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式细胞术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流式细胞术——原理,操作及应用(一)

流式细胞术——原理,操作及应用(一)

流式细胞术——原理,操作及应用(一)流式细胞术——原理,操作及应用1. 原理•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是一种用于分析和计数悬浮在溶液中的个体细胞的技术。

•通过利用激光器激发细胞或微粒上荧光探针或吸光染料产生的荧光信号或散射光信号进行检测和分析。

2. 操作步骤样本制备•通过细胞培养、组织消化等方法获得需要检测的细胞样品。

•样本可能需要进行染色或标记以便于特定细胞或分子的检测。

流式细胞仪设置•调整激光器和探测器以适应所用标记物的激发和发射波长。

•设置仪器参数,如流速、放大倍数等。

数据采集和分析•将样本注入流式细胞仪,使其以单个细胞的方式流过激光束。

•通过荧光或散射光信号来检测和记录每个细胞的特征。

•利用专业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3. 应用免疫表型分析•流式细胞术可以用于检测和分析细胞表面标记物的表达情况。

•可以用于分离和鉴定各种免疫细胞亚群,如T细胞、B细胞和NK 细胞等。

细胞周期分析•通过染色剂标记DNA,流式细胞术可以区分细胞的不同周期阶段。

•可以用于评估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周期的营养、药物等因素影响。

细胞凋亡检测•利用荧光探针标记凋亡标记物,流式细胞术可以检测和计数凋亡细胞比例。

•可以用于评估药物对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疾病状态的分析。

粒子分析•可以用于分析和鉴定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微粒,如细胞、细胞器、胞外囊泡等。

•可以用于研究细胞的分泌和吞噬过程等。

其他应用•流式细胞术还可用于检测和分析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细胞内蛋白、RNA和DNA含量等。

•可以应用于疾病诊断、药物筛选、生命科学研究等领域。

以上是流式细胞术的原理、操作步骤及一些常见应用的介绍。

流式细胞术的广泛应用使其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必不可少的技术之一。

流式细胞术的基础和临床应用

流式细胞术的基础和临床应用

流式细胞术的基础和临床应用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在单个细胞水平上进行多参数快速测定的技术,它利用流体力学原理和荧光化学技术,对细胞进行快速、准确地分析和分类。

流式细胞术具有高速度、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的特点,因此在生物学、医学和生物技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流式细胞术的基础包括细胞物理特性、荧光化学特性以及现代光学、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的应用。

细胞物理特性是指细胞的大小、形状、粒度等物理性质,这些性质可以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测量。

荧光化学特性是指利用荧光物质标记抗体或核酸等分子,对细胞进行标记和染色,然后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检测。

现代光学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应用则使得流式细胞术能够实现多参数、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的检测。

在临床应用方面,流式细胞术被广泛应用于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功能性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肿瘤免疫分析等方面。

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是流式细胞术最常用的检测项目之一,通过对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和分析,可以了解机体的免疫状态和疾病发病机制,对于免疫相关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功能性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则可以进一步了解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和分化特点,对于肿瘤、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指导作用。

肿瘤免疫分析则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和抗体,了解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机制和免疫应答情况,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此外,流式细胞术还被应用于干细胞研究、基因表达分析、药物筛选和毒理学研究等领域。

例如,通过对干细胞的表面标志物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了解干细胞的特性和分化能力;通过对基因表达谱的检测和分析,可以了解基因的表达水平和调控机制,为疾病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依据。

总之,流式细胞术作为一种强大的细胞分析工具,其基础包括细胞物理特性、荧光化学特性以及现代光学、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的应用。

在临床应用方面,流式细胞术已经成为医学研究和诊断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其应用范围涵盖了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功能性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肿瘤免疫分析等多个方面。

