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巢湖之滨
介绍巢湖烔炀镇老街五年级作文

介绍巢湖烔炀镇老街五年级作文
在安徽省的南部有一座美丽的小城,那里是巢湖之滨的明珠。
它就是我的家乡——巢湖。
在我的家乡有许多名胜古迹,如:半汤公园、中庙、烔炀老
街等,但我最喜欢的地方还是烔炀老街。
烔炀老街位于安徽省巢湖市烔炀镇,在巢湖岸边,那里风景
优美,是个旅游胜地。
但我觉得最好玩的地方还是烔炀老街。
走进烔炀老街,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条长长的小河。
河两
边有许多卖东西的人。
他们有的在卖服装,有的在卖玩具……各
种各样的东西应有尽有。
在这条小河旁边,还有许多种植物,有
仙人掌、龙眼树、桃树……各种各样的植物都长得十分茂盛。
其
中我最喜欢龙眼树了,因为它的叶子绿油油地像一块翡翠似的。
沿着河边走着就来到了烔炀老街前,我看到了许多人都在那
里拍照留念。
听大人们说:“以前的烔炀老街很热闹,人很多,
还有很多美味的小吃和玩具呢!”我听了之后对烔炀老街更加向
往了!
在老街上还有一家理发店呢!那里的理发师傅手艺很好。
—— 1 —1 —。
巢湖风景名胜区及各县名胜概况

巢湖风景名胜区及各县名胜概况(一)巢湖风景名胜区巢湖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东临巢湖市区,背依省会合肥,面向沿江城市南京、芜湖、马鞍山、铜陵等大中城市。
该地区自古为水陆之要冲和兵家必争之重地。
大自然的神功把她造化为江北的鱼米之乡,历史的烟云赋予她丰富的文化遗产,时代的变迁造就出众多的历史名人,天时、地利、人和,使今天的巢湖集聚了众多高品位有特色的风景名胜资源。
巢湖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观绚丽多姿,人文景观底蕴深厚,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区位、交通十分优越。
风景名胜资源构成全,品味高、特色明、容量大、揽湖光、山色、温泉、溶洞、奇花、朝霞、林海等自然景观于一体,融名人、故居、名作、古庙、古塔、古墓、古人类文化遗址等人文景观于一身,是不可多得的人类自然和文化遗产。
基于巢湖优越的区位、便捷的交通、广阔的旅游市场、丰富的风景资源,安徽省委、省政府决定把开发巢湖,作为发展安徽经济的战略举措,作为加快发展全省旅游业的突破口,作为实施由单一的山岳风光型向水度假观光型转变、由静态观赏型向动态参与型转变的突破口作为发挥黄山“山光”与巢湖“水色”双优势的突破口。
为更好地保护、开发、利用巢湖风景名胜资源,可持续地服务于人民,特此申报巢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1. 湖光巢湖,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巢湖名“巢”,是因其形成于古巢国一带而得名。
此名最早见于诸葛亮的《后出师表》:曹操“四越巢湖未成”。
巢湖又名焦湖,似与传说中的焦姥有关。
史书中还有“居巢湖”等名。
古人谓巢湖是淮西巨浸,东西南北汇集诸水,可窥其大;南通天险长江,北控“淮右襟喉”的合肥,可算其要;风高浪激,艨艟般巨浪撞击礁石,声震天宇,如雷如鼓,气吞吴楚,可见其势;风静浪寂,艳阳高照,湖面明澈,宁静安闲,可展其秀;“长湖一望水如天”,水天相接,金水青山,旷秀交织,更显其美。
巢湖美在水,更在湖光、山色、沙滩、港湾、绿荫衬托水。
湖面烟波浩渺,帆樯如画;沿湖青山环抱,层峦叠障;湖中仙岛姥山,蓬莱仙境,湖中有青山,山中有绿水,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绝妙的天然山水画。
安徽省肥西县情简介

安徽省肥西县情简介肥西,地处安徽中部、巢湖之滨,辖4乡10镇5园区,总面积1970平方公里,人口93万,素有“淮军故里、改革首县、巢湖明珠、花木之乡”之美誉。
肥西综合实力已连续7年位居全省十强、连续6年跻身中部百强,2008、2009年蝉联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一类县第一名,2010年8月16日,鞍山捷报,肥西县域经济全国排名第94位,成为全国百强县、安徽第一县。
肥西区位优势明显。
