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微生物发酵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高三生物知识点:微生物发酵及其应用

高三生物知识点:微生物发酵及其应用

高三生物知识点:微生物发酵及其应用功能技成,庖丁解牛久练而技进乎道;路在脚下,荀子劝学博学则青出于蓝。

下面是本文库为您推荐的。

发酵工程的发展简史20世纪20年代的酒精、甘油和丙酮等发酵工程,属于厌氧发酵。

从那时起,发酵工程又经历了几次重大的转折,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20世纪40年代初,随着青霉素的发现,抗生素发酵工业逐渐兴起。

由于青霉素产生菌是需氧型的,微生物学家就在厌氧发酵技术的基础上,成功地引进了通气搅拌和一整套无菌技术,建立了深层通气发酵技术。

它大大促进了发酵工业的发展,使有机酸、微生素、激素等都可以用发酵法大规模生产。

1957年,日本用微生物生产谷氨酸成功,如今20种氨基酸都可以用发酵法生产。

氨基酸发酵工业的发展,是建立在代谢控制发酵新技术的基础上的。

科学家在深入研究微生物代谢途径的基础上,通过对微生物进行人工诱变,先得到适合于生产某种产品的突变类型,再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培养,就大量产生人们所需要的物质。

目前,代谢控制发酵技术已经与核苷酸、有机酸和部分抗生素等的生产中。

20世纪70年代以后,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生物工程技术的开发,使发酵工程进入了定向育种的新阶段,新产品层出不穷。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学科之间的不断交叉和渗透,微生物学家开始用数学、动力学、化工工程原理、计算机技术对发酵过程进行综合研究,使得对发酵过程的控制更为合理。

在一些国家,已经能够自动记录和自动控制发酵过程的全部参数,明显提高了生产效率。

发酵工程的概念和内容发酵工程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新技术。

发酵工程的内容包括菌种的选育、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扩大培养和接种、发酵过程和产品的分离提纯等方面。

(1)"发酵"有"微生物生理学严格定义的发酵"和"工业发酵",词条"发酵工程"中的"发酵"应该是"工业发酵"。

(2)工业生产上通过"工业发酵"来加工或制作产品,其对应的加工或制作工艺被称为"发酵工艺"。

人教(2019)生物选择性必修三(学案+练习):发酵工程及其应用

人教(2019)生物选择性必修三(学案+练习):发酵工程及其应用

人教(2019)生物选择性必修三(学案+练习)发酵工程及其应用1.概念: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通过现代工程技术,规模化生产对人类有用的产品。

2.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3.发酵工程的应用(1)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①生产传统的发酵产品。

②生产各种各样的食品添加剂。

③生产酶制剂。

(2)在医药工业上的应用①青霉素的发现和产业化生产推动了发酵工程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②发酵工程逐步扩展到了其他抗生素、多种氨基酸、激素和免疫调节剂等的生产领域。

(3)在农牧业上的应用:①生产微生物肥料。

②生产微生物农药。

③生产微生物饲料。

(4)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发酵工程正渗透到几乎所有的工农业领域,在助力解决粮食、环境、健康和能源等方面的重大问题上,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1.发酵工程中所需的性状优良的菌种只能从自然界中筛选出来。

(×)2.在菌种确定之前就要选择原料制备培养基。

(×) 3.发酵罐内发酵是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

(√) 4.发酵工程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农牧业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发酵工程中心环节的分析2.啤酒的工业化生产的过程分析(1)啤酒发酵的过程及内容(2)“精酿”啤酒与“工业”啤酒的区别1.下面是有关啤酒的工业化生产的流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发芽→焙烤→碾磨→糖化→蒸煮→发酵→消毒→终止A.啤酒的发酵过程包括主发酵和后发酵两个阶段B.发芽的过程中大麦会产生淀粉酶,便于将大麦中的淀粉分解为葡萄糖进行酒精发酵C.发酵的过程就是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的过程D.消毒的目的是杀死啤酒中的大多数微生物,以延长它的保存期C解析:发酵的过程是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过程,C错误。

