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外营养的名词解释(一)

肠外营养的名词解释(一)

肠外营养的名词解释

什么是肠外营养

•肠外营养是指通过非胃肠道途径,将营养物质直接输入到血液中,从而维持患者的营养需求。

•肠外营养常用于胃肠道功能障碍、手术后和严重创伤等情况下的患者。

名词解释

1. 肠外营养液

•肠外营养液是指通过静脉输注的一种特殊配方液体。

•肠外营养液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求,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各种必需营养物质。

2. 营养需求量

•营养需求量是指人体在特定时间内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的量。

•营养需求量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体重和活动水平等因素进行计算和调整。

3. 肠外营养途径

•肠外营养途径是指通过血管输注肠外营养液的方式。

•肠外营养途径可以分为中心静脉途径和外周静脉途径,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最适合的途径进行输注。

4. 肠外营养综合征

•肠外营养综合征是指长期接受肠外营养治疗的患者出现的一系列并发症和副作用。

•肠外营养综合征可能包括肝脏功能异常、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并有可能导致肠道萎缩和功能减退。

示例解释

•例如,一位患有严重胃肠道功能障碍的患者无法通过口服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医生决定采用肠外营养来维持其生命活动。这时,患者会通过静脉输注肠外营养液,其中包含了蛋白质、碳水化合

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为了满足患者的营养需

求,医生会计算出患者的营养需求量,并制定相应的肠外营养液

配方。在输注过程中,医生会选择适合的肠外营养途径,可能是

中心静脉途径或外周静脉途径。然而,长期接受肠外营养治疗的

患者可能会出现肠外营养综合征,其中包括肝脏功能异常、感染

和电解质紊乱等问题,这可能需要额外的治疗和管理。

以上是对肠外营养的一些相关名词进行解释和举例说明。肠外营养在特定病例下对于患者的康复与治疗非常重要,但同时也需要专业人士的监测和管理,以确保患者获得适当的营养支持。

外科护理学章节练习题及答案

外科护理学章节练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门脉高压症: 2、破伤风: 3、肠外营养: 4、Dugas征: 5、骨折: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泌尿系损伤以最为常见,该损伤最常见的致伤原因为。 2、膀胱刺激征包括尿频、和。 3、骨筋膜室综合征最常发生的部位为和。 4、骨折的专有体征包括畸形、和。 5、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改变早期以为主,后期以为主。 6、Charcot三联症包括腹痛、和。 7、肛裂病人典型的症状有疼痛、和。 8、消化性溃疡常见并发症为、、幽门梗阻和胃溃疡癌变。 9、腹膜刺激征包括腹部压痛、和。 10、典型的腹外疝包括疝环、疝囊、和。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早期食管癌最简单易行的确诊方法是()。 A、食管镜检查 B、钠餐X线检查 C、食管拉网细胞学检查 D、CT检查 2、引起假性尿失禁的原因是()。 A、输尿管异位开口 B、膀胱挛缩 C、产伤 D、前列腺增生症 3、关于血尿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尿中看见有血称为血尿 B、清晨排尿有血称为初始血尿 C、24小时终末出现血尿为终末血尿 D、全程血尿表示病变在膀胱以上部位 4、下面哪种血尿应首先考虑上尿路结石()。 A、无痛性血尿 B、终末血尿 C、活动性血尿 D、初期血尿 5、老年男性病人排尿困难多年,2小时前出现急性尿潴留,简便而又重要的检查方法是()。 A、B超 B、膀胱镜 C、直肠指诊 D、尿道造影 6、长期接触化工染料的工人患下列哪种肿瘤的几率较高()。 A、肾癌 B、膀胱癌 C、阴茎癌 D、前列腺癌 7、一般上肢骨牵引的重量为体重的( )。 A、1/7 B、1/10 C、1/12 D、1/9 8、正常肘关节的功能位是( )。 A、屈曲90? B、伸直90? C、屈曲60? D、伸直60? 9、下列中哪项属于稳定性骨折( )。 A、斜形骨折 B、螺旋形骨折 C、橫形骨折 D、粉碎性骨折 10、急性骨髓炎的临床诊断中,哪项最能明确诊断( )。 A、白细胞计数增加 B、血培养 C、局部脓肿分层穿刺 D、X线检查 11、李女士,70岁,右股骨颈囊内骨折,因全身情况不宜手术治疗,采用骨牵引,对此病人应预防的并发症是( )。 A、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B、脂肪栓塞 C、坠积性肺炎 D、关节僵硬 12、我国门静脉高压症常见的原因是( )。 A、血吸虫病 B、门静脉性肝硬化 C、肝炎后肝硬化 D、胆汁性肝硬化 13、门静脉高压症的病理变化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脾肿大,脾功能亢进 B、门静脉交通支扩张 C、肝静脉淤积引起急性大出血 D、肝功能损害,白蛋白合成障碍 14、PN最严重的代谢性并发症是( )。 A、空气栓塞 B、高渗性非酮性昏迷 C、低血糖 D、脓毒症 15、门静脉高压症分流术后病人的护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适当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 B、观察肝性脑病的先兆 C、合理应用保肝药物 D、术后一般情况平衡,应取侧卧位 16、肝癌术后护理,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密切观察并发症 B、早期下床活动 C、常规吸氧 D、每日更换引流瓶

