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扫描比幅无线电测向技术研究_艾尔肯_艾则孜

合集下载

无线电监测与测向定位(张洪顺)(王磊)5-10章 (3)

无线电监测与测向定位(张洪顺)(王磊)5-10章 (3)

第7章 测向原理 图 7-7 人工听觉小音点测向原理框图
第7章 测向原理
7.2.1 听觉小音点测向 听觉小音点测向设备根据其所采用的天线结构形式不同可
分为三类:单环天线体制的听觉小音点测向机、间隔双环天线 体制的听觉小音点测向机和角度计天线体制的听觉小音点测向 机。
在近距离测向场合下,通常采用单环加中央垂直天线这种 复合结构的听觉小音点测向机,如图7-8所示。这种测向机的 环天线可以手动绕中心轴线自由旋转,在环天线的旋转过程中, 方位读盘的指针与之同轴旋转,当环天线平面的法线方向处于 正北方位时,方位读盘的指针指在0°位置,若测向信道接收 机的工作频率和工作状态(通带选择、解调方式AGC控制方式及 天线衰减等)已设置好,则只要环天线平
第7章 测向原理 图 7-2 最小信号法测向示意图
第7章 测向原理
2. 最大信号法测向 最大信号法测向要求天线具有尖锐的方向特性,测向时旋 转天线,当测向机的输出端出现最大信号值时,说明天线极坐 标方向图主瓣的径向中心轴指向来波方位,根据此时天线主瓣 的指向就可以确定目标信号的来波方位值,如图7-3所示。由 于示向度值是在天线接收信号为最大值时获取的,因而它具有 对微弱信号的测向能力,但测向精度较低是它的主要缺点。因 为天线极坐标方向图在最大值附近变化缓慢,所以只有当天线 旋转较大的角度(半功率点波束宽度的10% ~25%)时才能测出其输出电压的明显变化。
第7章 测向原理
近期的测向设备普遍地采用半自动测向工作方式,测向过 程中有些工作如旋转天线、测向信道接收机工作状态的调整、 信道的预置、方位测定过程中的大部分辅助工作及示向度数据 获取与处理工作都是自动完成的。随着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应用,测向设备自动完成的工作越 来越多,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在某些复杂环境下, 如信号非常密集、存在较强的干扰、信号结构非常复杂或信号 质量非常差等,测向设备工作状态的设置与控制过程、示向度 数据读取过程、示向度数据可信度评估过程及示向度数据的某 些处理过程仍然需要操作员人工辅助来完成。

无线电测向体制概述

无线电测向体制概述

无线电测向体制概述无线电测向的一般知识。

随着无线电频谱资源的广泛应用和无线电通信的日益普及,为了有序和可靠地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以及确保无线电通信的畅通,无线电监测和无线电测向已经必不可少,其地位和作用还会与时俱进。

什么是无线电测向呢?无线电测向是依据电磁波传播特性,使用仪器设备测定无线电波来波方向的过程。

测定无线电来波方向的专用仪器设备,称为无线电测向机。

在测定过程中,根据天线系统从到达来波信号中获得信息以及对信息处理的方法,可以将测向系统分为两大类:标量测向系统和矢量测向系统。

标量测向系统仅能获得和使用到达来波信号有关的标量信息数据;矢量测向系统可以获得和使用到达来波信号的矢量信息数据。

标量测向系统仅能单独获得和使用电磁波的幅度或者相位信息,而矢量测向系统可以同时获得和使用电磁波的幅度和相位信息.标量测向系统历史悠久,应用最为广泛。

最简单的幅度比较式标量测向系统,是如图(1)所示的旋转环型测向机,该系统对垂直极化波的方向图成8字形。

大多数幅度比较式的标量测向系统,其测向天线和方向图,都是采用了某种对称的形式,例如:阿德考克(Adcock)测向机和沃特森-瓦特(Watson-Watt)测向机,以及各种使用旋转角度计的圆形天线阵测向机;属于相位比较的标量测向系统,有如:干涉仪(Inteferometry)测向机和多普勒(Dopple)测向机等。

