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考察报告

合集下载

有关巨野历史研究报告

有关巨野历史研究报告

有关巨野历史研究报告
巨野历史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
巨野是中国山东省的一个县级市,地处胶济铁路、胶济高速公路、德胶公路的交汇处,是山东省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巨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为了深入了解巨野的历史背景,本报告将对巨野的历史进行详细研究。

二、研究目的
1.了解巨野地区的历史变迁和发展。

2.探讨巨野的文化遗产和特色。

3.分析巨野历史对现代巨野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查阅历史书籍、文献和其他相关资料,对巨野的历史进行梳理和总结。

2.实地考察:到巨野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文化景观和历史遗迹。

四、研究内容
1.巨野的历史概况:包括巨野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等。

2.巨野的历史沿革:从远古时期开始,梳理巨野的历史变迁和发展,探讨世代更迭和政权更替的原因。

3.巨野的文化遗产:介绍巨野的文化传统、传说故事、艺术表现形式等,分析其独特之处。

4.巨野历史对现代的影响:探讨巨野历史对现代巨野的影响,如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

五、研究成果
本研究将在报告中详细介绍巨野的历史沿革、文化遗产和对现代的影响,为进一步了解巨野的历史和文化提供参考。

六、研究意义
通过对巨野历史的研究,可以加深对巨野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巨野的文化传承和保护,为巨野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考。

七、参考文献
1. 张志华.《巨野历史文化研究》. 渤海大学, 2005.
2. 王乐民.《山东巨野文化研究》. 千古功业出版社, 2010.
3. 李明.《巨野历史研究论文集》.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8.。

关于巨野县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的调研报告

关于巨野县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的调研报告

关于巨野县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的调研报告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广大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愿望的不断增强,近年来,我县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经济作物“耕、种、收”的问题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巨野县农机局多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全县每个镇区办及村庄,进行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的实地调研,调研结果如下:一、基本情况巨野县现有耕地面积114万亩,农村人口85万人,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大蒜、蔬菜为主,其中棉花81.5万亩、大蒜38.4万亩、大棚1.2万亩、其他经济作物26万亩。

1、棉花的机械化生产棉花在我县有多年的种植历史,也是我县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在农户的收入来源中占有很高的比重,种植范围遍及全县各个镇村。

我县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推动棉花产业化经营为目标,在棉花生产、价格、销售等环节培育建设棉花生产经营服务体系,建立了一整套科学规范的组织机制,特别是在生产环节,依托国家的惠民政策,积极向棉花生产及加工机械倾斜,增加棉花农机具购置补贴的比例,并由县农机局牵头,在全县每个乡镇成立了棉花机械植保服务队和农机修配服务队,确保棉花机械化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在田间地头就得以解决。

棉花种植一般要经过打钵、栽种、覆膜、浇灌喷施、植保、采摘、拔柴等生产环节,目前各生产环节的现状是:打钵以半机械、半人工来完成;栽种主要以人工完成;覆膜环节分春季套种与秋种,套种覆膜主要由人工完成,秋种覆膜一般以机械作业为主,机械作业面积已达到75%;浇灌、植保等机械化作业面积达到90%;植保采用传统的植保机械;采摘环节全由人工完成;拔柴一般以机械作业为主,机械面积已达60%。

目前棉花拔柴机械的保有量已达260台,基本满足了重点棉区棉农的生产需求。

2、大蒜的机械化生产我县大蒜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大谢集、陶庙、独山、营里、核桃园等东南部镇区,近年来随着大蒜价格的持续坚挺,大蒜的种植逐步向西北镇区迅速扩大的趋势,如今大义、麒麟镇、田庄、龙堌等乡镇的许多农户也已种植了大蒜。

巨野考察报告

巨野考察报告

巨野县投资考察报告一、巨野概况1、区域概况:巨野,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辖15个镇2个办事处和一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人口100万人,总面积13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4.9万亩。

