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 试题及答案
依法治国试题及答案

依法治国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 保障公民权利D. 维护社会稳定答案:B2.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谁?A. 国家机关B. 人民C. 执政党D. 政府答案:B3.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什么?A. 依法行政B. 公正司法C. 法治教育D. 法律监督答案:A4.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A. 有法可依B. 有法必依C. 执法必严D. 违法必究答案:B5.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什么?A.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B. 权利与义务相分离C. 权利优先于义务D. 义务优先于权利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依法治国的主要内容有哪些?A. 完善法律体系B.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C. 保障公民权利D. 维护社会稳定答案:ABC2. 依法治国的实施方式包括哪些?A. 立法B. 执法C. 司法D. 守法答案:ABCD3. 依法治国的保障措施包括哪些?A. 建立健全法律监督机制B. 强化法治教育C. 完善法律服务体系D. 保障公民权利答案:ABC4. 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法律的普遍适用C. 法律的稳定性D. 法律的权威性答案:ACD5.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包括哪些?A. 有法可依B. 有法必依C. 执法必严D. 违法必究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对)2.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保障公民权利。
(错)3.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对)4. 依法治国的实施方式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
(对)5. 依法治国的保障措施包括建立健全法律监督机制、强化法治教育、完善法律服务体系。
(对)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答案: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2018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考试返回上一级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1 .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素中,作为依法办事中心环节的是()∙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我的答案: C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2 .政府是法治建设、法律实施的重要主体,加强法治建设,(),是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的关键和重点。
∙A.全面建设法治中国∙B.全面建设法治政府∙C.全面建设法治社会∙D.全面建设法制政府我的答案: B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3 .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A.依宪治国∙B.依法执政∙C.依宪执政∙D.加强宪法实施我的答案: C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4 .法治保障体系所包括的()因素都属于典型的刚性约束条件。
没有下列哪一项()∙A.队伍∙B.经费∙C.技术∙D.文化我的答案: D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5 .我国应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政法队伍。
这支政法队伍的特征不包括()∙A.情重于理∙B.敢于担当∙C.执法为民∙D.信念坚定我的答案: A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6 .对公众关注的案件,要提高(),让暗箱操作没有空间,让司法腐败无法藏身。
∙A.公平性∙B.公开度∙C.公开性∙D.透明度我的答案: A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7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障不包括哪一项()∙A.制度化∙B.规范化∙C.民主化∙D.程序化我的答案: D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8 .关于法律文化和法治文化,说法正确的是()∙A.法治文化是一种先进的法律文化∙B.二者有实质性的差异∙C.法律文化应归属于法治文化的范围之内∙D.法律文化的外延小于法治文化的外延我的答案: A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9 .对全面依法治国进行研究部署,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和重点任务的会议是()。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考试

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考试返回上一级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1 .本课提到,法律制度是治理的开端,但是君子是制定法律制度的人,只有具有公平正义美德的人,他所制定的法律制度才是公平合理的,他才能够把制度实施到位。
这句话是对()的解释。
∙A.法者,治之端也∙B.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源也∙C.君子者,法之源也∙D.人心正则国治我的答案:B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2 .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A.依宪治国∙B.依法执政∙C.依宪执政∙D.加强宪法实施我的答案:C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3 .在党的文献中首次提到合宪性审查工作的是()。
∙A.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十二届全国人大以来暨2017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B.“十三五”规划∙C.十九大报告∙D.“十二五”规划我的答案:C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4 .()既是一项道德要求,也是一项法律原则。
∙A.尊重人权∙B.诚实守信∙C.公平公正∙D.规则意识我的答案:B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5 .《民法总则》施行后,《民法通则》将会()∙A.废除∙B.无效∙C.被合并∙D.有效,但新法优于旧法处理我的答案:D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6 .习近平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政法工作的基本任务是()∙A.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B.维护社会大局稳定∙C.严格执法公正司法∙D.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我的答案:B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7 .本课提到,“举孝廉”是我国古代的()?∙A.选举制度∙B.激励制度∙C.考试制度∙D.教育制度我的答案:A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8 .《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坚持()一体建设。
∙A.法治政府∙B.法治社会∙C.法治国家∙D.以上都是我的答案:D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9 .《民法总则》个体工商户规定是什么人?∙A.中国人∙B.公民∙C.自然人∙D.成年人我的答案:C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10 .《民法总则》是从什么时间开始正式施行?()∙A.42856∙B.42795∙C.42401∙D.43009我的答案:D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11 .()是治国之重器,()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加快法治国家建设 习题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国家一、知识点: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它要求国家公职人员必须依法行政,公民要严格遵守法律。
