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丑与荒诞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十一章丑与荒诞

“荒诞”的起源:
西方从近代史到现代史的发展过程是理 性与科学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逐步占据主导 地位的过程。 理性与科学的逐步强大导致人对理性的 普遍怀疑和人的精神支柱逐渐坍塌,由于理 性和信仰的双重失落,人的存在失去了意义 (absurd),因而产生了“荒诞”这种审美 形态。“荒诞”就是人的一切行为变得没有 意义。
由于显示宇宙的生命力而生成意象:
庄子:“美”与“丑”相互转化, 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 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 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 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 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圣人故贵一。 ——《庄子· 知北游》
太 湖 石 的 瘦 、 皱 、 漏 、 透 : 苏 州 瑞 云 峰
毕 加 索 年 作 品 : 《 拿 烟 斗 的 男 人 》
1968
荒诞感:
荒诞作为一种文化大风格的审美形体,存在于 西方现当代美学中。
荒诞是一个被疏离了的世界,荒诞感就是在这 个世界种体验到的一种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从 而产生一种生存的恐惧。
这种荒诞感的实质就是人在面临虚无深渊时所 产生的焦虑、恐惧和失望。
陈洪绶:《罗汉图》
贯 休 : 《 罗 汉 图 》
刘 松 年 : 罗 汉 图
由于在审美活动中融进了艺术家对人 世的悲愤体验而生成意象:
昌黎诗往往以丑为美。 ——刘熙载
“宁丑勿媚” ——傅山
发掘和显现生活中某些人丑恶 的人性而生成意象 :
西门庆是混账恶人, 吴月娘是奸险好人,玉楼 是乖人,金莲不是人,瓶 儿是痴人,春梅是狂人, 敬济是浮浪小人,娇儿是 死人,雪娥是蠢人,…… 若王六儿与林太太等,直 与李桂姐辈一流,总是不 得叫做人,而伯爵、希大 辈,皆是没良心的人,兼 之蔡太师、蔡状元、宋御 使,皆是枉为人也。 ——清· 张竹坡
丑与荒诞

荒诞
荒诞原指西方现代派艺术中的一个戏剧流派,兴起于本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一九五 三年,贝克特《等待戈多》上演成功,使荒诞戏剧红极一时。最初这一流派还被统称之谓先
锋派戏剧,到了一九六一年英国马丁•埃斯林的名著《荒诞派戏剧》一书的问世,荒诞派戏剧
的名称才被固定下来,流传开来。这里所说的荒诞,虽然与荒诞派戏剧有关,但它已远远超 出戏剧的范畴,已上升为一个普遍的深刻的重要美学范畴。它不仅包括荒诞派戏剧,而且包
荒诞感是由于人与世界的疏远和分离而体验到的一种不安全感和 不可信任感,从而产生一种极度的焦虑、恐惧、失望和苦闷。 荒诞感里面已经渗 进了理性的思考,
是一种理智感。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显示出脱离美感的倾向。
美渠·中国
荒诞艺术的审美价值
荒诞艺术对于
现实生活中的 荒诞的批判
以及在荒诞艺术中
所包含的哲学反思直接构成了荒诞的审美价值。
美渠·中国
何谓“丑”与“荒诞”?
另一方面也是更主要的是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复杂深刻的矛盾及其尖锐斗争,使现实 变得越来越混乱无序,变化多端,令人捉摸不定,人们在焦虑、惊慌、困惑、动荡不安 的心态中挣扎。人的异化,分裂的极度发展,导致人的心理失衡,导致精神病患者的猛 增,有人说精神病是一种世纪病,这倒是一语中的。不少哲学家、诗人、艺术家本人就 是精神病患者,荷尔德林、尼采精神失常,梵高自杀。这也正是为什么弗洛依德精神分 析学说所以产生和广为流行的时代原因。在大的范围上也可说丑和荒诞艺术都是精神病 态的艺术。当然,丑和荒诞也有区别。丑的艺术是精神健康的人去观察表现精神病人的 艺术;而荒诞艺术则是不健康的精神病人的艺术,它以不合逻辑的不合情理的精神病人 的心理去观察处理一切,包括去观察正常的精神健康的人和生活。美国W·M弗罗霍克 说:他们“用不属健康人、而是属于重病患者的观点去分析理解问题”
美学原理第十一章

傅山《草书千字文》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 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 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 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 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 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 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 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 冻死亦足!
