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水质与人类的关系
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与保护

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与保护地下水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对于维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下水作为一种天然的水源,广泛应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等方面。
然而,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和过度利用,地下水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破坏。
因此,保护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本文将阐述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保护措施。
一、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1. 提供可靠的水源地下水通常是一种相对稳定和可靠的水源,能够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求。
相比于表面水源,地下水资源能够更好地抵御气候变化和季节变动的影响,并且具有较高的水质稳定性。
2. 支持农业灌溉地下水是农业灌溉的重要水源之一。
在干旱地区或水资源匮乏的地方,地下水通过灌溉系统有效地支持着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
地下水资源不仅满足了粮食和农产品的生产需求,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3. 保证工业生产稳定地下水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冷却、清洗和制造等环节。
地下水资源的稳定性和高质量为工业部门提供了重要保障,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 维持生态平衡地下水和地表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和污染不仅会对地下水体系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还会导致地表水环境的退化和水生生物的生存受限。
保护地下水资源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
二、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措施1. 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保护地下水资源的首要任务是合理利用。
要实施科学的水资源管理计划,优化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的结构。
通过增加节水设施的使用和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
2. 加强地下水监测与管理建立健全地下水监测网络,加强对地下水位、地下水质量和水量的监测。
及时发现地下水的异常现象和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治理。
加强地下水管理,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和行业标准,防止遏制地下水污染和过度开采。
3. 推行生态修复与保护地下水与生态环境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加强对地下水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恢复湿地、河流和湖泊等水体的生态功能。
水循环知识:水循环中的地表水、地下水与自然水

水循环知识:水循环中的地表水、地下水与自然水水循环是地球上水的运动方式,也是自然界中一种重要的循环过程。
它是指地球上水在自然界中不断地从海洋、河流、湖泊和地下水中蒸发,形成水蒸气,并随着大气的运动而传输到其他地方,最终形成降水,重新进入地球水循环过程的过程。
在水循环中,地表水、地下水和自然水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下文中,我们将对这些水的特征、作用和运动方式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一、地表水地表水是指地球表面上的水体,如河流、湖泊、海洋等。
地表水是水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接受大气降水和地下水的补给,供应人类、动植物生活的需要。
在自然界中,地表水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水流、湖泊、河流、海洋等的形成、消失等。
地表水的分布和流动状态连接着天气,气候,水文和生态系统等领域,对地球的生态系统和生活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地表水的特点是流动性明显,能够迅速地响应降水和人类活动强烈影响,这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在流动过程中,地表水可以将各种的污染物质带到其他的地方,影响到水质和生态环境,因此对地表水的保护和治理能力的提高也是很必要的。
二、地下水地下水是指地表以下的水体,存在于土壤孔隙、岩石缝隙、坑洞中的含水土层,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之一。
它通常比地表水更清洁,不会受到人类活动和大气因素的直接影响。
地下水在水循环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主要是贮存和输送水分,供水和保护环境的作用。
地下水的游离水质直接关系到有关人类的健康和经济利益,因此对地下水的保护和管理也是很必要的。
但是,地下水虽然比地表水清洁,但在实际使用中如果存在过度开采、不合理利用等问题,那么分布于土壤缝隙中的地下水也很容易受到污染,因此合理开采和水资源管理也是很重要的。
三、自然水自然水是指在自然环境下,由自然因素形成的水体,如雪、冰、雨、露、霜等形式的水。