2.依法治国的意义(鲁教版)。
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文化);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社会)。
3.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含义: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主体:人民核心:依宪治国意义: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
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有法可依——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有法必依——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执法必严——依法治国的关键;违法必究——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
4.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
监督是广泛的。
包括党内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社会组织的监督、法律监督、检察机关的监督和社会舆论的监督。
5.增强公民意识,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6.法律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立法监督、执法监督和司法监督。
7.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方式:通过人大代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反映;通过书信、电话、电子邮件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通过电视、广播、报纸进行监督。
8.行使监督权的意义:有利于国家机关加强廉政建设,督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防止违法乱纪现象;有利于国家机关提高决策水平和办事效率。
9.法律的基本特征:由国家制定,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10.法律最主要的特征: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11.我国法律的本质:工人阶级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12.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依法治国学习资料试题及答案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答: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实现这个总目标要求做到哪五个坚持?.答:总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五个坚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六项重大任务是什么?答:(1)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2)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3)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4)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5)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6)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形成的五个体系是什么?答:①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②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③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④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⑤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5.为什么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答: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在线考试答案

考试计时《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在线考试时间限制:90分钟离考试结束还剩 34分 9秒 (到时间后将自动交卷)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A.宪法B.刑法C.民法D.经济法2.《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坚持()一体建设。
A.法治政府B.法治社会C.法治国家D.以上都是3.《民法总则》是从什么时间开始正式施行?()A.2017年5月1日B.2017年3月1日C.2016年2月1日D.2017年10月1日4.本讲提到,“举孝廉”是我国古代的()?A.选举制度B.激励制度C.考试制度D.教育制度5.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A.依宪治国B.依法执政C.依宪执政D.加强宪法实施6.()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支柱。
A.安定和有序B.民主和法治C.诚信和友爱D.公平和正义7.()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要带头严格执法,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社会秩序。
A.行政机关B.立法机关C.党政机关D.司法机关8.本讲提到,我们在向西方学习的时候,看到了西方重视法制建设、制度完善的一面,照搬到我国的弊端?A.以偏概全B.主观片面C.主体移植D.异体移植9.对全面依法治国进行研究部署,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和重点任务的会议是()。
A.十八届四中全会B.十九大C.十五大D.十六大10.法治政府基本内涵不包括()A.组织法定B.职权法定C.程序法定D.准则法定11.《民法总则》中规定限制行为能力人是几岁()A.18岁B.8岁C.10岁D.12岁12.不同机关制定效力相同的文件发生冲突时,应该由()解释或者裁决。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最高人民法院13.()报告提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
A.十六大B.十七大C.十八大D.十九大14.本讲提到,法律制度是治理的开端,但是君子是制定法律制度的人,只有具有公平正义美德的律制度才是公平合理的,他才能够把制度实施到位。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答案

第四章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十八届()中全会第一次在建党历史上把法治作为中央全会的主题:A、二B、三C、四D、五正确答案:C2、()是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权威:A、宪法B、民法C、刑法D、商法正确答案:A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群众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A、吏治B、法制C、反腐D、法治正确答案:D4、事实证明,()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A、依法行政B、反腐倡廉C、改革开放D、法治建设正确答案:C5、()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A、《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B、《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C、《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D、《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正确答案:B6、《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向()报告推进依法行政的情况:A、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B、上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上级人民政府C、上一级人民政府D、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正确答案:D7、()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实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