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的高压力数据采集

合集下载

单片机的数据采集

单片机的数据采集

单片机的数据采集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单片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嵌入式系统,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关键作用。

其中,数据采集是单片机应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够将外界的物理量转化为数字信号,为后续的处理和控制提供基础。

什么是单片机的数据采集呢?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单片机的功能,通过各种传感器或输入设备,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比如温度、湿度、压力、光照强度等等。

这些信息在经过单片机的处理后,可以被用于监测、控制或者分析等多种用途。

要实现单片机的数据采集,首先得有合适的传感器。

传感器就像是单片机的“眼睛”和“耳朵”,负责感知外界的物理量。

常见的传感器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线传感器等等。

以温度传感器为例,它能够将温度的变化转化为电信号,然后传输给单片机。

单片机在接收到传感器传来的信号后,还不能直接使用,因为这些信号往往是模拟信号,而单片机处理的是数字信号。

所以这时候就需要一个重要的环节——模数转换(A/D 转换)。

A/D 转换器能够将模拟信号转换成单片机能够处理的数字信号。

在进行数据采集时,还需要考虑采集的精度和速度。

精度决定了采集到的数据的准确性,速度则影响着系统的实时性。

比如在一些对温度控制要求非常精确的场合,就需要选择高精度的温度传感器和高性能的 A/D 转换器。

而在一些需要快速响应的系统中,比如工业自动化生产线,数据采集的速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保证数据采集的可靠性,还需要进行一些误差处理和校准工作。

由于传感器本身的特性、外界环境的干扰等因素,采集到的数据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这时候就需要通过软件或者硬件的方式进行误差补偿和校准,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另外,数据采集的方式也有多种。

常见的有定时采集、中断采集和查询采集等。

定时采集就是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数据采集;中断采集则是在传感器的信号发生变化时,通过中断的方式通知单片机进行采集;查询采集则是单片机不断地查询传感器的状态,当有数据变化时进行采集。

基于STM32F103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基于STM32F103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基于STM32F103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本文。

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据采集系统作为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成为各行业必备的工具之一。

STM32F103单片机作为一款性能稳定、功能强大的微控制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数据采集系统中。

本文将以STM32F103单片机为基础,探讨其在数据采集系统中的设计原理、实现方法以及应用案例,旨在为同行业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STM32F103单片机概述STM32F103单片机是意法半导体公司推出的一款32位MCU,采用ARM Cortex-M3内核,工作频率高达72MHz,具有高性能、低功耗、丰富的外设接口等特点。

在各种嵌入式系统中,STM32F103单片机的应用十分广泛,特别适用于需要较高计算性能和功耗要求低的场景。

二、数据采集系统概述数据采集系统是一种用于采集、处理和传输数据的系统,通常由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模块等组成。

在工业控制、环境监测、医疗诊断等领域,数据采集系统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实时监测各种参数并进行数据分析,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三、STM32F103单片机在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1.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原理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原理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传输等环节。

在STM32F103单片机中,可以通过外设接口如ADC、UART等模块实现数据的采集和传输,通过中断和定时器等功能实现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从而构建完整的数据采集系统。

2. 数据采集系统实现方法基于STM32F103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的实现方法主要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两个方面。

在硬件设计方面,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外设接口,设计电路连接和布局;在软件编程方面,需要利用STM32CubeMX等工具进行初始化配置,编写相应的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实现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传输。

3. 数据采集系统应用案例以环境监测系统为例,我们可以利用STM32F103单片机搭建一个实时监测空气质量的数据采集系统。

课设之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课设之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课设之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据采集系统也在逐渐普及。

而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是一种简单、可靠、成本低的方案。

一、系统概述数据采集系统是通过采集各种物理量(如温度、湿度、压力等)的信号,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并进行处理和存储,从而实现对物理量的监测、控制和分析。

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是利用单片机的时序控制、数字转换和通信等功能,对物理量进行采集和处理的系统。

二、系统组成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主要由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单片机、存储器和通信模块等组成。

