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标回收率

合集下载

加标回收率计算示例

加标回收率计算示例

加标回收率计算示例
加标回收率是指广告主在进行营销活动时,通过对用户加标后的广告进行投放,然后统计广告被用户点击或转化的情况,最终计算出广告的回收率。

在计算加标回收率时,需要统计广告的投放次数、点击次数、转化次数等数据,从而得出具体的回收率。

下面以一个示例来说明计算加标回收率的步骤和方法。

假设公司在一些市场上进行一次营销活动,以吸引用户购买该公司的其中一产品。

在营销活动中,该公司决定进行加标广告投放,通过给用户加标识,然后统计被加标用户的广告点击和转化情况。

首先,该公司需要对目标用户进行加标操作。

加标操作可以是通过在用户浏览器的cookie中添加一个标识,也可以是通过用户账户添加一个标识等等。

加标的目的是为了在广告投放中能够识别该用户,从而统计广告的点击和转化情况。

然后,该公司统计广告的转化情况。

假设有100个用户在点击广告后进行了购买或注册等转化行为。

最后,通过这些数据,可以计算出加标回收率。

计算方法是将广告的转化次数除以广告的投放次数,并将结果乘以100,即:
这个示例中的加标回收率是1%。

这意味着在营销活动中,通过对用户进行加标后的广告投放,总共有1%的用户进行了购买或注册等转化行为。

快检加标公式

快检加标公式

快检加标公式
快检加标公式是一种用于快速检测样品中目标物质的方法,其中加标是指在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

通过比较加标样品和未加标样品的检测结果,可以计算出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从而评估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快检加标公式的计算公式如下:
加标回收率 = (加标样品检测结果 - 未加标样品检测结果) / 加标量× 100%
其中,加标量是指加入到样品中的标准物质的量,检测结果是指使用快检方法得到的样品中目标物质的浓度或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快检加标公式的应用前提是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且样品的基质效应较小。

另外,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标准物质和加标量,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土壤加标回收率计算公式

土壤加标回收率计算公式

土壤加标回收率计算公式以土壤加标回收率计算公式为标题,我们将探讨土壤加标回收率的计算方法及其在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引言土壤加标回收率是环境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指标之一,用于评估土壤中目标物质的提取效率和分析测定的准确性。

通过计算土壤加标回收率,我们可以了解到分析方法的可靠性,进而评估土壤样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二、土壤加标回收率的定义土壤加标回收率是指在实验室中向土壤样品中添加已知浓度的目标物质,经过样品处理和分析测定后,计算目标物质回收的百分比。

通常以百分比形式呈现,回收率越高,表示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提取效率越高。

三、土壤加标回收率的计算公式土壤加标回收率的计算公式如下:回收率(%)=(实测浓度/加标浓度)× 100%其中,实测浓度是指通过分析测定得到的目标物质浓度,加标浓度是已知添加到土壤样品中的目标物质浓度。

四、土壤加标回收率的应用1. 评估分析方法的准确性:通过计算土壤加标回收率,可以评估分析方法的准确性。

如果回收率接近100%,说明分析方法准确可靠;如果回收率偏低或偏高,可能存在分析误差或提取效率低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分析方法。

2.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土壤加标回收率可用于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在分析过程中加入标准物质,可以监控样品处理和分析测定的过程,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误差。

3. 比较不同实验室或不同分析方法的性能:土壤加标回收率可以用于比较不同实验室或不同分析方法的性能。

通过在同一土壤样品中添加已知浓度的目标物质,并由不同实验室或采用不同分析方法进行测定,可以评估它们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4. 评估土壤样品的污染程度:土壤加标回收率还可以用于评估土壤样品的污染程度。

如果回收率偏低,可能意味着土壤样品中存在干扰物质,影响了目标物质的提取和测定;如果回收率接近100%,则说明土壤样品中目标物质的含量较低。

五、影响土壤加标回收率的因素1. 目标物质的属性:不同的目标物质具有不同的物化性质,如溶解度、挥发性等,这些属性会影响其在土壤中的分布和提取效率,进而影响加标回收率。

