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学考试要点

公司治理学考试要点
公司治理学考试要点

第一章新兴学科的诞生

1.企业制度演进的脉络:

古典企业制度(业主制合伙制)现代企业制度(公司制)

2.公司治理内涵:

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的一种制度安排。

3.公司智力学在管理学科中的地位(与其他专业管理学的区别):

①、导向:

战略导向“公司向何处去”vs 任务导向“使公司怎样到达那儿”②、侧重点:

对是否恰当决策与经营管理进行监督控制vs 业务经营管理

③、主要作用:

保证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的正当有效性vs 如何使专业经营管理更有效率效力

4.公司治理的学科性质:

交叉学科、应用学科、新兴学科

5.公司治理学的特点:

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文化性、演化性

6.公司治理学的研究方法:

①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②制度分析方法③比较分析法④实验研究方法

第二章理论框架与基本问题

1.公司治理的当事人:

①债权人、经营者、雇员;②供应商、客户和社区、政府

2.公司边界:

①财产边界;②组织边界;③法人边界

3.公司治理边界:

指公司当事人在公司中专用性资产的维度和半径所形成的范围公司治理边界的内容包括:

①主要当事人组成的组织结构,形成一定的制衡关系②董事与董事会作为股东代表在相互博弈以及与其他当事人的博弈均衡③接管威胁、代理权争夺、财务结构等博弈形态

4.母公司治理边界>子公司治理边界

公司治理边界主要类型:

①有限责任与集团子公司的治理边界②集团母公司的治理边界③网络经济中的公司治理边界

5.公司治理机制设计的主要原则:

①激励相容原则②资产专用性原则③等级分解原则④效用最大化的动机和信息不对称假设的原则

第三章股东权益:

谁是治理主体

1.股东权益:

是股东基于其对公司投资的那部分财产而享有的权益

2.普通股的权利:

剩余收益请求权和剩余财产清偿权;监督决策权;优先认股权;股票转让权

3.优先股的权利:

利润分配权;剩余财产清偿权;管理权

4.股东权益与债权人权益的比较:

①在公司经营中所处的地位不同:

参与权益vs不参与权益

②承担的风险不同

③偿还期限不同

5.股东会议的形式:

普通股东会议(每年一次)和非常股东会议(非定期临时)

6.股东会议的表决制度:

①举手表决(一人一票)

②投票表决(法定表决制累加表决制)

③代理投票制

7.中小股东维护机制:

①累计投票权制度;

②强化小股东对股东大会的请求权召集权和提案权;③④⑤⑥类别股东表决制度;

建立有效的股东民事赔偿制度;

建立表决权排除制度;

完善小股东的委托投票制度

⑦引入异议股东股份价值评估权制度

⑧建立中小股东维权组织

8.类别股东表决制度:

指一项涉及不同类别股东权益的提案,需要各类别股东及其他类别股东分别审议,并获得各自的绝对多数同意才能通过。

9.表决权排除制度:

指当某一股东与股东大会讨论的决议事项有特别的利害关系是,该股东或其代理人均不得就其持有的股份行使表决权的制度

10.异议股东股份价值评估权:

指对于提交股东大会表决的公司重大交易事项持有异议的股东,在该事项经股东大会资本多数表决通过时,有权依法定程序要求对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的“公平价值”进行评估并由公司以此价格买回股票,从而实现自身退出公司的目的。其实质是一种中小股东在特定条件下的解约退出权

11.股东权益至上理论:

根据古典的资本雇佣劳动理论,资本家出资购买设备、原材料,雇用工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就是实现资本增值,因此,资本的投入者即是企业的所有者,企业是资本投入者的企业,企业经意以股东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管理者服务于股东,股东是公司剩余风险的承担者,股东拥有使用、处置、转让其产权的权力,管理者的目标就是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

12.股东利益至上理论的局限性:

①企业价值增值来源包括物质资本和非物质要素,现代企业中,无形资产占公司总资产的份额提高,知识资本发挥重要价值增值作用

②人力资本是企业价值增值的重要资源,企业职工与股东一样承担了与企业经营效益相关的风险

③股权的分散和流动降低了股东承担的风险,其关注企业的积极性减弱

④经营环境变化使越来越多的个人和群体的利益受到企业业绩的影响,企业演变为“社会的企业”

13.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要点:

①股东并不是唯一的所有者,他们只能拥有企业的一部分②职工、债权人、供应商都可能是剩余风险的承担者,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应该参与公司治理③从企业发展的贡献上说明了重视非股东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必要性④从产权角度论证了其“新所有权观”的合理性。

14.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不足:

①将股东利益至上的企业单一目标转向服务于满足相关利益主体的多目标,导致公司无目标②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公司治理成本高、效率低③强调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企业管理者对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负责,相当于让他们对谁都不负责④没有具体标准难以构建模型缺乏可操作性

第四章董事会和监事会:

设置与运作

1.董事的权利(一般权利):

①出席董事会会议②表决权③董事会临时会议召集的提议权④参与行使董事会职权的权利

2.董事的义务①勤勉义务②诚信义务③私人交易限制义务

3.董事会的运作:

①董事会决策②规划董事会会议③召开董事会会议

4.监事会设置的国别差异:

①xx:

股东与职工双向控制下的监督机制

②xx:

可选择的监督方式

③xx:

公司内部不设监事会,相应的监督职能由独立董事发挥

第五章独立董事:

实质重于形式

1.一般独立性:

描述一个具有对称信息、完全流动性的经济主体(个人或企业)根据自身的偏好目标,选择进入或退出某一契约的自然状态。

2.特殊独立性:

描述一个具有非对称信息、不完全流动的经济主体(个人或企业)根据自身的偏好目标,基于已有信息和流动性状况,选择进入或退出某一契约的自然状态。

3.名义独立性:

指担任独立董事的人员符合市场监管部门有关独立董事“独立性”的相关规定,具备担任独立董事的资格。

4.事实独立性:

指独立董事在公司重大决策参与方面能够做出独立判断并发挥相应的作用。

5.制约独立董事发挥作用的因素:

①过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导致独立董事缺乏流动性

②上市公司经理人员缺乏聘请独立董事的动力

③独立董事能力欠缺

④独立董事受制于诉讼风险

6.独立董事决策参与机制的设计:

①强化董事会②独立董事战略参与③独立董事战略参与的具体措施:

战略审计第六章高层管理者:

激励与约束

1.高层管理者激励机制的理论依据:

①激励相容理论②信息显露性原理

2.高层管理者激励机制的主要内容:

①报酬激励机制②经营控制权激励机制③剩余索取权激励机制④声誉或荣誉激励机制⑤聘用与解雇激励机制⑥知识激励机制

3.报酬激励机制:

对高层管理者的报酬激励一般由固定薪金、股票与股票期权、退休金计划等构成(其中股票期权既是激励又是约束)

4.高层管理者的约束机制

①内部约束:

公司章程、合同约束、偏好约束、机构约束、在激励中体现约束

②外部约束:

法律约束、市场约束、道德约束、新闻媒介约束

5.高层管理者约束机制建立的理论基础:

①现代公司理论:

公司产权与委托-代理中的利益冲突、非对称信息②公司监督机制原理:

内部权力的分立与制衡

6.当前我国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约束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①约束主体社会化②约束对象扩大化③约束原则绝对化④约束形式简单化

7.西方国家在高管激励与约束机制经验:

①xx:

卓有成效的国有企业监管方式

②xx:

富有特色的升级提干标准

第七章证券市场与控制权配置:

走向成熟

1.证券市场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通过证券市场进行控制权配置是公司外部治理的重要方式之一

2.证券市场在控制权配置中的作用:

①证券市场的价格定位职能为企业控制权配置主体的价值评定奠定了基础

②发达的资本市场造就了控制权配置主体

③资本市场上投资银行等中介机构的职能多样化为企业控制权配置提供了重要推动力

3.企业并购战略:

xxxx、xxxx、适应xx

4.公司防御与应变:

公司接管防御、公司应变

5.公司剥离的方式:

部门出售、股权分离、持股分立

6.信息披露的必要性:

①公司管理层缺乏主动披露的激励②信息披露是有成本的

7.信息披露的价值:

公司披露信息的动力在于获得资源的低成本,真实、完整、及时的信息可以增强投资者的信息

8.信息披露的目标:

提升信息透明度

9.信息披露的作用:

①有利于保护投资者②加强对经营者的约束和激励③促进控制权市场的发展

10.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包括三类:

①上市信息披露如对一级市场的招股说明书和对二级市场的上市公告书

②定期信息披露如年度报告、中期报告

③临时信息披露重要事件公告、收购与合并公告

第八章银行治理:

从治理者到被治理者

1.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作用):

①专家式债权监督②市场评价式监督③作为公司股东而参与公司治理

2.银行作为债权人对公司治理的参与:

①约束作用:

债权的现金流约束和期限约束;债务契约的限制;破产机制的作用②监督作用:

债务契约所授予银行的监督权力;公司存在接受银行监督以提高自身声誉的激励

4.银行治理的特殊性:

①商业银行有特殊的经营目标

②委托-代理关系复杂

③存款保险制度的负激励

④市场及竞争程度的特殊性

⑤管制的影响

⑥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特殊性

⑦银行业的并购成本大大超过一般公司

⑧银行合约的特殊性

⑨银行产品的特殊性

5.银行管理的一般模式:

①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应更多地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②目标应包括商业银行本身的安全和稳健

③治理机制设计应偏重内部治理机制,审慎运用外部治理机制

第九章机构投资者治理:

从幕后到台前

1.机构投资者:

指用自有资金或者从分散的公众手中筹集的资金专门进行有价证券投资活动的法人机构,包括证券投资基金、社会保障基金、商业保险公司和各种投资公司等

2.机构投资者的种类:

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共同基金与投资公司;养老基金

3.机构投资者的特点:

①在进行投资时追求的是具有中长期投资价值的股票

②都拥有行业及公司分析专家、财务顾问等,具有人才优势③

4.

5.

6.

第十章集团治理:

解开法人的面纱

1.母子公司:

当公司A绝对控股B公司,或没有处于绝对控股状态但却控制其董事会,使得公司A的意志能够在B公司的决策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则称公司B为公司A的子公司

2.xx公司:

公司A以少数股权参股B公司,且公司A在B公司的董事会中只有发言权,其意志在公司B的体现程度取决于B公司董事会成员间讨价还价的结果,

此时称公司B为公司A的关联公司;或者公司A和公司B同为一公司的子公司,则二者为关联公司

3.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

①间接控制

②直接控制

③混合控制

4.xx公司间的合作:

①信息交流②高级管理者互派③xx交易

5母公司滥用xx交易的形式:

①产品买卖中滥用关联交易②③④⑤转让、置换和出售资产中的滥用关联交易

资金拆借中的滥用xx交易

托管经营中的滥用xx交易

贷款担保中的滥用xx交易

可以利用股东身份,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参与上市公司的治理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途径:

①行为干预②外界干预

我国的主要机构投资者:

证券投资基金、证券公司、三类企业(国企、国控、上市公司)成熟的机构投资者的特征:

专业、理性、守法

⑥债务充抵中的滥用xx交易

⑦无形资产的使用和买卖中的滥用xx交易

7.企业集团:

是指作为独立法人的市场交易主体在长期交易中为了克服市场失灵与组织失灵、更有效率的实现交易,通过产权和战略性契约的连接而形成的中间型组织。

第十一章

跨国公司治理:

文化对接的瓶颈

1.跨国公司治理的内涵和特征(问题):

①跨国公司治理面临更加多样的法律制度框架

②跨国公司内部交易超越了单一国家监督的范围

③跨国公司治理凸显了社会责任监督机制的缺失

2.母公司的治理传统:

①xx模式:

两极中心②xx模式:

集权制③xx模式:

分权制

3.跨国公司不同发展阶段的母子公司治理:

集中控制→分权→再集中

4.跨国公司战略与母子公司治理

①国际战略条件下的母子公司治理:

母公司始终保持对国外子公司的战略、营销、财务和生产活动的严格控制,国外子公司仅仅是母公司生产与销售机构的“微型复制品”②多国战略条件下的母子公司治理:

母公司仅控制底线,将其海外子公司作为独立的业务来对待。子公司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自主管理自身的经营,拥有自己的当地生产设施、营销战略和分销体系,利用当地的原材料并雇用主要来自东道国的人员

③全球战略条件下的母子公司治理:

采用一切方法来实现其产品在成本和质量上的最佳定位。营销战略一般由母公司统一制定,一旦母公司退出一项新产品,子公司的角色就转变为执行者

④跨国战略条件下的母子公司治理:

超越国际战略、多国战略和全球战略的局限性,重新对公司的资产和能力进行组合

5.xx企业跨国经营的特殊性:

①形成机制:

发端于计划经济体制

②网络组织属性:

基于行政治理和关系治理

6.xx企业跨国经营中的治理难点:

①行政型治理模式向经济型治理模式转变

②跨国经营过程中控制权力的合理设计

第十二章

网络治理:

公司治理的延伸

1.网络组织的兴起:

①社会平台②经济平台③技术平台

2.网络治理:

以治理目标为导向、治理结构为框架、治理机制为核心、治理模式为路径、治理绩效为结果的复杂运作系统。网络治理是对网络组织的治理,治理行为的主体是合作诸结点,客体是网络组织这一新型组织形态,治理过程是具有自组织特性的自我治理。

网络治理具有活动的多维性和要素的多样性

第十三章

治理模式:

是否趋同

1.外部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的特点:

①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比例较大

②公司控制权市场在外部约束中居于核心地位

③经理报酬中的股票期权的比例较大

④信息披露完备

2.内部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的特点:

①董事会和监事会分立

②企业与银行共同治理

③公司之间交叉持股

3.家族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的特点:

①所有权主要由家族控制

②企业主要经营管理权掌握在家族成员手中,企业决策家长化

③经营者激励约束双重化

④企业员工管理家庭化

⑤来自银行的外部监督很弱

4.公司治理模式的趋同化:

①OECD准则正逐渐成为公司治理的国际标准

②机构投资者作用加强,相对控股模式出现

③财务报告准则趋同

④利益相关者日益受到重视

⑤法律的趋同

第十四章

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

路在何方

1.内部人控制:

在私有化场合,多数或相当大量的股权为内部人持有,在企业仍为国有场合,在企业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内部人的利益得到有力的强调

狭义:

在所有者(出资人)缺位的条件下,由企业经营者或员工实际控制了企业的情况广义:

的内部人控制部件包括经营者和职工(雇员)群体,也包括大股东

2.“内部人控制”在xx的具体表现:

①股权结构:

“内部人控股”、“股权高度集中”和“寡头控股”

②治理结构:

“经理控制”与“寡头控制”

3.xx案例:

“内部人控制”还是“行政控制”

①股权结构:

股权分割与国有股“一股独大”②治理结构:

“行政控制”下的经营者控制第十五章

公司治理原则与评价

1.公司治理原则:

指导公司治理实务的基本原则

2.在诸多公司治理原则中,影响最大的是《OECD公司治理原则》,它对许多新兴市场和经济接轨国家公司治理原则的制定起到很强的指导意义

3.公司治理原则是介于经济理论与法律之间的不具有法律强制力的事务细则,它不谋求替代或否定有关的法律法规

4.①②

③公司治理原则的层级体系:

国际性组织层次

政府与各类中介组织层次

机构投资者层次

④金融机构层次

⑤企业层次

5.公司治理评价的根源:

两权分离

6.xx公司治理指数系统(CCGI):

评价内容--公司评分:

股东权益、控股股东行为与股东大会,董事和董事会,监事和监事会,经理层,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六个维度

7.xx公司治理评价原则:

①目的性②科学性③可比性④定量与定性相结合⑤整体性⑥可行性

8.xx公司治理评价指数的作用:

①加强监督②指导投资③强化信用④诊断控制⑤提升研究水平

高等教育学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第1题: 我国近代最早的新型大学是 1895年创办的()。 A 、京师同文馆 B 、天津西学学堂 C 、京师大学堂 D 、清华大学 ?正确答案:B 第2题:人们溯源现代高等学校时,一般都认为是( ) A 、西方古希腊时代 B 、中国的殷商时代 C 欧洲中世纪大学 D 、资产阶级工业革命时期 ?正确答案:C 第3题: ()决定着高等教育体制。 A 、政治体制 B 、经济体制 C 、文化 D 、人口 ?正确答案:B 第4题: ()是现代高等学校的根本使命。 A 、培养专门人才 B 、发展科学 C 、服务社会 D 、国际合作 ?正确答案:A 第5题: ()是实现高等教育目的的手段 高 等 第1部分: 单选((30分)) 教 育 学 模 拟 考 试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正确答案:B 第6题:高等教育入学率()属于大众型教育阶段。 A 3%内B、15% 内C、15%^ 50% D 50%以上 ?正确答案:C 第7题: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是()。 A、计划分配 B、双向选择 C、市场配置 D、自主择业 ?正确答案:D 第8题: 高校中师生关系一般不能表现为()关系。 A、工作 B、情感 C、道德伦理 D、特殊 ?正确答案:D 第9题: 高校教师面对的是青年和成年人,劳动职责也是多方面的。体现出大学教师工作的( )特点A、复杂性B、创造性C、长效性D、协作性 ?正确答案:A 第10题: ()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和最核心的位置。

A、教师和学生 B、教育手段 C、教育方法 D、课程 ?正确答案:D 第11题: 高校课程建设的重点应该是:()。 A、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 B、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C改革教学基本条件 D重视课程管理 ?正确答案:A 第12题:()是当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突岀的特点。 A、专业性 B、教学与科研结合 C学生学习的自主性D、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联系 ?正确答案:B 第13题: ()是高校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基本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结。 A、课堂教学 B、实验操作 C、毕业实习 D、毕业设计(论文) ?正确答案:D 第14题:学分制的缺点之一是()。 A、难以反映学习的质量 B、难以因材施教 C难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D、难以发挥学生的特长 ?正确答案:A

高等教育学考试要点第九章 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重点试题解析

高等教育学考试要点第九章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重点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句话是片面的或不正确的?( ) A.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B.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 C.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是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D.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而不是学生独立的发现活动 2.在教学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教师是主体B.学生是主体 C.教为主导,学为主体D.A、B和C均不正确 3.就教学的静态结构而言,教学是由多项内容构成,不属于其构成内容的是( )。 A.教学内容B.教学媒介C.教师和学生D.教学原则 4.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认识过程,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 )是构成教学过程的主要活动。 A.被动学习B.自主学习C.间接学习D.接受学习 5.学生的学习,一般地说主要是系统地学习( )的过程。 A.直接经验B.直接知识C.间接知识D.新的知识 6.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是教学工作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自学能力和( )是学生能力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 A.记忆能力B.创新能力C.科研能力D.辨别能力

B.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的原则 C.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 D.学科专业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的原则 10.在高等教育中,既要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共性中的个性,又要重视个性的发展离不开共性的支持,这是( )教学原则决定的。 A.知识积累与智能发展相结合B.因材施教和统一要求相结合 C.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D.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 11.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与探索研究的能力,这是( )原则决定的。 A.知识积累与智能发展相结合B.理论联系实际 C.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D.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 12.只有将各教学原则紧密结合在一起,彼此互相补充,实现教学原则体系的( ),才能更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 A.整体化B.系统化C.最优化D.紧密化 → 二、填空题 1.教学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特殊的( )。