流式细胞术原理及应用

流式细胞术原理及应用

流式细胞术原理及应用
流式细胞术是通过一种名为流式细胞仪的仪器完成的,它能够以非常
高的精确度进行分析和检测。

流式细胞仪通过一根轴,从这个轴上有三根
弹性管,细胞进行注射,从而使细胞在管中行进,细胞同时也受到外界信
号的影响,这种信号可以来自磁场、电场或光场。

当细胞运行到仪器的另
一端时,它们会被照亮,通过一台摄像机可以拍摄到高清晰度的照片,然
后在计算机上进行分析处理。

流式细胞术广泛应用于早筛检、医学诊断、药物发现、药理学实验和
抗生素耐药性研究等方面,它能够更加精确、快速地进行细胞分析。

此外,流式细胞术也可以用于分析抗原抗体,免疫细胞介导的反应,以及细胞因
子如细胞因子和表面受体等的表达情况。

这种技术还可以用来监测血液中细胞水平的变化,如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等。

流式细胞术分析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流式细胞术分析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流式细胞术分析的工作原理及应用1. 工作原理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临床诊断和药物开发等领域的细胞分析技术。

它基于细胞在流式细胞仪中通过单个细胞传感器单元的原理,可以实时、快速地检测和分析细胞的各种特性。

1.1 流式细胞仪原理流式细胞仪是流式细胞术分析的核心工具。

它将细胞悬浮液注入到一个窄小的液流中,并通过雷射束(Laser Beam)对细胞进行激发。

当细胞经过激发光束时,会发射出特定波长的荧光信号。

流式细胞仪通过光学设备收集并分析这些信号,从而获得关于细胞的信息。

1.2 细胞荧光标记在流式细胞术分析中,细胞通常会被标记上特定的荧光染料,以便测量其特定特征。

这些标记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重的,用于同时分析多个参数。

1.3 数据分析流式细胞仪在测量细胞荧光信号的同时,还会记录细胞的大小、形状和荧光强度等参数。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特定的软件进行分析和解释,以获得关于细胞数量、细胞类型和细胞功能等方面的信息。

2. 应用领域流式细胞术分析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1 免疫学研究流式细胞术在免疫学研究中广泛应用,可以用于分析免疫系统中不同类型的细胞数量和功能。

通过对白细胞表面标记物的检测,可以检测特定细胞亚群的存在,并研究其在疾病和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2.2 肿瘤学研究流式细胞术在肿瘤学研究中也扮演重要角色。

它可以用来研究肿瘤细胞的增殖、存活和死亡等关键特性,进而评估药物治疗对肿瘤细胞的影响。

此外,流式细胞术还可以检测循环肿瘤细胞,从而提供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的手段。

2.3 微生物学研究流式细胞术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学研究中,可以用于分析微生物的数量和生物学特性。

通过对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荧光标记,可以确定它们的种类、数量和活性,从而研究其生长规律和致病机制。

2.4 干细胞研究流式细胞术在干细胞研究中也扮演重要角色。

简述流式细胞术的原理与应用

简述流式细胞术的原理与应用

简述流式细胞术的原理与应用一、流式细胞术的原理介绍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是一种利用流式细胞术仪(Flow cytometer)对单个活细胞进行多参数分析的技术。

它基于细胞的光学性质和生物化学特性,通过探针标记、荧光染料和细胞表面抗原的相互作用,对细胞进行高速连续检测和分离。

流式细胞术的原理如下:1.细胞悬浮和样本处理:将细胞样品作为悬浮液,通过离心等方法将细胞分散在液体中,去除细胞的团块和碎片,保证单个细胞的流式检测。

2.细胞标记:采用流式细胞术特定的探针和染料对细胞进行标记,以便后续检测和分析。

常用的标记方法包括荧光染料标记、抗体标记和细胞分子探针标记。

3.细胞分离和传送:将标记的细胞悬浮液通过流式细胞术仪,以流速每秒数千个细胞的速度单个分子传送到探测点。

4.光散射与荧光探测:细胞经过流式细胞术仪后,以激光束照射细胞,通过散射光和荧光信号的检测,对细胞进行空间分布和化学信息的获得。

5.数据采集与分析:通过计算机系统采集和记录细胞经过流式细胞术仪后所产生的光散射和荧光信号,在分析软件中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解读,获得有关细胞的信息。

二、流式细胞术的应用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的技术,它在细胞学、免疫学、血液学、肿瘤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下面列举几个流式细胞术的应用示例:1.血液学研究:流式细胞术结合细胞表面标记和荧光染料标记,可以对血液中的不同细胞类型进行快速的鉴定和数量分析。

例如,通过流式细胞术可对血液中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粒细胞等进行分类和计数,从而判断患者的免疫状态和疾病进展。

