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猪舍潮湿的几种解决办法
猪舍低湿管理方案

猪舍低湿管理方案一、为啥要低湿管理。
咱都知道,猪舍太湿了可不行。
湿度大的时候,猪就像住在水帘洞一样,浑身不舒服。
细菌啊、病毒啊就爱这种潮湿环境,它们一高兴就大量繁殖,猪就容易生病。
而且潮湿的环境还让猪感觉冷飕飕的,吃不好睡不香,这猪肉产量和质量都得受影响。
所以,咱得把猪舍的湿度给降下来。
二、猪舍选址和建造时的低湿考虑。
1. 选址。
选猪舍地址的时候,可不能选那种地势低洼的地儿。
就像人住房子不想住地下室一样,猪也不喜欢住在容易积水的地方。
要找那种地势高一点、排水好的地方。
最好周围没有啥容易积水的大坑或者河流啥的,不然下雨天雨水全往猪舍这边流,那湿度不高才怪呢。
2. 建造。
猪舍的地面可得讲究。
别整那种坑坑洼洼的地面,要做平整而且稍微有点坡度,方便排水。
墙呢,最好能做防潮处理,就像咱给房子外墙做防水一样。
可以用一些防潮的材料,这样外面的湿气就不容易渗到猪舍里面。
窗户也要多开几个,保证通风良好,空气能进得来出得去,湿气也就能跟着散出去。
三、日常的低湿管理措施。
1. 通风换气。
通风是降低湿度的关键。
每天都得把窗户或者通风设备打开,让新鲜空气进来,把潮湿的空气赶出去。
早上和傍晚天气凉快的时候,可以开大开久一点。
但是要注意,风不能太大,别把猪给吹感冒了。
就像咱人在屋里,要是风呼呼地直吹,也受不了不是?如果是那种大型的猪舍,还可以装些排风扇啥的,这样通风效果就更好了。
2. 控制水源。
猪喝水的时候难免会洒一些水出来,这时候就得及时清理。
还有给猪舍冲洗的时候,别冲得太猛,用水也要适量。
不能像泼水节一样把猪舍弄得到处都是水。
而且冲洗完之后,要尽快把地弄干,可以用拖把拖拖或者用吸水的东西把水吸干。
3. 垫料管理。
要是猪舍用垫料的话,这垫料可得好好管理。
垫料要是湿了就得及时换,不能让猪一直睡在湿哒哒的垫料上。
可以选择那些吸水性比较好的垫料,像干草啥的。
就好比咱人睡觉的床垫子要是湿了,肯定也得换,猪也需要干爽的“床垫”呀。
4. 加热降湿。
猪舍低湿管理方案

猪舍低湿管理方案一、通风是关键。
1. 自然通风。
咱得把猪舍的窗户啊,门啊啥的设计好,能让新鲜空气自由进出。
就像咱住的房子,老关着门窗肯定潮乎乎的。
每天根据天气情况,大太阳的时候就把窗户都打开,让风呼呼地吹进来,把湿气都给带走。
不过要小心,要是外面风太大或者太冷了,别把小猪仔们给吹感冒了,适当调整窗户开的大小。
2. 机械通风。
要是猪舍比较大或者自然通风不够给力,就得靠那些风扇、通风机之类的玩意儿了。
在猪舍的墙上或者屋顶安装上这些设备,定时让它们转起来。
这就好比给猪舍装了个大空调的换气功能,不过咱这是专门换气排湿的。
要经常检查这些设备有没有坏,可别关键时刻掉链子,那猪舍里的湿气可就又要泛滥了。
二、地面管理。
1. 排水系统。
猪舍的地面得有个好的排水系统,就像咱们家里的地漏得好使一样。
地面要有一定的坡度,让水都能流到排水沟里去。
这排水沟可得经常清理,不能让垃圾、猪粪啥的堵住了,要不然水排不出去,猪舍就会变得湿哒哒的。
2. 垫料选择。
给猪舍铺上合适的垫料也很重要。
像干草啊,木屑啊,这些东西就像小猪们的床垫子一样,不仅能让它们躺着舒服,还能吸收湿气。
不过垫料得经常换,要是垫料湿了还不换,那可就成了湿气的“温床”了。
比如说干草垫料吧,要是感觉有点潮了,就赶紧换一批新的,让小猪们总是能有个干爽的“床铺”。
三、控制水源。