在短波标量测向系统可以设计成只测量方位角,也可设计成测量方位角,同时测量来波的仰角。

矢量测向系统,具有从来波信号中获得和使用矢量信息数据的能力。

例如:空间谱估计测向机。

矢量系统的数据采集,前端需要使用多端口天线阵列和至少同时利用两部以上幅度、相位相同的接收机,后端根据相应的数学模型和算法,由计算机进行解算。

矢量系统依据天线单元和接收机数量以及后续的处理能力,可以分辨两元以至多元波场和来波方向。

矢量测向系统的提出还是近十几年的事,它的实现有赖于数字技术、微电子技术和数字处理技术的进步。

第十章_无线电测向体制概述

第十章_无线电测向体制概述

第十章无线电测向体制概述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无线电测向的一般知识,说明了无线电测向机的分类方法和应用;着重从测向原理的角度说明了不同测向体制的特点和主要技术指标;最后从实际出发,提出选用建议。

供读者参考。

无线电测向的一般知识。

随着无线电频谱资源的广泛应用和无线电通信的日益普及,为了有序和可靠地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以及确保无线电通信的畅通,无线电监测和无线电测向已经必不可少,其地位和作用还会与时俱进。

什么是无线电测向呢?无线电测向是依据电磁波传播特性,使用仪器设备测定无线电波来波方向的过程。

测定无线电来波方向的专用仪器设备,称为无线电测向机。

在测定过程中,根据天线系统从到达来波信号中获得信息以及对信息处理的方法,可以将测向系统分为两大类:标量测向系统和矢量测向系统。

标量测向系统仅能获得和使用到达来波信号有关的标量信息数据;矢量测向系统可以获得和使用到达来波信号的矢量信息数据。

标量测向系统仅能单独获得和使用电磁波的幅度或者相位信息,而矢量测向系统可以同时获得和使用电磁波的幅度和相位信息.标量测向系统历史悠久,应用最为广泛。

最简单的幅度比较式标量测向系统,是如图(1)所示的旋转环型测向机,该系统对垂直极化波的方向图成8字形。

大多数幅度比较式的标量测向系统,其测向天线和方向图,都是采用了某种对称的形式,例如:阿德考克(Adcock)测向机和沃特森-瓦特(Watson-Watt)测向机,以及各种使用旋转角度计的圆形天线阵测向机;属于相位比较的标量测向系统,有如:干涉仪(Inteferometry)测向机和多普勒(Dopple)测向机等。

在短波标量测向系统可以设计成只测量方位角,也可设计成测量方位角,同时测量来波的仰角。

矢量测向系统,具有从来波信号中获得和使用矢量信息数据的能力。

例如:空间谱估计测向机。

矢量系统的数据采集,前端需要使用多端口天线阵列和至少同时利用两部以上幅度、相位相同的接收机,后端根据相应的数学模型和算法,由计算机进行解算。

电扫描比幅无线电测向技术研究

电扫描比幅无线电测向技术研究
分 为 3类 :
选频率 的函数 。整体而言 , 系统精 确度是在信 号有 足够 的信
噪 比时 定 义 的 , 般 精 确 度 不 考 虑 由 传 播 介 质 和 多 径 效 应 引 一
起 的误 差 。
第 一类 : 化 测 向 法 。 它 是 在 一 个 观 察 点 , 时 测 量 电 极 同 场 和场 强 方 向 , 即其 极 化 方 向 。 在 知 道 了 场 强 方 向后 , 也 。 就
的分析研究 , 重点引 出电扫描 比幅测向的理论推导 , 为解决实际工作的问题 提供理论支持 。
关键词 : 比幅测 向; 无线 电测 向; 向机 ; 测 信号检测
中 图分 类 号 :N 8 T 9
文 献标 识 码 : A
1 引 言
无 线 电测 向 的 目的 是 利 用 无 线 电 波 的 传 播 特 性 来 测 定 任 意 电 磁 辐 射 的 示 向线 的过 程 , 无 线 电 管 理 中 是 一 项 非 常 在 重 要 的 技 术 手 段 , 为无 线 电 管 理 执 法 行 政 管 理 提 供 依 据 的 是 主 要 措 施 。 目前 , 线 电 业 务 的 飞 速 发 展 , 无 线 电 管 理 的 无 对
精 度 存 在 两 个 系统 误 差 分 量 : 位 误 差 和 频 率 误 差 。 方 位 误 方 差 取 决 于信 号 的 入 射 方 向 , 率 误 差 是 一 种 测 向误 差 , 所 频 是
2 无线 电测 向技术 相关 研究
2 1 基 本 测 向 原 理 . 根 据 电 磁 波 的 结 构 与 运 动 状 态 , 以 将 测 向 的 基 本 方 法 可
3 抗波前失真性能 ( 干干扰 ) ) 相 。无论 采用何 种测 向技