是国家命名的“中国农民绘画之乡”、“全国武术之乡”、“戏曲之乡”,全国闻名的“麒麟之乡”。

;2007年被评为“山东省投资环境十佳县市”;2008年被评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57位。

连年被评为“山东平安建设示范县”。

2、地理位置:巨野县位于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地处山东省菏泽市东部。

地理坐标为:东经115度47分至116度13分,北纬35度05分至35度30分。

东临嘉祥县,南与金乡、成武和定陶县接壤,西与牡丹区毗邻,北靠郓城县境。

3、历史文化:巨野,因古有大野泽而得名。

是春秋“西狩获麟”之地,秦末彭越起兵之所。

西汉建县,唐武德四年置麟州。

悠悠岁月为巨野这块古老的土地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留下了众多的人文景观。

境内有古昌邑城遗址,《皇览》所载的蚩尤墓、春秋时期的麒麟台、战国时期的齐鲁会盟台、鬼斧神工之誉的秦王避暑洞、芳龄千载的永丰塔、世称三绝的屏盗碑及明代建造的大成殿等30余处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景观,显现出厚重的历史积淀。

4、气候条件:巨野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

无霜期年平均213天,年降水量700毫米,年平均气温18摄氏度,适宜多种动植物生长,是培育优质绿色产品的理想区域。

5、水文土质:巨野县北毗黄河,水资源丰富。

境内既有充足的地表水、地下水,又可常年引流黄河水。

全县水资源总量3.77亿m3,可利用地表水1.3亿m3,可利用地下水2.47亿m3,全县人均水资源储量413.1m3。

巨野县地质属黄河冲积平原,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沃野千顷,平均海拔39m,土质以变形较小、强度较大的黄灰色粘性土为主,质地紧实,地耐力在10T/㎡以上。

正在建设施工的大野水库年底竣工并形成供水能力。

大野水库占地6580亩,容量2345万立方米,日供水能力10万吨。

巨野风景名胜的研究报告

巨野风景名胜的研究报告

巨野风景名胜的研究报告1. 引言巨野是山东省西南部的一个县级市,地处山东半岛腹地,是鲁西南的区域中心县。

巨野地处大别山南麓,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底蕴,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风貌的风景名胜区。

本文将对巨野风景名胜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地理环境、文化特色、旅游资源等方面的内容。

2. 地理环境巨野地处北纬35°35′至35°56′,东经115°15′至115°38′之间,总面积为1830平方公里。

地处大别山南麓,南临河南省,东接河北省,西濒黄河,地形起伏,山地占据了全县面积的74.7%。

巨野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年均气温12.5℃,年降水量700-800毫米。

气候条件适宜,为巨野的自然风光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 文化特色3.1 历史文化巨野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县。

巨野作为鲁西南地区的重要门户,自古即为军事要地。

在巨野境内,有大量的历史遗迹和文化古迹,如巨野老城、巨野古街等,展现了巨野的历史魅力。

3.2 民俗文化巨野是少数民族聚集地,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巨野的民俗文化体现在婚俗、节日、民间艺术等方面,如三月三节、水龙节等传统节日,以及巨野传统扎染、绣艺等。

3.3 文化活动巨野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如巨野剪纸、山歌对唱、丝绸工艺品展览等。

这些文化活动不仅展示了巨野的文化魅力,也是吸引游客前来体验的重要因素。

4. 旅游资源4.1 自然景观巨野的风景名胜主要包括大别山风景区、黄泛区、唐石麓山、巨野湖等。

大别山风景区是巨野重要的自然景观,这里山势险峻,风景秀丽,被誉为“东过云门、西迈洗镜”的神奇地方。

黄泛区是中国著名的黄泛地质公园,是黄河泛滥历史的印记,拥有独特的地质景观。

4.2 历史遗迹巨野的历史遗迹有巨野城、巨野古街等。

巨野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墙,是巨野的象征之一。

巨野古街是保存完整的明清古街,保留了大量的明清建筑和历史文物。

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院系部名称:物流管理与工程系专业:物流管理年级:2012级班级:物流管理1204班姓名:xxxx学号: 16511516516调查学校:xx县第一中学实践时间:2014—2015寒假题目:xx一中发展现状实践目的:这次寒假实践,让自己很好的锻炼了一下。