1. 饮水设备。
猪喝水的设备得好好管理。
不能让水到处乱洒,就像咱们人喝水不能把水杯打翻一样。
检查饮水器有没有漏水的地方,如果有,赶紧修好。
要是饮水器的位置安装得不好,猪一拱就洒得到处都是水,那猪舍肯定湿度就大了。
要把饮水器安装在合适的高度,让猪能方便喝水又不会把水弄得到处都是。
2. 用水清洁。
猪舍打扫卫生用水的时候也得注意。
不要一下子用太多水去冲洗,像有些朋友可能觉得冲得越干净越好,就哗啦哗啦用水冲,结果猪舍里全是水,干不了就湿了。
要用适量的水,而且冲洗完了之后要尽快把水弄干,可以用拖把拖一拖,或者用刮水的工具把水刮到排水沟里去。
冬季猪舍内部环境的调控措施

冬季猪舍内部环境的调控措施
1. 温度调控,冬季天气寒冷,猪舍内部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
通常情况下,猪的适宜温度在18-22摄氏度之间。
为了保持温度,
可以采取加强保温措施,如加厚墙壁和屋顶,安装加热设备等。
2. 通风换气,尽管需要保持温暖,但猪舍内部也需要良好的通
风换气,以排除污浊空气和保持空气新鲜。
可以通过安装通风设备、控制通风口的大小和位置等方式来实现良好的通风效果。
3. 饮水保温,冬季气温低,水温也容易下降,影响猪的饮水量
和健康。
因此,需要采取措施保温饮水设施,如加热水槽或者使用
保温水管等方式。
4. 饲料保温,冬季气温低,饲料容易受潮发霉,影响猪的食欲
和健康。
可以采取措施,如使用密封容器存放饲料,避免受潮发霉。
5. 地面保温,地面保温对于猪的舒适度和健康也非常重要。
可
以考虑在地面铺设保温材料,如稻草、木屑等,以减少地面温度对
猪的影响。
6. 疾病防控,冬季是猪容易感染疾病的时期,因此需要加强疾
病防控措施,保持猪舍内部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加强疫苗接种等。
总的来说,冬季猪舍内部环境的调控涉及到温度、通风、饮水、饲料、地面保温以及疾病防控等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采取相
应的措施,以确保猪的生长和健康。
如何防止猪舍潮湿?防止猪舍潮湿的六项措施的介绍

如何防止猪圈湿冷?避免猪圈湿冷的六项对策的详细介绍
在养殖的全过程中,养殖户要高度重视猪圈湿冷,猪圈湿冷会造成猪拉肚子或别的病症,那麼,养殖户如何防止猪圈湿冷?下列网编向众多养殖户详解避免猪圈湿冷的六项对策以下:
1、增加自然通风。
仅有猪圈内自然通风了,才能够把畜舍不必要的水蒸气排出来,降低湿冷。
对策:
(1)拉高母猪产床,提升仔猪与湿冷路面的间距;
(2)扩大窗子的总面积,提升猪圈的自然通风量;
(3)路面的自然通风相对性于地面上的窗子自然通风实际效果更强,因此提升地窗,能立即吹到路面,能尽快排出来水蒸气;
(4)安裝散热风扇,提升气体流动性,猪圈干躁时实际效果最显著。
2、控制自来水。
对湿冷比较敏感的猪圈(如待产室、育幼前环节),应当操纵自来水,降低路面的存水,能合理操纵养猪厂的湿冷。
3、路面铺撒生石灰粉。
在路面铺撒生石灰粉,运用生石灰粉吸潮的特点,使猪圈内部分气体变干躁。
而且,生石灰粉也有消毒杀菌的作用。
4、烘干铺板。
以便防止仔猪的拉肚子,常常给猪仔铺装的木垫用炉子烘干,或者得出死前几日的仔猪铺平干躁的布或毛毯等,是很有实际效果的。
5、铺装超低温自来水管。
在猪圈内多设几班小于20℃的自来水管,猪圈内的水蒸汽会变为水滴,从自来水管上流下来,另外搞好排水管道工作中,还可以减少猪圈内的湿冷水平。