❖ 2 是返回自我,嘲笑人类理性的虚伪
达利《带抽屉的维纳斯》
❖ 其艺术特点为:①反对戏剧传统,摒弃结构、 语言、情节上的逻辑性、连贯性。②常用象 征、暗喻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法表达主题。③用轻松的喜剧 形式表达严肃的悲剧主题。
四、荒诞的审美特点
❖ 平面化、平板化、价值削平 ❖ 平面化:不把实体看做是完整的整体,看到
为什么说丑是近代精神的产物?
(1)近代自然科学发达,一方面打破了上帝创世的 神话,另一方面也打破了理性万能的看法
(2)19世纪和20世纪都是“英雄”辈出的时代,但 也是人类造灾难的时代
(3)20世纪后,工业化的西方社会,出现了重重的 纪行和矛盾,一方面,生产高度丰富化,社会化, 另一方面,生活却高度个人化,孤独化,人与人之 间,老死不相往来
丑也可以成为美 ❖ 米芾,刘熙载
二、丑显示了显示内在精神的崇高和 力量
❖ 庄子在《人间世》、《德充符》写了一大批 残缺、畸形、外貌丑陋的人,但是却有很高 尚的品格
❖ 庄子认为人的外貌的丑,更加能突出人物的 内在精神的崇高
❖ 这种审美观使得中国古典艺术的长廊里增添 了一系列的清丑奇特的审美意象
审美形态表现之丑和荒诞

• 柯列乔 《朱庇特 与伊俄》
• 第三,以丑为美
• 罗丹 《断鼻梁的男人》
• 罗丹 :希腊雕像的美 是在完全忽视了奴隶 的苦难,忽视了寻常 人的生活的忧烦而形 成的一种超然绝世的 美,这种美当然缺少 一种现实的生机和生 气。
:在自然中越是丑的,在艺术中越是美。 ——(法)罗丹
• 怪石以丑为美, 丑到极处,便是 美到极处。一丑 字中丘壑未易尽 言。
——清·刘熙载 《艺概》
• 第四,美丑辩证统一。
•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 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 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 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
——《庄子·知北游》
美与丑
• 相反冲突的美与丑有着内在的关系,因此 在艺术世界中两者能组合成统一协调的意 象。正是丑与美之间的张力运动赋予了艺 术世界美的意象的无限丰富性和生气。
——加缪《西西弗斯神话》
• 二,荒诞形态特点是无秩序和不确定性。
有生命的事物和无生命的事物,人和物之 间就像是流体一样的在不断地交换、转化 着。世界原来所具有的确定性不存在了, 留下的是一个无限的梦幻般的世界。
• 面部幻影和水果盘
• 达利《内战的先兆》
• 萨尔瓦多.达利 《记忆的永恒》(1931),
• 如果美本身沿着完美、优雅、 妩媚、感动 等感官娱乐的方向发展,我们就会发现美 自己扼杀了自己的生命。
• 美不仅传达着死亡的信息而且它实际上把 自己变成了一个死亡事件。
——德国著名哲学家阿多诺
• 第二,美丑对比。
• 丑和美对比中形成张力。
• 把这种张力(矛盾关系)展现为美和丑相 辅相成的、积极的互相提升创化的过程。
美学PPT课件

2.美学史上的优美。柏拉图:引起快感,并不与痛感夹杂在一起,单整、纯粹、绝对的美。亚里士多德: 美的最高形式是秩序,匀称和确定性。 西塞罗:秀美与威严的区别。席勒:美可以同时产生松弛和紧 张两种作用。 …………
二、崇高
1.对立和冲突的两种审美体验。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强劲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 气势,给人以震撼,进而受到鼓舞激越,引起敬仰和赞叹之情。四个特点:雄伟壮阔的力量之美;社会 价值实现的昂扬之美;刚毅坚强的品格之美;恢宏豪迈的尊严之美。
2020/2/25
17
第五节 丑和荒诞
一、丑
