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欧洲西部 ()

合集下载

欧洲西部 区域地理知识总结精华

欧洲西部 区域地理知识总结精华

欧洲西部区域地理知识总结精华欧洲西部位于北温带,经纬度位置为36ºN-70ºN,10ºW-30ºE,经过的经纬度为20°W(冰岛)、本初子午线、20°E,40°N、60°N、66°34′N等。

它北接北冰洋,西靠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欧洲西部分为北欧、西欧、中欧和南欧四个部分。

北欧包括冰岛、丹麦、芬兰、挪威、瑞典;西欧包括英国、法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中欧包括德国、波兰、瑞士、斯洛伐克、匈牙利、捷克、奥地利、列支敦士登;南欧包括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___、摩纳哥、圣马力诺、梵蒂冈、阿尔巴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希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马耳他。

欧洲西部的海岸线十分曲折,有许多半岛、岛屿和海湾,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分布平原有波德平原(莱茵河以东)和西欧平原(莱茵河以西),北海和波罗的海沿岸。

山地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亚平宁山脉、喀尔巴阡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及勃朗峰(4810m)。

第四纪冰川在欧洲有两个中心,一个是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中心的大陆冰川,一个是以阿尔卑斯山脉为中心的山岳冰川。

北部受冰川作用,多峡湾、冰碛湖、海岸线曲折,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最为典型。

南部受冰川刨蚀,多U形谷、角峰、冰斗、冰碛湖,冰碛物的堆积形成波状丘陵,以阿尔卑斯山地区最典型。

欧洲西部的气候主要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大陆比气候。

南欧受副热带高气压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西欧终年受西风带控制,且地势低平,___西洋暖流带来的暖湿空气易进入大陆内部,大部分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中欧距离大西洋较远,受海洋的影响较弱,大部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

欧洲西部的自然区域特征深受冰川作用影响,例如挪威西部沿海的峡湾、冰川作用为主的湖泊、平原呈波状起伏、阿尔卑斯山多角峰和宽谷等。

高中地理欧洲西部说课稿

高中地理欧洲西部说课稿

高中地理欧洲西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高中地理——欧洲西部”。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欧洲西部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探索它的自然地理、人文景观以及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

首先,我们将从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开始我们的探索。

欧洲西部是指欧洲大陆的西部地区,包括了德国、法国、英国、荷兰、比利时等国家。

这些国家共同构成了欧洲经济和文化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

它们位于东经5度至东经15度,北纬40度至北纬55度之间,东临波罗的海和北海,西濒大西洋,南界比利牛斯山脉与地中海,北靠北极圈,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

接下来,我们要了解的是欧洲西部的自然地理特征。

这一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如法国的巴黎盆地、德国的莱茵河谷地等。

此外,阿尔卑斯山脉横亘南部,为这一地区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系统。

欧洲西部的气候多样,由北至南,从温带海洋性气候到地中海气候,各具特色。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地中海气候区则温暖干燥,夏季炎热,冬季温和。

在人文地理方面,欧洲西部是世界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这里孕育了罗马文化、希腊文化、基督教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

这些文化交融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欧洲文化。

此外,欧洲西部也是现代民主制度、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济方面,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这里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工业体系完善,服务业也十分发达。

德国以其先进的制造业闻名于世,法国和意大利在时尚、美食、艺术等领域享有盛誉,英国则是金融和创意产业的重要中心。

此外,欧洲西部还是全球重要的贸易和投资中心,许多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如欧盟、世界贸易组织等都在此设有总部。

在教育和科技方面,欧洲西部拥有众多世界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中心。

例如,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德国的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等,都是全球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欧洲西部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欧洲西部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欧洲西部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欧洲西部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与地形特征欧洲西部是指欧洲大陆的西部地区,包括多个国家,如法国、德国、英国、荷兰、比利时等。

这些国家共同构成了欧洲经济最发达、文化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地理上,欧洲西部东接东欧平原,西临大西洋,北濒北冰洋,南界比利牛斯山脉与地中海。

地形多样,从北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到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再到西部的平原和低地,构成了丰富的自然景观。

二、气候类型欧洲西部气候类型主要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因此海洋性气候特征明显。

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均匀分布。

地中海沿岸地区则呈现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

阿尔卑斯山区则因海拔高度差异,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三、水文特征欧洲西部河流众多,河流流向大致自东向西注入大西洋。