6、别的。
猪圈内冉冉升起炉子,装空调等都可以操纵猪圈内的湿冷水平。
想了解更多关于养殖管理的技术,请关注畜牧堂!“畜牧堂”APP,为我国广大养殖户提供“互联网+”畜牧养殖的整体解决方案,帮助农户勤劳致富,助力我国畜牧养殖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冬季谨防猪舍潮湿

冬季养猪谨防猪舍潮湿宋战胜陕西华秦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核心提示:冬春季猪舍“低温、高湿”是养猪的大忌,是冬春季生猪生产的重要障碍因素。
因此,寒冷潮湿季节,应加强饲养管理,要在切实做好防冻保暖工作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猪舍湿度。
在所有的环境因素中,有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密度等,一直没有人把潮湿列入,所以一般不被人们重视。
就因为不被重视,才会出现许多不该出现的问题。
如果你遇到冬季产房仔猪腹泻不止,你可以从潮湿上考虑;如果遇到新转入猪群腹泻或其它不适,也可以从潮湿上考虑。
俗语说:“猪要养好,栏干食饱”;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把猪要养好只要做到圈舍干燥和喂饱就行了。
可是到了冬季,很多养猪场户为了更好的对猪舍进行保温,对猪舍进行较为严密的遮挡,风机通风量开的偏小,猪群密度偏大,猪群个体较大时由于猪尿的蒸发量和呼出的水汽量较大,不能及时排出猪舍,造成猪舍内湿度过高,部分猪舍由于屋顶保暖措施较差,水汽会在屋顶凝结成水滴,滴落到猪舍地面造成猪舍潮湿。
从而诱发猪群呼吸道病,皮肤病等疾病,对猪群的健康生长带来威胁。
因此冬季要把猪养好,就要做好猪舍的保温和猪舍里面合适的湿度,正确认识通风和保温的矛盾以及湿度和潮湿的区别。
首先要明确,潮湿不等于湿度,因为湿度只代表空气中水的含量,而潮湿除了空气外,更多的是地面和墙壁。
1. 潮湿的产生冬季产房湿度大,往往是由于封闭过严,舍内水汽无法排出,遇到较冷的墙壁和屋顶,再次结成水流到地面,这样循环往复,使舍内一直处于潮湿状态;这种现象在寒冷地区经常出现。
空猪舍潮湿,是因为冲洗消毒的缘故;许多人重视消毒,在冲洗干净后一次又一次消毒,使猪舍无法干燥;如果猪舍急用,只能进入潮湿的环境中了潮湿引发疾病的原因2、潮湿为什么会引发哪些疾病2.1腹泻:冬春寒冷季节的非传染性腹泻和流行腹泻的诱因基本上都是由于低温高湿引起的,湿冷的环境容易引起各种肠道疾病比如冬季哺乳舍仔猪容易腹泻,往往是因为猪舍潮湿,这个潮湿不但是空气潮湿,更严重的是地面潮湿和保温箱内潮湿。
养猪新妙招,招招,你不懂就亏了

养猪新妙招,招招简单实用,你不懂就亏了!一、产房除潮潮湿的危害:高温时,潮湿会加重热应激;低温时,潮湿会增加冷应激 ;潮湿容易滋生霉菌。
第一个办法是在地面铺撒生石灰,生石灰是氧化钙,存放时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变成氢氧化钙,可以使舍内局部空气变干燥;另外,生石灰还有消毒功能。
第二个办法是烤干铺板:在舍内大环境不容易控制的情况下,单纯给仔猪提供局部小气候也有不错的效果,方法是经常将仔猪铺设的木垫板用火炉烤干,或者给出生前几天的小猪铺干燥的布或地毯等物,这样使小猪避免在潮湿的铺板上躺卧,对预防小猪腹泻也有一定效果。
