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性早熟ppt课件
合集下载
儿童发育性早熟ppt课件

36
诊断及治疗经过
• •
•
•
•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治疗 GnRHa 100ug/kg,28-30天一次,持续 3次 3针后即治疗2个半月复查简易LHRH试验 基础 LH 0.7U/L,60分钟 LH 1.68 U/L。 常规60-80ug/kg,维持治疗3年,骨龄 ,生 长发育正常基本正常。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0 Jan;95(1):109-17.
41
92例 A 组 ICPP 47 例(33 GnRHa, 14 未治疗 ) B组 GHD 24 (15 GH+GnRHa; 9 GH C组 ISS 21 ( 7 GH+GnRHa; 7 GnRHa ; 7 未 治)
22
常规辅助检查及流程
骨龄 (图谱法) 盆腔超声 /或肾上腺超声 基础LH、FSH、E2、PRL 必要时 甲功、肾上腺功能、肿瘤指标 ↓ LHRH激发试验 ↓ 垂体MRI
23
CPP诊断依据
第二性征提前出现 促性腺激素增高 GnRH 激发试验:LH> 5 U/L LH/FSH >0.6 性激素水平达青春期水平 性腺增大: B超卵巢容积≧1ml,多个直径>4mm卵泡 睾丸容积≧4ml,并进行性增大 线形生长加速 骨龄超实际年龄1岁或1岁以上
结论 GnRHa治疗者BMD、BMI及成年早期卵巢功能正常 8岁左右开始治疗的ICPP儿童 成年身高无明显改善 没有证据显示GnRHa有增加多囊卵巢综合症及月经紊乱 倾向
42
20-40年随访研究
•
•
诊断及治疗经过
• •
•
•
•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治疗 GnRHa 100ug/kg,28-30天一次,持续 3次 3针后即治疗2个半月复查简易LHRH试验 基础 LH 0.7U/L,60分钟 LH 1.68 U/L。 常规60-80ug/kg,维持治疗3年,骨龄 ,生 长发育正常基本正常。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0 Jan;95(1):109-17.
41
92例 A 组 ICPP 47 例(33 GnRHa, 14 未治疗 ) B组 GHD 24 (15 GH+GnRHa; 9 GH C组 ISS 21 ( 7 GH+GnRHa; 7 GnRHa ; 7 未 治)
22
常规辅助检查及流程
骨龄 (图谱法) 盆腔超声 /或肾上腺超声 基础LH、FSH、E2、PRL 必要时 甲功、肾上腺功能、肿瘤指标 ↓ LHRH激发试验 ↓ 垂体MRI
23
CPP诊断依据
第二性征提前出现 促性腺激素增高 GnRH 激发试验:LH> 5 U/L LH/FSH >0.6 性激素水平达青春期水平 性腺增大: B超卵巢容积≧1ml,多个直径>4mm卵泡 睾丸容积≧4ml,并进行性增大 线形生长加速 骨龄超实际年龄1岁或1岁以上
结论 GnRHa治疗者BMD、BMI及成年早期卵巢功能正常 8岁左右开始治疗的ICPP儿童 成年身高无明显改善 没有证据显示GnRHa有增加多囊卵巢综合症及月经紊乱 倾向
42
20-40年随访研究
•
•
儿童性早熟ppt课件-女性性早熟ppt可修改文字

较高浓度的E2或睾酮对GH和IGF-1 产生抑制性作用,所以在青春后期 性激素分泌显著增加,而生长反而 减速。女孩乳房发育是生长加速的 开始,而月经来潮是生长减速的开始。
3. 性腺成熟和第二性征出现
男性睾丸增大是青春发动最早的征象,睾丸体积 ≧4ml即进入青春期,由于睾酮水平迅速上升,产生 PHV、喉结、变音、阴毛和胡须,初次遗精年龄平均 14~15岁。 女性乳房增大是青春发动最早的征象,3~4年内发育 完全。阴毛在乳房发育后半年至一年后生长。雌激素 刺激子宫、阴道成熟和女性特有的体脂分布。月经初 潮年龄平均12~13岁。
龄的追赶,使 BA/CA下降,纠正生长/成熟的负平衡。远 期随访显示治疗后患儿的最终身高高于开始治疗时按骨 龄预测的身高 3.5~6.5cm,甚至10cm。
GnRH-a对性腺轴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停药后约0.3~ 1年左右抑制作用可逐渐消失。
GnRH治疗和不治疗终身高比较
Galluzzi
男 11例 175.54±6.04 cm
滋补品、避孕药等,多表现为乳房在短期内突然增大, 乳晕和外阴明显着色,可有撤退性阴道出血。
4) 多发性骨纤维发育不良伴性早熟
(G蛋白α亞基的变异,卵巢自律性激活)
见于女孩,三大特征: 多处骨组织发生纤维性骨炎 皮肤色素沉着斑多见于一侧 多发性内分泌障碍:1/3出现性早熟,可伴有甲亢、
柯兴氏征等
2)器质性脑病变所致的性早熟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炎症、瘢痕、脑积水等影 响下丘脑功能发生性早熟。
松果体瘤:肿瘤压迫松果体,松果体对下丘 脑抑制作用减弱,GnRH分泌增加。多见于男 孩,男性松果体瘤1/3可发生性早熟。
错构瘤:发生在下丘脑正中隆起和乳头体之 间,能分泌促性腺释放激素,多见于男性, Kitay报告178例,145例为男性,46/145发 生性早熟,33例女性无1例发生性早熟。本院 发现4例女性患儿。
性早熟汇报ppt课件

XX
PART 02
性早熟的病因和分类
REPORTING
中枢性性早熟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提前激活
由于下丘脑对性激素的负反馈敏感性下降,导致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过早分泌, 进而引起性腺发育和分泌性激素,使内、外生殖器发育和第二性征呈现。