外科学导论名词解释

1.无菌术:是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防护措施,内容包括火菌、消毒法、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 2.灭菌:是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 3.消毒:是指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并非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如芽胞等)。 1.等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指水和钠成比例的丢失,血清钠仍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渗透压也保持正常。等渗脱水常见于消化液的急性丧失或体液丧失于感染区相应间隙内。 2.低渗州脱水:低渗性脱水指水、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少于缺钠,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小于135mmol/L。 3.高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指水钠同时缺失,缺钠少于缺水,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 4.水中毒:水中毒指水的摄入量超过排出量,水分在体内潴留,引起血液渗透压下降和循环容量增多。 5.高钾血症:高钾血症指血清钠大于5.5mmol/L,常见于摄人过多、肾排钾功能减退或细胞内钾外移。 6.低钾血症:低钾血症指血清钾低于3.5mmol/L,常见于摄人不足、肾外丢失及钾与肾脏排出过多等。 7.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是由酸性物质的积累或产生过多,或HCO3—丢失过多所造成。 8.代谢性碱中毒:代谢性碱中毒是由体内H+丢失或HCO3—增加所导致。 9.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指肺泡通气及换气功能减弱,不能充分排出体内生成的CO2导致高碳酸血症。 10.呼吸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指肺泡通气过度,体内生成的CO2排出过多,以致PaCO2降低,pH上升,致低碳酸血症。 1.CRBC:浓缩红细胞,每袋含200ml全血中的全部红细胞,HCT70%~80%。 2.自体输血:自体输血是收集病人自身血液后在需要时进行回输。优点是节约库血,减少输血反应和疾病传播,不需检测血型和交叉配合试验 1.休克:休克是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它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综合征。 2.CVP:CVP即中心静脉压,代表右心房或者胸腔段腔静脉内压力,可反映全身血容量与右心功能之间的关系。正常值为O.49~O.98kPa(5~10cmH2O)。

肠外营养的名词解释(一)

肠外营养的名词解释(一) 肠外营养的名词解释 什么是肠外营养 •肠外营养是指通过非胃肠道途径,将营养物质直接输入到血液中,从而维持患者的营养需求。 •肠外营养常用于胃肠道功能障碍、手术后和严重创伤等情况下的患者。 名词解释 1. 肠外营养液 •肠外营养液是指通过静脉输注的一种特殊配方液体。 •肠外营养液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求,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各种必需营养物质。 2. 营养需求量 •营养需求量是指人体在特定时间内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的量。 •营养需求量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体重和活动水平等因素进行计算和调整。

3. 肠外营养途径 •肠外营养途径是指通过血管输注肠外营养液的方式。 •肠外营养途径可以分为中心静脉途径和外周静脉途径,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最适合的途径进行输注。 4. 肠外营养综合征 •肠外营养综合征是指长期接受肠外营养治疗的患者出现的一系列并发症和副作用。 •肠外营养综合征可能包括肝脏功能异常、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并有可能导致肠道萎缩和功能减退。 示例解释 •例如,一位患有严重胃肠道功能障碍的患者无法通过口服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医生决定采用肠外营养来维持其生命活动。这时,患者会通过静脉输注肠外营养液,其中包含了蛋白质、碳水化合 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为了满足患者的营养需 求,医生会计算出患者的营养需求量,并制定相应的肠外营养液 配方。在输注过程中,医生会选择适合的肠外营养途径,可能是 中心静脉途径或外周静脉途径。然而,长期接受肠外营养治疗的 患者可能会出现肠外营养综合征,其中包括肝脏功能异常、感染 和电解质紊乱等问题,这可能需要额外的治疗和管理。

外科护理名词解释与问答

外科护理名词解释与问答 一、名词解释 1、等渗性缺水:(外护名解问答n)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水和钠成比例丧 失,血钠和细胞外液渗透压维持正常范围血清钠在 135-150mmol/L 150mmol/L间;血浆渗透压为290-310mmol/L 2、低渗性缺水:(Hypotonic dehydration) 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缺水少于 缺钠,血钠和细胞外液渗透压低于正常,血清钠低于 130mmol/L ,血浆渗透压低于血浆渗透压低于290mmol/L 3、高渗性缺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 原发性缺水,缺水多于缺钠,血清 钠和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血清钠高于150mmol/L ,血浆渗透 压高于310 mmol/L。 4、代谢性酸中毒:是体内酸性物质积聚或产生过多,或HCO3-丢失过多所致, 使PH值降低,是临床最常见的酸碱平衡失调。 5、代谢性碱中毒:是因体内H-丢失或HCO3-增多所致,使PH值增高。 二、问答题 1、试述缺水病人的补液原则 补液时严格遵循定量、定性和定时的原则 (1)定量(输液总量)包括生理需要量、已经丧失量和额外丧失量3部分。 A、生理需要量 . 公式:体重(第一个10kg)乘以100ml/(kg.d)+(第二个10kg)乘以50ml/(kg.d)+其余体重kg)乘以20ml/(kg.d)=生理需要量 基础需要量:1/4用生理盐水,3/4用5%GS B、已经丧失量:需补充的液体量为体重的 轻度2%-4%,中度4-6%,重度6%以上 C、额外丧失量:又称额外丧失量,包括外在性、内在性丧失。

◆外在性失液,应按不同部位消化液中所含电解质的特点, 尽可能等量、等质地补充。 ◆内在性失液,如腹(胸)腔内积液、胃肠道积液等虽严重但 计补液量; 继续损失量:生理盐水与糖按生理盐水与糖按1:1补充 (2)定性:高渗性脱水以补充水分为主; 低渗性脱水补充钠盐为主,严重者可补充高渗盐溶液 等渗性脱水补充等渗盐溶液。 严重代谢性酸碱失衡,需碱性或酸性液体纠正。 (3)定速: 输液速度据病人年龄和不同疾病的需要而异。 一般第一个8小时补充总量的1/2,剩余的在后12-16小时内输完。 2、试述低钾血症病人的补钾原则 (1)尽量口服补钾:遵医嘱予以10%氯化钾或枸缘酸钾溶液口服,逐日追加。 (2)见尿补钾,静脉补钾前先了解肾功能,每小时尿量大于40ml或每日尿量大于500ml方可补钾。 (3)控制补液中钾浓度:静脉补液中钾浓度不宜超过40mmol/L(相当于氯化 钾3g)禁止静脉直接推注氯化钾,以免血钾突然升高致心脏骤停。 (4)速度勿快,补液速度不宜超过20mmol/L(80滴每分钟) (5)严密监测,定时监测血钾浓度,严密监测心电图变化。 (6)慎重用药,镁氯兼抓。 3、试述高钾血症病人的处理原则 (1)立即停止摄入钾盐 (2)治疗对抗钾的心脏毒性(10%葡萄糖酸钙20ml静脉缓慢推注) (3)促使细胞外钾内移(高糖溶液+胰岛素或输注高渗碱性溶液5%碳酸氢钠) (4)将钾清除至体外(排钾利尿剂呋塞米或阳离子交换树脂或透析疗法)