多瑙河、莱茵河、塞纳河等河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该地区湖泊较少,但水质良好,适合多种水生生物栖息。

四、自然资源欧洲西部的自然资源以矿产资源为主,包括煤炭、铁矿、石油和天然气等。

其中,煤炭和铁矿的开采对工业革命和区域工业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此外,该地区森林资源丰富,覆盖率较高,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木材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五、人口与城市欧洲西部是世界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之一。

城市化水平高,拥有众多国际化大都市,如伦敦、巴黎、柏林等。

这些城市不仅是政治、经济中心,也是文化、科技的重要发源地。

教育资源丰富,拥有世界知名的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

六、经济概况欧洲西部经济发达,是全球重要的经济区域。

工业以制造业为主,包括汽车、机械、化工、电子等行业。

同时,服务业也非常发达,金融、旅游、信息技术等行业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

此外,该地区是国际贸易的重要枢纽,拥有多个世界级的港口和机场。

七、文化与旅游欧洲西部是西方文化的发源地,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

从古罗马建筑到哥特式教堂,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到现代建筑,都是该地区文化多样性的体现。

高中地理欧洲西部主要地理信息欧洲西部地形图

高中地理欧洲西部主要地理信息欧洲西部地形图

欧洲西部•欧洲西部:西欧地区包括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的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家。

这里是欧洲大陆最富饶的地区之一,也是全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西欧地区地处自然条件优越的平原地区,温和的海洋性气候滋润了这里的土地。

西欧指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的地区和附近岛屿,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摩纳哥。

面积93万平方千米。

地形以平原为主,次为高原;山地面积较小,主要分布于英国西北和法国东南。

有世界最繁忙的海运通道英吉利海峡和多佛尔海峡,以及莱茵河、塞纳河、卢瓦尔河、泰晤士河等河流。

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处西风带内,气候温和湿润,降水丰沛且均匀。

是近代科学技术发展最早的地区,也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有发达的工业、农业和对外贸易。

•自然环境•1、气候•(1)分布•北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西风控制)•南部是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和副高交替控制)•西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2)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分布最广的原因?(参考前面自然地理)•(3)地中海气候在地中海沿岸分布典型的原因?(参考前面自然地理)•2、地形•平原地形为主,山脉多东西走向•3、河流•(1)多瑙河:源于德国南部的高原—注入黑海•莱茵河:源于阿尔卑斯山北坡瑞士境内—注入北海•(2)莱茵河水文特征:①流量大②流速慢③含沙量小④无结冰期⑤水位变化小⑥无凌汛•(3)莱茵河水运价值高的原因?①流量大②水流平稳③无结冰期⑤沿岸经济发达•4、自然带•大部分地区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5、海岸线曲折•冰川侵蚀作用的结果,挪威西部峡湾风光有名•社会经济环境•1、欧洲西部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区位条件?•乳畜业•区位优势:•自然条件:①降水丰富②多多汁牧草•社会经济条件:①市场广阔②交通便利③资金雄厚④技术先进⑤种植历史悠久⑥种植经验丰富⑦农业基础好⑧国家政策支持•区位劣势:①平原面积小②多洪涝灾害③多地质灾害•2、法国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布情况•商品谷物农业(大部)•地中海式农业(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气候区)•3、德国鲁尔区的区位条件,衰落原因和整治措施•区位条件:①丰富的煤炭资源②距离铁矿区较近,原料充足③有充足的水资源④交通条件便利(水陆交通)⑤市场广阔•衰落原因:①生产结构单一②生产布局不合理③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④世界性钢铁过剩⑤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⑥环境污染严重•整治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②调整产业布局③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④改善交通⑤美化环境•4、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位置,工业特点,生产模式•位于意大利的中部和东北部•工业特点:①中小企业为主②轻工业为主③资本集中程度低④生产过程分散⑤生产规模小⑥大多分布在小城镇•生产模式: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形成了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欧洲西部知识点归纳

欧洲西部知识点归纳

欧洲西部知识点归纳
以下是欧洲西部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归纳:
1. 地理位置:欧洲西部位于北半球,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35°至60°之间,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濒地中海。

2. 地形特点: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地势南高北低。

主要的平原包括西欧平原、波德平原等;山地主要有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等。

3. 气候类型:主要气候类型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等。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泛,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较均匀。

