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手术

合集下载

外科手术教学资料:面神经-舌下神经交叉吻合术讲解模板

外科手术教学资料:面神经-舌下神经交叉吻合术讲解模板

手术资料:面神经-舌下神经交叉吻合术
适应证: 舌下神经与面神经交叉吻合术适用于:
手术资料:面神经-舌下神经交叉吻合术
适应证: 1.陈旧性中枢性面瘫,或贝尔面瘫,面神 经周围支结构尚存在,面部表情肌尚未严 重萎缩。
手术资料:面神经-舌下神经交叉吻合术
适应证: 2.手术损伤或炎症所致面神经岩骨内段至 颈面干、颞面干的损害或缺损,面部表情 肌尚未严重萎缩。
手术资料:面神经-舌下神经交叉吻合术
手术步骤:
将舌下神经干中枢侧断端向上牵拉,绕过 二腹肌后腹下缘,与面神经总干 周围侧断端对位;将舌下神经降支中枢侧 断端向舌下神经周围侧断端转位,在舌骨 舌肌表面对位(图10.7.2.1-4)。 6.吻合神经
手术资料:面神经-舌下神经交叉吻合术
手术步骤:
在手术显微镜下做舌下神经中枢侧断端与 面神经总干周围侧断端缝合、做舌下神经 降支中枢侧断端与舌下神经周围侧断端束 膜缝合。分别将舌下神经和降支中枢端的 外膜与二腹肌后腹和舌骨舌肌缝合固定。
手术资料:面神经-舌下神经交叉吻合术
概述:
很多病人尽管经过多年这种特殊训练,仍 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最让病人烦恼的是 面部运动不和谐。手术遗留的半舌瘫痪, 影响语言功能,也常使病人顾虑。鉴于此 种手术比较简单,有人建议将其作为保持 面部表情肌张力、避免萎缩的过渡性手术, 为横跨面部神经移植术奠定理想的基础 (图10.7.2.1-1)。
面神经-舌下神经交 叉吻合术
手术资料:面神经-舌下神经交叉吻合术
面神经-舌下神经交叉吻合术
科室:口腔科 部位:口部 麻醉:全麻或局部麻醉
手术资料:面神经-舌下神经交叉吻合术
概述:
Korte(1903)首先提出舌下神经与面神 经交叉吻合术。这种手术最初用于乳突、 腮腺区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后造成的面神经 缺损的即时修复,临床效果比较明确,至 少在保持面部表情肌正常张力方面是有效 的。但是,由于修复后的面神经神经冲动 来源的改变,病人需要通过意念上舌的运 动来带动表情肌运动,

面神经水平段梳理术

面神经水平段梳理术
需要接受全面的面部神经功能评估和影像学检查,以确定面神经损伤的位置和程度。此外,医生还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过往手术史以及相关的其他病情,为手术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三、手术过程
面神经水平段梳理术是一项微创手术,通常在全麻下进行。医生会在患者的耳后或面部进行切口,然后梳理面神经,并修复或重建受损的面神经。手术过程需要非常仔细和精细的操作,以确保面部肌肉功能的恢复。
四、手术风险
面神经水平段梳理术是一项常规的神经外科手术,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手术可能会导致感染、出血、面部肌肉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因此,在手术前医生会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减少手术风险。
五、术后恢复
面神经水平段梳理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一定的恢复训练和康复护理。医生会进行定期的随访,观察面部肌肉功能的逐渐恢复情况,必要时进行康复治疗。
总之,面神经水平段梳理术是一项常见的神经外科手术,对于面神经损伤或面瘫患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治疗意义。通过梳理和修复面神经,患者能够逐渐恢复面部肌肉功能,重获自信和笑容。因此,患者在接受面神经水平段梳理术后,需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康复计划,以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面神经水平段梳理术
acial nerve dissection and reanastomosis)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手术,用于治疗面神经损伤和面瘫。该手术通过梳理和修复面神经,恢复面部肌肉的功能。下面将详细介绍面神经水平段梳理术的相关内容。
一、手术适应症
面神经水平段梳理术通常适用于面神经损伤或面瘫患者。这些损伤可能是由于面部外伤、面神经炎症或面神经肿瘤造成的。患者出现面部表情肌肉无法收缩、眼睑无法闭合等症状时,可能需要进行面神经水平段梳理术。
六、手术效果
大多数接受面神经水平段梳理术的患者,在术后能够逐渐恢复面部肌肉的功能,恢复自然的面部表情。但手术效果因个人情况而异,有些患者可能需要长期的康复和治疗。