西医外科学名词解释

西医外科学名词解释 ·无功能性细胞外液:有一小部分(1%~2%)组织间液仅有缓慢地交换和取得平衡的能力,他们具有各自的功能,但在维持体液平衡方面的作用甚小,如脑脊液、关节液和消化液等结缔组织液和所谓的“透细胞液”。 ·水中毒:又称稀释性低钠血症,系指机体的摄入水总量超过了排出水量。 ·呼吸性酸中毒:系指肺泡通气及换气功能减弱,不能充分排出体内生成的CO2,以致血液PaCO2增高,引起高碳酸血症。 ·溶血反应:输血后立即出现沿输血静脉的红肿及疼痛、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头痛、胸闷、心率加快乃至血压下降、休克,随之出现血红蛋白尿和溶血性黄疸。 ·回收式自体输血:是将收集到的创伤后体腔内积血或手术过程中的失血,经抗凝、过滤后再回输。 ·冷沉淀(Cryo):是新鲜冰冻血浆(FFP)在4℃融解时不溶的沉淀物,内含纤维蛋白原和FⅧ及血管假血友病因子(vw因子)。 ·休克:是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它是一个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综合征。 ·低血容量性休克:常因大量出血或体液丢失,或液体积存于第三间隙,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降低引起。由大血管破裂或脏器出血引起的称失血性休克;各种损伤或大手术后同时具有失血及血浆丢失而发生的称创伤性休克。 ·补液试验:取等渗盐水250ml,于5-10min经静脉输入,如血压升高而中心静脉压不变,提示血容量不足;如血压不变而中心静脉压升高,提示心功能不全。 ·麻醉:是感觉丧失,即指应用药物或其他方法来消除手术时的疼痛。 ·全身麻醉:麻醉药经呼吸道或静脉、肌内注射进入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临床表现为神志丧失、全身的痛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的肌肉松弛。 ·最低肺泡浓度(MAC):是指某种吸入麻醉药在一个大气压下与纯氧同时吸入时,能使50%病人在切皮时不发生摇头、四肢运动等反应时的最低肺泡浓度。 ·血/气分配系数:指麻醉药气体与血液达到平衡状态时,单位容积血液中该气体的溶解量。·Mendelson综合征:全身麻醉是发生误吸后不久或2~4h后出现哮喘样,发绀,心动过速,支气管痉挛和呼吸困难。 ·过敏反应:是指使用很少量局麻药后,出现荨麻疹、咽喉水肿、支气管痉挛、低血压和血管神经性水肿。·麻醉平面:是指感觉神经被阻滞后,用针刺法测定皮肤痛觉消失的范围。 ·围术期:围术期是指从决定手术治疗时起,到与本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包括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三个阶段。 ·肠外营养(PN):是指通过胃肠道以外途径(即静脉途径)提供营养支持的方式。 ·肠内营养(EN):是指通过胃肠道途径提供营养的方式。 ·感染:是指病原体入侵机体引起的局部或者全身炎症反应,病原体主要有细菌和真菌等。 ·外科感染:一般指发生在组织损伤、空腔器官梗阻和手术后的感染。 ·疖:俗称疔疮,是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细菌性化脓性炎症。 ·疖病:不同部位同时发生几处疖,或者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发生疖。 ·痈:是多个相邻毛囊及其周围组织同时发生急性细菌性化脓性炎症,也可由多个疖融合而成。 ·急性蜂窝织炎:是指发生在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的急性细菌感染的非化脓性炎症。·脓毒症:是指因病原菌因素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体温、循环、呼吸、神志有明显改变者,用以区别一般侵入性的局部感染。 ·菌血症:是脓血症中的一种,即血培养检出病原菌者。

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

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 1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上的疾病和缺陷,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2等渗性缺水(最常见):水和钠成比例丧失,血清钠和细胞外液渗透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因细胞外液量迅速减少,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型缺水。 3低渗性缺水:水和钠同时丢失,但失水少于失钠,血清钠低于 135mmol/l ,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又称慢性或继发性缺水。 4高渗性缺水:水和钠同时缺失,但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称原发性缺水。 5水中毒:总入水量超过排出量,水潴留体内致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又称水潴留性低钠血症或稀释性低钠 6休克:指机体受到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血液灌注不足所引起的以微循环障碍、代谢障碍和细胞受损为特征的病理性症候群,是严重的全身应激反应。 7MS0F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2个或2个以上的重要器官或系统同时或序贯发声功能障碍,称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是休克病人的主要死因。