2.癌症诊断与治疗:流式细胞术对肿瘤细胞的检测和分析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流式细胞术,可以检测和定量肿瘤细胞的表面抗原和细胞内信号分子,进一步了解肿瘤细胞的类型、分化程度和增殖状态,为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

3.免疫学研究:流式细胞术能够对免疫系统中的各种细胞类型进行鉴定、计数和功能分析。

FCM(流式细胞术检测)原理及临床应用

FCM(流式细胞术检测)原理及临床应用
流式细胞术的概念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是利用流式细 胞仪对单个生物颗粒(红细胞、白细胞、各类组织细 胞、血小板、微生物等)以及人工合成微球的物理和 生物学特性进行多参数定量分析,并能对特定细胞 群体加以分选的分析技术。
FCM的工作原理
流式细胞仪组成:
1.液流系统 2.光学系统 3.数据处理系统
双标记或多标记分析:目前使用的流式细胞仪 能用一个激光束激发检测三色甚至四色荧光信 号。检测时需注意荧光补偿。
常用免疫荧光染料组合
荧光染料 FITC+PE
激发波长 (nm)
488
发射波长(nm) 525、575
颜色 绿色、橙色
FITC+PeCy5
488
525、675
绿色、红色
FITC+ECD
488
实体瘤以多倍体居多;
G0 期:DNA 合成静止期 G1 期:DNA 合成前期 S 期: DNA 合成期 G2 期:DNA 合成后期 M 期: 细胞分裂期
DNA 倍体 2N 2N
2N-4N 4N 4N
DNA非2倍体出现是鉴别良性与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指 标:
良性肿瘤和正常组织良性增生不出现DNA非2倍体细 胞而恶性肿瘤常可出现异倍体细胞;
过去认为 FCM测定残存白血病细胞不可靠, 因为现用的 McAb不能鉴别正常血细胞与白血 病细胞。虽然至今尚未发现白血病细胞特异抗 原,但近来有人提出根据白血病细胞的以下特 征, FCM检测的敏感度可明显提高
白血病细胞的某些抗原表达量明显高于相应 的正常血细胞
如小儿ALL,其CDl0+细胞的荧光强度可 高达3-4个对数值,而其 CD45则为弱阳性或 阴性。
525、625

流式细胞术的原理和应用

流式细胞术的原理和应用

流式细胞术的原理和应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的生物技术,它通过将单个细胞悬浮在溶液中,利用激光器照射并检测细胞表面或内部的荧光标记物,实现对细胞的定量和质量分析。

流式细胞术具有高通量、高准确性和高灵敏度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细胞表型分析、细胞分选、DNA含量测定、蛋白质定量、染色体分析、细胞凋亡测定等领域。

本文将对流式细胞术的原理和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一、流式细胞术的原理1. 细胞悬浮流式细胞术的第一步是将待检测的细胞悬浮在生理盐水或缓冲液中,以确保细胞处在单个状态,方便后续的激光检测。

2. 细胞标记细胞通常会被标记上与特定蛋白或分子结合的荧光标记物,通过特异性和高亲和力结合到细胞表面或内部的特定结构上。

这些标记物可以是荧光染料、荧光免疫球蛋白(Fluorescent-labeled antibodies)等。

3. 激光照射悬浮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中的微流道单个流经,在通过激光照射后,激光与标记物产生光散射或荧光发射。

4. 光散射和荧光检测流式细胞仪通过多个检测器检测光散射和荧光发射强度,这些数据被传输到计算机中进行分析和图形呈现。

5. 数据分析通过计算机软件对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图形处理和数据分析,包括各种细胞表型的区分、细胞计数、蛋白质表达水平、细胞周期分析等。

二、流式细胞术的应用1. 细胞表型分析流式细胞术可以用来分析细胞的表面标记物和内部标记物,比如CD标记、HLA标记、细胞凋亡标记等,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细胞的功能和特性。

2. 细胞分选基于细胞表面标记物的差异,流式细胞术结合细胞分选仪可以实现对不同亚群细胞的快速纯化和分离,广泛应用于免疫学、干细胞研究等领域。

3. DNA含量测定通过DNA特异性荧光染料,流式细胞术可以对细胞的DNA含量进行测定,帮助研究细胞周期的变化、细胞增殖速率的测定等。

4. 蛋白质定量利用荧光标记的免疫球蛋白,流式细胞术可以对细胞中蛋白质的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比如研究细胞信号通路的活性等。