无线电测向技术_四_测向解决方案

无线电测向技术_四_测向解决方案

表 1 仪器精度和系统精度分析
仪器精度
系统精度
总体精度(R&S 建议)
特点: 未安装测向天线 安装了测向天线的测 在实际的场地,包括测
的测向系统在实验室的 向系统在理想场地上 向天线的测向系统精
精度设备使用理想的天 的测向精度(未考虑 度; 依据经验给出平均
线仿真器测试。
反射波因素)。
值。
分析: 未考虑测向天线 未考虑在真实电磁环 在“正常”的天线位置,
图 2 不同振子的测向天线比较
67 中国无线电2006/10
厂 商 发 布
* 信号带宽; * 信号中心频率; * 信号的发射时间; * … 。 并且,在频谱窗口标记出所有的预分类信号以便于观 察。 预分类器具有两个优点: (1) 测向机在扫描时收集的海量信息压缩为需要的 关键信息。由于数据量减少很多,当一个网络中所有测向 机需要联合定位时,不需要高速数据连接。 (2) 自动分类。相对于操作员的人工分类节省了大 量时间。
事实上,为了避免测向模糊性,天线振子间的距离是 有限制的。所以,对于任一频率的天线孔径取决于天线振 子的数量。 图 2 比较了振子间距离相同的分别具有 5 和 9 个振子 的两副测向天线。可以看出,天线振子越多,测向天线就 具有更高的测向准确度、灵敏度和抗波前失真能力。基于 这种原因,Rohde&Schwarz 总是尽量使用更多的振子。 有数据表明,罗德与施瓦茨公司的带有 9 个振子的测向系 统在总体测向精度指标上,优于带有 5 个振子的测向系统 2~3 倍,另外,其测向值的稳定性相应提高。
68 中国无线电2006/10
66 中国无线电2006/10
厂 商 发 布
本文考虑一个圆形天线阵,其直径越大,抗反射的能 力越强。图 1 展示了在处理同样的反射波干扰时,宽孔径 天线比窄孔径给出更高的精确度。

无线电测向技术的发展历程

无线电测向技术的发展历程

无线电测向技术的发展历程无线电测向技术是一种通过测量和分析无线电信号的传播方向和强度的技术。

它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无线通信、雷达、定位导航等。

本文将介绍无线电测向技术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方位信标到现代的智能天线阵列,带领读者了解这一技术的进化过程。

1. 早期的方位信标技术方位信标是无线电测向技术的最早形式之一。

这种技术利用固定的信标发射信号,接收器通过测量信号到达时间差来确定信号来源的方向。

早期的方位信标主要用于航海导航,帮助船只和飞机确定自身位置。

2. 对消技术的引入随着无线电技术的进步,出现了对消技术,即通过比较接收到的信号相位差来测量信号方向。

这种技术使用多个接收天线,通过调整相位差实现信号的消除,从而确定信号的方向。

对消技术的出现提高了方位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天线阵列技术的应用天线阵列技术是无线电测向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它利用多个天线组成的阵列来接收信号,并通过调整天线之间的间距和相位来实现对信号的测量。

天线阵列技术不仅可以准确测量信号的方向,还可以实现波束形成和空间滤波等功能,提高了测向系统的性能。

4. 现代化的测向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现代化的测向系统实现了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这些系统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和计算机算法,通过分析多个接收信号的相位、幅度和时间等信息,实现对信号的测向和定位。

现代化的测向系统在军事、通信和导航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5. 无线电测向技术的未来发展随着无线通信和雷达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电测向技术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更高的精度和分辨率、更广的频率范围、更大的测量距离以及更多的应用领域。

同时,无线电测向技术还将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结合,实现更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测向系统。

总结:无线电测向技术经历了从早期的方位信标到现代的智能天线阵列的发展历程。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无线电测向技术在精度、可靠性和应用范围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浅谈无线电监测与测向定位技术

浅谈无线电监测与测向定位技术

浅谈无线电监测与测向定位技术摘要:无线电监测和测向定位技术包括分析判断,测向定位,实施监测等内容,尤其在部队特殊监测,电磁环境监测和民用常规监测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无线电通信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为避免无线电资源遭到不合理的利用,有必要加强无线电的监测管理工作,研究无线电监测与测向定位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章主要对无线电监测与测向定位技术分析探究,可供同行借鉴。