由丑陋的引起的情绪感受是一种审美情感,表现为混乱、反常、给人以恶性的刺激等形式。
二、荒诞 西方现代社会与现实代文化的产物,本义是不和情理、不和谐,形式是怪诞、变形。荒谬不真,是对人 生的无意义虚无性的审美感悟。特点:是一种对人生存在无意义状态的体悟;审美意象的象征性;怪诞 的表现形式。
三、丑与荒诞作为特殊的审美形态 p41
2020/2/25
18
第四章 审美经验论
第一节 审美经验的性质和特征
一、审美经验的历史回顾 审美经验问题是美学学科的重要内容。
二、审美经验的基本性质 审美经验在根本上是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审美经验具有创造性和生成性。审美经验对人们的人生 实践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三、审美对象的生成与显现 审美对象具有客观性的原因;非实体性与开放性的特征。 审美条件的各种物质因素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
审美实践规律,多样统一是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形式规律。
2020/2/25
10
第三节 审美活动的发生
一、审美发生理论概述 1.游戏说 席勒
游戏不仅是审美活动的根本特征,而且是人摆脱动物状态达到人性的一种主要标志。对事物形象的本身 无所为而为地进行观赏和玩味。不足,忽视了对动物游戏向人的游戏转化的机制以及人的游戏得以发生 和进行的社会历史条件的探讨。 2.生物本能说 达尔文、弗洛伊德
二、崇高
1.对立和冲突的两种审美体验。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强劲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 气势,给人以震撼,进而受到鼓舞激越,引起敬仰和赞叹之情。四个特点:雄伟壮阔的力量之美;社会 价值实现的昂扬之美;刚毅坚强的品格之美;恢宏豪迈的尊严之美。
2020/2/25
17
第五节 丑和荒诞
一、丑
由丑陋的引起的情绪感受是一种审美情感,表现为混乱、反常、给人以恶性的刺激等形式。
二、荒诞 西方现代社会与现实代文化的产物,本义是不和情理、不和谐,形式是怪诞、变形。荒谬不真,是对人 生的无意义虚无性的审美感悟。特点:是一种对人生存在无意义状态的体悟;审美意象的象征性;怪诞 的表现形式。
三、丑与荒诞作为特殊的审美形态 p41
2020/2/25
18
第四章 审美经验论
第一节 审美经验的性质和特征
一、审美经验的历史回顾 审美经验问题是美学学科的重要内容。
二、审美经验的基本性质 审美经验在根本上是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审美经验具有创造性和生成性。审美经验对人们的人生 实践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三、审美对象的生成与显现 审美对象具有客观性的原因;非实体性与开放性的特征。 审美条件的各种物质因素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
审美实践规律,多样统一是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形式规律。
2020/2/25
10
第三节 审美活动的发生
一、审美发生理论概述 1.游戏说 席勒
游戏不仅是审美活动的根本特征,而且是人摆脱动物状态达到人性的一种主要标志。对事物形象的本身 无所为而为地进行观赏和玩味。不足,忽视了对动物游戏向人的游戏转化的机制以及人的游戏得以发生 和进行的社会历史条件的探讨。 2.生物本能说 达尔文、弗洛伊德
美学概论课件三3丑与荒诞