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护理

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护理

实验室检查
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需要 ,安排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如血常规、凝血功能、 肝肾功能等。
麻醉方法选择和操作技巧
麻醉方法选择
根据患者病情、手术方式和麻醉医师 的经验,选择适合的麻醉方法,如全 身麻醉、局部麻醉等。
操作技巧
熟练掌握各种麻醉药物的性能和使用 方法,确保麻醉过程平稳、安全、有 效。同时,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 征变化,及时调整麻醉深度。
生命体征监测和记录要求
生命体征监测
在麻醉过程中,要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确保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记录要求
详细记录麻醉过程中的用药情况、生命体征变化、异常情况处理等,为术后总结和分析提供依据。
并发症预防措施
呼吸系统并发症预防
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呼吸道梗阻和误吸等情况发生。同 时,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呼吸功能和血氧饱和度变化。
神经系统并发症预防
在手术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损伤神经和血管,减少神经系统 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在术后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神经系统 功能恢复情况。
循环系统并发症预防
合理控制输液量和速度,避免循环负荷过重。同时,要密 切关注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变化,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和药物 使用。
其他并发症预防
加强术后护理和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如感染、出血、疼痛等。同时,要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 疗和护理,促进康复。
游离和推移血管
使用显微器械游离压迫面 神经的血管,并将其推移 离开面神经。
插入减压材料
在血管与面神经之间插入 适量的减压材料,如 Teflon棉片,以确保血管 不再压迫面神经。
止血和缝合技巧分享
彻底止血
在手术过程中应彻底止血,防止 术后出血和血肿形成。

面神经炎治疗方案

面神经炎治疗方案

面神经炎治疗方案简介面神经炎,又称为临床性面肌痉挛,是由于面神经受损引起的一种疾病。

它的主要症状是面部肌肉的痉挛和疼痛,导致面部表情的异常和困扰。

面神经炎的治疗方案通常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面神经炎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面神经炎的常用治疗方法,旨在缓解面部肌肉的痉挛和疼痛症状。

常用的药物包括肌肉松弛剂、非甾体抗炎药和镇痛药等。

具体的药物选择和剂量应由医生根据病情进行个体化的调整。

肌肉松弛剂肌肉松弛剂可以通过抑制神经传导或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作用来缓解肌肉痉挛。

常用的肌肉松弛剂包括苯巴比妥、地西泮等。

它们可以减轻面部肌肉的紧张和痉挛,提供一定程度的疼痛缓解。

非甾体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可以减轻面神经炎引起的炎症反应,缓解面部肌肉的疼痛和肿胀。

常用的NSAIDs包括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它们可以通过阻断炎症介质的释放和减轻神经炎症反应来减轻症状。

镇痛药镇痛药可以缓解面部肌肉的疼痛感。

常用的镇痛药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

它们可以通过减少疼痛信号的传导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疼痛感知来减轻面神经炎的疼痛症状。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面神经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提供局部的舒缓和康复效果。

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热敷、按摩、牵引和康复训练等。

热敷热敷是通过应用热源来促进面部肌肉的放松和血液循环的改善。

可以使用热水袋、热毛巾等物品进行热敷。

每次热敷的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每天进行2-3次。

按摩按摩可以通过刺激面部肌肉和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的放松。

可以使用指尖或按摩器对面部肌肉进行轻柔的按摩。

按摩的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每天进行2-3次。

牵引牵引是一种通过施加拉力来拉伸面神经和面部肌肉的治疗方法。

可以使用一些特殊的物品,如牵引器或按摩仪器进行牵引。

牵引的力度和时间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每天进行1-2次。

康复训练康复训练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运动和功能练习来恢复和加强面部肌肉的功能。

