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的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葛根素的药理作用解析及临床应用分析

葛根素的药理作用解析及临床应用分析

葛根素的药理作用解析及临床应用分析目的研究葛根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近2年收治的83例心脑血管病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丹参组和葛根素组两组。

丹参组以常规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葛根素组以葛根素进行治疗。

观察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差异。

结果葛根素组相比于丹参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P>0.05);治疗前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相似(P>0.05);治疗后葛根素组相比于丹参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

结论葛根素用于心脑血管病治疗中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情况,作用安全,值得推广。

标签:葛根素;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效果葛根为甘葛藤干燥根本或豆科植物野葛,有生津、退热和升阳止泻作用,对治疗发热、眩晕、热痢以及消渴、头痛等症状有良好作用。

其中,葛根以异黄酮为主要有效成分,属于活性成分,药效活性强,药理作用复杂,在多年的临床研究中显示其对高血压、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效果确切[1]。

本研究对葛根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近2年收治的83例心脑血管病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丹参组和葛根素组两组。

42例葛根素组患者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50~83岁,平均年龄(65.17±2.75)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8.67±1.32)年;体重41~82 kg,平均体重(63.74±1.25)kg;心血管疾病15例,脑血管疾病27例。

41例丹参组患者中,男27例,女14例;年龄51~82岁,平均年龄(65.26±2.14)岁;病程1~16年,平均病程(8.62±1.35)年;体重41~82 kg,平均体重(63.15±1.24)kg;心血管疾病16例,脑血管疾病25例。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汇报人:日期:•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结论与讨论•参考文献研究背景0102患者听力一般在数分钟到数小时内下降至最低点,可伴有耳鸣、眩晕等。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

如感冒、流感等病毒引起。

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疾病引起。

如血管栓塞、内耳供血不足等导致。

如噪音、耳部外伤等。

病毒感染内分泌失调微循环障碍其他原因包括激素治疗、改善微循环治疗、高压氧治疗等。

常规治疗如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但临床应用尚不成熟。

新型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治疗现状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作用机制。

分析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安全性。

研究方法年龄在18-65岁之间,经临床诊断为突发性耳聋的患者。

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对葛根素注射液过敏的患者。

研究对象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疗程两组疗程均为14天。

评价指标治疗前后听力变化、耳鸣程度、眩晕症状等。

随机对照试验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

研究设计治疗方法采用常规治疗,包括口服神经营养药物、改善微循环药物、激素等。

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剂量为500mg/次,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为14天。

研究结果治疗效果听力恢复经过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大部分患者听力有明显恢复,其中听力完全恢复的患者占40%,部分恢复的患者占30%。

耳鸣改善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耳鸣症状也有所减轻,其中耳鸣完全消失的患者占35%,耳鸣明显减轻的患者占40%。

眩晕缓解眩晕症状在治疗后得到缓解,其中眩晕完全消失的患者占45%,眩晕明显减轻的患者占35%。

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出现了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急促等症状,但这些反应均较轻微,且在停药后自行消失。

胃肠道反应部分患者出现了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症状,但这些反应也较轻微,且在停药后自行消失。

葛根素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23例疗效观察

葛根素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23例疗效观察

【 文章编号】17 — 2 0 2 0 )6a 一 8 — 2 6 3 7 1 (0 80 ( )0 4 0 耳窍 ; ④瘀血内痹 , 血瘀耳窍; ⑤肾脏虚损 , 耳窍失养等。 然而
临床 上 本 病 常 常 是 虚 实夹 杂 , 热 交错 ; 滞 未解 , 火 又 寒 气 肝 起 ; 火未 清 , 血 又凝 , 或瘀 血 未 除 , 肝 瘀 甚 肾脏 又 虚 。总之 , 本 病涉 及 的脏 腑多 为肺 、 、 肝 肾。 近几 年来 ,突发 性 听力 损失 的 病人 有 逐渐 增多 的趋 势 , 不得 不 引起 我们 的高度 重视 突发性 耳 聋 的发生 以 2 ~ 0岁 04
其主 要 可 能与 内耳 缺血 低 氧 所 导致 的 内耳 微 循环 障 碍 引起 内耳 毛细 胞 功能损 害有关嗍 当 内耳 缺 血低 氧 时 , 。 内耳 组织 中 所产 生 的氧 自由基 作用 于 内耳 毛 细胞 膜 上 的多不 饱 和 脂 肪 酸而 诱 发 脂质 过 氧 化 反应 , 起 内耳 毛细 胞 结 构破 坏 , 能 引 功
生 理盐 水) 丹参 注射 液 2 l加 入 2 0ml 理 盐水) 疗 ; 日 1 , 和 0ll l( 5 生 治 每 次 静脉 滴 注 。 程为 1 。 疗 0d 结果 : 愈 1 痊 2例 , 效 显 7例 , 效 4例 , 有效 率 为 10 有 总 0 %。结论 : 葛根 素联 合丹 参 注射液 治疗 突发性 耳 聋有效 , 值得 临床 进一 步 观察研 究 。
评价 标 准》 及 《 回 中药 新药 临床 研 究指 导原 则 》 中 的有关 治 疗 圄 耳聋 疗效 评判 标 准进 行诊 断与 病情 轻重 分 级 。轻 度( 度)听 1 :
力损 失在 1 ~ 0d 0 3 B以内者 ; 中度f 2度)听 力损 失在 3 ~ 0d : 1 6 B

