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的气虚血瘀理论(仅供借鉴)

中风的气虚血瘀理论(仅供借鉴)
中风的气虚血瘀理论(仅供借鉴)

1从中医角度探讨急性脑梗死的病因病机

1.1病名沿革

急性脑梗死属于中医“中风病”范畴。《内经》中虽无“中风”的病名,但类似中风病的记载较多,如“仆击”、“大厥”、“薄厥”、“偏风”、“偏枯”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中首创“中风”病名,明确指出:“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明代·楼英《医学纲目》则首用“卒中”之名,清·张锡纯将中风病分为脑充血与脑贫血。但对于中风病名的规范化认识,则源于近年,1986年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中风学组统一本病的名称为“中风病”,又名“卒中”,1992年全国脑病急症会议上又统一以“中风病”作为病证名,CCD编码中西医名称一致。通常按其有无出血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两种类型。

1.2关于“气虚血瘀”是脑梗死主要病机之一的理论探讨

1.2.1中风病“气虚血瘀”病机的理论依据

(1)中风病病位在脑

《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言“血之与气,并而走上,则为大厥”。王冰注云:“厥为气逆也,气逆上而不已,则变为上巅之疾也”,明确指出中风部位在脑。张山雷指出:“凡猝倒昏瞀,痰气上壅之中风,皆有肝火自旺,化风煽动,激其气血,并走于上,直冲犯脑,震扰神经”。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证明中风病的部位在脑[13]。

(2)脑与气血关系密切

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血之间相互对立与统一,气属阳,血属阴,两者之间相互对立,但又互根互用。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又指人体脏腑、经络、五官九窍的生理功能,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中风病位在脑,脑为元神之府、诸阳之会,脑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气血津液的充养,《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通达经络朝会于此。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走于鼻而为臭,其浊气出于胃,走于舌而为味。”这些都说明气血是脑神功能的物质基础,脑一时一刻也离不开气血的温煦和濡养,若气血失其偏颇,则脑病生焉,正如《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云:“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灵枢·口问第二十八》云:“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清·王清任[14]云“脑髓中一时无气,不但无灵机,必死一时;一刻无气,必死一刻。”

(3)中风病“气虚血瘀”病机理论的形成

中风病“内虚邪中”说始于内经,《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谓:“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提示气虚是发生中风的重要原因之一。汉代张仲景继承了《内经》的思想,并强调正虚邪盛是中风病的发病机制。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半身不遂候》说:“中风半身不遂者,脾胃气弱,血气偏虚,为风邪所乘故也。”指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是中风病发病的根本。上述文献虽没明确提出“气虚血瘀”的中风病机,但均认为机体本身的功能低下是中风病发生的前提,为“气虚血瘀”奠定了理论基础。

金·刘完素虽认为“心火暴甚”是中风的根本原因,但究其因是由于将息失宜,肾水虚衰不能制之引起,同时也认为“人卒中,则气血不通而偏枯也”。元·朱丹溪创中风“痰湿生热”说,仍强调气血在发病中的作用,“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或属虚,挟痰与湿,又须分气虚血虚。”又云: “治风之法,初得之即当顺气,及日久即当活血,此万古不易之至理”。此期间对于中风病机多以“内风”立论,虽然各有所重,但都不离气血,并提出气虚、脉道不通病机及顺气、活血治法。

明·王伦《明医杂著》中提出:“古人论中风偏枯、麻木、酸痛、不举诸症,以血虚、死血、痰饮为源,是论其致病之根源。”张景岳创“非风”说,提出内伤积损是中风的病因,《景岳全书·杂证谟·非风》指出“非风一证,……此证多见卒倒,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王清任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 “半身不遂,亏损元气是其本源”。清末张锡纯认为《内经》所载“上气不足”的中风与西医“脑贫血”相似,把“胸中大气虚损,不能助血上升”归为中风病病机。至此,中风发病的气虚血瘀学说基本形

成。

1.2.2 中风病“气虚血瘀”病机内涵

气虚不能推动血行,因虚致瘀,痹塞脑络,致脑神失养,神机失守,形成神昏、半身不遂的病理状态。

(1)气虚为中风病发病之本

中医学认为,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气者,人之根本也”(《难经·八难》)。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均依赖于气的滋养和激发功能。正气充足,脏腑功能正常,阴平阳秘,在表可抵御六淫外邪侵袭,在内则无内生五邪之忧,疾病无以发生,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如若正气不足,脏腑功能低下,则人体阴阳失调,气血不和,外易感受六淫之邪,内易滋生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导致疾病发生,亦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百病始生第六十六》篇亦谓:“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

中风以中老年人为多发,中年之后人体一身之气逐渐亏虚,《医经溯洄集·中风辨》曰:“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因忧、喜、忿怒伤其气者,多有此疾。”观今世之人,食则膏粱厚味,出则车马代行,加之现代社会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环境,多已罹患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机体常常处于疲劳未复之状态,疾虽未成,然已有气虚不足之象。究其因:从发病年龄来看,年高气虚精亏为其一,诚如《内经》所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患者多素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此类疾病起病隐袭,病程长,久之,气为之耗,阴为之损,长年久病,耗伤气阴为其二;长期精神紧张,多思善虑,则伤心、动肝、碍脾,暗耗阴津气血,此其三。另外,素体气虚亦可由先天禀赋不足引起。由此而奠定了中风发病的根本基础。