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独特优势,是正在构建中的合肥经济圈和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地带。
随着合肥“141”城市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作为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的西南副中心,已与合肥高新区、合经区、科学城和政务文化新区、滨湖新城融为一体,城乡互动、共同发展的平台全面形成;合肥出口加工区已经正式落户于我县,规划面积为平方公里。
肥西交通四通八达。
县城上派距市政务中心10公里,距骆岗机场半小时车程,正在建设中的4E级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座落我县北部境内,合九、宁西、合武铁路以及合宁、合界、沪蓉、合叶高速等7条国省道穿境而过,正在建设中的1000吨级派河航道经巢湖可通江达海,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
肥西科教人才聚集。
合肥是中国4大科教基地之一,是中国唯一的科技创新型试点市,拥有博士后流动站20个、研发机构358家、大专院校59所、在校大学生48万人,有熟练产业工人100万人,是中国科技人才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合肥大学城坐落在桃花工业园境内,拥有包括合肥工业大学在内的13所高校,常年在校生10万人以上。
拥有职业学校5所,每年可培养约4000名技术人才。
我县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达16万多人。
劳动力成本远低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
肥西自然环境优美。
东临全国五大淡水名湖——巢湖,南拥千年水乡古镇、历史文化名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三河,中枕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紫蓬山。
县城位于总面积近16万亩的中国中部第一苗木花卉基地——三岗基地,四季花木葱笼,四水婉转环绕,是理想的宜商宜居城市。
(环)巢湖旅游区旅游景点简介

(环)巢湖旅游区旅游景点简介一、巢湖简介巢湖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长江与淮河两大河流之间,因状如鸟巢且位于春秋战国时楚境巢国境内,故得名巢湖。
巢湖东西长54.5公里,南北宽21公里,岸线总长约167公里,水域面积约769.5平方公里,为安徽境内最大湖泊,也是我国第五大淡水湖,沿岸被合肥市的包河区、肥东县、肥西县、巢湖市(县级市)和庐江县所包围,为合肥市内湖。
环巢湖旅游景点图二、旅游景点简介1、合肥市区境内渡江战役纪念馆(塔):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位于巢湖之滨,占地面积约22万平方米,纪念馆主体建筑犹如一艘乘风破浪的巨型战舰直冲巢湖。
领导人群雕、胜利之师雕塑、纪念馆、解放广场、铁石铺成的金沙滩、胜利广场、胜利塔等沿着850多米长的纪念性轴线依次展开,蔚为壮观。
纪念馆已于2012年4月份正式开馆。
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AA级景点):安徽名人馆(新馆)位于合肥滨湖新区的巢湖之畔,建筑风格独具徽式魅力,用于展示安徽籍名人风采。
该馆总建筑面积约3.87万平方米。
巢湖生态湿地:巢湖生态湿地东起渡江战役纪念馆,沿环湖北路外巢湖沿岸至徐河泄洪通道,陆域岸线长约1800米,平均宽度约500米,湖区湿地前沿外围长度约2450米,湿地面积约80.23万平方米。
巢湖生态湿地内有子湖、水道、芦苇等,湖区湿地前沿走向布设兼顾主导风向和方便导藻收集等要求,以达到净化水体、调节生态平衡的目的。
此外,子湖和水道相连,市民可直接通过水道深入湖区欣赏沿岸美景。
翡翠湖:翡翠湖位于合肥经开区大学城,位于安徽大学(磬苑校区)、合肥工业大学之间。
整个景区占地面积2022亩,其中湖面947亩,为古梗水库改建而成。
地势舒缓,兼有水面、各种树木,自然风光优美。