其中:1.传感器:根据需要采集的物理量不同,可以选择多种类型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等。

2.信号调理电路:对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线性化等处理,使其符合单片机的输入要求。

3.单片机:选用低功耗、高集成度、性能稳定的单片机,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并实现控制和通信等功能。

4.存储器: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以便后期分析和处理。

5.通信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串口、CAN、以太网等方式发送到远程计算机或其它设备,并实现数据交互和共享。

三、系统设计在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时,需要进行如下步骤:1.选择合适的单片机:比较常用的单片机有STC、AVR、PIC、ARM 等,需根据具体需要进行选型。

2.设计信号调理电路:选择合适的电路元件(如运放、滤波电容、电阻等),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需要考虑到信号质量、成本和体积等因素。

3.编写单片机程序:根据需要,编写适合的程序,实现对信号的采集、处理、存储和通信等功能。

4.调试和测试:对完成的数据采集系统进行调试和测试,查看系统的稳定性、精度和响应时间等指标是否达到要求。

四、应用案例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控制、实验室测量、环境监测和智能家居等领域,如温度、湿度、光照、气压和土壤含水量等的监测等。

例如,在环境监测中,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可以采集空气质量、气压、温度、湿度等多项指标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实现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等目标。

单片机数据采集课程设计

单片机数据采集课程设计

单片机数据采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单片机数据采集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知识目标:(1)理解单片机的原理和功能,掌握其内部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2)了解数据采集的基本概念,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接口技术;(3)掌握单片机与传感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处理方法。

2. 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数据采集系统,完成传感器与单片机的连接和编程;(2)具备分析数据采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3)能够使用相关软件对数据采集系统进行调试和优化。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单片机及数据采集技术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3)使学生认识到单片机数据采集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他们在前期课程中已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和编程基础。

课程性质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针对性的指导,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独立完成单片机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搭建和调试,为后续相关课程和实际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单片机原理与结构- 教材章节:第1章 单片机基础- 内容:单片机的基本概念、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及指令系统。

2. 常用传感器及其接口技术- 教材章节:第2章 传感器与接口技术- 内容: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等的工作原理及接口技术。

3.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教材章节:第3章 数据采集与处理- 内容:数据采集的基本概念、模数转换器(ADC)的原理与应用、数据传输与处理方法。

4. 单片机编程与调试- 教材章节:第4章 单片机编程与调试- 内容:单片机编程语言(C语言)、编程技巧、程序下载与调试方法。

LM331与PIC16F73单片机实现数据采集

LM331与PIC16F73单片机实现数据采集

LM331与PIC16F73单片机实现数据采集
刘金华;皮大能;程彩云
【期刊名称】《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年(卷),期】2009(028)011
【摘要】给出了一种应用 V/F转换器LM331芯片组成的A/D转换电路,通过PIC16F73单片机实现数据采集,介绍了采集系统的硬件构成与软件框图和相关程序.具有电路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同时具有转换精度高等特点,适用于对速度要求不太高场合的数据采集.
【总页数】4页(P116-119)
【作者】刘金华;皮大能;程彩云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湖北,黄石,435002;湖北师范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湖北,黄石,435002;黄石市建设工程设计审查事务所,湖北,黄
石,43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68.1
【相关文献】
1.基于PIC16F73单片机和ADS8341的SPI通信软硬件实现方法 [J], 党瑞荣;苗强
2.LM331与PIC16F73单片机的连接与驱动 [J], 皮大能;郑永刚
3.基于LM331和单片机的数据采集控制 [J], 何献忠;凌云
4.由LM331构成单片机V/F精密数据采集电路 [J], 李建新;李聚春
5.基于LM331和单片机的压力数据采集 [J], 翟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精度压力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高精度压力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关键词 : 据采集 ; 数 压力 ; 传感器 ; 微处理器
中图分类号 : 1 42 T ̄7 . 文献标识码 : A
De i n o i h Ac u a y Pr s u e Da a Ac iii n S s e sg fH g c r c e s r t qu sto y t m
维普资讯
篁 塑
壁 : 壹 簦! 壁堡 墼堡墨堡墨 望
三 !
压力数据采集、 微型计算机和数字信号处理 , 设计方案如图 1 所示. 以单片机为核心, 利用多个压力传感器
采集被 测信 号 , 经多 路 开关切 换 ; 由温度传 感 器检 测 系统 工 作 温 度 , 行 温 度 补 偿 , 进 经信 号处 理 后 , 出数 输 字量与 模 拟量 , 并与 上位 机 进行 通信 , 现信 息传 递 ; 实 电源模 块为 系 统供 电 .
维普资讯
第 9卷 第 3期 20 0 8年 6月
北华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J U N LO EHU NV R IY N tr cec ) O R A FB I A U I E ST ( a a Sine ul
Vo. . 19 No 3
摘要 : 绍 了一种高精度压力数据采集系统 的设计 方法 . 介 以高性 能 MS 1 1Y C 2 1 5微处 理器 为核 心 , 用高精度 硅 采
压式压力传感器采集数 据, 配以信号处理 , 同时 利用 R - 5接 口构 成总线 型通信 网络 , S4 8 形成 一个 高精 度数 据采
集系统.
2 C i e o u Jl eoce e ac stt,in12 2 , h ) . h P t l m inP t — m R s rhI tu Jl 3 0 1C i a n re i r h e ni e i a n