病案信息学考试要点电子版本

病案信息学考试要点

1.病案的作用?分别用于什么地方? ①医疗作用备忘可复习和掌握病人的健康史,对于病人的病情判断、诊疗计划至关重要。 ②研究作用备考用于临床研究与临床流行病学案例的研究 ③教学作用备考病案被誉为活的教材。教科书是临床的典型病例,在实际工作中,不典型病例是很常见的。 ④管理作用备考病案中包涵了大量医疗数据信息,这些数据已成为管理者的重要管理依据。 ⑤医疗付款作用凭证病案如丢失,等于在医疗付款中失去凭据,会遭拒付。医嘱中记录了什么,那么相应的病案记录中也必须有对应记录或报告单。 ⑥医疗纠纷和医疗法律依据作用守信、备考守信是医患之间建立的法律关系,除此之外,还涉及备考功能,它可以证实医疗活动的真实性。 ⑦历史作用备忘、备考病案记录了人的健康史以及对疾病的抗争史,也可以反映某一时期的特殊历史事件。 2.世界上第一个病案室? 1897年建于美国波士顿麻省综合医院 3.病案人员床位比? 发达国家:病床/病案管理人员一般为:10-15:1。 2010年原卫生部医管司重新修订的《全国医院工作条例、医院工作制度与医院工作人员职责》中规定: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专门从事住院病历管理的人员与医院病床比不得少于1:50;专门从事门诊病历管理的人员与医院日均门诊量的比不得少于1:300。 4.集中挂号的缺点是什么? 优点:符合人们传统就医习惯,患者进入门诊大厅就可以挂号,且方便患者挂多个科的号,及节省挂号工作人员。 缺点:挂号集中在一处,挂号高峰时段人多拥挤。 5.临时就诊卡的特点? 是指每次就诊发一张卡,它的ID号是一个序列号,不能将病人的不同次医疗信息关联起来。

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重点考点复习资料

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 网络传播双向互动“推”与“拉”是如何体现的,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电脑网络采用的要求用户高度参与、从信息之海中按需“拉”取信息的传播方式,它同传统的大众传媒如电视将信息“推”给受众的传播方式截然不同。“推”技术的作用:按照用户要求为用户代劳从网上信息海洋选出某些信息,将它们“推”给用户。“推”技术可以说是“推”中有“拉”。不同的用户可以让“推”技术将不同的信息内容“推”给他们。“推”技术的出现促使学术界进行思考: ①出现“推”技术后人们使用互联网络的发展趋势如何? ②出现“推”技术的驱动因素有哪些? ③仿效电视模式,经济上依靠广告收入,是否为正走向商业化的电脑联网业指出了一条有效的出路? ④它是否会关系到互联网络的潜在功能的发挥? ⑤国外强调该技术在方便用户接收、使用网上信息中的作用,我国关注“推”技术可用作网络管理工作。这是否体现了不同文化观察这一新兴技术时的视角不同? 1、控制 一般含义“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越出范围”。 在传播学中,控制有两层含义: (1)施控,传播者对信息流通所进行的干预、影响; (2)受控,传播者也会受到所处时代、社会的制约。 2、控制研究 专门考察传播者及其活动特征,揭示传播者同时代社会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控制研究包括三项内容: (1)探讨传播者施控行为及规律; (2)探讨传播者受到时代、社会的控制; (3)分析各种控制形态。 传播功能研究走向式微的原因。 第一,传播功能研究主要采用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观点。这一理论有着先天的局限,限制了传播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后,社会冲突理论取代了结构功能主义在社会学研究中的主流地位。作为传播功能研究的理论来源和基础的结构功能主义,在60年代以后它的地位已被社会学的社会冲突理论所取代。由于结构功能主义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的立场出发,注重研究社会整合、共同意识和力量均衡,忽视社会体系与其他有机体的差异,并转移了人们对变迁与冲突等社会现象的注意力。这样,也就不可能提出和处理充满冲突和需要根本变革的当代社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传播学研究自身的发展决定了传播功能研究的式微。现在,传播功能已经列入传播学的主要内容,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传播学研究范围十分宽广,传播功能研究仅是有关传播体系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当众多的传播理论的开拓后来居上之时,传播功能研究也就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辉。 一、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提出的传播的社会功能

高等教育学整理试题

选择 1.高等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是……专业性 p3 2.在中国古代,带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教育活动出现的时间是……三千年前 p15 3.在我国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宋代四大书院”是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和……石鼓书院 p16 4.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确定的标志是……太学的建立 p16 5.欧洲中世纪大学的特点是行会性、自治性和……国际性 p18 6.欧洲中世纪大学实行专业教育,组织教学活动主要围绕的四大学科是……文法医神 p19 7.第一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学者是……洪堡 p24 8.在西方,首开研究生教育先河的是……柏林大学 p25 9.在美国,1862年生效的旨在通过赠地建立学院,以培养农业机械工程技术人才的法案是……《莫利尔法案》 p28 10.赠地学院运动中诞生的两所著名大学是康奈尔大学和……威斯康辛大学 p29 11.“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首先提出这论点的是……威斯康辛大学 p29 12.著名的“威斯康辛思想”明确的把大学的主要职能由单纯培养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拓展到……服务社会 p29 13.最早确定高等学校服务社会职能的国家是……美国 p29 14.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与功能的学校是……京师同文馆 p32 15.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并予以实施的《癸卯学制》,将高等教育由低到高分为三级,即高等学堂、大学堂和……通儒院 p33 16.首开中国研究生教育先河的是……通儒院 p33 17.大力倡导教育“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的是……蔡元培 p33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1995年 p41 19.《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1998年 p41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的时间是……1993年 p41 21.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规定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p44 22.阶级关系规定了高等教育的……利益追求 p45 23.决定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利的主要因素是……政治 p48 24.决定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是……经济 p53 25.制约高等教育结构完善程度的主要因素是……经济 p54 26.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人是……舒尔茨 p72 27.美国1929-1957年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有33%归因于教育。提出者是……舒尔茨 p72 28.高等教育对文化的发展作用主要表现在传承文化、改造文化和……创新文化 p75 29.高等教育目标具有主观性、客观性和……复杂性 p87 30.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活动的总方向、依据和……归宿 p89 31.培养为社会和国家服务的人才的高等教育目标所体现的价值观是……社会本位 p90 32.教育史上片面强调传授知识重要性的学派是……实质教育论 p93 33.学校培养目标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 p93 34.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称之为……科类结构 p94 35.高等教育由原来的“英才教育”演变为“大众教育”的时期是……19世纪后半期 p96 36.我国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p102 37.高等学校专业具有“双重性”,即学科性和……职业性 p103 38.高校课程的纵向结构包括普通教育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 p114 39.根据“泰勒原理”,课程编制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或阶段,即确立目标,选择经验,组

