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测向原理、基本技术
无线电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步骤

无线电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步骤无线电测量技术是一门涉及电磁波的测量、传输和控制的技术,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导航和卫星等领域。
它利用电磁波的传播和反射特性,通过测定电磁波的频率、幅度和相位等参数来实现对物理量的测量。
本文将介绍无线电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一、基本原理无线电测量技术基于电磁波的传播和相互作用原理。
电磁波是一种波动现象,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形成。
通过改变电场和磁场的频率和幅度,可以实现对电磁波的调制,从而传递信息。
在无线电测量中,使用的是射频信号,即频率在几十kHz到几百GHz之间的电磁波。
这种电磁波可以在空气、真空或导体中传播,具有较远的传播距离和较高的穿透能力。
通过调制和解调技术,可以实现对信号的编码和解码,从而实现无线通信。
二、操作步骤1. 调频与调幅调频(FM)和调幅(AM)是无线电测量技术中常用的调制方式。
调频是改变信号的频率,调幅是改变信号的幅度。
在进行调频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载波频率,并将信号的频率与载波频率进行调制。
调频技术常用于广播和通信领域,可以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质量。
在进行调幅时,可以通过改变信号的幅度来实现调制。
调幅技术常用于音频和视频信号的传输,可以实现信号的增益和削减。
2. 接收与解调接收和解调是无线电测量技术的核心环节。
在接收过程中,首先需要利用天线将无线电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接收机利用电路和芯片对电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提取出信号中的信息。
解调是将调制后的信号恢复为原始信号的过程。
根据调制方式的不同,可以采用相应的解调技术。
常见的解调技术有包络检波、相干解调和频率解调等。
解调技术能够提取出信号的相位、频率和幅度等参数,实现对信号的分析和处理。
3. 测量与分析无线电测量技术主要用于测量物理量和分析信号。
通过测量和分析,可以得到信号的频率、幅度、相位和功率等参数。
这些参数可以用于研究和控制电磁波的性质和行为。
在测量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信号发生器、频谱仪、示波器和功率计等设备。
无线电测向原理

无线电测向原理无线电测向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号测向的技术,它可以用于确定信号的方向和位置。
无线电测向技术在军事、民用通信、天文学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无线电测向的原理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无线电测向的基本原理。
无线电测向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天线接收信号,并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分析,确定信号的方向和位置。
在实际的应用中,通常会使用多个天线来接收信号,通过对比不同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和相位差异,可以计算出信号的方向和位置。
无线电测向技术主要包括两种方法,一种是方位测向,另一种是距离测向。
方位测向是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方位角的测量,确定信号的方向;而距离测向则是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距离的测量,确定信号的位置。
这两种方法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测向。
在实际的无线电测向系统中,通常会采用多种测向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测向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例如,可以通过使用多个天线阵列来实现高精度的方位测向;同时结合多普勒效应来实现距离测向。
这样可以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实现更加灵活和精准的测向。
无线电测向技术在军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军事侦察、雷达导航、通信干扰监测等方面,都需要使用无线电测向技术来获取目标的方向和位置信息。