而这次实践的目的是调查巨野县第一中学教育发展状况和所面临的问题。

调查方式是通过网络调查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调查关于学校的建校历史,高考本科进线率,管理水平,师资水平,在校人数,学校规模,办学水平等相关信息。

二、实践内容:在寒假期间,自己选择了一个高中院校正在星期的时间进行了调查,针对巨野一中的高中师生对民办高校的印象进行了一次详细的调查。

调查中,54%的高中生对大学报有很高的期待,高期待必然带来升入大学的满意度普遍偏低,只有0.2%的大学生觉得大学“完全达到”自己的期待,53.3%认为基本达到。

高中生在认知大学的过程中增加了许多想象的成分:72%的高中生认为大学是“能做自己想做的事,生活充实而有意义”,选择此项的大学生第一组只有20%,第二组选择是30%。

在“你对大学中的活动看法”一题中,“可以充分展示自己,会积极参加”选项大学生接近40%,而高中生则选择67%,说明高中生对大学生活的期待高,具有理想化倾向。

而在两组大学生中,对大学的社团的认知,第一组中13.3%的人认为,“学生搞的东西水平有限”,第二组选此项的更是高达65%。

我所在的学校是巨野一中,全称是巨野县第一中学。

多年来县委、政府始终尽全力支持高中教育的发展:一是在高中学校基础建设上,县级政府减免各种行政性收费300多万元,支持学校建设;二是增加编制,解决高中教师短缺问题。

为教师缺编问题,县政府调整增加编制近200名,由学校“自主招教”,选择适合教师,现基本满足教学需求;三是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优先保证高中教师工资和津补贴按时发放;四是对优秀高中教师无稳定职业家属,政府安排就业,解除骨干教师后顾之忧。

巨野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巨野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巨野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作者:王自合来源:《人文天下》2020年第02期巨野是国家命名的“中国麒麟之乡”“中国农民绘画之乡”“中国工笔画之乡”“中国杂技之乡”“武术之乡”和“戏曲之乡”,拥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潜力巨大。

一、巨野县资源状况古老的巨野是华夏远古文明发祥地,文化积淀深厚,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一)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商周以来,巨野曾5次为国都之地,14次为州郡府路,春秋“西狩获麟”之处。

西汉初建县,唐武德四年置麟州,后周太祖广顺二年置济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厚重,大野文化、人祖文化、麒麟文化、书画文化、金山地质文化闻名遐迩。

更有彭越、李典、田在田、王禹偁、晁补之等众多风云将领、文学才俊、社稷名臣,以及历史遗留下的丰富多彩的故事和传说。

巨野县因古为大野泽而得名,曾留下伏羲、蚩尤、大禹的足迹,蚩尤墓巍峨高耸,“昌城烟雨”“梵塔朝晖”“金山春晓”“秦洞云霞”等古八景遗迹尚存有五。

巨野拥有菏泽市6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中的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市级10处,县级49处。

馆藏各类文物4417件,其中一级文物13件,二级文物31件,三级文物168件,均居全市首位。

建于明代的大成殿是鲁西南规制最高、保存最完善的文廟建筑。

永丰塔古朴苍桑,历经千年仍巍然屹立。

昌邑故城曾为山阳国、昌邑国、高平国国都,曾为兖州牧曹操驻所,尘封着众多的历史和文化。

(二)文化金山菏泽独有金山旅游区宗教文化资源丰富,集儒、道、释于一家,分南北两大主峰,隋开皇十二年在北山创建金山观,唐贞观元年在南山创立金山寺,并有着丰富的麒麟文化传说。