2.(2021·山东济南二模)发酵工程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

常用好氧菌谷氨酸棒状杆菌利用图1的发酵罐来大量生产味精,发酵流程如图2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发酵中所使用的谷氨酸棒状杆菌菌种可从自然界筛选,也可通过诱变育种、杂交育种或基因工程育种获得B.为了保证发酵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图中发酵配料及发酵罐需经过严格的灭菌C.在发酵过程中,通过加料口取样,随时监测产物浓度和微生物数量D.图中发酵过程需通入无菌空气,并通过搅拌使培养液与菌种充分接触后关闭通气口B解析:谷氨酸棒状杆菌属于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性生殖,无法通过杂交育种获得,A错误;严格灭菌可以杀死发酵配料及发酵罐中的所有微生物,防止杂菌污染,从而保证发酵产品的产量和品质,B正确;在发酵过程中,应通过放料口取样,随时监测产物浓度和微生物数量,C错误;谷氨酸棒状杆菌属于好氧菌,在发酵过程中要不断地通入无菌空气,不能关闭通气口,D错误。

生物发酵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生物发酵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生物发酵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生物发酵技术是指利用活体微生物(如细菌、酵母、真菌等)在适宜的条件下,通过代谢产生物质(如有机酸、酶、激素等)的工艺技术。

现今,生物发酵技术在生物医药、食品工业、环境保护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针对生物发酵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进行介绍。

一、生物发酵技术的原理1. 微生物代谢产物微生物代谢一般分为两类: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

其过程中会形成酸、碱、酶、气体等产物。

有氧代谢中,细胞利用氧气进行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而在无氧代谢中,由于缺乏氧气,细胞则会利用其他物质进行代谢,产生乳酸、酒精、琼脂等化合物。

2. 生物反应器生物反应器是生物发酵技术中的核心设备。

它包括反应容器、搅拌桨、进料口、出料口、通气口等组成部分。

反应器的设计通常是为了优化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环境因素,如温度、pH值、营养物质等。

此外,反应器的设计也十分重要,可以影响生产成本和产物质量。

3. 生长曲线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体积、生物量、产物含量等参数会随时间发生变化。

生长曲线通常通过细胞数量或组分浓度来描述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滞后期、指数期、平稳期和衰减期。

了解微生物的生长曲线有助于控制反应器的生产过程和提高产物质量。

二、生物发酵技术的应用1. 生物医药生物医药是利用生物反应器生产药品的一种方法。

通常,药品的活性物质是由微生物(如大肠杆菌、酵母等)产生的。

生物反应器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还可以提高产品的产量和提高生产效率。

众所周知,生物医药市场需求旺盛,很多公司通过生物发酵技术来生产药品。

例如,抗生素、维生素、激素等生物类药品都可以使用生物发酵技术进行生产。

2. 食品工业在酿酒、酱油、醋等食品生产中,生物发酵技术有着重要应用。

例如,在酿酒中,啤酒花先通过糖类分解产生醇类物质,然后再由酿酒酵母进行酵母。

在这个过程中,发酵条件、酵母的品种等都会影响最终的产品质量和口感。

3. 环境保护生物发酵技术可以用于环境污染处理。

新人教选择性必修三1-3 发酵工程及其应用

新人教选择性必修三1-3 发酵工程及其应用

新人教选择性必修三同步检测题发酵工程及其应用一、选择题1.单细胞蛋白是通过下列哪种方法获得的()A.基因工程B.细胞工程C.发酵工程D.酶工程解析:选C微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微生物生长繁殖速度快,可通过发酵获得大量微生物菌体,这种微生物菌体就叫单细胞蛋白。

2.基因工程培育的“工程菌”通过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不包括()A.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B.干扰素C.聚乙二醇D.重组乙肝疫苗解析:选C“工程菌”通过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包括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干扰素、重组乙肝疫苗等,聚乙二醇是诱导细胞融合的诱导剂,不是通过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