第二,丑使审美主体产生审美的反感, 即厌恶、排斥的心理感受。不过这种反 感是与现实中对恶的反感有区别的。因 为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是以自由人 的身份看待世界,对丑恶世界的揭露和 抨击是以审美欣赏的方式进行的,因而 获得一种自我肯定,产生审美快感。
丑的审美意义
丑的存在,揭示了现实生活的非人性 的一面,即异化世界是异己的、与人对 立的、令人厌恶的,是一种负面的生存 意义。丑肯定了正面的生存意义,即生 存应当是和谐的、美好的、令人喜爱的。 这种肯定是通过丑的否定来获取的。
主题
作为这个世界中的人,弄不清自己的生活 处境,无法知道自己的行动意义,不能说 明自己的生存价值。他们孤苦无告,互相 敌视,只有靠可望而不可及、飘忽不定的 希望来聊以自慰。
5、荒诞成为特殊审美形态的原因
第一,荒诞具有自身得以产生的深刻的社 会根源;
第二,西方哲学尤其是存在主义哲学对于 荒诞的清醒的认识;
2、荒诞的发生发展
1)从哲学意义上审视荒诞:荒诞是社会、自然、人三者之 间矛盾的必然产物 人的中心和人的尺度——人的局限和行动的盲目——目的 与结果的偏差——荒诞的产生
2)广义的荒诞是人的异化和局限性的表现
3)具体历史时期荒诞的意义不同 宗教迷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迷信-科学迷信-人的理性的 迷信:本质与现象分裂,动机与结果背离
小说描写了普通人与行政当局之间的对立。在森严的行政当局面前, 在极度官僚主义和窒息人的社会关系面前,普通人的普通愿望也常常是 可望而不可即的,他们在层层机构的官僚作风下只得窒息而死。
城堡又是某种抽象理想的象征。不仅城堡显得虚无缥缈,朦朦胧 胧,人物形象和故事本身也是飘忽不定,既谈不上典型性格,也谈不上 典型环境,但细节描写的真实性依然受到尊重。进入城堡的努力象征了 人对美好事物的追寻,K的失败是作者悲观厌世的产物,是作者对人生 的否定和对人的存在价值的否定,这就使得小说通篇贯穿着痛苦惶恐和 压抑绝望的情绪。
丑的审美意义
丑的存在,揭示了现实生活的非人性 的一面,即异化世界是异己的、与人对 立的、令人厌恶的,是一种负面的生存 意义。丑肯定了正面的生存意义,即生 存应当是和谐的、美好的、令人喜爱的。 这种肯定是通过丑的否定来获取的。
主题
作为这个世界中的人,弄不清自己的生活 处境,无法知道自己的行动意义,不能说 明自己的生存价值。他们孤苦无告,互相 敌视,只有靠可望而不可及、飘忽不定的 希望来聊以自慰。
5、荒诞成为特殊审美形态的原因
第一,荒诞具有自身得以产生的深刻的社 会根源;
第二,西方哲学尤其是存在主义哲学对于 荒诞的清醒的认识;
2、荒诞的发生发展
1)从哲学意义上审视荒诞:荒诞是社会、自然、人三者之 间矛盾的必然产物 人的中心和人的尺度——人的局限和行动的盲目——目的 与结果的偏差——荒诞的产生
2)广义的荒诞是人的异化和局限性的表现
3)具体历史时期荒诞的意义不同 宗教迷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迷信-科学迷信-人的理性的 迷信:本质与现象分裂,动机与结果背离
小说描写了普通人与行政当局之间的对立。在森严的行政当局面前, 在极度官僚主义和窒息人的社会关系面前,普通人的普通愿望也常常是 可望而不可即的,他们在层层机构的官僚作风下只得窒息而死。
城堡又是某种抽象理想的象征。不仅城堡显得虚无缥缈,朦朦胧 胧,人物形象和故事本身也是飘忽不定,既谈不上典型性格,也谈不上 典型环境,但细节描写的真实性依然受到尊重。进入城堡的努力象征了 人对美好事物的追寻,K的失败是作者悲观厌世的产物,是作者对人生 的否定和对人的存在价值的否定,这就使得小说通篇贯穿着痛苦惶恐和 压抑绝望的情绪。
美学概论课件三3丑与荒诞

(三)荒诞(absurd)
1、20世纪的前半期,在西方艺术、审美文化 中有相当影响。
弗兰茨·卡夫卡 加 缪
局 外 人约瑟夫·海勒