红土山为第一代昌邑王刘髆墓,出土文物1056件。

金山有第二代昌邑王刘贺废冢,两侧崖壁44幅历代的摩崖石刻国内仅有。

神农氏炎帝曾在金山居住,大禹治水时曾在禹梁山歇息,金山还流传着“金山出金牛,金牛拉金砘子”的美丽传说。

金山独有野生牡丹,花开三季,因时而色,美丽非凡。

巨野美食调查报告

巨野美食调查报告

巨野美食调查报告巨野美食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盛和人们对美食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巨野这个小城市的美食。

为了深入了解巨野的美食文化,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巨野的美食特色及其发展现状。

一、巨野美食的历史渊源巨野地处山东省中部,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发达的地区。

丰富的农产品为巨野的美食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巨野的美食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当时的巨野人民就以精湛的烹饪技艺和独特的食材加工方法而闻名。

这些传统的美食技艺一直延续至今,成为巨野美食的瑰宝。

二、巨野美食的特色1. 龙须肉龙须肉是巨野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

它由猪肉、豆腐皮、木耳等食材制作而成,外形如同龙须般细长,因此得名。

龙须肉的制作工艺独特,需要将猪肉切成薄片,再用特制的调料腌制后,用豆腐皮包裹,最后蒸煮而成。

这道美食色香味俱佳,肉质鲜嫩多汁,口感独特,深受人们喜爱。

2. 巨野大麦饼巨野大麦饼是当地人民的日常主食。

它由大麦面粉制作而成,经过发酵后烘烤而成。

巨野大麦饼的特色在于其松软香甜,口感独特。

它可以搭配各种菜肴食用,也可以直接当做早餐或下午茶的主食。

巨野大麦饼的制作过程繁琐,需要经验丰富的厨师才能做出最佳的口感。

3. 红烧带鱼巨野位于黄河边,因此水产品资源丰富。

红烧带鱼是巨野的一道传统美食,以新鲜的带鱼为主料,经过烹饪后,鱼肉鲜嫩多汁,味道鲜美。

红烧带鱼的烹饪方法独特,需要将鱼身切成薄片,用特制的红烧酱汁烹制而成。

这道美食色泽红亮,香气扑鼻,是巨野人民餐桌上的一道必备佳肴。

三、巨野美食的发展现状随着旅游业的兴盛和人们对美食的追求,巨野的美食文化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推广。

越来越多的餐馆和小吃摊位纷纷推出巨野特色美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美食爱好者。

为了保护和传承巨野的美食文化,当地政府也加大了对美食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更多的人投身于美食创业。

同时,巨野美食也积极参加各种美食展览和比赛,提升了美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然而,巨野美食的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

巨野烈士陵园现状分析报告

巨野烈士陵园现状分析报告

巨野烈士陵园现状分析报告介绍巨野烈士陵园位于山东省聊城市巨野县,是为纪念巨野战役中牺牲的英雄烈士而建立的陵园。

这个陵园是巨野县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大批员、青年学生和爱好者前来参观、瞻仰和怀念英雄先烈。

本报告将对巨野烈士陵园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问题和建议。

现状分析1. 景区环境巨野烈士陵园占地广阔,绿树成荫,环境优美。

园内草坪整洁,花木扶疏,给人以宁静和庄严的感觉。

然而,部分区域的路面破损严重,需进行维修和更新。

同时,陵园周边的道路交通拥堵,周边环境管理不够完善,有待进一步改善。

2. 纪念设施巨野烈士陵园内建有纪念碑、纪念馆、烈士雕像等纪念设施。

这些设施对于怀念英雄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由于年久失修和管理不当,部分设施已经出现破损和老化的现象,需要进行修缮和维护。

此外,陵园内的展览内容和解说系统也需要更新和优化,以提供更加丰富和精准的历史资料介绍和教育内容。

3. 管理服务巨野烈士陵园的管理服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目前,陵园的工作人员普遍素质较低,服务态度不够热情,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此外,陵园的管理工作相对繁琐,需要引入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效能。