3.下列关于发酵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酵就是无氧呼吸B.发酵是指人们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C.发酵就是只获得微生物的代谢产物D.发酵就是发酵工程解析:选B发酵包括有氧发酵和无氧发酵,A错误;发酵是指人们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B正确,可通过发酵获得大量的微生物菌体,即单细胞蛋白,用于生产微生物饲料,C错误;发酵有自然发酵和工业发酵,发酵工程指工业发酵,D错误。

4.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酶合成的调节增强了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B.在发酵工程中,可通过诱变育种、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定向选育出性状优良的生产用菌种C.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可作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D.在基因工程中可用大肠杆菌作受体细胞,通过发酵工程来大量生产人的胰岛素解析:选B酶合成的调节增强了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A正确;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故不能通过诱变育种定向选育出性状优良的生产用菌种,B错误;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可作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如硝化细菌可作为生产者,某些致病菌可作为消费者,腐生细菌可作为分解者,C正确;基因工程中可用大肠杆菌作受体细胞,通过发酵工程来大量生产人的胰岛素,D正确。

高中生物《发酵工程及其应用》微课精讲+知识点+课件教案习题

高中生物《发酵工程及其应用》微课精讲+知识点+课件教案习题

↓重点知识:1.发酵工程:是根据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的原理进行工业规划的经营和开发微生物,动植物细胞及其亚细胞组分,进而利用生物体所具有的功能元件来提供商品而服务于社会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2.发酵动力学:研究微生物生长,产物合成,底物消耗之间动态定量关系,定量描述微生物生长和产物形成的过程.3.生物反应过程特点:①发酵原料的选择和预处理②菌种的选育和扩大培养③微生物发酵和控制④产品的分离和纯化发酵工程知识点:1、菌种培育由于从自然界分离的菌种不一定能满足生产的要求,因此必须对菌种进行改造,如何改造培育优良菌种呢?第一,生产微生物直接合成的产物,即微生物的天然产品,如抗生素、氨基酸等,先从自然界分离出相应的菌种,再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进行诱变育种,从中筛选出产量高的菌株用于生产。

例如生产用青霉菌的培育过程。

第二,生产微生物不能合成的产物,如人的生长激素、胰岛素等产品,则用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对微生物的遗传特性进行定向的改造,构建工程菌来达到生产相应产品的目的。

例如单克隆抗体、白细胞介素—2、抗血友病因子的生产。

2、两次培养发酵工程的几个环节中有两次对微生物进行培养,第一次是对菌种的扩大培养,第二次是发酵生产产品过程时的培养。

它们有何区别呢?第一,两次培养的目的不同。

扩大培养是为了让菌种在短时间内快速繁殖,以便得到大量的菌种用于生产。

而发酵过程的培养是为了获得生物产品、单细胞蛋白或者是发酵产物。

第二,两次培养的条件不相同。

例如:酒精发酵,扩大培养要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获得的能量多,短时间内大量繁殖使自己在培养基中成为优势种群,发酵过程的培养要在厌氧的条件下进行才能产生酒精;又如谷氨酸发酵,谷氨酸棒状杆菌扩大培养要求C:N=4:1,菌体大量繁殖,发酵过程的培养C:N=3:1才能大量合成谷氨酸。

