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 的全面进步。 5.安徽省为解决民生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 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节收入分配;发展教育事业,保障教育 公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社会公平;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解决看病难问题;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重视“三农”问题,加强新农 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建设美好乡村;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解决就 业难问题等。
2.2014 年 7 月 23 日,安徽省民政厅发布下半年低保、救灾等多 种惠民举措,将惠及安徽省不同类型的困难群体。确保年底达到 80% 的市、县建立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违规吃低保将很难实现;加大 重特大疾病救助力度,实现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经医保或 新农合报销后自负医疗费用救助比例达到 60%以上。
第十二课关注改善民生课件

利用政策资源
根据个人需求和实际情况,合理利用 政府提供的政策资源,如就业、教育 、医疗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THANKS
关注弱势群体
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需求和权益, 积极参与相关的公益事业,为他们 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
关注政策动态,合理利用政策资源
了解政策
参与政策制定和反馈
关注政府发布的政策法规和相关文件 ,了解政策内容和实施情况,以便更 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变化。
通过参与政策制定和反馈机制,为政 府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意见,推动政策 的完善和改进。
提升劳动者技能
加大职业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的技 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以适应经济发 展和产业升级的需求。
优化就业服务
针对困难家庭和失业人员,提供就业 援助和职业指导,帮助他们重新融入 就业市场。
优化教育资源的措施
均衡配置教育资源
加大投入,优化教育资源的空间 布局,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教
育差距。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第十二课关注改善民生课件
$number {01}
目录
• 民生问题的定义与重要性 • 当前我国面临的民生问题 • 我国政府改善民生的措施 • 改善民生的意义与影响 • 个人如何关注和改善民生
01
民生问题的定义与重要性
民生问题的定义
01
民生问题是指与人民生活密切相 关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教育、 医疗、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 方面。
发展中医药事业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中医药在预防、 治疗、康复等方面的应用。
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加大投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设施和服务 水平,方便群众就医。
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理顺管理体制,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 高医疗卫生服务效率。
《关于民生建设》课件

民生建设的政策和措施
1 政策和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确保其有效实施,为民生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2 各级政府对民生建设的支持
加大财政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结语
民生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我们能够创 造更加美好的民生现实。
促进经济发展的方式和措施
•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推动地区均衡发展。 • 增加科技创新投入,提升产业竞争力。 • 改革开放,吸引外商投资,促进国际合作。
环境保护与民生建设
环境保护对于民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保证人民的健 康和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但仍面临着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等 问题。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加强环境监管、推进绿色发展、倡导低设健全的医疗体系,为人民提供全面、 高效、可及的医疗保障。
住房保障
加大住房供给,改善住房条件,满足人民对美 好居住环境的需求。
教育保障
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水平和教育资源 的公平分配。
养老保障
建立健全的养老保障体系,保障老年人的基本 生活需求和尊严。
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
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密切相关,民生建设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和人的全面 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于民生建设
本PPT课件旨在探讨民生建设的概念、意义以及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的重 要性,并介绍相关政策和措施。
民生建设的概念和意义
民生建设是指改善和提升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品质和社会福利的过程。它对 于社会稳定、经济增长、人民幸福感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民生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的民生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许多挑战和不足。未来的 发展趋势包括加大投入、提高保障水平、促进公平共享。
中国梦复习课件

合作探究二
材料一:梦想凝聚力量,奋斗成就伟大梦想、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是要实现国家高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 是宏大的,它积淀着中华儿女的世代春夙愿;中国梦更是具体 的,它洋溢在孩童微笑的脸庞,部在青年滚烫的心中,绽放在老 人幸福的眉字。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 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材料二:谋跨越求崛起,建小康富人民,兴河南强中原,就是中国 梦在河南的具体目标,就是一亿河南人民的中原梦。郑州航 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突破口为 实现中原梦提供了宝贵的支撑。有梦想的大中国气吞山河, 有梦想的大中原魅力无限。据悉,你校即将开展“追逐中国 梦,献力中原梦”系列主题活动, 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中国人 中国梦
复习导纲
1、民生问题
2、为什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
3、什么是中国梦 4、怎样实现中国梦 5、肩负“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历史重任,
当代青年应怎样做 6、理想重要性 7、艰苦奋斗重要性
合作探究一
数一数钱包,居民收入增速再次跑赢GDP(国内生产总
值);掂一掂“饭碗”,就业状况“风景这边独好”;算一 算脱贫,减贫成绩单让全球瞩目:看一看养老,社会保障 网越织越密;比一比投入,财政“真金白银”支持民生 发展力度越大········“脱贫了”“涨工资了”“搬新房 了”“开公司了”“在城里落户了”……一个个鲜活 的故事、汇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2017年民生画卷。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抓住人民 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一件接着一件事 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 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分、更有 保障、更可持续。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保障和改善民生PPT

