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课件1-11(第8章)

合集下载

货币银行学PPT课件

货币银行学PPT课件
金融学院
货币银行学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M0 = 流通中现金 M1 = M0 + 商业银行活期存款 广义货币:M2 M2 = M1 + 定期存款 + 储蓄存款 中国的货币计量: M0 = 流通中现金 M1 = M0 + 企业活期存款 + 农村存款 + 机关团体存款 M2 = M1 + 企业定期存款 + 自酬基本建设存款 + 个人储 蓄存款 + 其他存款
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金融学院
货币银行学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一)货币材料的确定 规定货币材料是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也是一种货币制度
区别于另一种货币制度的依据。 (二)货币名称、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价格标准是铸造单位货币的法定 含金量。在纸币本位制度下,货币不再规定含金量,货币单位 与价格标准融为一体,货币的价格标准即是货币单位及其划分 的等份,如元、角、分。 (三)本位币、辅币及其偿付能力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7、金币本位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其内在特 征保证了货币价值对内和对外的稳定,从而促进了商 品生产的发展和商品流通的扩大。
8、当货币制度超越了国家主权的限制时,就形成跨
国货币制度,欧元就是其典型的代表。在同一主权国
家内部,也可能会有多种货币制度并存,我国的人民
币、港币、澳元所构造的一国两制三币就是其中的一
金融学院
货币银行学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
这黄色的奴隶可以使异教联盟,同宗分裂, 它可以使收诅咒的人得福, 使害着灰白癞病的人为众人所敬爱, 它可以使窃贼得到高爵显位,和元老们分庭抗礼, 它可以使鸡皮黄脸的寡妇重做新娘, 来!该死的土块,你这人尽可夫的娼妇!

《货币银行学》(全套课件)

《货币银行学》(全套课件)

42
第三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


负债业务 吸收存款 存款结构的变化 其他负债业务
43
第四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业务


资产业务 贴现 贷款及其种类 贷款证券化趋向
44
第四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业务



我国的银行贷款与对企业的资金供给 信贷原则 西方商业银行的“6C”原则 证券投资 租赁业务
58
第九章 货币需求

教学要点: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货币需求分析的宏观角度与微观角度
59
第一节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货币需求思想 马克思关于流通中货币量的理论 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
MV PT
M d kPY
60
第一节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分析
M M1 M 2 L1 (Y ) L2 (r )
通货膨胀及其度量 通货膨胀的成因 通货膨胀的经济社会效应 通货膨胀对策 无通货膨胀成长和通货紧缩
72
第一节 通货膨胀及其度量


古老的通货膨胀问题 新中国成立初,对恶性通货膨胀的治理 过去我国流行的通货膨胀定义 近年来对通货膨胀的观点
6
第三节 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 货币单位 价格 流通手段 货币需求 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
7
第三节 货币的职能


货币贮藏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8
第四节 货币的定义



一般等价物 社会计算的工具和“选票” 从职能出发给货币下定义 货币与财富 货币与法律 从控制货币的要求出发定义货币 生产关系的体现

货币银行学课件8

货币银行学课件8
• 这种复合制度主要存在于过去的苏联和东欧等 国。我国在1983年以前也一直实行这种银行制 度。
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 是由参加某一货币联盟的所有成员国联合组成 的中央银行制度。二战后,许多地域相邻的一 些欠发达国家建立了货币联盟,并在联盟内成 立参加国共同拥有的统一的中央银行。
合计
第三节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 支付清算制度
支付清算系统
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支付清算系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交易者之间 的债权债务关系进行清偿的系统。
• 伴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支付的过程从最 简单的当面支付,到通过中间人的支付,到超 出本地市场的支付,到超出国界的支付;支付 的工具从铸币、现钞的支付,到利用票据的支 付,到通过中介的账面金额划转的支付,等等。
• 对货币供给的控制,均已从关注银行券和发行 保证扩及存款货币。控制的最小口径也是通货 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的 M1。这是因为,稳定与 否的关键已主要取决于较大口径的货币供给状 况。
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银行的银行
• 存、放、贷--同样是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内容; • 集中存款准备; • 最终贷款人; • 组织全国清算。
• 在实行金本位的条件下,币值和银行体系的稳 定取决于:
——银行券能否随时兑换为金铸币;
——存款货币能否保证顺利地转化为银行券。
• 那时,中央银行的集中黄金储备成为支持庞大 的货币流通的基础和稳定币值的关键,人们最 关注的问题是银行券的发行保证制度。
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发行的银行
• 20世纪以来,各国的货币流通均转化为不兑现 的纸币流通。
– 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这种体制是在一国国内建立中 央和地方两级中央银行机构,中央级机构是最高权 力或管理机构,但地方级机构也有一定的独立权利。 属于这种类型的国家有美国、德国等。

