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行动计划(2019—2022).doc
对中职校信息化建设若干想法

浅谈对中职校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想法【摘要】教育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学校建设项目的开展启动了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中职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如何,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对中职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出了几点想法。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信息化一、中职校信息化建设现状2008年教育部启动了“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研究”课题研究工作,经过两年的调研,梳理了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的相关标准,制定了我国未来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战略规划。
就中职校而言,目前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基础设施取得突破性进展,中等职业学校联网率达到85%以上,基本每所学校都建有计算机机房与多媒体教室,且使用率比较高,校园局域网建设都基本完成,在信息安全方面,部分学校已经采用网络防护病毒系统,少数学校已建立网络运行状态实时监测系统,个别学校建立了入侵检测系统。
其次,在资源建设方面,开发了国家职业教育资源库、职业教育资源建设基地、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库、上海市精品课程平台等各级各类教育资源,部分学校也针对学校特色专业建立了专业资源平台,初步形成了资源建设的有效机制。
再次,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多数教师在使用办公软件及光盘资源方面较为熟练,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和重要性都有了非常积极的认识。
网上搜索、交流和学习成为一部分教师学习与备课的重要方式,在课件制作技能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2011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在《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行动计划(2011—2015)》中,提出了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目标为“构建信息化应用支撑环境,建成高质量的数字化校园。
丰富信息化管理手段,完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提升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
加大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提高学生信息化应用素养和技能。
”二、中职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中职校信息化建设在近两年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1.重硬件轻软件很多中职校认为信息化建设主要是计算机硬件与网络基础建设,纵观中职校教育信息化几年建设现状,基础硬件建设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8.04.13•【文号】教技〔2018〕6号•【施行日期】2018.04.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信息化正文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教技〔2018〕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办好网络教育,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我部研究制定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单位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部2018年4月13日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推进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结合国家“互联网+”、大数据、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重大战略的任务安排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等文件要求,制定本计划。
一、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必须聚焦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强化以能力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使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走在世界前列,发挥全球引领作用,为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新时代赋予了教育信息化新的使命,也必然带动教育信息化从1.0时代进入2.0时代。
为引领推动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提出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是在历史成就基础上实现新跨越的内在需求。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22年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22年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22.03.13•【字号】沪教委职〔2022〕10号•【施行日期】2022.03.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22年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沪教委职〔2022〕10号各区教育局,各有关委、局、控股(集团)公司: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22年本市中等学校高中阶段考试招生工作的若干意见》(沪教委基〔2021〕54号)和市教委关于本市职业教育贯通培养模式的相关要求,结合本市中职校工作实际,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招生计划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中职校”)自主招生包括中本教育贯通培养模式(以下简称“中本贯通”)、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以下简称“五年一贯制”)和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以下简称“中高职贯通”)、中职校提前招生(需面试或测试的专业)共三大类别。
各类别招生计划由市教委统筹后下达。
各类招生计划确定后,即向社会公布。
各招生学校须严格按照已公布的计划招生,如需变更计划,须经市教委同意后方可实施。
二、报名条件中职校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须具有2022年中招报名资格并完成报名,且须参加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学业考试”),并获得统一考试科目的有效成绩。
持外国护照以外籍身份报名且参加学业考试的学生不参加中职校自主招生录取。
中本贯通只招收符合本市中招报名条件的本市户籍学生(独立设置的艺体类中职校试点专业除外)。
三、学校面试或专业测试招生学校根据专业特点自主确定中本贯通、五年一贯制和中高职贯通招生是否进行面试或专业测试。
中职校提前招生专业限需进行面试或专业测试的专业。
组织线下面试或专业测试的招生学校,要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前提下制定面试或专业测试工作流程、防疫措施和应急预案,防止人员聚集。
2024年职业教育行动计划书

标题:2024年职业教育行动计划书引言: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创业具有重要意义。
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特制定本行动计划书,旨在明确2024年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以期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总体目标1.优化职业教育体系: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适应需求、产教融合、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
2.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
3.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深化校企合作,提升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