3、菌体生长规律研究微生物的生长规律是为发酵提供理论依据,是将少量的单一菌种接种到恒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并定期取样测定菌体的群体生长规律,由于营养物质有限,菌体生长有调整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四个阶段。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3册 第1章 第3节 发酵工程及其应用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3册 第1章 第3节 发酵工程及其应用
【答案】单细胞蛋白不是蛋白质,而是通过发酵获得的大量的微生 物菌体。用酵母菌等生产的单细胞蛋白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用单细胞 蛋白制成的微生物饲料,能增加家禽、家畜的重量;在青贮饲料中添加 乳酸菌,可以提高饲料的品质,使饲料保鲜,动物食用后还能提高免疫 力。
课前·新知导学
课堂·素养初培
课堂·延伸提分
小练·素养达成
课前·新知导学
课堂·素养初培
课堂·延伸提分
小练·素养达成
课后提能集训
生物学 选择性必修3 配人教版
第1章 发酵工程
(2)生产各种各样的_食__品__添__加__剂___。食品添加剂不仅可以增加食品的 营 养 , 改 善 食 品 的 ___口__味__、__色__泽__和__品__质____ , 有 时 还 可 以 延 长 食 品 的 __保__存__期_____。
3.在农牧业上的应用 (1)生产__微__生__物__肥__料_____。 (2)生产__微__生__物__农__药_____。 (3)生产__微__生__物__饲__料_____。
课前·新知导学
课堂·素养初培
课堂·延伸提分
小练·素养达成
课后提能集训
生物学 选择性必修3 配人教版
第1章 发酵工程
微思考 单细胞蛋白是蛋白质吗?有哪些方面的应用?
课堂·素养初培
课堂·延伸提分
小练·素养达成
课后提能集训
生物学 选择性必修3 配人教版
第1章 发酵工程
【解析】发酵工程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包括生产传统的发酵产品、 生产各种各样的食品添加剂、生产酶制剂等,A、B、C正确;生产抗生 素、氨基酸和免疫抑制剂等属于发酵工程在医药工业上的应用,D错 误。
课前·新知导学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 1 3 发酵工程及其应用(导学案)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  1 3 发酵工程及其应用(导学案)

第一章第3节发酵工程及其应用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建构发酵工程的概念2.概述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举例说明发酵工程的应用3.提升对发酵工程基本环节的认识,发展工程思维,认同发酵工程为人类提供了多样的生物产品4.关注发酵工程在食品、医药、农牧业的应用,倡导健康、安全的生活和生产【重点难点】阐明发酵工程利用现代工程技术及微生物的特定功能,工业化生产人类所需产品预习案一、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1.发酵工程的形成过程:随着人们对的认识,的建立,以及的设计成功,人们能够在严格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发酵工程逐步形成2.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发酵工程一般包括,扩大培养,、,接种,,等方面(1)选育菌种:性状优良的菌种可以从中筛选出来,也可以通过或获得。