同时,在民用通信领域,无线电测向技术也可以用于无线电定位、无线电导航等应用。
此外,无线电测向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天文学领域,用于天体信号的测向和观测。
总的来说,无线电测向技术是一种重要的信号测向技术,它可以通过对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进行分析,确定信号的方向和位置。
在实际的应用中,无线电测向技术可以应用于军事、民用通信、天文学等多个领域,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随着无线电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电测向技术也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应用。
无线电测向原理

无线电测向原理
无线电测向原理是一种通过测量无线电信号到达接收器的方向来确定信号发射源位置的技术。
该原理基于电磁波传播的特性,利用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的方向性信息来定位信号源。
无线电测向原理的关键在于利用多个接收器或天线阵列来接收同一个信号。
通过测量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差和信号强度的变化,可以计算出信号的到达角度。
这种测向方式被称为时差测向和幅度比测向。
时差测向是基于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差来测量信号到达的角度。
当信号到达不同的接收器或天线时,会产生微小的时间差。
通过计算这些时间差,可以确定信号的到达角度。
幅度比测向则是基于接收到信号的强度变化来测量信号到达的角度。
当信号到达不同的接收器或天线时,由于传播路径的不同,信号的强度会发生变化。
通过计算这些幅度变化,可以确定信号的到达角度。
无线电测向原理常用于无线电定位、无线电导航、无线电干扰源定位等领域。
它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定位无线通信设备、监测无线电信号、解决无线电干扰问题等。
总的来说,无线电测向原理通过测量接收到的信号的方向性信息来确定信号发射源的位置。
它是一种基于电磁波传播特性的技术,可以在无线通信、定位、干扰源定位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无线电测向基本技术

无线电测向基本技术无线电测向运动作为一项科技体育竞技项目,同其它竞技体育项目一样,具有鲜明的竞技特征。
具体来说,一是参加者必须共同遵守统一的竞赛规则,二是竞赛活动表现出强烈的竞争特点,三是每一个参加者在赛前和竞赛过程中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力求使自己的体力、智力、技术在比赛中得到最好的表现和发挥,以创造优异成绩,压倒对手,夺取胜利。
竞技体育的这些特点表明它不同于娱乐和游戏,也不同于健身体育和康复体育。
它要求参加者从事系统的科学的训练,全面掌握各种技术,锻炼并提高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去适应运动竞赛的需要。
无疑,技术训练是任何一项科技体育运动员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无线电测向技术的内容无线电测向运动对参加者的运动素质的要求无疑是很高的。
以往曾有人以为,只要运动素质发展全面,体力充沛,跑得快,便可以成为优秀测向运动员。
近几年,随着竞赛规则的修改,测向技术及相关理论的发展,特别是通过历年优秀运动员的观察和统计结果的分析,使越来越多的测向运动爱好者转而赞同这样一种观点:运动素质是运动和发挥技术、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测向技术水平才是创造优异成绩的关键。
在本课里,将按起点技术、途中技术、近台区技术、地形学知识的顺序,向大家介绍无线电测向的各种技术。
第四讲再介绍技术训练的方法。
在学习有关技术,投入训练之前,先粗略地了解一下无线电测向技术构成是有好处的。
知道了总的轮廓,在学习一个单项技术时,可以了解它在整体技术中所处的地位;在学习一项综合技术(例如近台区测向)时,可以知道它是由哪些基本技术或单项技术所构成。
这样,既可以提高运动员参加枯燥的基本技术训练的自觉性,也有助于教练员把训练安排得更合理、更系统。
无线电测向技术如果以竞赛过程的先后分,可以划为以下三项:(1)起点测向包括起点前技术、起点测向、离开起点三部分。
(2)途中测向包括首找台及找台顺序的确定、到位技术、途中跑及道路选择三部分。
(3)近台区测向近台区测向包含内容较多,许多基本技术和单项技术都可能在近台区得到综合运用。
小升初无线电测向

小升初无线电测向无线电测向是一种利用无线电信号的传播特性来确定信号源位置的技术。
在小升初考试中,无线电测向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无线电测向的基本知识。
一、无线电测向的原理无线电测向是利用无线电信号传播时的信号强度、相位差等特性来确定信号源的位置。
当一个无线电信号源发出信号时,信号会在空间中传播并到达接收器。
通过接收机测量到的信号参数,例如信号强度、相位差等,结合接收机的方向性,可以计算出信号源的位置。