加标回收率 标准

加标回收率 标准

加标回收率标准1.添加物质的选择在加标回收率实验中,添加物质的选择应与样品中待测物质的结构、性质相似或相同,以便能够真实地反映样品基质对该方法的干扰。

因此,选择具有相同或相似物理化学性质、光谱特性和浓度的标准品作为添加物质。

2.添加量的确定添加量的确定应考虑到样品中待测物质的浓度范围和方法的检测限。

添加量应适当,以确保在样品的浓度范围内,加标回收率的结果能够反映样品基质对该方法的干扰。

3.添加方式的确定添加方式的选择应考虑到样品的类型和基质。

对于固体样品,一般采用均匀添加的方式;对于液体样品,可以采用直接添加或逐级稀释的方式。

在选择添加方式时,应确保添加物质能够与样品充分混合,并且不会对样品的测定产生干扰。

4.测定方法的建立在加标回收率实验中,需要建立适当的测定方法,包括样品的处理、测定条件的选择、干扰物质的去除等。

建立的方法应能够准确、可靠地测定样品中待测物质的浓度。

5.精密度和准确度的评估在加标回收率实验中,需要对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评估。

精密度可以通过多次重复测定的结果来评估,准确度可以通过与标准物质的比较来评估。

在评估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方法,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空白值的确定空白值的确定对于加标回收率实验的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空白值的大小取决于实验条件、试剂质量、操作技术等因素。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采取措施降低空白值,以提高加标回收率实验的准确性。

7.样品基质效应的考虑样品基质效应是指样品中的其他组分对待测物质测定的影响。

在加标回收率实验中,需要考虑样品基质效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为了减小基质效应的影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使用同位素稀释法、标准加入法等。

8.加标回收率的计算加标回收率的计算公式为:加标回收率=(加标样品浓度-样品浓度)/加标量×100%。

其中,加标样品浓度是指添加标准物质后样品的浓度,样品浓度是指未添加标准物质时样品的浓度,加标量是指添加标准物质的量。

加标回收率

加标回收率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回收率1.回收率是反应待测物在样品分析过程中的损失的程度,损失越少,回收率越高,例如你作标液1PPM,而作出标准数据为0.99PPM,就是说你的回收率是99%,这个与真实成分有密切的关系.2.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回收率是怎样操作的?为什么会出现超过100%的情况?加标回收率有好几种方法,我知道的有两种:第一种:称取两份相同重量的样品,一份不加标,一份加标,分别测试,计算得出回收率第二种:先初测得到样品含量,然后,先称一份样品。

再称一份约等于前一份样品一半重量的样品,加入相当于一半样品待测物质含量的标液。

分别测试,计算得出回收回收率:一般要求90-105%之间低于90%,可能是有样品损失高于100%,但小于105%,属于可接受范围,可能是样品不均匀等原因造成的但高于105%,就有可能有3.空白加标回收:在没有被测物质的空白样品基质中加入定量的标准物质,按样品的处理步骤分析,得到的结果与理论值的比值即为空白加标回收率。

样品加标回收:相同的样品取两份,其中一份加入定量的待测成分标准物质;两份同时按相同的分析步骤分析,加标的一份所得的结果减去未加标一份所得的结果,其差值同加入标准物质的理论值之比即为样品加标回收率。