A、习近平B、李克强C、胡锦涛D、温家宝正确答案:A8、《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A、首问负责制度B、民主决策制度C、决策责任追究制度D、科学决策制度正确答案:C9、2010年国务院()强调了新形势下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A、《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意见要》B、《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C、《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D、《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确答案:B10、()是制度和规则的权威和成熟的表现形式:A、法律B、经济C、文化D、政治正确答案:A11、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通过十年的努力,依法行政的目标是建设():A、责任政府B、法治政府C、法制政府D、阳光政府正确答案:B1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举行:A、上海B、深圳C、北京D、天津正确答案:C13、中国政府走向法治化的前提和基础是():A、政府职能转变和依法行政B、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C、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依法行政D、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行政立法机制的完善正确答案:B14、()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A、行政体制改革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基层民主制度D、政治协商制度正确答案:A15、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A、经济B、政策C、政治D、法律正确答案:D16、()年,国务院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3套试题和答案

2018公需课《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试题答案(三套)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1.发展社会主义,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A.制度化B.规化C.程序化D.以上都是2.法治政府基本涵不包括()A.组织法定B.职权法定C.程序法定D.准则法定3.不同机关制定效力相同的文件发生冲突时,应该由()解释或者裁决。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最高人民法院4.政府是法治建设、法律实施的重要主体,加强法治建设,(),是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的关键和重点。
A.全面建设法治中国B.全面建设法治政府C.全面建设法治社会D.全面建设法制政府5.关于法律文化和法治文化,说确的是()A.法治文化是一种先进的法律文化B.二者有实质性的差异C.法律文化应归属于法治文化的围之D.法律文化的外延小于法治文化的外延6.()年,正式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A.2015B.2016不是C.2017D.20187.社会主义政治的根本保障不包括哪一项()A.制度化B.规化C.化D.程序化8.中国共产党()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国的基本方略。
A.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B.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C.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D.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9.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方向和重点是()A.健全社会主义协商制度B.全面推进依法治国C.完善基层制度D.以上都是10.()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A.服务大局B.党的领导C.执法为民D.公平正义11.()年,国务院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A.2012B.2013C.2014D.201512.依法治国主要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关键词上,“三个关键词”不包括哪一项()。
A.道路B.体系C.全面D.法治13.()是治国之重器,()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A.法治法律B.法律法治C.法律宪法D.宪法法治14.《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坚持()一体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十八届四中全会 B.十九大 C.十五大 D.十六大 3.()是建设法治政府的核心问题,法治政府必须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既要“有所为”,又要“有 所不为”;法治政府履行职能必须依法进行,一切行政活动都必须符合法律规范和法律精神。 A.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B.提高行政立法的质量 C.健全依法决策机制 D.坚持严格执法 4.法治政府基本内涵不包括() A.组织法定 B.职权法定 C.程序法定 D.准则法定 5.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素中,作为依法办事中心环节的是()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6.《民法总则》施行后,《民法通则》将会() A.废除 B.无效 C.被合并 D.有效,但新法优于旧法处理 7.第一部民事单行法是() A.《婚姻法》 B.《继承法》 C.《民法通则》 D.《合同法》 8.《民法总则》中诉讼时效规定是几年() A.1 B.2 C.3 D.5 9.本讲提到,“五行之屬三千,罪莫大於不孝”是从()上对于不孝的人给予严惩。 A.教育制度 B.选举制度 C.激励制度 D.法律制度
A.忠实崇尚者 B.自觉遵守者 C.坚定捍卫者 D.以上都是 14.()年,新中国制定了第一部宪法。 A.1950 B.1952 C.1954 D.1956 15.《民法总则》中自然人不享有哪种权利() A.生命权 B.健康权 C.肖像权 D.重婚权 16.习近平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政法工作的基本任务是() A.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B.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C.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D.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17.中国共产党()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国的基本方略。 A.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B.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C.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D.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8.《民法总则》基本规定新增加了什么原则() A.公平原则 B.诚信原则 C.绿色原则 D.守法原则 19.()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支柱。 A.安定和有序
A.依法立法 B.科学立法 C.民主立法 D.以上都是 30.以下不属于法工委主要采取的三种开展备案审查工作的方式的是()。 A.主动审查 B.依申请进行审查 C.重点进行专项审查 D.强迫审查 二、多项选择题(四选项)(共5小题,每小题2分) ABCD1.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A.系统治理 B.依法治理 C.综合治理 D.源头治理 ABCD 2.各级政府和部门再继续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的同时,推行和完善 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依法保障公民的()。
2.发展民主,健全法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 对错
3.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对错
4.各级党政组织、各级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上下左右有界受控的,不是 可以为所欲为、随心所欲的。
对错
5.十一届三中全会将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对错
