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康复护理训练PPT
合集下载
脑卒中偏瘫上下肢康复训练PPT课件

脑卒中偏瘫患者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下肢的康复训练
上肢的康复训练
人体的上肢以灵活协调和技能 性运动为主
偏瘫后不容易获得代偿 恢复比下肢差 目的:促进运动、恢复功能
一、双手上举训练
患者双手叉握、患侧拇指在上、掌心 相对
取仰卧位或坐位,健手带动患手上举 过头
作用: 恢复肩胛带、肩、肘、手各关节
的解剖关系 缓解肩痛及上肢水肿
患肢的体位摆放功能位 避免肩关节的拉伤 患手手指分开、手心向上 尽量使用患侧上肢、患手完成可行的动作
十七、利手交换
尽可能用患手完成力所能及的动作,恢 复患手的最大功能,不要废弃患手
因患手功能恢复困难,如患手是利手( 如右利者右手瘫痪)应将手的功能进行 交换,如可训练左手进餐、写字等。
瘫痪下肢 的康复训练
十、手的抓握与松开训练
前提:患手指已能活动且出现分离运动后,才能练习 手的抓握及控制能力
过早训练此动作可加重手指的集团屈曲,应特别注意 抓握的器具应选择直径较大的杯子、球开始,再慢慢
过度到铅笔、火柴棍等 练习抓握的同时,注意练习抓握后的松开训练 治疗者从患手中拉出握住的刷子可刺激屈曲、伸展
十一、滚筒训练
目的:改善关节活动范围,诱发促进 上肢的运动功能
患者取坐位,桌上置一训练用滚筒 患者双手叉握,有健侧带动患侧向前
方滚动滚筒,促进上肢的伸展运动
十二、木钉盘训练
目的:改善关节活动度和手眼协调性,提高运动 和控制能力和运动水平
从粗木钉开始,逐渐过度到细木钉 患者取坐位,双手叉握,由健手协助患手抓起木
另一手控制膝部 嘱患者主动屈曲并缓慢伸展膝关节 刚开始时患者自己难以完成,治疗者可给一
定力量的协助 下肢屈伸的范围、角度从大到小
上肢的康复训练
人体的上肢以灵活协调和技能 性运动为主
偏瘫后不容易获得代偿 恢复比下肢差 目的:促进运动、恢复功能
一、双手上举训练
患者双手叉握、患侧拇指在上、掌心 相对
取仰卧位或坐位,健手带动患手上举 过头
作用: 恢复肩胛带、肩、肘、手各关节
的解剖关系 缓解肩痛及上肢水肿
患肢的体位摆放功能位 避免肩关节的拉伤 患手手指分开、手心向上 尽量使用患侧上肢、患手完成可行的动作
十七、利手交换
尽可能用患手完成力所能及的动作,恢 复患手的最大功能,不要废弃患手
因患手功能恢复困难,如患手是利手( 如右利者右手瘫痪)应将手的功能进行 交换,如可训练左手进餐、写字等。
瘫痪下肢 的康复训练
十、手的抓握与松开训练
前提:患手指已能活动且出现分离运动后,才能练习 手的抓握及控制能力
过早训练此动作可加重手指的集团屈曲,应特别注意 抓握的器具应选择直径较大的杯子、球开始,再慢慢
过度到铅笔、火柴棍等 练习抓握的同时,注意练习抓握后的松开训练 治疗者从患手中拉出握住的刷子可刺激屈曲、伸展
十一、滚筒训练
目的:改善关节活动范围,诱发促进 上肢的运动功能
患者取坐位,桌上置一训练用滚筒 患者双手叉握,有健侧带动患侧向前
方滚动滚筒,促进上肢的伸展运动
十二、木钉盘训练
目的:改善关节活动度和手眼协调性,提高运动 和控制能力和运动水平
从粗木钉开始,逐渐过度到细木钉 患者取坐位,双手叉握,由健手协助患手抓起木
另一手控制膝部 嘱患者主动屈曲并缓慢伸展膝关节 刚开始时患者自己难以完成,治疗者可给一
定力量的协助 下肢屈伸的范围、角度从大到小
脑卒中的康复训练 PPT课件

运动功能评定
1、Brunnstrom 6阶段评定法:
偏瘫运动功能恢复的过程
Ⅰ阶段
弛缓期,是指脑血管意外发病后,由于锥体束传导 障碍,患侧上下肢呈弛缓性瘫痪 约在发病两周后出现痉挛和共同运动 、联合反应 共同运动、联合反应达到高峰,痉挛加重
Ⅱ阶段 Ⅲ阶段
Ⅳ阶段
Ⅴ阶段 Ⅵ阶段
出现一些脱离共同运动的运动,痉挛开始减弱
(二)脑卒中发病原因
脑内病变:脑血管病变
①出血性脑卒中 约占脑卒中10~20%。 ②缺血性脑卒中 主要是脑梗死,约占脑卒中80%。 包括:脑栓塞 包括: 脑血栓形成 脑出血 腔隙性脑梗死。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如 是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 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 高血压是脑出血的主要原因。 发生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改变。