(2)扩大培养:工业发酵罐的体积很大,接入的菌种总体积也较大,因此在发酵之前还需要对菌种进行。

(3)配制培养基:在菌种确定之后,要选择原料制备培养基。

培养基的配方要经过才能确定。

(4)灭菌:发酵工程中所用的菌种大多是单一菌种。

一旦有杂菌污染,可能导致产量大大下降。

因此,和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

(5)接种(6)发酵罐内发酵:这是发酵工程的。

在发酵过程中,要随时检测培养液中的、等,以了解发酵进程。

还要及时添加必需的,要严格控制、和溶解氧等发酵条件。

大型发酵罐有计算机控制系统,能对发酵过程中的温度、pH、溶解氧、罐压、通气量、搅拌、泡沫和营养等进行监测和控制。

(7)分离、提纯产物:如果发酵产品是微生物细胞本身,可在发酵结束之后,采用等方法将菌体分离和干燥得到产品。

如果产品是代谢物,可根据产物的性质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获得产品。

二、发酵工程的应用1.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1) ,如酱油、各种酒类。

(2) ,如通过发酵制得的柠檬酸,由发酵生产味精。

(3) ,如α­淀粉酶、β­淀粉酶、脂肪酶等。

2.在医药工业上的应用工程、工程等的广泛应用给发酵工程制药领域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高中生物】发酵工程及其应用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高中生物】发酵工程及其应用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生产酶制剂,如淀粉酶、果胶酶等。
添加剂类型 酸度调节剂
增味剂 着色剂 增稠剂 防腐剂
举例 L-苹果酸、柠檬酸、乳酸 5'-肌苷酸二钠、谷氨酸钠 β-胡萝卜素、红曲黄色素 黄原胶、β-环状糊精、结冷胶 乳酸链球菌素、溶菌酶
活动2 思考·讨论
我国是世界上啤酒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啤酒是以大麦为主要原料经酵母菌发酵制成的,其 工业化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其中发酵过程分为主发酵和后发酵两个阶段。酵母菌的繁殖、 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谢物的生成都在主发酵阶段完成。主发酵结束后,发酵液还不适合饮 用,要在低温、密闭的环境下储存一段时间进行后发酵,这样才能形成澄清、成熟的啤酒。 发酵的温度和发酵的时间随啤酒品种和口味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1.2 发酵工程的应用
在农牧业上的应用
生产微生物肥料 生产微生物农药 生产微生物饲料
微生物肥料利用了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 的 有机酸、 生物活性物质 等来增进土壤肥力, 改良土壤结构,促进植株生长。
利用根瘤菌和固氮菌生产的根 瘤菌肥、固氮菌肥
1.2 发酵工程的应用
在农牧业上的应用
生产微生物肥料 生产微生物农药 生产微生物饲料
导练
1.(2022·福建三明高二期末)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筛选出高产柠檬酸的黑曲霉菌种后可直接接种到发酵罐中进行发酵生产
√B.确定菌种之后,才能选择原料配制培养基
C.分离、提纯产物是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 D.如果发酵产品是代谢物,可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加以分离
解析 筛选出能高产柠檬酸的黑曲霉菌种后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培养才能接种到发酵 罐中进行发酵生产,A错误; 发酵罐内发酵是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C错误; 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如果是代谢产物,可用萃取、蒸馏、离子交换等方法进行提取, D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维生素发酵工业相继诞生。
6. 20世纪70年代以后:有特殊生产能力的基因工程菌发酵产 生长激素 等。 生_______ 胰岛素 、_________
[思维激活1]
提示 酵。
微生物发酵一定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吗?
不是。微生物发酵有的是无氧发酵,有的是有氧发
发酵工业大致经历的时期 (1)原始发展时期 人类有意无意地利用微生物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在长期的
发酵工程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发酵工程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以下三 方面。
(1)生产传统的发酵产品:如啤酒、果酒、白酒和食醋
等,使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得到明显的提高,特别是酒精饮 料,是食品发酵工业中产量最大的一类产品。乳制品是仅