手术讲解模板:面神经病损切除术

手术讲解模板:面神经病损切除术

手术资料:面神经病损切除术
概述:
感觉神经者)。神经纤维瘤对病人危害较 大,常导致颁面、头颈部严重畸形(图 10.4.2.4-1),出现眼、耳等器官的功能 障碍,并可恶性变。其治疗方法为手术切 除。
手术资料:面神经病损切除术
适应证: 凡已确诊为神经纤维瘤者,均应在充分准 备的条件下及早手术切除,以免其发展为 不易整复的巨大畸形和恶性变。
手术资料:面神经病损切除术
注意事项: 7.认真置放引流,伤口加压包扎均很重要。
手术资料:面神经病损切除术
术后处理: 1.常规给予止痛剂、止血剂和抗生素类药 物。
手术资料:面神经病损切除术
术后处理: 2.查血球压积,观察血压变化,必要时给 予输血以补充足够的血容量。
手术资料:面神经病损切除术
术后处理: 3.术后48h拔除引流条,并继续加压包扎。
手术资料:面神经病损切除术
注意事项:
5.为减少术中出血,可在切除肿瘤前就设 计的切口或另作切口结扎其供养血管,或 在动脉造影的基础上对其主要供养血管进 行栓塞以及用毯边缝合法缝扎肿瘤周围正 常组织,对减少术中出血可起良好作用。
手术资料:面神经病损切除术
注意事项: 6.术中应严密观察病人血压等生命体征, 准确计算出血量并正确处理。手术视病人 情况适可而止,切不可盲目从事。
手术步骤:
对局限而体积又较小的肿瘤应一次完全切 除。肿瘤区有多个瘤组织形成的血窦,手 术时出血点多且来势凶猛,肿瘤的侵犯由 浅至深,手术不宜钝性分离,而应采取快、 准、一切到底的方法,边切边压迫止血 (此时助手的配合很重要),因瘤区神经 已遭破坏而无须顾忌其受损与否,常须以 刀、剪锐性分离和切除以迅速完
手术资料:面神经病损切除术
手术禁忌: 除全身情况有异常而不能耐受手术外,无 特殊禁忌。

面神经减压术手术步骤有哪些

面神经减压术手术步骤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面神经减压术手术步骤有哪些导语:有很多人的面部神经出现了疾病,面部神经出现了疾病,会对自己面部的形象,对于面部的健康构成危害,因此很多的患者,选择了面部经减压手术有很多人的面部神经出现了疾病,面部神经出现了疾病,会对自己面部的形象,对于面部的健康构成危害,因此很多的患者,选择了面部经减压手术,那么面部经减压手术的步骤有哪些?下面的内容就全面做了解答,你可以全面地来了解一下。

1.外耳道进路面神经松解减压术适用于硬化型乳突面神经水平段病变,如手术损伤和骨折等。

经此途径取除碎骨片和行减压术。

鞘膜损伤应划开,并用骨膜或筋膜覆盖。

(1)切口:做耳道内切口或耳内切口。

(2)分离耳道皮肤,翻起耳道皮瓣和鼓膜,暴露中耳腔。

(3)用骨凿或电钻向上、向后扩大外耳道边缘,去除上鼓室外侧壁,可见砧锤关节、砧骨长脚、豆状突及砧镫关节、锤骨柄和短突、镫骨、前庭窗和圆窗及面神经鼓室段骨管,再向后方扩大可见面神经乳突段骨管。

注意避免与乳突气房过多沟通,以免形成一大腔,日后易感染。

(4)外耳道进路的面神经手术,若听骨已被炎症或手术破坏则手术较易进行;若听骨完整,为了充分暴露面神经鼓室段,用分离器分离砧镫关节并游离砧锤关节,以钩针取出砧骨,术毕再将砧骨复位。