第三个办法是抬高产床:因为一般的产床都比较低,空气流通不畅,那么产床底下的水分在空气不流通的情况下是很难蒸发的;但如果空气流通加强了,地面的水分就容易蒸发了。
其它降湿方法:冬季在猪舍内升火炉 ;舍内用空调;舍内加大通风量也;控制冲洗地面次数和防止水管漏水。
二、补料技巧有些小猪7天根本补不上料,你说咋办?这真的要费一些心思和精力。
要精心调教,有多种方法。
有把料调成粥状涂于母猪乳头上的,有直接抹小猪嘴里的。
其中最有效、且便于操作的是以大代小。
仔猪其实对饲料不感兴趣,它所感兴趣的是母猪和饲养员的行为。
开始补料时应把补料槽放在母猪能够着的地方。
如果放在母猪够不着的地方,一直到小猪出生20天左右,自然采食从母猪嘴下捡着吃也不吃补料槽里的料,甚至往里边拉屎拉尿。
三、小猪采血将猪面朝上固定,全身成一直线,前肢上抬,这样在胸前部会出现左右两个明显的小窝,将针从这两个小窝斜着向对侧肩关节顶端刺入,直接找前腔静脉窦,熟练的话几秒钟就可采到足够的血。
注意:采血时要使用合适的针头,十公斤以内的猪使用38毫米长的细针头即可,一百斤以上的猪最能好针头再长些,使用专用采血针头更轻松。
四、肥猪打针猪的颈部并非全是肌肉,其它组织占的比例还是很大的。
方法:在一个小圈里,几个饲养人员用一个铁栏杆将猪挤到一个角落或边上,因猪挤在一起时不容易活动,特别是猪头都要抬起来,很容易固定部位打针;挡猪的铁栏杆最好是与圈的大小相配,而且用饲料袋包一下,这样操作会更方便。
猪场潮湿环境带来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猪场潮湿环境带来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根据多年经验,本人在指导群众养殖过程中,发现许多养殖户往往由于不重视猪舍潮湿问题,猪容易出现腹泻、感冒等症状,造成养殖户恐慌,并产生不必要的成本支出,降低了养殖效益。
为此,现将潮湿带来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做以整理。
一、猪场潮湿易引发的疾病
在哺乳舍排潮过程中,由于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使圈舍内温度降低,仔猪感受到的有效温度不够,导致仔猪消化机能降低,消化道抗病力减弱,从而引发仔猪腹泻等疾病。
现在我县各地多采用全进全出饲养模式,猪转群后,原圈舍都要经过彻底的清理消毒,往往有猪舍未干燥就需要转入新的猪群的情况。
这时由于圈舍内温度不足,猪会受冷;温度过高,圈舍内湿度过大;加上转群的应激反应,猪群出现感冒、拉稀的可能性非常大。
二、解决潮湿的主要办法
1.加大通风。
通风是最好的排湿办法。
主要有抬高产床、增大窗户面积、加开地窗、使用风扇等措施。
2.控制用水。
对潮湿敏感的猪舍如产房、保育前期阶段的仔猪舍,要控制用水,尽可能避免地面积水。
3.生石灰除潮。
圈舍过于潮湿时,可以通过在地面铺撒生石灰的方式降低舍内湿度。
利用生石灰的吸潮特性和消毒特性。
降低高湿的危害,降低疾病发生。
4.提供局部环境。
单纯提供局部环境对预防仔猪腹泻有不错的效果。
方法是经常将为仔猪铺设的木垫板用火炉烤干,或给出生刚几天的仔猪铺干燥的布或地毯等物,避免仔猪在潮湿的环境下躺卧,减少疾病发生。
5、其他:如低温水管、舍内生火炉、减少冲洗地面次数、预防水管漏水等措施也可以有效减少湿度过大引发的各种疾病。
冬季猪舍太潮湿怎么办?教你几招正确方法来应对!