__ 酸。
3. 发酵过程 诱变 育种、_________ 基因工程 (1)选育菌种:可采用自然界选种、_____ 育种等。 碳源、氮源、 (2)配制培养基:根据微生物的营养需要提供____ ________、无机盐和水。 生长因子 (3)灭菌:培养基和发酵设备均需严格灭菌。 (4)扩大培养和接种:大规模生产中需要使_____ 菌种 达到一定
(2)扩大培养
生产用菌种 接入 ――→种子培养罐 (或种子) 足够菌种
(3)配制培养基
在菌种确定之后,要根据培养基的配制原则,选择原料制备培养
基。培养基中应包含微生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如碳源、氮源、生长 因子、无机盐和水等。 配制培养基的原则:目的明确、营养物质协调、pH值适宜。如 培养基中C/N比影响代谢:C/N=4时,细菌繁殖较快;真菌在 C/N=10时,生长较快。谷氨酸发酵生产时,C/N=4时,菌体繁 殖快、产物少;C/N=3时,菌体繁殖慢、产物多。细菌适宜 pH≈4.5~6.0。 (4)灭菌 现代发酵工业绝大多数采用单一菌种发酵,培养基和发酵设备都 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并进行无菌操作,一般采用高压蒸汽灭菌
2. 影响发酵的因素 (1)菌种 发酵是利用微生物来生产产品,因此菌种至关重要。现在
工业上用于生产青霉素的微生物主要是青霉菌,生产味精
的微生物是谷氨酸棒状杆菌,生产柠檬酸的微生物主要是 黑曲霉。这是因为每一种微生物的代谢特征不同,它们产
生特定产物的能力也不同。为了利用发酵生产所需的产
物,不是随便拿来一个菌种就行。直接从自然界分离到的 微生物不一定具有生产特定产物的能力,须在实验室里对 几百株、数千株微生物进行筛选。
培养基
B.根据微生物需要生长因子的种类,在培养基中增减不 同的生长因子
C.根据微生物遗传组成的差异,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比
例的核酸 D.根据微生物对抗析
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有碳源、氮源、无机
盐、水和生长因子,不同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要求不同 (水除外),可以根据微生物的生长对碳源、氮源、无机盐
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最初可能是人类发现储存水
果会自然发酵变酒,而逐渐形成酿酒技术。相传,在埃及和 中亚两河流域,在公元前40世纪至公元前30世纪已开始酿
酒。我国利用微生物进行谷物酒类发酵,至少是在四千年前
的龙山文化时期。在夏禹时期已有了关于仪侠酿旨酒,夏少 康(即杜康)造秫酒的记载。随着社会的发展,又出现制酱和酱 油、醋、泡菜、奶酒、干酪技术和面团发酵。
酵母 引起的。 是由活的_____ 酶在酵母发酵中的作 2. 1897年,德国的毕希纳进一步发现了__ 用。 3. 20世纪30年代传统发酵工业生产的新产品:酒精、乳酸、 面包酵母 ________、丙酮、丁醇、柠檬酸、淀粉酶 ______和______ 蛋白酶等。
4. 20世纪40年代大规模生产_______ 青霉素 、链霉素、金霉素、土 霉素等,抗生素工业兴起。 氨基酸 发酵工业、酶制剂工业、多糖 5. 20世纪50年代起: _______
发酵生产过程探秘
1.发酵 微生物 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经过特定的________ 是利用_______ 代谢途径 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 2.原理 不同的微生物具有产生不同_________ 代谢产物 的能力。例如:谷氨酸
棒状杆菌发酵可以生产____ 味精,黄色短杆菌发酵可以生产_____ 赖氨
第1节 微生物发酵及其应用
课程标准 举例说出发酵与食品生产。 课标解读 1.说出微生物发酵生产的基本过程。 2.举例说出微生物发酵与食品生产的关系。
3.参与有关微生物发酵的调查活动。
4.通过发酵工程发展的历史,体验科学、技术、社会三 者间的紧密联系和互动。
发酵工程史话
1. 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酒精发酵
法。
(5)接种 将多次扩大培养后的菌种接入工业发酵罐中,菌种的体积与发酵 罐的体积比约为1∶10。 (6)发酵罐内发酵 发酵过程中,要随时检测培养液中的微生物数量、产物浓度等, 以了解发酵进程。还要及时添加必需的营养组分,以满足微生物 的营养需求。同时,要严格控制温度、pH、溶解氧等发酵条 件。这是因为环境条件的变化,不仅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而且会影响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形成。 (7)分离、提纯产物 将发酵液中的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是制取发酵产品不可缺少 的阶段。产品不同,分离提纯的方法也不同。如果发酵产品是微 生物细胞本身,可在发酵之后,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将菌体分 离,干燥即可得到产品。如果产品是代谢产物,可根据产物的性 质采取适当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措施来获得产品。
发酵能力的物质称为酶。从而人们才开始了解发酵现象的 本质。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随着人们对微生物世界认识的不断
