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旅游规划研究进展及主要思想方法
国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

国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生态旅游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旅游业发展的热点。
国外生态旅游研究不断取得进展,为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本文将对国外生态旅游研究的进展进行探讨,并总结出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国外生态旅游研究中注重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平衡。
生态旅游的核心在于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
许多国家在生态旅游开发中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且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放在首位。
例如,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和加拿大的洛矶山脉,这些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同时也提供给游客独特的自然风光。
这些案例表明,生态旅游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环境的保护基础上,只有通过保护自然资源,才能使生态旅游长久可持续。
其次,国外生态旅游研究中倡导旅游规划与社区参与相结合。
生态旅游开发的成功离不开当地社区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一些国家通过与当地社区合作,共同参与生态旅游规划和管理,实现了生态旅游与社区发展的双赢。
例如,新西兰的毛利文化体验和非洲的野生动物保护项目,都是与当地社区密切合作的典型案例。
这些案例表明,生态旅游开发必须尊重当地社区的意愿和文化,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国外生态旅游研究中强调游客教育和意识的培养。
生态旅游强调的是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而游客的意识和行为对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些国家通过游客教育和培训,提高游客对生态环境的意识和保护意识。
例如,挪威的北极观光项目中,游客在参观之前需要接受相关教育,了解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保护原则,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这些案例表明,加强游客教育和意识的培养是推动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最后,国外生态旅游研究中倡导政府与企业合作,形成联动机制。
生态旅游的开发和管理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只有形成政府引导和企业参与的良性互动,才能有效推进生态旅游的发展。
许多国家通过引导企业投资生态旅游项目,提供政策支持和监管,实现政府与企业的协同发展。
国外旅游规划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研究

国外旅游规划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研究
国外旅游规划的发展历程:
20世纪上半叶,国外旅游产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九个欧洲国家,包括法国、意大利、英国、西班牙等,这些国家的旅游产业以美丽
的风景、历史文化和当地人文特色为主要吸引点。
20世纪50年代,航空业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国际旅游产业的快
速发展。
随着现代旅游理论的逐渐成熟,旅游规划的概念开始被广
泛应用,旅游产业的管理逐渐走向专业化。
20世纪70年代,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旅游规划开始关
注可持续性和环保性,也开始注重跨国合作和互惠互利的旅游合作
模式。
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意识的增强,国
外旅游人数逐年增加。
同时,电子商务的兴起也带动了在线旅游行
业的发展,成为国外旅游的一个重要渠道之一。
国外旅游规划的发展趋势:
1. 以可持续性为导向:为了保护环境和国家文化遗产,在旅游
规划时将注重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更为环保的旅游体验。
2. 提高旅游品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旅游品质的
要求也越来越高,旅游规划将会注重提高旅游品质,并加强服务和
安全管理。
3. 发展个性化旅游: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个性化的旅游体验,旅游规划将会从目的地、服务、活动等方面提供更为多样化的选择。