货币银行学第八章课件:货币供给

货币银行学第八章课件:货币供给

31
3、 货币乘数m
基础货币扩张或收缩一个货币单位时,能使货币供应量 增加或减少的倍数。 4、狭义的货币供给模型
•Rd:活期存款准备金 •Re:超额存款准备金
M1=C+Dd =B.m1 (8.15) •r :活期存款准备金率 d B=C+Rd+Re (8.16) •e: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m1 = M1 = B
2019/4/17
20
假设中央银行向某银行购买了100万元的国库券,法定存
款准备金率为10%,如果这一行动导致存款扩张了800万元, 此银行系统是否存在现金及其他漏出因素?为什么? 央行购入100万国库券使商业银行可用资金增加100万元, 在没有现金及其他漏出因素的银行体系中,存款将扩张100× (1÷0.1)=1000万元。 但此题中,存款只扩张了800万元,说明该银行体系有现金 等漏出因素存在。
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
新增基础货币△B= △R+△C 货币增量△M= △B×m
△C:5000
△R:700
m: 6
1、新增基础货币△B= △R+△C
=700+5000=5700亿美元
2、货币增量△M= △B×m
2019/4/17
=6×5700=34200 (亿美元)
34
例1:某国基础货币 1000亿元,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 率为10%,定期存款的准备金率为6%,现金漏损率为10%,
7
• 2019/4/17 卖出证券
(4)中央银行再贴现/再贷款 • • 扩大再贴现/再贷款 收缩再贴现/再贷款 存款准备金R增加 存款准备金R减少
2、影响流通中现金变动的因素
(1)公众收入和消费变化
(2)物价变动状况 (3)经济发展和体制变动情况 (4)信用发展程度

课程《货币银行学》课件第1章货币与信用课件

课程《货币银行学》课件第1章货币与信用课件
总结词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包括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个人 等。政府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影响市场,企业则 通过融资和投资活动参与市场。金融机构是市场的中 介,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个人则通过储蓄和投资参与 市场。
详细描述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众多,各方的行为都会对市场产生 影响。政府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影响市场的利率 和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决策。企 业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等方式融资,并使用这些资金 进行投资活动。金融机构如银行、证券公司等作为市 场的中介,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如贷款、证券交易等 。个人则通过储蓄和投资参与市场,实现财富的保值 和增值。
币和电子货币等。
货币的职能
03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等职能。
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能够衡 量其他商品和服务的价值。
流通手段
货币作为交换媒介,能够使商 品和服务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 间流通。
支付手段
货币作为价值的支付工具,能 够用于清偿债务、缴纳税款等 经济活动。
精品课程《货币银行学》 ppt课件第1章货币与信用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货币的起源、定义与职能 • 货币的形态与制度 • 信用与金融市场 • 利息与利率的决定 • 货币供给与需求
01 货币的起源、定义与职能
货币的起源
货币起源于物物交

在人类社会初期,人们通过物物 交换来满足各自需求。随着交换 的频繁,某些物品逐渐成为交换 媒介,货币由此产生。
贮藏手段
货币作为财富的象征,能够被 人们贮藏以备未来使用或传承
给下一代。
02 货币的形态与制度
货币的形态
01
实物货币