4.扩大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引进国际先进职教理念和资源,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二、主要任务1.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推动职业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与实施,建立健全符合国情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
2.优化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动态调整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构建模块化、项目式的课程体系。
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完善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4.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鼓励和支持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共建实训基地和产业学院,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
5.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估机制,推动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6.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步伐,建设数字化学习平台和资源库,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
三、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形成工作合力。
2.加大经费投入:保障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建立多元化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入职业教育。
3.强化督导评估: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定期开展督导评估工作,推动各项任务落实。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第六届教师教学法改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第六届教师教学法改革交流评优活动获奖名单的通知【法规类别】职业与职工教育【发文字号】沪教委职[2012]23号【发布部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发布日期】2012.11.02【实施日期】2012.11.0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第六届教师教学法改革交流评优活动获奖名单的通知(沪教委职〔2012〕23号)各区县教育局,有关委、局、控股(集团公司):为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上海市职业教育“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精神,进一步推动《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行动计划(2009-2013年)》和《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行动计划(2011-2015)》的实施,深化本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学校内涵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我委开展了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第六届教师教学法改革交流评优活动。
经学校初评、市级学科和专业组复评以及总评委总评,确定了各等次获奖名单(见附件),现予以公布。
本次评优活动以“让教法更贴近学生”为主题,广大中职教师以评优活动为契机,积极探索教学方式改革,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活动基本实现了进一步推动本市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激励广大教师更好地树立新的课程理念、掌握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不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预期目标,取得了良好成效。
请各学校主管单位认真总结本次评优活动经验,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各相关单位要通过有效途径,交流推广本次评优活动产生的优秀教学成果;各中等职业学校要继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广大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为培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知识型、发展型技能人才作出贡献。
附件: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第六届教师教学法改革交流评优活动获奖名单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12年11月2日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第六届教师教学法改革交流评优活动获奖名单一等奖(25名)马平川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马蓓蕾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叶国青上海石化工业学校任健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刘嘉上海市商业学校刘星星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刘舒叶上海市南湖职业学校朱颖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宋玲洁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李丕毅上海市交通学校李雅娟上海石化工业学校杨挺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邵静雯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陈庆华上海科技管理学校陈巍岭上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专科学校周益上海市南湖职业学校周进祝上海市卫生学校范丽迪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娄明珠上海信息技术学校胡丽丹上海石化工业学校郦凝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徐敏上海船厂技工学校顾香君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傅璇鑫上海市奉贤中等专业学校路娟上海石化工业学校二等奖(59名)马丽娅上海市宝山职业技术学校马明娟上海工商信息学校王平上海市松江区新桥职业技术学校王鹏中华职业学校王秀秀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甘炜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石静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刘丹上海市贸易学校刘春燕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吕冬梅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朱蘅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许万里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吴燕敏上海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张丹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张申云上海科技管理学校张伟杰上海市南湖职业学校张弼蕊上海市行政管理学校李术上海市信息管理学校李玉上海市商业学校李蔚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杨秀梅上海市临港科技学校汪楙若中华职业学校谷向磊上海船厂技工学校迟萍萍上海市宝山职业技术学校陆珺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陆颖上海工商信息学校陈汉忠上海市工程技术管理学校单永欣上海市公用事业学校孟伟上海市南湖职业学校幸嘉萍上海市医药学校林爱华上海市杨浦职业技术学校林晨旭中华职业学校郑青上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专科学校侯欣诲上海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姚淳上海市贸易学校相霞上海市卫生学校胡鑫上海市公用事业学校胡云燕上海市曹杨职业技术学校胡海梅上海市商业学校赵薇上海信息技术学校赵志超上海市贸易学校夏旭秀