4. 电子商务的发展: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旅游规划将从线下服务向在线服务转变,包括在线预订、分享旅游经验等。
5. 跨国旅游合作:旅游规划将积极推进跨国旅游合作,加强国际间的旅游资源共享,提高整个旅游产业的水平。
旅游战略策划的三种思维包括

旅游战略策划的三种思维包括旅游发展战略策划应重点解决的问题与思想方法一般而言,旅游发展战略策划着重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以下5个方面。
(1)旅游经济在特定地区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主要是根据特定地区的旅游资源、市场需求、旅游发展现状与地位(占 GDP 的比重)、地区的经济发展形势诸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旅游发展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制定出不同的发展战略。
(2)旅游供给和旅游市场旅游业的发展取决于两大因素:旅游供给和旅游需求。
旅游供给包括旅游资源和为提供旅游服务的各种物质条件和人力资源。
旅游需求可以划分为国内市场需求、国外市场需求。
(3)旅游开发导向资源导向:早期观念,只看重旅游资源而忽视市场需求,旅游产品必将被旅游者冷落。
市场导向:后来的观念,只强调市场需求,而忽视资源特点与地位,难免导致旅游开发项目雷同,失去自己的资源优势。
资源一市场二元导向:偏重经济效益,忽视综合效益。
资源一市场一文化并重的三元导向: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文化为灵魂,重视旅游可持续发展。
这是旅游开发应坚持的导向。
(4)旅游发展方向和总体布局在确定旅游发展方向时,应遵循以下原则:①重点优先。
优先开发那些最有垄断性、竞争力的旅游资源,打造拳头产品。
防止全面开花,分散力量。
②客源市场导向。
根据各自的旅游资源和区位条件来确定自己的主要客源市场和开拓对策,并根据旅游市场形势的变化,进行旅游项目的调整。
旅游总体布局包括旅游景区景点的布局、旅游企业的布局、相关行业和部门的整合与布局,以及人境口岸、旅游交通运输等布局。
(5)旅游业内部和各种有关行业或部门的综合配置我国旅游行业涉及30 多个产业和部门,因而在制定旅游规划时,应全面考虑旅游业内部和各种有关行业以及部门的综合配置。
特别应注意旅游业与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等产业和文化、教育、城市建设等部门的互动与整合。
常言道,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旅不优。
没有旅游产业的介入,产业结构难以优化。
国外旅游设计理念研究报告

国外旅游设计理念研究报告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外旅游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在旅游设计方面,国外旅游设计理念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报告旨在探讨国外旅游设计理念的特点、优势以及对国内旅游设计的启示。
国外旅游设计理念的特点1. 强调个性化和定制化:国外旅游设计注重为每个游客提供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旅游体验,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2. 融合文化和历史:国外旅游设计注重将文化和历史元素融入到旅游路线和景点设计中,使游客更好地了解当地文化。
3. 注重创新和多样性:国外旅游设计注重创新,通过引入新的景点和旅游方式,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国外旅游设计的优势1. 提升旅游体验:国外旅游设计注重细节和品质的提升,旅游产品的专业性和舒适度得到极大提高。
2. 推动旅游经济发展:国外旅游设计注重游客需求的满足,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消费,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
3. 拓展旅游市场:国外旅游设计通过创新和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拓展旅游市场,吸引不同类型的游客。
国外旅游设计对国内的启示1. 加强旅游产品品质的提升:国内旅游设计应注重提升旅游产品的品质和专业性,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2. 挖掘本土文化和历史:国内旅游设计可以借鉴国外的理念,将本土文化和历史元素融入到旅游路线和景点设计中,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
3. 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国内旅游设计需要不断创新,引入新的景点和旅游方式,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4. 提升旅游产业的专业性:国内旅游设计需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旅游服务的专业性和水平,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结论国外旅游设计理念注重个性化、定制化、融合文化和历史、创新多样性。
