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
初二下生物笔记[整理版]
![初二下生物笔记[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f89879cf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cd.png)
初二下生物笔记第20章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酿制酒酿:1、将各种器具认真清洗干净(目的:杀死并防止杂菌进入)2、蒸熟糯米(同上)3、用凉开水冲至30℃左右(同上)4、将酒曲辗碎,均匀搅拌在糯米中(目的:酒曲中有酵母菌,可将淀粉分解产生酒精)5、将混合后的糯米装入容器中,盖上盖子(目的:密封是为了使酵母菌在缺氧的条件下发酵)6、将让其置于25-30℃环境中发酵1-2天(目的:使酵母菌在适宜的温度下快速生长繁殖酵母菌——酒酿、水果放久了有酒味醋酸菌——果酒暴露在空气中变酸化工产品:酒精、柠檬酸、乳酸、香料医药产品:抗生素(青霉素、红霉素等)、维生素食品和饮料:酱制品、酒类、饮料第二节食品保存食物腐败变质常常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因此,采用一定的方法抑制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繁殖,可避免食物的腐败变质。
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晒干、风干、盐渍、糖渍、烟熏、酒泡现代的食品保存方法: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用酶对食品进行保存:对鱼虾等水产品进行保存,对人体无害)第21章现代生物技术第一节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一、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按照人的意愿,运用人工的方法,对生物的基因组成进行“移花接木”式改造的重组技术。
转基因技术:外源基因可以直接导入动植物体或他们的受精卵内,并能在细胞中发挥作用。
转基因动植物:被导入外源基因的动植物称为转基因动植物例:“巨型小鼠”实验、转基因抗虫烟草(P11、12)、转基因棉花、水稻、番茄、黄瓜、玉米、油菜、大豆、花生、小麦、甘蓝二、细胞工程是指在细胞水平上,有计划地改造细胞的遗传结构,培育人类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克隆就是不经过受精作用而获得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克隆羊多利:标志着细胞工程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母羊A:提供乳腺细胞(高度分化的细胞)的细胞核母羊B:提供去除细胞核的卵细胞母羊C:提供胚胎发育的场所多利羊的长相与母羊C几乎一模一样多利羊的克隆成功,意味着人类可以利用动物身上的一个体细胞培育出与这一动物几乎相同的生命体克隆史:1952年蛙1964年非洲爪蟾体细胞:说明体细胞核仍然具有发育为完整个体的遗传全能性1996年克隆羊多利克隆技术应用前景:克隆人体组织或器官,解决可供移植的人体器官严重缺乏的难题,消除人体器官移植中的排斥反应拯救濒危动物第二节关注生物技术第一次革命: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第二次革命: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标志的电子和信息技术革命新的技术革命: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已在农业、工业、环境保护和医药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生物技术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某些明显的或潜在的威胁和社会伦理问题:①转基因技术改变了基因的技术组成,可能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影响健康;②人的克隆在技术是完全可行的,但将威胁人类社会现有的法律、伦理、道德和观念;③将生物技术应用与武器制造和战争。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的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设计: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教学目标】1.了解发酵技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掌握发酵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合作精神;4.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发酵技术的概念和分类;2.发酵技术的起源和历史发展;3.发酵技术在食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的应用;4.发酵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5.发酵技术的前景和挑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介绍发酵技术的概念和分类,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发酵技术的起源和历史发展:通过资料和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发酵技术的起源和发展过程;2.发酵技术在食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的应用:介绍发酵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发酵技术的重要性和广泛性;3.发酵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讲解发酵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操作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发酵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操作技巧;4.发酵技术的前景和挑战:展示发酵技术的发展前景和面临的挑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三、实验操作(30分钟)1.实验前的准备:组织学生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和器材;2.实验步骤的引导:指导学生按照步骤进行实验操作,提醒注意安全和卫生;3.实验结果的观察和记录: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果,记录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4.实验过程的讨论和总结:组织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和现象的原因,并总结实验的经验和教训。
四、小组讨论和展示(15分钟)1.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发酵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前景;2.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展示,并组织其他小组提问和互动。