主人公K应聘来城堡当土地测量员,他经过长途跋涉,穿过许多雪 路后,终于在半夜抵达城堡管辖下的一个穷村落。在村落的招待所,筋 疲力尽的K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它们都是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平民。其 中有招待所的老板、老板娘、女招待,还有一些闲杂人员。城堡虽近在 咫尺,但他费尽周折,为此不惜勾引城堡官员克拉姆的情妇,却怎么也 进不去。K奔波得筋疲力竭,至死也未能进入城堡。小说至此嘎然而止。 据有关资料说, K在临死前终于接到城堡当局的传谕:K虽然缺乏在村 中居住的合法依据,但考虑到某些原因,允许他在村中工作与居住。
父亲却全忘了昔日的父子之情,害怕
“家丑”外扬,要把他赶回房间关起来。 他甚至怀疑儿子会对家人采取暴力行为, 而恫吓他、用苹果砸他,想致他于死命 。
母亲对儿子的感情似乎要深一点,她 同情儿子遭受的厄运,她不能接受儿子变 成甲虫的事实,因此悲痛欲绝,但她内心 已把儿子当作一个沉重的累赘了。
妹妹葛蕾特。哥哥最喜欢他,时刻想 的是她的快乐、前途,当哥哥最初变形后, 她尚能做一点照料工作,如打扫房间、送 饭等。但时间一久,她就再也“受不了 了”。她痛哭着向父亲请求:“我们必须 设法摆脱他”,“他必须离开这儿”。
美学概论课件三3丑与荒诞
(二)丑作为审美类型的形成
1、西方对“美”的理解建立在对“感性” 的理解基础上; 追求感性活动的完满,即为美; “丑”被置于“美”的对立面。
2、西方美学对“丑”的价值存在从否定、 到接纳、再到认同的过程。
3、文艺复兴之后,首先在艺术实践中,丑作 为审美内容出现。(但丁《神曲》、雨果 《巴黎圣母院》等)
丑与荒诞

3、文艺复兴之后,首先在审美实践中,丑作 文艺复兴之后,首先在审美实践中, 为审美的内容出现。(但丁《神曲》 。(但丁 为审美的内容出现。(但丁《神曲》、雨 巴黎圣母院》 果《巴黎圣母院》等) 1853年 罗森克兰兹《丑的美学》 4、1853年,罗森克兰兹《丑的美学》 第一部专门研究丑的美学著作 在理论上论述了丑作为特殊的审美类型的 意义。 意义。 丑的内涵: 5、丑的内涵:对正常)荒诞(absurd)
1、20世纪的前半期,在西方艺术、美学中有 20世纪的前半期,在西方艺术、 世纪的前半期 相当影响。 相当影响。 尤内斯库《秃头歌女》 卡夫卡《城堡》 (尤内斯库《秃头歌女》、卡夫卡《城堡》、 约瑟夫·海勒《 22条军规 约瑟夫·海勒《第22条军规 》等) 1961年 马丁·埃斯林《荒诞派戏剧》 2、1961年,马丁·埃斯林《荒诞派戏剧》 “荒诞”作为审美类型得以确认 荒诞” 荒诞的实质: 3、荒诞的实质:人的异化与局限性的表现
(四)怪诞(grotesque) (四)怪诞(grotesque)
1、词源: 词源: 荒诞首先是音乐术语,表示不和谐; 荒诞首先是音乐术语,表示不和谐; 怪诞在英语中最初指古代绘画风格。 怪诞在英语中最初指古代绘画风格。 怪诞进入文学艺术领域: 2、怪诞进入文学艺术领域: 16世纪 法国, 世纪, 16世纪,法国,拉伯雷 1957年 3、1957年,德国批评家凯泽尔 艺术与文学中的怪诞》 《艺术与文学中的怪诞》
4、内涵: 内涵: 正常尺度的一种变形。 正常尺度的一种变形。 包括: 包括: 事物的变形, 事物的变形, 事物关系的变形, 事物关系的变形, 整个世界图景的变形。 整个世界图景的变形。 表现手法:间离化、 5、表现手法:间离化、陌生化
6、与“丑”、“荒诞”、“崇高”、“滑稽” 荒诞” 崇高” 滑稽” 之间存有可转化性与共通性。 之间存有可转化性与共通性。 所有西方的审美类型之间都有相互之间的可 转化性。 转化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例1:二战期间德国青年对于希特勒的极端 崇拜和疯狂追随;
• 例2:中国“文革”期间的串联造反和领袖 崇拜。
8
在你的生活中,是 否遭遇过荒诞的事情?