4. 安全管理作为一个公共场所,巨野烈士陵园的安全管理需要加强。

目前,陵园的安全设施相对薄弱,安全隐患较多。

需要加强对陵园的安全巡视和监控,完善安全预警机制,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

建议1. 加强景区环境建设加大对巨野烈士陵园周边道路的修缮力度,改善交通状况。

同时,加强对陵园内部路面和植被的维护,使景区环境更加优美。

2. 提升纪念设施质量加大对纪念碑、纪念馆、烈士雕像等纪念设施的保养和维修力度,确保其完好无损。

并且,更新和完善展览内容和解说系统,提供更加丰富和精准的历史资料介绍和教育内容。

3. 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对陵园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

引入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效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巨野县投资考察报告一、巨野概况1、区域概况:巨野,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辖15个镇2个办事处和一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人口100万人,总面积13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4.9万亩。

是国家命名的“中国农民绘画之乡”、“全国武术之乡”、“戏曲之乡”,全国闻名的“麒麟之乡”。

;2007年被评为“山东省投资环境十佳县市”;2008年被评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57位。

连年被评为“山东平安建设示范县”。

2、地理位置:巨野县位于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地处山东省菏泽市东部。

地理坐标为:东经115度47分至116度13分,北纬35度05分至35度30分。

东临嘉祥县,南与金乡、成武和定陶县接壤,西与牡丹区毗邻,北靠郓城县境。

3、历史文化:巨野,因古有大野泽而得名。

是春秋“西狩获麟”之地,秦末彭越起兵之所。

西汉建县,唐武德四年置麟州。

悠悠岁月为巨野这块古老的土地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留下了众多的人文景观。

境内有古昌邑城遗址,《皇览》所载的蚩尤墓、春秋时期的麒麟台、战国时期的齐鲁会盟台、鬼斧神工之誉的秦王避暑洞、芳龄千载的永丰塔、世称三绝的屏盗碑及明代建造的大成殿等30余处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景观,显现出厚重的历史积淀。

4、气候条件:巨野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

无霜期年平均213天,年降水量700毫米,年平均气温18摄氏度,适宜多种动植物生长,是培育优质绿色产品的理想区域。

5、水文土质:巨野县北毗黄河,水资源丰富。

境内既有充足的地表水、地下水,又可常年引流黄河水。

全县水资源总量3.77亿m3,可利用地表水1.3亿m3,可利用地下水2.47亿m3,全县人均水资源储量413.1m3。

巨野县地质属黄河冲积平原,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沃野千顷,平均海拔39m,土质以变形较小、强度较大的黄灰色粘性土为主,质地紧实,地耐力在10T/㎡以上。