亦有摘除砧骨,剪断锤骨头,此法暴露鼓室段者,术后听力减退,须进行鼓膜镫骨接合术或用自体或异体骨柱衔接锤骨柄和镫骨头间行听骨链重建术。

(5)暴露面神经鼓室段:取出砧骨,面神经鼓室段骨管暴露清楚,根据病变情况进行不同处理。

有凹陷骨折或碎骨片压迫面神经者,用小剥离子小心去除碎骨片。

鼓室段面神经骨管较薄,用小刮匙或掀开器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面神经炎治疗方法

面神经炎治疗方法

面神经炎治疗方法
面神经炎是一种面部神经疾病,常常导致面部肌肉无力或疼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面神经炎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抗
病毒药物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NSAIDs可以缓解疼痛和减轻炎
症反应,抗病毒药物可以抑制病毒复制,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减轻炎症反应。

2.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通过热敷、按摩和运动疗法来缓解面神经炎症状。

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按摩可以缓解肌肉紧张,运动疗法可以增强面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3. 针灸治疗:针灸可以刺激面部神经,改善血液循环并缓解炎症。

针灸治疗需要由专业的针灸师来执行。

4. 康复训练:康复训练通过一系列的运动和肌肉训练来恢复
面部神经的功能。

这包括面部表情训练、口腔肌肉锻炼和咀嚼训练等。

5. 改善饮食习惯: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对面神经炎的康复至关重要。

建议摄入富含维生素B12、维生素B6和维生素E的食物,如禽肉、鱼类、坚果和绿叶蔬菜。

6. 减轻压力:压力可能会加重炎症反应和疼痛感。

因此,通过适当的放松和心理技巧来减轻压力对面神经炎的治疗非常重要。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如果面神经炎症状严重且持续时间较长,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通常用于切除压迫面神经的因素,如肿瘤或结构异常。

然而,手术治疗的适应症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判断,并由专业的医生来决定。

因此,在进行任何治疗之前,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医疗团队,以确保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法。

面神经瘤摘除术后护理查房

面神经瘤摘除术后护理查房

面神经瘤摘除术后护理查房术后护理是面神经瘤摘除手术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伤口护理、疼痛管理、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营养支持、康复护理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是面神经瘤摘除术后护理查房的具体内容。

一、生命体征监测1.术后生命体征的监测是护理查房的重中之重。

包括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频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

2.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瞳孔大小,检查瞳孔对光反射,及时发现可能的颅内压增高,并及时报告医生。

二、伤口护理1.定期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感染。

注意观察伤口的颜色、渗液量和伤口边缘的红肿等情况,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护士要轻柔地清洁患者的面部皮肤,并使用无菌纱布轻拭,注意不要弄湿伤口,防止感染。

三、疼痛管理1.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时给予镇痛药物。

2.镇痛药物的给予要遵循医嘱,药物名称、剂量和给药途径要正确无误。

四、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1.观察患者的恶心、呕吐、头痛、畏寒等不适症状,及时发现并报告医生。

必要时给予抗恶心、止呕药物。

2.观察患者的尿量和尿色,及时发现尿潴留或尿频等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观察患者的肢体活动情况和感觉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并报告医生,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五、营养支持1.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

2.注意观察患者的饮食进食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饮食不良、液体摄入不足等问题。

六、康复护理1.定期引导患者做被动活动,防止面部肌肉的僵硬和萎缩。

2.鼓励患者参与面肌训练,以恢复面部肌肉功能。

3.与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交流,以缓解术后的紧张和恐惧情绪。

总结起来,面神经瘤摘除术后护理查房包括生命体征监测、伤口护理、疼痛管理、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营养支持以及康复护理等方面的内容。