深入和发展,利用微生物生产的新产品不断出现,例如,酒精、
乳酸、面包酵母、丙酮、丁醇、柠檬酸、淀粉酶和蛋白酶等。这 些产品的生产,采用开放式的发酵方式,生产过程较为简单,对 生产设备要求不高,规模一般不大,因此被称为传统发酵工业。 (3)现代发酵工业时期
(4)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温度主要是通过影响微生物细胞内生物大分子的活性来影响微生 物的生命活动。一方面,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胞内的酶反应速度 加快;另一方面,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生物活性物质(蛋白
质,核酸等)发生变性,细胞功能下降,甚至死亡。所以,每种微
生物都有最适生长温度。 (5)pH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培养基的pH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主要是引起细胞膜电荷变化,以 及影响营养物离子化程度,从而影响微生物对营养物的吸收;pH
适应于偏酸性环境。 (6)溶氧的影响 工业上大部分为好氧发酵,如抗生素、氨基酸、维生素、 多糖、有机酸(细胞发酵生产乳酸例外)等发酵均需要往发
酵液中通入无菌空气,以满足微生物生长代谢过程对氧的
需求;而酒精、丙酮、丁醇和乳酸的细菌发酵为厌氧发 酵,发酵过程不需要氧。
【巩固3】 发酵工程的第一重要工作是选择优良的单一纯种, 消灭杂菌,获得纯种的方法不包括 ( )。 A.根据微生物对碳源需求的差别,使用含有不同碳源的
m3);技术发展速度快。因此,菌种的生产能力大幅度提
高,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达到前所未有的程 度。
(4)生物技术产业时代
现在人们可以将源于动物或植物,甚至源于人的基因转移到 诸如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中,获得具有特
殊生产能力的基因工程菌。由于基因表达的产物均为蛋白
质,因此在工业上利用基因工程菌大规模生产的产品,主要 是用于治疗各种疾病的药物,又称为基因工程药物(如人胰岛 素、人干扰素、人生长激素等,大约有40多种),同样也可以 用于不同目的的酶(比如用于将葡萄糖转化为高果糖糖浆的葡
这个时期,发酵技术原始,顶多是家庭小制作,技术进步 缓慢,完全是经验式的。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人们只知 道这样做可以得到所需的东西,并不知道其中的原理。
(2)传统发酵工业时期
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了酒精发酵是 由活的酵母引起的。1897年德国的毕希纳进一步发现,即
使将酵母磨碎,仍然能使糖发酵形成酒精,他将这种具有
数量,将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上,接种时防止杂菌污染。
(5)发酵罐内发酵:要随时检测发酵进程,要及时满足菌种 营养 需求,还要严格控制_____ 温度 、pH、_______ 溶解氧 等发酵 的_____ 条件。
(6)分离、提纯产物:如果产品是菌体,可采用_____ 过滤 、沉 代谢产物,可采用提取、____ 分离和纯 淀等方法;如果产品是________
(2)纯种发酵与灭菌
现代发酵工业绝大多数采用纯种发酵,可以保证高产及生产过 程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污染是发酵工业的大敌,它会使发酵失 败,造成巨大损失。因此,灭菌和无菌操作成为发酵工业的重 要环节。
(3)发酵培养基
现在大规模工业发酵产品的生产,多采用液体培养基进行深层 发酵。使用的培养基必须满足微生物细胞生长、繁殖的需要, 因为没有大量的细胞就不可能产生大量的产物;但是细胞的过 分生长会消耗大量的营养物,有时又会影响细胞的生产能力, 会使产物的产量和产率下降。使用的培养基还必须有利于微生 物大量合成产物。因此,培养基的组成十分关键。
化措施来获得产品。
[思维激活2] 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时,应如何控制氧气 条件? 提示 先通空气,后密封。
好氧微生物发酵生产的流程图及其分析说明 1.
(1)选育菌种 根据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特点,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已经试验 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微生物育种方法。主要包括自然选育、 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原生质体融合、基因工程等。
20世纪50年代的氨基酸发酵工业,60年代的酶制剂工业, 70年代的多糖、维生素发酵工业,70年代以后生物大分子 发酵技术相继诞生。这个时期生产技术要求高(由于多为
好氧纯种发酵,需要通入无菌空气和保持无菌条件);生
产规模大(用于青霉素生产的搅拌通气发酵罐的体积达到 500 m3,单细胞蛋白生产用的气升式发酵罐已达到2 000
萄糖异构酶,用于生产青霉素母核的青霉素酰化酶,用在洗
衣粉中的碱性蛋白酶等等)。除了利用基因工程开发新的产品 外,利用基因工程对传统发酵和现代发酵工业上使用的菌种 进行改造,也获得了巨大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