气虚一旦形成,即成为潜在的病理因素。气虚,则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和气化功能减退,气为血之帅,气盛则血行滑疾,气虚则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而致血流迟缓,运行涩滞,形成瘀血,瘀阻脉络。气虚除直接导致血瘀外,也可生变异,导致血瘀。《成方便读》指出:“夫人之所以赖以生存,血与气耳……然血虚多滞,经脉隧道不能滑利通畅……”即血虚血瘀;气虚可进一步发展为阳虚而生内寒,血凝滞成瘀血。

气虚则不能行津化液,而聚生痰饮,《景岳全书·非风》指出:“凡非风之多痰者,悉由中虚而然。”痰浊一旦深入血分,一则阻滞脑之脉络气机,气机受阻,则血必瘀滞;二则痰浊与瘀血相结,形成痰瘀互结,阻塞脑之脉络发为中风。

对此,《杂病源流犀烛·中风源流》有精辟论述:“中风,风乘虚而为病也,向来惟东垣主虚,而河间则主火,丹溪则主痰,似乎各异,不知惟虚也,故无根之火发焉,惟虚也,故逆上之痰生焉。特东垣举其本,河间,丹溪各举其标,未有痰与火之发,不由于虚者也……亦可知曰火曰痰,总由于虚,虚固为中风之根也,惟中风之病由于虚”。可见中风的发病必然以气虚的存在为根本前提,在气虚日久的基础上,因将息失宜外邪乘隙而入,或忧思恼怒,七情内伤,终至脑脉痹塞,元神失养而突发中风。

(2)瘀血是中风病重要的致病因素

血液之所以环流不止,主要依赖气的推动,《血证论》:“运血者,气也”。气虚日久,直接或间接导致血行缓慢,流行不畅,滞于脉络而成血瘀。瘀血既是病理产物,亦是中风病重要的致病因素,瘀血在中风发病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早在《内经》中就已认识到,曰:“清浊相干,……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后世医家也有明确的论述,朱丹溪谓中风半身不遂“在左属死血少血”,《血证论》说:“化其瘀滞则偏枯萎废自愈也。”《医学纲目》谓:“中风皆因脉道不利,血气闭塞也。”

瘀血可促进痰的产生,因为瘀为体内血液停滞而成,痰乃津液停聚而生,津血同源,津血在生理上是相互转化的,病理状态下又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津液清稀,血液稠厚,血行脉中,津行脉外,若血液不能正常运行,迟涩不畅,壅滞气机,则影响津液的流动而导致痰的生成。诚如《锦囊秘录》云“气血清顺,则津液流通,何痰之有?惟气血浊,则津液不行,熏蒸成聚,而变为痰。”瘀血日久可化热升毒[15],瘀血、痰浊壅积留滞,郁而化热生火,痰瘀火热,蕴积不除,毒邪乃生。毒邪最易败坏形体,攻伐脏腑,扰神闭窍,所以其一旦生成,必然会给脑髓造成巨大损害,使病情迅速加重。瘀血可壅塞气道,阻碍气机,而气滞又进一步加重血瘀。瘀血日久可生内风[16],瘀血加重,阻塞经络,筋脉失养,影响筋脉的功能,即可出现手足拘挛、屈伸不利等风气内动之象。瘀血日久必然影响气、血、津、精之化生,进一步加重气虚,气愈虚则血更易停留而为瘀,成为中

风病重要的致病因素,为中风病发病之标。

(3)因虚致瘀,痹塞脑络为其关键病理核心

单纯的气虚,一般不会导致中风,只有气虚日久,气病及血,因虚致瘀,发展到一定程度,影响了血液的正常运行,造成脑脉痹塞,脑络失养,发为中风。

脑为元神之腑,凡五脏精化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脑之脉络为其运行通路,既有传达脑神之用,又具濡养脏腑、清窍、肢节之功。脑内脉络纵横交错,网络如织,微细致微,一旦脑内脉络痹塞,气血不能上呈以充养脑髓,则其功能迅疾受损,不能发挥其统感官、司运动、主明辨等作用,就会出现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言语蹇涩等症。