加标回收率的测定, 是实验室内经常用以自控的一种质量控制技术. 对于它的计算方法, 给定了一个理论公式:加标回收率= (加标试样测定值-试样测定值)÷加标量×100%.加标回收?具体怎么做啊11:05:54吊儿郎当我打个比方,就拿你做的标准曲线浓度为5,10,15,20,25来说,加标回收要分低,中,高三组,低的我们可选5,中15,高25,标准上每组必须六个加标,也就是说18个吊儿郎当要是简单点的,你可以选中间的浓度15来做吊儿郎当加一组就可以吊儿郎当两个样品,加标是在你消化的过程中加叶子加六组?吊儿郎当我说的简单点,两个微孔滤膜,在加酸消化时,加标15,另一个不加吊儿郎当然后计算其平均值吊儿郎当加标回收率= (加标试样测定值-试样测定值)÷加标量×100%.吊儿郎当准确度实验,其回收率的测定结果应在95%~105%范围内,吊儿郎当原子吸收做的加标回收率可以做的好点吊儿郎当 2014/9/9 11:12:52像色谱,一般能做到90%-110%就不错了一般新项目评审,还有盲样考核时做加标回收吊儿郎当 2014/9/9 11:14:49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买个质控样吊儿郎当 2014/9/9 11:15:18只要质控样能做到里面,这样最简单吊儿郎当 2014/9/9 11:15:31新项目评审要做好多项吊儿郎当 2014/9/9 11:15:42准确度,精密度吊儿郎当 2014/9/9 11:15:45都要做叶子 2014/9/9 11:15:47往盲样里加质控样吗吊儿郎当 2014/9/9 11:15:53不是叶子 2014/9/9 11:16:10哦,我们没有质控样啊吊儿郎当 2014/9/9 11:16:16直接测定质控样叶子 2014/9/9 11:16:24哦哦和你们领导申请买个叶子 2014/9/9 11:16:36哦哦,明白啦11:16:56吊儿郎当 2014/9/9 11:16:56 你们这是刚开始做?叶子 2014/9/9 11:17:01嗯呢叶子 2014/9/9 11:17:08刚开始验证吊儿郎当 2014/9/9 11:17:19 乙级?叶子 2014/9/9 11:17:34哦哦吊儿郎当 2014/9/9 11:17:53 质量技术监督的过了没?叶子 2014/9/9 11:18:29过了已经11:19:09吊儿郎当 2014/9/9 11:19:09 你们那质量技术监督要求补严叶子 2014/9/9 11:19:46恩恩我们这在计量认证时,只要你申请的项目,每一项都必须要做新项目评审,而且每一项必须要有模拟报告叶子 2014/9/9 11:20:01还行吊儿郎当 2014/9/9 11:20:23没有的话,你这项就不能申请叶子 2014/9/9 11:20:37我们也差不多,要模拟报告,但不都评审11:21:28吊儿郎当 2014/9/9 11:22:18不客气,这只是皮毛吊儿郎当 2014/9/9 11:22:45你要是做一组的,必须要做六个叶子 2014/9/9 11:23:07哦哦11:23:49吊儿郎当 2014/9/9 11:23:49那你还得做精密度叶子 2014/9/9 11:24:59其实吧,老师,我没明白这个一组六个是具体什么意思,是要把标液加入到盲样里,是这六个盲样的量不同还是加入的标液量不同啊叶子 2014/9/9 11:25:03嘿嘿11:26:52吊儿郎当 2014/9/9 11:26:52精密度:火焰法连续测试11次石墨炉法测试7次然后求RSD吊儿郎当 2014/9/9 11:27:31首先分三组,低,中,高,然后每组各六个样吊儿郎当 2014/9/9 11:27:45我不知道你们的盲样是什么叶子 2014/9/9 11:28:31盲样就是给了一张微孔滤膜11:29:03吊儿郎当 2014/9/9 11:29:03那你做加标回收的意义不大叶子 2014/9/9 11:29:26可是她要求我们做这个回收率吊儿郎当 2014/9/9 11:29:34如果只有一张,那就不好闹叶子 2014/9/9 11:29:42以前我都没做过吊儿郎当 2014/9/9 11:30:15那你只能这样做吊儿郎当 2014/9/9 11:30:51先把微孔滤膜加酸在电热板上消解叶子 2014/9/9 11:31:02嗯嗯11:31:32吊儿郎当 2014/9/9 11:31:32最起码必须保证有两个微孔滤膜,一个根本没法测叶子 2014/9/9 11:32:08哦哦,一个加一个不加是不是吊儿郎当 2014/9/9 11:32:15恩吊儿郎当 2014/9/9 11:32:54如果你这个微孔滤膜上就没有这种物质,还好说叶子 2014/9/9 11:33:24一个滤膜取等量的消解好的盲样不行吗11:34:09吊儿郎当 2014/9/9 11:34:09要是就一个滤膜,你先测定这个盲样,测定完这个溶液会有损失,然后你再加标,就不准确叶子 2014/9/9 11:34:25哦哦,这样啊吊儿郎当 2014/9/9 11:35:20关键是你不知道这个最后消解好的盲样有多少毫升,你怎么计算你盲样的浓度吊儿郎当 2014/9/9 11:35:31这是最关键的叶子 2014/9/9 11:35:46恩恩,是,明白啦11:36:33叶子 2014/9/9 11:36:33谢谢老师,打扰您啦叶子 2014/9/9 11:36:35嘿嘿你可以这样做,吊儿郎当 2014/9/9 11:38:27先把你最后消解的盲样定容到一定刻度,比如10ml 11:38:37叶子 2014/9/9 11:38:37嗯嗯吊儿郎当 2014/9/9 11:38:48然后你吸取5ml叶子 2014/9/9 11:39:05哦哦,然后一个加一个不加叶子 2014/9/9 11:39:09是吗。

加标回收率计算方法

加标回收率计算方法

加标回收率有空白加标回收和样品加标回收两种空白加标回收:在没有被测物质的空白样品基质中加入定量的标准物质,按样品的处理步骤分析,得到的结果与理论值的比值即为空白加标回收率。