流式细胞术的原理和应用

流式细胞术的原理和应用

流式细胞术的原理和应用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先进技术,它通过对细胞的特定特征进行高效、快速的检测和分析,为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流式细胞术的原理和应用涉及到许多方面,包括仪器原理、标记技术、数据分析等,下面将对这些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流式细胞术的原理流式细胞术的原理基于细胞在流动液体中依次通过激光束后的单个检测区域,通过检测细胞在不同参数下的散射或荧光信号来获取关于细胞数量、大小、形态、表面标记物等信息。

流式细胞术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样本制备:将样本中的细胞进行适当的处理,如酶消化、离心、过滤等,以获得单细胞悬浮液。

2. 细胞标记:利用标记物(如荧光染料、抗体等)对待测细胞进行特异性标记,以便在流式细胞仪中对其进行检测和分析。

3. 流式细胞仪检测:将标记后的细胞悬浮液通过流式细胞仪,激光束依次照射每个细胞,并通过检测散射光和荧光信号来获得相关信息。

4. 数据分析:通过专门的流式细胞数据分析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获取细胞的数量、特征等信息。

二、流式细胞术的应用1. 免疫学研究:在免疫学领域,流式细胞术可用于分析免疫细胞的类型、数量和功能,如淋巴细胞亚群的鉴定、T细胞的活化状态等,为免疫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2. 癌症诊断和治疗:流式细胞术可用于检测肿瘤细胞的类型和数量,分析肿瘤细胞的表面标记物,评估肿瘤的侵袭性和预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监测。

3. 干细胞研究:流式细胞术可用于干细胞的鉴定和分离,分析干细胞的表面标记物和多能性,为干细胞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4. 病原微生物检测:流式细胞术可用于检测微生物感染,分析微生物的数量、类型和毒力,评估感染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

5. 血液分析:流式细胞术可用于分析血液中各类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如白细胞亚群的鉴定、血小板的活化状态等,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流式细胞术作为一种高效、敏感的细胞分析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式细胞术的原理及临床应用马洪星1 张春斌2 汪晶冰1 庞玉军1 张丽岩2 (1.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检验科,163001 2.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教研室)中图分类号: R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534(2003)04-0145-02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对单细胞定量分析的一种新技术,它借鉴了荧光标记技术、激光技术、单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具有极高的检测速度与统计精确性,而且从单一细胞可以同时测得多个参数,为生物医学与临床检验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和强有力的手段。

目前,随着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已经广泛使用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各个方面,在细胞生物学、肿瘤学、血液学、免疫学、药理学、遗传学及临床检验学等领域内发挥着重要作用[1]。

一、流式细胞仪检测的原理[2,3]流式细胞仪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激光系统、流动系统、信号处理及放大的系统、计算机系统。

当待测标本被制成单细胞悬液,经染色后进入流动室,流动室充满流动的鞘液,鞘液压力与样品流压力是不同的,当两者的压力差异达到一定程度时,鞘液裹挟着的样品流中细胞排成单列逐个经过激光聚焦区。

若将细胞中感兴趣的部分特异性地标上荧光染料,那么这些染料将在细胞通过激光检测区时受激发产生特定波长的荧光,通过一系列信号转换、放大、数字化处理、就可以在计算机上直观地统计染上各种荧光染料的细胞各自的百分率。

选择不同的单克隆抗体及荧光染料,可以利用流式细胞仪同时测定一个细胞上的多个不同的特征,如果对具有某种特征的细胞有兴趣,还可以利用流式的分选功能将其分选出来,以便进一步培养、研究。

二、流式细胞仪在免疫学中的应用[4](1)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淋巴细胞是正常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最重要的一大细胞群,在免疫应答过程中,末梢血淋巴细胞发育成为功能不同的亚群。

各亚群的数量和功能发生异常时,就能导致机体免疫紊乱并产生病理变化。

FCM可以同时检测一种或几种淋巴细胞表面抗原,将不同的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CD4+、CD8+、CD19+、CD16++56+)区分开来,并计算出CD4+/CD8+的比例,可通过对患者淋巴细胞各亚群数量的测定来监控患者的免疫状态,指导治疗。

