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常用修辞手法复习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汉语修辞 课件(共48张PPT).ppt

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汉语修辞 课件(共48张PPT).ppt

知识点击
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本体)和乙(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 几种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她的性格很像她的母亲。 ②表示猜度: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象: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代。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社会主义的中国,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常用修辞

第一课
比喻 比拟

第二课
借代 夸张修辞 Nhomakorabea第三课对偶 排比
第 一 课
知识点击
一、比喻 1、定义: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 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2、结构:比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 (作比喻的事物) 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例句:远远的街灯亮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3、作用 (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2)烘托气氛,给人以感染力; (3)增强联想,营造气氛。
【当堂训练】
1、对下列古诗句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清白” 运用比喻,以石灰的洁白来比喻作者完美无瑕的人生。 B、“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千树 万树梨花开”运用了借代的手法,以“梨花”代雪花,形象生动,鲜明壮观。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汗青”用了借代手法。古代以竹简著书, 制作竹简先用火烤,把青竹的汗(水分)去掉,故以“汗青”代史册。 D、“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鸾鸟凤皇”和“燕雀乌鹊”用了 比喻手法。前者比喻忠臣贤士,后者比喻奸佞小人。

高考专题复习:常见的9种修辞手法+课件

高考专题复习:常见的9种修辞手法+课件
2、种类:
连续反复 间隔反复
1.连续反复 连续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 当中没有其他词语或句子间隔。 2.间隔反复 反复的词语或句子,不是连续出 现的,其间有别的词语或句子使其间隔开来。
例:①她嫁了,女婿是个清秀的人,我喜欢。她 生儿子了,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 ,我喜欢。他们俩 高高兴兴当教员,和和爱爱相互对待,我喜欢。
⑤西洋某些学者对儒学感兴趣,自有他们的道理与自 由,但想用孔夫子治爱滋病恐怕不能奏效。
修辞训练
1、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A.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B.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C.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D. 远处的山巅,近处的断崖,都笼罩在一片雪帘雾障里。
答案示例:看着你归来,我的心一 阵高兴,高兴。
修辞分析之比喻
①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类似点
例如: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 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 出是火把 还是星星。
例句中“火把排成的形状”和“之”字形,两者 的形状完全相同,而不是什么在某一方 面有类似点的 问题,不具备构成比喻的第二个条件,也不是比喻。
常见的9种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 反复、设问、反问
修辞分析之对偶
1、定义
正对
2、种类 反对
窜对
从内容上分
从情势上看,对偶有严对和宽对之别。 (1)严对 又称工对,即工整严格的对偶。要求相 对称的两项字数相等,词类相同,句式的语法结构相 同,相对应的字平仄相反或符合格律,相对应的字不 用同一个字。
…… 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 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个“便”和 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1)反复使用“便”字的好处是:(不超过26个字) (2)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 (不超过26个字)

高考语文复习十种修辞及句子表达效果分析课件59张

高考语文复习十种修辞及句子表达效果分析课件59张
借代 特征代本体
【方法总结】
➢分析借代的相关性答题方法 • 先找用什么代什么,体现借代相关性。 • 怎样相关,找出关系的体现(角度尽可能多)。 ➢ 分析借代的构成及效果的方法 • 构成:找准本体、借体 • 效果分析:效果的术语+结合文本分析。
【典例精析】
例5、分析借代的相关性 村里有一幢老屋,门楣上四个大字:“旭日东升”——村里的老屋,
【预习检测】
修辞名称 特点
种类
作用
考向
借代 夸张
具有相关性 用相关的 (借体)代 替(本体)
特征代本体 专名代本体 具体代抽象 局部代整体
为表达需要,故 意对事物的形象、 特征、作用、程 度等进行放大或 缩小;或把后出 现事物提前。
扩大夸张 缩小夸张 超前夸张
以简代繁、以实
代虚、以奇代凡、修辞判断 以事代情,可以 效果分析 引发联想,收到 构成及效果 形象突出,特点 分析相关性
鲜明、生动形象
突出事物的特征;
烘托气氛,增强 修辞判断 感染力;引起联 效果分析 想创造意境,强 构成及效果
化某种情感
【预习检测】
修辞名称
特点
种类
作用
考向
排比 反复
三个或三个以上 结构相同(相 似)、内容相关、 语气一致排列在 一起来加强语势。
成分排比 分句排比 单句排比 复句排比
两个或两个 以上词语或 句子重复突 出强调。
明喻 暗喻 借喻 博喻
拟人(物
具有转移性,人化)、
物拟为人化;拟物(人
人拟为物、 拟为物、
甲物拟为乙 甲物拟为