它们是水循环过程中重新补充源的一部分,在短时间内自然水的水量可能非常小,但长时间累加起来后,也能够起到重要的补给作用。
地下水水质分析及水污染治理措施分析

地下水水质分析及水污染治理措施分析地下水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一种水资源,其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健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化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地下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污染,给地下水水质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对地下水水质的分析和水污染治理措施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地下水水质分析及水污染治理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一、地下水水质分析1.地下水水质评价指标地下水的水质评价指标一般包括理化指标和生物指标。
理化指标包括pH值、电导率、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总磷、总氮、重金属等,生物指标包括菌群数量、藻类数量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地下水的水质情况,发现有害物质的存在程度,为制定水质改善和治理措施提供依据。
地下水水质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采样分析和实验室分析两个步骤。
采样分析是指在地下水源头采集水样进行野外测试,包括各种现场测试设备的使用和现场测试项目的选择。
实验室分析是将采集的水样带回实验室进行进一步的综合测试和分析。
地下水水质分析方法可以为地下水水质状况的全面了解提供必要的数据和信息,有助于提高水质监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地下水水质评价是指根据水质监测和分析结果,结合相关水质标准和评价方法,对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和分类。
评价结果一般分为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五个等级。
通过水质评价,可以及时了解地下水水质的状况,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1.侵入性地下水中水质监测技术侵入性地下水中水质监测技术是指直接在地下水中进行监测分析,并对水质进行实时监控和评估。
常见的技术包括地下水取样分析技术、地下水监测井布置技术、水质监测设备的应用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全面了解地下水的水质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地下水水质问题。
2.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主要包括生物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和物理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是通过生物菌群的作用去除地下水中的有害物质,包括生物降解、生物吸附等方式。
我国水体污染控制中地下水污染及防治措施探析

社会科学我国水体污染控制中地下水污染及防治措施探析李淑敏 蓝晶晶 许才琳(皖江工学院,安徽,马鞍山 243031)摘 要:地下水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之一,许多城市的生活用水都是从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和城市收集的,而地下水是主要的水资源。
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在我国总体水污染控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分析了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和影响,讨论了预防地下水污染的措施。
关键词:水体污染;防治控制;地下水污染地下水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与其他类型的水资源相比,地下水具有稳定的流量和更少的污染。
它对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使用者有积极影响,特别是在干旱和半地表水短缺方面。
在干旱地区,地下水通常成为供水的主要来源。
随着中国工业生产的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增加,水污染的可能性也在增加,由于地下水被埋在地下,一旦污染发生,修复水体非常困难。
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有必要采取适当措施,有效控制和防止地下水污染,为在地下水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有效利用水资源创造条件。
一、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因素从宏观上看,中国的地下水总体质量相对较好。
可以直接使用约五分之三的地下水,而经过适当处理后可以使用消耗约五分之一的地下水。
但是,在人口稠密的平原上,用于饮用水的地下水源极为罕见。
可以看出,人类生产和生计活动是造成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大多数人类活动造成的地下水污染包括工业废水排放,家庭污水排放,农业肥料和农药,垃圾填埋场淋洗,畜禽粪便污染以及溢出物。
地下水已成为工业废水和集中生活污水的排放源污染,农用化肥和农药的排放也是污染高发原因之一。
现阶段我国已严格管控水资源的污染现状,有效控制水源污染,地下水污染已成为大问题。
地下水污染严重影响饮用水安全。
地下水污染使水中富含有机污染物,病原体和放射性物质。
管理不当或直接食用会增加患病的风险,增加患癌症的风险,缩短寿命,并降低对老年人和儿童的抵抗力,让人们的生活处于风险之中。
科学研究发现,饮用未经处理的地下水会引起许多威胁人类生命的奇怪疾病。