继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如肿瘤或占位性病变、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获得性损 伤(如外伤、术后放疗或化疗)等。
通过抑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延缓性发育进程。
雄激素或雌激素拮抗剂
用于降低性激素水平,减缓性早熟症状。
其他药物
如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等,根据具体病情选择使用。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
01
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性观念,减轻焦虑和压力。
家庭治疗
02
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支持,共同应对性早熟带来的挑战
。
鉴别诊断
假性性早熟
与真性性早熟相似,但性腺未发 育,仅表现为第二性征的出现, 需通过激素水平检测和影像学检
查进行鉴别。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亢患者可出现生长加速和第二性 征提前出现等类似性早熟的表现, 但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和激素水平 检测可进行鉴别。
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该病可导致雄激素分泌增多,表现 为女性男性化或男性性早熟,需通 过激素水平检测和影像学检查进行 鉴别。
和重视程度。
XX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避免接触不良的性信息和图片 ,减少性刺激。
XX
PART 05
性早熟的预防和注意事项
REPORTING
预防措施
均衡饮食
避免过度摄入高热量、高脂肪和高蛋白质的食物,减少含有激素 和添加剂的食品摄入。
性早熟PPT幻灯片课件

性早熟PPT幻灯片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性早熟概述 • 性早熟对儿童身心影响 • 性早熟检查与评估方法 • 治疗原则及方案选择 • 预防措施与家庭护理建议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01
性早熟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性早熟是指儿童在青春期前出现与年龄不相符的第二性征,女孩在8岁前、男孩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的异常 性疾病。
分类
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性早熟可分为中枢性性早熟和外周性性早熟两类。其中,中枢性性早熟又称为真性性早熟 ,是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过早启动所致;外周性性早熟又称为假性性早熟,是由于非受控于下丘脑-垂体 -性腺轴的性激素水平异常升高所致。
发病原因及机制
中枢性性早熟的发病原因及机制
主要是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过早启动,导致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脉冲分泌增加, 进而引起性腺发育和分泌性激素,使内、外生殖器发育和第二性征呈现。此外,中枢神经系统异常、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疾病也可能引起中枢性性早熟。
保护意识。
观察病情
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 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
常情况。
定期随访
按照医生建议定期带孩 子进行随访检查,评估 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
案。
学校和社会环境改善
01
02
03
04
加强性教育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性教育, 提高其性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
能力。
营造健康氛围
学校和社会应共同营造健康的 氛围,避免过度渲染性和暴力
社交障碍
由于身体发育与心理成熟 不同步,性早熟儿童可能 在社交中遇到困难,难以 融入同龄群体。
社会适应能力
学业受影响
性早熟可能导致儿童注意力不集 中,学习成绩下降。
目录
CONTENTS
• 性早熟概述 • 性早熟对儿童身心影响 • 性早熟检查与评估方法 • 治疗原则及方案选择 • 预防措施与家庭护理建议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01
性早熟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性早熟是指儿童在青春期前出现与年龄不相符的第二性征,女孩在8岁前、男孩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的异常 性疾病。
分类