综上所述,缺血性中风多发于中老年人,多是由气虚、血瘀、脑脉痹塞所引起,气虚是中风发病之本,因虚致瘀、脉络痹塞是中风病的病机关键。

中风病-中经络(气虚血瘀)病历

患者,男性,?岁,因"左侧肢体乏力?天"由门诊拟"中医:中风病;西医:脑梗塞恢复期"于2013年02月24日14:05:00时轮椅入院。 病例特点: 1、患者,男性,?岁,因"左侧肢体乏力?天"入院。既往? 2、入院时症见:神清,精神一般,面色晄白,气短乏力,自汗出,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饮食稍呛咳,左侧肢体乏力,偏身麻木,无法站立行走,无恶心呕吐或四肢抽搐,胃纳可,二便调,睡眠欠佳,无寒热汗出。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3、查体:生命体征平稳,两侧额纹对称,闭目有力,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向?歪斜,两耳听力正常,两软腭上抬有力,悬壅垂居中,吞咽稍发呛,咽反射减弱,转颈、耸肩有力,伸舌稍偏?,未见舌肌萎缩及舌肌震颤。左侧颜面部及上、下肢肢体浅、深感觉较对侧减弱,左侧肢体肌张力稍高,上肢近端肌力?级,远端肌力?级,下肢近端肌力?级,远端肌力?级,右侧肢体肌力、肌张力基本正常。左侧肢体肱二头肌腱、肱三头肌腱、桡骨膜及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均活跃,右侧肢体腱反射正常,左侧霍夫曼征、巴彬斯基征及?征阳性,右侧肢体病理征未引出。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左上肢?级,左手?级,左下肢?级。ADL评分:40分。 4、实验室检查:待返。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中风病-中经络 气虚血瘀 西医诊断:脑梗塞恢复期 四诊摘要: 患者?性,?岁,神清,精神一般,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左侧肢体乏力,偏身麻木,胃纳可,二便调,睡眠欠佳,无寒热汗出。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辨病依据: 患者以"左侧肢体乏力"为主诉,无神昏现象,四诊合参,属于中医"中风病-中经络"的范畴。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故证属“气虚血瘀”。 辩证依据: 患者年老体弱,体内正气不足,血行不畅,瘀滞脑脉,上扰清窍,故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正气不足,经络不畅,肢体失养,故见肢体乏力。面色晄白,气短乏力,自汗出,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属"气虚血瘀"之证。 本病病因为年老体弱,气虚血瘀;病机为正气不足,血行不畅,瘀滞脑脉,阻滞经络;病位在脑,病性属虚;因起病以口舌歪斜、言语蹇涩、偏身麻木为主症而无神昏,故病位浅,经治疗预后尚可,但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中医鉴别诊断:"中经络"须与"中脏腑"鉴别,根据患者有无神志昏蒙可资鉴别。中风病须与痫证、厥证、口僻、痿病相鉴别: ①痫证:以发作性神昏、肢体抽搐为主要表现,神昏时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发出异样叫声、醒后一如常人。中风病神昏者常伴有半身不遂,神志转清后多留有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等; ②厥证:以突然神昏、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移时苏醒为主要表现,醒后无半身不遂等症,与中风病之神昏而半身不遂不同。 ③口僻:口僻以口眼歪斜为主症,主要表现为病侧额纹消失、闭目不能、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患者发病前可有同侧耳后疼痛,但不伴胡半身不遂、偏身麻木等症。部分中风病患者也可出现口眼歪斜,但多伴有眩晕、偏身麻木或肢体力弱等症状。 ④痿病:痿病以肢体痿软无力、肌肉萎缩为主要特征,多发病缓慢,渐进加重;少数患

中风的气虚血瘀理论

1从中医角度探讨急性脑梗死的病因病机 1.1病名沿革 急性脑梗死属于中医“中风病”范畴。《内经》中虽无“中风”的病名,但类似中风病的记载较多,如“仆击”、“大厥”、“薄厥”、“偏风”、“偏枯”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中首创“中风”病名,明确指出:“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明代·楼英《医学纲目》则首用“卒中”之名,清·张锡纯将中风病分为脑充血与脑贫血。但对于中风病名的规范化认识,则源于近年,1986年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中风学组统一本病的名称为“中风病”,又名“卒中”,1992年全国脑病急症会议上又统一以“中风病”作为病证名,CCD编码中西医名称一致。通常按其有无出血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两种类型。 1.2关于“气虚血瘀”是脑梗死主要病机之一的理论探讨 1.2.1中风病“气虚血瘀”病机的理论依据 (1)中风病病位在脑 《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言“血之与气,并而走上,则为大厥”。王冰注云:“厥为气逆也,气逆上而不已,则变为上巅之疾也”,明确指出中风部位在脑。张山雷指出:“凡猝倒昏瞀,痰气上壅之中风,皆有肝火自旺,化风煽动,激其气血,并走于上,直冲犯脑,震扰神经”。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证明中风病的部位在脑[13]。 (2)脑与气血关系密切 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血之间相互对立与统一,气属阳,血属阴,两者之间相互对立,但又互根互用。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又指人体脏腑、经络、五官九窍的生理功能,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中风病位在脑,脑为元神之府、诸阳之会,脑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气血津液的充养,《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通达经络朝会于此。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走于鼻而为臭,其浊气

气虚血瘀 气虚血瘀的五大症状

气虚血瘀气虚血瘀的五大症状 --> 气虚血瘀是我们经常会出现的一种状况,主要是因为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瘀滞到引起的。那气虚血瘀患者有什么症状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同时小编还会告诉大家血瘀体质的人应该如何进行调理的方法,有兴趣的朋友就来看一下吧。 气虚血瘀症状 对于很多人来说,气虚血瘀是什么都不知道,那肯定更不会知道气虚血瘀有什么症状了。不过没关系,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气虚血瘀的症状。 1、说话语声低怯,气息轻浅 更不用说胸腔共鸣和腹式呼吸了。所以我们说,语声低怯,气息轻浅,这是肺气虚的表现。 2、肺主皮毛 肺气虚相对来也容易引起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差。 3、脾气虚,脾胃之气不足 主要表现为饮食没有食欲,而且在饮食之后会出现腹胀,大便困难的情况。 4、四肢无力

我们知道脾主肌肉,脾主四肢。如果脾气虚的话,则肌肉松软,没有力量。四肢也容易没有力量的,整个形体比较松弛,没有张力,女性会造成乳房下垂,尤其是气虚体质的女性怀孕发胖,生完小孩以后,腹部肌肉会严重松弛。完全一点弹力和张力都没用。还有臀部下垂,整个人的体型很松懈,不挺拔,这就是气虚没有提升的作用。 5、头晕、血压低 因为气虚,清阳不能上升,不能提升,所以会有头晕,血压偏低,基础血压低。比如有的人血压平常都是低压40多,50多,60多,高压不会超过100。 血瘀体质如何调理 1、人体的血瘀体质,首先应该明白这样的状况是怎么来的?血液粘稠,使血液的活性降低,流动性功能变差,从而是体内的血液流动失去输送氧气和血液体内其他营养物质等人体必需的成分,同时血液中的血小板的凝血功能增强,是血液在向体外排除二氧化氮等其他无用物质的能力降低。 2、血瘀体质应该如何调理?首先我们要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以及有木有其他疾病病史,之后在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治疗。 3、了解本人的身体状况,包括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或者有家族史类等。 4、根据情况应该在医院的全面体检和接受医生的正确指导和在健康恢复心理反射,在心理和思想上高度重视,而不是所谓态度或者可用可无的对待。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及治疗