论述地下水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地下水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井水和泉水是我们日常使用最多的地下水。
不过,地下水也会造成一些危害,如地下水过多,会引起铁路、公路塌陷,淹没矿区坑道,形成沼泽地等。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地下水有一个总体平衡问题,不能盲目和过度开发,否则容易形成地下空洞、地层下陷等问题。
赋存在地下岩土空隙中的水可开发利用,作为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的水源。
地下水具有给水量稳定、污染少的优点。
含有特殊化学成分或水温较高的地下水,还可用作医疗、热源、饮料和提取有用元素的原料。
在矿坑和隧道掘进中,可能发生大量涌水,给工程造成危害。
在地下水位较浅的平原、盆地中,潜水蒸发可能引起土壤盐渍化;在地下水位高,土壤长期过湿,地表滞水地段,可能产生沼泽化,给农作物造成危害。
一些地区以地下水作为工业、农业、养殖渔业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这些地区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层下陷,某些沿海地区还造成海水渗入,造成地下水咸化。
以下是一些影响:开采漏斗近30年来,我国地下水开采量以每年25亿立方米的速度递增,有效保证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但是,北方和东部沿海地区地下水超采越来越严重,造成众多泉水断流,部分水源地枯竭。
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最为严重。
地面沉降全国有近70个城市因不合理开采地下水诱发了地面沉降,沉降范围6.4万平方千米,沉降中心最大沉降量超过2m的有上海、天津、太原、西安、苏州、无锡、常州等城市,天津塘沽的沉降量达到3.1m。
西安、大同、苏州、无锡、常州等市的地面沉降同时伴有地裂缝,对城市基础设施构成严重威胁。
岩溶塌陷大规模集中开采地下水以及矿山排水等,造成地面塌陷频繁发生,呈现向城镇和矿山集中的趋势,规模越来越大,损失不断增加。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生岩溶塌陷1400多例,塌坑总数超过4万个,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
海水入侵在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的部分沿海城市和南方沿海地区,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不同程度的海水入侵,呈现从点状入侵向面状入侵的发展趋势。
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环境研究以宁夏卫宁平原为例

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环境研究以宁夏卫宁平原为例一、本文概述地下水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地下水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本文旨在以宁夏卫宁平原为例,深入探讨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以期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宁夏卫宁平原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典型农业区,其地下水环境受到农业灌溉、工业发展、城市化等多种人类活动的影响。
本文将系统分析这些人类活动对地下水水质、水量、水位等方面的影响机制,揭示人类活动与地下水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
具体而言,本文将首先介绍宁夏卫宁平原的地理环境、社会经济背景以及地下水资源的分布特征。
然后,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和资料,评估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深入探讨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机制,包括农业灌溉对地下水的污染和过度开采、工业发展对地下水的污染和排放、城市化进程中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等。
本文将提出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和建议,以期为宁夏卫宁平原乃至类似地区的地下水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还有助于推动地下水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理论和实践创新。
本文的研究成果也将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制定更加合理和有效的地下水环境保护政策。
二、宁夏卫宁平原地下水环境现状分析宁夏卫宁平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中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灌溉区。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日益显著。
为了更好地理解卫宁平原的地下水环境现状,本文对该地区的地下水质量、水位变化以及开采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从地下水质量来看,近年来卫宁平原的地下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这主要是由于农业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以及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所致。
根据最近的水质监测数据,部分地区的地下水存在氮、磷等营养物质的超标现象,同时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含量也有所上升。
地下水是运动的规律和它对人类活动的重要性