五、反思和总结(10分钟)1.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2.教师总结课堂教学: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并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发酵技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发酵技术的源远流长。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参与发酵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合作精神。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

第8单元生物技术第20章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教案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并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了解发酵技术,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屮体会所学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劳动的过程。
了解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发酵技术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1、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2、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1、认识发酵技术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说出发酵技术的应用。
2、发酵过程的控制。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发酵产品。
作业:书P4自我评价第二节食品保存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明食物腐败的原因。
2、尝试食物保存的一般方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从实践中获得知识,收集资料2、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表达交流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说明食物腐败的原因。
2、运用适当的方法保存食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说明食物腐败的原因。
2、运用适当的方法保存食物。
(-)教学难点:说明食物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作用的结果。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演示、实验用具四、教学准备:1、教师事先做好实验准备。
2、学生搜集食物保存的常见方法。
五、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教师:远古社会的人们每天都三餐不济,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类不仅吃饱了,而且还有剩余。
这样人们就得面临一个问题:如何将剩余的食物保存好?多媒体演示稿:标题:食物保存教学目标:1、说明食物腐败的原因。
2、尝试食物保存的一般方法。
教师:食物为何要保存?学生:因为不保存会腐败变质。
(学生纷纷发言)教师:食物变质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学生:是微生物。
(学生纷纷发言,猜测原因)教师:真的是微生物吗?多媒体演示稿:标题:食物腐败的原因目的:说明微生物是食物腐败的主耍原因。
小组讨论:探究防止食物腐败的方法,并设计实验学生一冋答:新鲜猪肉过段时间会长出霉斑,并有酸臭味。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

1、发酵现象是由 微生物 引起的。而发酵技术是指利用 微生物的发 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 的 技术, 2、制造酒酿的适宜温度是 25~30 ℃,为了防止温度过高,在撒 入酒曲前可加入 凉开水 冲洗蒸熟的糯米。 3、酒酿的制作和水果放久了有酒味是 酵母菌 发酵的结果,葡萄酒 变酸是由于 醋酸菌 发酵的结果。 4、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能把葡萄糖彻底分解成 二氧化碳 和 水 ,并且释放较多能量。在无氧条件下,能把葡萄糖分解成 和 酒精 ,并且释放较少能量。乳酸菌是一种 二氧化碳 厌氧 型细菌,制作过程必须在 无氧 条件下进行。 5、随着科学的发展,发酵技术已经从利用自然界中 原有 的微生 物进行发酵上的阶段,进入到按照人的意愿创造出具有 特殊性能的 微生物,以生产 人类需要 的发酵产品的维新阶段。
6、现代发酵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产的发酵产品主要有 化工 产品、 医药 产品、食品和饮料 产品等。 7、通过发酵技术可以生产大量的发酵产品,请对下列发酵产品进 行归纳。 ①酒精 ②腐乳 ③米醋 ④味精 ⑤柠檬酸 ⑥红霉素 ⑦维生 素 ⑧四川泡菜 (1) 属于食品和饮料的是: ② ③ ⑧ , (2) 属于化工产品的是: ① ④ ⑤ , (3) 属于医药产品的是: ⑥ ⑦ ,
7、抗生素是常用的杀菌消炎药,其生产过程主要运用了( C ) A.克隆技术 B.转基因技术 C.发酵技术 D.细胞工程 8、走进水果批发市场,我们偶尔闻到一阵酒的味道,水果储藏久 了产生酒味的原因是( C ) A.细菌的分解作用 B.乳酸菌的分解作用 C.酵母菌的分解作用 D.霉菌的分解作用 9、馒头、面包膨大松软,里面有很多小孔,这是因为在制作过程 中( A ) A.加入了酵母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二氧化碳 B.加入了酵母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酒精 C.加入了乳酸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二氧化碳 D.加入了乳酸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乳酸 10、在制作馒头和酒酿的过程中,都需要的微生物是( B ) A.曲霉菌 B.酵母菌 C.青霉菌 D.乳酸菌
初中生物教学课例《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三三
本节课内容的要求是“初步认识发酵技术,尝试利
用简单的发酵技术制作食品认识生活中的常见,常用发
酵技术”,对日常生活中的发酵技术,学生可以结合图 课例研究综
片中的提示,也可以进一步上网搜索,实地参观当地部 述
分制造企业来加深认识理解。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制
作课件让学生了解关于发酵技术的种类和制作过程更
初中生物教学课例《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教学设计及总结 反思
学科
初中生物
教学课例名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
称
在学习了微生物的种类及人类的关系的基础上,如
何进一步认识利用微生物来开发生物技术产品,体会生
物科学和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应用价值是本
教材分析 节教学的关键,教材紧连生活,设计了图片、实验、课