C.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D.以上都是
4.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A.民主政治 B.协商民主 C.民主化 D.法治建设
5.()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法工委内设立法规备案审查室,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履行备案 责提供服务保障。 A.2004年 B.2005年 C.2014年 D.2016年
6.《民法总则》基本规定新增加了什么原则() A.公平原则 B.诚信原则 C.绿色原则 D.守法原则
13.本讲提到,中国古人实行“爵非德不授,禄非功不予”的()。 A.教育制度
B.选举制度 C.激励制度 D.法律制度
14.十九大报告把()并列为立法原则,说明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立法工作提出 要求。 A.依法立法 B.科学立法 C.民主立法 D.以上都是
15.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全面()的总目标确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A.依法治国 B.依宪治国 C.依法执政 D.依法行政
16.本讲提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教育使人的善良不断的增长,而使 失得以挽救,这是教育的()? A.原则 B.核心 C.目标 D.目的
17.我国应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努力 支政法队伍。这支政法队伍的特征不包括() A.情重于理 B.敢于担当 C.执法为民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
1.()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 A.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B.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C.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D.坚持党的领导
2.民法典的编纂分几步走() A.一步 B.两步 C.三步 D.四步
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方向和重点是() A.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B.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10.法治的最佳效果是() A.人民民主 B.严格执法 C.理性自治 D.民主立法 11.良法是善治的前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关键所在。 A.立法质量 B.依法治国 C.立法数量 D.依法办事 12.本讲提到,()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A.党的领导 B.人民民主 C.从严治党 D.深化改革 13.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 的()。
24.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素中,作为依法办事中心环节的是()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25.本讲提到,人们因为惧怕惩罚,免于去做坏事,但是没有羞耻心,甚至仍然想方 去做坏事而免于法律的制裁,这叫做()。 A.恬不知耻 B.投机取巧 C.免而无耻 D.免而知耻
26.政府是法治建设、法律实施的重要主体,加强法治建设,(),是法治国家、法治社 关键和重点。 A.全面建设法治中国 B.全面建设法治政府 C.全面建设法治社会 D.全面建设法制政府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ABCD 5.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法治() A.为了人民 B.依靠人民 C.造福人民 D.保护人民 三、多项选择题(五选项)(共5小题,每小题2分) ABDE 1.《民法总则》颁布的意义包括() A. 保护公民权利 B. 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C. 是淘汰旧法的需要 D. 推进市场经济制度发展 E. 体现中国文化特色
21.本讲提到,“举孝廉”是我国古代的()? A.选举制度 B.激励制度 C.考试制度 D.教育制度
22.()年,新中国制定了第一部宪法。 A.1950 B.1952 C.1954
D.1956
23.对全面依法治国进行研究部署,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 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和重点任务的会议是()。 A.十八届四中全会 B.十九大 C.十五大 D.十六大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 1.不同机关制定效力相同的文件发生冲突时,应该由()解释或者裁决。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最高人民法院 2.对全面依法治国进行研究部署,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和重点任务的会议是()。
27.有力的法律保障体系不包括哪一项() A.组织保障
B.社会保障 C.人员保障 D.设备保障×
28.《民法总则》草案是以()为制定基础的。 A.《宪法》 B.《民法典》 C.《民法通则》 D.《刑法》
29.在党的文献中首次提到合宪性审查工作的是()。 A.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十二届全国人大以来暨2017年备案审查工作情 告 B.“十三五”规划 C.十九大报告 D.“十二五”规划
6.法治理念的中介和外化功能,表现在社会对法律的客观需要不可能直接表现为法律制度,必 须通过法治理念的表征和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功能的转化。
对错
7.凡未经公布的法律文件一律无效。 对错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对错
9.《民法总则》总共10章206条。 对错
10.法制建设是现阶段一切工作的中心。 对错
7.法治保障体系所包括的()因素都属于典型的刚性约束条件。没有下列哪一项() A.队伍 B.经费× C.技术 D.文化
8.《民法总则》是从什么时间开始正式施行?() A.2017年5月1日
B.2017年3月1日 C.2016年2月1日 D.2017年10月1日
9.建立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必须() A.加强宪法的实施和监督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以上都是
A.全面建设法治中国 B.全面建设法治政府 C.全面建设法治社会 D.全面建设法制政府 28.在扩大证照改革试点工作中,规定对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和生态环保等活动,要()。 A.备案管理 B.加强风控、强化市场准入
C.实行告知承诺制 D.简化办事流程、公开程序 29.十九大报告把()并列为立法原则,说明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立法工作提出了更高要 求。
B.民主和法治 C.诚信和友爱 D.公平和正义 20.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方向和重点是() A.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B.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C.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D.以上都是 21.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将()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 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A.法治建设 B.作风建设 C.法制建设 D.道德建设 22.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 A.依宪治国 B.依法执政 C.依宪执政 D.加强宪法实施 23.()年,正式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A.2015 B.2016 C.2017 D.2018 24.《民法总则》个体工商户规定是什么人? A.中国人 B.公民 C.自然人 D.成年人 25.简政放权主要是向()放权。 A.地方 B.社会 C.市场 D.组织 26.()年,国务院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A.2012 B.2013 C.2014 D.2015 27.政府是法治建设、法律实施的重要主体,加强法治建设,(),是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的关键 和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