样品加标回收:相同的样品取两份,其中一份加入定量的待测成分标准物质;两份同时按相同的分析步骤分析,加标的一份所得的结果减去未加标一份所得的结果,其差值同加入标准物质的理论值之比即为样品加标回收率。

加标回收率的测定,是实验室内经常用以自控的一种质量控制技术.对于它的计算方法,给定了一个理论公式:加标回收率= (加标试样测定值-试样测定值)÷加标量×100%.理论公式使用的约束条件加标量不能过大,一般为待测物含量的0.5~2.0倍,且加标后的总含量不应超过方法的测定上限;加标物的浓度宜较高,加标物的体积应很小,一般以不超过原始试样体积的1%为好。

加标后引起的浓度增量在方法测定上限浓度C的0.4~0.6(C)之间为宜。

对分光光度计来说,吸光度A在0.7以下,读数较为准确。

回收率计算结果不受加标体积影响的几种情况下列情况下,均可以采用公式(2)计算加标回收率。

(1)样品分析过程中有蒸发或消解等可使溶液体积缩小的操作技术时,尽管因加标而增大了试样体积,但样品经处理后重新定容并不会对分析结果产生影响.比如采用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分析水中的硝酸盐氮(GB) ,样品及加标样品经水浴蒸干后,需要重新定容到50 mL再行测定。

(2)样品分析过程中可以预先留出加标体积的项目,比如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分析水中的氟化物(GB) ,当样品取样量为35 mL、加标样取5.0mL以内时,仍可定容在50 mL ,对分析结果没有影响。

(3)当加标体积远小于试样体积时,可不考虑加标体积的影响.比如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萃取光度法分析水中的挥发酚(GB) ,加标体积若为1.0 mL ,而取样体积为250 mL时,加标体积引起的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理论公式约束条件的含义“加标物的浓度宜较高,加标物的体积应很小”的含义便更加清晰:在计算加标试样浓度C2时,应尽可能减小标准溶液的取样体积V 0.只有这样,分别采用公式(3)和(4)的计算结果才会相等.由此可见,采用浓度值法计算加标回收率时,任意加大加标试样的体积,将会导致回收率测定结果偏低。

气相色谱定量方法及加标回收率的计算

气相色谱定量方法及加标回收率的计算
所以有时得考虑密度的影响,尤其是溶剂与组分
密度的差异比较大的时候。
外标法的优缺点

优点:
▪ 只对欲分析的组分峰做校正即可
▪ 无需所有组分均流出

缺点:
▪ 进样量必须准确
▪ 须定期对峰进行重新校正
内标法(ISTD)
内标法是将一定重量的纯物质作为内标物加到一定
量的被分析样品混合物中,然后对含有内标物的样品进行
中加入定量的标准物质,按样品的处理步骤分析,得到的
结果与理论值的比值即为空白加标回收率。
(2)样品加标回收率。相同的样品取两份,即两个子样,
其中一个加入定量的待测成分标准物质;两个子样同时按
相同的分析步骤分析,加标的一个所得结果减去未加标一
个所得结果,其差值同加入标准物质的理论值之比即为样
品加标回收率。

峰面积百分比法(PERCENT)

峰面积百分比法,是指通过计算某一组分峰面积在所有
组分峰面积总和中所占的比重(比例),来计算这个组
分含量的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Ai
w(%)
(100 w水 )
Ai
Ai……组分峰面积;
w水……样品中水的含量,%。
A3=800
A1=600
A2=400
A4=200
如果方法和操作都没有问题,加标回收率应在
98%~102%之间。
加标浓度Δc的计算

已知原始样品中待测物质的初始浓度为c0,称取子样品的
质量为m0,加入样品中待测纯物质的质量为m,纯物质的
纯度为w,则加标浓度Δc按下式计算:
m0 c0 mw
c
c0
m0 m

由于加标质量m非常小(仅为样品1%),所以可完全忽

乳制品饮料加标回收率的计算公式

乳制品饮料加标回收率的计算公式

乳制品饮料加标回收率的计算公式是用来衡量在乳制品饮料中加入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后,能够回收到的实际浓度的比例。

这个比例可以用来评估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计算公式如下:
\[ 回收率(\%) = \frac{(加标后的测定值加标前的测定值)}{加标量} \times 100\% \]
其中:
回收率(\%):表示加标回收率的百分比。