外探究。补充了生物反应器合思考练习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
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问题。
知识与能力:
1.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酒酿等食品。
2.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的发酵产品,培养动手操作
能力。 教学目标
3.了解发酵技术,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发酵技术和食品生产[来
化工产品:酒精、柠檬酸、香料等。
医药产品:抗生素、维生素等。
三、课堂拓展
发酵食品的价值
分组讨论
发酵食品不仅味道爽口,而且营养价值高,且有利
于人体的消化吸收,更在防病保健方面胜于普通食品一
筹。
四、课堂总结
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发酵的条件:温度、水、气。[来源:学_科_网
Z_X_X_K]
过程与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体会所学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劳动的过程。了解中国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示范教案

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教学目标1.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酒酿等食品,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实践活动体验科学与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深刻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酒酿等食品。
2.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认识到发酵现象是微生物引起的。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本节内容。
调查发酵技术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
(建议使用活动卡片:【活动设计】调查发酵技术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毛豆腐相关的图片,介绍朱元璋与毛豆腐的故事。
毛豆腐是通过人工发酵法,使豆腐表面长出一层白色茸毛。
那么,什么是发酵技术呢?(建议下载使用视频:【情境素材】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二、讲授新课(一)发酵技术与食品生产【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课前调查的结果。
(建议使用活动卡片:【活动设计】调查发酵技术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分享调查结果。
初步体会微生物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对学生的调查结果进行肯定。
讲述:发酵技术在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我国劳动人民早在几千年前就能通过发酵来酿酒、制醋和制酱。
现代一些家庭仍然利用传统的发酵技术制作腐乳、泡菜等。
【学生】听讲。
【教师】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酒文化源远流长。
同学们想不想弄清楚酒是如何酿制出来的?今天我们就来尝试做一次酿酒师。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2页酿制酒酿的实验步骤,讲解制作方法:1.浸泡:将糯米先用水淘干净,直到水清为止。
再用水浸泡约8 h,以糯米没有硬心为度,捞出沥干。
2.蒸饭:将泡好沥干的糯米上屉蒸熟。
3.淋饭:用凉开水冲一两遍,放凉,沥干抖散待用。
4.接种:取适量酒曲,加入凉开水拌匀,将酒曲水洒在糯米饭上5.恒温酿制:将糯米饭和酒曲水搅拌均匀后,放在温暖的地方(25~30℃),恒温酿制。
【学生】听讲,了解并熟记酿制酒酿的步骤。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苏教版八年级下)

【解析】选A。本题考查生物技术中的发酵技术。不管是乳酸 发酵(乳酸菌完成)还是酒精发酵(酵母菌完成),都是在适宜的 温度和无氧的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发酵过程中不需要保持空 气流通反而要密封装置。豆腐蒸煮后由于温度过高,如果马上 加入菌种会将菌种烫死,所以应将豆腐冷却后加入菌种。
(4)发酵坛并没有完全密封,坛内无氧发酵的环境是如何形成 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酵母菌的发酵原理。家庭酿米酒的实质 就是发酵,酒曲就是菌种,煮米是为了杀死其他杂菌,加酒曲 就是为了接种,接种时温度太高会杀死菌种,所以要等米饭冷 却到30 ℃。发酵过程中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水,水淹没米饭, 给酵母菌创造了一个无氧环境。 答案:(1)杀死其他的杂菌 (2)酵母菌的生理活动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过高会杀死菌种 (3)酵母菌首先有氧呼吸产生水,再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4)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水隔离空气,造成无氧环境
是一种优质饮料。其他几种食品的制作都没有经过微生物的
发酵作用,不属于发酵食品。
2.下列关于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于生产食品和饮料 B.用于生产医药产品 C.用于改良新物种 D.用于生产化工产品 【解析】选C。本题考查发酵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微生物种类多,繁殖速度快,代谢能力强,代谢方式多样。 利用微生物的这些特点,可以将各种原料转化为食品、饮料、 医药产品和化工产品等。发酵技术不能用于改良新物种。
答案:(1)方案一:甲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乙没有 方案二:甲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乙没有 (2)方案一 证明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变量应是酵母菌 (3)二氧化碳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4)不能 缺乏对照组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_PPT课件

酱制品、酒类、饮料等(酸奶、馒头、面包、 酱油、米酒、米醋等)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_PPT课件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_PPT课件
按发酵原料分类
我们现在常吃的发酵食品主要有谷物发酵制品、豆类发酵制品 和乳类发酵制品。
谷物发酵制品包括甜面酱、米醋、米酒等,这些食品中富 含苏氨酸等成分,可以防止记忆力减退。另外,醋的主要成分是多 种氨基酸及矿物质,有降低血压、血糖及胆固醇的效果。此外,还 有馒头、面包、包子、发面饼等。
为原料,加快发酵的速度。 (2)为什么在糯米中央挖一个洞?