麻醉:是用药物或其它方法使病人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进行手术。 8全身麻醉:是麻醉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并抑制其功能,使病人意识消失、疼痛消失的麻醉方法。较局部麻醉更舒适,适用于各类手术。 9吸入性麻醉:是指挥发性麻醉药或麻醉气体经呼吸系统吸收入血起到全身麻醉的作用。 10静脉麻醉:是将一种或几种麻醉药物注入静脉,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麻醉:是用药物或其它方法使病人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进行手术。 11全身麻醉:是麻醉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并抑制其功能,使病人意识消失、疼痛消失的麻醉方法。较局部麻醉更舒适,适用于各类手术。 12吸入性麻醉:是指挥发性麻醉药或麻醉气体经呼吸系统吸收入血起到全身麻醉的作用。 13静脉麻醉:是将一种或几种麻醉药物注入静脉,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 14椎管内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入椎管的蛛网膜下隙或硬脊膜外腔,从而使部分脊神经传导功能发生可逆性阻滞的麻醉方法。椎管内麻醉是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脊膜外腔阻滞和腰麻—硬膜外腔联合阻滞的统称。 15蛛网膜下腔阻滞:把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隙,阻断部分脊神经传导功能而引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名词解释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一、名词解释 1、营养:指机体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体内的消化、吸收和(或)代谢后,或参与构建组织器官或满足生理功能和体力活动必须的生物学过程。 2、植物化学物:指植物性食物中的一些生物活性成分,具有保护人体,预防心血管和癌症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作用。 3、合理膳食:又称平衡膳食,指能满足合理营养要求的膳食,从食物中摄入的能量和营养素在一个动态过程中,能提供机体一个合适的量,避免出现某些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多而引起机体对营养素需要和利用的不平衡。 4、合理营养:指人体每天从食物中摄入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量及其相互间的比例能满足在不同生理阶段,不同劳动环境及不同劳动强度下的需要并使机体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 5、营养不良:指由于一种或一种以上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剩所造成的机体健康或疾病状态。 6、个体化营养:一些营养代谢相关基因突变讲引起营养代谢的改变,导致不同个体对营养吸收代谢与利用的差异,并最终引起个体对营养素需要量的不同。 7、分子营养学:主要是研究营养素与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记忆健康影响的规律和机制,并提出促进健康和防治营养相关疾病措施的一门学科。8、营养流行病学;流行病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是应用流行病学研究膳食因素发展中的作用,监测人群营养状态,制定和评估人群健康的膳食模式,研究健康和疾病状态下膳食因素与体力活动的关系及协同作用的学科。 9、条件必须氨基酸:可减少人体对某种必需氨基酸需要量的氨基酸;如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在体内分别由蛋氨酸和苯丙氨酸转变而成。 10、氨基酸模式:是指某种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 11、限制氨基酸: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较低,导致其它的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而浪费,造成其蛋白质营养价值降低,这些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需氨基酸称限制氨基酸。其中含量最低的称第一限制氨基酸,余者以此类推。 12、蛋白质互补作用:为了提高植物性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往往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混合食用,以相互补充其必需氨基酸不足的作用叫蛋白质互补作用。 13、维生素 : 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微量低分子有机化合物。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每天必须从食物中提供,不参与机体构成也不提供能量,机体长期缺乏某种维生素时回出现相应的缺乏症。 14、维生素A原 :可在小肠和肝细胞内转变成视黄醇和视黄醛的类胡萝卜素统称为维生素A原。 15、食物营养价值:指某种食物所含营养素和能量能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 16、营养质量指数(INQ);作为评价食品营养价值的指标。其含义是以食品中营养素能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营养密度)对同一种食品能满足人体热能需要的程度(热能密度)之比值来评定食品的营养价值。

外科名词解释考点重点

外科名词解释 1全肠外营养(TPN):是完全从静脉途径供给人体代谢需要的全部营养素的方法。 2外科感染:需要用外科方法治疗的感染性疾病和发生在创伤或手术后的感染。 3器官移植:是指摘取人体器官捐献人具有特定功能器官的全部或部分,将其植入接受人身体以代替其病损器官的过程。 4布-加综合征:是由于肝静脉或肝段下腔静脉阻塞导致肝静脉流出道受阻而引起的临床症候群。 5酒窝征:乳腺癌若累及乳房Cooper韧带,可使其缩短而致肿瘤表面皮肤凹陷,形成所谓的“酒窝征”。 6肝中央型破裂:肝脏实质的中央部受损破裂,而表层组织仍完整。 7倾倒综合征:胃大部切除术后丧失了幽门括约肌,大量高渗性食物快速进入肠道,一方面通过渗透作用将大量细胞外液吸入肠腔,以致循环血量骤减,同时引起肠道内分泌细胞大量分泌肠源性血管活性物质,从而引起一系列循环系统和胃肠道症。 8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指机体受到创伤、感染或大手术等严重打击后,导致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或系统同时发生功能障碍或衰竭,这种序贯渐进的临床过程称为。 9脓毒症:是伴有全身性炎症反应,如体温、循环、呼吸等明显改变的外科感染的统称。 10断流术:有手术方法阻断门静脉向奇静脉的反常血流,达到止血的目的。 11良性前列腺增生:简称前列腺增生,亦称前列腺肥大,是由于前列腺细胞增生导致以排尿障碍为主要特征的老年男性常见病。12牵引术:利用外界持续牵引的作用力与肢体的反作用力,使骨折或脱位得到整复和维持。 13脑疝:颅内压持续增高超过了脑部的自身代偿能力,部分脑组织因受组织挤压而发生移位,嵌入颅腔裂隙或孔道,产生相应的症状和体征称为。 14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通过X线或B超对结石定位,利用高能冲击波聚焦后作用于结石,使结石裂解,粉碎成细砂,随尿液排出体外。 15骨筋膜室综合征:由于骨折肌肉损伤出血或肢体外固定过紧等因素,造成筋膜间隔区内压力上升,阻断了肌肉及神经的血供,造成肌肉缺血坏死、挛缩及神经麻痹。 16病人自控镇痛:是近年来应用于疼痛治疗的一项新技术,是一种医护人员根据病人疼痛程度、身体情况和需求,预先设置镇痛药物的剂量,并锁定注药间隔时间,再交由病人“自我管理”的疼痛处理技术。 17骨折:指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 18急腹症:凡是能够引起急性腹痛的腹腔内急性病变,需要立即做出判断者,统称为。 19门静脉高压症:门静脉血液受阻淤滞时,引起门静脉系统压力增高,导致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以及呕血、腹水等一系列症状。 20颅内压高:是许多颅脑疾病所共有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以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为主。 21营养支持疗法:是指在饮食摄入不足或不能摄入的情况下,通过肠内或肠外途径补充或提供人体必须的营养素。 22中央型肺癌:是指肺癌起源于主支气管、肺叶支气管,位置靠近肺门。 23绞窄性肠梗阻:肠内容物通过受阻的同时肠壁血运发生障碍,甚至肠管缺血坏死。 24内脏痛:指病理性刺激完全由内脏传人纤维传至中枢神经系统并产生内脏疼痛感觉。 25夏柯氏三联症:为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的典型表现,包括腹痛、寒战和高热、黄疸。 26要素制剂:又称化学成分明显制剂,以蛋白水解产物为氮源,碳水化合物来源为低聚糖、糊精,脂肪来源为大豆油及中链甘油三酯,无须消化即可被消化道吸收。 27甲亢: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异常增多而出现的以全身代谢亢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的总称。 28栓塞后综合症:肝动脉栓塞化疗后,多数病人出现发热、肝区疼痛、恶心、呕吐、心悸、白细胞下降等,称为栓塞后综合症。29脑震荡:指由暴力引起的一过性脑功能障碍,无器质性改变。 30开放性气胸:开放性创伤使胸膜腔与大气相通,以致呼吸时空气可以自由出入胸膜腔,引起伤员的呼吸与循环功能迅速发生严重紊乱。 31休克:是机体受到强烈致病因素侵袭,以有效循环血量锐减为共同特征,并导致微循环灌流不足,细胞急性缺氧,代谢紊乱,各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外科总论名词解释