货币银行学ppt课件

货币银行学ppt课件
简单地说,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场所。 金融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金融市场
是指一切从事货币资金借贷的场所,包括货币 的借贷、票据的承兑与贴现、有价证券的买卖、 黄金和外汇的交易。狭义的金融市场特指证券 市场,即股票和债券的发行与流通市场。
48
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
二、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1. 市场参加者 即资金的供给者和资金的需求者,是金融市场的主体。
3. 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
20
第一节 信用的基本内容
二、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高利贷信用 资本主义信用 社会主义信用
21
第一节 信用的基本内容
三、信用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作用 1. 以信用制度和社会化的信用体系保证竞争
规则的有效执行
2. 以信用管理为手段 , 可以达到扩大供给与 拉动需求的双重作用
43
第三节 利率与经济
一、 西方经济学的利率决定理论 1. 古典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 2. 凯恩斯的利率决定理论 3. 可贷资金利 率理论
44
第三节 利率与经济
二、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马克思认为,利息直接来源于利润,表现为
借贷资本与职能资共同瓜分剩余价值。因此, 平均利润率是利率水平的基本决定因素。
不能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在这种货币制度 下 , 政府只规定各种纸币的比价,不规定纸币 对金银的比价。
18
第二章
信用
第一节 信用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信用的主要形式
19
第一节 信用的基本内容
一、信用的涵义 1. 信用是一种价值运动 , 其特征是以偿还为条
件的付出
2. 信用是一种价值单方面转移的特殊运动形式
③从可接受性的程度划分 , 可分为在本国具备一般接 受性的信用工具和在本国具备有限接受性的信用工具。

货币银行学第8章国际收支与外汇

货币银行学第8章国际收支与外汇
6
1、经常账户(Current Account)
又称经常项目,往来帐户 对本国对外经4类交易:
货物 服务 收入 经常性转移
7
货物
以海关总署(海关)编制的贸易 统计数据为基础。 按离岸价(FOB)价计算 当期出口收入>进口支出贸易收支 顺差 当期进口支出>出口收入贸易收支 逆差
值 (3)各金融市场汇率间的差异--金融投机
猖獗 40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国际收支、外汇、汇率、直接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基本汇率、铸币平价
41
二、简答题: 1、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 2、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调节 3、我国外汇管理条例规定的外汇资产 形式 4、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及汇率变动的 影响
11
2、资本金融账户(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
资本账户 资本转移 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放弃
金融账户 直接投资 证券投资 其他投资 储备资产
12
3、错误与漏损(Net Errors & Omissions)
用于轧平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 终的余额。
(1)资料来源不一致 (2)资料不全 (3)资料本身错误
外汇的静态概念
以外币表示的用于进行国际结算额支付 手段和资产。
18
第二节 外汇与汇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外汇的定义: 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以银行存款、
财政部库券、长短期政府证券等形式所 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 权。
19
第二节 外汇与汇率
我国外汇管理条例规定外汇包括: 1、外国货币,包括铸币、纸币 2、外币支付凭证,包括汇票、支票、 本票、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 3、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公 司债券、股票等 4、其他外汇资产