单片机与传感器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

单片机与传感器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

单片机与传感器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在现代智能设备和物联网系统中,单片机与传感器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单片机作为一个微型计算机,能够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实现对环境、设备等方面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单片机与传感器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的知识和应用。

一、传感器的作用及分类传感器是将感知到的信息转化为电信号或其他形式的信号的设备,常用于测量各种物理量,如温度、湿度、压力等。

根据其工作原理和测量对象的不同,传感器可分为光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多种类型。

在数据采集系统中,传感器起着关键作用,能够实时捕获环境中的各种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供单片机进行处理。

二、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片机是一种集成了微处理器、存储器和各种输入输出接口的微型计算机,常用于嵌入式系统中。

单片机具有高度集成、体积小、功耗低等特点,能够实现对外部设备和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和控制。

在数据处理方面,单片机通过其内部的运算单元和存储单元,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各种功能的实现。

三、数据采集与处理流程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通常包括三个基本步骤:传感器信号采集、数据传输和单片机数据处理。

首先,传感器将感知到的信息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模拟数字转换芯片(ADC)转化为数字信号;其次,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串口或其他接口传输给单片机;最后,单片机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根据预先设定的算法实现各种功能。

四、常用的传感器和单片机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的传感器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常用的单片机包括51系列单片机、STM32系列单片机等。

这些传感器和单片机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要求。

例如,温湿度传感器可用于环境监测,光学传感器可用于图像识别,压力传感器可用于工业控制等。

五、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的应用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在各个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如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智能农业等。

单片机 数据采集系统 实验报告

单片机 数据采集系统 实验报告

单片机数据采集系统实验报告1、被测量温度范围:0-120℃,温度分辨率为0.5℃。

2、被测温度点:2个,每5秒测量一次。

3、显示器要求:通道号2位,温度4位(精度到小数点后一位)。

显示方式为定点显示和轮流显示。

4、键盘要求:(1)定点显示设定;(2)轮流显示设定;(3)其他功能键。

设计内容:1、单片机及电源模块设计:单片机可选用AT89S51及其兼容系列,电源模块可以选用7805等稳压组件,本机输入电压范围9-12v。

2、存储器设计:扩展串行I2C存储器AT24C02。

要求:AT24C02的SCK接P3.2AT24C02的SDA接P3.42、传感器及信号转换电路:温度传感器可以选用PTC热敏电阻,信号转换电路将PTC输出阻值转换为0-5V。

3、A/D转换器设计:A/D选用ADC0832。

要求:ADC0832的CS端接P3.5ADC0832的DI端接P3.6ADC0832的DO端接P3.7ADC0832的CLK端接P2.14、显示器设计:6位共阳极LED显示器,段选(a-h)由P0口控制,位选由P2.2-P2.7控制。