正在建设施工的大野水库年底竣工并形成供水能力。

大野水库占地6580亩,容量2345万立方米,日供水能力10万吨。

6、工业体系:巨野工业具有一定的基础,初步形成了煤化工、纺织、面粉、畜产品、医药、酿造、化工、建材、服装加工等10大行业80多个生产门类的工业体系。

产品达1000多种,其中部优、省优产品23种。

依托当地丰富的资源优势,煤化工、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已初具规模。

巨野重点发展产业:煤电化工、纺织服装、新型建材、食品加工。

二、区位优势巨野县东距津沪铁路65公里,西距京九铁路60公里,新石铁路穿境而过,县城内设有二级火车站,是欧亚大陆桥的组成部分。

已破土动工全长51.6公里的洙水河航道距县城3公里,将成为直通京杭大运河的“黄金水道“。

日东、济广高速在巨野交汇,京福、德商高速纵穿两翼,东距县城20公里的济宁机场通航北京、福州、广州、上海等大城市。

距济南机场、郑州机场全部高速公路相连,仅有2个小时的路程。

离巨野50公里集海关、商检、集装箱站及出口专列于一体的菏泽直通陆路口岸已全面配套运营,直通青岛港口。

至日照港铁路距离380公里,至青岛港铁路距离540公里。

三、资源优势巨野县拥有丰富的煤炭、棉花、林木、畜牧、大蒜、小麦等资源。

其中煤炭储量丰富,巨野煤田探明总地质储量为55.7亿吨,矿区包括巨野煤田和梁宝寺煤田,含煤面积1210平方公里,是华东地区最后一块且储量最大的优质整装煤田。

主采煤层为气煤,1/3焦煤、肥煤、属低灰、特低硫、高挥发分、高发热量、高粘结性、优质富油煤,可作炼焦煤和良好的动力煤及气、液化煤。

巨野矿区开发系国务院“十五”重点项目。

巨野矿区开采总投资269亿元,设计年开采能力1800万吨,实际年产能可达3000万吨。

总服务期84年。

目前,巨野矿区龙固、赵楼、彭庄、梁宝寺四对矿井已建设投产,万福、郓城、郭屯三对矿井在建。

除此之外巨野县还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全县人口总计101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达20余万人,常年在外务工者达13万人以上,且劳动力社会平均工资950元/月,最低500元/月。

四、环境优势巨野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功能显著增强,城市形象日渐提升,平台和载体效能凸现。

1、供电目前拥有500KV、220KV变电站各一座(容量291MV A),110KV变电站六座,完全能够满足各类用电量及可靠性需求。

电价0.69元/千瓦时。

2、供水全县水资源总量3.7亿立方,在建省级重点项目大野水库库容量2345万立方,日供水能力10万吨。

3、通信通信设施完善,电话交换机总量22万线,通信网实现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大容量、多功能、全方位;移动通讯实现无缝覆盖,电脑宽带联网全球。

4、用地全县人均耕地1.7亩,是山东省人均耕地的1.2倍,全国的1.3倍,还有数万亩村头荒和存量土地。

5、服务设施金融、商务、酒店、保险、娱乐、餐饮服务设施齐全。

麟州大酒店、国花宾馆、东方宾馆、丽天大酒店、金芙蓉大酒店等星级涉外旅游定点宾馆酒店同时可容纳多个大型商务旅游团体入驻。

6、省级开发区2006年通过核准,现设有煤炭化工工业园、码头工业园、机械制造工业园、纺织工业园、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园、高科技工业园和济宁工业园六个园区,七纵七横十四条主干道构成开发区大框架,电力、电信、供水、排水、照明、绿化等同步配套,园区内行政、商贸、文教、休闲娱乐及生活区一应俱全。

园区坚持产业化招商、集群化发展、产业高地效应已初步显现。

五、巨野经济开发区介绍巨野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巨野老城区和新城区驻地,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基础设施完善,社会稳定。

开发区26平方公里规划区内,道路、供水、排水、电力、通讯、宽带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

开发区拥有丰富的煤炭、棉花、林木、畜牧、大蒜、小麦等资源,具有发展相关产业的巨大潜力。

开发区设施配套完善,实现了"五通一平"。

占地6500亩,库容2344万立方米的大野水库正在建设之中,年吞吐量300万吨的水运码头马上动工建设。

同时规划建设了麒麟湖公园、蚩尤广场、齐鲁文化园、栖凤园等生态文化设施。

除了良好的自然环境、治安环境外和社会氛围外,开发区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的投资政策。

巨野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至郓巨河,西到洙赵新河,南至人民路,北到北环路北一公里。

辖31个村居,31981人,居住人口6万余人。

开发区南临兖新铁路,北依日东高速公路,327国道、聊商公路在境内十字交叉,交通和区位优势明显。

巨野县属暖温带大陆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全年平均温度13.5-14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655cm,无霜期平均213天;年日照时数2329.2-2578.3小时。

巨野县地质属黄河冲积平原,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沃野千顷,平均海拔39m,土地以变性较小,强度较大的黄灰色粘性土为主,质地紧实,地耐力在10T/㎡以上。