第八章 中央银行业务 《货币银行学

第八章 中央银行业务 《货币银行学
(1)正确组织会计核算 (2)加强服务与监督 (3)加强财务管理 (4)加强会计检查与分析 (5)防范会计风险
8.2.6 统计分析业务
1)统计分析业务的含义
中央银行的统计分析业务是指按照 规定的统计制度,根据统计的一般原 理,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金融活 动的数量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 析,从而为经济和金融决策提供依据 及政策建议的过程。
算 (5)提供跨国清算
8.2.3 信贷征信业务
1)信贷征信业务的含义
中央银行的信贷征信业务是指由中央银行管理 信贷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2)信贷征信业务的内容
(1)推进征信法律法规建设 (2)推进征信机构体系建设 (3)推进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 (4)推进征信行业标准化建设 (5)加强对征信市场的监管
第8章 中央银行业务
8.1 中央银行务
1)货币发行业务的含义
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根据国民经济 发展的需要,通过信贷形式向流通中 注入货币,构成流通领域的现金货币。
2)货币发行的原则
(1)垄断发行原则
(2)信用保证原则
(3)弹性发行原则
3)货币发行的渠道
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是通过再贴现、再贷 款、购买证券、购买金银和外汇等业务 活动,将货币注入流通的,并通过同样的 渠道反向组织货币的回笼,从而满足国民 经济发展、商品生产与流通等对流通手 段和支付手段的需求。
2)国际储备管理的内容
(1)要确定合理的储备数量
(2)要确定合理的储备结构
在上述业务中,货币发行、准备金存 款业务是形成中央银行资金来源的 业务,即负债业务;而再贷款、再贴 现、证券买卖及国际储备业务是中 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8.2 中央银行的金融服务性业务
8.2.1 代理国库业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货币的需求
对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鲍莫尔的"平方根定律" 1,鲍莫尔的"平方根定律" 交易性货币需求对利率同样敏感 2,托宾的资产组合理论 人们多样化的资产选择对投机性货币需求会产生影响 3,新剑桥学派对凯恩斯货币需求动机理论的发展
(1)交易性货币需求的发展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威廉鲍莫尔和耶鲁大学 的詹姆斯托宾分别独立地发展了类似的货币 需求模型.他们的研究发现,即使是交易性 的货币需求,对利率水平也很敏感.提出了 著名的平方根公式.
M
= kY
1 2
r
1 2
(2)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发展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惠伦发表了名为《现 金的预防需求的合理化》的论文,论证了预 防动机的货币需求也同样与利率是负相关的.
(3)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发展
1958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詹姆斯托宾发表 了《流动性偏好—对付风险的行为》一文, 提出了著名的资产选择理论,用投资者避免 风险的行为动机重新解释流动性偏好理论, 开创了资产选择理论在货币理论中的应用. 这一理论说明了在不确定状态下人们同时持 有货币和证券的原因.
第一节
货币的需求
5,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现代 货币需求由货币总收入,财产收入(即非人力收入) 货币需求由货币总收入,财产收入(即非人力收入)在总收 入中的比例,各种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以及人们主观偏好, 入中的比例,各种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以及人们主观偏好, 客观技术和制度等因素共同决定.因此,在弗里德曼看来, 客观技术和制度等因素共同决定.因此,在弗里德曼看来, 货币需求是利率和资产收益率的函数; 货币需求是利率和资产收益率的函数;利率直接影响金融资 产收益,间接影响实物资产,而收益率的变动, 产收益,间接影响实物资产,而收益率的变动,则直接影响 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从而影响人们的手持货币数量. 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从而影响人们的手持货币数量. 弗理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具有稳定性.理由是: 弗理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具有稳定性.理由是: 影响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因素相互独立. 1,影响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因素相互独立. 在函数式的变量中,有些自身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2,在函数式的变量中,有些自身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稳定的函数. 3,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稳定的函数. 因此,货币对于总体经济的影响主要来自于货币的供应方面. 因此,货币对于总体经济的影响主要来自于货币的供应方面.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论并不是关于产 量,货币收入或物价水平的理论,而是货币 需求的理论,即货币需求是由何种因素决定 的理论.因此,弗里德曼对货币数量论的重 新表述就是从货币需求入手的.
Md 1 dp = f ( y , w ; rm , rb . , re , ;u) p p dt
(一)货币数量论的内容
第一节
二,几种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的需求
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阶层(个人,企业单位, 政府)愿以货币形式保有财产的需要. 1,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 2,费雪方程式 , 3,剑桥方程式 , 4,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 5,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论 ,
第一节
货币的需求