关键词:无线电;监测;测向定位前言随着当前无线电业务的创新发展,台站数量越来越多,导致无线电的干扰问题频发,无线电的监测任务也日趋繁重,无线电的频谱资源也越来越有限化,增加了电磁环境复杂性。

因此,加强无线电监测与测向定位管理,有利于空中电波秩序的管理与维护。

无线电监测与测向定位技术的运用范围广,涵盖实施监测、测向定位、分析判断等多个方面,无论是民用常规监测、工业电磁环境监测还是军用特种监测上都会运用。

一、无线电测向概述1.1无线电测向方法的基本原理无线电测向有幅度比较式测向、沃特森-瓦特测向、干涉仪测向等几种方式。

无线电测向主要是为了对无线电波辐射源的方向进行测量。

利用波的特性,通过场强检测电路来测得场强的强弱。

在具体的测向过程中,天线体系的天线元之间的距离受到限制,因此,可以将电波辐射场中的天线元接收到电场强度看作是等值,只是存在相位上的差别。

因此,在测向的过程中,方位信息就被包含各个相位中。

在不同的天线体系上,会产生一定的感应电动势力。

因此,可以对目标电台方位信息进行不同的处理。

1.2测向技术1.2.1比幅测向法比幅测向法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沃特森-瓦特体制,测向时采用计算得出结果或得出反正切值。

该体制的优点是对波道干扰不敏感、测向速度快,易于实现,属于幅度比较式测向方法中的一种,但是该体制测向精度和测向灵敏度低,抗波前失真的能力弱。

因为沃特森-瓦特测向体制所使用的天线阵列是小基础的天线,尺寸较小,所以特别适合手持、车载式的小型测向设备上使用。

无线电测向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无线电测向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无线电测向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地质勘探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揭示地球内部的结构、组成和资源分布情况,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重要的地质信息和资源保障。

在地质勘探的众多技术手段中,无线电测向技术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无线电测向技术,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测量无线电信号的方向来确定信号源的位置。

在地质勘探中,这一技术主要基于电磁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特性,通过接收和分析来自地下的无线电信号,获取有关地质结构和矿产资源的信息。

无线电测向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

首先,在矿产资源勘探方面,它可以帮助探测地下的金属矿和非金属矿。

对于一些深埋地下的矿床,传统的勘探方法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无线电测向能够穿透较深的地层,对隐藏的矿体进行探测和定位。

例如,在寻找金矿时,通过对金矿体所产生的微弱电磁信号进行测向和分析,可以大致确定金矿的位置和规模。

其次,在地质结构研究方面,无线电测向技术可以提供有关地层分布、断层走向和岩石性质等重要信息。

通过测量电磁波在不同地质层中的传播速度和衰减情况,可以推断出地层的厚度、密度和孔隙度等参数,从而构建出地下地质结构的模型。

这对于了解地质构造的演化历史、预测地质灾害以及规划工程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再者,在地下水勘探中,无线电测向也能大显身手。

地下水的分布和流动情况对于农业灌溉、城市供水和工业用水都至关重要。

利用无线电测向技术,可以探测到地下水的含水层位置、厚度和水流方向,为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无线电测向技术通常与其他地质勘探方法相结合,以提高勘探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例如,与地质雷达、地震勘探等方法配合使用,可以相互补充和验证,从而更全面、准确地了解地下地质情况。

然而,无线电测向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也并非一帆风顺,它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限制。

例如,复杂的地质环境会对无线电信号的传播产生干扰和衰减,影响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