冬季猪舍太潮湿怎么办?教你几招正确方法来应对!农村养猪的人是比较多的,随着非洲猪瘟的影响,国家对养猪户这一块的政策放开来,养猪的估计会越来越多,大家在养猪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猪舍环境的问题,因为猪舍环境的好坏往往也影响着养猪效益的高低。
1.加强保温猪舍的温度与湿度变化是有一定联系的,如果猪舍的温度过低的话,对猪的生长发育影响是非常大的。
而且猪舍的容易透风挂霜,导致地上被冻,猪躺下的话极易受寒,导致猪被冻坏等。
因此在冬季我们一定要做好保温工作,修缮好房舍,避免贼风入侵,保证舍内温度的话,湿度便会逐渐降低。
2.通风换气猪舍内湿度过大的话,那么最简单也是效果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好通风工作。
合理通风能够将舍内的湿气带出猪舍,将地面吹干,并且还能够排出舍内的有害气体,提高猪舍内的空气质量。
对猪的生长发育是非常有利的,不过又因为冬季的温度是比较低的,因此我们在通风的时候要注意控制好通风量。
在通风前要适当提高猪舍温度。
3.定时清理排泄物猪是一种吃了睡、睡了吃的动物。
在养猪的时候,养殖数量越多的话,那么猪的排泄物也就会越多。
而排泄物增加的话,那么舍内的氨气及水分也会加大。
这也是导致猪舍潮湿以及空气质量差的主要原因,因此从根源解决问题的话,便能够有效的降低舍内湿度。
要定期清理舍内排泄物,最好是能够让猪在舍外进行排便。
4.喂料垫草冬季的自然饲草资源是比较少的,我们在冬季饲喂饲料的时候,要注意以干暖的饲喂为主。
然后在喂完后让猪多饮温水,也可以明显的降低舍内湿度。
在猪舍地面,我们还应铺好垫草,不过垫草是有着较强的吸水能力的,极易吸收排泄物中的水分导致垫草湿度增大且被污染。
所以我们要注意经常更换干燥的垫草,也可有效降低湿度。
5.多用吸附剂猪是喜欢生长在温暖干燥的猪舍中的,不适宜生长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中。
如果猪舍内施入过大的话,会为细菌提供生长繁殖的条件。
而细菌则会危害猪的生长,导致猪抵抗力下降,容易出现下痢、肠炎等各种疾病。
因此我们应经常使用草木灰、木炭等吸附能力强的物质,既能够吸收水分,还能够吸附空气中的臭气,效果是非常不错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季猪舍潮湿的几种解决办法
冬季气温低,猪舍湿度大。
这种低温高湿对猪的生长发育极为不利。
在寒冷季节应加大综合预防措施。
猪舍须建高燥之地,有利于排水猪舍要坐北朝南,有利于防风保温,猪舍地面要高出舍外地表,最好用三合土,地面干燥不返潮。
加强保温
猪舍温太低,不利于猪的生长发育。
猪舍透风、挂霜、地上冻,猪卧下易生病,以至冻坏。
只要维修好房舍,增加舍温,湿度会变小。
通风换气
猪舍潮湿,有效的解决办法是通风,即带走潮湿的气体,吹干地面,又能排除污浊的空气,换进新鲜空气,有利于猪的生长发育。
但冬春气温低,须控制通风量,舍内风速不应超过每秒0.1米-0.2米。
通风前要提高舍温。
定时清除猪粪尿
猪养得多,粪就多,含水量和氨排放量就大。
是猪舍潮湿和空气不好的根源。
须及时清除,可大大减少湿度。
如猪定时到舍外排便舍内吃住,猪舍湿度会更小。
喂暖料
冬季用发干发暖的饲料喂猪,喂完后猪喝自动饮水器的水,可降低湿度。
勤换垫草
垫草吸水性强,容易吸收粪尿的水分或容易被粪尿污染。
因此,须勤换干燥的垫草,可明显降低湿度。
降低饲养密度
猪密集饲养,有利于保温,反过来,密度过大,湿度也大,不利于防潮和猪生长发育。
多用吸附剂
猪喜居温暖干燥的猪舍,惧怕阴冷潮湿。
湿度过大,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
细菌侵害猪体,抵抗力下降,猪易患下痢,肠炎、球虫病。
湿度大应经常使用草木灰、煤灰渣、生石灰、木炭等,既能吸附水分,又能吸收空气中臭气,实用性强,效果好。
早期预防猪的胃肠病
由细菌、病毒引发的猪白痢、胃肠炎等会严重加大地面的湿度和空气及地面的污染。
应抓住猪胃肠病的易感阶段,早期用药预防,使其少发病或不发病,可有效地控制湿度。
冬季养猪要注意通风消毒