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性早熟可分为中枢性性早熟和外周性性早熟两类。其中,中枢性性早熟又称为真性性早熟 ,是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过早启动所致;外周性性早熟又称为假性性早熟,是由于非受控于下丘脑-垂体 -性腺轴的性激素水平异常升高所致。
发病原因及机制
中枢性性早熟的发病原因及机制
主要是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过早启动,导致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脉冲分泌增加, 进而引起性腺发育和分泌性激素,使内、外生殖器发育和第二性征呈现。此外,中枢神经系统异常、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疾病也可能引起中枢性性早熟。
保护意识。
观察病情
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 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
常情况。
定期随访
按照医生建议定期带孩 子进行随访检查,评估 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
案。
学校和社会环境改善
01
02
03
04
加强性教育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性教育, 提高其性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
能力。
营造健康氛围
学校和社会应共同营造健康的 氛围,避免过度渲染性和暴力
社交障碍
由于身体发育与心理成熟 不同步,性早熟儿童可能 在社交中遇到困难,难以 融入同龄群体。
社会适应能力
学业受影响
性早熟可能导致儿童注意力不集 中,学习成绩下降。
性早熟科普讲座PPT课件

性早熟科普讲座PPT课 件
目录 一、什么是性早熟 二、性早熟的原因 三、性早熟的影响 四、如何应对性早熟 五、预防性早熟
一、什么是性早熟
一、什么是性早熟
性早熟是指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过早地 出现了青春期的特征 儿童通常在8岁至13岁之间会进入青春 期,但性早熟的儿童可能在6岁之前就 出现了这些特征
三、性早熟的影响
社交关系:性早熟可能导致与同龄人的 差异,影响社交关系的建立和维持
四、如何应对性早熟
四、如何应对性早熟
寻求医疗帮助:如果怀疑孩子患有性早 熟,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提供支持和理解:孩子需要父母和教师 的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适应身体和心 理上的变化
四、如何应对性早熟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习惯 包括良好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和充足的 休息
一、什么是性早熟
性早熟包括身体特征的早熟,如乳房发 育、阴毛生长以及生殖器官的发育等
二、性早熟的原因
二、性早熟的原因
身体状况:某些身体条件如肥胖、家族 遗传等可能导致性早熟 环境因素:营养不良、暴露于有害化学 物质、压力等环境因素可能导致性早熟
三、性早熟的影响
பைடு நூலகம்、性早熟的影响
身体发育:性早熟可能导致身体在其他 方面没有跟上同龄人的正常发育速度 心理健康:性早熟可能使孩子心理上无 法适应身体的变化,造成自卑、焦虑等 问题
五、预防性早熟
五、预防性早熟
营养均衡:提供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 和矿物质等,保持适当体重 创建良好的生活环境:避免孩子暴露于 有害物质和过度精神压力之下
五、预防性早熟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与孩子建立亲密 的关系,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安全感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目录 一、什么是性早熟 二、性早熟的原因 三、性早熟的影响 四、如何应对性早熟 五、预防性早熟
一、什么是性早熟
一、什么是性早熟
性早熟是指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过早地 出现了青春期的特征 儿童通常在8岁至13岁之间会进入青春 期,但性早熟的儿童可能在6岁之前就 出现了这些特征
三、性早熟的影响
社交关系:性早熟可能导致与同龄人的 差异,影响社交关系的建立和维持
四、如何应对性早熟
四、如何应对性早熟
寻求医疗帮助:如果怀疑孩子患有性早 熟,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提供支持和理解:孩子需要父母和教师 的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适应身体和心 理上的变化
四、如何应对性早熟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习惯 包括良好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和充足的 休息
一、什么是性早熟
性早熟包括身体特征的早熟,如乳房发 育、阴毛生长以及生殖器官的发育等
二、性早熟的原因
二、性早熟的原因
身体状况:某些身体条件如肥胖、家族 遗传等可能导致性早熟 环境因素:营养不良、暴露于有害化学 物质、压力等环境因素可能导致性早熟