此外,无线电测向设备的性能和精度也会对勘探结果产生影响,需要不断进行技术改进和设备升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方向偏离这个 角 度 的 变 化,增 益 逐 渐 下 降,在 其 余 角 度 上
增益较小。简言之,就 是 随 着 来 波 方 向 的 不 同,也 就 是 角 度
的不同,接收到的信号幅度也不同。测向时,变化天线位置,
改变天线方向图最大指向,比较天线在不同位置测向机输出
信号的大小,当输 出 幅 度 最 大 时,天 线 方 向 图 主 辩 径 向 中 心
第二类:等幅 等 相 位 面 法。它 是 找 出 波 前 的 空 间 位 置, 也即场强的等幅 等 相 位 面 的 位 置,再 求 其 法 线 方 向,由 此 来 推断波前的传播方向。确定等幅等相位面的位置的方法有 许多,可以根据电 磁 波 性 质,观 察 开 设 于 不 同 观 察 点 的 三 幅 或者多幅天线单元接受信号的幅度、相位、时间和周期关系, 通过各天线单元接收信号之间上述量的关系,求得波前及法 线方向,也即来波方向,也叫波前法。
2 无线电测向技术相关研究
2. 1 基本测向原理 根据电磁波的结构与运动状态,可以将测向的基本方法
分为 3 类: 第一类:极化 测 向 法。 它 是 在 一 个 观 察 点,同 时 测 量 电
场和场强方向,也即其极化方向。。在知道了场强方向后,就 可以根据电磁波的相关性质来确定电波的传播方向,也叫场 强法。
[收稿日期]2010 - 04 - 09 [作者简介]艾尔肯·艾则孜 (1969 - ) ,男,维吾尔族,新疆乌鲁木齐人,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信息与无线电应用。
— 81 —
2010 年 第 3 期 ( 第 38 卷)
黑龙江水利科技 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ater Conservancy
(10)
通常,θmin 和 θmax 都比较小,取其近似值,相除得到:
θmax / θmin = 2 ( E / R) 1 /2
(11)
上式说明在最大法中,一般情况下 E / R > 1 不可靠的角
度范围远远 大 于 在 最 小 信 号 测 向 法 中 的 不 可 靠 角 度 范 围。
显然,最小信号法有较高的测向精度。比幅测向法的两个或
多个天线单元按 照 一 定 要 求 进 行 安 装,通 常 是 对 称 的,安 装
好的天线的极坐标方向图具有交叠部分。
3. 4 综合法
综合法是利用最大和最小测向法,以及天线阵测向法的
测向机制综合进 行,其 代 表 为 乌 兰 韦 伯 测 向 机,在 此 不 做 重
点阐述。
4 结束语
本文讨论了无线电测向相关技术。比幅测向,又可以分 为最大信号法、最 小 信 号 法、比 较 法 和 综 合 法。 其 机 理 都 是 通过接收天线位置与波前的关系获得示向度,重点对比幅测 向中方位的计算方法进行推导。
1) 精确度,一般测向机的精确度子 1° ~ 3°。通常的标称 精度存在两个系统误差分量:方位误差和频率误差。方位误 差取决于信号的 入 射 方 向,频 率 误 差 是 一 种 测 向 误 差,是 所 选频率的函数。整体而言,系统精确度是在信号有足够的信 噪比时定义的,一般精确度不考虑由传播介质和多径效应引 起的误差。
第三类:综合法。它是利用电磁波在一个小区域内表现 的特性来确定信号的方向的方法。 2. 2 无线电测向机技术指标
通常把能够用来进行无线电测向的设备,称为无线电测 向机。其组成结构见图 1。
无线电测向系统是一个能量变换器,可以将电磁波的电
图 1 测向机组成 磁能变为电能。一般来说,它是一种幅度敏感器。天线对测 向机的性能油重要意义,它和电波性质共同决定测向的实现 方法。整个无线电测向机的技术指标有:
参考文献:
[1] 顾敏剑 . 多波束比幅测向系统精度分析[J]. 舰船电子对抗, 2007(3) :70 - 73.
[2] 冯敏,陈有臸 . 宽带电扫描单脉冲测向技术[J]. 信息与电子 工程,2006(02) :138 - 140.
[3] 刁鸣 . 雷达对抗技术[M].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5.
关键词:比幅测向;无线电测向;测向机;信号检测
中图分类号:TN98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无线电测向的目的是利用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来测定 任意电磁辐射的示向线的过程,在无线电管理中是一项非常 重要的技术手段,是为无线电管理执法行政管理提供依据的 主要措施。目前,无 线 电 业 务 的 飞 速 发 展,对 无 线 电 管 理 的 要求也越来越高,测向机在无线电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也越 来越大。无线电测向机是一种探测设备,可以在理论情况下 测定电磁波 的 到 达 方 向 或 相 对 于 某 一 参 考 方 向 的 方 位 角。 根据技术体制的 不 同,无 线 电 测 向 技 术 分 为 两 个 基 本 领 域: 幅度测向系统和相位测向系统。本文将对幅度测向系统中 的比幅发法测向技术做相关研究。