这些特点使得国外旅游设计在提升旅游体验、推动旅游经济发展和拓展旅游市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同时,国外旅游设计也给国内旅游设计带来了启示,包括加强品质提升、挖掘本土文化、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以及提升旅游产业的专业性。
通过借鉴和应用国外旅游设计理念,国内旅游设计将迎来更好的发展。
国外学者对国外旅游业研究现状和发展的建议

国外学者对国外旅游业研究现状和发展的建议国外学者对国外旅游业研究现状和发展的建议如下:1. 提高服务质量:国外旅游业应注重提高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更加个性化、周到的服务。
这包括提供多语种导游服务、提供方便快捷的在线预订系统等。
2. 加强旅游目的地的保护:国外旅游业应关注旅游目的地的环境保护和文化保护问题,制定合理的旅游规划,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自然景点和文化遗产。
3. 创新旅游产品:国外旅游业需要不断创新旅游产品,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
可以开发独特的旅游线路、推出特色的文化体验活动等,提升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4. 加强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的合作:国外旅游业应与其他相关行业进行合作,共同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例如与航空公司合作提供优惠机票,与酒店合作提供套餐服务等。
5. 提高旅游业的信息化水平:国外旅游业应加强信息化建设,提供及时、准确的旅游信息。
可以建立旅游信息平台,提供游客交流互动的环境,以及分享旅游经验和推荐的功能。
6. 加强旅游业的市场营销:国外旅游业应加强市场营销,提升国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可以通过参加国际旅游展览、开展海外宣传活动等方式扩大市场份额。
7. 加强旅游业的人才培养:国外旅游业需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
可以建立旅游专业学院或培训机构,为从业人员提供专业化培训。
8. 优化旅游业的政策环境:国外旅游业需要优化政策环境,为旅游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机遇和政策支持。
可以简化办理手续、降低税收负担等,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9. 加强国际旅游合作:国外旅游业应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合作,共同开展旅游推广和市场开拓。
可以通过签署旅游合作协议、举办旅游交流活动等方式加强合作。
10. 重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外旅游业应注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平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发展。
可以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鼓励旅游企业和游客参与可持续旅游实践。
这些是国外学者对国外旅游业研究现状和发展的一些建议。
国外旅游规划研究进展与主要思想

国外旅游规划研究进展与主要思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国外旅游正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对于初次出国或者计划再次出国旅游的游客而言,如何进行旅游规划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本文将介绍国外旅游规划研究进展与主要思想。
一、国外旅游规划的含义和意义旅游规划是一种计划和安排旅游行程的活动,以达到旅游效益为目的。
旅游规划的含义是在经济和社会的条件下,根据游客的需求和旅游目的地的条件、环境、资源等特征,在规定的时间段内选择旅游线路、旅游交通、住宿、饮食、旅游购物和旅游娱乐等方面进行的计划和安排。
旅游规划从实质上来说包括计划和实施两个阶段。
在规划阶段,我们需要对旅游目的地进行分析、了解旅游市场需求、探讨旅游线路走向等方面的问题,以便为制定合适的旅游方案打下基础。
在实施阶段,我们需要对旅游人员进行安排,提供舒适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过程中各项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旅游规划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旅游目的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旅游规划可以通过对旅游市场的调研和旅游目的地资源的分析,选定适合旅游发展的重点区域和项目,使旅游目的地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和利用。
2、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旅游服务通过旅游规划,旅游市场能够根据不同游客的需求和特点,设计出更加个性化、贴心、完善的旅游服务项目,提高游客游览的质量和满意度。