高等教育学复习要点

《高等教育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 1.高等教育的概念 高等教育通常是指一切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之上的专业教育。 2.高等教育学的概念 高等教育学是适应高等教育的需要,立足于高等教育而产生,是一门以研究高等教育规律为任务,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的高级人才为直接目的的学科——它涉及研究并阐述高等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及发展趋势等诸多方面的理论问题。 3.中外高等教育发展概述 4.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 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高等教育为国家培养高级建设人才;二是高等院校为社会生产科学技术。在这方面,世界各国都在进行不断的改革和探索,呈现出两方面的特点:一是产、学、研三结合的一体化;二是建立高水平的科研基础。 5.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意义 第一,研究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工作者自身修养的需要; 第二,研究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需要; 第三,研究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工作者知识结构与学识修养的需要。包括学识素养、教育学识和专业知识方面的修养。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功能与结构 1.高等教育的结构及其概念 高等教育结构,则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构成状态和比例关系。高等教育结构包括高等教育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方面。 2.高等教育的功能 功能是系统结构要素之间和系统与其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通常以系统所发挥的能量、作用和功效表现出来。可以说,功能是事物或系统本身所具有的能力 3.高等学校的职能 职能则是作为一种社会机构或部门,由于其特殊的地位所应发挥或履行的职责,它是社会机构所应承担的社会职责和履行这种职责的能力的统一体。 4.高等教育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系统内部各种要素有机联系与相互作用形成一定的结构,而系统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则产生了特定的功能。因此,功能总是具有一定结构的系统的功能,而结构也总是具有某种功能的系统的结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没有结构的功能是不存在的,而没有功能的结构也是不存在的。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功能则是结构的外部表现。 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具体表现为: 1)高等教育结构决定高等教育功能; 2)高等教育功能反作用于高等教育的结构。

09级病案信息学复习题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50分。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写到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A 1.我国现代病案管理始于()年。P11 A.1921年B.1922年C.1920年D.1923年 A 2.我国病案库房保存的标准为()p63 A.温度标准为14~20度,相对湿度为45%~60%。B.湿度标准为14~20度,相对湿度50%~70%。C.温度标准为20~25度,相对湿度为45%~60%。D.温度标准为20~25度,相对温度为45%~60%。(温度标准为14-24度,相对湿度45-60度) B 3.我国医疗机构现在执行的是哪一年卫生部颁发的修订后的国家病案首页填写标准()。P88 A.2000年B.2001年 C.2002年 D.1990年 A 4.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对于二、三级医院的分级管理标准值为()p174 A.≤0.5% B.<1% C.>0.5% D.≤1% A 5.合格病案评分标准是()分。P141 A.≥75分 B.>60分 C.≥70分 D.≥65分 A 6.以下哪种随诊多用于医院的医技科室,对已经作出的诊断进一步核实,以辨明诊断正确度。P109 A.诊断性随诊 B.观察疗效性随诊 C.预防性随诊 D.保健性随诊 C 7.以下哪个指标不是反映治疗质量的指标?()p162 A.治愈率B.好转率C.死亡率D.病死率 C

8.我国自()年将ICD-10作为新的国家疾病分类与代码标准。P228 A.1987年 B.1995年 C.2002年D.2001年 A 9.我国统一使用的手术操作分类编码是()。P285 A.ICD-9-CM-3B.ICD-10-CM-3 C.ICPM D.ICD-9-CM B 10.人类历史每一个病案室位于美国波士顿的麻省综合医院,建于哪一年?P10 A.1899年B.1897年 C.1900年 D.1888年C 11.2002年4月4日国务院颁发的(),第8条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要求,书写并妥善保管病历资料。P15 A.《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 B.《医师法》C.《医疗事故处理条例》D.《医院工作制度》 A 12.我国医院病床与病案管理人员的合理配比不应少于()。P17 A.50:1 B.40:1 C.100:1 D.60:1 D 13.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疾病分类合作中心?()p231 A.美国 B.中国 C.澳大利亚 D.加拿大 B 14.()是病案的唯一标志。 P32 A .住院号 B .病案号 C .住院登记号 D .条码号 D 15.《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对病历复印有明确的规定,以下哪些人员不属于允许复印病案的人员()。P44 A.病人本人或其委托代理人 B .死亡病人亲属或其委找代理人 C .公检法等部门

湖南高等教育学试题1含答案

湖南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
考试类别(闭卷) : 题 号 一 二
8 教学与教育的关系是 A 教学是教育的唯一途径 C 两者相同 B 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D 不相干
( B

课程试题(A)
9 出资设立高等学校的机构和个人,称为高等教育的 考试时量:120 分钟 三 四 总 分 评卷人 C 主管者 D 举办者 ( A ) A 办学者 B 管理者
( D

10 1632 年出版的高等教育研究著作《大教学论》的作者是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 号内。 1.现行的高等学校领导体制实行( D ) 。 A.校长负责制 B.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C.党委集体领导制 2 社会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 A 服务社会 B 了解国情 C 培养学生 ) 。 D.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 C ) A 夸美纽斯(捷克) ; C 皮洛戈夫(俄国) ; 11 大学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是 A 主导作用 B 教师中心 C 辅助角色 ( B B 纽曼(英国) ; D 保尔森 ( 德国)。
( A D 咨询者 )

12..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 德、智、体诸育相结合; C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D 勤工俭学
B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 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 B ) D 学习要求 ( C ) D 德育活动 ( D B 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与推动者 D 教学过程的组织者 ( C ) )
3.以认识自然世界,探索自然规律为目的的研究活动是( A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综合研究
13 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叫做 A 培养目标 B 教育目的 C 专业目标
D.开发研究 ( C D 100% A 锻炼身体 B 艺术活动 C 教学工作 ) 14 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除了科学研究训练、 社会实践活动外, 最基本的是
4 作为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量化指标是毛入学率占适龄青年的 A 10%以上 B 15%以上 C 50%以上 ) 。
5 高校教师来源的构成状况是指( B A.专业结构 B.学缘结构
15 大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不是 C.学历结构 D.职务结构 A 自主发展和建构的主体 6.在活动发生后关于教育效果的判断称为 A.总结性评价 B.项目评 价 C.形成性评价 D.诊断 性评价 ( B D、体育 ) ( A) C 独立的探究性的学习者 16 广义课程是指 A 显性课程 B 隐性课程 C 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综合 D 实践环节
7 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是 A、德育 B、教学 C、智育
《高等教育学》 (A 卷)共 6 页第 1 页
《高等教育学》 (A 卷)共 6 页第 2