9
三、荒诞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具 有的不同意义与内涵
• 古希腊柏拉图——荒诞源于现实生活中的 爱和诗与他理想境界中的禁绝欲望、纯而 不杂的爱和诗的巨大差异。
• 荒诞派戏剧、荒诞艺术、黑色幽默小说、 存在主义哲学
13
萨特:“他人即地狱!”
“根据第二十二条军规,疯子才能获准免 于飞行,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同时又 规定,凡能意识到飞行有危险而提出免飞 申请的,属头脑清醒者,应继续执行飞行 任务。第二十二条军规还规定,飞行员飞 满上级规定的次数就能回国,但它又说, 你必须绝对服从命令,要不就不准回国。 因此上级可以不断给飞行员增加飞行次数, 而你不得违抗。如此反复,永无休 止。 ”——《第二十二条军规》(约瑟 夫·海勒)
• 人类对自身理性与逻辑能力的自信——人 类理性与逻辑能力的局限性——行动的盲 目性
•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犹太 谚语
5
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 人类追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结 果并不一定真正能够达到真理的显 现,反而可能会由于认识和行动的 盲目性,导致真假不辨、善恶不分、 美丑颠倒,于是,荒诞得以产生。
6
二、广义的荒诞实质是人的异 化和局限性的表现
• 荒诞可以产生于一种人生的现实境遇,也 可以表达人处于某种生活场景中的特殊感 受,即荒诞感。
• 它既可以蕴涵在喜剧之中,也可以包含于 悲剧之内。
7
荒诞与悲喜剧的区别
• 荒诞出现在悲喜剧被人们理直气壮地当做 正剧的时候,出现于喜剧人物和悲剧人物 的生存状态在认识上被主体确认为理所当 然而在现实中又变为一种常态的时候。
17
在一般的人生实践层面上,荒诞 只是一种人生的异化状态,只有当荒 诞成为被解剖、批判和反思的对象, 也就是在荒诞之中包含了新的价值取 向时,荒诞才可能从原初的人的异化 蜕变为审美形态。
18
从《等待戈多》到荒诞艺术
19
尤奈斯库 与《秃头歌女》
20
马 蒂 斯
《 马 蒂 斯 夫 人 像 》
《戴帽子的妇人 》 21
➢荒诞之所以与自由结合为一体,是因为西
方在工业社会中建构起来的所谓自由,只
是哲学意义的消解权威与核心的结果,是
一种观念形态的自由,而并非现实的认识
的自由。
16
荒诞成为特殊审美形态的原因探析
现实中的荒诞是荒诞审美形态得 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而荒诞审美 形态是对现实中荒诞的人生实践以审 美的方式所作的否定、批判和反思。
• 中世纪西方社会——荒诞源于宗教中不恰 当的禁欲主义对于人性的扭曲和异化。
10
• 近代意义上的荒诞——本质与现象分裂、 目的与手段颠倒、动机与结果背离等等。
• 例如: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人与 劳动、人与金钱、人与科技、人与机器等 的关系
• 近代人对人类理性的怀疑(如尼采、克尔 凯郭尔等)
11
马 蒂 斯 : 《 开 着 的 窗 子 》
22
马 蒂 斯 : 《 餐 桌 》
23
( 法 ) 杜 尚 : 《 喷 泉 》
24
The Dream
《 毕 加 索
》
《
格
尔
尼
卡
》
25
达利
《内战的预感》
26
达利:《记忆的永恒》
27
荒诞艺术对于现实生活 中的荒诞的批判以及在荒诞 艺术中所包含的哲学反思直 接构成了荒诞的审美价值。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4
• 如果你不创收,没人能养活你;如 果你能创收,下了岗也饿不着你。 所以你不下岗谁下岗?——某领导 对下岗人员如是说。
• “本商场拥有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 权”。
15
何谓人变为“非人”?