4. 河流与湖泊:主要河流有多瑙河、莱茵河、塞纳河等;著名的湖泊有日内瓦湖、博登湖等。

5. 经济发达:欧洲西部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拥有众多发达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

工业、服务业、农业等都高度发达。

6. 工业实力:欧洲西部的工业以制造业为主,尤其在机械、汽车、化工、电子等领域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7. 农业特色:农业在欧洲西部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但农业现代化水平高,畜牧业和园艺业发达。

8. 旅游资源: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如法国的埃菲尔铁塔、英国的大本钟、意大利的罗马古城、瑞士的阿尔卑斯山等,旅游业繁荣。

9. 人口与城市:人口密度较大,城市分布密集,主要城市有伦敦、巴黎、柏林、罗马、阿姆斯特丹等。

10. 联盟与组织:欧洲西部有多个重要的国际组织和联盟的总部,如欧盟、北约等。

11. 文化多样性:欧洲西部是多种文化的交融之地,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高考知识点地理欧洲西部

高考知识点地理欧洲西部

高考知识点地理欧洲西部随着高考的临近,地理成为考试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本文将重点介绍欧洲西部的地理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和准备。

首先,我们来快速梳理一下欧洲西部的地理概况。

欧洲西部地理范围包括英国、爱尔兰、法国、德国等国家,涵盖了大西洋沿岸地区。

这个地区地理特点鲜明,既有海洋的影响,又有山脉的制约。

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地理特征对这些国家产生了哪些影响。

一、气候由于大西洋的影响,欧洲西部地区的气候相对温和湿润。

英国和爱尔兰由于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候相对较为温和,年降雨量也比较充沛。

法国东南部是地中海气候的典型代表,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潮湿。

德国则因地势原因,呈现出明显的西北丘陵地区和东南低山丘陵地区的气候差异。

二、地形欧洲西部的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英国虽然岛屿比较小,却有苏格兰高地和威尔士高地等山脉。

爱尔兰则以山地为主,最高峰为穆尔斯基峰。

法国的地势南北相对较平坦,其中最重要的山脉是勃朗峰。

德国则位于中欧平原,地势相对较为平坦。

三、人口和城市欧洲西部国家人口较为密集,城市发展较为繁荣。

伦敦是英国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巴黎作为法国的首都和文化中心,吸引了众多游客。

德国的首都柏林以其历史底蕴和现代化设施吸引着人们。

四、经济欧洲西部国家经济发达,产业结构多样化。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工业化的国家之一,以金融服务业、制造业和创新科技为主要支柱。

法国以农业、制造业和旅游业为支柱,享有“浪漫之都”的盛誉。

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制造业、汽车产业和科技产业都相当发达。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方面,欧洲西部地区还有许多其他值得关注的地理知识点。

比如英吉利海峡,是将英国与法国分开的海峡。

它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运海峡之一,每年有数百万人次和大量货物通过它来往于英法两国。

还有勃朗峰,这是法国和意大利交界处的最高山峰,被誉为欧洲的屋脊。

此外,卢瓦尔河和莱茵河等著名河流也贯穿于这个地区。

通过对欧洲西部地理知识点的理解和学习,考生可以更好地应对地理考试,并增加对这个地区的了解。

2024年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教案14.欧洲西部

2024年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教案14.欧洲西部

14.欧洲西部【教学目标】1.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

2.欧洲西部的工业、农业和旅游业等人文地理特征。

3.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国经济发展条件和特点。

【考点解读】1.结合欧洲西部地图,理解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2.结合地形、气候和经济水平,分析欧洲西部工农业生产与布局特点;3.掌握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等国的经济发展条件和特点。

【基础知识】一、欧洲西部的自然地理环境1.位置:欧洲西部(Western Europe),是指欧洲西半部,面积约500万平方公里,占欧洲的一半左右。

习惯上,本区又可以分为西欧、中欧、北欧、南欧四部分。

本区位于亚欧大陆西部、大西洋东岸,大部分位于北纬35°~60°属北温带。

2.地形:(1)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冰川地貌广布、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平原主要分布在北海和波罗的海沿岸,有西欧平原、波德平原等。

山地主要有北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横贯东西的阿尔卑斯山脉。

(2)冰川地貌广布北部:峡湾、湖泊中部:平原波状起伏(丘陵)南部:角峰、U形谷、湖泊3.气候:(1)气候特征: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与同纬度的亚洲地区相比,欧洲西部冬季比较温和,夏季比较凉爽,气温年较差较小,全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多云雨天气,日照少。