Ⅵ
运动协调正常或接近正常
能进行各种抓握动作,但 速度和准确性稍差
运动速度和协调性接 近正常
共同运动
是指当患者期望 活动患侧上肢或下肢 的某一关节时,不能 做单个关节运动,邻 近的关节甚至整个肢 体都可以出现一种不 可控制的运动,并形 成特有的活动模式。
上
屈肌共同运动 肩胛骨 上提 后撤 肩关节 外展 外旋 肘关节 屈曲 前 臂 旋后(旋前) 腕关节 屈曲 指关节 屈曲 拇 指 屈曲 上提 后缩 髋关节 外展 外旋 膝关节 屈曲 踝关节 跖屈 内翻 骨 盆
康复措施
床上良姿位的摆放(仰卧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 被动活动关节 床上活动 床上翻身训练 推拿按摩
床上良姿位摆放 正确体位能预防和减轻偏 瘫典型的屈肌或伸肌痉挛 模式的出现和发展。肢体 置于抗痉挛体位 仰卧位、健侧卧位、 患侧卧位 俯卧位 半俯卧位
脑卒中后居家康复治疗及注意事项PPT课件

03
CATALOGUE
居家康复治疗方法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是帮助脑卒中患者恢复 基本生活技能的重要方法。
通过训练穿衣、洗漱、进食、如厕等日常 生活活动,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使其能 够逐渐回归正常生活。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在日常生活能力训练中,应注重细节和技 巧,如正确的姿势、动作的协调性和连续 性等。
心理干预与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干预和支持。
长期跟踪与随访
对患者进行长期跟踪与随访,及时发现并解决康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THANKS
感谢观看
促进语言和认知功能恢复
针对脑卒中后语言和认知障碍,进行 相应的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语言 和认知功能。
居家康复治疗的优点
01
02
03
方便灵活
居家康复治疗不受时间和 地点的限制,患者可以在 家中进行康复训练,方便 灵活。
亲情支持
居家康复治疗能够让患者 得到家庭的支持和关爱, 有利于患者的心理康复。
经济实惠
远程医疗与在线康复
利用远程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便捷的康复服务,打破地域限制。
家庭康复设备研发
研发更多适用于家庭环境的康复设备,降低康复成本。
社区康复服务
建立完善的社区康复服务体系,方便患者就近接受康复治疗。
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与改善
生活质量评估体系
建立科学的生活质量评估体系,全面了解患者康复后的生活质量状 况。
脑卒中后居家康复 治疗及注意事项ppt 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脑卒中概述 • 居家康复治疗的重要性 • 居家康复治疗方法 • 居家康复治疗注意事项 • 患者及家属的自我管理与心理支持 •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脑卒中康复ppt课件

七、认知功能评定 八、心理评定 九、生活质量(QOL)评定量表
16
第四节 康复治疗
一、康复治疗原则
1.选择合适的康复时机,一般在生命体征平稳48小时。 2.康复评定贯穿于脑卒中治疗的全过程,包括急性期、恢 复早期(亚急性期)、恢复中后期和后遗症期。 3.康复治疗计划是建立在康复评定的基础上,由康复治疗 小组共同制订,并在治疗方案实施过程中逐步加以修正和完 善。 4.康复治疗注意循序渐进,要有脑卒中患者的主动参与及 其家属的配合,并与日常生活和健康教育相结合。 5.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 疗、心理治疗、传统康复治疗和康复工程等。 6. 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必要的手术治疗。
软瘫强化治疗 患者通过体位的正确摆放和关节的 被动活动治疗后,仍有一部分患肢处于软瘫,特 别是上肢和手。为此要强化治疗,并有意识地将 患侧上肢置于患者的视线之内.