➢人不再是全面体现人的本质的人,即人失 去了自身的类的特性;
➢人失去了在西方世界中所继承下来的本质, 失去了终极关怀的基础;
——加缪 《西西弗斯的神话》
30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31
• 二者的内涵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性,是特定 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3
丑与荒诞的共同特征:
表里不一,内外不符,荒唐矛盾
• 如果说丑是一种不和谐的话,那么,荒诞 就是一种虚假的和谐;
• 如果说丑是一种否定性的价值的话,荒诞 就是肯定价值与否定价值的混同、错位和 失落。
4
荒诞的产生
一、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荒诞是社会、 自然、人三者之间矛盾的必然产物。
四、荒诞作为现代意义的哲学、 美学范畴的形成
• 严格意义上的荒诞是一个现代意义 的哲学和美学范畴,是一种在一定 长度上反映西方社会实质的客观存 在状态。
12
• 社会历史的荒诞:两次世界大战、德国的 种族清洗、核冬天的到来、人口爆炸、生 态危机……
• 人的存在本身具有根本的荒诞性:在世界 和他人面前,人变成了“非人”,丧失了 自我,成为孤独的流浪者。
审美形态论之三
丑与荒诞
何谓丑与荒诞 荒诞的产生
荒诞成为特殊审美形态的基本原因
1
在现代艺术中,“丑”与 “荒诞”走上了前台,而在古 典艺术中只是局部或边缘。
2
何谓“丑”与“荒诞”?
• 丑与荒诞代表了社会人生的负面价值,是 对于美好事物的否定性因素,是与美相比 较、相对立而存在的生活样子,是人的本 质力量的异化、创伤和扭曲。
28
荒诞成为特殊审美形态的原因之一
再创和重现荒诞作为一种审美活 动方式,是以一种特殊的实践方式显 示其特殊的存在价值。
29
“一个哪怕可以用极不像样的理 由解释的世界也是人们感到熟悉的世 界。然而,一旦世界失去幻想和光明, 人就会觉得自己是陌路人,他就会成 为无所依托的流放者,因为他被剥夺 了对失去的家乡的回忆,而且丧失了 对未来世界的希望,这种人与他人生 活之间的分离,演员与舞台之间的分 离,真正构成了荒诞感。”
• 例2:中国“文革”期间的串联造反和领袖 崇拜。
8
在你的生活中,是 否遭遇过荒诞的事情?
9
三、荒诞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具 有的不同意义与内涵
• 古希腊柏拉图——荒诞源于现实生活中的 爱和诗与他理想境界中的禁绝欲望、纯而 不杂的爱和诗的巨大差异。
• 荒诞派戏剧、荒诞艺术、黑色幽默小说、 存在主义哲学
13
萨特:“他人即地狱!”
“根据第二十二条军规,疯子才能获准免 于飞行,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同时又 规定,凡能意识到飞行有危险而提出免飞 申请的,属头脑清醒者,应继续执行飞行 任务。第二十二条军规还规定,飞行员飞 满上级规定的次数就能回国,但它又说, 你必须绝对服从命令,要不就不准回国。 因此上级可以不断给飞行员增加飞行次数, 而你不得违抗。如此反复,永无休 止。 ”——《第二十二条军规》(约瑟 夫·海勒)
• 人类对自身理性与逻辑能力的自信——人 类理性与逻辑能力的局限性——行动的盲 目性
•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犹太 谚语
5
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 人类追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结 果并不一定真正能够达到真理的显 现,反而可能会由于认识和行动的 盲目性,导致真假不辨、善恶不分、 美丑颠倒,于是,荒诞得以产生。
6
二、广义的荒诞实质是人的异 化和局限性的表现
• 荒诞可以产生于一种人生的现实境遇,也 可以表达人处于某种生活场景中的特殊感 受,即荒诞感。
• 它既可以蕴涵在喜剧之中,也可以包含于 悲剧之内。
7
荒诞与悲喜剧的区别
• 荒诞出现在悲喜剧被人们理直气壮地当做 正剧的时候,出现于喜剧人物和悲剧人物 的生存状态在认识上被主体确认为理所当 然而在现实中又变为一种常态的时候。
17