外科总论名词解释 1、外科:医生能够以手术或手法治疗的疾病仅限于人体体表创伤、疮疡、骨或关节的伤病,这个医疗专业就称为外科。 2、无菌术:就是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由灭菌法、消毒法和一定的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所组成. 3、灭菌: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包括芽孢。 4、灭菌法:指用物理方法彻底消灭与手术区域或伤口的物品上所附带的微生物。 5、消毒:指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但并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 6、容量失调:指等渗性体液的减少或增加,只引起细胞外液量的变化,而细胞内液容量无明显改变。 7、浓度失调:指细胞外液中的水分有增加或减少,以致渗透微粒的浓度发生改变,也即是渗透压发生改变。 8、成分失调:细胞外液中其他离子浓度改变,但因渗透微粒的数量小,不会造成对渗透压的明显改变,仅造成成分失调. 9、水中毒:指机体的摄水量超过了排水量,导致水分在体内潴留,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 10、高渗性缺水:又称为原发性缺水,水和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多于缺钠,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血清钠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 11、低渗性缺水:又称为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水和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少于缺钠,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血清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 12、等渗性缺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水和钠呈比例地丧失,血清钠仍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也保持正常。 13、低钾血症:血钾浓度低于3.5mmol/L即为低钾血症 14、高钾血症:血钾浓度超过5.5mmol/L即为高钾血症 15、呼吸性酸中毒:指肺泡通气功能减弱,不能充分排出体内生成的二氧化碳,以致于血液中的Pco2增高,引起高碳酸血症。 16、呼吸性碱中毒:指肺泡通气过度,体内生成的二氧化碳排出过多,以致于二氧化碳分压降低,引起低碳酸血症。

自考外科护理学(二)06真题名词解释

1.最正确热氮比:机体每输入 1g 氮的同时,供给 100~150kcal 能量, 这样的热氮比有利于蛋白质合成而不会被作为能量耗资 2.中国新九分法:是指将全身体表面积划分为 11 个 9%的均分,以伤 害部位占人体总面积的百分比进行烧伤面积估计 3.血运性肠拥堵:由于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使肠管血运阻挡,既而发生肠麻痹而使肠内容物不能够运行 4.胆绞痛:因结石拥堵惹起胆道内压力高升,胆囊强烈缩短而发生强 烈绞痛,位于右上腹或上腹,阵发性或连续难过阵发性加重 1.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胃大多数切除后,将残胃与上段空肠切合, 将十二指肠残端自行缝合 2.绞窄性肠拥堵:在肠内容物经过受阻的同时肠壁血运发生阻挡, 甚至肠管缺血坏死 3.躯体痛:即壁层腹膜痛,又称体表痛,为腹膜壁层受腹腔内炎症 或化学溢出物刺激后产生的痛觉 4.布-力Ⅱ综合征是由于肝静脉或肝段下腔静脉拥堵以致肝静脉流出 道受阻而惹起的临床症候群 1.休克指数:脉率 / 缩短压(mmHg)数值为 0.5 多提示正常, 提示休克, >2.0 为严重休克 2.腹部穿透伤:腹部开放性伤害病人有腹膜破坏者 3.动力性肠拥堵:由于肠壁运动功能凌乱,使肠蠕动丧失或肠管 痉挛,以致肠内容物不能够正常运行,但无器质性肠腔狭窄 3.酒窝征乳腺癌时 Cooper 韧带受入侵而扭曲以致肿瘤表面皮肤凹陷