护士应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护理工作,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神经术中定位方法
面神经的识别和定位应该是耳科医师的基 本功,常规手术不应依赖面神经监控设备,临 床经验不足者在常规耳显微手术中更应该 立足于完善的技术训练和理论素养。 采用面神经监护仪进行面神经的术中监控 多被应用于桥小脑角区病变如听神经瘤、 人工耳蜗以及一些复杂的鼓室成形术等病 例。
面神经各段的定位标志
面神经手术
陆金山 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面神经麻痹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是不言而 喻的。 医源性面瘫容易带来医疗纠纷。 熟悉面神经的应用解剖是保障中耳手术 安全的基本条件。
面神经的应用解剖
颅内段 从脑桥到内耳道口 , 长约12~14mm。 从脑桥到内耳道口, 长约 12~14mm 。 内耳道段 从内耳道口到内耳道底,长约 7~8mm。 mm。 迷路段 从内耳道底到膝状神经节,长3~4mm。 从内耳道底到膝状神经节, mm。 水平段 从膝状神经节到鼓室后壁,长 8~12mm。 12mm。 垂直段 锥隆起到茎乳孔,全长15~20mm。 锥隆起到茎乳孔,全长15~20mm。
基本要求
对面神经正确定位。 熟练掌握耳显微外科的基本功。 对裸露的面神经能够准确辨认,显微镜下面神经 是白色、质韧。颞内段面神经走行在面神经骨管 白色、质韧。颞内段面神经走行在面神经骨管 内,面神经外膜为白色,外膜表面有血管纹理,直径 面神经外膜为白色,外膜表面有血管纹理, 约1 mm。垂直段面神经外膜致密,水平段外膜菲 mm。垂直段面神经外膜致密, 薄。肉芽组织是淡红色、易出血、质脆的。 薄。肉芽组织是淡红色、易出血、质脆的。
面神经锥段
颞骨CT轴位 颞骨CT轴位
面神经乳突段
颞骨CT冠状位 颞骨CT冠状位
膝状神经节
面神经迷路段
颞骨CT冠状位 颞骨CT冠状位
面神经水平段
面神经水平段
颞骨CT冠状位 颞骨CT冠状位