三、性早熟的影响
பைடு நூலகம்、性早熟的影响
身体发育:性早熟可能导致身体在其他 方面没有跟上同龄人的正常发育速度 心理健康:性早熟可能使孩子心理上无 法适应身体的变化,造成自卑、焦虑等 问题
五、预防性早熟
五、预防性早熟
营养均衡:提供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 和矿物质等,保持适当体重 创建良好的生活环境:避免孩子暴露于 有害物质和过度精神压力之下
五、预防性早熟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与孩子建立亲密 的关系,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安全感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儿童性早熟ppt课件

社交障碍
由于心理压力和自卑感,性早熟的儿童可能难以 与同龄人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
心理健康问题
性早熟的儿童可能面临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问 题的困扰。
社会影响
01
02
03
04
教育影响
性早熟的儿童可能在学习上受 到一定的影响,例如注意力不
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等。
社会适应问题
由于心理和生理上的差异,性 早熟的儿童可能在社会适应方
鼓励儿童每天进行至少6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运动有助于消耗多余的热量,控制体重,并促进健康生长。
运动类型应多样化
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灵活性训练等,以全面提升儿童的身体素质。
避免长时间久坐
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或手机等活动可能增加肥胖和性早熟的风险。
控制体重
定期监测儿童的身高、体重和BMI:超重或肥胖的儿 童更易出现性早熟。
于促进儿童健康成长,预防性早熟的发生。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儿童性早熟现象日益普 遍,对儿童身心健康造 成一定影响。
饮食、环境、生活方式 的改变是导致儿童性早 熟的主要原因。
早期发现和干预对预防 和治疗性早熟具有重要 意义。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关 注儿童生长发育情况, 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
研究展望与建议
治疗方案或停药。
定期复查
定期进行复查和评估, 以便及时了解治疗效果
和调整治疗方案。
关注心理健康
注意观察儿童的情绪变 化和心理需求,及时进
行心理支持和疏导。
家庭支持
家庭成员应给予儿童关 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 立正确的性观念和健康
的生活方式。
04
如何预防儿童性早熟
合理饮食
儿童发育性早熟ppt课件

对于身高严重落后或生长速率减慢的 患者,可考虑使用生长激素治疗。
芳香化酶抑制剂
减少雌激素生成,改善骨龄提前和身 高增长加速。
心理干预与辅导
心理评估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识别潜在 的心理问题。
心理治疗
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 应对性早熟带来的心理压力和困
扰。
家庭参与
鼓励家庭成员参与患者的心理治 疗过程,提供情感支持和理解。
儿童发育性早熟ppt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儿童发育性早熟原因探究 • 儿童发育性早熟临床表现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措施及方案选择 • 预防措施与建议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探讨儿童发育性早熟 的现状、原因及影响
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 展,预防和治疗早熟 现象
提高家长和教师对儿 童发育性早熟的认识 和重视程度
性器官提前发育
第二性征提前出现
女孩乳房发育、男孩睾丸增大等第二 性征在发育性早熟儿童中提前出现。
性激素水平异常
发育性早熟儿童的性激素水平通常高 于正常同龄儿童。
04
诊断方法与标准
体格检查
生长曲线评估
根据身高、体重等指标,绘制生 长曲线图,观察生长速度是否异
常。
第二性征检查
注意乳房、阴毛、腋毛等第二性征 的发育情况,判断是否提前出现。
影像学检查
骨龄测定
通过X线检查手腕部骨骼发 育情况,确定骨龄是否提 前。
盆腔B超检查
对女性患儿进行盆腔B超检 查,观察子宫、卵巢大小 及卵泡发育情况。
颅脑MRI检查
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或发 育异常引起的中枢性性早 熟。
05
治疗措施及方案选择
孩子性早熟宣教PPT课件

教育协作
家长和学校共同制定教育计划,协 作推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活动参与
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如 家长会、亲子活动等,增进亲子关 系。