加标后的测定值:加入标准物质后,测定得到的浓度值。

加标前的测定值:加入标准物质前,测定得到的浓度值。

加标量:加入的标准物质的量。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在乳制品饮料中加入标准物质后,回收到的标准物质的实际浓度与加入的标准物质的量之间的比例。

这个比例越接近100%,表示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越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标回收率
有空白加标回收和样品加标回收两种
空白加标回收:在没有被测物质的空白样品基质中加入定量的标准物质,按样品的处理步骤分析,得到的结果与理论值的比值即为空白加标回收率。

样品加标回收:相同的样品取两分,其中一份加入定量的待测成分标准物质;两份同时按相同的分析步骤分析,加标的一份所得的结果减去未加标一份所得的结果,其差值同加入标准的理论值之比即为样品加标回收率。

加标回收率的测定, 是实验室内经常用以自控的一种质量控制技术. 对于它的计算方法, 文献[1, 2 ]中均给定了一个理论公式:
加标回收率= (加标试样测定值-试样测定值)÷加标量×100%.
1 理论公式的使用条件与不足
1.1 理论公式使用的前提条件
文献[1 ]中对加标回收率的解释是:“在测定样品的同时, 于同一样品的子样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进行测定, 将其测定结果扣除样品的测定值, 以计算回收率. ”因此,使用理论公式时应当满足以下2 个条件:① 同一样品的子样取样体积必须相等; ②各类子样的测定过程必须按相同的操作步骤进行。

1.2 理论公式使用的约束条件
文献[2 ]中强调指出: 加标量不能过大,一般为待测物含量的0.5~ 2.0 倍, 且加标后的总含量不应超过方法的测定上限; 加标物的浓度宜较高, 加标物的体积应很小,一般以不超过原始试样体积的1%为好。

1.3 理论公式的不足之处( 1) 各文献对公式中“加标量”一词的定义, 均未准确给定, 使其含义不是十分明确. 从公式的分子上分析, 加标量应为浓度单位; 从公式的分母上理解, 应为加入一定体积的标准溶液中所含标准物质的量值, 为质量单位。

(2) 若公式中的加标量为浓度单位, 此时的加标量并不是指标准溶液的浓度, 而应该是加标体积所含标准物质的量值除以试样体积(或除以试样体积与加标体积之和)所得的浓度值. 这里存在着浓度换算, 而在理论公式中并没有明确予以表现出来。

2 加标回收率计算方法及数学表达式
2.1 以浓度值计算加标回收率理论公式可以表示为:
P =(c2-c1)/c3× 100%. (1)
式中: P 为加标回收率;c1 为试样浓度, 即试样测定值, c1 =m 1/V 1; c2 为加标试样浓度,即加标试样测定值, c2 =m 2/V 2;c3 为加标量, c3 =c0 ×V 0/V 2:m =c0 ×V 0;m 1 为试样中的物质含量; m 2 为加标试样中的物质含量; m 为加标体积中的物质含量; V 1 为试样体积; V 2 为加标试样体积, V 2 = V 1 + V 0; V 0 为加标体积; c0 为加标用标准溶液浓度。

上述符号意义在下文中均相同。

(1) 在加标体积不影响分析结果的情况下, 即V 2= V 1, 当c3 =c0 ×V 0/V 1时,
P =[(c2 - c1) ×V 1]/(c0 ×V 0)× 100% (2)
(2) 在加标体积影响分析结果的情况下, 即V 2= V 1+ V 0, 当c3 =(c0 ×V 0)/(V 1 + V 0)
时,
P =[(c2 - c1) × (V 1 + V 0)]/(c0 ×V 0)× 100% (3)
2.2 以样品中所含物质的量值计算加标回收率
将理论公式中各项均理解为量值时, 则可以避开加标体积带来的麻烦, 简明易懂,
计算方便, 实用性强. 即
P =(m 2 - m 1)/m× 100%,或
P =(c2 ×V 2 - c1 ×V 1)/c0 ×V 0× 100%……………… . (4)
2.3 以吸光度值计算加标回收率
本方法仅限于用光度法分析样品时使用. 在光度法分析过程中, 会用到校准曲线
Y = bx + a, 导出量值公式为:
x = Y – a/b,
由2. 2 节可知, 当以物质量值计算加标回收率时, 可导出
P =(Y 2 - Y 1)/(b × c0 ×V 0)× 100% (5)
式中:Y 2 为加标试样的吸光度; Y 1 为试样的吸光度; b 为校准曲线的斜率。