(2)主要气候类型:气候类型特点成因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较多且分配均匀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明显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气温年较差较大随着与海洋距离增加而受海洋影响减小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寒带气候全年严寒受极地高压控制;纬度高,太阳辐射弱(3)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的原因:①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40°N-60°N,属于温带气候。

②海陆和风带的影响:大陆轮廓破碎,海洋深入内地,各地距海较近,受海洋影响大位于西风带,盛行的西风将大西洋湿润空气输送到内陆(主导因素)。

地理---欧洲西部

地理---欧洲西部

欧洲西部知识整理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部,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包括30多个国家,大多数属于经济发达国家(海拔最低大洲,平均海拔300米;最大海港鹿特丹;世界第一大岛格林兰岛;)一、位置:北温带,亚欧大陆西岸,临大西洋二、轮廓:世界上海岸线最曲折的一洲,多半岛、岛屿、和海湾、海峡;岛屿——冰岛、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海湾——波罗的海、北海、地中海、黑海、比斯开湾;海峡——土耳其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曲折的海岸线使本区的气候深受来自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同时沿岸多优良的港湾,河运和海运相通,利于发展海洋事业与对外贸易三、地形1、海拔最低、平原为主(中部平原,山脉东西延伸,利于大西洋水汽进入),平原地形波状起伏,有低缓的波状丘陵分布,例如波德平原2、冰川地形广布(刨蚀作用)—南部峰峦挺拔,多宽谷、尖峰,山脉两侧有湖泊,例如阿尔卑斯山3、北部西海岸多峡湾、多湖泊,例如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四、气候1、特征——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气候东西、南北差异显著,自西向东距离海洋越来越远,气候的海洋性逐渐减小,大陆性逐渐增强。

降水逐渐减少、年温差逐渐增大2、成因:——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纬35度至60度之间海陆分布:西临大西洋,大陆海岸曲折,使海洋的影响深入内陆地形:中部为平原,山脉为东西走向,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洋流: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3、分布:从西到东,由温带海洋性过渡到温带大陆性气候;从南向北,由亚热带气候,温带气候过渡到极地气候五、河流1、特征:河流短小、河网密布、水量充沛流量稳定2、多瑙河——发源于德国南部高原的黑林山麓,在罗马尼亚境内注入黑海,欧洲第二长河,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流经几个国家?3、莱茵河-重要的运输河流六、国家和居民1、国家众多,人口稠密,白色人种为主2、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老龄化严重(零或负增长现代型)-问题:经济负担加重、劳动力不足等3、目前是人口净迁入区七、发达经济1、特点:工业发展最早、技术水平高、工业基础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0 高中地理欧洲西部 1.地理位置(1)欧洲西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2)海岸线十分曲折海岸线十分曲折与多半岛、海湾、岛屿互为因果关系。

主要半岛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和巴尔干半岛; 主要岛屿有不列颠群岛和冰岛;内海有波罗的海、亚得里亚海、地中海、黑海;边缘海有北海;海峡有英吉利海峡、直布罗陀海峡。

比斯开湾是著名的海湾 2.范围 包括北欧、中欧、西欧、南欧四部分典型经纬线 地理事物纬线 40°N葡萄牙、西班牙、地中海、撒丁岛、亚平宁半岛南端、巴尔干半岛南端、爱琴海 50°N 大不列颠岛西南端、英吉利海峡、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德国、波兰 60°N奥斯陆、斯德哥尔摩、赫尔辛基附近 经线 0° 北海、英国伦敦、英吉利海峡、法国、西班牙 20°E 巴伦支海、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波罗的海、波兰、斯洛伐克、巴尔干半岛、地中海3.地形欧洲西部大致位于40°N ~60°N 、10°W ~30°E 之间,地势低平,以平原和山地为主。

山地主要分布在北部和南部,西欧的地形受冰川作用影响明显。

(1)以平原山地为主中部为平原,位于北海、波罗的海沿岸,莱茵河以东波德平原、以西西欧平原;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有阿尔卑斯山脉,为东西走向,世界平均海拔最低的一洲,博朗峰本区最高。