1、优惠政策1.1凡来开发区经商办企业的投资者,按照国家和省现行的产业政策,在不影响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均可自主选择投资地点、投资方式、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

对来投资新办各类企业、基础设施项目及农业高科技园区的投资者,只要政策许可,一切优惠条件、一切外地利用的优惠政策都可参照执行。

1.2凡新建固定资产达3000万元以上的生产加工企业,被省级以上部门认定的"两类企业",根据其用地计划,实行零地价转让。

新建项目用地可实行出让、租赁、入股方式获得。

以出让方式用地的,出让金按评估地价优惠80%;以租赁方式用地的,免收3年土地租金,以入股方式用地的,前三年合作方不参与分红。

投资兴办生态农业和从事种植业、林果业、畜牧养殖业的,按当地农民承包的方式办理用地手续,政府依法确权登记,使用30年。

1.3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100万美元)以上的生产经营型,加工出口型项目,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和公益事业项目,前三年按上缴全部税金留成部分的80%,后三年50%扶持给企业。

投资者用获得的利润再投资的,其投入部分除享受第一款之外的优惠外,3年内按新增投资额部分上缴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100%扶持给企业。

1.4开发区属无费区,税外无费。

生产经营项目县以下行政事业性收费全免。

投资兴办的流通、服务、问题、教育、市场建设项目,行政项收费按最低标准3年内减半收取。

2、基础建设巨野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坚持高标准起步,大手笔规划,与新城区发展相协调,先搭架子,逐步发展的原则。

在规划建设上,我们着力抓好三个方面的规划建设,一是抓好文化生态建设,建设一条沿大野水库和洙水河两岸的风景林带及蚩尤广场等人文景观的建设,提高开发区的品位;二是抓好管理服务,建设行政中心和开发区管理服务中心两个中心,加强软件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三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以北环路、北园路、花冠路、金山路、前进路、东环路等"六横五纵"十一条主干道为框架,并搞好配套设施建设,力争达到"七通一平";止目前,开发区已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近3亿元,建成"三横四纵"7条主干道,新修道路总长度46.8公里,硬化路面32万平方米,新建下水道46.8公里,铺设供水管道36.6公里,完成绿化面积8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860盏,电力、电讯等设施全部跟进,高标准配套运行,共埋设各类管线40多公里,使开发区具备了"五通一平"的良好投资条件。

3、巨野煤化工业园区规划及主要煤化工企业情况该园区主要含天桥和董官屯两个功能区,总占地20平方公里。

园区已通过区域测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田桥规划区目前已有铁雄新沙300万吨/年焦化、30万吨/煤焦油、10万吨/年硅胶等一批项目入驻,形成了一定规模,并在健康发展中。

董官屯规划区共规划有七横五纵12条道路,现已完成五纵六横。

供水、供电、亮化、通信、供热等配套设施正在加紧推进。

目前,已有巨铭型焦、大泽化工等十多个项目入园。

3.1铁雄新沙概况山东铁雄新沙能源有限公司于2007年8月8日正式成立,是由山东焦化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山东铁雄冶金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家知名大型企业集团联合成立的能源股份公司。

公司注册资本为11.5亿元人民币,其中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铁雄冶金科技有限公司、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占股份比例分别为38.96%31.04%,15%和15%。

铁雄新沙项目建设地点为巨野县田桥煤化工基地。

3.1.1企业基本情况(一)公司四大股东的基本情况:1、沙钢集团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电炉钢和优特钢材生产基地、江苏省重点企业集团、国家特大型工业企业,全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

现拥有总资产约510亿元,职工13000余名;具有年产铁1500万吨、钢1800万吨、材1800万吨,不锈钢板100万吨的生产能力。

2006年,沙钢共完成铁、钢、材的产量分别为1141万吨、1463万吨和1272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45%、40%和65%;完成销售收入588亿元,同比增长45%;出口创汇8亿美元,同比增长11%(包括淮钢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