3、为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提供战略性支撑和发展保障旅游规划能够为旅游目的地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和发展保障,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和稳定增长。
二、国外旅游规划的主要思想1、市场需求优先的旅游规划思想旅游业在发展中首先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概念合理、可行性高的旅游规划方案,为旅游业的发展走向提供清晰的方向,并在规划中适应、引导和推进市场需求的发展。
2、可持续性发展的旅游规划思想可持续性发展是当前旅游业发展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为了使旅游业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旅游规划必须着眼于对自然环境、社会文化以及经济发展的影响,制定集旅游开发、环境保护、社会和谐、经济效益于一体的可持续性旅游规划方案。
国外旅游规划的5个主要思想方法

国外旅游规划的5个主要思想方法作者:山合水易研究中心 | 来源:原创 | 时间:2014-06-17 | 关键词:旅游规划一、旅游规划思想——综合法目前国内基本上都把Integrated Approach翻译为综合方法,实际上翻译集成方法更为贴切些。
Gravel,1979认为最初专注于客源市场或某些资源的规划,很少广泛考虑,人们称这种规划方法为“运营研究”,直到60年代这种方法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
50年代,在计算手段上有较大的变革,人们采用了计算机技术可以处理和分析更多的计量经济数据,这只不过是计算的手段和技术发生了革新,而规划本身并没有任何变化。
在60年代初,尽管大而复杂系统的管理技术方法和新的商业应用技术被采用,但规划方法仍没有大的进步。
因而,60年代以前的方法都是一种非综合方法(非集成Non-integrated Approach)。
直至1965年,Labean在“La Consommation touristiqne belge:son evolution passe et future”的战略规划中首次同时采用了直接和间接的方法手段,利用了二者的互补性,并广泛考虑了区域和环境的背景,因而这种方法相对以前而言,体现出了综合集成的方法思想。
二、旅游规划思想——系统规划法系统规划法的雏形是综合动态法。
最早是Baud-Bovy提出。
其总体规划(Master Plan)开始反映了这种思想方法。
同时他还指出这种规划的过程是一个周期性的重复过程。
每隔一定的时间要重做一次规划,这个间隔一般为5年,而每一次的规划称之为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有四个步骤: 确定目的、目标;收集和分析市场与资源数据;制定策略;决策。
系统规划方法引进了系统论和控制论的方法,把它用于旅游规划中,通过制定旅游规划及其实施来控制旅游系统。
Brain Mc Loughlin、George Chadwick 和Alan Wilson三人是英国系统规划的主要创始人。
国外旅游规划的发展历程及主要规划方法评述

国外旅游规划的发展历程及主要规划方法评述
贾婷婷;蔡君
【期刊名称】《河北林业科技》
【年(卷),期】2010(000)001
【摘要】该文回顾了国外旅游规划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物质规划到以市场为导向和工业为主导再到更平衡的规划模式,文章还对旅游规划中主要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分析它们的特点以及相关的案例.
【总页数】4页(P32-35)
【作者】贾婷婷;蔡君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100083;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0.1
【相关文献】
1.德国的州域规划与空间秩序规划的发展历程 [J], 易鑫;克里斯蒂安·施耐德
2.澳门城市规划体系的发展历程及特征评述 [J], 温雅
3.一种复杂经济系统分解与综合的有效方法——递推规划方法评述 [J], 杨德权;刘阳平
4.汶川灾后重建规划设计方法优化研究——以城市设计为主导的小镇设计方法评述[J], 陈可石;王薇然;石悦
5.新中国成立以来空间规划及其主要理论方法演进分析——基于国家空间治理导向与规划体系演进的分析框架 [J], 孟鹏;左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旅游规划研究进展及主要思想方法1 国外旅游规划的发展历程1.1 初始阶段旅游规划最早起源于30年代中期的英国、法国和爱尔兰等国。
最初旅游规划只是为一些旅游项目或设施做一些起码的市场评估和场地设计,例如为饭店或旅馆选址等。
从严格意义上讲,这还称不上旅游规划。
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的几年里,世界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开发的需求也逐步加大。
与此相应的旅游规划在欧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逐渐发展到北美的加拿大,然后进一步向亚洲和非洲国家扩展。
1.2 过渡阶段70年代后期,旅游业的继续发展使旅游规划研究得到进一步加强,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开始出现比较系统的旅游规划著作。