乙物)
使表现内容更具体 生动形象;使深奥 的道理浅显化,给 人想象空间
引人联想,使人或 事物生动形象;表 意丰富,利于表现 作者鲜明的感情。

高考语文复习从语言学角度总结修辞及用法课件40张

高考语文复习从语言学角度总结修辞及用法课件40张

1 移就
将常作用A的词,拿来作用B。A不需要出现。
如:她的生活被撕成碎片。 碎片一般是描写纸的状态,这里用来描写生活。
注意:移就和比拟在一句话中难以区分,要结合上下文。
将生活和书做比拟,主要是描写书,只是把“书”这个词全部换成生 活。是以书来谈论生活。
而生活和书做移就,主要是描写生活,只是用了“书”的常用词。是 以生活来谈论生活。
加引号:我男朋友真“讨厌”。 这样讨厌就反语成了褒义词。如果不能或不想用引号,就需要添加内 容。
加内容:我男朋友真讨厌,天天给我买东西。 讨厌明确的变成了褒义词。当然还可以再把它变成贬义词。
再反语:我男朋友真讨厌,天天给我买东西,花得都是老娘的钱。 现在讨厌又重新回到了贬义。
2 婉曲
又称婉转。不说本意,而是用其他语句来表达。 如:我嗯嗯嗯你。 这里使用嗯嗯嗯来表达爱的意思。表现出了说话者的害羞,不敢直接 提及爱这个词,而且连用三个嗯还有了一种全力以赴和紧张的感觉。
相对而言,比拟较婉转有深意韵味,移就较直接且生动活泼。
1 拈连
也是将A的词拿来给B用,但A必须出现(可以暗示,根据上下文可推论 得出A是什么)。
注意拈连、移就、比拟的区别:移就和比拟不必出现A,而拈连要直接 或间接的出现A。
比拟:她将生活撕成碎片。用力抛向空中,随风飞去。 这里前面将生活当作纸,后面继续用描写纸来暗指生活。
3 藏词
只使用常用词汇中的一部分来表达该词汇的意思。
如:我现在上知,下知,无所不知。 这里“上知”指上知天文,“下知”指下知地理。隐藏了原词的一部分, 根据后面的无所不知能猜测出词的原貌。
与仿词的区别:仿词会做改动,意思也会变;藏词只是隐藏,不会变 原意。
如:我觉得我很低冷。 这里低冷代表什么还不确定,需要结合语境才知晓。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修辞手法 课件(共68张PPT)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修辞手法 课件(共68张PPT)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 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答案:
①结构相同,意义紧密相连。“剪纸灯谜”和“秧歌花鼓”都 是传统民间艺术名称,两两相对;“描绘”和“传播”、“城 乡”和“时代”\“风物”和“精神”也都是两两相对。 ②形式整齐,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有助于烘托节日的欢快气 氛。
1.考查形式上通常在某个情境中与词语(成语)、标点符号、 语病、选用句式、补写等知识点相结合地考查,既有纵深的修 辞句鉴赏,又有横向的近似文本比较,题型不断创新,但修辞 和文本对应分析始终是考查重点。 2.考查内容上会涉及修辞手法的辨析,也涉及修辞构成和效果 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对修辞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呈现出反 套路趋向。 传统的仿写、扩展语句题热度不高,仍需予以适当关注,如果 再次回归,可能会改头换面,将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
最简单的判断方法,揣摩出本体甲和喻体/借体乙,看中间能 不能加上喻词。
高考真题 (2021 ·新高考全国Ⅰ卷)
传统文化展现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剪纸灯谜, 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火树银花踏歌行, 古风新韵颂文明。一席汁醇味正的文明盛宴,让市民近距离感 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和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
高考真题 (2020·新高考卷Ⅰ山东卷)
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冰。我越过 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 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不知不觉,我发现已经走到了 朝阳门立交桥附近。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 肉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 19. 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 行简要分析。(4分) 答案: ①句中把塞车的路比作黏稠的河,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 ②路和河的形状相似,车流和水流相似; ③塞车时汽车行驶缓慢,和河水固杂质多而黏稠时流动缓慢相 似。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修辞手法之比喻课件(共18张PPT).ppt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修辞手法之比喻课件(共18张PPT).ppt

