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ic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探讨组织胚胎学的教学研究及改革

探讨组织胚胎学的教学研究及改革

探讨组织胚胎学的教学研究及改革【摘要】组织胚胎学是一门重点专业基础课程,在医学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为提高组织胚胎学的教学水平,本文从规范教学管理、理论教学改革、实验教学改革、积极开展双语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结合近几年的实践,在课程的理论教学、实验、科研应用等方面的水平,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为组织胚胎学在不同专业,不同层次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了理论及实践基础。

【关键词】组织胚胎学;教学研究;实践总结0 引言近几年来,本课程以“面向21世纪,加强学生素质培养”为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大胆地探索教学改革,积极开展各种教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有力地促进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素质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较大提高。

对组织胚胎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实验模式,双语教学进行了有效的探讨,获得了很好的成果及结论,为组织胚胎学在不同专业,不同层次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了理论及实践基础。

1 规范教学管理首先搭建了本课程网页和网上学习论坛,将组织胚胎学的教学文件、教学大纲、教学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等均挂在网上,做到了专业内容的知识共享,方便了学生,给学生增加了自主学习的机会,促进了师生间的互动。

随时能收到学生对老师的反馈意见。

教学档案全部微机化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专人落实,阶段总结。

其次从制定教学大纲,安排教学内容,编排教学进程,到建立集体备课制度,相互听课制度,公开教学制度,青年教师试讲制度,讲课比赛,讲稿评比,教学质量评价制度,与教学质量挂钩的奖惩制度,等等,在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均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师资培训除统一的继续教育、计算机培训等外,坚持了政治学习制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外派教师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交流会,攻读研究生学位等,回来后开展工作,取得较好效果。

2 转变教学思路,实行理论教学改革组织胚胎学发展迅速,而过去以教师、课堂和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远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多年来为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我们坚持不断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Motic数码显微互动实验系统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Motic数码显微互动实验系统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Absr t Mo i i i lmi r c pc i tr c in e p rm e ts se i e r tsm o eT o p e n u tme a tc noo is,a d ha tac : tc d gt cos o i ne a to x e i n y t m ntg ae d llc m utra d m li di e h lge a n s
关键 词 : 理 学 ; 病 实验 教 学 ; 数码 显 微 互 动 实验 系统 中 图 分 类 号 : 62 4 3 G 4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6— 7 9 2 0 ) 5— 9 9— 3 10 2 6 (0 8 0 0 2 0
Ap lc to fM o i g t lM i r s o c I e a tv p rm e t S s e p ia i n o tc Di ia c o c pi nt r c i e Ex e i n y t m
这 种 不 足 , 院教 学 办 公 室 应 加 强 实 验 教 学 的 管 理 , 基 础 医 学 学 对
NRH E EI L DCT N OL2 8 。1 N. OTW SMD A UAI c 0 v. o T C E O 0 16 5
创 新 能 力 的培 养 , 有 利 于 提 高 实 验 教 学 质 量 。 更
2 0 ( ) 35—37 0 3 2 :1 1.
M t 数码显微 互动实验 系统在病理 学实验 教学 中的应用 oc i
王 洋, 高 丽 , 郑建 明, 明华 朱
( 第二 军 医大 学 长海 医院病理 科 , 海 上 20 3 ) 04 3
摘要 : t 数码显微 互动实验 系统将现代计 算机 和 多媒体技 术相 融合 , Mo c i 并在 形态 学实验教 学 中进行 了应 用 , 师生共享 图 在 像 的同时 , 可利 用交互语音 系统进行 交流。在病理 学 实验课教 学 中, 还 既使教 师及 时有 效地 对全体或 个别学生给予指导或