4.纵膈摇动:纵膈在每次呼吸运动中的左右摇动称为纵隔摇动, 可影响心脏功能及静脉回心血流,以致循环功能凌乱 1.经腹直肠癌切除术:或称 Dixon 手术,经腹切除乙状结肠和直肠 大部、系膜及周围组织,作直肠和乙状结肠端端切合 2.原发性肝癌:是指原发于肝细胞和肝内胆管细胞的癌肿 3.壶腹周围癌:是指壶腹癌、胆总管下端癌和十二指肠腺癌 4.小脑幕切迹疝:幕上占位病变不断增加时,脑干和患侧大脑半球 向对侧移位,经过小脑幕切迹脑组织被挤向幕下 1.脓毒症:是伴有全身性炎症反应,如体温、循环、呼吸等明显改 变的外科感染的统称 2.机械性肠拥堵:因肠腔拥堵、肠壁病变或肠管受压等原因惹起肠 腔变狭窄,使肠内容物经过发生阻挡 3.夏柯三联征:为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的典型表现,包括腹痛、 寒战高热和黄疸 4.脑震荡:指由于暴力惹起的一时性脑功能阻挡,无器质性改变, 是原发性脑伤害中最轻的一种 1 人工气道:经过鼻、口腔或直接在上呼吸道置管,用以辅助通气 的方法 2.浸润性突眼:又称恶性突眼,眼球后突出明显,球后组织体积增大,并有眼外肌受累,眼睑不能够完好闭合 4.急性胰腺炎:是胰腺分泌的胰酶被激活后对胰腺组织自己消化所 惹起的急性炎症

名词解释题库(小儿外科学)

小儿外科学题库 名词解释 1细菌易位 2分娩时子宫外产时处理(ex-utreointrapartumtreatment,EXIT) 3肠外营养 4基础能量消耗 5Volkman's肌挛缩 6孟氏骨折 7WAGR综合症 8K-M综合症 9神经母细胞瘤(neruoblastoma) 10肾母细胞瘤(nephroblastoma) 11畸胎瘤(teratoma) 12狭颅症 13脑积水(hydrocephalus) 14日落征 15脊髓栓系综合症 16漏斗胸 17Haller指数 18VACTER综合症 19胸腹裂孔疝

20房间隔缺损(atrialseptaldefect) 21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septaldefect) 22法洛四联症(tetralogyofFallort) 23腹裂(gastroschisis) 24脐膨出(omphalocele) 25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 26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27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28梅克尔憩室(Meckel'sdeverticulum) 29肠套叠(intussusception) 30Hirschsprungdisease(HD) 31PC线 32先天性胆管扩张症 33Intersexhermaphrodism 34先天性肾积水 35尿道下裂(hypospadias) 36先天性肌性斜颈 37Ortolani试验 38Perkin象限 39髋臼指数 40DDH(Developmentaldysplasiaofthehip)答案:

1细菌易位: 小儿急腹症中,细菌从胃肠道转移到肠系膜淋巴结、内脏器官和血液内的过程,这也是种内源性感染,其发生机制是肠道正常菌群失衡,肠道机械屏障功能破坏,肠道免疫屏障受损和肠-肝轴机制破坏。 2分娩时子宫外产时处理(ex-utreointrapartumtreatment,EXIT):一种在保持胎儿胎盘循环的同时进行胎儿手术的方法,剖宫产时,超声波确认胎盘位置和胎儿体位,然后打开子宫,暴露胎儿上半身;解除气道阻塞的原因,使气道通畅后结扎脐带,将胎儿从母体中分离出来。 3肠外营养: 当小儿不能耐受肠道内营养时,由静脉输入各种患儿所需的营养素来满足机体代谢及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支持方式。 4基础能量消耗: 是指维持清醒安静状态下机体的能量需要,包括维持体温,肌肉张力,维持呼吸和心跳,肠蠕动,腺体活动等代谢所需,占总热量50%〜60%。 5Volkman's肌挛缩: 缺血性肌挛缩,是肱骨髁上骨折最严重的合并症。主要原因是小夹板或石膏固定过紧,以及骨折整复后肿胀严重,肘关节屈曲角度过大等,致使前臂肌肉血液循环受阻,肌间水肿,加上筋膜间隔的限制,

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

外科名词解释 1. 高渗性缺水:又称原发性缺水。水和钠同时缺水,但以缺水为主,故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血清钠>150mmol/L,渗透压>310,尿比重增加 2. 低渗性缺水:又称慢性和继发性缺水。水和钠同时丢失,但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135mmol/L,血浆渗透压<280mOsm/L,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 3.等渗性缺水:是指水和钠成比例丧失,血清钠和细胞外液渗透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因而可导致细胞外液量(包括循环血量)迅速减少,又称急性缺水和混合性缺水。此种缺水外科病人最易发生 4.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 5.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高于5.5mmol/L 6.代谢性酸中毒:因体内酸性物质积累或产生过多,或HCO3﹣丢失过多所致。 8.损伤:是指各种致伤因素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组织机构完整性的破坏或功能障碍及其所引起的局部反应或全身反应。 9.创伤:是指机械性致伤因素作用于人体组织机构完整性的破坏或功能障碍,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损伤。 10.挤压综合征:(Bywaters综合征),凡四肢或躯干肌肉丰富的部位受到重物长时间的挤压致肌肉组织缺 血性坏死,继而引起肌红蛋白血症,肌红蛋白尿,高血钾和急性肾衰为特点的全身性改变。 11.烧伤:泛指有热力,电流,化学物质,激光,放射线等所造成的组织损伤。 热力烧伤:是指由火焰,热液,蒸汽,热固体等引起的组织损伤。 12.冻伤:是机体遭受低温袭击引起局部或全身性的损伤,分为非冻结性冻伤和冻结性冻伤 13.腹股沟直疝:疝囊从腹壁下动脉的内侧的直疝三角区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过内环,也不进入阴囊 14.腹股沟斜疝:疝囊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深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再穿 出皮下环,并可进入阴囊者称为腹股沟斜疝。 15.疝: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空隙进入另一个 部位,称之为疝。 16.腹外疝:腹外疝:是由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连同壁腹膜,经腹壁薄弱点或间隙由体表突出形成。 典型腹外疝由疝囊,疝内容物,疝外被盖组成 17.继发性腹膜炎:继发于腹腔内空腔脏器穿孔或破裂、腹内脏器缺血或炎症扩散和手术污染等所引起的 腹膜炎。 18.原发性腹膜炎:又称自发性腹膜炎,指腹腔内无原发性病灶,细菌经血行,泌尿道,女性生殖道等途 径播散至腹腔,引起腹膜炎。 19.腹膜炎:是发生于腹腔壁腹膜与脏腹膜的炎症可由细菌感染,化学(如胃液,胆汁,血液)或物理损 伤引起。按发病机制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按病因可分为细菌性与非细菌性。按临床经过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3类,按累积范围可分为弥漫性和局限性两类。 20.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是指由化脓性细菌包括需氧菌和厌氧菌或两者混合所引起的腹膜急性炎症。 21.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极为常见的疾病。它的局部表现是位于胃十二指肠的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的缺损。患 者有周期性上腹部疼痛、返酸、嗳气等症状。本病易反复发作,呈慢性经过。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2种。 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多见 22.单纯性肠梗阻:只有肠内容物通过受阻,而无肠管血循环障碍。 23.绞窄性肠梗阻:伴有肠管血运障碍的肠障碍,甚至肠管缺血坏死。 24.肠梗阻:肠内容物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 25.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是指直肠肛管周围间隙或其周围间隙内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发展成为脓肿 26.麦氏点(MC Burney):体表投影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是阑尾炎的常见压痛点, 手术切口标记点。 27..肠内营养:是指经消化道给予较全面的营养素。