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徐士芳上海市临港科技学校徐忠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徐晓慧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秦艳艳上海市航空服务学校袁晓霞上海市宝山职业技术学校袁海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曹青上海市振华外经职业技术学校曹隽上海市卫生学校曹育梅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曹婉新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曹维平民航上海中等专业学校蒋文娟上海市振华外经职业技术学校韩凤上海工商信息学校韩伟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滕军燕上海市奉贤中等专业学校潘莉上海科技管理学校魏延秋上海市公用事业学校三等奖(118名)于丽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学校卫玮上海市航空服务学校尤海珣上海商业会计学校方开娟上海商业会计学校方治中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王怡上海市房地产学校王翎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王冬岩上海工商信息学校王伟峰上海食品科技学校冯晓晖上海市商业学校卢琛。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5.05.04•【字号】沪教委职〔2015〕19号•【施行日期】2015.05.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沪教委职〔2015〕19号各区县教育局,各有关委、局、控股(集团)公司: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教职成厅〔2010〕9号)要求,我委制订了《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希望学校的主管部门加强对所属学校专业设置的统筹、指导与管理,督促学校认真实施《细则》,引导学校根据本市、本区域、本行业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科学规范地设置专业,不断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希望学校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面向市场自主设置专业,注重教学过程和课程教材改革。
我委将适时委托上海市教育评估院组织专家对学校设置专业的办学条件、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就业情况等进行检查评估。
附件: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实施细则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15年5月4日附件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本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相关制度,强化专业设置的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和质量管理,形成由学校依法自主设置、行业企业积极参与、评估机构提供服务、行政部门进行宏观规划与监控指导的专业设置质量保障体系,引导本市中等职业学校依法自主设置专业,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教职成厅〔2010〕9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适应本市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适应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需要,适应加快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形成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相互支撑、相互带动的产业发展格局的需要,适应区域经济和各行业对生产服务一线知识型、发展型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适应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培训工作的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培训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4.05.28•【字号】沪教委德[2014]16号•【施行日期】2014.05.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培训工作的通知(沪教委德〔2014〕16号)各区县教育局,各委、局、控股(集团)公司:为贯彻落实《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0〕14号)、《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行动计划(2011-2015)》(沪教委职〔2011〕16号)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沪教委德〔2011〕55号),全面提升本市中职校班主任队伍专业化水平,促进中职学生成长发展,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根据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围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核心理念和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大对中职校班主任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完善优化班主任培养培训体系,进一步提升中职校班主任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二、工作目标进一步理顺中职校班主任队伍培训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班主任培养培训体系,搭建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平台,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分级分类培训,提升中职校班主任的师德水平和育德能力。
具体工作目标:1.建立中职班主任培训体系。
健全中职校班主任培训制度,将班主任培训纳入中职校教师培训整体规划。
2.形成满足不同成长阶段中职校班主任专业化发展需要的培训内容序列。
整合培训资源,优化班主任培训管理,增强培训针对性。
3.切实提高中职校班主任培训的专业化水平。
通过提高培训质量,有针对性地推进中职校班主任专业化进程,促进班主任在师德育德、建班育人等各方面持续成长。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正版全文)》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部2012年3月目录序言 (1)第一部分总体战略 (2)第一章现状与挑战 (2)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2)第三章发展目标 (3)第二部分发展任务 (5)第四章缩小基础教育数字鸿沟,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5)第五章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 7第六章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9第七章构建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11)第八章整合信息资源,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 (13)第九章建设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14)第十章加强队伍建设,增强信息化应用与服务能力 (16)第十一章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17)第三部分行动计划 (19)第十二章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行动 (19)第十三章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与提升行动 (20)第十四章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行动 (21)第十五章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行动 (22)第十六章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行动 (24)第四部分保障措施 (26)第十七章加强组织领导 (26)第十八章完善政策法规 (26)第十九章做好技术服务 (27)第二十章落实经费投入 (28)实施 (29)序言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全民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力竞争,世界各国普遍关注教育信息化在提高国民素质和增强国家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