( 3 ) 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工作原则是对人民负责。重视 民生问题,不仅是宗旨和原则的要求,更是政府必须履行的职能。
精选课件
6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提出及发展
1、2010年10月中共十七大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把保障和改善 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精选课件
8
五、现阶段民生问题有哪些?
据调查,我国现阶段的民生问题主要有十 大焦点问题:住房、教育、医疗、就业、 食品安全、收入分配、个人道德作风腐败、 “三农”、安全生产、能源资源以及建设 和谐社会。这十大焦点问题遏制我国小康 社会的前进道路,要想让我国人民真正达 到小康社会,解决这十大焦点问题刻不容 缓。
专题十一:中国社会建设
——保障和改善民生
主讲人:2222 小组成员:22222222
精选课件
1
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什么是民生 二、党和政府为什么重视民生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提出及发展 四、民生建设有哪些内容 五、现阶段民生问题有哪些 六、党和政府应该如精何选课件保障和改善民生 2
一、什么是民生?
精选课件
10
精选课件
11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精选课件
3
一、什么是民生?
(二)民生的类型
现代意义上的民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上的民生概念
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
围内的事情。广义上的民生概念几乎可以延伸到经济、社会、政治
、文化等任一领域,无所不包,甚至还可以包括历史观方面的问题。
精选课件
6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提出及发展
1、2010年10月中共十七大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把保障和改善 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精选课件
8
五、现阶段民生问题有哪些?
据调查,我国现阶段的民生问题主要有十 大焦点问题:住房、教育、医疗、就业、 食品安全、收入分配、个人道德作风腐败、 “三农”、安全生产、能源资源以及建设 和谐社会。这十大焦点问题遏制我国小康 社会的前进道路,要想让我国人民真正达 到小康社会,解决这十大焦点问题刻不容 缓。
专题十一:中国社会建设
——保障和改善民生
主讲人:2222 小组成员:22222222
精选课件
1
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什么是民生 二、党和政府为什么重视民生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提出及发展 四、民生建设有哪些内容 五、现阶段民生问题有哪些 六、党和政府应该如精何选课件保障和改善民生 2
一、什么是民生?
精选课件
10
精选课件
11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精选课件
3
一、什么是民生?
(二)民生的类型
现代意义上的民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上的民生概念
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
围内的事情。广义上的民生概念几乎可以延伸到经济、社会、政治
、文化等任一领域,无所不包,甚至还可以包括历史观方面的问题。
中国社会建设与民生.ppt

主义
社会建设:是为了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 全面发展所采取一系列行动的总称。 这个概括至少包括以下一些要义: 一 是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方向相联系的; 二是社会建设必将以人为中心展开的,体现以 人为本的理念和价值; 三是社会建设的目标,是要实现社会和谐
四是社会建设必须以解决民生问题中 最重要的问题进行
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 水平
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3、3 强化政府的责任
关键三点: 解决收入分配、贫富差距问题 建立广覆盖、均等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增加政府公共财政对社会建设和公共服
务方面投入
谢谢!
2004年,中国公共卫生和医疗总支出75 90亿:其中政府支出占17%;个人支出占 54%。与世界比处于低水平。
三是社会保障方面,覆盖率太低
在社会保障五大领域,中国的养老保险 制度是覆盖率最高的,但目前只有不到 2亿人,与7.6亿从业人员相比,面太 小
2002年社会保障我国支出7.12%,欧 盟国家22%以上;
五是民生问题有层次性.生存民生 (医疗、分配、社会保障、住房、就 业);发展民生(教育、权利保障); 福利民生. (较高的福利,全面的保护)
1、3十七大特别强调 民生问题的原因
首先,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了 社会进步程度和政权兴亡
其二、民生问题在持续发展
其三、市场化和全球化正在放大 我们国家的各种民生问题
把社会建设与解决民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结合。强调社 会建设对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性;要在 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提出了广覆盖的民生目标。努力使全体 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作为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社会建设:是为了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 全面发展所采取一系列行动的总称。 这个概括至少包括以下一些要义: 一 是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方向相联系的; 二是社会建设必将以人为中心展开的,体现以 人为本的理念和价值; 三是社会建设的目标,是要实现社会和谐
四是社会建设必须以解决民生问题中 最重要的问题进行
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 水平
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3、3 强化政府的责任
关键三点: 解决收入分配、贫富差距问题 建立广覆盖、均等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增加政府公共财政对社会建设和公共服
务方面投入
谢谢!
2004年,中国公共卫生和医疗总支出75 90亿:其中政府支出占17%;个人支出占 54%。与世界比处于低水平。
三是社会保障方面,覆盖率太低
在社会保障五大领域,中国的养老保险 制度是覆盖率最高的,但目前只有不到 2亿人,与7.6亿从业人员相比,面太 小
2002年社会保障我国支出7.12%,欧 盟国家22%以上;
五是民生问题有层次性.生存民生 (医疗、分配、社会保障、住房、就 业);发展民生(教育、权利保障); 福利民生. (较高的福利,全面的保护)
1、3十七大特别强调 民生问题的原因
首先,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了 社会进步程度和政权兴亡
其二、民生问题在持续发展
其三、市场化和全球化正在放大 我们国家的各种民生问题
把社会建设与解决民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结合。强调社 会建设对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性;要在 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提出了广覆盖的民生目标。努力使全体 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作为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关于民生建设》课件