冬季气温较低,不少养猪户往往只注意猪舍的保温而忽视舍内的通风换气,从而造成空气中的污染物质大量积聚,导致生猪患病。
所以在冬季养猪通风和消毒工作不能忽视。
因为冬季圈舍需要增温保暖而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会使室内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可吸入
颗粒物含量都大大增加。
这些有害物质会导致猪体呼吸系统的刺激性伤害和免疫力下降,增加患呼吸道疾病的机会,也会使已有的疾病症状加重而难以治愈。
此外,冬季舍内空气过于干燥,飘浮在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吸附于机体的几率也大大增加,容易造成微生物、病菌的大量繁殖,从而导致生猪罹患多种疾病,所以养猪圈舍适时通风和消毒很重要。
冬季养猪圈舍通风消毒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适时通风在中午温度相对较高时,将窗户开一个小缝隙通风1小时。
据调查,在空气不流通的室内,空气中的病毒细菌飞沫可飘浮30多个小时。
如果常开门窗换气,则污浊空气可随时飘走,而且室内也得到充足的光线,可使多种病毒、病菌难以滋生与繁殖。
定期消毒定期对舍内进行消毒,可促使生猪健壮生长。
消毒药物要轮换使用,用量要根据说明而定,不要擅自加大剂量。
消毒前一定要彻底清扫,消毒时要使地面像下了一层毛毛雨一样,不能太湿(猪容易腹泻)也不能太干(起不到消毒的作用),每个角落都要消毒到位。
消毒时要让喷头在猪的上方使药液慢慢落下,不要对着猪体消毒。
预防结冰冬季舍外的消毒显得很困难,特别是在进入场区和猪舍的通道时设立的消毒池,冬季可能会出现结冰的现象。
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在消毒液中撒一些盐,这样就不会结冰了。
另外还要注意勤换消毒池内的消毒液,防止药物过期致使药效降低或失效。
母猪产房光照水平如何控制?
我们知道,产房温度需要在仔猪和母猪之间是存在很大区别的,但是光照需要在工作人员和母猪之间有没有区别?
Defra(英国环境食品与乡村事务部)规定,无自然光的密闭式猪舍当中补充照明强度至少要达到40勒克斯,照明时间至少每天8小时。
然而,在40勒克斯的照度下,工作人员无法观察到猪只的细节,从而无法实现优秀的产房管理。
那么实现工作人员的最佳工作效率需要什么水平的光照,母猪需要什么水平的光照,通过调整光照能不能改善您的生产力?母猪的需要
研究显示,在非常明亮的、400-500勒克斯、每天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的环境下,仔猪断奶体重要高于照度较低的环境,这是因为高光照使得仔猪的哺乳频率和母猪的泌乳量均有提高。
给奶牛增加光照也会对泌乳量产生相同的效果。
此外,在干奶母猪和泌乳母猪当中进行的研究显示,与长光照(250勒克斯,每天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的情况相比,短光照(250勒克斯,每天8小时光照,16小时黑暗)情况下母猪体内皮质醇的水平更高,皮质醇可衡量应激水平。
然而,散养的母猪在围产期会寻找黑暗的区域来筑巢和分娩。
因此,或许有必要考虑在产房中所有母猪都已分娩之后再增加光照的强度和时间。
研究显示,在分娩之后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间可促进仔猪哺乳和母猪泌乳,从而提高断奶体重。
工作人员的需要
饲养人员需要的照度水平(勒克斯)取决于具体的工作、所需观察的细节,以及具体猪舍的危害和风险情况。
一般来说,要求照度最低要达到200勒克斯,平均在250至450勒克斯之间。
需要观察的细节越多,照度要求就越高。
为了提高生产力,今天就对你的猪舍照度(勒克斯)进行测量。
光照方面的小窍门
安装定时开关:这样可以节省能源,又能节省人工,否则还要有人每天记住开灯关灯。
检查猪舍的灯泡,看看能否在不影响光照资源的前提下节省能源。
将墙壁刷白以便增加反射。
猪场消毒制度如何进行?