突发性耳聋临床路径

突发性耳聋临床路径

突发性耳聋临床路径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表现为单侧听力下降,伴有耳鸣、眩晕、恶心、呕吐等。

突发性耳聋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内耳供血不足、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由于其发病突然,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困扰和不便。

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病史采集:询问患者是否有耳鸣、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是否有听力下降等。

体格检查:检查患者的外耳道、鼓膜、中耳等,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听力下降。

听力学检查:进行纯音测听、声导抗等检查,了解患者的听力损失情况。

诊断性治疗:给予糖皮质激素、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观察患者的听力恢复情况。

药物治疗:给予糖皮质激素、血管扩张剂、改善微循环药物等治疗,以促进听力的恢复。

物理治疗:采用高压氧治疗、针灸治疗等物理治疗方法,促进内耳血液循环,缓解耳鸣、眩晕等症状。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患者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等。

饮食调理:建议多吃富含维生素BBC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

心理支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定期随访:在患者治疗期间,定期随访患者,了解其听力恢复情况及药物副作用情况。

调整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教育:向患者宣传突发性耳聋的预防知识,提醒其注意保护听力。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常见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

临床路径主要包括诊断、治疗、随访等方面。

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饮食调理和心理支持等。

通过及时诊断和治疗,大部分患者的听力可以得到恢复或改善。

通过宣传预防知识,可以减少突发性耳聋的发生率。

突发性耳聋(sudden hearing loss,SHL)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加,SHL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

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激素治疗、血管扩张剂等,但效果并不理想。

葛根素的药理研究

葛根素的药理研究

葛根素的药理研究杨培树;张娜【摘要】葛根素是葛根的主要有效成分,药理作用有抗心律失常、舒张血管、改善缺血心肌代谢、降血脂、抗凝血、改善肾功能、解酒、降血糖、抗氧化、增强耐缺氧能力、对抗结核药物性肝炎、抗肿瘤及对突发性耳聋的作用等.为利于临床进一步的开发使用,本文对其药理作用进行综述.【期刊名称】《天津药学》【年(卷),期】2012(024)005【总页数】2页(P75-76)【关键词】葛根;葛根素;药理作用【作者】杨培树;张娜【作者单位】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300120;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3001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2葛根素是葛根的有效成分之一。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lobata(Willd)Ohwi]的干燥根,习称野葛。

秋、冬二季采挖,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

其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和解酒毒的功效,用于治疗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眩晕头痛、中风偏瘫、胸痹心痛及酒毒伤中等症[1]。

葛根含有多种异黄酮、芳香类、三萜类及其他活性成分。

异黄酮类是葛根的有效成分,其中以葛根素更受关注[2]。

葛根素属于植物雌激素,具有雌激素样活性[3]。

近年来,国内外对葛根素研究不断深入,使其应用更加广泛。

本文对葛根素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1 对心血管系统作用1.1 抗心律失常作用研究表明,葛根素注射液可使冠心病急性心肌缺血者离散度缩短、心率变异性提高,而使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下降。

故葛根素注射液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并心律失常,可明显减少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避免了恶性心律失常事件。

葛根素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可能与其能直接抑制单个心肌细胞缺血、低氧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增高,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电流,使钙离子内流减少有关[4]。

1.2 舒张血管、改善缺血心肌代谢葛根素具有良好的血管舒张作用,能显著抑制新福林引起的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

巴曲酶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巴曲酶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龙源期刊网
巴曲酶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作者:邓夏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7期
【摘 ;要】目的:研究巴曲酶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4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0人,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200mg葛根素注射液加入250ml 0.9%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mg加入100ml0.9%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天一次,其中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连续使用5天后停药。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巴曲酶注射液,第 1天给予 10 BU,第3,5,7,9天分别给予 5 BU,加入 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缓慢静脉滴注。

10天后通过复查纯音听阈,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65%(13/2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25%(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两组治疗后的纯音听阈值均明显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治疗后的耳鸣均无明显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巴曲酶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有临床效果,但对耳鸣症状无明显改善作用。