面神经膝段
颞骨CT冠状位 颞骨CT冠状位
面神经乳突 段
颞骨CT冠状位 颞骨CT冠状位
面神经 乳突段
茎乳孔
术中技巧及注意事项
在清除鼓窦入口病变时, 应注意底部, 在清除鼓窦入口病变时, 应注意底部, 宜在探针指 引下细心操作, 若术中找不到鼓窦, 引下细心操作, 若术中找不到鼓窦, 可采取上鼓室 进路。 鼓室内面神经行程及其附近肉芽组织或水肿组织, 鼓室内面神经行程及其附近肉芽组织或水肿组织, 未判明情况前, 不要任意钳夹、搔刮或摘除, 未判明情况前, 不要任意钳夹、搔刮或摘除,应在 显微镜下用针小心清理, 显微镜下用针小心清理,如鼓索神经妨碍手术或引 流, 可剪断, 否则过多拨动与牵拉, 可发生逆行性 可剪断, 否则过多拨动与牵拉, 水肿, 影响面神经主干, 水肿, 影响面神经主干, 产生面瘫。 性质不明的肉芽样物要追踪。 术中怀疑面神经损伤,要及时探查,不要存在侥幸 心理。
鼓索神经定位
1·鼓索从左耳鼓沟的3点或右耳鼓沟的9点部位 鼓索从左耳鼓沟的3点或右耳鼓沟的9 出骨管, 出骨管,沿鼓沟向前行走于砧骨长脚外侧和 锤骨颈内侧。 2·鼓索神经从面神经发出处距茎乳孔5 ~8 mm, 鼓索神经从面神经发出处距茎乳孔5 鼓索神经位置比面神经偏外侧, 鼓索神经位置比面神经偏外侧,在磨低面神 经嵴时, 经嵴时,鼓索神经比面神经垂直段先暴露。 3·鼓索位于鼓膜紧张部与松弛部交界处,上鼓 鼓索位于鼓膜紧张部与松弛部交界处, 室胆脂瘤破坏松弛部鼓膜一般到达鼓索位 置为止。
面神经乳突段前缘的定位(砧骨短脚标志):以 面神经乳突段前缘的定位(砧骨短脚标志):以 砧骨短脚上缘作一延长的弧线到二腹肌嵴 前缘, 前缘,面神经垂直段前缘相当于该弧线。弧 线的最后缘点距鼓环最后点约3 mm,后鼓室 线的最后缘点距鼓环最后点约3 mm,后鼓室 入路经面神经-鼓索三角进入面隐窝, 入路经面神经-鼓索三角进入面隐窝,最大有 3 mm的空间操作。在充分磨薄的外耳道后 mm的空间操作。在充分磨薄的外耳道后 壁条件下, 2~2· mm的间距比较安全。 壁条件下, 2~2·5 mm的间距比较安全。
面神经解剖异常
面神经在乳突段呈“ 形畸形, 面神经在乳突段呈“S”形畸形,伴异常粗大的鼓索 神经。 面神经垂直段分杈,面神经在垂直段可以分为两支, 面神经垂直段分杈,面神经在垂直段可以分为两支, 各自在不同的骨管内走行, 各自在不同的骨管内走行,通过各自的骨孔离开乳 突。有报道面神经在垂直段呈三杈畸形。 面神经主干在乳突部呈一盲端, 面神经主干在乳突部呈一盲端,仅分出一细小分支 向下走行。 在反应停胚胎病中, 在反应停胚胎病中,还可以有面神经完全未发育。
面神经外膝部的定位
1·面神经隐窝:开放面神经-鼓索三角,面神经外 面神经隐窝:开放面神经-鼓索三角, 膝部位于面隐窝上缘, 膝部位于面隐窝上缘,连接位置浅的垂直段 和位置深的水平段面神经。 2·面神经外膝部骨壁厚度0·5 mm左右。 面神经外膝部骨壁厚度0 mm左右。
面神经乳突段的定位
面神经乳突段的定位
术中技巧及注意事项
在中耳乳突手术中,医源性面瘫常发生在锥 曲段。 完壁式鼓室成形切开面隐窝的过程多加小 心。 人工耳蜗术中在圆窗龛前方鼓阶开窗时,注 意避免电钻钻头杆摩擦面神经管灼伤神经。 鼓室段损伤多发生在鼓室成形术或镫骨手 术中。术中注意面神经水平段有无骨裂、 疝出、畸形。
中耳乳突显微手术的医源性面瘫发生率为 0.6%~3.6% ,而中耳乳突修正手术的面瘫发 ~ 生率为4%~10%。 ~ 分类:分为即发性面瘫和迟发性面瘫两类。 分类:分为即发性面瘫和迟发性面瘫两类。 程度: 程度: 轻度:面肌电图波幅降低78%~90% 轻度:面肌电图波幅降低78%~90% 中度:面肌电图波幅降低90%~95% 中度:面肌电图波幅降低90%~95% 重度:面肌电图波幅降低95%以上 重度:面肌电图波幅降低95%以上
面神经术中定位方法