1、生活区:办公室、食堂、宿舍及其周围环境每月大消毒一次。
2、售猪周转区:周转猪舍、出猪台、磅称及周围环境每售一批猪后大消毒一次。
3、生产区正门消毒池:每周至少更换池水、池药2次,保持有效浓度。
4、车辆:进入生产区的车辆必须彻底消毒,随车人员消毒方法同生产人员一样。
5、更衣室、工作服:更衣室每周末消毒一次,工作服清洗时消毒。
6、生产区环境:生产区道路及两侧5米内范围、猪舍间空地每月至少消毒2次。
7、各栋猪舍门口消毒池与盆:每周更换池、盆水、药至少2次,保持有效浓度。
8、猪舍、猪群:配种怀孕舍每周至少消毒一次,分娩保育舍每周至少消毒2次。
9、人员消毒:进入猪舍人员必须脚踏消毒池,手洗消毒盆消毒。
10、未尽事宜参照《卫生防疫制度》及附表
沼气生态模式:大康牧业的猪场废水防治措施
1、规模猪场废水的影响
猪场废水主要由尿液、残余的粪便、饲料残渣和冲洗水等组成,有的场区还包括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废水,前者是主要部分,其中冲洗水占了绝大部分。
养猪场废水水质特征与猪舍结构、清粪方式与冲洗水的使用、饲料营养、猪消化功能和生产管理等有关。
由于养猪业废水有机物浓度很高(CODCr可达5000~12000mg/L、BOD可达2000~10000 mg/L),且其中含有大量的氮(NH3-N可达200~1500 mg/L)、磷、悬浮物(最高可达160000 mg/L)、致病菌等成分,这些污染物如不进行适当处理,一旦进入天然水体、农田就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
养猪废水属于富含大量病原体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直接排放进入水体或存放地点不合适,受雨水冲洗进入水体,将可能造成地表水或地下水水质的严重恶化。
养猪废水中含有较多的氮、磷等养分,如能做到合理施用可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的理化特性,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但如果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连续、过量的施用,则会给土壤和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不良的影响,如引起作物徒长、返青、倒伏,使产量大大降低,推迟成熟期,影响后续作物的生产等。
每天收集的大量粪尿露天存放,容易产生大量NH3、H2S等有害气体污染空气,形成臭味;蚊蝇孳生,传播疾病,污染环境。
因此,对养猪场产生的废水等污染物进行有效的治理是十分必要的。
2、治理措施
1)加强技术更新。
采用合成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和苏氨酸来进行氨基酸营养上的平衡,减少氮的排泄量。
2)建设污染物处理系统。
建立科学的畜禽污染防治沼气生态模式:如图一按规划设计要求建设和完善污染物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好污染物处理系统,科学地采用沼气生态模式进行治理。
3)加强联保,共创环保之乡。
积极与周围村民加强联系,对沼气废渣及粪便及时清理外运,以保护场内环境卫生。
通过对猪场废水的综合治理和利用,从而有效控制了猪场废水对环境的破坏,更重要的是实现了环境与效益的双赢,为猪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