葛根素治疗突聋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葛根素治疗突聋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咽喉科 学会规 定 的 “ 发性 聋诊断 依据I” 发病 时均伴 有持 续性 耳 突 ,
鸣 。
21 饮食 .
治疗 期间所 有患者均 低脂 、低纳饮 食 , 食高脂肪 、高 禁
糖 、高 胆 固醇 及 油 炸 食 品 。 22 接受治 疗的患者 要充分休 息 , 、 最好卧 床休息 , 不能独 自 出或活 外 动, 适量运 动时要 有家属或 医护 人 员陪 同 , 以防意外事 故的发生 。
2 护 理
20 年 1 06 月至 20 年 1 07 月接受 葛根 素治疗 的突发 性耳聋 住院患者 2 例(8 , 中男 l 例 , l 例 , 龄最小 l 岁 , 5 2 耳)其 5 女 0 年 8 最大 7 2岁 , 平均 年 龄 5 、 岁 。发病 及就诊时 间均少于 l 天 , 3l 4 所有病 例符合 中华耳鼻
2 7 1 指导 患者加 强锻炼 , 强体 质 , 、. 增 保持 良好的心态 , 在噪 声
大的环境 下应佩带防声耳塞或 耳罩 , 不滥用具有耳毒性 的抗生素 , 做到 P . 5 两 组有效 率差 异无显 著性 。 <0 0 , 表2 发病 至治 疗开始 间隔 时间与 治疗效果
报告 医生 , 采取 治疗措 施 , 同时密切 观察病情 。
静 脉滴注 l 小时 以上 , 天 1 , l 次 同时静脉 滴注 4 %低 分子 右旋 糖昔 0 50 ,天 1 ;0 0mL l 次 1%葡 萄糖注射液 50 0mL内加三磷 酸腺昔 苷 4mg 0 、 辅 A10 0 U、胞二磷胆碱 0 5 、、维生 素 C 、 缓慢静 脉滴注 , 天 1 , 20 l 次
2 3 心理护理 、 突发性 耳聋患者病程相 对较长 , 力突然 下降病 人很 听 不适应 , 同时对疾病相关知识知之甚少 , 对治疗缺乏信心 , 存在很大的心 理 压 力 , 现为 烦 躁 、易 怒 、情绪 激 动或 抑 郁 、焦虑 、情绪 低落 , 表 甚 至对工 作和生活 失去 信心 。 士应针对 不同患者 的心理状态给 予相 护 应的心理疏导及疾病健康知识教育 , 保持愉快 的心情对疾病康复的重要

前列地尔配合早期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的临床效果观察

前列地尔配合早期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的临床效果观察

前列地尔配合早期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的临床效果观察目的探讨前列地尔配合早期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2012年10月~2014年3月来本院就诊的突发性耳聋耳鸣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及对照组各36例,研究组采用前列地尔配合早期高压氧治疗;对照组采用葛根素治疗,比较两组纯音测听气导情况及临床效果。

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纯音测听气导平均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研究组治疗后降低的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总有效率(88.89%)、耳鸣总有效率(87.5%)高于对照组(77.78%、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前列地尔配合早期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的效果较好,可以显著改善纯音测听气导平均值,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标签:突发性耳聋耳鸣;前列地尔;高压氧突发性耳聋耳鸣为耳鼻喉科常见疾病,指原因不明的情况下患者在几小时或几天内出现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可伴有耳鸣、眩晕等前庭症状[1]。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娱乐文化生活的多样性,突发性耳聋耳鸣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青少年发生突发性耳聋耳鸣后如果不及时采用有效方法治疗可能会严重损害听力,严重者会造成彻底性耳聋[2]。

临床采用激素治疗、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多种方法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但是治疗效果差别较大[3],突发性耳聋耳鸣诊疗指南中推荐糖皮质激素及高压氧作为临床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的早期治疗方法[4]。

本研究对来本院就诊的36例突发性耳聋耳鸣患者采用前列地尔配合早期高压氧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10月~2014年3月来本院就诊的突发性耳聋耳鸣患者72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33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74岁,平均(50.7±8.6)岁;左耳28例,右耳34例,双耳10例;其中伴耳鸣47例,伴有眩晕28例;既往病史:高血压13例,冠心7例,糖尿6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的疗效观察
陈燕
摘要:[目的]探讨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的效果。

[方法]将突
发性耳聋、耳鸣病人10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葛根素、低分子右旋糖酐及丹参进行治疗,观察两组耳聋、耳鸣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突发性耳聋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 0. 05) ,两组耳鸣总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均有明显疗效。