护理学常见名词解释(3)

护理学常见名词解释(3) 护理学常见100条名词解释 ROM(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活动时可达到的最大弧度。 12.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持续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组织营养缺乏,使局部组织失去正常机能而致变性、溃烂和坏死。 13. 发热:体温过高又称发热,由于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或体温调节功能障碍等原因导致体温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14. 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0℃~40.0℃之间,达数日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0℃。常见于伤寒、肺炎等。 15. 弛张热:体温在39.0℃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体温相差在1.0℃以上,且最低体温仍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等。 16. 间歇热:高热与正常体温交替有规律地反复出现,间歇数小时或数天。常见于疟疾、成人肺结核等。 17. 不规则热:体温在24小时中变化不规则,持续时间不定。常见于流行性感冒、肿瘤性发热等。 18. 脉率:指每分钟脉搏的次数。健康成人在安静状态下为60~100次/分。 19. 脉搏短绌(绌脉):指同一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常见于心房纤维颤动患者。 20. 呼吸困难: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通气需要量增加而引起的呼吸费力,称为呼吸困难。 21. 高血压:指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成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22. 鼻饲法: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的方法。 23. 导尿术: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出尿液的方法。

24. 灌肠法:是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患者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肠道供给药物,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目的的方法。 25. 继发效应:是指持续用冷或用热超过一定时间后,机体产生与生理效应相反作用的现象。 26. 心肺复苏术(CPR):是指对心跳和(或)呼吸骤停者先行胸外心脏按压,其次畅通气道,再进行人工呼吸,将带有新鲜氧气的血液运送到全身各部位,尽快恢复自主呼吸和循环功能。 27. 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28. 被迫卧位:患者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但由于疾病的影响或治疗、检查的需要而被迫采取的卧位。 29. 吸痰法:是利用负压,经口、鼻腔或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 30. 试验饮食: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内,通过对饮食内容的调整来协助诊断疾病和确保实验室检查结果正确性的一种饮食。 31. 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的作用原理,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滴入静脉的方法。 32. ‘十字’定位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向右侧划一水平线,然后自髂脊最高点作一垂线,将一侧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区。 33. 临终关怀:是对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所提供的一种全面照料,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使临终患者的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使患者在临终时能够无痛苦、安宁、舒适的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34. 治疗饮食:是指在基本饮食的基础上,适当调整热能和营养素,从而达到治疗或辅助治疗目的的一类饮食。 35. 胃肠内营养(EN):简称肠内营养,是采用口服或管饲等方式经胃肠道提供能量及营养素的支持方法。

肠外营养考题

一、填空题(每空 5 分) 1. _ 氨基酸_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肠外营养的唯一氮源,每日至少供应复方氨基酸1g/kg 2. 肠内营养是经胃肠道__以口服或管饲的方式补充营养物质的营养支持方式。 3. EN 是胃肠营养,TPN 是_全胃肠外营养_,TNA 是全营养混合液__。 4. 肠外营养的主要能源物质是_葡萄糖_,高浓度的(25%,50% )葡萄糖渗透压高,对静脉壁刺激大,不能经_外周静脉_输注。 二、名词解释(每题10 分) 1. 肠内营养: 经胃肠道以口服或管饲(经鼻胃管,鼻肠管或胃,空肠造瘘管)的方式补充营养物质的营养支持方式, 是改善和维持营养的最符合生理, 最经济的措施. 2. 肠外营养: 又称静脉高营养,即不经口也不经胃管或胃肠造口,而是经静脉输注营养液来供应病人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 三、问答题(每题20 分) 1.简述肠内营养的优点

(1)利于维持肠道粘膜细胞结构的完整性和肠粘膜的屏障功能,防止肠道细菌移位。 (2) 营养物质经门静脉系统吸收输送到肝脏,有利于肝脏合成内脏蛋白 (3) 在同样能量和氮摄取条件下,应用EN 营养支持的病人体重增加和保留均优于全静脉营养 (4) 技术和设备的要求较低, 费用仅为全静脉营养的十分之一 (5) 刺激消化液和胃肠道激素的分泌,促进胆囊收缩,减少肝胆并发症 2.肠外营养的禁忌症 (1) 胃肠道功能正常,适应肠内营养。 (2) 心血管功能或严重代谢紊乱需要控制者。 (3) 需急诊手术,不因应用TPN 而耽误时间。 (4) 不可治愈、无存活希望、临终或不可逆昏迷病人。