翡翠湖包公墓(AAAA级景点):全称包孝肃公墓园,位于合肥市内包河南畔林区,与包公祠紧紧相连。
整座墓园面积1200平方米。
园内迁安了包拯及其夫人、子孙的遗骨。
墓园由主墓区、附墓区和管理区组成。
赞美合肥市的名诗佳句

赞美合肥市的名诗佳句合肥,古称庐州、庐阳,位于长江、淮河之间,立于巢湖之滨,有“江南之首,中原之喉”之称。
两千多年的历史为这座古城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频频到访于此,留下了无数文学经典作品。
同吴王送杜秀芝赴举入京(唐)李白秀才何翩翩?王许回也贤。
暂别庐江守,将游京兆天。
秋山宜落日,秀水出寒烟。
欲折一枝桂,还来雁沼前。
李白在谒见庐江郡守吴王李祗时相处甚欢,与吴王一起为当地一名杜姓秀才送行,作《同吴王送杜秀芝赴举入京》。
此诗虽为应时挥毫之作,却留下了“秋山宜落日,秀水出寒烟”这样的佳句,清爽秀丽、浑然天成。
合肥怀古·曹公教弩台(唐)吴资曹公教弩台,今为比丘寺。
东门小河桥,曾飞吴主骑。
诗句道出了“教弩台”与“明教寺”的历史关系。
教弩台,亦名点将台,史载三国鼎立时期,曹操四次到达合肥,临阵指挥,筑此高台教练强弩兵将,以御东吴水军。
南朝梁时,在点将台原址上建寺(明朝时始称“明教寺”)。
“明教寺”屡经兴废,至清咸丰三年(1854年)复毁于战火。
同治初年,太平天国将领袁宏谟于太平军失败之后,慨然出家于紫蓬山西庐寺,后参禅于明教寺(为西庐寺下院),经多年苦行募化,终于在光绪十一年(1885年)重建寺院。
现在的大雄宝殿后殿即为当年的建筑,也是寺庙的主体建筑。
1981年,明教寺被定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3年,该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咏四顶山二首(其一)(唐)罗隐胜景天然别,精神入画图。
一山分四顶,三面瞰平湖。
过夏僧无热,凌冬草不枯。
游人来至此,愿舍发和须。
这首诗描写的是庐阳八景中的一景“四顶朝霞”。
四顶山,位于肥东县长临河镇境内、巢湖北岸,海拔174米,山体面积2.67平方公里。
因山有四顶,故名。
四顶山以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两全其美和独特的湖光山色交相辉映而雄居皖中。
秋日湖外书事(唐)杜荀鹤十五年来笔砚功,只今犹在苦贫中。
三秋客路湖光外,万里乡关楚邑东。
鸟径杖藜山醫雨,猿林欹枕树摇风。
肥西简介

肥西概况肥西地处安徽中部、合肥西南、巢湖之滨,古为“淮夷”、楚国、九江郡、庐州府辖,1948年建县。
现辖4乡10镇2园区,总面积1970平方公里,人口90万,素有“淮军故里、改革首县、巢湖明珠、花木之乡”之美誉。
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苗木花卉生产大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初级卫生保健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省综合实力十强县、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全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全省第一养禽大县、全省蚕桑生产十强县、全省文化先进县、全省农村卫生示范县、全省教育强县、全省双拥模范县、全省平安县、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全省十佳投资环境县、全省十佳环境优美县。
肥西区位优势明显。
东接合肥滨湖新城,北连合肥高新区、经开区、科技示范区和政务文化新区,处于合肥经济圈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地带,已与合肥融为一体,城乡互动、共同发展的平台全面形成。
交通条件十分便捷,县城上派距市政务中心7分钟车程,合九、宁西、合武铁路以及合宁、合芜、合界、合叶等高速和206、312等国道穿境而过,建设中的1000吨级派河航道经巢湖可达江通海,建设中的4E级新桥国际机场坐落肥西北郊,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分别位于南京、武汉、上海市1小时、2小时、3小时交通圈内。
肥西自然环境优美。