但是, 使用公式(5) 的前提条件为(Y 1-Y 0) > a. 其中, Y 0 为空白试样的吸光度; a 为校准曲线的截距. 而当(Y 1 - Y 0 ) < a 时,加标回收率只能用公式(4) 进行计算, 否则
将使回收率值人为地增大, 引起较大的正误差。

3 回收率计算结果不受加标体积影响的几种情况
下列情况下, 均可以采用公式(2) 计算加标回收率。

(1) 样品分析过程中有蒸发或消解等可使溶液体积缩小的操作技术时, 尽管因加
标而增大了试样体积, 但样品经处理后重新定容并不会对分析结果产生影响. 比如采用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分析水中的硝酸盐氮(GB7480287) , 样品及加标样品经水浴蒸干后, 需要重新定容到50 mL 再行测定。

(2) 样品分析过程中可以预先留出加标体积的项目, 比如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分析水中的氟化物(GB7484287) , 当样品取样量为35 mL、加标样取5.0mL 以内时, 仍可定容在50 mL , 对分析结果没有影响。

(3) 当加标体积远小于试样体积时, 可不考虑加标体积的影响. 比如采用4-氨基
安替比林萃取光度法分析水中的挥发酚(GB7490287) , 加标体积若为1.0 mL , 而取样体积为250 mL 时, 加标体积引起的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4 理论公式约束条件的含义
在具体实践中, 考虑使用加标体积对回收率测定结果影响的公式(3) 时, 其计算结果常比使用公式(4) 计算的结果偏低, 最大时偏差可超过10%. 一般来讲, 同一样品加标回
收率的计算, 不管采用哪一种计算方法或公式, 结果都应该相等。

经过分析和实例计算, 文献[ 2 ]中特别强调要求“加标物的浓度宜较高, 加标物的体积应很小”的含义便更加清晰: 在计算加标试样浓度c2 时, 应尽可能减小标准溶液的取
样体积V 0. 只有这样, 分别采用公式(3) 和(4) 的计算结果才会相等.由此可见, 采用浓度值法计算加标回收率时, 任意加大加标试样的体积, 将会导致回收率测定结果偏低, 文献[ 2 ]中的有关规定是有其科学道理的。

5 结论
(1) 凡是可以用加标回收率来评价分析方法和测量系统准确度的分析项目, 其加标回收率的计算, 应首先考虑采用以物质的量值法计算。

(2) 凡是可以用分光光度法分析的项目, 当试样与空白样的吸光度之差大于校准曲线的截距时, 可直接用吸光度法来计算。

(3) 在加标体积对加标试样测定值不产生影响的情况下, 可以采用浓度法计算.
(4) 当加标体积影响试样测定值(浓度值) 时, 应恪守理论公式使用的约束条件, 否则将会出现较大的误差。

各文献对公式中“加标量”一词的定义, 均未准确给定, 使其含义不是十分明确. 从公式的分子上分析, 加标量应为浓度单位; 从公式的分母上理解, 应为加入一定体积.
1.回收率是反应待测物在样品分析过程中的损失的程度,损失越少,回收率越高,如果作标液1PPM,就是1毫克/升,而作出标准数据为0.99毫克/升,就是说你的回收率是99%,这个与真实成分有密切的关系,说明方法的准确度。

2.选矿回收率的简称。

指选矿产品(一般为精矿)中某一有用成分的质量与入选原矿中同一有用成分质量的百分比:ε=γ×β / α×100%
式中:ε为产品中某一成分的回收率(%);α为原矿中此种成分的品位(%);β为产品中此种成分的品位(%);γ为产品的产率(%)。

回收率是选矿中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指标。

一般在保证精矿质量要求的前提下,精矿中某一有用成分的回收率越高,说明此种有价成分被回收得愈完全。

在选矿过程中测量产率(实际较困难),常用理论回收率代替实际回收率。

理论回收率:ε理= β(α-θ) / α(β-θ)×100%式中:α、β同上式;θ为尾矿中此种成分的品位(%);前者考虑了选矿过程中有用成分的损失;后者未考虑损失,故实际回收率低于理论回收率。

[1]
3.选矿的目的就是要把原矿中所含的金属,最大限度地选入到品位更高的精矿中。

这个选分过程的完全程度,可以用金属回收率来评定。

所谓金属回收率,就是精矿中所含的金属重量与原矿中该金属重量的比值,常用百分数来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