数码管由2N5401驱动。

5、键盘电路设计:6个按键,P2.2-P2.7接6个按键,P3.4接公共端,采用动态扫描方式检测键盘。

6、系统软件设计:系统初始化模块,键盘扫描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标度变换模块、显示模块等。

设计报告要求:设计报告应按以下格式书写:(1)封面;(2)设计任务书;(3)目录;(4)正文;(5)参考文献。

其中正文应包含以下内容:(1)系统总体功能及技术指标描述;(2)各模块电路原理描述;(3)系统各部分电路图及总体电路图(用PROTEL绘制);(4)软件流程图及软件清单;(5)设计总结及体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单片机压力数据采集来源:电子技术作者:曲阜师范大学电气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宋辉李坤0 引言在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纺织、轻工、水利等工业及科研领域中,都必须进行相关的压力检测与分析。

压力传感器测量误差大小直接影响到测控系统的性能。

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是应用最广泛的压力传感器之一,它相当于一个有四只电阻的桥路。

半导体电阻有温度系数,会产生温度误差;传感器的压敏特性又有非线性误差。

因此,压力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会有温度和压力误差存在。

利用压力传感器进行高精度测量时,就要对压力传感器的误差进行补偿。

按照实现的条件可以将误差的补偿方法分为用硬件电路补偿和在智能芯片或微机中以软件方法实现补偿。

本压力数据采集系统在硬件上,采用AT89S52单片机控制X型精密硅压式压力传感器MPX2100和高精度积分式A/D转换器ICL7135等器件,对压力信息进行采集转换;软件上,在分析基于最佳拟合直线原理的压力传感器非线性补偿模型的基础上,对采集的压力数据进行非线性修正,实现压力数据的高精度输出。

1 硬件设计1.1 系统结构原理基于单片机的压力数据采集系统组成框图如1所示。

系统的压力传感器选用Motorola公司的高精度X型硅压力传感器MPX2100,转换精度高、灵敏度高,具有极好的线性度,其输出的模拟信号通过信号调理电路放大调理。

调理后的模拟电量在AT89S52单片机的控制下,通过ICL7135进行A/D转换,可以保证系统具有高数据采集精度和很强的抗干扰能力,转换后的数字量传送给单片机进行运算及软件补偿等处理。

最后将数据显示出来,同时可经串行接口传送到上位机,实现良好的人机交换,键盘提供人机交互的手段。

1.2 压力采集及信号变换Motorola公司的X型硅压力传感器与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惠斯登电桥不同,其专利技术采用单个压敏元件呈X型的电阻元件,因而称为X型压力传感器。

该X型电阻是利用离子注入工艺光刻在硅膜片上,并采用计算机控制的激光修正技术,温度补偿技术,使其精度很高,并具有极好的线性度和灵敏度。

压力信号经高精度压力传感器MPX2100变为电信号,由于电信号比较微弱,为防止传输过程的衰减影响系统精度,系统采用电流传输。

采集信号经过图2电路调理后,变换成4~20mA的标准电流信号,通过CMOS型8选1多路开关CD4051选择之后,输出到A/D模块ICL7135进行高精度模数转换。

在图2所示电路中,IC1、IC2、IC3选用高精度运算放大器OP07。

第一级由运放IC1、IC2构成差动放大器,电位器RP1用来调节第一级输出电压的大小;电压到电流的变换由IC3构成增益为1的差动放大器完成,IC3连接三级管9013作为实际电流源来提供20mA电流输出;为保证在使用很长传输线时仍达到良好的性能,所有相同阻值电阻之间应匹配良好,且在电源与输出端之间加上电容器C1、C2以防止振荡。

在无压力时,只要调节RP2使在接受器上的电流为4mA;在满度压力时,调节RP1使在接受器上的电流恰好为20mA。

从而保证硬件采集和传输过程的精度。

2 非线性误差的补偿软件补偿是将微处理器与压力传感器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单片机丰富的软件功能、结合一定的补偿算法对传感器的附加误差进行修正。