(2)感染及其疗效观察:由于T淋巴细胞在人体的免疫系统中承担着重要功能,因此当感染发生时,T淋巴细胞各亚群的变化往往能很敏感地反映感染的状态和程度。

当病毒感染发生时(如乙型肝炎.EB病毒和巨细胞病毒)CD8+细胞增多,对CD8+T细胞测定有助于对感染的诊断、治疗效果的动态观察。

(3)流式细胞仪可以对器官移植和骨髓移植后的患者进行监控。

当患者CD3+、、CD25+持续增加提示已开始发生排异,CD4/CD8持续下降,表明有感染发生,当其比值小于012时必须停用免疫抑制剂。

(4)免疫性疾病分析:SL E患者的淋巴细胞变化可以反映该病的活动情况和器官侵犯程度,活动或非活动性伴有多系统疾病,但无肾脏损害的患者可出现CD4/CD8T比值增高,伴有严重肾脏损害的SL E患者可出现低CD4+。

高CD8+的现象。

(5)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HA),根据血细胞的细胞膜所缺乏的糖化肌醇磷脂(GPI)所连接的蛋白,如DFA(CD55)与MIRI(CD59),来确诊此病,比传统的血清溶血试验具有更高的特异性与敏感性。

(6)HLA群体分析:FCM运用HLA-B27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检测抗原,其敏感性较传统的微量细胞毒实验大大提高,有助于强直性脊柱炎的辅助诊断。

(7)AIDS中的应用:用于CD4+细胞的绝对计数(CD4+阳性细胞是HIV病毒特异侵染细胞),另外还可以监测病程和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免疫状态,估计预后。

三、FCM在细胞生物学中的应用(1)细胞周期分析在细胞周期内,DNA含量随时相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通过荧光探针对细胞进行相对DNA含量测定,可分析细胞周期各时相细胞的百分比,周期动力学参数以及DAN异倍体。

(2)可利用与钙离子特异结合的荧光染料和激发光谱或发射光谱是p H值依赖荧光染料进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测定和细胞内p H值测定。

四、FCM在肿瘤中的应用(1)肿瘤诊断DNA非整倍体的出现是癌变的一个重要标志。

细胞的增值能力大小也可反映肿瘤的生物学特征。

因此临床上可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分析和DNA倍体分析。

辅助肿瘤诊断,包括监测癌前病变、肿瘤的早期诊断、交界性肿瘤诊断和肿瘤细胞学诊断等各方面[5]。

(2)肿瘤预后估计异倍体肿瘤恶性度、复发率、转移率和死亡率都较二倍体肿瘤高。

已有文献报道,在乳腺、结肠、直肠、前列腺和膀胱肿瘤中,异倍体和/或较高的S期比率都是不良的预后标志。

同样地,在肺癌、头颈部肿瘤、卵巢癌、肾癌、子宫内膜癌、黑色素瘤和白血病中,亦有类似发现。

因此在病理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等指标基础上,用流式细胞仪监测肿瘤DNA倍体可更客观地预测预后。

(3)监测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表达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用流式细胞仪可以通过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监测肿瘤细胞中癌基因表达产物的水平以研究肿瘤调控因素。

如有文献报道,p53蛋白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与肿瘤的预后有关。

而ras基因的产物P21蛋白的表达从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胃癌依次增加,证实P21蛋白在癌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五、流式细胞术在细胞凋亡研究中的应用[6]传统的光镜和电镜技术研究细胞凋亡不能进行定量,并且不能对单细胞进行分析。

FCM对细胞凋亡进行分析和检测是目前应用较多的方法,结合荧光染色,可对单细胞做多参数分析,尤其适合于分析淋巴细胞、血细胞、骨髓细胞、培养细胞等。

FCM除可定量监测凋亡细胞数和凋亡指数外,可同时测定凋亡细胞发生于某个特定的细胞周期;可同时测定细胞的增值率与死亡率,从而了解肿瘤细胞的生长/死亡速率,早期测知药物疗效。