1977年,世界旅游组织(WTO)对有关旅游开发规划的调查表明,43个成员国中有37个国家有了国家级的旅游总体规划。
随后,世界旅游组织(WTO)出版了两个旅游开发文件即《综合规划》(Integrated Planning) 和《旅游开发规划明细录》(Inventory of Tourism Development Plans)。
《综合规划》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的一本技术指导手册,《旅游开发规划明细录》则汇集了对118个国家和地区旅游管理机构和旅游规划的调查。
1979年,WTO实施了全球范围内的旅游规划调查,共调查案例1619个(184个地区规划、384个区域规划、180个国家规划、266个区域间规划、42个部门规划、599个景点规划),并形成了第一份全球在制定旅游开发方面的经验报告。
报告指出,只有55.5%的规划和方案被实施,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之间存在脱节;制定旅游规划与使用的各种方法之间差别很大;规划对成本收益方面考虑多,而社会因素涉及的少;地区级规划要比区域级、国家级、世界级更有效和普遍。
Gunn于1979年出版了他早期旅游规划思想体系的总结著作《旅游规划》。
1.3 快速发展阶段80年代是旅游规划研究的大发展时期,大量的研究使规划理论思想和方法得到进一步充实,研究方面也日趋多样化。
旅游规划的研究经过60年代的酝酿和70年代的初步探讨,到80年代对旅游规划本身的认识则更为深刻了。
Gunn于1988年出版了《旅游规划》第二版,Murphy于1985年出版了《旅游:社区方法》,Getz于1986年发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旅游规划模型”,Douglas Pearce于1989年出版了《旅游开发》(Tourism Development),他们在论著里深入地揭示了旅游规划的内涵,并在学术界基本上达成共识,即认为旅游规划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交叉学科,任何其它学科的规划,包括城市规划和建筑规划不能替代它。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一时期提出了系列指导旅游规划的理论,其中著名的门槛理论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最早是由旅游营销专家Plog提出。
德国著名地理学家W.Christaller研究地中海旅游乡村得出这样的结论:旅游乡村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即:发掘、增长、衰落阶段。
加拿大地理学家R.W.Butler提出S型旅游地生命周期演化模型。
随后Hovinen、Strapp、Cooper C and Jachson S,Foster D.M. and Murphy P.及Getz D等,又对该理论作了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旅游地生命周期规律的理论不仅回答了旅游规划的必要性,更主要的是为旅游地发展前途预测提供了依据,为规划提供了指导作用。
在规划方法上Murphy的社区方法和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也被应用到规划之中。
在定量技术研究得到迅速发展,Smith;Stephen L.J.在“Tourism Analysis:A Handbook”书中以简明实用的方式给旅游规划人员、研究人员、咨询人员和决策者介绍了36种较重要的数量方法,对每种方法的用途与其它研究手段的关系以及可能出现的疏漏作了较好的阐述。
西方的主要旅游期刊如《旅游研究记事》(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旅游研究杂志》(Journal of Tourism Studies)、《旅行研究杂志》(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旅游管理》(Tourism Management)、《旅游娱乐》(Tourism Recreation)、《休闲科学》(Leisure science)、《旅游评论》(Tourist Review)和《可持续旅游杂志》(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等都发表了大量的有关旅游开发和规划方面的研究论文。
另外世界旅游组织(WTO)出版了旅游规划方面的多项出版物如《国家和区域旅游总体规划的建立与实施方法》等,显示出了世界旅游组织对规划指导性和操作性的重视。
80年代末随着娱乐休闲度假旅游呈上升势态,对休闲、娱乐和度假规划的研究受到重视。
其中Clare.A.Gunn的《度假景观:旅游区设计》是比较成熟的度假地设计指导手册。
1.4 深入发展阶段90年代初,美国著名旅游规划学家Edward Inskeep为旅游规划的标准程序框架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
其两本代表作《旅游规划:一种集成的和可持续的方法》和《国家和地区旅游规划》,是面向旅游规划师操作的理论和技术指导著作。
同期世界旅游组织也出版了《可持续旅游开发:地方规划师指南》及《旅游度假区的综合模式》等。
这些著作的出现使旅游规划内容、方法和程序日渐成熟。
这一时期,不仅对旅游规划操作本身的重视和研究外,还对规划实施监控和管理给予了很大的重视。
这在Inskeep的著作中已体现出。
另外,由J.G.Nelson,R.Butler,G.Wall 主编的论文集《旅游和可持续发展:监控、规划、管理》着重于旅游规划贯彻和实施过程方面的研究。