高等教育学考试试题 AB卷 及答案

高等教育学试题A卷 单项选择题 1.我国考试制度的建立始于()。 A.汉代 B.隋代 C.唐代 D.宋代 2.欧美教育史称世界上第一所大学是()。 A.雅典大学 B.赫克迈大学 C.阿资哈尔大学 D.萨莱诺大学3.大学的交流功能包括自由的学术氛围,校园的开放化,学科发展的综合化,还有()。 A.民族化 B.地域化C.国际化 D.时代化 4.美国在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上采用()。 A.中央集权制B.权力分散型 C.集权与分权结合型 D.高校独立发展型 5.高校教师来源的构成状况是指()。 A.专业结构 B.学缘结构 C.学历结构 D.职务结构 6.“真理就是有用”是哪种人生价值观的观点()。 A.享乐主义 B.存在主义 C.权力意志主义 D.实用主义7.做好大学德育工作,必须多方位,多层次形成合力,是指()。 A.层次性原则 B.情理相融原则 C.教管结合原则D.整体性原则8.学科发展的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主要涉及()。 A.学科的发展潜力 B.学科发展的成熟水平 C.学科发展布局的整体性 D.学科影响的社会性 9.最早的研究生教育出现在19世纪的()。

A.德国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10.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是()。 A.在校大学生 B.社会影响与学校师生的互动 C.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结合 D.全校师生员工 多项选择题 1.19世纪英国发动了新大学运动,其特点包含()。 A.打破宗教信仰限制B.重视技术教育 C.政府加强集权管理D.推行男、女同校E.提倡多元捐资办学 2.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进程中的标志是()。 A.办学主体多样化 B.办学形式多样化C.教育目标多样化 D.管理体制多样化E.教学内容多样化 3.从价值观考察的教育本质论包括()。 A.个人本位 B.经济本位C.社会本位D.文化本位 E.知识本位4.高校教师职业特点的多样角色包括()。 A.传道者 B.授业解惑者 C.示范者 D.管理者 E.研究者5.高校教师队伍的结构,主要指()。 A.职务结构 B.学历结构 C.性别结构D.专业结构 E.年龄结构6.德育工作的新特点是()。 A.人本性 B.理想性C.层次性 D.开放性 E.传统性7.德育工作中的消极观点有()。 A.务虚论 B.从属论 C.法德论 D.智德论 E.抵消论8.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有()。

病案信息学

11月11日考试15:20-----16:50 教学A楼202 第一章:绪论 1、当医疗记录未完成、未归回到病案科时,一般称为病历。 2、记录病人健康情况的记录可为文字形式,也可以使图表、图像、录音等其他形式。它们的载体可以使纸 张、微缩胶片、磁盘、硬盘、光盘或其他设备。 3、病案信息学是研究病案资料发生、发展、信息转化、信息传递、信息系统运行规律的学问。它是一个实 用性的边缘学科。 4、病案信息学的研究对象是病案管理、病案部门组织、信息加工技术、方法和标准。 5、病案信息管理工作的基本范畴? (一):收集(二):整理(三):加工(四):保管(五):质量控制(六):服务 6、病案资料的收集是病案信息管理工作的第一步,也是基础工作。 7、对于门诊病案,资料源头通常始于建卡中心或挂号室。 8、对于住院病案,工作流程应始于住院登记。 9、门诊病案的整理主要将记录按日期的先后顺序排放、黏贴。 10、住院病案的整理则分为3种排列方式:1、一体化病案(integrated medical record,IMD) 2、按资料来源排列的病案(source-oriented medical record,SOMR) 3、按问题出处排列的病案 (problem-oriented medical record,POMR)。第二种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方法。 11、手工加工的手段一般是采用索引形式。 12、目前我国病案信息管理加工主要是对病案首页内容的加工。 13、病案信息的作用? (1)医疗作用(2)临床研究与临床流行病研究作用(3)教学作用(4)医院管理作 (5)医疗付款作用(6)医疗纠纷和医疗法律依据作用(7)历史作用 14、病案的医疗作用主要是备忘。 15、医院管理也是应用了病案的备考作用。 16、病案管理向病案信息管理方向发展的具体表现是电子化病案。 第二章:病案管理部门的组织与职责 1、卫生部在有关的文件中明确指出病案科属于医技科室。 2、初级医疗机构的病案科应当隶属于主管医疗工作的部门,如医务科。二级以上医院病案管理科室应直属 医院院长、副院长领导。 3、比较理想的病案部门设置应包括门诊挂号室、住院处登记。 4、病床与病案管理人员的合理配比不应少语50:1. 5、卫生信息专业人员在病案科的比例不应少于50%。 6、获得技士、技师、主管技师的技术职称,可以从事病案管理中的专业技术工作。 7、“全国卫生行业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标准”,将病案管理工人分为:初级病案员、中级病案员、高级病案 员3个等级。 8、P25病案委员会的组织P26病案委员会的职责(看一看) 第三章:病案基础管理 1、病人姓名索引是医疗信息系统中最重要的索引。 2、病人姓名索引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1)病人的姓名(包括曾用名)(2)病人的联系地址(包括工作及家庭住址)(3)病案号(4)病人的身份证号(5)病人的出生日期(年、月、日)及年龄(也是鉴别病人的可靠信息)。(6)国籍、民族、籍贯、职业。 3、建立病人姓名索引的流程:(1)病人信息的采集(2)核对病人身份证明资料(3)填写病人姓名做银 卡(4)病人姓名索引的保存。

传播学概论复习(重点整理)

传播学概论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所谓传播,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 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传播三要素:信源、讯息、信宿 信息定义: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特点: ①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②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同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的科学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 1.人内传播: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 2.人际传播:由两个个体系统的互相连接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 3.群体传播:群体传播不仅存在着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 —群体意识、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 4.组织传播:企业传播与企业管理 5.大众传播:专业传播者、广泛受众、专业技术手段 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①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 ②社会信息系统是有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③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传受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 ④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 传播障碍——结构与功能障碍 传播隔阂——无意曲解、有意曲解 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存在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必然现象,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妥善地解决,必会影响社会的和谐和正常发展。 第三节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 ·研究传播学的重要前提:必须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立场出发,树立科学的传播观·马克思和恩格斯精神交往理论的几条重要原则: 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 二、在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

高等教育学考试试题(附答案)