软瘫期强化治疗的治疗原则:除体位的正确摆放 和关节的被动活动治疗仍可进行外,主要是利用 躯干肌的活动,促使肩胛带和骨盆带的功能部分 恢复,通过紧张性反射、姿势反射、联合反应、 共同运动、Rood感觉刺激等手段,促进靶肌肉的 肌力和肌张力增高。
29
第四节 康复治疗
1.软瘫强化治疗内容: 紧张性反射 (tonic reflex) 联合反应(associated reaction) 共同运动(synergy movement) Rood感觉刺激 运动再学习
30
第四节 康复治疗
2.床上和床边活动训练: Bobath握手 见图2-6 上肢自助被动运动 见图2-7 双侧桥式运动 见图2-8 ,单桥训练 见图2-9 活动桥式运动 牵伸躯干肌:屈患膝、髋内旋,一手压患膝,另一手压肩 牵张腘绳肌 见图2-10 ,图2-11 仰卧及俯卧位屈膝运动 起立床训练 体位转移训练:仰卧位的侧方移动 ,向健侧、患侧翻身 床上坐起训练
16
第四节 康复治疗
一、康复治疗原则
1.选择合适的康复时机,一般在生命体征平稳48小时。 2.康复评定贯穿于脑卒中治疗的全过程,包括急性期、恢 复早期(亚急性期)、恢复中后期和后遗症期。 3.康复治疗计划是建立在康复评定的基础上,由康复治疗 小组共同制订,并在治疗方案实施过程中逐步加以修正和完 善。 4.康复治疗注意循序渐进,要有脑卒中患者的主动参与及 其家属的配合,并与日常生活和健康教育相结合。 5.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 疗、心理治疗、传统康复治疗和康复工程等。 6. 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必要的手术治疗。
软瘫强化治疗 患者通过体位的正确摆放和关节的 被动活动治疗后,仍有一部分患肢处于软瘫,特 别是上肢和手。为此要强化治疗,并有意识地将 患侧上肢置于患者的视线之内.
软瘫期强化治疗的治疗原则:除体位的正确摆放 和关节的被动活动治疗仍可进行外,主要是利用 躯干肌的活动,促使肩胛带和骨盆带的功能部分 恢复,通过紧张性反射、姿势反射、联合反应、 共同运动、Rood感觉刺激等手段,促进靶肌肉的 肌力和肌张力增高。
29
第四节 康复治疗
1.软瘫强化治疗内容: 紧张性反射 (tonic reflex) 联合反应(associated reaction) 共同运动(synergy movement) Rood感觉刺激 运动再学习
30
第四节 康复治疗
2.床上和床边活动训练: Bobath握手 见图2-6 上肢自助被动运动 见图2-7 双侧桥式运动 见图2-8 ,单桥训练 见图2-9 活动桥式运动 牵伸躯干肌:屈患膝、髋内旋,一手压患膝,另一手压肩 牵张腘绳肌 见图2-10 ,图2-11 仰卧及俯卧位屈膝运动 起立床训练 体位转移训练:仰卧位的侧方移动 ,向健侧、患侧翻身 床上坐起训练
脑卒中康复护理PPT课件

加强患者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减轻患者的焦虑、 抑郁等负面情绪。
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健康教育、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 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过程。
加强家庭和社会支持
鼓励家庭和社会对患者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关爱,营造良好的康复环 境。
谢谢观看
评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 力、社交能力、工作能 力等,了解患者的生活
质量状况。
家庭环境评估
评估患者的家庭环境是 否适合进行康复训练, 如家庭空间布局、家属
支持等。
03
急性期康复护理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方法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呼吸机辅助呼吸
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 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于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可考虑使 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以维持患者生命 体征稳定。
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
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对患者下 肢进行周期性充气加压,预防深静脉 血栓形成。
药物预防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可使用抗 凝药物如华法林、低分子肝素等预防 血栓形成。
观察与记录
密切观察患者下肢肿胀、疼痛等情况, 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压疮风险评估及处理方法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定时翻身与按摩
脑卒中康复护理PPT课件
目录
• 脑卒中概述 • 康复护理原则与目标 • 急性期康复护理措施 • 恢复期康复护理重点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总结与展望
01
脑卒中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急性 脑血管疾病,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 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 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