(2)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湖泊,峡湾是冰川作用的结果。

(3)阿尔卑斯山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而形成的。

4.河流、湖泊(1)欧洲河流的特点及成因特点河网密集、水量充沛水流平稳不利于形成长河成因平原较广,降水量较大平原地形,落差较小;降水的季节变化小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岭的限制主要河流:多瑙河世界流经国家最多(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等9国)。

莱茵河世界航运最繁忙,货运量在世界上仅次于密西西比河(2)湖泊:西北部和阿尔卑斯山南北两侧(多为冰川作用形成)[思考](1)冰川对西部欧洲地形有何影响?冰川运动时对地面有强烈的刨蚀作用,造成尖峰,宽谷、冰蚀湖、峡湾等冰蚀地形。

冰川消退后,又形成冰碛丘陵、冰碛湖等冰碛地形。

第四纪冰川在欧洲有两个中心,一个是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中心的大陆冰川,一个是以阿尔卑斯山脉为中心的山岳冰川。

第四纪冰川对欧洲的地形起了雕塑作用,如芬兰、瑞典众多的冰川湖泊、曲折的峡湾,东欧平原和波状起伏的冰碛丘陵,阿尔卑斯山脉带峰峦挺拔、谷地宽阔、两侧多湖泊等,都是第四纪冰川塑造的结果。

(2)欧洲西部的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是什么?自然原因:①温带海洋气候分布广,各月降水比较均匀,河流径流量变化小;②最低月气温大于0℃,冬季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③地势低平,河流流速平稳;④植物覆盖率高,水土流失少,河道不易淤积。

社会经济原因: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带,区内贸易量大。

5.气候欧洲西部气候类型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北部一小部分为极地气候,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其气候的总体特征是温和湿润,深受大西洋的影响。

(1)欧洲西部气候的特点及其成因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本区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其原因主要是本区大部分地区纬度在北纬35º-60º之间,属于北温带。

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显著把本区西部的汉堡与东亚的平壤,本区内陆的华沙与中亚的卡萨林斯克作比较,不难发现本区气候具有冬温夏凉,年较差小、年降水量丰富且季节变化较小的海洋性特征。

其成因首先从纬度和海陆位置去分析。

本区大部分地区位于35º-60ºN的大陆西部,大气环流以中纬西风带影响为主,西风来自大西洋,穿过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决定了本区气候深受大西洋的影响,气候的海洋性特点显著。

其次可从地形角度去分析。

本区中部为辽阔的平原,南、北部的山脉近东西走向,使西风更易伸人影响内地,海洋性特征分布也就比世界其他地区更广、更典型。

最后再从面积和轮廓形状角度去分析。

本区陆地面积不大,宛如亚欧大陆的一个半岛,加上海岸线曲折、破碎,多半岛海湾,使本区各地距海的距离较近,受海洋的影响较大,增添了本区各地气候的海洋性。

各地气候差异较大,东西渐变明显本区气候自西向东海洋性逐渐减弱。

其主要原因是自西向东距大西洋的距离越来越远,受海洋气流的影响越来越弱,大陆的影响逐渐增强。

(2)欧洲西部各地气候特点的共性与个性共性:欧洲西部气候与同纬度大陆内部和东部相比,由于西风将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带到这里,所以这里受海洋的影响明显,具有海洋性气候的特征,终年温和多雨,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小,降水的季节分配较均匀。

个性:东西差异因距海远近不同,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较小,降水量较大,降水的季节分配较均匀;东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较大,降水量较小,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南北差异因纬度不同,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的控制,温和多雨;北部为极地气候,因纬度高,终年寒冷。

(2)欧洲西部气候深受大西洋影响的原因在世界各地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中,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最为典型,最为突出。

其表现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小;春温低,秋温高;年、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都比大陆性气候迟;空气的相对湿度大,云雾多,降水量的时空分布都比较均匀。

其原因是:①大部分地处35ºN-60ºN之间,常年受西风带的影响。

②海岸线曲折为大西洋水汽深入③阿尔卑斯山脉为东西走向大陆创造了条件④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对沿岸气候起到了增温增湿的作用。

(3)地中海气候的成因冬季,气压带和风带南移,南北纬30º~40º的大陆西岸,受西风带控制,气候温和多雨;夏季,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南北纬30º~40º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气候炎热干燥。