综述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及治疗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是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人们摄食热量的增加及运动的减少,使我国高脂血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脂肪性肝病等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积极的控制高脂血症的发病,预防心梗、脑梗等致死性疾病,降低总体死亡率有积极的意义。随着技术的进步,中医对高脂血症进行了广泛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现将近年来中医对高脂血症的研究进行总结。 1.血脂与痰浊的关系 高脂血症是血液中的脂质超过正常而出现的疾病。中医古代文献无“血脂”之说,但很早就有关于“膏脂”“脂”“膏”的论述。《灵枢?五癃津液别》云:“五谷之滓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灵枢?卫气失常篇》云:“人有脂、有膏、有肉。”并指出各自的特点:“黄帝曰:其肥瘦大小奈何?伯高曰:膏者,多气而皮纵缓,故能纵腹垂腴。肉者,身体容大。脂者,其身瘦小。黄帝曰:三者之气血多少何如?伯高曰:膏者,多气,多气者,热,热者耐寒。肉者,多血则充形,充形则平。脂者,其血清,气滑少,故不能大。”后世医家对其进行了细致的论述。张景岳《类经》亦云:“精液和合而为膏,以填补骨空之中,则为脑为髓,为精为血。”张志聪《灵枢集注》:“中焦之气,蒸津液化,其精微溢于外则皮肉膏肥,余于内则膏脂丰满。” 这些论述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血脂和膏脂等的关系,但又不尽全面。正常人血液中亦有脂质,且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以上所述应当是血脂的一种正常状态。而对于血脂的异常状态,古代医家在论述在论述膏脂之时往往会提到“肥人”、“气虚之人”,和肥人及气虚之人关系最大的是痰湿。东垣云:“胃中元气盛。则能食而不伤。过时而不饥。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也。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盖脾实而邪气盛也。又有善食而瘦者。胃伏火邪于气分也。则能食。脾虚则肌肉削。即食伤也。”从脾实的角度论述肥人之

探讨中医对慢性心衰气虚血瘀证型的治疗

探讨中医对慢性心衰气虚血瘀证型的治疗 发表时间:2015-10-30T09:26:19.92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6期供稿作者:张东芳[导读]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国人民解放军211医院慢性心衰在辨证分型中以气虚血瘀型居多,多表现为心悸、胸闷(痛)、气短、乏力等,可在活动后加重。我们临床治疗时以益气活血为基本大法,以益气为首要任务。张东芳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国人民解放军211医院 150050 摘要:慢性心衰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为多数器质性心脏病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其发病机制和研发新的治疗方案一直是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祖国传统医学在治疗慢性心衰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文献,总结专业学者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经验,从病因病机出发,以慢性心衰气虚血瘀证型为主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从而观察益气活血治法对慢性心衰气 虚血瘀证型的临床疗效及远期预后的影响。关键词:慢性心衰;气虚血瘀;益气活血法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最终结果,是临床上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疾病。祖国传统医学对慢性心衰的研究近年来也趋于热化,传统中医中并没有"慢性心衰"这一病名,一般根据临床症状的特征把慢性心衰归属于中医"心悸,喘证,胸痹,水肿"等病名的范畴[1]。本文查阅近年中医药对慢性心衰研究的相关文献,在前期学者研究的经验中探讨慢性心衰的证型和治法。1中医对慢性心力衰竭病名的认识与慢性心力衰竭相关的病名最早见于《内经》。《灵枢?胀论》:"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素问?五脏生成论》:"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日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日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早期中医著作《内经》已经涉及心衰相关病名,从其临床表现来看,"心胀""心痹"可归入心力衰竭范畴,这与现在我们临床所见的慢性心衰临床表现相似。张仲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心水"的病名。并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篇》指出:"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这些都与心衰证候相吻合,进一步明确了"心水"这一病名与慢性心衰临床症状相近。 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心脏门》中首次直接提出"心衰"这一病名;宋?赵估《圣济总录?心脏门》有云:"心衰则健忘,不足则胸腹胁下与腰背引痛,惊悸,恍惚,少颜色,舌本强"[2]。可见"心胀、心痹、心水、心衰"是古代中医对慢性心衰病名早期的认识。从这些病名我们可以发现中医药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开始早,且研究日趋完善。2中医对慢性心衰病因病机的认识慢性心衰的发生病因主要是外邪反复侵袭、饮食偏嗜、情志所伤、年老体衰等因素导致的[3,4]。经过不断研究和总结,现代的医家对慢性心衰的病机普遍认为是本病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以心气阳虚为本,血脉淤滞,水饮内停、痰浊不化为标。心主血脉,而血脉运行全赖心中阳气的推动,如若因外邪久稽,内舍于心,或因七情内伤,气血违和,心失所养,均可引发心病,使心之气阳耗损,鼓动无力,血行滞缓,血脉瘀阻,从而出现心衰的症状。众多学者认为气虚血瘀、阳虚水泛是心衰最主要的病机,心气虚、心阳虚是其病理基础,血脉瘀滞为其中心致病环节。 2.1气虚是慢性心衰发病的根本因素《金匮要略》曰:"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明代刘纯在《伤寒治例》中曾说:"气虚停饮,阳气内弱,心下空虚,正气内动而悸也",明确地阐述了心气虚是心衰病机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心气虚导致心阳虚,进而发病为慢性心衰。中医认为心气虚是慢性心力衰竭的始动因素,气虚无以濡养心脉,故见心慌气短,神疲乏力等症状。这说明了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心气(动力)的作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于周身,使各个组织器官获得必要的荣养,才能发挥其各自的生理功能。所以说心气虚衰是慢性心衰发病的根本因素,临床观察心气虚是慢性心力衰竭正虚的最基本证候,且贯穿于疾病发展的整个过程。 2.2瘀血是慢性心衰的中心环节在传统中医学中,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血瘀证是伴随心气虚的最常见的标实证。"气"与"血"的关系十分密切,"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在心衰发展过程中先有心气不足,日久气虚血运无力出现血瘀、痰阻、水饮标实之候。若心之气阳耗损,鼓动无力,则血行滞缓,血脉淤阻,从而出现心衰症状。《医林改错》中指出:"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如果一旦心气虚衰,缺乏动力则帅血无力血行不畅,瘀阻经络就会影响到各个脏腑的正常功能,从而出现一系列的心衰症状。中医认为心力衰竭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心气虚为主,标实则以心血瘀阻、痰饮内停为主,"瘀血乃一身之大敌",故瘀血是慢性心衰中心环节,是伴随整个心衰过程的症状。3慢性心衰气虚血瘀辩证目前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尚不统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其分为7型,即心肺气虚型、气阴两亏型、心肾阳虚型、气虚血瘀型、阳虚水泛型、痰饮阻肺型、阴竭阳脱型。现代多数医家认为,气虚血瘀是慢性心力衰竭的基本病机。心气虚衰是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基础,心气不足则运血无力,血运不畅导致瘀血内阻,形成血瘀。所以气虚血瘀在心气虚的前提下贯穿于慢性心衰的全过程,为主要病理表现,以心悸、喘息、心胸疼痛剧烈如刺如绞、痛有定处、不能平卧、少尿水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4中医药对慢性心衰气虚血瘀证的治法中医认为,慢性心衰的主要病机属本虚标实,心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故益气活血法可针对心衰发病之病机气虚为本,血瘀为标而应用。 张艳教授认为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机是本虚标实,心气亏虚为本,瘀血水停为标。气虚则无力推动血液在脉道中运行,日久成瘀,阻塞脉道。所以我们临床治疗气虚血瘀证以益气活血为治疗大法,以益气为首要任务。5结论