制定具体计划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减轻患者的焦虑、 抑郁等负面情绪。
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健康教育、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 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过程。
加强家庭和社会支持
鼓励家庭和社会对患者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关爱,营造良好的康复环 境。
谢谢观看
评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 力、社交能力、工作能 力等,了解患者的生活
质量状况。
家庭环境评估
评估患者的家庭环境是 否适合进行康复训练, 如家庭空间布局、家属
支持等。
03
急性期康复护理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方法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呼吸机辅助呼吸
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 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于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可考虑使 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以维持患者生命 体征稳定。
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
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对患者下 肢进行周期性充气加压,预防深静脉 血栓形成。
药物预防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可使用抗 凝药物如华法林、低分子肝素等预防 血栓形成。
观察与记录
密切观察患者下肢肿胀、疼痛等情况, 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压疮风险评估及处理方法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定时翻身与按摩
脑卒中康复护理PPT课件
目录
• 脑卒中概述 • 康复护理原则与目标 • 急性期康复护理措施 • 恢复期康复护理重点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总结与展望
01
脑卒中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急性 脑血管疾病,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 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 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
制定具体计划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PPT课件

血脂异常
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减少动脉粥样 硬化的风险。
糖尿病
控制血糖水平,预防糖尿病相关并发症。
戒烟限酒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有助于降低脑卒中的风 险。
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
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类和低脂肪乳制 品,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车 等,有助于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程度和类型。
口语表达训练
听力理解训练
阅读和书写训练
通过口语表达训练,帮 助患者恢复语言表达能
力,提高沟通效果。
针对患者的听力理解障 碍,进行有针对性的训 练,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对患者的阅读和书写能 力进行训练,促进语言
信息的传递和理解。
心理疗法
心理疏导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克服焦 虑、抑郁等情绪障碍。
者的自理能力。
职业技能训练
根据患者的职业需求,进行针 对性的技能训练,帮助患者重 返工作岗位。
手功能训练
对手部肌肉和关节进行训练, 改善手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 活动能力。
认知训练
通过认知训练,改善患者的注 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执
行能力。
言语疗法
语言能力评估
对患者进行语言能力评 估,了解其语言障碍的
预防褥疮
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 干燥,预防褥疮的发生。
预防深静脉血栓
通过适当的运动、穿弹力 袜等措施,预防深静脉血 栓的形成。
预防肺部感染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鼓励 患者咳嗽、定期进行肺部 检查,预防肺部感染的发 生。
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支持