(4)欧洲气候类型的比较类型分布特点成因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沿岸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纬度位置30°N~40°N海陆位置大陆西岸大气环流冬季受西风带影响,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温带海洋性皇候40°N~60°N欧洲大陆西部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湿润纬度位置35°N~60°N之间海陆分布西临大西洋,大陆轮廓破碎,海洋汽流能够伸入内陆大气环流终年盛行西风地形中部平原,东西延伸,阿尔卑斯山东西走向,有利于湿润汽流进人内陆洋流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温带大陆性气候40°N~60°N大陆内部冬冷夏热,全年降水较少纬度位置40°N~60°N海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到达少6.人口和经济(1)欧洲西部人口增长和分布特点及其原因人口增长缓慢,匈牙利、德国等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这是本区人口增长的重要特征。

分析其原因首先是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本区经济发达,进一步发展主要靠科学技术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单纯追求劳动者数量的时代已结束;其次是受生育观念的影响,因社会风气、伦理观念等原因,本区各国的居民不愿多生育孩子,人口的出生率很低;再次是受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本区许多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呈老龄化,每年因衰老而死亡的人数增多,死亡率上升较快。

人口密度大,稠密区略呈“十”字形分布,这是本区人口分布的主要特征。

其原因首先可从生产方式和经济活动角度去分析,本区大部分国家已工业化,城市化程度很高,人口稠密的地方大多是工业区,特别是开发较早的煤矿区(煤矿和工业区自西向东有英国南部、法国北部、德国、波兰等呈“十”字的一横,南北向有北欧南部工业区与意大利北部工业区呈“十”字的一竖);其次从自然条件角度去分析,本区温带、亚热带的平原地区自然条件较好,有利于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人口主要分布区(自西向东有伦敦盆地、西欧平原、波德平原呈“十”字的一横,自北向南有北欧南部沿海平原、波德平原、波河平原呈“十”字的一竖)。

(2)经济特征:资本主义经济发达,欧洲西部是世界经济发达的地区,它的工农业生产约占世界的1/3,对外贸易占世界对外贸易总额的1/2,其中德国居第一位。

工业分布:密集的工业地带呈“十”字形经济差异:法国工农业都比较发达旅游业发达: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旅游城市(3)国家与居民7.英国(1)西欧的岛国领土:主要包括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的东北部。

大不列颠岛分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三部分,其中英格兰是政治、经济中心地区(2)英国是世界上工业化最早的国家(英国工业的时空变化如下表)。

时间标志工业布局的趋向工业中心和部门第一次技术革命18世纪蒸汽机工业能远离河流峡谷,在煤铁产地和交通方便的地方以曼彻斯特为中心的棉纺织工业,以伯明翰为中心的钢铁工业基地第二次技术革命19世纪70年代内燃机和电气化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工业布局进一步集中英国中部的纺织、钢铁、采矿、电力、化学等工业迅速发展第三次技术革命20世纪50年代微电子技术的发明及普遍应用工业由集中趋向分散英国在苏格兰建立电子工业基地北海石油被开发20世纪60年代北海油田被开发石油工业布局在北海及其沿岸(或在新的原料燃料地出现新的工业中心)阿伯丁的石油工业(3)读下图,分析英国的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①分析英国降水量分布的特点及成因。

英国地处西风带,西部迎风坡降水较多,东部背风地带降水较少②英国乳畜业分布、小麦种植区与降水有何关系?西部降水多,日照较少,不适于粮食作物的生长,而多汁的牧草却长得很好,形成以乳畜业为主的地区;东南部降水较少一些,日照较多,气温较高,生长季节较长,英国的种植业主要集中在这个地区,农作物主要有小麦、大麦等③为什么东南部小麦产区中有一块地方不产小麦?这里为伦敦城及郊区,发展工业及郊区农业[思考]英国与日本的对比英国是亚欧大陆西部的岛国,日本是亚欧大陆东部的岛国,两国地理特征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点:①都是岛国,海岸线曲折,海运业发达②气候都具有海洋性特征③工业化水平很高,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④都有世界著名渔场,渔业资源丰富⑤新兴电子工业在布局上,都向国土南北两端扩展不同点:①气候类型不同: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日本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②工业发展条件及工业布局类型不同:英国是世界上发展最早的工业园,有较丰富的煤、铁资源,属“煤铁复合体型”工业布局;日本本国自然资源贫乏,靠进口原料和燃料发展工业,属“临海型”工业布局。

③农业发展条件不同:英国地少人少,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农业现代化侧重于机械化和生物技术;日本地少人多,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农业现代化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