消除误区,建立正确观念
性早熟不等于早恋
性早熟是指孩子在生理上提前进入青春期,与早恋无必然联系。家 长和学校应正确区分二者,避免给孩子贴上不必要的标签。
尊重孩子个体差异
分类
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性早 熟可分为中枢性性早熟和外周性 性早熟两大类。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性早熟的发病原因复杂,包括遗传、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
危险因素
肥胖、环境污染、不良饮食习惯、某些药物使用等是性早熟的常见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性早熟儿童可出现身高和体重快速增 长、骨骼发育加速、乳房发育、阴毛 和腋毛生长等第二性征发育表现。
专家学者研究成果推广应用
加强科研力量
鼓励和支持专家学者开展孩子性早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促进学术交流与合 作
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加强国内外专家学者之间的合作与交 流,共同推动孩子性早熟防治工作的发展。
普及科学知识
通过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方式,向公众普及孩子性早熟的 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的认知水平。
念。
情绪调节
02
教授孩子有效的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以缓
解焦虑和压力。
行为训练
03
通过角色扮演、行为模拟等方式,提高孩子的社交技能和应对
能力。
家庭治疗模式介绍及效果评估
家庭参与
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治疗过程,共同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 能。
家庭沟通
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增强彼此的理解和信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多发性骨纤维发育不良伴性早熟 (G蛋白α亞基的变异,卵巢自律性激活) 见于女孩,三大特征: 多处骨组织发生纤维性骨炎 皮肤色素沉着斑多见于一侧 多发性内分泌障碍:1/3出现性早熟,可 伴有甲亢、柯兴氏征等
1)特发性性早熟
原因不明,除性早熟症状外无其他特殊表 现。女多于男(约23:1),多为散发,少数 有家族史多见于男性,女孩真性性早熟80~ 90%为特发性,男性仅40%为特发性。 性发育特点:早、快、完全 EEG可异常 预后:除成年后身材矮小外,余与正常人无 异。智龄 = 实际年龄,患儿有潜在的生育能力, 要注意保护患儿,诊断要慎重,认真随访,除 外脑的器质性病变。
3) 甲状腺功能减低伴性早熟
TSH↑ 1. 重叠理论 T3↓T4↓→ FSH ↑ ( 三者а亚基相同 ) LH↑ 2. 甲低对神经系统影响,使下丘脑—垂 体—性腺抑制机制发生障碍引起性早熟。 诊断比较容易,甲低的临床和实验 室表现 + 性早熟。
2. 假性性早熟(非GnRH依赖性性早熟)
性早熟的发生不是由于下丘脑—垂 体—性腺轴启动,而是由于外周性腺、 肾上腺等病变引起性激素过早、过度分 泌,或者是由于外源性的性激素摄入所 致。 特点:提前出现第二性征,不产生配 子,不具有生育能力,性征可同性,可 异性,病变在周围,故称周围性性早熟。
2)器质性脑病变所致的性早熟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炎症、瘢痕、脑积水 等影响下丘脑功能发生性早熟。 松果体瘤:肿瘤压迫松果体,松果体对下丘 脑抑制作用减弱,GnRH分泌增加。多见于男孩, 男性松果体瘤1/3可发生性早熟。 错构瘤:发生在下丘脑正中隆起和乳头体之 间,能分泌促性腺释放激素,多见于男性, Kitay报告178例,145例为男性,46/145发生 性早熟,33例女性无1例发生性早熟。本院发 现4例女性患儿。
4. 心理行为的变化:
萌发自我意识,自尊心,情绪变化大, 易激动、烦躁、焦虑、逆反等。
5. 实验室检查
1)FSH↑、LH↑ LH分泌脉冲 > 5次/24h 2)LHRH兴奋试验
LH/FSH > 0.6~1 (放免法), > 0.31 ~0.52 (发光法)
LH 峰值 (女) > 12 uU/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男) > 25 uU/L (放免法) > 6 uU/L > 15 uU/L (发光法)
1) 分泌HCG激素的肿瘤:肝癌、肝母 细胞瘤、绒癌和畸胎瘤等 2 ) 性激素产生过早、过多:见于性腺 肿瘤、肾上腺皮质肿瘤或增生(可男性 化,可女性化)、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 生症。 3)外源性性激素摄入: 滋补品、避孕药等,多表现为乳房在 短期内突然增大,乳晕和外阴明显着色, 可有撤退性阴道出血。
性早熟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终身高的影响
(发育与生长的不平衡) 心理的影响
五、性早熟的分类
1. 真性: 特发性 器质性脑病 未治疗的甲低 假性: 肾上腺肿瘤或增生 性腺肿瘤 分泌HCG的肿瘤 外源性 多发性骨纤维发育不良伴性早熟 (McCune-Albright综合症) 不完全性:单纯性乳房早发育 单纯性阴毛早现
2.