通过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手段, 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自信心,
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减少动脉粥样 硬化的风险。
糖尿病
控制血糖水平,预防糖尿病相关并发症。
戒烟限酒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有助于降低脑卒中的风 险。
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
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类和低脂肪乳制 品,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车 等,有助于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程度和类型。
口语表达训练
听力理解训练
阅读和书写训练
通过口语表达训练,帮 助患者恢复语言表达能
力,提高沟通效果。
针对患者的听力理解障 碍,进行有针对性的训 练,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对患者的阅读和书写能 力进行训练,促进语言
信息的传递和理解。
心理疗法
心理疏导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克服焦 虑、抑郁等情绪障碍。
者的自理能力。
职业技能训练
根据患者的职业需求,进行针 对性的技能训练,帮助患者重 返工作岗位。
手功能训练
对手部肌肉和关节进行训练, 改善手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 活动能力。
认知训练
通过认知训练,改善患者的注 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执
行能力。
言语疗法
语言能力评估
对患者进行语言能力评 估,了解其语言障碍的
预防褥疮
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 干燥,预防褥疮的发生。
预防深静脉血栓
通过适当的运动、穿弹力 袜等措施,预防深静脉血 栓的形成。
预防肺部感染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鼓励 患者咳嗽、定期进行肺部 检查,预防肺部感染的发 生。
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支持
通过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手段, 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自信心,
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PPT课件

05
注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损伤,根据患者 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运动方案的避免因姿势不正确而 引起不必要的肌肉和关节损伤。
心理护理
总结词:脑卒中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需要给予充分的关注和护理。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倾听他们的感受和需求, 给予关心和支持。
诊断
脑卒中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如CT、MRI 等。
02 脑卒中康复护理的重要性
康复护理的定义与目标
定义
康复护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帮助脑卒中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 量的过程。
目标
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生理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心理状态和社会角色,使其 能够回归家庭和社会。
康复护理的原则与方法
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 水果、全麦面包等,以促进肠道蠕动, 预防便秘。
运动护理
01
总结词: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脑卒中患者恢复肌肉力量、 改善心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02
详细描述
03
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运动训练,如散步、慢跑 、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以增强心肺功能。
04
进行肌肉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以增强肌肉力量 和耐力。
原则
个体化、循序渐进、主动参与、全面康复。
方法
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心理疗法等。
康复护理的时机与过程
康复护理时机
脑卒中发生后尽早开始康复护理,一 般在病情稳定后即可开始。
康复护理过程
包括急性期康复、恢复期康复和后遗 症期康复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目标 和方法不同。
03 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护 理