加强国际合作
政府应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 技术,提高民生建设水平。
加强民生建设的社会参与和监督
建立健全社会参与机制
政府应建立健全社会参与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参与民生建设。
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
政府应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让公众更好地了解民生建设的情况和进展。
强化监督和评估机制
政府应强化监督和评估机制,对民生建设项目进行全程监管和评估。
发挥媒体和舆论监督作用
政府应发挥媒体和舆论监督作用,对民生建设中的问题进行及时曝光和监督。
05
结论与总结
对民生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民生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人民生 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
民生建设需要注重公平和公正,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 缩小城乡、区域和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
《关于民生建设》ppt课件
目录
• 民生建设概述 • 民生建设的主要内容 • 民生建设的实践与案例 • 民生建设的未来展望 • 结论与总结
01
民生建设概述
民生建设的定义与特点
民生建设定义
民生建设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政 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提高生 活质量,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
民生建设特点
民生建设具有普惠性、基础性、 连续性和可持续性等特点,旨在 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促进社会 公平正义。
人文化
未来民生建设将更加注重人的 需求和文化传承,如公共文化
服务、文化遗产保护等。
提高民生建设水平的政策建议
加强政策引导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 投入民生建设领域。
加大投入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民生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民 生建设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PPT课件

三、大力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坚决取 缔非法收入。
社会保障体系方面:
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的一项重要 社会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 安的重要保障。
存在问题:覆盖率低、水平低、不公平。
老了怎么过?
【背景数据】人口老龄化是21世 纪全球性难题,我国面临的形势更 为严峻。据初步统计,截至2008年 末,全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近1.6亿 人,占总人口的12%。到2030年, 我国老龄人口可能会占到20%甚至 30%,到本世纪中期老年人口可能 会占到总人口的1/3,形势不容乐观。
总要求:
总 方 针:加快建立统一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
保障体系。 总 格 局:(三三二格局)
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 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 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
价值取向:建立以缴费为主的社保体系 。不搞从 摇篮到坟墓的社保体系。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 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第十一章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 重点的社会建设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 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在 中国传统社会中,民生一般是指百姓的基 本生计。 到了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给“民生”注 入了新的内涵,并将之上升到“主义”、 国家方针大政以及历史观这样一个前所未 有的高度。孙中山对民生问题较为经典的 解释是:“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 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 (《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第802页)
1,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2,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3,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 4,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 5,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方面:
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的一项重要 社会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 安的重要保障。
存在问题:覆盖率低、水平低、不公平。
老了怎么过?
【背景数据】人口老龄化是21世 纪全球性难题,我国面临的形势更 为严峻。据初步统计,截至2008年 末,全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近1.6亿 人,占总人口的12%。到2030年, 我国老龄人口可能会占到20%甚至 30%,到本世纪中期老年人口可能 会占到总人口的1/3,形势不容乐观。
总要求:
总 方 针:加快建立统一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
保障体系。 总 格 局:(三三二格局)
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 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 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
价值取向:建立以缴费为主的社保体系 。不搞从 摇篮到坟墓的社保体系。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 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第十一章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 重点的社会建设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 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在 中国传统社会中,民生一般是指百姓的基 本生计。 到了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给“民生”注 入了新的内涵,并将之上升到“主义”、 国家方针大政以及历史观这样一个前所未 有的高度。孙中山对民生问题较为经典的 解释是:“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 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 (《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第802页)