血瘀证的病因

分类号:B J624 云南日报/2000年/12月/01日/第B02版/ 科普 血瘀证的病因 上海中医药大学 沈施德 教授 这里说的血瘀证不光是人们想像中的外伤引起的血肿,而是泛指人体气、血、津液正常运行,受到气虚、气滞、寒凝、火热、外伤等原因,导致气滞、痰湿、血行不畅,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其临床表现为唇舌爪甲紫暗或有瘀点瘀斑疼痛而有定处,尤其为刺痛者,出现肿块、出血、肌肤甲错及温脉等特征者,由于瘀阻部位的不同,症状可以各异,如胸闷心痛(心)、咯血胸痛(肺)、呕血便血(胃)、胁下痞块(肝)等统称血瘀证,临床上可分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等。 血瘀证可由多种原因造成,而形成血瘀后又可以引发多种病变,中医对血瘀证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因于寒。寒凝血脉是血瘀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认为血“得温而行,逢寒则凝。”临床常见的内寒引起的血 瘀阻络,多见于心、脑血管病、中风后遗症等。 二、因于热。热邪内蕴,煎熬血液,血脉凝结亦可成以瘀。临床上可分扑感邪热和内生邪热。临床可见肺部感染、急 性肾功能衰竭等。 三、因于气。临床可见气滞血瘀,是因气机失调,情志异常,肝郁等均能导致该病。还有气虚血瘀,气虚无力推运血 行,血管天气,必停留而瘀。 四、因于血。临床上有血虚血液、出血血痕、污秽血瘀之分。 血虚血瘀是指出血之源障碍,或慢性耗血而血虚脉道干湿,临床上常指不通则痛,血有虚而滞者。 “瘀血不会,新血难生”,故治疗上应采用祛瘀生新,也就是现在常说的活血化瘀。 出血血瘀:指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形成的病理性瘀血,外伤性出血,脏器出血等。 污秽性血瘀:常见于指有外邪、内伤、自身代谢产物堆积体内不能排除,均可导致血瘀。《证治准绳》首倡“百病之源,来自血瘀”之说法。