高等教育学参考题 一、单选题 1、一般认为,现代高等学校的直接源头是(C)。 A 雅典大学 B 古巴比伦“寺庙学校 C 欧洲中世纪大学中国“太学” 2、(D)是中国自唐、宋以来最主要的私学高等教育形式。 A 右学 B 国子监 C 辟雍 D 书院 3、(A)率先领导了19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大学职能的大变革。 A 德国 B 法国 C 美国 D 英国 4、晚清设立的(D)是我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 A 天津西学学堂 B 南洋公学 C 山西大学堂 D 京师大学堂 5、(A)的创建标志研究型大学的产生。 A 柏林大学 B 剑桥大学 C 牛津大学 D 约翰·霍普斯金大学 6、提出“多元化巨型大学”概念的当代著名高等教育思想家是(B) A 布鲁贝克 B 科尔 C 郝钦斯 D 弗莱克斯纳 7、(A)的颁布,推动了美国赠地学院运动的兴起,引导了美国大学适应社会需求、服务社会的发展趋向。 A 莫里尔法案 B 退伍军人法案 C国防教育法案 D高等教育方向法 8、(B)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具体化。 A 培养方案 B 课程体系 C 专业设置 D 学制设置 9、(A)是高等学校的中心任务。 A 教学 B 科研 C 服务社会 D 文化传承 10、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主要是围绕(B)而展开。 A 学科 B 专业 C 课程 D 培养计划 11、依据办学主体的不同,下列国家中,高等教育办学形式结构属于私立主导型的是(D)。 A 美国 B德国 C 荷兰 D 日本 12、下列国家中,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属于地方分权型的是(A)。 A 美国 B 日本 C 法国 D 俄罗斯 13、按照著名学者马丁·特罗的划分标准,适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在(A)为

高等教育学复习重点

《高等教育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一、简答题 1、高等教育研究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时期? 个别研究阶段、组织研究阶段、系统研究阶段 2、如何认识高等教育学的性质? 高等教育学,就其总体来说,它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而就其研究任务来说,既有应用教育基本理论以认识高等教育现象,解决高等教育的任务,又有其研究成果来丰富和发展教育基本理论的作用。高等教育的研究工作,大量的应是应用性、开发性的研究,但也必须重视理论研究,包括应用研究和基本理论研究。 3、试分析高等教育学发展的动因。 1)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着高等教育学的产生和成熟 2)高等教育的内部矛盾促使高等教育学的研究不断升华 3)相关学科的协同效应推动着高等教育学的发展 三、论述题 1、简论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P7 1)规模化。精英教育—大众教育——普及教育阶段(马丁特罗理论) 2)中心化。大学从社会的边缘步入社会的中心 3)综合化。学科整体化和人才素质综合化 4)国际化。一国的高等教育面向国际发展的总趋势和过程,是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观念融合到本国高等教育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等功能中的过程。 5)职业化。大学注重职业教育的倾向,关心学生的职业能力;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发展。6)终生化。从一次教育观向终生教育观转变。 7)多元化。高等教育由单一系统向多元系统转变,内部结构越来 越复杂。 2、高等教育研究可运用哪些研究方法?P27 1)哲学层面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 2)一般科学层面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 3)高等教育的具体研究方法 多学科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反思批判法、体悟总结法 3、高等教育学是如何产生的?目前对高等教育学有哪些体系的探 索?P24 高等教育学是通过高等教育研究而完成理论探索与体系构建的。 高等教育研究活动正如大多数研究活动一样,旨在通过发现和应用新知识以解决理论问题。然而,高等教育的研究目的比较复杂,高等教育本身不仅是理论活动而且是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以科学有效的途径发展教育主体的身心。 因此,高等教育研究同其他研究活动一样,要关注调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它所寻求解决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实践问题。 在我国,将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研究的时间并不长,在国外高等教育学形成学科,也只有40余年的时间。国内对高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进行了如下探讨:①1984年7 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和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潘—元的《高等教育学》,是全国第一套。是全国最早的、最有影响的专著。1995年9月潘—元和王伟廉主编的另一本《高等教育学》。2001年王伟廉主编出版了《高等教育学》。②1990年田建国撰写出版的《高等教育学》是以基础理论-宏观高等教育-微观高等教育的逻辑展开的;特点是按层次设计了基础理论+宏观高等教育+微观高等教育体系。内容编排有独到之处,材料丰富。 ③1991年杨德广主编了《高等教育学概论》,该书注重搜集和吸收高等教育新成果,现实针对性较强。④1995年胡建华主编的《高等教育学新论》确实构建了一个有别于知识体系、课程体系的学科框架,其主线为历史——现实——未来。⑤薛天祥2001年主编的高等教育学,是按科学方法论构建高等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一次尝试。从德育、教学、课程、科研、体育——美

病案信息技术考试试题资料讲解

一、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 病案的医疗作用主要是D A. 备考 B. 守信 C. 凭证 D. 备忘 E. 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D 2. 病案对临床研究与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具有E A. 监督作用 B. 教学作用 C. 实践作用 D. 记录作用 E. 备考作用 正确答案:E 3. 记录患者健康状况的记录可以是文字形式,也可以是C A. 纸张 B. 磁盘 C. 图像 D. 光盘 E. 缩微胶片 正确答案:C 它们的载体可以是纸张、缩微胶片、磁盘、硬盘、光盘或其他设备。

4. 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称为 E A. 病案 B. 诊籍 C. 脉案 D. 病志 E. 病历 正确答案:E 5. 目前,病案的称谓已不再仅指医疗记录,而是指更为广义的健康记录,这种改变首先出现在 E A. 20世纪50年代 B. 20世纪60年代 C. 20世纪70年代 D. 20世纪80年代 E. 20世纪90年代 正确答案:E 6. 病案的载体可以是C A. 图表 B. 文字 C. 光盘 D. 录音 E. 图像 正确答案:C 7. 医疗过程中的每一次活动都应有记录。一份好的病案,除具有完整性、及时性和准确性等特征外,还应包含 A

A. 能够确定患者的身份、支持医生的诊断、评判医疗的合理性 B. 对病情的分析 C. 对该疾病的检查 D. 国内外对该疾病的认识 E. 对该疾病的医疗措施 正确答案:A 8. 一份高质量的病案内容应当包含E A. 对病情的分析 B. 国内外对该疾病的认识 C. 对该疾病的检查 D. 对该疾病的医疗措施 E. 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E 9. 狭义的病案管理是指A A. 对病案物理性质的管理 B. 建立完整的索引系统 C. 卫生信息服务 D. 信息的加工、分析统计 E. 对医疗信息资料进行质量监控 正确答案:A 10. 广义病案管理的含义是D A. 归档 B. 提供服务 C. 物理性质的管理 D. 卫生信息管理

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着名的5W传播模式,确定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 2.香农——韦弗第一次提出“噪音”的概念,噪音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可造成干扰,由此产生信息的衰减和失真。 3.传播学的两大阵营包括:传统学派和批评学派。 4.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个案研法 5.传播学的四位奠基人: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库尔特卢因、霍夫兰 6.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学者是威尔伯施拉姆。 7.传播的英文是communication 8.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9.美国(传统学派)欧洲(批判学派) 10.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11.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特征 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学 大众传播学是研究大众传播事业的产生、发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研究大众传播的内容、过程、功能与效果的学问。 2.“麻醉精神” 麻醉精神指大大小小的传媒给人们带来的讯息,其数量之多已达到令人难以招架的地步。而且人们花费许多时间从事这种视听活动,自认