1,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 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 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流通中的货币需求量取决于流通中待售 商品的价格总额.用公式表示: 商品的价格总额.用公式表示:M = P Q /V 其中,M代表流通中的货币量,P为商品价格,Q为商品的数量, 代表流通中的货币量, 为商品价格 为商品价格, 为商品的数量 为商品的数量, 其中, 代表流通中的货币量 V表示货币流通速度.公式表明,流通中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 表示货币流通速度. 表示货币流通速度 公式表明,流通中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 商品数量成正相关,而与流通速度反相关. 商品数量成正相关,而与流通速度反相关.由于金本位制条件 商品价格相对稳定, 下,商品价格相对稳定,而货币流通速度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 段也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商品总量决定着流通中货币需要量. 段也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商品总量决定着流通中货币需要量.
机会成本----获得某种收入时丧失的另一 机会成本----获得某种收入时丧失的另一 ---种收入. 种收入. ◎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主要是指因持币 而丧失的潜在收益或遭受的损失. 而丧失的潜在收益或遭受的损失.
(三)对现代货币数量论的评价
强调财富效应, 强调财富效应 , 强调货币需求的财富限 强调货币量与收入流量的直接关系, 制 , 强调货币量与收入流量的直接关系 , 这 是现代货币数量论的一个重要特点. 是现代货币数量论的一个重要特点 . 但是把 这种作用夸大到无与伦比的地步, 这种作用夸大到无与伦比的地步 , 则是一种 偏激,一种失误. 偏激 , 一种失误 . 其实质是弗里德曼主张经 济自由化提供一种理论依据.再说, 济自由化提供一种理论依据 . 再说 , 从理论 的角度讲, 弗里德曼强调货币惟一重要, 的角度讲 , 弗里德曼强调货币惟一重要 , 是 以否定货币与其他资产的替代效应为依据的. 以否定货币与其他资产的替代效应为依据的 .
第一节
货币的需求
2,现金交易说(费雪方程式:M V = P T) ,现金交易说(费雪方程式: 公式中,M表示一定时期内流通货币的平均数量,是一个外生变量;V表 示货币流通速度,由制度因素决定,在短期内是稳定的;P表示各种商 品的加权平均价格,T为各类商品的交易量,由生产决定,在一段时间 内相对稳定,因此,货币数量的变化会影响商品的价格. 货币数量的变化会影响商品的价格. 货币数量的变化会影响商品的价格 可导出M=KPY,K为常数1/V,故名义收入的交易水平决定了人们的货币需 求.即结论为:货币需求仅为收入的函数,利率对货币需求没有影响. 货币需求仅为收入的函数, 货币需求仅为收入的函数 利率对货币需求没有影响.
人力财富----个人获得收入的能力, 人力财富----个人获得收入的能力,包括一切 ----个人获得收入的能力 先天和后天的才能与技术. 先天和后天的才能与技术. 人力财富转化为现实收入的条件是就业. ◎人力财富转化为现实收入的条件是就业. 人力财富带来的收入是不稳定的. ◎人力财富带来的收入是不稳定的. 非人力财富----总财富中扣除人力财富的部分, ----总财富中扣除人力财富的部分 非人力财富----总财富中扣除人力财富的部分, 主要指物质性财富. 主要指物质性财富. 非人力财富同样具有获得收入的能力. ◎非人力财富同样具有获得收入的能力. 非人力财富带来的收入具有相对稳定性. ◎非人力财富带来的收入具有相对稳定性.
费雪方程式侧重于宏观分析,即货币总量和总产出及总的价格水平的关系,因而 没有注意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对货币需求量的影响,成为其理论的一大缺陷.
第一节
货币的需求
3,现金余额数量说(剑桥方程式:Md = k PQ) 现金余额数量说(剑桥方程式: 其中, 相当于费雪方程式中的 相当于费雪方程式中的T, 表示以货币形式保有的财富 其中,Q相当于费雪方程式中的 ,K表示以货币形式保有的财富 占名义总收入的比例.其它与费雪方程式含义相同. 占名义总收入的比例.其它与费雪方程式含义相同. 现金余额说从个人资产选择的角度分析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 现金余额说从个人资产选择的角度分析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 开 创了四种分析货币需求的方法: 创了四种分析货币需求的方法:从货币为其持有者提供效用的 角度来分析;从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的角度分析; 角度来分析;从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的角度分析;从货币作为一 种资产的角度来分析; 种资产的角度来分析;从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互关系的角度 来分析货币需求 剑桥方程是与费雪方程式的差别在于: 剑桥方程是与费雪方程式的差别在于:强调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对 货币需求量的影响,即公众持有货币的主观愿望, 货币需求量的影响,即公众持有货币的主观愿望,是从微观的 角度解释货币需求量. 角度解释货币需求量
(二)货币数量论的结论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说并不需要假 定的固定不变的常数,而只需要强调它们的 稳定性.货币需要求函数及其稳定的结论, 为弗里德曼强调货币最重要这一命题准备了 理论前提.
恒久收入----一个人所拥有的各种财富在 恒久收入----一个人所拥有的各种财富在 ---长期内获得的收入流量. 长期内获得的收入流量. ◎恒久收入等于过去收入加上现在和未 来已知的收入之和, 来已知的收入之和,若以年度为权数加 权平均,则相当于年度平均值. 权平均,则相当于年度平均值
第一节
货币的需求
3,我国货币供应量指标划分为四个层次: 我国货币供应量指标划分为四个层次: M0=流通中现金 M0=流通中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 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 企业活期存款+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 的信用卡类存款 M2=M1+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定期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证 M2=M1+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定期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 居民储蓄存款 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M3=M2+金融债券 商业票据+ 金融债券+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等 其中,M1称为狭义货币供应量 流动性较强. 称为狭义货币供应量, 其中,M1称为狭义货币供应量,流动性较强. M2称为广义货币供应量 M2称为广义货币供应量 M2—M1称为准货币,流动性较弱. M1称为准货币 M2 M1称为准货币,流动性较弱.
第八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
货币的需求 货币的供给 货币的供求均衡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一节
一,货币范围及货币层次划分 二,几种货币需求理论 三,我国的货币需求研究
货币的需求
四,货币需求的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
第一节
货币的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