高脂血症的从“肾”论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111103697.html, 高脂血症的从“肾”论治 作者:陈晨方显明 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1年第05期 [摘要]高脂血症是人体内的脂肪代谢异常引起血液中一种或多种脂质(主要是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成分含量的异常增高,高脂血症与心血管病有着密切关系它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首要发病原因。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主要易感因素,改善或纠正脂质代谢异常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重要举措。中医认为,肾有“收藏、化精”调和气血的功能,而日久肾虚,则会形成血瘀和痰浊。此篇综述主要讨论近年高脂血症的从肾论治的治疗的进展。 [关键词]高脂血症;活血补肾;血瘀 [中图分类号]R5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1)09-0011-03 中医学并无高脂血症的名称,但多有关于“脂”和“膏”的论述,《灵枢》称“脂”是一种充盈身体的正常营养物质,而“膏”是过多的“脂”,血脂为水谷所化生的精微物质,属于津液,存于血中,与血液是互为化生的关系。若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津液不规则血化,浊而生成脂及痰,浸淫脉道,以致气滞血瘀,痹阻脉络,形成高脂。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入中医的“眩晕”、“胸痹”、“中风”、“血瘀”、“痰湿”等病证范畴。 1、致病机理 1.1肾气不足导致气血不和,形成“血瘀”和“血痹” 《素问—调经纶第六十二》云:“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次成形。意志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脏。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髓,以行气血。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可知肾虚就会导致骨髓的空虚,形成内在的气血不合,而长期的气血不行和血瘀就会形成血痹,肾的收藏旧血,生新血的功能就会下降。《素问一阴阳应象大论》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中老年人脏腑之气渐衰,精气渐减。肾虚气化无力,导致痰浊、瘀血形成并瘀积体内,造成脂质代谢紊乱。尹方等认为,高脂血症与肾虚有重要关系。肾精亏虚,水谷精微难以化为“清血”,以致浊物内滞,最终形成痰瘀阻滞,血脉不畅发为本病。吴卫红认为年老体衰,肾虚精亏,膏脂不藏,化入血中均可致血脂异常。张吉正等认为本病为脏腑功能失司、膏脂生成、输化失常所致,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主要表现为脾肾阳气亏损,或肝肾阴血不足,标实主要为湿浊内蕴,久则兼挟瘀血,导致痰瘀互结为患,脏腑涉及

中医辨治心衰血瘀证经验

中医辨治心衰血瘀证经验 中医学古代文献中虽有心衰之名,但无专篇论述,心衰病名首见于宋·赵估编《圣济总录·心脏门》,其余论述多散见于“心悸”“怔忡”“喘证”“水肿”“痰饮”“心水”等病证。东汉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中云:“师曰: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趺阳脉伏,水谷不化,脾气衰则鹜溏,胃气衰则水肿。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尤在泾注云:“曰血分者,谓虽病于水。而实于血也。”明确指出血瘀可致水肿的形成。杨思进教授从医三十余载,得之“血不利则为水”这一著名论点,辨证论治心衰气虚血瘀、阳虚血瘀、痰瘀互结证型,每多获良效。 心衰瘀血证的致病因素 《血证论》曰:“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瘀而兼水也。”“水病而不离乎血,血病而不离乎水。”可见血水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相互之间存在互用、互化、相互为病的关系。心衰是一个缓慢的发生发展过程,归结瘀血致心衰为病的机制不外乎虚与实二端。即当血不利时,营气不能化生气血水谷精微,反而会使局部或全身血脉中的精液流溢于脉外,潴留于组织脏腑之间,形成水液。其次亦可由于血不利阻滞脉道而导致津液的输布失常,停留于局部或泛溢组织脏腑之间形成水液。因此无论何种原因而致的血不利,皆可阻塞脉络,形成瘀血,使局部组织因缺氧而出现变性、水肿、渗出等病理改变,

从而使患者出现心衰症状。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大多数心衰患者均可见:①血液流变性异常,即血液浓、黏、凝、聚的状态。②微循环障碍,即血流缓慢与瘀滞,微血管狭窄或闭塞等状态。③血流动力学异常,即心脏射血功能降低,血管阻力增加等。中医学认为,此即是瘀血。现代医学通过研究发现,活血化瘀药物对心衰患者具有以下作用:改善血液流变性状态;改善微循环;改善血流动力学;调节免疫功能;抗动脉粥样硬化;提高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治疗方法 《高注金匮要略》指出:“水在血分中,当以治血为本,治水为标。”拟从气虚血瘀、久病必瘀和痰瘀互结的基础上,创出以下治疗方法。 益气活血化瘀法:《素问》中有“血实者宜决之,气虚宜引之。”“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的理论,以益气活血法治疗心衰,补益中气,使元气得复,活血化瘀使血脉通畅,则气血调和,临床症状缓解。常用活血化瘀药物有丹参、桃仁、红花、川芎、赤芍、当归、鸡血藤、牛膝等。 温阳活血化瘀法:患者久病,耗伤阳气,导致心阳虚衰,阳虚则不能温煦津液,水湿及血行受阻,津液流溢于脉外,潴留于组织脏腑之间,形成水液。心阳亏虚是心衰发病的关键,并贯穿于心衰的整个病理过程。随着病情的发展,病变脏腑由心而涉及脾、肾,多表现头