(2)通过寻找匙突或鼓膜张肌腱定位面神经。面神经 位于匙突上方,术中应首先找到匙突,在其前上方可 找到面神经水平段。 (3)先定位镫骨、卵圆窗,再定位面神经。面神经位于 镫骨或卵圆窗上方,极少有变异。 (4)先定位砧骨窝,再定位面神经,面神经管位于砧骨窝 前内方。 (5)先定位二腹肌嵴,再定位面神经,面神经位于二腹肌 前方。上述标志可以间接判断面神经的走向,有助 于术者定位面神经。
面神经、水平半规管凸出部分和砧骨短脚三 者形成了一个顶点在下方的三角关系。 砧骨短脚至水平半规管的最短距离1.70~ 0.92mm,平均1.25mm; 水平半规管至面神经 的最短距离2.29~0.98mm,平均1.77mm;砧骨 短脚最末端至面神经最短距离3.02~1.38mm, 平均2.36mm。 结论:砧骨短脚最末端(砧骨窝)与面神经间 距离平均超过2mm,在该区域内手术时,砧骨 窝平面以上的操作是安全的。
面神经的应用解剖
面神经的CT检查 面神经的CT检查
术前常规阅读中耳CT 术前常规阅读中耳CT , 细心观察面神经骨 管是否有破坏或先天性骨管裂, 管是否有破坏或先天性骨管裂, 这对预防术 中面瘫很有帮助。
颞骨CT轴位 颞骨CT轴位
膝状神经 节
内耳道 面神经迷 路段 面神经水 平段
颞骨CT轴位 颞骨CT轴位
面神经解剖异常
面神经在卵圆窗处分杈, 面神经在卵圆窗处分杈,常伴有卵圆窗和镫骨异常。 面神经从镫骨足弓穿过, 面神经从镫骨足弓穿过,畸形的面神经几乎占据镫 骨足弓的整个腔隙。面神经穿过镫骨足弓后在圆 窗后方再次进入面神经管向下走行。面神经还可 以在镫骨上方分出一小支, 以在镫骨上方分出一小支,穿过镫骨足弓后再与面 神经主干合并向下走行。 面神经前移至圆窗和卵圆窗前方,沿鼓岬下行, 面神经前移至圆窗和卵圆窗前方,沿鼓岬下行,经下 鼓室出颞骨。面神经骨管正常, 鼓室出颞骨。面神经骨管正常,但骨管内无面神经。 畸形严重者, 畸形严重者,面神经可以前移至外耳道前壁。 面神经后移侧窦前壁。
面神经水平段定位
2. 砧骨短脚标志:面神经水平段位于砧骨短脚深面。 砧骨短脚标志: 3·匙突标志:进入中鼓室,寻找匙突和鼓膜张肌腱。 匙突标志:进入中鼓室, 在匙突后方,面神经从外膝部走向匙突上方, 在匙突后方,面神经从外膝部走向匙突上方,形成 中上鼓室内侧面交界的边缘, 中上鼓室内侧面交界的边缘,似台阶缘。经过匙 突处面神经向前上行走到膝状神经节。
面神经特殊定位方法
如果因为病变较重匙突不容易被发现,也可 以先找到舌咽神经鼓室支Jacobson神经在鼓 岬表面形成的垂直向上的骨沟, Jacobson神 经来自下鼓室,位于圆窗龛前方,向上可直达 匙突,由此再定位面神经。
面神经特殊定位方法
还有一个很少提到的术中标志,类似于“哨兵”的警 告性出血 ,该血管位于面神经垂直段偏上方的后外 侧,是来自茎乳动脉的面神经滋养血管,如果在电钻 磨除外耳道后壁,特别是接近面神经垂直段上段时见 到小动脉性出血,应该提高警惕,以防损伤面神经。 术中如发现面神经水平段的微血管,即可确定该处为 面神经管的水平段,进而定位面神经锥曲段和垂直段 等。该微血管或微血管丛位于面神经鞘膜表面,而非 骨管表面,通过菲薄或缺失的水平段骨管清晰可见。
颞骨CT冠状位 颞骨CT冠状位
面神经乳突段 全程
面神经乳突段骨质破坏伴面瘫
面神经乳突 段
面神经的定位
面神经术中定位方法 面神经各段的定位标志 面神经特殊定位方法
面神经术中定位方法
(1)水平半规管和后半规管定位法。鼓室内面 神经在匙突和卵圆窗上方经过,在砧骨短脚、 外半规管下方弧形下行为乳突段,距离后半 规管下端外下2 mm,至茎乳孔出颞骨。面神 经鼓室段的远端位于外耳道后壁和外半规 管之间,砧骨短脚下方,面神经管在此形成第 二膝部,也称为锥曲段,这里也是中耳乳突手 术中面神经容易受损伤部位。
面神经乳突段的定位
面神经乳突段后 缘定位( 缘定位(水平半规 管标志) 管标志):将自然 显露的水平半规 管隆起分为3 管隆起分为3份, 在中后1/3交界 在中后1/3交界 处作垂直线, 处作垂直线,该垂 线可作为面神经 乳突段最后缘的 定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