二、无线电测向的应用无线电测向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最常见的应用就是无线电定位系统,例如GPS系统。
通过多个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差异,可以确定接收器所在的位置。
此外,无线电测向还可以用于电磁波辐射监测、通信干扰定位等领域。
三、无线电测向的方法无线电测向主要有三种方法:信号强度测向、相位测向和多基站测向。
1. 信号强度测向: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测向方法。
通过测量信号强度,比较不同接收器的信号强度差异来确定信号源的位置。
但是由于信号的传播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信号强度测向的精度较低。
2. 相位测向:相位测向是通过测量接收到的信号相位差来确定信号源的位置。
相位测向的精度较高,但需要较为复杂的算法和设备支持。
3. 多基站测向:多基站测向是利用多个接收器同时接收信号,并通过测量不同接收器之间的信号时差来确定信号源的位置。
多基站测向的精度较高,但需要多个接收器的支持。
四、无线电测向的局限性无线电测向虽然在定位和测向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信号的传播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如建筑物、地形等会对信号传播产生阻碍或反射,影响测向的精度。
其次,测向设备的成本较高,对设备的要求也较高,限制了无线电测向的推广应用。
无线电测向是一种通过测量无线电信号参数来确定信号源位置的技术。
在小升初考试中,了解无线电测向的原理、应用和方法是很重要的。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为大家对无线电测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无线电测向原理

无线电测向原理无线电测向是利用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通过对信号的接收和处理,确定信号的方向的一种技术。
无线电测向原理是基于电磁波传播的基本原理和天线接收信号的特性,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分析,确定信号的来向。
下面将从无线电测向的基本原理、测向系统的组成和测向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无线电测向的基本原理是基于电磁波的传播特性。
当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时,会受到地形、建筑物等物体的影响而产生衍射、反射等现象,这些现象会使信号在接收端产生多径效应,从而导致信号的强度和相位发生变化。
利用这些变化,可以通过信号处理技术确定信号的方向。
其次,测向系统通常由天线、接收机、信号处理器和显示器等组成。
天线是接收信号的装置,不同类型的天线适用于不同频率的信号接收。
接收机是用于接收信号的设备,它可以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将其传送给信号处理器。
信号处理器是用于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的设备,它可以提取信号的特征参数,并通过计算确定信号的方向。
显示器则用于显示测向结果,通常以图形或数字的形式呈现。
最后,无线电测向的方法主要包括干扰测向、方位测向和跟踪测向等。
干扰测向是指利用干扰信号的特征参数确定干扰源的位置,通常用于无线电干扰的监测和定位。
方位测向是指确定信号来向的方向,通常用于通信情报收集和无线电定位。
跟踪测向是指对移动目标进行实时跟踪,通常用于雷达导航和目标追踪等应用。
综上所述,无线电测向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通过对信号的接收和处理,确定信号方向的技术。
它的原理是基于电磁波的传播特性,测向系统由天线、接收机、信号处理器和显示器等组成,测向方法主要包括干扰测向、方位测向和跟踪测向等。
无线电测向技术在通信情报、无线电干扰监测和雷达导航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无线电测向原理、基本技术

无线电测向原理人们常用“狐狸的尾巴藏不住”这句话来形容秘密事物的破绽之处。
隐蔽电台也有一条藏不住的尾巴-发射天线,因为无论将电台如何隐蔽,天线终究要伸向空间。
因此,运动员可依靠手中测向机的指引,将隐蔽电台找到。
由此看来,无论是发射机或测向机都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即天线。
天线是一个能量转换器,它可将发射机馈给的高频电能转换为向空间辐射的电磁能,也可将空间传播的电磁能转换为高频电能输送到接收机。
前者称为发射天线,后者称为接收天线。
常用的天线有直立天线、环形天线、磁性天线、八木天线等。
磁性天线就是将线圈绕在铁氧体制成的磁棒上,160米和80米波段测向机多采用这种天线。
磁性天线的工作原理:“双向”测定:在用小型晶体管收音机收听中波广播时,常常会有这样的现象:收音机在某个方向时声音小,转动一个角度后,声音却变大了。