试论气虚血瘀阴伤是高脂血症的终极病机

高脂血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病症之一,高脂血症是指:胆固醇(TC)≥6.5 mmol/L和(或)甘油三酯(TG)≥1.54 mmol/L[1],由于大部分脂质与血浆蛋白结合而运转全身,故高脂血症常表现为高脂蛋白血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卫生事业的进步,我国疾病谱和致死致残病种发生了重大变化,45岁以上人群中血脂增高者达57%,60岁以上者17%[2]。 1 高脂血症的主要并发症高脂血症及其引起的并发症的危险性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广泛的重视,也吸引了许许多多的医务工作者和科研人员进行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高脂血症的潜在危险包括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及总死亡率等多种健康结局的评价。高脂血症分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见于遗传性脂代谢紊乱性疾病;继发性多见于未控制的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综合征、脂肪肝、痛风等症。 2 体内参与脂蛋白代谢的主要因素载脂蛋白:主要的载脂蛋白有A、B、C、D、E、F等几十种。A又分为A Ⅰ、AⅡ、AⅢ、AⅣ等亚组,B又分为B48、B100,C又分为CⅠ、CⅡ、CⅢ亚组。细胞脂蛋白受体:有LDL受体或apoB、E受体,apoE受体或乳糜微粒残粒受体,β-VDLD受体或乙酰LDL受体,清道夫受体,HDL和乙酰HDL受体。脂蛋白代谢中主要的酶:脂蛋白脂酶(LPL)、肝脏三酰甘油酯酶(HL)、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换酶(LCAT)、脂质转运蛋白(LTP)或称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 3 中医古籍中关于高脂血症的描述中医虽无“高脂血症”这一病名,但与其相关的论述并不少见。《灵枢-卫气失常》中曾把肥人分为脂人、膏人、肉人。《灵枢》曰:“脂者,其血清,气滑少”。《灵枢-血络论》曰:“血气俱盛而阴气多者,其血滑,刺之则射,阳气蓄积,久留而不泻者,其血黑以浊,故不能射。”其中“其血黑以浊”形象地说明了气血津液代谢失调,导致痰瘀胶结于血脉之中的状况,与现代高脂血症、高黏血症的概念非常相近。《生气通天论》中提出:“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提出了饮食不节,味过甘肥,损伤脾肾功能,影响肝胆疏泄,以致精汁不能泌输,而转化为痰浊,这与现代医学提出的高脂高糖饮食和脂代谢紊乱的病因学说是基本一致的。《证治准绳-蓄血》首论污血:“夫人饮食起居,一失其宜,皆能使血瘀滞不行,故百病由污血者多。”《汤本求真》中亦有“污秽之血”之云。后人将污血定义为瘀血、蓄血,指水谷不化之痰湿、过盛入脉之浊气及瘀滞之血在脉中结聚而成,并不单指瘀血,亦含有脂质代谢紊乱的病理产物。《素问-通评虚实论》说:“消瘅、仆击、偏桔……肥贵人则膏梁之疾也。顾松园《医镜》载:“消痹、扑击、偏枯痿厥、气逆喘满,肥贵人之膏梁之疾。” 4 高脂血症的中医病机 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3]归纳、整理90年代以来中医药防治高脂血症的65篇文章,把其基本病机概括为痰浊凝聚注入血脉;脾失健运,肾精亏虚是导致痰瘀形成高脂血症的内在原因;嗜食肥甘厚味是化生痰浊,促成高脂血症的外在条件;痰瘀互结,沉积血府,脉道失柔是高脂血症发展为心脑血管疾病和机体衰老的必然转归。[!--empirenews.page--] 丁氏等[4]认为高脂血症的病机主要与肝、脾、肾有关;主要病位在血脉;病灶为本虚标实,其本为肝、脾、肾三脏的虚弱,其标为痰浊、瘀血内生;诱因为饮食不节,起居失常,情绪失畅等。 5 高脂血症的终极病机是气虚阴伤血瘀高脂血症主要与肝、脾、肾三脏有关,病性为本虚标实。治疗上有理脾、疏肝、益气、化痰、利湿、祛瘀、温补脾肾、滋补肝肾等法。本病中后期出现气虚、血瘀、阴伤共同存在的情形居多。但通过大量文献检索,很少能发现系统阐释气虚、阴伤、血瘀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三者联合引起高脂血症的病机。同时也很少阐明益气、养阴、活血三法同用治疗高脂血症的原理。以下探讨高脂血症的病机殊途同归于气虚阴伤血瘀。 5.1 血瘀《诸病源候论·诸痰候》指出:“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明医杂著》言:“津液者,血之系,行乎脉外,流通一身,如天之清露,若血浊气滞则凝聚而为痰。”本病的病位在血脉,而兼及其他脏腑。高脂血症多为痰、浊、瘀阻于脉络而成。痰瘀互结,沉积血府,脉道失柔是高脂血症演变为心脑血管疾患的必然转归。淡浊膏脂伏于脉道,积久不去,妨碍气机,血行不畅,滞而为瘀,痰浊瘀血混结为患。 5.2 气虚王清任《医林改错》言:“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

项痹病(气虚血瘀证-保守治疗)临床路径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住院病人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颈椎病(神经根型)的患者。 一、项痹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项痹病(编码: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颈椎病(编码:M47.221+(G55.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参照2009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 (2)缓解期 (3)康复期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 1. 风寒痹阻证: 2. 痰湿阻络证: 3.血瘀气滞证:

4. 气虚血瘀证: 5.气血亏虚证: 6.肝肾亏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项痹病(编码:000、—10编码:M47.22155.2*)的患者。 2.门诊治疗疗效不佳者。 3.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 (1)有手术指征者 (2)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者(椎管比值二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0.75) (3)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 (4)曾经接受颈椎手术治疗或颈椎畸形者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颈椎张口位、正侧位片;颈椎或。 (2)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3)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风湿系列。 (4)心电图 (5)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肌电图、颈椎张口位、正侧位、功能位、双斜位片。 (八)治疗方法 1.手法 (1)松解类手法 (2)整复类手法 2.针灸疗法 3.牵引疗法 4.其他外治法:敷贴、熏蒸、涂擦、膏摩、刮痧、拔罐、中药离子导入、针刀疗法、穴位埋线、封闭疗法等。 5.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风寒痹阻证:祛风散寒,祛湿通络。