总结词
帮助患者恢复语言和吞咽功能,提高交流 能力,减少并发症。
注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损伤,根据患者 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运动方案的避免因姿势不正确而 引起不必要的肌肉和关节损伤。
心理护理
总结词:脑卒中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需要给予充分的关注和护理。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倾听他们的感受和需求, 给予关心和支持。
诊断
脑卒中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如CT、MRI 等。
02 脑卒中康复护理的重要性
康复护理的定义与目标
定义
康复护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帮助脑卒中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 量的过程。
目标
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生理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心理状态和社会角色,使其 能够回归家庭和社会。
康复护理的原则与方法
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 水果、全麦面包等,以促进肠道蠕动, 预防便秘。
运动护理
01
总结词: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脑卒中患者恢复肌肉力量、 改善心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02
详细描述
03
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运动训练,如散步、慢跑 、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以增强心肺功能。
04
进行肌肉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以增强肌肉力量 和耐力。
原则
个体化、循序渐进、主动参与、全面康复。
方法
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心理疗法等。
康复护理的时机与过程
康复护理时机
脑卒中发生后尽早开始康复护理,一 般在病情稳定后即可开始。
康复护理过程
包括急性期康复、恢复期康复和后遗 症期康复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目标 和方法不同。
03 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护 理
总结词
帮助患者恢复语言和吞咽功能,提高交流 能力,减少并发症。
脑卒中肢体康复训练 ppt课件

倾
4. 偏 瘫 侧 肩 关 节 向 前 平 伸
5.偏瘫侧上肢放枕头上,
和
躯
干
呈
100
度
角
6.偏瘫侧下肢膝关节、
髋关节略为弯曲;腿脚放枕头上 7. 健 侧 上 肢 病 人 怎 么 舒 适 怎 么 睡 8.健侧下肢膝关节、髋关节伸直
仰卧位
1. 床铺必须尽量平整 2.头位要固定于枕头上 3.双侧肩关节固定于枕头上 4.偏瘫侧上肢固定于枕头上
脑卒中的肢体康复训练
• 神经内科Ⅱ
概念
脑卒中:急性脑循环障碍导致的局灶性或弥漫性神经功能缺损
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
脑卒中的常见症状体征与并发症
1.常见症状体征 偏瘫、失语、吞咽困难、感觉缺如、 尿便障碍等
2.主要并发症 颅内压增高(脑疝)、感染、压疮、上消化道出血、营养失调、深静脉 血栓形成、废用综合征、抑郁/焦虑等
抬高患肢
丁字鞋
足下垂及下肢静脉血栓防治
踝足矫形器
出院指导
➢ 保持良好心态 ➢ 合理饮食,戒烟、限酒 ➢ 适当运动、劳逸结合 ➢ 积极治疗相关疾病,避免高危因素和诱因 ➢ 康复指导(自我照顾、家庭环境与设施改造、
照顾者指导、定期体检等)
回目录
建议
1.重视早期康复 2.强调持续康复 3.重视心理康复 4.强调家庭成员参与
肌力的分级: 0无、1缩、2移、3抬、4抗、5正常
偏瘫康复-软瘫期的康复护理
3.软瘫期良肢位摆放
良肢位又称抗痉挛体位,是预防以后出现病理性运动 模式的有效措施,同时还能预防压疮
✓ 患侧卧位 ✓ 健侧卧位 ✓ 仰卧位
患侧卧位(最重要卧位)
1.床铺必须尽量平整 2.头位要固定 3.躯干略为后仰,背后和头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位骨化 臂丛神经损伤 跌倒
偏瘫本质及恢复过程
❖过去认为:中枢性瘫痪—痉挛性瘫痪(硬瘫) 周围性瘫痪—弛缓性瘫痪(软瘫)
❖康复医学认为:两者具有本质的区别 中枢性瘫痪—质的变化 周围性瘫痪—量的变化
周围性瘫痪
0
中枢性瘫痪
I 迟缓期
II 痉挛期
1
III共同运动
治疗的目标
联合反应
2
3
IV部分分离运动
床上正确的体位摆放 (良肢位)
患侧卧位
健侧卧位
仰卧位
患肢关节的被动活动
❖ 目的:预防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变形,促进全身功能恢复 ❖ 活动顺序:近端 ---远端关节 ❖ 活动肩胛骨:一手握住患侧上肢,保持肩关节外旋位,另一手沿肩胛
骨内侧缘向上方、前方运动,避免向后运动,以防肩关节回缩强化 ❖ 肩关节:内、外旋,屈曲和外展 ½ ❖ 前臂:缓慢地充分旋转(一手固定患者上臂下部,另一手紧握腕部) ❖ 手指关节:腕、掌指、指间伸屈,拇指外展 ❖ 髋关节:伸展患侧髋关节、髋外展内收内旋,防外旋 ❖ 踝关节:牵张跟腱,预防足下垂