亚太旅游协会(PATA) 高级副总裁Roger Griffin先生提出了“创造市场营销与旅游规划的统一”,这一观点是在辩证理解旅游规划与市场营销关系的基础提出来的。
这反映了90年代旅游规划对市场要素的重视。
澳大利亚学者RorsK.Dowling,提出“从环境适应性来探讨旅游发展规划”,从而把环境规划和旅游规划融为一体,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其规划框架和Mill、Morrison Gunn等提出的区域旅游规划框架相似,但在环境倾向性方面是有区别的。
RorsK.Dowling的旅游规划框架就其实质是一种生态旅游规划框架。
1995年4月27日~28日,在西班牙加那利群岛兰沙罗特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计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共同召开了由75个国家和地区600余名代表出席的“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会议通过了《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和《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方法在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和规划中的地位,并明确规定了旅游规划中要执行的行动。
Douglas Pearce,1995在《旅游新的变化:人、地、过程》中提出了一个“动态、多尺度、集成的旅游规划方法”。
这是对以前综合和动态方法的总结和提高,应该说是提出了一个规划体系结构。
90年代初由Hubert N.Van Lier主编的《游憩和旅游规划的新挑战》是对数个国家有关游憩产品规划的总结及趋势的预测。
2 国外旅游规划的主要思想方法2.1 综合法目前国内基本上都把Integrated Approach翻译为综合方法,实际上翻译集成方法更为贴切些。
Gravel认为最初专注于客源市场或某些资源的规划,很少广泛考虑,人们称这种规划方法为“运营研究”,直到60年代这种方法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
50年代,在计算手段上有较大的变革,人们采用了计算机技术可以处理和分析更多的计量经济数据,这只不过是计算的手段和技术发生了革新,而规划本身并没有任何变化。
在60年代初,尽管大而复杂系统的管理技术方法和新的商业应用技术被采用,但规划方法仍没有大的进步。
因而,60年代以前的方法都是一种非综合方法(非集成Non-integrated Approach)。
直至1965年,Labean在“La Consommationtouristiqnebelge:son evolution passeet future”的战略规划中首次同时采用了直接和间接的方法手段,利用了二者的互补性,并广泛考虑了区域和环境的背景,因而这种方法相对以前而言,体现出了综合集成的方法思想。
2.2 系统规划法系统规划法的雏形是综合动态法。
最早是Baud-Bovy提出。
其总体规划(Master Plan)开始反映了这种思想方法。
同时他还指出这种规划的过程是一个周期性的重复过程。
每隔一定的时间要重做一次规划,这个间隔一般为5年,而每一次的规划称之为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有四个步骤:确定目的、目标;收集和分析市场与资源数据;制定策略;决策。
系统规划方法引进了系统论和控制论的方法,把它用于旅游规划中,通过制定旅游规划及其实施来控制旅游系统。
Brain Mc Loughlin、George Chadwick和Alan Wilson三人是英国系统规划的主要创始人。
“Mc Loughlin描述的规划过程最简单:规划过程呈直线关系发展,然后通过一个网络不断重复。
在作出编制规划和建立一个特定系统的基本决定以后,规划师要列出广泛的目标(goals);并根据这些目标确定一些较具体的任务(Objectives),他借助于系统的模型来求得他将采取若干可能的行动方向(Course of action),随后根据这些任务和可能的财力来评价各个比较方案,最后采取行动来实施最优方案。
”其实,以上主要是指一个动态规划过程,确切地讲是一个动态控制过程,且Mc Loughlin描述的只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动态控制过程,但在系统性上研究很不够。
总体规划(Master Plan) 后,又提出了户外休闲产品分析序列规划法(PASOLP即Product's Analysis Sequence for Outdoor Leisure Planning ),并用PASOLP法进一步制定出一个非线性、动态规划过程即他们所说的系统规划法。
其系统规划法是由四个部分构成,即:开发计划;监控系统;反馈和校正系统;重新规划过程。
这一系统规划思想另一个特色是由一个很强的产品分析的主线贯穿规划之中。
系统规划法注重于政策的制定和选择,以及社会经济影响分析(主要是成本效益研究),而把具体规划不作为主要部分,并且对旅游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分析也不够。
Mill&Morrison(1985)和Gunn(1988)对旅游系统本身的功能和系统的复杂性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揭示。
Gunn和Mill及Morrison把旅游系统分为需求和供给两个功能部分: 旅游者(即那些有兴趣和出游能力的人们)为需求方,而供给方由不同的运输方式、吸引物、提供服务和娱乐的设施、旅游信息和促销等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