常用的软件补偿算法有曲线拟合法和表格法。

对于曲线拟合方法,常用的有最小二乘法和切比雪夫法。

最小二乘拟合法又可分为最佳拟合直线法和多项式拟合曲线法。

拟合的方法不同,拟合误差就不同。

一般来说,对于理论上输入输出为线性关系的传感器,当拟合的次数较低时,采用最小二乘法的精度较高。

考虑到一般测试仪器的实际测试精度要求以及计算机的数据运算能力、存储能力,我们采用低阶的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对误差加以修正。

2.1最佳拟合直线补偿原理x1 假设拟合直线的方程为y=kx+b,设被测物理量为,x2,…xn,相应的测量结果为y1,y2,…,yn,则第i个测量数据与拟合直线上相应值之间的残差为:△i=yi-(kxi+b),最小二乘法拟合的原则是使为最小,即使从而求得:根据校准曲线上n个测量值,将式(1)和(2)编制计算程序,很快可得最小二乘方拟合直线的截距和斜率。

2.2 软件实现在软件实现过程中,为更好的补偿系统非线性误差,我们在满量程的压力测量范围内等分若干工作区段,每段曲线用一段对应的折线来代替,对每段折线可求出斜率 k和截距b,得到线段的回归方程:y=kix+bi式中,i为某段折线的序号,x为压力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经A/D转换后的结果,y为修正输出数值。

通过测量调试,得到系统测量参数,预先将每段的特性数值存储于单片机的程序存储器中,在不同的工作区段,单片机自动地将对应的每段的参数值调出进行运算修正处理。

修正计算子程序流程图如下:3 结果仿真本文用Matlab对实验室的扩散型压力传感器的测量数据做了仿真,如图4所示。

实验数据见下表。

为了提高补偿精度,最小二乘法拟合时将压力数据范围0~0.06Mpa平均分为3段,分段用最小二乘法的最佳拟合直线拟合。

仿真结果说明这种补偿方法可以更好的修正采集系统的误差,有利与提高整个系统的精度。

4 结束语本设计是一种通用的高精度压力数据采集系统,硬件采用Motorola公司专利技术的x型硅压力传感器采集数据,经过4~20mA电流电路调理,保证了硬件采集和传输过程的精度;软件采用低阶的最小二乘之最佳拟合直线方法拟合,对误差加以修正,从而实现压力数据的准确采集。

为提高软件补偿精度,采用量程范围内分段补偿措施,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精度更高。

本设计主要解决了半导体压力传感器由于温度漂移、零点漂移等引起的非线性误差补偿问题,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测量精确度。

可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纺织、轻工、水利等工业领域的压力数据的采集、检测和分析。

早期的单片机都是8位或4位的。

其中最成功的是INTEL的8031,因为简单可靠而性能不错获得了很大的好评。

此后在8031上发展出了MCS51系列单片机系统。

基于这一系统的单片机系统直到现在还在广泛使用。

随着工业控制领域要求的提高,开始出现了16位单片机,但因为性价比不理想并未得到很广泛的应用。

90年代后随着消费电子产品大发展,单片机技术得到了巨大的提高。

随着INTEL i960系列特别是后来的ARM系列的广泛应用,32位单片机迅速取代16位单片机的高端地位,并且进入主流市场。

而传统的8位单片机的性能也得到了飞速提高,处理能力比起80年代提高了数百倍。

目前,高端的32位单片机主频已经超过300MHz,性能直追90年代中期的专用处理器,而普通的型号出厂价格跌落至1美元,最高端的型号也只有10美元。

当代单片机系统已经不再只在裸机环境下开发和使用,大量专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被广泛应用在全系列的单片机上。

而在作为掌上电脑和手机核心处理的高端单片机甚至可以直接使用专用的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