Brunnstrom6阶段评定法 肌张力评定--改良Ashworth量表 关节活动度评定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感知觉功能评定 言语能力评定 吞咽障碍评定 认知功能评定 心理评定 生活质量(QOL)评定量表
康复治疗
目标:通过以运动疗法为主的综合训练,达到防治并发症, 减少后遗症,调整心理状态,促进功能恢复,充分发挥残 余功能以争取生活自理、回归社会。
❖ 指偏瘫患者期望完成某项活动时引发的一种随意运动,但 由于肌张力增高甚至痉挛,它们是定型的,不能选择性的 控制所需的肌群,只能遵循固定模式来活动,所以它又是 不随意的。
❖ 共同运动是脊髓水平的运动,即是脊髓中支配屈肌的神经 元和支配伸肌的神经元间的联系,是一种交互抑制关系失 衡的表现。
联合反应
定义:身体某一部分肌肉用力收缩时,可诱发其它部位的肌 肉收缩。偏瘫时如健侧肌肉用力收缩时可引起患侧肌肉的收缩。 是原始的运动模式,脊髓水平的反应。肌肉活动失去自主控制, 同时伴随痉挛。表现为紧张性姿势反射的特征,呈固定模式出 现。 诱发:肌肉收缩、精神紧张、明显的疲劳、不适或费力的姿 势、哈欠、咳嗽、喷嚏、疼痛 不良影响:加强偏瘫侧痉挛、影响平衡方应、加重关节挛缩
4
V分离运动
5
VI正常
偏瘫痉挛模式
痉挛:是一种因牵张反射兴奋性增高所致的以速度依赖性 肌张力增高,伴有腱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属于上 运动神经元综合症的表现之一。
不活动时时常表现为典型的痉挛模式 上肢表现---典型的屈肌模式 下肢表现---典型的伸肌模式
活动时常表现为刻板的共同运动
典型的痉挛模式
联合反应
❖ 对侧性联合反应 上肢(对称性)健肢屈曲→患肢屈曲
健肢伸展→患肢伸展 下肢(对称性)健肢内收(内旋)→患肢内收(内旋)
健肢外展(外旋)→患肢外展(外旋) 下肢(相反性)健肢屈曲→患肢伸展
健肢伸展→患肢屈曲 ❖ 同侧性联合反应 上肢屈曲→下肢屈曲 上肢伸展→下肢伸展
康复评定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脑卒中运动功能评定
脑卒中分型
缺血性脑卒中:脑血栓形成
脑栓塞
脑梗死
腔隙性脑梗
出血性脑卒中:脑实质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卒中流行病学
❖ 脑卒中是我国的多发病,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 ❖ 年发病率:200/10万 ❖ 发病率男:女1.3-1.7:1 ❖ 每年新发脑卒中约150万人 ❖ 每年死于脑卒中者约100万人 ❖ 存活者中约70-80%致残
险愈高;有卒中病史者复发率是一般人群的4倍) ❖ 吸烟和酗酒 ❖ 高脂血症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 其他如运动减少、超重、血粘稠度增加 ❖ 高龄、性别、种族、气候、卒中家族史
脑卒中后主要功能障碍
身体功能和结构方面
✓ 脑卒中直接引起的障碍 运动功能障碍(偏瘫、肌张力、共济、协调、平衡) 言语功能障碍(失语、构音障碍) 吞咽功能障碍 感觉功能障碍(普通和特殊感觉) 认知功能障碍(意识、记忆力、失用、失认、执行功能) 心理-精神障碍(抑郁、焦虑) 二便障碍
训练原则:主要是抑制异常的、原始的反射活动,改善运 动模式,重建正常的运动模式;其次才是加强较弱肌肉力 量训练。
早期康复:生命体征平稳,神经学症状无进展48小时。 强调患者及家属的主动参与。
急性期康复治疗
患者病情稳定48小时后开始进行 康复治疗的目的:预防可能出现的压疮、关节肿胀、下肢
深静脉血栓形成、泌尿系和呼吸道的感染 床上正确的体位摆放 (良肢位) 被动活动患肢关节 配合患侧各种感觉刺激和心理疏导 吞咽功能训练、发音器官运动训练、呼吸功能训练
头部:头部旋转,脸面朝健侧,向患侧屈曲, 上肢:肩胛回缩,肩带下降,肩关节内收、内旋;
肘关节屈曲伴前臂旋后(某些病例前臂旋前) 腕关节屈曲并向尺侧偏斜 手指屈曲、内收拇指屈曲内收 躯干:向患侧侧屈并后旋 下肢:患侧骨盆旋后、上提 髋关节伸展,外展、外旋 膝关节伸展 踝跖屈、内翻、足趾屈曲、内收
共同运动
---(有文献报道,生活不能自理者达42.3%)
❖ 5年内复发率高达41% ❖ 脑卒中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有文献报道,75岁以上发病率是45-54岁组的5-8倍)
个人不幸,家庭灾难、社会的巨大负担
脑卒中危险因素
❖ 高血压—最重要和独立脑卒中危险因素 ❖ 心脏病 ❖ 糖尿病 ❖ 短暂性脑缺血(TIA)与卒中病史(TIA愈频繁,卒中风
✓ 病后处理不当并发的障碍 废用综合症、误用及过用综合症
活动能力障碍(生活自理和交流能力障碍) 社会参与能力障碍
脑卒中常见并发症
肩关节常见问题
• 肩-手综合症 • 肩痛 • 肩关节半脱位
废用综合症
• 肌无力、肌萎缩、关节挛缩、骨质疏松、体位性低血压、心肺功能下 降、体液平衡、消化功能、营养代谢、精神心理、压疮、感染、深静 脉血栓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脑卒中康复护理训练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疾病概念
脑卒中(stroke)是指起病急骤、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 局灶性脑功能障碍、且持续24小时以上或引起死亡的临 床症候群。是由于各种病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而导致脑 功能缺损的一组疾病的总称。
偏瘫本质及恢复过程
❖过去认为:中枢性瘫痪—痉挛性瘫痪(硬瘫) 周围性瘫痪—弛缓性瘫痪(软瘫)
❖康复医学认为:两者具有本质的区别 中枢性瘫痪—质的变化 周围性瘫痪—量的变化
周围性瘫痪
0
中枢性瘫痪
I 迟缓期
II 痉挛期
1
III共同运动
治疗的目标
联合反应
2
3
IV部分分离运动
床上正确的体位摆放 (良肢位)
患侧卧位
健侧卧位
仰卧位
患肢关节的被动活动
❖ 目的:预防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变形,促进全身功能恢复 ❖ 活动顺序:近端 ---远端关节 ❖ 活动肩胛骨:一手握住患侧上肢,保持肩关节外旋位,另一手沿肩胛