FCM的优势还在于可将凋亡和坏死区分开来。

FCM可用来测定单细胞为基础的凋亡细胞膜的早期改变,如由于磷脂不对称性丢失导致磷脂酰丝氨酸(PS)暴露于细胞膜的外面;测定单细胞为基础与凋亡相关的各种基因蛋白表达如Bcl-2、Bax、ICE、c-myc、ras、p53、cyclin、TNF、Fas 等,以探讨凋亡分子机制与凋亡细胞周期的关系;还可测定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

六、FCM在药理学中的应用多重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MDR是由多药耐药基因编码的P糖蛋白(P-gp)亲脂化合物,包括多种抗癌药物和荧光染料的跨膜性排出泵。

从人淋巴细胞排除荧光染料与细胞内P-gp的含量直接相关。

当淋巴细胞出现MDR阳性细胞时,患者对化疗药物开始出现耐药性,需要考虑其他治疗方式。

七、流式细胞仪在血小板功能评价方面的应用血小板糖蛋白(GP)是参与止血、血栓形成的重要分子基础,这些膜糖蛋白是一类重要的黏附分子。

用GP单克隆抗体对血小板进行免疫荧光标记,用FCM分析单个血小板或血小板亚群,是血小板膜糖蛋白检测分析方法的重大发展,该方法简便、快速、标本用量少,灵敏度高,结果准确。

与血小板有关的抗原的临床意义有:(1)诊断遗传性血小板功能缺陷疾病:巨血小板综合征(BBS)患者血小板CD42a/CD42b复合物先天缺陷,FCM中表现CD42a与CD42b不仅严重缺乏,而且其平均荧光强度显著低于阴性对照,CD61代偿性增加。

血小板无力症(GT)患者FCM表现血小板GPII b、GPIIIa(CD41、CD61)明显缺乏,CD42a和CD42b基本正常或稍高,并可出现异常血小板亚群。

(2)血栓性病与血栓前状态:由于活化血小板是血栓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引起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所以血小板活化程度的增高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CD62p和CD63是血小板活化最特异和灵敏的分子标志物,正常人只有低水平活化,外周血CD62p只有3%~5%。

八、FCM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流式细胞术是细胞分析领域的最好手段,同时FCM分选系统可为PCR、FISH等技术提供纯度高的特异细胞群。

随着流式细胞术相关技术的发展,该技术对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影响将越来越深远。

九、流式细胞术在优生遗传领域中的应用上世纪,一些学者相继证实母血循环中存在胎儿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可使其中含量极微的胎儿有核红细胞得到富集,因为有核红细胞含有胎儿的全部基因,并具有不影响多胎妊娠等优点,结合FISH,PCR等技术,使之具有应用于无创性产前诊断的广阔前景。

参 考 文 献[1]王淑鹃,王建中,等.现代血细胞学图鉴[J].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光盘的流式细胞术部分)[2]左连富,等.流式细胞术与生物医学[J].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5-32[3]李家增,等.血液实验学[J].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30-540[4]龚非力,等.基础免疫学[J].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0-26[5]Frankfurt OS,Rob JA,et al.Monoclonal antibody to ainggle-stranded DNA is a specific and sensitive cellular marker of apoptsis [J].Exp Cell Res,1996,226:387[6]Reed J.Applications of apoptosis programmed cell death[M].LaJolla,CA1994收稿日期:2002-05-12(上接第107页) Intrauterine contraception in the year2001:can intrauterine device use be revived with new improved contraceptive technology[J]?Eur J Contracept Reprod Health Care,2000,5(4):295-304[2]Taylor RN,Lebovic DI,Hornung D,et al.Endocrine and paracrineregulation of endometrial angiogenesis[J].Ann N Y Acad Sci, 2001,943:109-121[3]冯力民,夏恩兰,丛 捷,等.应用月经失血图评估月经量[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1):51[4]Toyoaki M,Jeffery R,Horowitz BS,et al.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 enhances vascular per2 meability via nitric oxide and prostacyclin[J].Circulation,1998,97: 99-107[5]Hyder SM,Stancel GW.Regulation of angiogenic growth factors inthe female reproductive tract by estrogens and progestins[J].Mol Endocrinol,1999,13(6):806-811[6]G argett CE,Rogers Pa.Human endometrial angiogenesis[J].Repro2duction,2001,121(2):181-186收稿日期:2002-10-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