1,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2,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3,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 4,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 5,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少贫困仍是全面实现小康的艰巨任务
2012年农村贫困人口数为9899万人,比上年减少2339 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0.2%。
二、更加充分就业的社会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 策。
1.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 2.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 3.城镇困难人员就业 4.退役军人就业
当前就业形势的特点
1. 城镇登记失业率 2007年为4.0%,2008年为4.2%, 2009年为4.3%,2010年为4.1
%,2011年为4.1%,2012年4.1%,2013年4.1% 。 2. 实际需就业人员
2013年新增城镇就业1300多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加上城镇 新增就业年龄人员、尚未找到工作的进城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需 要就业的尚有2000多万人。
大学本科毕业半年后月收入较高的专业(2012届): 建筑学、软件工程、影视艺术技术、信息工程、金融学
大学本科毕业半年后月收入较低的专业(2012届): 学前教育、美术、文学、历史、思想政治教育
三、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到2020年“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 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
2
1
8
0
13
8
32
0
1
12
1
5
3
22
0
0
0
0
5
0
5
42
3
20
3
34
29
•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国
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
年翻一番。
• 2001-2010这10年GDP年均实际增长 10.5%。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 上年增长9.3%,2012年7.8%,2013年 7.7%,今后7年年均增长6.9%就可实现 翻一番。
经济增长趋缓走向明显
GDP增长(%)
2013年GDP增长7.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0%,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3%。2014年上半年GDP增长7.4%。
全国各省市区人均GDP水平
2012年全国人均GDP6092美元
人均GDP9000美元以上: 天津(13539美元);北京(12553美元);上海(12194美元); 江苏(9744 美元);内蒙(9197美元);浙江(9019美元)。
3. 当前就业市场的特点 劳动力结构性短缺(招工难和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大学生
就业难(产业结构调整和教育结构问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较多 (劳动力转移和农民收入问题)同时并存。
2013年就业较好出人意料
(2013年城镇登记失业率4.1%,城镇调查失业率约5%)
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2001-2013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
338
76.6
413
77.0
495
70.0
590
68.0
611
68.0
630
75.0
660
77.8
680
80.0(9月1日)
699
2008-2012届大学毕业生就业与收入情况
2008 届 2010 届 2012届 大学本科毕业半年后就业率: 85.6% 91.2% 90.2%
2009届 2010届 2011届 2012届 大学本科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2369元 2815元 3051元 3366元
民生建设与中国梦
总论: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1.中国梦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重大战略 任务
2.中国梦是国家富强的梦、民族振兴的梦,也是 每个中国人的幸福生活梦
3.建党10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国100年实现 现代化是中国梦的重要阶段性目标
4.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是中国梦的物质基础
科学发展视野下的中国梦
每个中国人的梦
经济建设
更加发展 富裕的社会
政治建设
更加清正 廉洁的社会
文化建设
更加繁荣 多彩的社会
社会建设
更加公平幸 福的社会
生态建设
更加绿色 美丽的社会
居民收入
国家认同
核心价值
公平感
环境评价
居民消费
廉政评价
文化实力
公平评价
环境满意度
社会保障
安全感
环境意识
生活评价
生活满意度
生活预期
3
一、更加发展富裕的社会
收入差距变化的趋势
2013年城乡居民家庭年人均收入基尼系数 达0.473
近年各国(地区)收入分配基尼系数的状况
0.2- 0.299
0.3- 0.399
0.4- 0.499
0.5- 0.599
0.6以上 合计
最高值
欧洲 北美洲 拉丁美洲 大洋洲 非洲
亚洲 合计
19
0
0
0
0
1
20
21
1
0
21117来自52•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高校毕业生 (万) 初职就业率 (%)
114
90.0
145
80.0
212
75.0
280
75.0
中部地区: 安徽10.5%; 江西 10.1%; 湖南 10.1%; 湖北 10.1%; 四川10.0%山西 9.0%;河南 9.0%; 吉林8.3%; 黑龙江8.0%。
东部地区:天津 12.5%;福建11.0%;河北 9.6%;山东 9.6%; 江苏 9.6%;海南 9.0%;辽宁 9.0%;广东 8.5%; 浙江8.2%;上海 7.7%; 北京 7.6%。
人均GDP4000-8000美元: 辽宁(8056美元);广东(7734美元);福建(7540美元); 山东(7389美元);吉林(6183美元);重庆(5589美元); 湖北(5502美元);陕西(5197美元);河北(5225美元); 宁夏(5184美元);黑龙江(5084美元);新疆(4834美元); 山西(4800美元);湖南(4782美元);青海(4724美元); 海南(4635美元);四川(4218美元);江西(4108美元); 安徽 (4106美元)。
人均4000美元以下:
广西(3994美元);西藏(3294美元);云南(3170美元); 甘肃(3148美元);贵州(2792美元)。
区域增长格局继续发生转折性变化
2013年各省市区GDP增长(%)
西部地区:甘肃 12.7%;贵州 12.7%;西藏12.5%;重庆 12.5%; 云南12.1%;新疆 11.1%; 陕西 11.1%;青海 11.0%; 广西 10.3%;宁夏 10.0%;内蒙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