关键词:葛根素;耳聋;耳鸣
葛根素注射液是由丹东联盛制药有限公司开发研制的无色液体制剂,其主要成分为葛根素,为血管扩张药,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微循环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突发性耳聋、耳鸣是耳科常见病,短时间内常致全聋,临床上治疗效果不明显。

自2009年 1 月—2011 年12 月我们采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和神经性耳鸣病人,取得良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所选病例均符合1997 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制定的突发性耳聋、神经性耳鸣诊断标准。

突发性耳聋60 例,男39 例,女21 例,年龄最小为16岁,最大为83 岁,平均年龄53.6 岁。

40岁以上发病35 例,占总数的58. 3 %。

就诊最早为3 h ,最迟为4 个月。

按听力学受损程度分为轻度耳聋15 例,听阈在10 分贝~30 分贝;中度耳聋3
2 例,听阈达60 分贝;重度耳聋1
3 例,听阈超过60 分贝。

神经性耳鸣40 例,病程皆在半年之内,其中发病小于1 个月者18例,1 个月~2 个月12 例,3 个月~6 个月者10 例。

不包括耳部病变引起耳鸣者。

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43岁~72 岁,平均年龄49 岁。

40 例耳鸣病人中伴有不同程度听力减退者35 例,占87.5 %。

2 治疗方法
2.1 突发性耳聋将60 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每日用葛根素注射液500 mg(2 支) ,加入5 %~10 %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输注;对照组每日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 和10 %葡萄糖250 ml 加A TP 40 mg、辅酶A 100 U 静脉输注,均15 d为1 个疗程。

2.2 神经性耳鸣将40 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 例。

治疗组每天用葛根素500 mg(2 支)加入 5 %葡萄糖250 ml 稀释后静脉输注。

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50 ml 静脉输注,另加口服西比灵及维生素类药物治疗,均15 d为 1 个疗程。

2.3 护理入院后按医嘱立即配药及时输注。

配药时注意用药剂量,以免影响疗效。

严格控制滴速为40 gtt/ min~50 gtt/ min ,以保证250 ml药液在2 h内滴完。

同时观察病人有无发热、腹胀、恶心等不良反应。

用药期间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倾向,并及时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及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不全及出凝血时间异常时应暂停用药。

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因为突发性耳聋和神经性耳鸣病人多数听力丧失,从而产生焦虑、忧郁、恐惧、害怕、孤独等不安的多种心理,因此,护士应关心病人。

3 结果(见表1,表2)
表1 两组突发性耳聋疗效比较
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χ2= 5 . 14 ,P﹤0 . 05.
表2两组神经性耳鸣疗效比较
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χ2= 0.143 ,P〉0 . 05.
4 讨论
突发性耳聋,神经性耳鸣为耳鼻喉科常见症状,二者常常伴随发作,其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有人认为内耳缺血,缺氧,微循环障碍是造成突发性耳聋的主要原因[ 3 ].而神经性耳鸣常常与听觉有关,耳鸣病人中有85 %~90 %伴有听力减退[ 4 ].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尚未清楚,内耳血管循环障碍,神经功能紊乱,代谢障碍等被认为是致病的一些主要因素.两者临床治疗药物和方法较多,但疗效并不十分满意.葛根素是从中药葛根提取,其主要成分为单体异黄酮化合物,是近年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新药,它具有改善微循环,降低血黏度作用,能有效对抗血管痉挛,阻止微血栓形成,同时还具有β1受体阻滞作用,对抗异丙基肾上腺作用,能有效地改善内耳的血液循环,扩张血管,改善血流,阻止耳蜗缺血,缺氧,使受损的毛细胞和柯替氏器得以修复,促进突发性耳聋和神经性耳鸣的迅速好转,促进听觉的恢复.从表1可看出,用药15 d葛根素组总有效率高于低分子右旋糖酐组,表明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优于低分子右旋糖酐.从表2可看出,葛根素与丹参治疗耳鸣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丹参是中药提取研制成的制剂,有活血化瘀,通脉养心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近年来用于神经性耳鸣的治疗有明显效果.本组结果表明,葛根素治疗神经性耳鸣也有明显疗效.本组采用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和神经性耳鸣效果显著,未发现副反应和任何不良反应,且对于突发性耳聋和神经性耳鸣的治疗效果越早越好.
参考文献:
[ 1 ]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突发性耳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 J ]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7 ,32(2):72 .
[ 2 ] 魏能润.耳鼻咽喉科学[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327 .
[ 3 ] 杨建华,黄英俊.脾阴虚症与微观血瘀症的相关性研究[ J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 ,16(2):93 .
[ 4 ] 何永照,姜泗长.耳科学(下册)[ M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 : 308 -3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