(1)增加氧气,促使酵母菌快速繁殖; (2)减少酒精对酵母菌伤害。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_PPT课件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_PPT课件
5、为什么容器要密封?
(1)防止杂菌污染 ;(2)提供无氧环境。
如果不密封,可能会使其他杂菌进入,导致原料变 质,酿酒失败。
2、将米蒸熟的目的是__高__温__灭__菌___。
3、为什么用凉开水冲淋蒸熟的糯米?
(1)降低糯米的温度,防止温度过高抑制或杀死 酵母菌。
(2)防止杂菌污染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_PPT课件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_PPT课件
4、(1)酒曲为什么要与糯米混合均匀? 目的是使酒曲中的微生物更充分地利用糯米作
发酵技术的概念: 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
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
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
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
术。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_PPT课件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_PPT课件
(一)、米酒的酿制
原料:
糯米
酒曲
酒曲上生长有大量的微生物,还有微生物所分泌的
酶,酶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可以加速将谷物中的淀粉,蛋 白质等转变成酒精、糖、氨基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泡菜是用乳酸菌使蔬菜 中的有机物生成乳酸制成 的。制作泡菜必不可少的 是泡菜坛子, 是泡菜坛子,你见过泡菜 坛子吗? 坛子吗?泡菜坛子的机构 既要加盖, 既要加盖,还要用一圈水 来封口, 来封口,你知道其中的奥 秘吗? 秘吗? 加水封口, 加水封口,其目的是不让空气进入坛内而 保持坛内的无氧环境,从而让乳酸菌进行发酵。 保持坛内的无氧环境,从而让乳酸菌进行发酵。
自制酒酿
使用材料
酒曲
糯米
制作方法 1、将糯米先用水淘干净,直到水清为止。再用 、将糯米先用水淘干净,直到水清为止。 水浸泡8h,以糯米没有硬心为度,捞出沥干。 水浸泡 ,以糯米没有硬心为度,捞出沥干。 2、将泡好沥干的糯米蒸熟,再用凉开水冲一两 、将泡好沥干的糯米蒸熟, 降温至30~35℃,沥干抖撒待用。 遍,降温至 ℃ 沥干抖撒待用。 3、将泡好沥干的糯米摊开,撒上酒曲拌匀,盛 将泡好沥干的糯米摊开,撒上酒曲拌匀, 入洗净的容器内压平,并在中间做成一圆柱形窝形。 入洗净的容器内压平,并在中间做成一圆柱形窝形。 盖严后用棉被包裹,放在约25 左右的环境中发酵。 盖严后用棉被包裹,放在约 ℃左右的环境中发酵。 左右即成酒酿。 经40h左右即成酒酿。 左右即成酒酿
浸泡 蒸饭 搭窝发酵
淋饭
落缸拌匀
作为酿酒师在制作过程中每个步骤都 要认真操作, 要认真操作,时刻都要考虑环境因素对产品 的影响,要制作出品质优良的酒酿, 的影响,要制作出品质优良的酒酿,你觉得 在制作过程中有哪些关键点? 在制作过程中有哪些关键点?
请大家从以下几方面对酒酿制作过程做 一些简单的分析: 一些简单的分析: 1、先将米蒸熟的目的是___________。 、先将米蒸熟的目的是 高温杀菌 。 2、为什么要冷却到30℃后才可以加入酒曲? 、为什么要冷却到 ℃后才可以加入酒曲? 3、用凉开水冲淋的目的是_________。 、用凉开水冲淋的目的是 降低温度 。
新学期老师祝大家: 新学期老师祝大家: 天天快乐!心想事成! 天天快乐!心想事成!
