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理论》复习要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念解释题(20%)

1.课程:课程是教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当代教育学一般认为,课程即学校教育中有指导的学习内容及其进程。但各家各派众说纷纭,但学习者在阅读与应用课程概念时,要确立并保持自己相对稳定的“课程”定义。

2.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我国原有的教育话语体系中,系指进一步知识学习与技能发展所赖以发生的基础性知识与技能。今天,它一般与学生的终身发展相联系,指为人的终身发展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主要指能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3. 学习化社会:学习化社会是终身教育发展新阶段,最初由美国学者哈钦斯提出。它超越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限制,从整个社会建立促进人的终身学习的社会体系构建和终身学习的权力的保障。

4. 教学:是教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是教师发起、维持与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5. 教育目的:植根于社会的需求和可能,对教育对象提出的应有教养的预期。在具体教育过程中,不同的(受)教育主体往往怀有自己的教育母的。

6.教育: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教育系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

7. 活动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与分科课程相对。

8. 终身教育:当代教育理论与教育基本发展趋势之一。系指人的一生发展过程需要进行的教育和所享有的教育权力。人的自我教育的愿望、能力、权力和可能成为教育理论思考的核心和教育体系构建的基础。“学习化社会”是它的最新发展形态。

9. 德育:道德教育。一般包括私德教育、公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在我国,也被称为“思想品德教育”。

10. 教学设计:是指在展开教学活动之前,教育者根据教学目的,对教学活动中诸要素所进行的一种分析和策划的过程。简言之,教学设计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以及“何以能如此教”设计的一种操作预案。

11. 终身教育: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培植兴趣、培养能力与提供物质与制度保证的教育。它以学校教育为核心、以学习化社会特征、以人的终身发展为目标,是当代教育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12. 学生:教育活动的三要素之一,指教学过程中以学习知识、发展能力与涵养品德为直接目的的教学活动的参与者。

二、填空题(20%)

1. 教育的核心要素包括教育者(教师)有目的的活动、受教育者(学生)和教育资料。

2. 狭义的教育,一般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对象身心发展施加影响的社会活动。

3.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既有社会的发展对教育提供的基础和要求方面,也有教育对社会的推动和阻滞的方面,两者相互为用,关系极为复杂。

4. 我国本次中小学学校课程改革,在课程管理体制上上,实行了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其中,学校课程(校本课程)是赋予基础教育的中小学具有一定的课程开发和管理权力,为学校特色化发展提供保障。

5. 学校课程目标的撰写,从着意于“知识与能力”这一维度,到现在既重视“知识与能力”的维度,又重视“方法与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维度,表明狭隘的“知识中心的”课程观已经受到人们的质疑。

6. 我国教育界长期信守的教育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是对极为复杂的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简单化、口号化的处理,严重误导着中小学教育实践。事实上,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即有“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也有“社会交往”意义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后一维度上,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协作关系。

7. 学习心理学为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百年来,根据其发展的基本特征或范式,可将其分为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

8. 我国现阶段中小学德育课程,包括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中学阶段的思想品德以及“历史与社会”等形式。

9. 课程内容组织,一般可以从横向组织与纵向组织考虑。也要从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考虑。具体组织形态,有直线式的,也有螺旋式的。

10. 教育活动过程中,所指的“教育物资”,包括教育活动的场所、设施、教育媒体和教育辅助工具。

11. 教育对社会的影响,一般既有适合社会发展的影响,也有违背社会发展的影响,其判断的标准,主要视其对社会是产生“促进”还是“阻滞”作用。

12. 中小学学校课程课程,根据其实施方式,可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根据课程内容的综合化程度,又可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13. 学校课程目标的撰写,一般比“教育目的”具体,但是又比“教学目标”抽象。因为,“课程”是连接这两者的纽带或曰桥梁。

14. 课程,根据其制定、实施和运作的过程,可分为“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

“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等五种形态。

15. 终身教育要求中小学教育的学校要成为终身教育的起点、学习化社会的中心,成为学习化社会网络中一个有机的节点。

16. 中小学德育方法,一般包括说服、示范、讨论与角色扮演。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20%)

( B )1.标志着“学习化社会”真正概念化和体系化开始,是著作的问世。

A. 保罗·朗格朗;

B. 罗伯特·哈钦斯;

C. 埃德加·富尔;

D. 雅克·德洛尔

( D )2. 目前正在进行的我国课程改革,它的基本诉求包括超越了过去“以社会发展为本位”的课程观,为学生有个性的终身发展服务,并将“创新精神和”作为人才发展的重要目标,提出人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

A. 逻辑思考能力;

B. 理性精神;

C. 冒险精神;

D. 实践

( C )3. 认为“课程即儿童经验”的观点,是的教育观在课程领域的反映。

A.“知识中心”;

B.“社会中心”;

C.“学生中心”;

D.“教师中心”

(D )4. 课程实施的取向,在课程理论上一般区分为“忠实取向、创生取向和”。

A. 目标取向;

B.过程取向;

C. 结果取向;

D. 相互适应取向

( c )5. 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在当代国际教育的改革的基本趋势之下,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学生全面发展是。

A. 对立的;

B. 不相干的;

C. 一致的;

D. 随意取舍的

( D )6. 最早将“德育”一词引进中国的我国著名学者,先生,将“德育”、“智育”与“美育”合称为“心育”,与“体育”相对,构成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基本内涵。

A. 谭嗣同;

B. 康有为;

C. 王国维;

D. 梁启超

( C )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它们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和学会生存”。

A. 学会分享;

B. 学会做人;

C. 学会合作;

D. 学会奉献

( D )8. 在现代课程论中,有人根据教育活动过程中一些“虽非刻意安排,但却产生实实在在的教育作用的环境因素和行为方式”纳入“”,表现课程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泛化。

A. 活动课程;

B. 综合课程;

C. 广域课程;

D. 隐蔽课程

( C )9. 有人认为,“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最终诉求和努力方向,因此,即便在复杂的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目的”总是昭然若揭,一目了然的。你认为这一看法。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正确的;

B. 在有些国家是正确的;

C. 在某一特定时代是正确的;

D.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

(A)10. 我国当前学校教育,因其依然将“”作为自己的基本功能,因而被有些学者认为它依然停留在“近代学校”的范畴之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