地下水是运动的规律和它对人类活动的重要性在我们生活的地球表面之下,隐藏着一个神秘而又至关重要的世界——地下水。
它如同地球的“血脉”,默默地流动着,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并且对人类的活动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地下水的运动并非毫无规律可循。
首先,地下水的运动受到地质结构的控制。
不同的岩石和土壤类型具有不同的渗透性和孔隙度,这就决定了地下水在其中流动的速度和方向。
例如,在孔隙较大的砂岩中,地下水可以相对较容易地流动;而在渗透性较差的页岩中,地下水的流动则会变得缓慢而艰难。
地下水的运动还与地形地貌密切相关。
在地势高处,地下水往往受到重力的作用向下渗透和流动,最终汇聚到地势较低的地方,形成地下河、地下湖等水体。
这种从高处向低处的流动,是地下水运动的一个重要规律。
此外,气候条件也对地下水的运动产生着显著的影响。
在降水丰富的地区,大量的雨水渗入地下,补充了地下水的储量,促使地下水更加活跃地流动;而在干旱地区,地下水的补给量相对较少,流动速度也会相应减缓。
地下水的运动并非孤立的,它与地表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转化。
在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体附近,地下水会与地表水相互交换。
当地表水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时,地表水会补给地下水;反之,当地下水水位高于地表水水位时,地下水则会补给地表水。
这种相互转化对于维持区域的水资源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地下水对于人类活动究竟有着怎样重要的意义呢?首先,地下水是人类重要的饮用水源。
在许多地区,特别是农村和偏远地区,地下水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
它相对清洁、稳定,经过适当的处理后可以满足人们的饮用需求。
其次,地下水在农业灌溉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干旱季节或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地下水的抽取可以保障农作物的生长,维持农业的稳定生产。
再者,地下水对于工业生产也不可或缺。
许多工业过程需要大量的水,而地下水的稳定供应可以确保工业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地下水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地下水的水质监测与地下水污染防治

地下水的水质监测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地下水是地球上重要的天然水资源之一,对于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水质监测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一、地下水的水质监测地下水的水质监测是确保地下水资源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水质监测应该按照一定的规范和频率进行,以及时了解地下水的水质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和防治。
1. 监测参数地下水的水质监测应该包括以下主要参数:pH值、溶解氧、悬浮固体、有机物、无机物、重金属等。
这些参数可以全面反映地下水的水质状况。
2. 监测方法地下水的水质监测可以通过采集地下水样品,然后进行实验室分析来获取。
采集水样时应注意采样地点的选择,应选取代表性较高的地点进行采样。
在实验室进行分析时,应严格按照标准化的方法进行,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 监测频率地下水的水质监测应该有规律地进行,通常应根据地下水的使用情况和污染源的分布进行选择。
在重要的地下水汇集区和水源地,监测频率应更加密集,以及时了解地下水的水质变化。
二、地下水污染防治地下水污染防治是确保地下水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预防和减少地下水的污染程度,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安全。
1. 源头控制地下水污染防治的一种重要方法是源头控制。
通过监管和管理工业和农业活动中的化学品使用和废物排放,可以有效地减少地下水污染的风险。
此外,也可以通过推广环保技术和设备来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
2. 地下水保护区划定划定地下水保护区是地下水污染防治的关键措施之一。
根据地下水的水质状况和污染源的分布情况,可以划定合理的地下水保护区。
在该区域内,应加强监测和管理,限制有害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地下水资源安全。
3. 污水处理与治理地下水污染防治还需要进行有效的污水处理和治理工作。
通过建设和提升污水处理设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废水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污水治理工作,确保污水处理的全面覆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水水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摘要:地下水是指赋存和运动于地表以下图层和岩石孔隙中的水。
它是非常宝贵的淡水资源,广泛应用于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等各个方面。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和人口继续增加,城市开发利用地下水日益广泛,迄今地下水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和工农业用水的主要水源,全国三分之二的城市以地下水作为主要的供水水源,约四分之一的农用田灌溉靠地下水。
地下水开采总量超过1000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用水总量的15%-20%。
但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水废渣和农药、化肥中的有毒物质想地下渗入,使原来洁净的地下水遭受污染,水质严重恶化。