高脂血症的中医证治研究概况

高脂血症的中医证治研究概况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目前高脂血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因此而并发的糖尿病、冠心病也尤为常见,其危害性巨大,治疗和预防高脂血症意义深远。笔者通过查阅近年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相关文献,对其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运用单药、专方、中成药治疗几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目前治疗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能够更加深入研究中医证治高脂血症提供一定参考。 标签:高脂血症;病证结合;综述 据资料显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已居世界之首。而血脂异常则是导致心血管病的罪魁祸首。研究表明血清总胆固醇(TC)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1]。为此对血脂异常的防治必须及早重视。目前西医治疗高脂血症虽然疗效确切,但引起肝肾功能损伤的副作用亦不少见,而且治疗后易反弹。中医诊治高脂血症方面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少、血脂达标后不易反弹的优势,现将近年高脂血症的中医证治综述如下。 1中医对血脂的认识 中医学历代文献资料中并无”血脂”名称,更无”高脂血症”的病名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即开始有了关于”膏”、”脂”的论述,多以”膏脂”并称。《素问·异法方异论》云:”其民华食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说明膏脂有化生阳气、抵御外邪之功,然而”膏脂”过多,则可导致患病。《灵枢·卫气失常》亦云:”膏者其肉淖”,”膏者,……纵腹垂腆”等。上述诸多关于膏脂的论述,说明了其组成及生理功能与血脂极其相似。 2中医对血脂异常的认识 古代中医对”膏脂”致病特点的认识与血脂异常甚是相似,如《灵枢·血络论》说:”血气俱盛而阴气多者,其血滑,……其血黑以浊……”中的”其血黑以浊”形象说明了因气血津液偏盛,阴阳失和导致痰瘀互结的病理状态,与现代高脂血症、高粘血症的发病机理类似。又如《素问·通评虚实论》:”凡治消疽,仆击,偏枯屡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膏梁之疾也”中认识到如肥胖、坏疽、呃逆、中风等诸多疾病的发生都和膏脂密切相关。现代中医学将本病归属于”痰浊”、”血瘀”、”胸痹”、”心悸”、”眩晕”、”中风”等范畴。 3中医对高脂血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3.1古代医家关于高脂血症的病因病机认识高脂血症属中医学中”痰湿”、”痰浊”、”痰瘀”等范畴,其主要病因有:①饮食不节,安逸少劳;②脾失健运,水湿内停;③肝失疏泄;④肾气衰弱,开合不利。本病病机关键在于痰浊凝聚血脉,其内在病因为脾虚,肝肾阴虚,加之过食膏粱厚味,致运化失司,水谷精微

什么是血瘀证

什么是血瘀证?活血化瘀治疗优势何在? 为解答读者的疑问,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内科主任史载祥教授。血瘀证串起数十种疾病史载祥是我国从事活血化瘀研究较早的学者之一,他与陈可冀院士共同主编了100多万字的《实用血瘀证》一书。 他介绍说:“血瘀证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与血液循环障碍有关的诸多疾病,而形成血瘀后又可以引发多种更严重的病变。” 血瘀证由何而起? 从中医理论来说,血瘀证的始发原因可因寒、因热、因气、因血。 以寒来说,《内经》记载,“血得温而行,逢寒则凝”,这种寒可是六淫之“外寒”,也可是阳虚之“内寒”,心、脑血管病,中风后遗症等即属于“内寒”所致; 以热来说,“热之为过,血为之凝滞”; 以气来说,“气为血帅”,“血离其气,则血瘀积而不流”,但造成血瘀的气又可分为气滞血瘀和气虚血瘀; 以血来说,则又有血虚血瘀、出血血瘀、污秽性血瘀之分。 “用现代语言来总结,由于血瘀证是由很多不同的原因引起,所以它所造成的病种包括了神经、心血管、消化、呼吸、泌尿、血液、结缔组织、内分泌、肿瘤、外科、皮肤、骨伤、妇产、儿科、眼科、五官科等多个系统。” 中医学将血瘀证的机制概括为“瘀滞内结”、“血液离经”和“ 血液污秽”3个方面。 “瘀滞内结”是指血液在脉道中运行迟缓、阻滞、凝聚,“内结之血为血瘀”。从西医研究来看,可表现为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栓形成和动脉管腔狭窄。那么,有这些表现的病就包括了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肌病、急性脑梗塞、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深部静脉栓塞、老年血管性痴呆等。 “血液离经”也被认为是瘀血。归纳有以下几类:出血后的离经之血,像各种空腔脏器出血,如胃、肠、胆囊、子宫等不能及时排出的积血以及胸腔、心包腔、腹腔和脑、蛛网膜腔、硬脑膜腔等脏器出血的积血,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其他脏器的血管畸形以及各种新生物的血供,如移植脏器或血管搭桥等亦属此类,此外还有子宫外孕、子宫肌瘤、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恶露不尽等。 “污秽之血”的性质是败血、毒血、恶血,西医研究将其概括为: 外源性“污秽之血”,指由生物、理化等因素所污染的血液,如各种致病性微生物、无机或有机化学物质、严重创伤等; 内源性“污秽之血”,指由于重要脏器衰竭自身代谢产物在血中堆积,如尿毒症、肝硬化、糖尿病等患者的血液; 复合性“污秽之血”则指前两种污秽之血并存,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变态反应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肾小球肾炎、硬皮病、皮肌炎、红斑狼疮等。活血化瘀解决新老问题虽然属于血瘀证的病种繁多,跨度很大,但由于中医理论将其贯穿始终,因此在诊病和治疗上即可做到“脉络分明”。 史载祥介绍,近40年来,以活血化瘀方药治疗血瘀证的研究取得了较全面的进展,尤其在临床危重病以及疑难病方面更为突出。冠心二号复方、血府逐瘀汤、川芎制剂、丹参制剂在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方面疗效明显,已在全国推广;血府逐瘀汤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发病率降低了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