在一般的人生实践层面上,荒诞 只是一种人生的异化状态,只有当荒 诞成为被解剖、批判和反思的对象, 也就是在荒诞之中包含了新的价值取 向时,荒诞才可能从原初的人的异化 蜕变为审美形态。
18
从《等待戈多》到荒诞艺术
19
尤奈斯库 与《秃头歌女》
20
马 蒂 斯
《 马 蒂 斯 夫 人 像 》
《戴帽子的妇人 》 21
➢荒诞之所以与自由结合为一体,是因为西
方在工业社会中建构起来的所谓自由,只
是哲学意义的消解权威与核心的结果,是
一种观念形态的自由,而并非现实的认识
的自由。
16
荒诞成为特殊审美形态的原因探析
现实中的荒诞是荒诞审美形态得 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而荒诞审美 形态是对现实中荒诞的人生实践以审 美的方式所作的否定、批判和反思。
• 中世纪西方社会——荒诞源于宗教中不恰 当的禁欲主义对于人性的扭曲和异化。
10
• 近代意义上的荒诞——本质与现象分裂、 目的与手段颠倒、动机与结果背离等等。
• 例如: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人与 劳动、人与金钱、人与科技、人与机器等 的关系
• 近代人对人类理性的怀疑(如尼采、克尔 凯郭尔等)
11
马 蒂 斯 : 《 开 着 的 窗 子 》
22
马 蒂 斯 : 《 餐 桌 》
23
( 法 ) 杜 尚 : 《 喷 泉 》
24
The Dream
《 毕 加 索
》
《
格
尔
尼
卡
》
25
达利
《内战的预感》
26
达利:《记忆的永恒》
27
荒诞艺术对于现实生活 中的荒诞的批判以及在荒诞 艺术中所包含的哲学反思直 接构成了荒诞的审美价值。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4
• 如果你不创收,没人能养活你;如 果你能创收,下了岗也饿不着你。 所以你不下岗谁下岗?——某领导 对下岗人员如是说。
• “本商场拥有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 权”。
15
何谓人变为“非人”?
➢人不再是全面体现人的本质的人,即人失 去了自身的类的特性;
➢人失去了在西方世界中所继承下来的本质, 失去了终极关怀的基础;
——加缪 《西西弗斯的神话》
30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31
• 二者的内涵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性,是特定 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3
丑与荒诞的共同特征:
表里不一,内外不符,荒唐矛盾
• 如果说丑是一种不和谐的话,那么,荒诞 就是一种虚假的和谐;
• 如果说丑是一种否定性的价值的话,荒诞 就是肯定价值与否定价值的混同、错位和 失落。
4
荒诞的产生
一、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荒诞是社会、 自然、人三者之间矛盾的必然产物。
四、荒诞作为现代意义的哲学、 美学范畴的形成
• 严格意义上的荒诞是一个现代意义 的哲学和美学范畴,是一种在一定 长度上反映西方社会实质的客观存 在状态。
12
• 社会历史的荒诞:两次世界大战、德国的 种族清洗、核冬天的到来、人口爆炸、生 态危机……
• 人的存在本身具有根本的荒诞性:在世界 和他人面前,人变成了“非人”,丧失了 自我,成为孤独的流浪者。
审美形态论之三
丑与荒诞
何谓丑与荒诞 荒诞的产生
荒诞成为特殊审美形态的基本原因
1
在现代艺术中,“丑”与 “荒诞”走上了前台,而在古 典艺术中只是局部或边缘。
2
何谓“丑”与“荒诞”?
• 丑与荒诞代表了社会人生的负面价值,是 对于美好事物的否定性因素,是与美相比 较、相对立而存在的生活样子,是人的本 质力量的异化、创伤和扭曲。
28
荒诞成为特殊审美形态的原因之一
再创和重现荒诞作为一种审美活 动方式,是以一种特殊的实践方式显 示其特殊的存在价值。
29
“一个哪怕可以用极不像样的理 由解释的世界也是人们感到熟悉的世 界。然而,一旦世界失去幻想和光明, 人就会觉得自己是陌路人,他就会成 为无所依托的流放者,因为他被剥夺 了对失去的家乡的回忆,而且丧失了 对未来世界的希望,这种人与他人生 活之间的分离,演员与舞台之间的分 离,真正构成了荒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