其原因就在于收音机采用了具有方向性的天线――磁性天线。
测向时,运动员借助测向机的磁性天线以及与它们相配合的直立天线来确定电台的方向。
磁性天线平行于地面放置,并接收垂直极化波;电波从左向右传播,其磁场方向(图中虚线所示)必定垂直于电波传播方向并与地面平行;磁棒轴线与电波传播方向的夹角为θ。
则磁性天线的输出感应电势E磁随θ的变化而变化。
当磁棒轴线对准电台,磁棒轴线与电波传播方向平行(θ=0°、θ=180°),磁场方向与磁棒轴线垂直,即磁力线与天线线圈截面平行,磁力线无法顺着磁棒穿过线圈,线圈中没有变化的磁力线,线圈感应电势为零,即e磁=0。
耳机声音最小,甚至完全没有声音,此时磁性天线正对着电台的那个面,称小音面或小音点、哑点;当磁棒轴线与电台的面成一定的角度,磁场方向也与磁棒成一定的角度,会有部分磁力线穿过线圈,线圈中有一定感应电势输出,即e磁为某一定值,耳机声音不是最小,音量会随着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在测向运动中,只要旋转测向机的磁性天线,找出“哑点”(或小音点),发射台必定位于磁棒轴线所指的直线上,也就是说,利用磁性天线可确定电台所在的直线,但不能确定在直线的哪一边,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测“双向”。
无线电测向 无形的导航助手

无线电测向无形的导航助手无线电测向技术是一种通过测量无线信号的方向和强度来确定信号来源位置的技术。
它在无线通信、导航和情报收集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无线电测向技术的原理、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无线电测向技术的原理无线电测向技术通过测量信号到达接收器的时间差或相位差,结合天线阵列的空间配置,可以确定信号的方位角和俯仰角,从而确定信号的来源位置。
常用的无线电测向技术包括单站测向和多站测向两种。
单站测向是指通过单个接收器接收信号并测量其方向的技术。
它适用于已知接收器位置的场景,如航标测向和救援定位。
多站测向是指通过多个接收器接收信号,利用信号到达不同接收器的时间差或相位差来计算信号的源位置。
多站测向适用于需要在未知位置的情况下确定信号来源的场景,如辐射源搜索和无线电干扰定位。
二、无线电测向技术的应用1. 导航定位无线电测向技术在航海、航空、车辆导航、移动通信等领域中具有重要应用。
通过接收导航信号,利用无线电测向技术可以实现精确的位置定位。
例如,在航海中,通过接收卫星导航系统的信号,并利用无线电测向技术计算信号的方向和强度,船只可以准确确定自身位置。
2. 通信定位在移动通信领域,无线电测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基站定位、呼叫追踪等功能。
通过测量接收信号的方向和强度,可以确定移动终端设备的位置,从而实现对终端设备的定位追踪。
3. 电子侦察无线电测向技术在军事领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测量敌方无线电信号的方向和强度,可以追踪和定位敌方通信设备,为电子侦察、情报收集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无线电测向技术也可以用于干扰源的搜索和定位,帮助军队进行电子干扰对抗。
4. 灾难救援在灾难救援中,无线电测向技术可以用于定位受困人员或者遇险船只的位置,协助救援行动的展开。
通过接收幸存者的无线电信号,并利用无线电测向技术确定信号来源的位置,救援人员可以迅速找到被困者,并进行救援。
三、无线电测向技术的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线电测向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线电测向原理、基本技术-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无线电测向原理
人们常用“狐狸的尾巴藏不住”这句话来形容秘密事物的破绽之处。
隐蔽电台也有一条藏不住的尾巴-发射天线,因为无论将电台如何隐蔽,天线终究要伸向空间。
因此,运动员可依靠手中测向机的指引,将隐蔽电台找到。
由此看来,无论是发射机或测向机都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即天线。
天线是一个能量转换器,它可将发射机馈给的高频电能转换为向空间辐射的电磁能,也可将空间传播的电磁能转换为高频电能输送到接收机。
前者称为发射天线,后者称为接收天线。
常用的天线有直立天线、环形天线、磁性天线、八木天线等。
磁性天线就是将线圈绕在铁氧体制成的磁棒上,160米和80米波段测向机多采用这种天线。
磁性天线的工作原理:
“双向”测定:在用小型晶体管收音机收听中波广播时,常常会有这样的现象:收音机在某个方向时声音小,转动一个角度后,声音却变大了。
其原因就在于收音机采用了具有方向性的天线――磁性天线。
测向时,运动员借助测向机的磁性天线以及与它们相配合的直立天线来确定电台的方向。
磁性天线平行于地面放置,并接收垂直极化波;电波从左向右传播,其磁场方向(图中虚线所示)必定垂直于电波传播方向并与地面平行;磁棒轴线与电波传播方向的夹角为θ。
则磁性天线的输出感应电势E磁随θ的变化而变化。
当磁棒轴线对准电台,磁棒轴线与电波传播方向平行(θ=0°、θ