东依全国五大淡水名湖——巢湖,南拥千年水乡古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三河,中枕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紫蓬山。
全县拥有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14个,省、市星级农家乐49家。
县城上派紧临中国中部第一苗木花卉基地——三岗基地,四季花木葱笼,四水婉转环绕,是一座宜商宜居的现代化滨水生态园林城市。
肥西文化积淀厚重。
境内发现古埂岗等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4处,商、周时期人类居住遗址100多处,有舒王墩汉墓园、太平天国“三河大捷”古战场、清代淮军将领庄园圩堡群等重要遗址,是清代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两广总督张树声的故乡和现代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客居地。
古巢湖十景介

古巢湖十景简介位于巢湖之滨的巢县,昔称古巢国,历史悠久,乃文化之乡,风景秀丽,山水宜人。
历代沿传十景最佳。
康熙〈〈巢县志》有大秀晴云、焦湖秋月、金庭曲水、王乔仙洞、半汤温泉、浮丘钓台、洗耳芳池、牛山晚眺、云阁览胜、芙蓉翠霭十景形胜图。
由于沧桑多变,代嬉、兵燹,这些景致今已有存有废,后人传说也不一,有的袭用原名,有的重新雅化。
考最近文字记载,则有巢湖新月、板桥落日、屋内行舟、洗耳方池、金庭曲水、王乔古洞、半汤温泉、岱岫晴云、芙蓉叠翠、浮丘钓台为十大景致。
一些文字介绍并非现实状况,多半是古人笔下的素描。
巢湖新月此景,秋天晚眺为佳。
每当秋高气爽,银钩西坠之时,登上卧牛山顶,凭览新月平湖,真乃别有意境:巢湖环峰似屏,湖平如镜,桅灯渔火交错生辉,亏月繁星沉映水面,天水上下汇成一色。
活朝巢县知县孙朗有诗云:“明湖荡微波,光浮迭绮毂。
月是此中生,还疑此中没。
”生动地描写出巢湖月夜水中天的景色。
板桥落日时值初秋,夕阳西照,登牛山之巅,凭眺板桥(此桥原是板桥,明朝举人张永芳捐助改建为石桥),可见一轮红日,坠落桥衡之中,故名“板桥落日”。
此时,“夕阳红于烧,晴空碧胜岚”,西天巧云如画,白态千姿,板桥落日,点缀于天然图画之中,其为奇绝。
屋内行舟昔日城南内河,为合、庐、舒、巢四县水上运输必经之道。
夹岸茶楼、商铺,隔河相对。
每日傍晚,上下船只,云集于此,桅杆林立,帆篷交错,船只停靠码头,徐徐航行,移动于夹岸河中,远眺此景,恰似屋内行舟,惹人生趣。
近年因水利建设事业发展,湖口建有节制闸,航线改道,此景已不复现。
洗耳方池洗耳方池的遗址,在城东现物资局附近。
洗耳池的由来,据《巢县志》记载:尧欲召许由为九洲长,许不就,心不悦,恶其污耳,用池水洗耳,适逢巢父牵牛而来,问其故,许由告其事,巢父认为洗耳污及池水,不能饮牛,遂牵牛而去,此地遂传为“洗耳池”。
明朝万历年间,知县陈经言,用秋瓦石修方池,故改名“洗耳方池”。
金庭曲水此泉位于城北10里许的马脊山麓,名曰“杏花泉”,乂叫“金庭洞”。
漫步“庐州古城”

漫步“庐州古城”作者:沈海滨来源:《华人时刊》2024年第03期合肥,古称庐州,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地处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襟江拥湖,原是三国故地、包公故里,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该地而得名。
美丽的“庐州古城”我第一次知晓庐州,是通过许嵩的那首《庐州月》和《少年包青天》里面的庐州府。
合肥素来便以包拯故里闻名于世,在我的认知里,开封的那座包公祠以及包拯在开封的那些故事并不陌生,但若是说起合肥与包公之间的关系,那我唯一能想到的便是中学时古文背诵的那句:“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夜景,是城市的第二张面孔,天色渐晚时,我来到合肥市最大的惠民夜市———罍街。
“罍(lé)”在古时是盛酒的器具,“罍街”以此而取名,寓意着这里的人在招待客人时从不吝啬美酒好菜以及他们热情好客、豪爽实在的为人风格。
这里不仅有安徽本土的特色美食,更是集合了淮河两岸以及全国各地的知名小吃及老字号餐饮。