单片机比专用处理器最适合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因此它得到了最多的应用。

事实上单片机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计算机。

现代人类生活中所用的几乎每件电子和机械产品中都会集成有单片机。

手机、电话、计算器、家用电器、电子玩具、掌上电脑以及鼠标等电脑配件中都配有1-2部单片机。

而个人电脑中也会有为数不少的单片机在工作。

汽车上一般配备40多部单片机,复杂的工业控制系统上甚至可能有数百台单片机在同时工作!单片机的数量不仅远超过PC机和其他计算的综合,甚至比人类的数量还要多。

单片机介绍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个逻辑功能的芯片,而是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

概括的讲:一块芯片就成了一台计算机。

它的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为学习、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

同时,学习使用单片机是了解计算机原理与结构的最佳选择。

单片机内部也用和电脑功能类似的模块,比如CPU,内存,并行总线,还有和硬盘作用相同的存储器件,不同的是它的这些部件性能都相对我们的家用电脑弱很多,不过价钱也是低的,一般不超过10元即可......用它来做一些控制电器一类不是很复杂的工作足矣了。

我们现在用的全自动滚筒洗衣机、排烟罩、VCD等等的家电里面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它主要是作为控制部分的核心部件。

它是一种在线式实时控制计算机,在线式就是现场控制,需要的是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较低的成本,这也是和离线式计算机的(比如家用PC)的主要区别。

单片机是靠程序的,并且可以修改。

通过不同的程序实现不同的功能,尤其是特殊的独特的一些功能,这是别的器件需要费很大力气才能做到的,有些则是花大力气也很难做到的。

一个不是很复杂的功能要是用美国50年代开发的74系列,或者60年代的CD4000系列这些纯硬件来搞定的话,电路一定是一块大PCB板!但是如果要是用美国70年代成功投放市场的系列单片机,结果就会有天壤之别!只因为单片机的通过你编写的程序可以实现高智能,高效率,以及高可靠性!由于单片机对成本是敏感的,所以目前占统治地位的软件还是最低级汇编语言,它是除了二进制机器码以上最低级的语言了,既然这么低级为什么还要用呢?很多高级的语言已经达到了可视化编程的水平为什么不用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单片机没有家用计算机那样的CPU,也没有像硬盘那样的海量存储设备。

一个可视化高级语言编写的小程序里面即使只有一个按钮,也会达到几十K的尺寸!对于家用PC的硬盘来讲没什么,可是对于单片机来讲是不能接受的。

单片机在硬件资源方面的利用率必须很高才行,所以汇编虽然原始却还是在大量使用。

一样的道理,如果把巨型计算机上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拿到家用PC上来运行,家用PC的也是承受不了的。

可以说,二十世纪跨越了三个“电”的时代,即电气时代、电子时代和现已进入的电脑时代。

不过,这种电脑,通常是指个人计算机,简称PC机。

它由主机、键盘、显示器等组成。

还有一类计算机,大多数人却不怎么熟悉。

这种计算机就是把智能赋予各种机械的单片机(亦称微控制器)。

顾名思义,这种计算机的最小系统只用了一片集成电路,即可进行简单运算和控制。

因为它体积小,通常都藏在被控机械的“肚子”里。

它在整个装置中,起着有如人类头脑的作用,它出了毛病,整个装置就瘫痪了。

现在,这种单片机的使用领域已十分广泛,如智能仪表、实时工控、通讯设备、导航系统、家用电器等。

各种产品一旦用上了单片机,就能起到使产品升级换代的功效,常在产品名称前冠以形容词——“智能型”,如智能型洗衣机等。

现在有些工厂的技术人员或其它业余电子开发者搞出来的某些产品,不是电路太复杂,就是功能太简单且极易被仿制。

究其原因,可能就卡在产品未使用单片机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上。

单片机的应用领域目前单片机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几乎很难找到哪个领域没有单片机的踪迹。

导弹的导航装置,飞机上各种仪表的控制,计算机的网络通讯与数据传输,工业自动化过程的实时控制和数据处理,广泛使用的各种智能IC卡,民用豪华轿车的安全保障系统,录象机、摄象机、全自动洗衣机的控制,以及程控玩具、电子宠物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单片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