3.
1. 真性性早熟(GnRH依赖性性早熟)
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过早活 跃引起,表现的性征与个人性别一致 (同性),能产生配子(精子、卵子) 有生育能力,病变常常在中枢,又称为 中枢性性早熟(CPP)。
真性性早熟的诊断依据:
副性征早现 性发育过程呈持续性、进行性 性腺增大: 睾丸≥4ml或卵巢≥1ml GnRH激发试验呈青春期反应 线性生长加速 骨龄提前1年以上 其中以3、4最具特异性
儿童性早熟
一、定义
性发育异常地早现称为性早熟,一般 指男孩 9 岁,女孩 8 岁以前出现青春期的 发育。按其发病机理不同性早熟可分为 两大类: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 依赖性性早熟(真性性早熟)和非 GnRH 依赖性性早熟(假性性早熟和不完全性 性早熟)。
二、青春期发动机理(原因不明)
1. 小儿时期负反馈占优势,少量 FSH( 促 卵泡成素 )LH( 促黄体生成素 ) 和 E2( 雌二 醇)T(睾酮)可抑制下丘脑分泌GnRH。 2. 围青春期,下丘脑负反馈敏感性降低 GnRH↑→FSH、LH↑→性激素↑→青春期 启动(正反馈占优势)。 3.瘦素(Leptin)与青春期启动有关。
较高浓度的E2或睾酮对GH和IGF1产生抑制性作用,所以在青春后期 性激素分泌显著增加,而生长反而 减速。女孩乳房发育是生长加速的 开始,而月经来潮是生长减速的开始。
3. 性腺成熟和第二性征出现
男性睾丸增大是青春发动最早的征象, 睾丸体积≧4ml即进入青春期,由于睾酮 水平迅速上升,产生PHV、喉结、变音、 阴毛和胡须,初次遗精年龄平均14~15 岁。 女性乳房增大是青春发动最早的征象, 3~4年内发育完全。阴毛在乳房发育后 半年至一年后生长。雌激素刺激子宫、 阴道成熟和女性特有的体脂分布。月经 初潮年龄平均12~13岁。
三、青春期特征:
青春期开始时间,男孩12岁(10~13.5 岁),女孩为10岁(8~12岁)左右。
1. 2.
体态的改变 身高速度的突增(PHV)
生长激素和性激素有协同作用, E2能诱导hGH分泌;并能直接促进肝脏 合成IGF—1;还能抑制下丘脑分泌生长 抑素(S.S),生长激素的增加反过来 又刺激性激素的分泌。PHV出现时间按 Tanner分期,女孩BⅢ期(约12岁左右), 男孩GⅣ期(约14岁左右),历时1~2年。 PHV女孩增长6~11cm/年,男孩增长7~ 12cm/年。
3)E2、T 呈青春期水平 4)B超:卵巢中卵泡数目> 4个, 直径>4mm 卵巢体积>1ml, 睾丸体积>4ml
四、近年来性早熟发展趋势
发病率明显上升,1000/10万,仅次于 肥胖症,占小儿内分泌疾病第2位(上海 地区的调查)。
性早熟发病率上升的可能因素
生长发育的长期加速趋势。 生活环境的污染:洗涤剂、有机农药、 塑料制品的添加剂。 滥用“保健品”、“滋补品”、家禽和 农产品的催熟剂以及误服避孕药等。 社会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