比喻的构成与效果:
(1)构成(三个内容):本体、喻体与比喻词 (2)效果(三个方向):①内容上:描绘了对象的……特点或阐释了……道理;② 艺术上:形象生动或化抽象为形象;③表达感情上:表达什么观点或感情。 比喻的表达效果:①对事物特征进行生动的描绘或渲染,化平淡为生动;②用浅显 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形象说明,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这里其实 有两个方向,在描述性语段中,比喻主要是对描写对象进行修饰,使之更形象,更 生动,特点更鲜明;而在议论性语段中,使用比喻,则可以便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 可以化抽象为形象。
提醒: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①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其只代不喻; 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 ②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 系;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 方面的相似之处。 ③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
解析:本题要求仿照第一段中用“电”比喻人的精力体力的修辞手法,以“云”为本 体,运用“借喻”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首先要区分明喻、暗喻和借喻。明喻是本体、 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比喻词常用“像”“好像”“仿佛”“犹如”等。暗喻是本体、 喻体都出现,比喻词常用“是”“变成”“成了”“构成”等。借喻是借用喻体代替 本体,即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 然后根据比喻中本体和喻体是“具有相似点的不同类事物”这一特征,给“云”这个 本体找一个合适的喻体,云的特点有洁白、柔软、飘逸等,据此可将喻体定为棉花、 棉花糖等,然后按照要求写句子。 “借喻”中本体“云”不能出现,也不能出现比喻词,直接出现喻体,可组织答案为: 【参考答案】天空中那一团团棉花糖,洁白、柔软,让人忍不住想要咬上一口。
2024年全国1卷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常见的修辞手法ppt课件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常见的修辞手法ppt课件
⑤西洋某些学者对儒学感兴趣,自有他们的道理与自 由,但想用孔夫子治爱滋病恐怕不能奏效。
修辞训练
1、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A.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B.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C.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D. 远处的山巅,近处的断崖,都笼罩在一片雪 帘雾障里。
3,课文链接《大堰河,我的保姆》
排比的主要修辞效果是:
第一,结构相同或相似,具有相对的整齐美。
第二,往往重复某些词语(提示语)来把各项连成一 个整体,可以增强语言的旋律美。 第三,排比的各项 意义相关,语气一致,而且排比 的项数没有上限,可以尽情发挥,增强语言的气势。
因此,用这种方式来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 得淋漓尽致;用来说理,可以把道理说得深刻透 辟;用来叙事,可以把事情叙述得周密详尽;用 来状物,可以把形象刻画得细致入微,而且可以 收到节奏和谐、情绪激昂、语气通畅的效果,给 人以强烈的感染力量。
赤壁(杜牡)
折戟沉砂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析: “二乔”指的是大乔、小乔,分别 是孙策、周瑜的妻子,她们的命运代表了东吴 国家的命运。 “锁二乔”指的是大乔、小乔 被曹操虏去,意味着东吴的败亡。以“锁二乔” 借代东吴的败亡,既显得委婉,又显得深沉, 同时又能给人联想与思考。
修辞效果?
——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把某个 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官上,凭借 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 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 通感并不是一种“独立”的修辞方法,它
总是“依附”于另一种修辞格而存在。请看例 句: ①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 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依附于比喻 将嗅觉移植为听觉,借远处高楼上渺茫 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 若有若无,清幽淡雅,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 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

高考复习修辞专题 PPT精品课件

高考复习修辞专题 PPT精品课件
喻词有:像”“如同”“好比”“仿 佛”“宛如”“一样”等。例如:



①姑娘就像花一样,小伙子心胸多宽广。 ②网吧如同雨后的春笋,突然间密密麻麻地出 现在校园周围。 ③如果说瞿塘峡像一道门,那么巫峡简直像江 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

2.暗喻:指的是本体和喻体都说出来, 用“成”“变成”“是”“就是”“成 为”“等于”等比喻词连接或者不用比 喻词的比喻。如:
比拟与比喻区别举例



圣马克堂是方场的主人。 圣马克堂热情地迎接着八方游客。 住口,你这吠人的狗! 住口,你再吠人,我可要一木棒打死你! 炮弹愤怒地向敌人飞去。 我们要谨防弹衣炮弹。
借 代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 辞方式。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 事物。 例1: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么? 例2: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例3:上面坐着两个先生,东边的一个是马褂,
修辞专题
高考要求的 八种修辞手法
比喻
比拟 借代 夸张 对偶 排比 反问 设问
比喻——打比方:
用一种事物或情境比另一种事物或情境。 一般比喻句都有本体、喻体和喻词。 诗经中的“比”,“以彼物比此物也”,指的就 是比喻的修辞方法。
种 类
明喻
暗喻
借喻
本体
喻词 喻体