我国对44个城市进行调查,其中绝大多数地区的地下水已经受到污染,有的还相当严重,地下水受污染后一般很难清除,因此保护地下水不受污染刻不容缓。
关键词:地下水,水质,水体污染,人类生活,改善一地下水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地下水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井水和泉水是我们日常使用最多的地下水。
不过,地下水也会造成一些危害,如地下水过多,会引起铁路、公路塌陷,淹没矿区坑道,形成沼泽地等。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地下水有一个总体平衡问题,不能盲目和过度开发,否则容易形成地下空洞、地层下陷等问题。
地下水可开发利用,作为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的水源。
地下水具有给水量稳定、污染少的优点。
含有特殊化学成分或水温较高的地下水,还可用作医疗、热源、饮料和提取有用元素的原料。
在矿坑和隧道掘进中,可能发生大量涌水,给工程造成危害。
在地下水位较浅的平原、盆地中,潜水蒸发可能引起土壤盐渍化;在地下水位高,土壤长期过湿,地表滞水地段,可能产生沼泽化,给农作物造成危害。
二地下水水质1 概念水质(water quality)水体质量的简称。
它标志着水体的物理(如色度、浊度、臭味等)、化学(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含量)和生物(细菌、微生物、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的特性及其组成的状况。
为评价水体质量的状况,规定了一系列水质参数和水质标准。
如生活饮用水、工业用水和渔业用水等水质标准。
2 水质的评价标准与影响因素天然水水评价指标一般为色、嗅、味、透明度、水温、矿化度、总硬度、氧化-还原电位、pH值、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等。
天然水中的大气降水水质与当地的气象条件和降水淋溶的大气颗粒物的化学成分有关;地表水水质与径流流程中的岩石、土壤和植被有关;地下水水质主要与含水层岩石的化学成分和补给区的地质条件有关。
3 地下水水质的检测与分类标准各地区应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
检验方法,按国家标准GB 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执行。
监测项目为: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大肠菌群,以及反映本地区主要水质问题的其它项目。
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高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
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
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
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三地下水污染地下水污染是指污染物超过了地下水的自净能力,从而使地下水的组成及其性质发生变化的现象1 地下水水质污染水质污染的地下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征:1.1 地下水中检出有机物;1.2 地下水中检出毒性金属元素(汞、铬、铅、砷、镉等);1.3 各种细菌在地下水中大量繁殖,远远超出饮用水质标准;1.4地下水的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pH值和某些单项常规离子含量不断上升,与本底质相差悬殊。
2污染源分类污染源分人为污染源和天然污染源。
人为污染源指由于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所形成的污染源,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田灌溉污水、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农药、化肥等。
天然污染源指由自然因素引起水污染的来源和场所,虽然是天然存在的,但只有在人为活动的影响下才对地下水进行污染和影响,主要包括地下水超采、海水入侵、咸水入侵等。
3 污染原因引起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原生污染的对地下水的影响:原生污染主要与地质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及其气候有关,主要表现在平原,主要表现为氯化物、硫酸盐、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氟化物等物质含量较高。
原生污染主要受沉积物岩性和地质结构的影响控制,作用方式为地下水化学成分的滤溶作用和浓缩作用,总体趋势是由山丘区向平原区污染程度逐渐增加;3.2 乡镇和中小企业企业污水排放及大量生活垃圾对地下水水质污染: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乡镇企业和一些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带动了乡镇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同时由于乡镇企业的生产工艺比较落后、规模比较小、基本无污水处理设施,大量原材料、半成品、副产品随着生产废水排出厂外,废污水基本蓄积在周围洼地,常年渗透对农村地下水产生污染。
大量堆积的生活垃圾中含有一些腐烂动植物和废弃生活、办公工具,一些物质中的有害成分随着常年地表水的渗透进入地下水环境,进而影响地下水水质;3.3 农药化肥施用:大量施用的农药化肥只有10%被农作物吸收,剩余的大多积蓄在土壤中,当上覆土层和含水层中的污染物积累到相当数量后,土层的滤污作用受到限制,随着地表水的入渗一些难以消解的污染物逐步进入到地下水环境,造成地下水污染,大量施用化肥主要造成地下水pH值、氟化物、砷化物、挥发酚、氰化物、硫化物、氨氮、有机氯、有机磷含量升高;3.4 浅层地下水局部长期超采:由于地表水量少质差,为满足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大部分地区靠开采地下水来解决,由于长年局部超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水位连年下降、土层压缩固结、形成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由于局部水位持续下降,引起水动力条件变化并造成含水层地球物理化学环境破坏,进而引起地下水水质恶化。