骨内侧缘向上方、前方运动,避免向后运动,以防肩关节回缩强化 ❖ 肩关节:内、外旋,屈曲和外展 ½ ❖ 前臂:缓慢地充分旋转(一手固定患者上臂下部,另一手紧握腕部) ❖ 手指关节:腕、掌指、指间伸屈,拇指外展 ❖ 髋关节:伸展患侧髋关节、髋外展内收内旋,防外旋 ❖ 踝关节:牵张跟腱,预防足下垂
Brunnstrom6阶段评定法 肌张力评定--改良Ashworth量表 关节活动度评定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感知觉功能评定 言语能力评定 吞咽障碍评定 认知功能评定 心理评定 生活质量(QOL)评定量表
康复治疗
目标:通过以运动疗法为主的综合训练,达到防治并发症, 减少后遗症,调整心理状态,促进功能恢复,充分发挥残 余功能以争取生活自理、回归社会。
❖ 指偏瘫患者期望完成某项活动时引发的一种随意运动,但 由于肌张力增高甚至痉挛,它们是定型的,不能选择性的 控制所需的肌群,只能遵循固定模式来活动,所以它又是 不随意的。
❖ 共同运动是脊髓水平的运动,即是脊髓中支配屈肌的神经 元和支配伸肌的神经元间的联系,是一种交互抑制关系失 衡的表现。
联合反应
定义:身体某一部分肌肉用力收缩时,可诱发其它部位的肌 肉收缩。偏瘫时如健侧肌肉用力收缩时可引起患侧肌肉的收缩。 是原始的运动模式,脊髓水平的反应。肌肉活动失去自主控制, 同时伴随痉挛。表现为紧张性姿势反射的特征,呈固定模式出 现。 诱发:肌肉收缩、精神紧张、明显的疲劳、不适或费力的姿 势、哈欠、咳嗽、喷嚏、疼痛 不良影响:加强偏瘫侧痉挛、影响平衡方应、加重关节挛缩
4
V分离运动
5
VI正常
偏瘫痉挛模式
痉挛:是一种因牵张反射兴奋性增高所致的以速度依赖性 肌张力增高,伴有腱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属于上 运动神经元综合症的表现之一。
不活动时时常表现为典型的痉挛模式 上肢表现---典型的屈肌模式 下肢表现---典型的伸肌模式
活动时常表现为刻板的共同运动
典型的痉挛模式
联合反应
❖ 对侧性联合反应 上肢(对称性)健肢屈曲→患肢屈曲
健肢伸展→患肢伸展 下肢(对称性)健肢内收(内旋)→患肢内收(内旋)
健肢外展(外旋)→患肢外展(外旋) 下肢(相反性)健肢屈曲→患肢伸展
健肢伸展→患肢屈曲 ❖ 同侧性联合反应 上肢屈曲→下肢屈曲 上肢伸展→下肢伸展
康复评定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脑卒中运动功能评定
脑卒中分型
缺血性脑卒中:脑血栓形成
脑栓塞
脑梗死
腔隙性脑梗
出血性脑卒中:脑实质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卒中流行病学
❖ 脑卒中是我国的多发病,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 ❖ 年发病率:200/10万 ❖ 发病率男:女1.3-1.7:1 ❖ 每年新发脑卒中约150万人 ❖ 每年死于脑卒中者约100万人 ❖ 存活者中约70-80%致残
险愈高;有卒中病史者复发率是一般人群的4倍) ❖ 吸烟和酗酒 ❖ 高脂血症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 其他如运动减少、超重、血粘稠度增加 ❖ 高龄、性别、种族、气候、卒中家族史
脑卒中后主要功能障碍
身体功能和结构方面
✓ 脑卒中直接引起的障碍 运动功能障碍(偏瘫、肌张力、共济、协调、平衡) 言语功能障碍(失语、构音障碍) 吞咽功能障碍 感觉功能障碍(普通和特殊感觉) 认知功能障碍(意识、记忆力、失用、失认、执行功能) 心理-精神障碍(抑郁、焦虑) 二便障碍
训练原则:主要是抑制异常的、原始的反射活动,改善运 动模式,重建正常的运动模式;其次才是加强较弱肌肉力 量训练。
早期康复:生命体征平稳,神经学症状无进展48小时。 强调患者及家属的主动参与。
急性期康复治疗
患者病情稳定48小时后开始进行 康复治疗的目的:预防可能出现的压疮、关节肿胀、下肢
深静脉血栓形成、泌尿系和呼吸道的感染 床上正确的体位摆放 (良肢位) 被动活动患肢关节 配合患侧各种感觉刺激和心理疏导 吞咽功能训练、发音器官运动训练、呼吸功能训练
头部:头部旋转,脸面朝健侧,向患侧屈曲, 上肢:肩胛回缩,肩带下降,肩关节内收、内旋;
肘关节屈曲伴前臂旋后(某些病例前臂旋前) 腕关节屈曲并向尺侧偏斜 手指屈曲、内收拇指屈曲内收 躯干:向患侧侧屈并后旋 下肢:患侧骨盆旋后、上提 髋关节伸展,外展、外旋 膝关节伸展 踝跖屈、内翻、足趾屈曲、内收
共同运动
---(有文献报道,生活不能自理者达42.3%)
❖ 5年内复发率高达41% ❖ 脑卒中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有文献报道,75岁以上发病率是45-54岁组的5-8倍)
个人不幸,家庭灾难、社会的巨大负担
脑卒中危险因素
❖ 高血压—最重要和独立脑卒中危险因素 ❖ 心脏病 ❖ 糖尿病 ❖ 短暂性脑缺血(TIA)与卒中病史(TIA愈频繁,卒中风
✓ 病后处理不当并发的障碍 废用综合症、误用及过用综合症
活动能力障碍(生活自理和交流能力障碍) 社会参与能力障碍
脑卒中常见并发症
肩关节常见问题
• 肩-手综合症 • 肩痛 • 肩关节半脱位
废用综合症
• 肌无力、肌萎缩、关节挛缩、骨质疏松、体位性低血压、心肺功能下 降、体液平衡、消化功能、营养代谢、精神心理、压疮、感染、深静 脉血栓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脑卒中康复护理训练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疾病概念
脑卒中(stroke)是指起病急骤、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 局灶性脑功能障碍、且持续24小时以上或引起死亡的临 床症候群。是由于各种病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而导致脑 功能缺损的一组疾病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