想一想:这些饮料、 想一想:这些饮料、酒和 食物都是通过哪项生物技术获 得的呢? 得的呢?
生物学的四大工程
基 因 工 程 细 胞 工 程 酶 工 程 发 酵 工 程
√
• • •
1、发酵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发酵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什么叫做发酵技术? 、什么叫做发酵技术? 3、酸奶是由哪种微生物发酵制作的?酒 、酸奶是由哪种微生物发酵制作的? 和馒头是由哪种微生物发酵制作的? 和馒头是由哪种微生物发酵制作的?水果 放久了有酒味是什么导致的?果酒暴露在 放久了有酒味是什么导致哪种微生物发酵的结果
发酵技术与日常生活—化工产品 发酵技术与日常生活 化工产品
发酵技术与日常生活—医药产品 发酵技术与日常生活 医药产品
发酵技术与日常生活—食品与饮料 发酵技术与日常生活 食品与饮料
发酵食品: 发酵食品:
酸奶、馒头、面包、酱油、米酒、米醋、 酸奶、馒头、面包、酱油、米酒、米醋、啤 酒等等 ……
由某些微生物产生的化学物质, 由某些微生物产生的化学物质, 能抑制微生物和其他细胞增殖的物质。 能抑制微生物和其他细胞增殖的物质。 如青霉素、红霉素等, 如青霉素、红霉素等,有利于人体抵 抗外来的病原体。 抗外来的病原体。
保持酵母菌的活性, 保持酵母菌的活性,防止其被高温杀死
请大家从以下几方面对酒酿制作过程做 一些简单的分析: 一些简单的分析: 4、为什么要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 、为什么要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
保持适宜的温度, 保持适宜的温度,促进酵母菌的生长
5、加盖密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加盖密封的目的是 隔绝空气并防止
1、酸牛奶不仅口感好,而且营养价值高。这是因 、酸牛奶不仅口感好,而且营养价值高。 为在牛奶中加入了 ( A ) A乳酸菌 乳酸菌 B醋酸菌 醋酸菌 C酵母菌 酵母菌 D黄曲霉 黄曲霉
2、馒头、面包膨大松软,里面有很多小孔,这是因为 、馒头、面包膨大松软,里面有很多小孔, 在制作过程中 (A ) A加入酵母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二氧化碳。 加入酵母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二氧化碳。 加入酵母菌 B加入酵母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酒精。 加入酵母菌, 加入酵母菌 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酒精。 C加入乳酸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二氧化碳。 加入乳酸菌, 加入乳酸菌 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二氧化碳。 D加入乳酸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乳酸。 加入乳酸菌, 加入乳酸菌 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乳酸。
其他细菌和真菌感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为什么要压平?又为什么要中间做成一 、为什么要压平? 圆柱形窝形? 圆柱形窝形?
酸奶DIY 酸奶
酸牛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特殊风味, 酸牛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特殊风味, 极易被身体吸收,具有丰富的营养, 极易被身体吸收,具有丰富的营养,因而受到 欢迎。你想自己动手做一杯酸奶吗? 欢迎。你想自己动手做一杯酸奶吗?开始你的 制作方案吧! 制作方案吧! 建议: 建议: 1、制作酸奶的原料一定要新鲜,无污染; 、制作酸奶的原料一定要新鲜,无污染; 是一种厌氧细菌 2、乳酸菌是一种厌氧细菌; 、乳酸菌是一种厌氧细菌; 3、酸奶不凝结,说明制作失败,不能饮用; 、酸奶不凝结,说明制作失败,不能饮用; 4、制作成功的酸奶应放入冰箱保存。 冰箱保存。 、制作成功的酸奶应放入冰箱保存
发酵技术的含义
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 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 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 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 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发酵技术与日常生活
发酵产品的分类: 发酵产品的分类: • 化工产品:酒精、柠檬酸、乳酸、香料 化工产品:酒精、柠檬酸、乳酸、 等; • 医药产品:抗生素、维生素等; 医药产品:抗生素、维生素等; • 食品和饮料:酱制品、酒类、饮料等; 食品和饮料:酱制品、酒类、饮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