为已经充分了解周围的社会,实际上他们已没有多少机会直接投身社会活动,与社会的关系反而日趋疏远和冷漠了。 3.受众 传播学中的“受众”一词,是社会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的总称。大众传播的受众,则指报刊读者、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是通称这些信息接受者的集合名称。 4.意见领袖: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 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 5.传播效果:“传播效果”这一概念具有双重含义:1指带有说服动 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2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直接+间接+潜在)的总体。 6.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并 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7.议程设置功能:指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 题不同程度的显着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重要性的判断。 核心观点:大众传播媒介在一定阶段内对某个事件和社会问题的突出报道会引起公众的普遍关心和重视,进而成为社会舆论讨论的中心议

高等教育学试题

此答案纯属个人整理,仅供参考! 名词解释 1]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文化(狭义)狭义的文化则常常是人们对精神财富及精神生活的一种通称。 3] 文化(广义)广义的文化泛指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 4] 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指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的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5]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的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 6] 社会本位高教目的观社会本位高教目的观主要指那些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即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个人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强调高等教育价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 7] 个人本位高教目的观个人本位高教目的观主要指那些从个人需要,个体发展角度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强调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才能获得自然发展,教育要为人本身的生活需要服务。 8]学制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包括:学校性质和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学校之间的关系等。 9]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就是指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相关的组织制度体系,它主要包括高教组织机构的设置、组织机构间的隶属关系,以及相互间职责、权限的划分等。 10] 高等教育结构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包括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 11] 专业专业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而划分的学科门类。 12] 学科学科主要指学术的分类,即按科学性质而划分的门类。教材认为,它是指一定的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具有比较系统、完整、独立的理论体系。13] 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依据已发现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育目的,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或基本准则。它属于教学的指导思想。 14] 课程(狭义)狭义的课程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 15] 课程(广义)广义的课程则是指学校有计划地为引导学生获得预期的学习结果而付出的综合性的一切努力。 16] 高校专业教学计划高校专业教学计划是按照高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17] 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分为3部分:说明、本文和附录。本文是重点。18] 教材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它是阐述教学内容的专用书籍,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19]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学中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所采取的教

2020年《高等教育学》考试398题QI[含参考答案]

2020年《高等教育学》考试398题[含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高等教育评价应该以()为基础。 A.分数 B.调查 C.事实判断 D.价值判断 正确答案:C 知识点:教育评价的分类 2.依据实验控制程度,实验法不包括()。 A.前实验 B.准实验 C.真实验 D.小样本实验 正确答案:D 知识点: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3.博洛尼亚大学的最高管理机构是由()参加的大学全体会议。 A.全体学生 B.全体教师 C.全体管理者 D.学生代表与教师代表 正确答案:A 知识点:中世纪大学的组织与管理 4.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所高校是()。 A.耶鲁大学 B.麻省理工学院 C.哈佛大学 D.普林斯顿大学 正确答案:C 知识点:俄罗斯和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5.教育目的所依据的“现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现实及其发展趋势;二是受教育者的()现实及其趋势。

B.身心素质 C.个体发展 D.文化涵养 正确答案:B 知识点:高等教育的目的的性质 6.高等教育过程中的研究活动,即()的功能衍生出高等学校发展科学的职能。 A.创造或创新知识 B.传递文化 C.继承文化 D.保存文化 正确答案:A 知识点: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 7.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思想和实践正式形成的标志是()的办学思想思想及其实践。 A.斯坦福大学 B.柏林大学 C.北京大学 D.威斯康星大学 正确答案:D 知识点:大学职能的演变 8.()在我国有计划地建设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既保证了国家重点部门所需的人才,又改变了旧中国毕业即失业的局面。 A.择优录取的招生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统一分配制度 D.双轨制 正确答案:C 知识点:我国高等学校的就业制度 9.面对社会改革开放的环境变化,高校仍显得反应迟滞,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此,我国开始试行()的高校毕业生分配政策。 A.集中使用,重点配备 B.面向基层,充实和加强第一线 C.统筹安排,合理实用 D.供需见面,双向选择

传播学概论考试重点归纳

第一章:传播学的基本情况 一、传播学兴起的背景 1922年李普曼出版《舆论学》 1927年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1944年拉斯韦尔《人民的选择》 1949年施拉姆《大众传播学》 经济背景 1.经济发展-拓展市场行销-调查企业对消费者-媒介对消费者 2.大众传媒学-独立而完善的经济实体 3.社会背景:科技发展推动传播业发展(刑、腥、性) 第二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1.人类传播的产生和发展历史 传播思想、船舶技术、传播实践、传播与人与社会的关系 2.人类传播的形态 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3.人类传播的过程(结构) 宏观:系统中,传播和社会、组织、经济、文化等互动关系 微观:自身轨迹:包括传者、内容、媒介、受众效果分析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1.定性 人文科学研究法 人类历史上人文科学始终研究的正是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中的文本。过去在人文科学对文学作品和其他主要文化形式研究中,大部分支队文本中所包含的文化传统、意境、时代精神和意识形态提出解读和注释,而没有从文化角度对文本中出现的概念、词汇进行分析,而这些和词汇本身的变化且具有相当丰富的意义 社会科学定性研究法 社会科学定性研究发是以长期的,第一手观察的形式,从近距离观察社会及文化层面的现象过程。 2.定量 定量研究法又称量化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法。它是在占用大量量化事实的基础上,描述、解释和预测研究对象,通过逻辑推论和相关分析,提出理论的观点。实地调查法步骤 ①提出研究假设、 ②按照研究假设的需要,确定实地调查的总体范围和样本数 ③确定抽样方案 ④设计调查问卷 3.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就是用系统的方法分析传播的讯息内容 实验法来自实验心理学,实验法分为两种:控制实验法和自然是研发 4.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心理学所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四传播学与奠基人 1)拉斯韦尔:政治传播第一人-提出传播过程的主要因素,提出传播的社会功能。 1监视环境2联系社会3传递意义 2)卢因:场论 3)拉扎斯菲尔德《两级传播论》 民众——舆论 领袖——媒体 4)施拉姆《大众传播学》 小结: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构成了传播学学科建设的三根基柱。学者们对传播学的研究对象进行了细致的讨论。基本上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人类传播的发生与发展;人类的传播类型;人类的传播过程与结构 传播学的方法具有多元性和综合化的特点。从方法体系上来说,主要包括定性的和定量两大类。定性包括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定量的方法来自社会学、心理学等,包括实地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和个案研究法 传播及人类传播的发展 1、传播 定义: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1.信息的共享 2.有意义地施力发展 3.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4.信息的流动与交流人类的传播流动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