青砖黛瓦的仿古建筑井然有序地排列着,餐馆、酒馆前的门牌古拙雅致,一片灯火阑珊,暖意融融。
这里的美食真的多到数不清,一路逛下来相继映入眼帘的除了有庐州汤包、吴山贡鹅、鸭油烧饼、庐州烤鸭等安徽本地美食之外,还有重庆小面、武汉热干面、新疆炒米粉等各地美食,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味道。
在合肥古城里,从城南到城西再至城北、城东,包河、银河、琥珀潭、黑池坝、南淝河,河网纵横,护城环绕。
漫步于护城河边,我感受到了喧闹中的静谧。
一座城,数不尽的是沧桑;古城人与护城河相伴,满满都是说不尽的故事。
踩在护城河边的台阶上,我试图寻找城市的历史印记,触摸老城的历史文脉。
护城河两岸都是合肥人最喜欢的漫步地儿,尤其是满眼翠绿的包河。
关于包河,合肥人都不陌生。
它原本是护城河的一段。
据说,宋仁宗欲赐庐州城给包拯,他却坚辞不受,最后要了一段淤塞已久的护城河。
河产不比田产,分不开卖不掉,穷不着也富不了,包拯的后代多依河而居,靠捕鱼挖藕采莲为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巢湖之滨,派河渚岸,蓝蓝的天空白云朵朵,绿绿的大地山青水秀。
这是一片名为肥西的热土,她的儿女们辛勤的耕耘,抛洒着肥西人高尚的情怀,践行着“朴厚趋新开放包容”的肥西精神。
肥西县区位优势明显,是正在构建中的合肥经济圈和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地带。
肥西县发展势头迅猛,连续7年位居全省经济十强县,连续6年进入中部百强县,连续3年跻身全省唯一的“全国百强县”。
在197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90万肥西人民用汗水铸造了417.1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
百业俱兴正当时,政通人和在此地。
肥西精神是烟雾缭绕下紫蓬山的朴实和厚重;
肥西精神是小井庄发中国农村改革之初声的无尽活力;
肥西精神是借势跨越,借船出海的开放态度;
肥西精神是古镇三河的海纳百川,兼收并蓄。
古人说:“深沉厚重,乃第一等资质”厚德载物,厚积薄发,如大山崇高博大,如大海深邃谦恭,是一种淡定从容、守静笃敬的品格,是一种平凡可亲又超凡可敬的风貌。
朴厚,装不像,秀不美,那是实实在在的纯净和纯粹;不扭曲,不蚀变,那是本分本色本然的坚守;能忍让,能吃亏,那是心灵的富有。
肥西人朴厚可爱,近乎愚钝,,却是大智若愚;肥西人朴厚可敬,堪为世范,却是普通寻常。
肥西人舍弃旧俗,追求新潮,与时俱进,创新不止。
趋新的肥西人拥有敢为人先、敢越雷池的气魄,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聪颖,更担当着舍我其谁、时不我待的责任。
取人之优,取人之长,做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之事,走高、精、尖之路,显我肥西恢弘之气度。
泰山不拒细壤,江海不择细流。
中华民族开放包容的传统源远流长。
肥西人开放包容的肚量是气吞山河、兼收并蓄的自信、自强和开明。
肥西人民的开放包容,从谏如流,从善如流,为跨越式发展带来丰富的养料;博采众长,开拓创新,为跨越式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本着朴厚、趋新、开放、包容的肥西精神,肥西人民鉴证着肥西十五、十一五期间以及十二五初期的快速发展。
在工业上,肥西充分发挥省城郊县的优势,走出了一条既与省城工业相互依存、又具有县域经济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在社会民生方面,2003年9月肥西在全省、全国率先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也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上,与工业一样可圈可点,走出了一条都市型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2013年是十八大后的开局之年,……………………{结尾帮我高一下,帮我取个名字}修改修改字数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