2) 灵敏度,是测向机的一个重要指标,尤其是对无线电 监测业务。一 般 情 况 下,测 向 机 灵 敏 度 与 观 测 时 间 密 切 有 关,通常与特定的方位角波动一起定义。测向机灵敏度数值 与 D / λ ( D 为测向天线直径,λ 为接受信号波长) 、信噪比、 有效积分时间和选择带宽成反比。
3)抗波前失真性能( 相干干扰)。无论采用何种测向技 术,测向机都是从 电 磁 场 中 获 得 方 位 信 息,通 常 是 假 定 电 磁 场均匀无失真,在此种假想下,波前为平面,等相位线和等幅 度线均为平行的直线,如图 2 所示。
DOI:10.14122/ki.hskj.2010.03.113
2010 年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ater Conservancy
文章编号:1007 - 7596(2010)03 - 0081 - 02
轴与来波方向一 致,从 而 测 得 来 波 方 向,其 与 参 考 方 向 的 夹
角即是测得的方位角。
3. 2 最小信号法
它是利用天线极坐标方向图具有一个或几个最小值的
特性进行测向的,天 线 输 出 最 小 值 时,天 线 方 向 图 零 点 指 向
即为来波方向。测 向 时,变 化 天 线 位 置,比 较 天 线 在 不 同 位
No. 3. 2010 ( Todal No. 38)
图 2 窄 /宽孔径测向天线
3 电扫描比幅测向
比幅测向,又可以分为最大信号法、最小信号法、比较法
和综合法。其机理都是通过接收天线位置与波前的关系获
得示向度。
3. 1 最大信号法
它是利用具有强方向性的天线进行测向,此方法无论在
水平或者垂直方 向 上,都 在 某 个 角 度 有 增 益 最 大 点,且 随 来
4) 去极化影响,是指测向天线和入射波间的极化平面的 偏移。测向机的极化影响主要取决于所使用的天线系统及 相应的测向方法。
5) 同信道干扰影响,是指在所选带宽内,除有用信号外, 如果同时还收到其它信号所产生的干扰。要求测向机能够 辨别并认识同信 道 干 扰 造 成 的 错 误 方 位 角 ,有 时 候 还 要 求, 在有同信道干扰或认为干扰的情况下,测向机也能够识别取 得每一个信号方位角。
(2)
则 A 和 B 天线接收的信号电压为:
EA = Ecos( ωt + Φ /2) = Ecos[ωt + (2π / λ) dcosθ](3) EB = Ecos( ωt - Φ /2) = Ecos[ωt - (2π / λ) dcosθ](4)
图 3 爱德考克天线接收信号示意
求其“和”与“差”得:
置测向机输出信号的大小,直至找到测向机输出信号最小的
天线位置,这时波的波前法线与天线接收最小信号时指向一
致,参考方向与天线的最小值指向的夹角,就是来波方位角。
最小信号法的典型实用设备是人工或自动听觉小音点测向
机,它们只能对地面来波方向进行测向。常用的天线形式为
单环天线、间隔环天线和可旋转的爱德考克天线。
(8)
在式(5) 与(6) 中,经过分析可以看到,当噪声对两个信
号幅度影响不相同时,求得的方向夹角将不可信。在最小信
号法中,不可靠的角度范围有下式决定:
2Esin[( πd / λ) sinθmin ] = R
(9)
在最大信号法中,不可靠的角度范围有下式决定:
2E{1 - cos[( πd / λ) sinθmax ]} = R
3. 3 比幅测向法
它是利用两幅或多幅结构和电气性能相同的天线实施
测向的。这种天线的典型代表就是爱德考克天线,其接收信
号示意图如图 3 所示。其方向函数推导为:
电波到达 A 和 B 的两个波前相差为:
Φ = (2π /λ)2dcosθ
(1)
设到达 A 和 B 连线中点的来波电压为:
E0 = Ecosωt
E + = 2Ecosωt·cos[( πd / λ) sinθ]
(5)
E - = 2Ecosωt·sin[( πd / λ) sinθ]
(6)
则测向函数为:
F = tan[( πd / λ) sinθ] = E - / E +
(7)
因此,来波与参考方向夹角:
θ = arcsin[( λ / πd) arctan( E - / E + ) ]
电扫描比幅无线电测向技术研究
No. 3. 2010 ( Todal No. 38)
艾尔肯·艾则孜
(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乌鲁木齐 830002)
摘 要:无线电测向是无线电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是实现无线电频谱和谐的关键技术支撑。本文通过对无线电测向的基本原理
的分析研究,重点引出电扫描比幅测向的理论推导,为解决实际工作的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 8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