、填空题(每空 5 分) 1.__ 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肠外营养的唯一氮源,每日至少供应复方氨基酸__g/kg 2.肠内营养是经__以口服或管饲的方式补充营养物质的营养支持方式。 3. EN 是__,TPN 是__,TNA 是__。 4. 肠外营养的主要能源物质是__,高浓度的(25%,50% )葡萄糖渗透压高,对静脉壁刺激大,不能经__输注。 二、名词解释(每题10 分) 1.肠内营养: 2.肠外营养: 三、问答题(每题20 分) 1.简述肠内营养的优点

护理学基础 名词解释

. 是指清除或者杀死外环境媒介物上除细菌芽孢以外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使之达到无害程度的过程。 :是指清除或杀灭外环境媒介物上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使之达到无菌水平的过程。 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 --------------------------------------------------------------------------------------------------------------------- 机体平衡及协调变换姿势的科学。 --------------------------------------------------------------------------------------------------------------------- 是指处在轻松.安宁的环境状态下,个体所具有的身心健康.满意.没有疼痛.没有焦虑 .轻松自在的自我感觉。 是指身体的各部位与其四周环境处在轻松或合适的位置。 衰弱或意识丧失的患者。 疗的需要,被迫采取的卧位。 --------------------------------------------------------------------------------------------------------------------- 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相对地减少活动,使人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松弛,消除或减轻疲劳,恢复精力的过程。 2是与觉醒交替循环的生理过程。 律。 10s 以上没有呼吸的睡眠失调。 是指用以维持和恢复关节活动范围的练习。分主动练习、主动辅助练习、被动练习。 pressure ulcer ):是指身体局部, 尤其是骨突部位,由于压力或者同时有剪切力和(或)摩擦力的作用,而导致的皮肤和(或)皮下组织局限性损伤。 --------------------------------------------------------------------------------------------------------------------- 是根据疾病治疗的需要, 在基本饮食基础上适当调整总能量和某种营养素,从而达到辅助治疗目的的一类饮食。 提高实验室检查结果正确性的一种饮食。 <2g/d 或酱油 <10ml/d,但不包括食物内自然存在的氯化钠。 者营养和治疗需要的技术。 护理学基础 名词解释

(完整版)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和护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第三章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和护理 【肠内营养支持】是将营养物质经胃肠道途径供给病人的方法。 【肠外营养支持及完全胃肠外营养】是将营养物质经静脉途径供给病人的方法,其中病人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都经静脉供给称为完全胃肠外营养。 【高血糖症及高渗性非酮症昏迷】严重的高血糖可导致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由于血糖过高,血浆渗透压显著升高,造成渗透性利尿。病人表现为多尿、口渴、头痛甚至昏迷,有生命危险。 肠内营养液给予的途径和给予的方式 途径:1、经鼻胃管或胃造瘘口:适用于胃肠功能良好者,鼻胃管多用于短期(1个月内)肠内营养支持者;胃造瘘口者适用于需长期营养支持者。 2、经鼻肠管或空肠造口适用于胃功能不良、误吸危险性比较大者,鼻肠管多用于短期(1个月内)营养支持者。空肠造口者适用于长期营养支持者,后者可同时进行胃十二指肠减压或经口禁食者。 方式: 1.按时分次给予:适用于喂养管在胃内和胃肠道功能良好者,将配好的肠内营养液用注射器分次缓慢注入,每次100-300ml,在10-20分钟内完成。此方式易引起胃肠道反应。 2.间隙重力滴注:将营养液置于吊瓶内,经输注管与喂养管相连,借助重力缓慢滴注。每次量在2-3小时内完成,间隔2-3小时。多数病人能耐受。 3.连续输注:装置与间隙重力滴注相同,在12-24小时内持续滴注。采用肠内营养输注泵可保持恒定的滴数,便于监控管理。尤其适用于病情危重、胃肠功能和耐受性较差、经十二指肠或空肠造口管饲的病人。 肠内营养预防误吸的措施 1.管道护理:妥善固定喂养管,注意观察喂养管在体外的标记;经鼻置管者妥善固定在面颊部,造口置管者采用缝线固定于腹部,当病人翻身、床上活动时防止压迫、扭曲、拉脱喂养管;输注前确定喂养管的位置是否恰当,可用PH试纸监测抽吸液的酸碱度。必要时借助X线透视、摄片确定管端的位置。 2.取合适的体位:经鼻胃管或胃造口途径肠内营养时,取30——45℃,半卧位有助于防止营养液的反流和误吸;经鼻肠管或空肠造口途径者可取随意的体位。 3、及时评估胃内的残留量,每次输注前及连续输注的过程中,每隔4小时抽吸并评估胃内残留量,若超过100-150ml,应减慢速度或暂停输注,必要时遵医嘱加用胃动力药,以防胃潴留引起反流和误吸。 4、疑有误吸时鼓励和刺激病人咳嗽,排除吸入物和分泌物,必要时经鼻导管或气管镜清除误吸物。 肠外营养的适应症凡不能或不易经口摄食超过5——7天的病人都是肠外营养的适应症。1.不能从胃肠道进食者,如高流量消化道瘘、食管胃肠道先天性畸形、短肠综合征、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等,2、消化道需要休息或消化不良者,如肠道炎性疾病、长期腹泻等,3、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者,如严重感染、大面积烧伤、复杂手术特别是腹部大手术后;4、需要改善营养状况者,如营养不良者的术前应用、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期间胃肠道反应重者、肝肾衰竭者。 肠外营养液的输注途径和输注方法 输注途径:1、经外周静脉肠外营养支持:技术操作较简单,并发症较少,适用于肠外营养时间少于2周,部分补充营养素的病人;2、经中心静脉肠外营养支持:包括经锁骨小静脉或颈内静脉穿刺植管入上腔静脉途径。以及近年来经外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