★ ★

系词 ★ ★
1.明喻:是一种非常明显的比喻。比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 ■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 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 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喜鹊格格地笑起来。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节。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本次考试很多同
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4.比喻的种类
①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 、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 似的”“一样”等词语配合。
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秋千 爷爷抽着烟 说唐朝陆羽写茶经三卷
流传了千年
那天 我翻阅字典
查什么字眼 形容一件事 很遥远 天边 是否在海角对面 直到九岁 才知道浪费时间 这茶桌樟木的横切面 年轮有二十三圈 镜头的另一边 跳接我成熟的脸 经过这些年 爷爷的手茧 泡在水里 会有茶色蔓延 爷爷泡的茶 有一种味道叫做家 没法挑剔它 口感味觉还不差 陆羽泡的茶 听说名和利都不拿 他牵着一匹瘦马 走~天涯 爷爷泡的茶 有一种味道叫做家 他满头白发 喝茶时不准说话 陆羽泡的茶 像幅泼墨的山水画 唐朝千年的风沙 现在还在刮 *
诗歌鉴赏中的修辞手法
送沈子福归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问:诗的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析它的 作用。
答: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对友人惜别的心情 比做遮拦不断的江南江北的春色。将抽象的感情 具体化、形象化、化虚为实,想象奇特、新颖。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②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 ”“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 词。
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
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 水墨山水。
③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 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雨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 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 斜织着。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
下列各句中的比喻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他提着两个包,气喘吁吁地走着,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深一脚,浅一脚。
B.小战士斜跨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小路上向前猛冲,脚 步像踩在棉花上般地轻快。
C.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仙乐, 冉冉地向远方飘去。
D.她突然瞥见中央盘着一条大蛇,蛇头昂起,张着大口, 她顿时感到两脚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下面分别说明八种修辞方法。
一、比 喻
1.概念:
比喻就是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 格。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
2.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 (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 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①同类相比。例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②表示猜度。例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③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
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 创造技术。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 同,①刀法如果用得不对,②可能万像同毁;刀 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③万龙点睛。
文中画线句中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
“刀法”喻“教育方法”;
“万像”喻“众多教育对象”;
“万龙点睛”喻“使众多教育对 象成才”.
种类
本喻喻 体词体
例句
明 喻



西沉的落日像一只金色的 圆盘。
暗 喻√
√ 青春是盛开的鲜花。
借 喻
√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5.比喻的作用
①具体、形象、生动。(化抽象为具体)
如: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了起来,使她 蹙缩得像一个核桃。
②浅显易懂。(化深奥为浅显) 如:小石头可以砸破大水缸——比喻小的
可以战胜大的。 ③表达感情。(化平淡为生动) 如:地下“乌龟”(坦克)乱爬,头上“
乌鸦”(飞机)成阵。
运用比喻应注意三个问题:
其一,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 但又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其二,比喻要合乎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如“广场上人山人 海,人们像蚂蚁一样挤在一起”从情感上 看感觉别扭。
其三,不是所有的“像”字句都是比喻句。 如“街上仿佛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 了许多。”只是说明情况,并非比喻。
解析解析:答案为B。B项中的“像踩在棉花上般的轻快”不 恰当,脚踩在棉花上,步履维艰,不 可能有轻快的感觉,
显然本体和喻体相矛盾。
比喻的使用要注意本体和喻体有相似点,否则便不能构成 比喻。
学以致用
“天边偶尔飘浮着淡淡的白云”后面连接哪 一项才能构成最佳比喻句?
A.有如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B.像从什么仙境飘来的片片银色的羽毛 C.像千万朵闪烁的银练 D.仿佛落入人间仓库的垛垛银棉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两 句备受后人的称道,为什么?
这两句是以水喻愁的名句,用比喻和设问的手 法,形象地写出了愁的弥漫、深浓、绵长,表现 了词人内心无尽的哀伤,既有深度,又有力度。
(2004湖北高考卷)下面是四个意思连贯的 比喻句。请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仿写四个 句子.(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祖国是一座花园, 北方就是园中的腊梅; 小兴安岭是一朵花, 森林就是花中的蕊。 湖南是一座书库,长沙就是书库里最厚重
的一本书;岳麓山是一页纸,岳麓书院就是 纸上最神奇的文字。
江南是亭亭玉立的少女,杭州就是少女 的脸庞;西湖是水汪汪的眼睛,湖水就是眼 中晶莹的泪。
爷爷泡的茶
爷爷泡的茶 有一种味道叫做家 陆羽泡的茶 听说名和利都不拿 爷爷泡的茶 有一种味道叫做家 陆羽泡的茶 像幅泼墨的山水画 山泉 在地表蜿蜒 从很久很久以前 我有一张稚气的脸 泉水渗透进 矿层岩 爷爷栽种的樟木树苗在上面 记得那年 在一个雨天 那七岁的我 躲在屋檐 却一直想去荡
《考试大纲》表述为:“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 方法。”
《考试大纲》中对“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这一考点内容作了十分清楚的界定,共考查8 种修辞方法,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 对偶、排比、设问、反问。这些都是考生常 见、常用或熟悉的。
考查形式:
①修辞方法的辨别
②诗文鉴赏中修辞方法的运用
③仿写或续写中修辞方法的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