=180°),磁场方向与磁棒轴线垂直,即磁力线与天线线圈截面平行,磁力线无法顺着磁棒穿过线圈,线圈中没有变化的磁力线,线圈感应电势为零,即e 磁=0。
耳机声音最小,甚至完全没有声音,此时磁性天线正对着电台的那个面,称小音面或小音点、哑点;当磁棒轴线与电台的面成一定的角度,磁场方向也与磁棒成一定的角度,会有部分磁力线穿过线圈,线圈中有一定感应电势输出,即e磁为某一定值,耳机声音不是最小,音量会随着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在测向运动中,只要旋转测向机的磁性天线,找出“哑点”(或小音点),发射台必定位于磁棒轴线所指的直线上,也就是说,利用磁性天线可确定电台所在的直线,但不能确定在直线的哪一边,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测“双向”。
单方向的测定:具有双值性的测向机在实际测向运动中是不能使用的。
为了使运动员在任何一个测向点,都可获得电台明确的“线”和“面”就要求测向机天线具有单值性。
磁性天线和直立天线组成的复合天线是具有单方向性的天线。
当测出电台所在在直线时,运用直线天线和磁棒天线,按下单向按钮,磁性天线转动一周时,只有一个方向使信号消失;也只有一个方向信号最强。
这样就克服了磁性天线的双值性,获得了单方向性能。
我们把信号强的这个面叫单向大音面,简称大音面。
利用大音面就可直接定出电台在那一边。
无线电测向基本技术
短距离无线电测向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可归纳为下列几个方面:
一、收测电台信号
1、收听电台信号
当不了解被收听电台信号的强度时,如在起点收听首台或找到某台后收测下号台(应迅速离开该台十余米),可将音量旋到最大,边转动测向机,边调整频率旋钮,听到信号后,首先辩认台号是不是你现在需要寻找的电台呼号,然后缓慢地左右细调,使声音最大,音调悦耳。
最后,将音量旋钮旋至适当位置,进行测向。
2、测出电台方向线的基本方法:
(1)80米波段测向的基本方法:
单向—双向法:按下单向开关,使本机大音面作环向扫动,
同时旋转频率钮,当耳机内出现需要测收的电台信号且声音最大时,测向机大音面所指方向即为电台方向。
这一过
程称测单向。
由于大音面是一个较大的扇面,难以准确地确定电台方向线,因此在单向测完后要松开单向开关,用磁性天线的小音点(即磁棒)对着电台并左右摆动,声音最小时磁棒所指方向,即为电台的准确方向。
后面的这个过程称为测双向。
双向—单向法:先不按单向开关,用磁性天线收到电台信号后,水平旋转测向机,找出小音点(或称哑点线)获得电台所在直线,然后按下单向开关并转动测向机90°,在此位置上,反复迅速的旋转测向机180°,比较声音大小,声音大时,本机单向大音面所指的方向,即为电台的方向。
最后再用双向小音点瞄准。
(2)2米波段测向的基本方法:
单向法(也叫主瓣一次测向法):
当2米波段测向机收到电台信号后,转动天线360,依靠尖锐的主瓣方向图(此时引向器的前引伸方向声音最大),即可明确地测出电台方向线。
若发现主瓣与后瓣难以分清(在前后两个方向上声音大小差不多),可将测向机音量关小,举过头顶,在主、后瓣两个方向上翻转天线(见图,应注意保持天线所在面与地面的平行),反复对比两边的音量大小,防止测反方向。
此法多用于三元八木天线。
二、方向跟踪
沿测向机批示的电台方向,边跑边测,直接接近并找到电台的
方法叫方向跟踪。
由于80米波段测向机双向小音点方向线清晰准确,因此跟踪时多使用此方向线。
因为短距离测向竞赛的信号源处于连续发信状态,因此该技术是最常用,最重要的基本技术。
在地形简单、障碍较少的情况下,方向跟踪时可快速奔跑,并在跑动中左右摆动测向机,不停的校正方向(注意随时调小音量)。
方向跟踪时,容易出现从电台附近越过而并未觉察的情况,这时运动员虽已跑过电台,但测向机磁性天线指示的方向线,由于变化不大而未能及时发现,造成反方向跟踪,越跑越远,直至耳机中音量明显减弱时才会发觉。
避免的方法是在跟踪中打几次单向,判断大音面是否已转到后面。
宁跑勿走,宁过勿欠,这是迅速到位的最基本要求,切忌尚未到位便进行搜索,耽误时间。
三、交叉定点
在不同的测向点测出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方向线,依靠方向线的
交点确定电台位置的方法,叫交叉定点。
具体方法如图所示。
运动员在A点测出一条方向线,记住这条线上前方的方位物。
再沿图示方向跑至B点,用双向(此时已无需再测单向)测出另一条方向线。
两条方向线的交点即为电台位置。
交叉定点
四、比音量
在距电台很近时,利用测向机音量随距离变化大的特性确定电台位置的方法,称为比音量。
比音量技术是在出现干扰,造成测向机指向模糊、混乱、无法正常使用方向跟踪等技术时使用的一种方法。
比音量有两种方法:
1、扫音量
将测向机直立天线抽出,按下单向开关,将持机臂伸长向周围
做弧形扫动,寻得音量最大的方向,并沿此方向边扫边前进,直至找到电台。
2、跑音量
这是在近台区出现严重干扰,无法测出方向线时才使用的一种
方法。
具体步骤是:将测向机音量调小,在可疑区反复奔跑,找出音量突出处,再用“扫音量”方法,判定电台具体位置。
80米波段无线电测向三字经
找电台忌反射嘀嘀哒仔细听调音量
小一些一哑点(测双向线)二大小(测电台的方向)三交叉方位明
跑步行找位置细修正冒突响快快停
小音量扫四周那边响察看清三字经记在心小狐狸难逃命(啊)难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