四我国地下水水质不容乐观东北地区主要城市地下水污染元素主要为总硬度、矿化度、硝酸盐、亚硝酸盐以及铁和锰,其次为硫酸盐和氯化物。
华北地区主要城市和地区地下水污染元素主要为总硬度和矿化度,其次为硫酸盐、硝酸盐、氯化物和氟化物。
该区总硬度和矿化度超标严重,特别是河北省的沧州市和廊坊市,总硬度超标严重,水质极差,许昌市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明显。
西北地区主要城市地下水污染超标组份主要有矿化度、总硬度、硝酸盐和硫酸盐,其次为氯化物、氟化物、亚硝酸盐和氨氮。
另外,陕西省的西安市和汉中市六份铬污染超标。
东南地区主要城市地下水污染超标组分主要有亚硝酸盐、氨氮、铁和锰,总硬度和硝酸盐。
另外,部分城市地下水呈酸性,PH值超标严重。
中南地区主要城市和地区地下水污染超标组分主要有亚硝酸盐、硝酸盐、氨氮、铁和锰,其次为总硬度、氟化物和PH值。
铁和锰主要为原生环境引起的污染,污染普遍。
西南地区主要城市和地区地下水污染元素主要有总硬度、矿化度、亚硝酸盐、氨氮、铁和锰,其次为氟化物、硫酸物、有机酚、耗氧量和PH值。
污染元素主要呈点状分布,超标率低五地下水污染对人类的危害1 危害人体健康地下水污染直接影响饮用水源的水质。
当饮用水源受到合成有机物污染时, 会导致如腹水、腹泻、肠道线虫、肝炎、胃癌、肝癌等很多疾病的产生, 特别是人们饮用被硝酸盐污染的地下水后可以导致癌症, 还可能引起高铁( 变性) 血红蛋白症, 导致患者死亡。
疾病给广大居民身心带来极大损害, 同时也增加了巨额医疗费用, 与不洁的水接触会染上如皮肤病、沙眼、血吸虫、钩虫病等疾病。
地下水污染严重区甚至可导致雌激素增加, 影响人类的繁殖能力, 造成自然流产或是先天残疾。
2 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很多地区的农民有喜欢用污水浇灌农作物的习惯。
当农作物吸收污水废水和化学肥料中过量的氮素( 硝酸盐、亚硝酸盐和氨氮) 时, 这些有害氮素能降低农作物( 如土豆等) 对机械损伤的抵抗力, 降低水果和蔬菜的质量, 减少香味和冬季的耐藏力; 还能降低某些农作物的养分。
3 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地下水污染造成的水质恶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污染物排入河流、湖泊后除了对水体中天然鱼类和水生物造成危害外, 对水体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过量的硝酸盐进入河、湖后, 使河、湖水酸化并有腐蚀性, 影响水中生物的正常生长, 甚至能导致某些水中生物的灭绝。
4 造成经济损失地下水污染对人体健康、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都会表现为经济损失。
据农业部和环保总局联合发布的2006 年度《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 全国共发生渔业水域污染事故1 463 次, 污染面积约9.4 万hm2,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2.43 亿元。
六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1 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 有计划地开发和利用这些有限的地下水资源。
保护地下水资源, 制止过量开采地下水, 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幅度, 防止地面沉降等,以减少污水的下渗。
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做到采补平衡, 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的同时, 还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地下水的回灌补给。
2 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并加强地下水保护宣传力度严格贯彻执行我国的《水污染防治法》《水法》等法规, 本着“谁污染, 谁治理”的原则, 加强执法力度, 使每个人都能准确地理解我们的行为给地下水质造成了什么影响。
建设必要的污水处理设施; 抓好重点污染源的综合治理, 对毒性大的污染物, 必须在厂内处理, 对于毒性小的污染物汇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3 建立水质监测网并重点做好水质监测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水质监测站网,迅速补充和完善地下监测井网, 逐步建立和完善水环境监测体系。
设立地下水观测专用井, 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与分析预测服务系统。
对重点污染地区( 段) 进行重点监测, 系统掌握区域地表水、地下水水质的污染发展变化及动态特征,为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提供及时、科学的依据。
4 开展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调查评价及编制评价图册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地区, 在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中, 已经从以污染治理为重点转变为以防止污染为重点, 其中采取的一个重要措施即是进行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评价, 并编制评价图册。
这种方法值得我国借鉴。
脆弱性调查评价可以为决策、管理人员和规划、设计人员提供有关地区地下水环境的条件, 指导工程选址、选线, 也将对地下水水质监测起指导作用。
对于脆弱性高的地区, 可以加强监测, 这样使得监测网的布设更为科学和合理, 避免人力、物力的分散和浪费。
七学习本门课的心得体会通过学习这门课,使我对地下水及其应用有了更深的认识,学习到了一些关于寻找地下水的简单知识,对今后的工作会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