动物医学论文题目

动物医学论文题目

动物医学论⽂题⽬ 动物医学的从业⼈员要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和⽣命科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下⾯是店铺带来的关于动物医学论⽂题⽬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动物医学论⽂题⽬(⼀) 1. 动物医学本科专业应⽤型⼈才培养的改⾰与实践 2. 动物医学本科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标准的研究 3. 从市场需求谈⾼校动物医学⼈才的培养 4. 基于野⽣动物医学特⾊的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5. 西藏⾼等动物医学⼈才培养⽅案的改⾰探讨 6. ⽣物传感器在动物医学中应⽤的研究进展 7. 新形势下的动物医学⼈才培养 8. 动物医学相关专业学⽣在校动物医院轮岗实习模式分析 9. ⾼技能动物医学⼈才培养模式探讨 10. 动物医学规范名词的使⽤情况及问题 11. 动物医学本科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标准的研究 12. 联邦德国的动物医学教育 13. 细胞渗透肽在动物医学领域的应⽤ 14. 加强动物医学本科教育教学,提⾼本科⼈才培养质量 15. 动物医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改⾰思考 16. 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模式与动物医学实践教育 17. 电⼦显微镜及其在动物医学中的应⽤ 18. 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与创新研究 19. Motic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在动物医学专业实验教学中的应⽤ 20. 适配体及其在动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研究进展 动物医学论⽂题⽬(⼆) 1. 动物医学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管理 2. 论⽣态环境与动物医学之间的关系 3. 关于动物医学临床中的⽤药及药物作⽤问题 4. 中国动物医学⾪属考 5. 我国⾼等教育动物医学专业⾯临的新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6. 动物医学专业英语课教学探讨 7. 动物医学专业本科⽣毕业论⽂的指导实践与思考 8. DNA芯⽚技术在动物医学中的应⽤研究进展 9. ⾼职动物医学专业⾏动导向课程体系的构建 10. 互联⽹上的动物医学信息资源——国外部分 11. 动物医学专业学⽣研究性学习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12. 中国动物医学教育的问题与分析 13. 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的探索与实践 14. 动物医学专业临床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15. 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及其应⽤ 16. 环媒恒温基因扩增技术在动物医学上的应⽤概况 17. 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与创新研究 动物医学论⽂题⽬(三) 1. 搭建专业化科研平台促进动物医学创新型⼈才培养 2. 动物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改⾰实践探讨 3. 动物医学专业⽣产实习的教学改⾰ 4. 代谢组学技术及其在动物医学研究中的应⽤ 5. 动物医学开放索取期刊发展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6. 动物医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培养和提⾼的探索与实践 7. ⽩头翁的药理作⽤及其在动物医学中的应⽤ 8. 专业智能搜索系统在动物医学领域中的应⽤ 9. 依赖核酸序列的扩增技术(NASBA)在动物医学上的应⽤ 10. 培养应⽤型动物医学专业⼈才的实践与思考 11. 动物医学专业临床实践教学研究 12. 我国畜牧动物医学类期刊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13. 动物医学专业课教学改⾰初探 14. 教学型⼤学动物医学专业教育改⾰探索。

中医学专业医学形态学的教学

中医学专业医学形态学的教学

中医学专业医学形态学的教学1理论授课1、1多媒体教学。

传统的说教、讲授类的教学方式,很难将抽象的理论知识、概念、原理等直观地展现给学生。

在医学形态学教学中运用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建立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同时可以通过画笔在图片上标示重要结构,FLASH动画演示器官的重要活动,直观易懂,非常适合于医学形态学的理论教学[2]。

同时作为授课主体的主讲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听课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和进度,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1、2板书画图。

在全部内容讲解完后,教师带领学生利用板书按照教学顺序进行书面总结,帮助学生厘清重点难点。

对于侧重位置关系或层次的结构,在黑板上用不同的颜色,—画出,清晰明了,学生更容易理解。

1、3PBL教学。

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一味被动的接受知识,不愿动脑思考,存在着一定的惰性心理。

在医学形态学的教学中,我们将学生以5,6人为一个讨论组,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每组推选出1名学生代表在课堂上进行代表性总结发言,并进行重点结构的演示说明,其他讨论组学生在代表发言后补充,可提问,代表或所属组成员回答,以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协作精神。

讨论成绩占期末综合成绩的10%。

2实验教学2、1模型示例。

借助于教具模型,变抽象为直观,可以帮助学生学习。

我校有丰富的各系统器官模型,学生不仅可以亲手触摸,还可以拆分和组合各结构,并进行比较。

这种直观的学习方法非常适用于中医类学生的教学,课堂显示教学效果非常好。

2、2标本展示。

由于医学形态学解剖内容的实验课时较少,中医类学生动手能力和积极性也不如西医临床医学学生高,因此我们采用教师先讲解标本,指出重点结构,学生在以5,6人为一组,进行观察讨论的方法。

同时在过程中教师不断进行解答和演••示,帮助学生了解解剖结构,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3显微镜观察。

组织学内容的显微镜观察首先精简切片的数目,教师在motic数码显微互动系统中先将每一张切片结构观察的内容演示后,再由学生进行观察,并在系统中随时对学生的观察进行知道,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同时也帮助他们更好的复习并掌握组织学的理论知识。

Motic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Motic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Mo i数 码显 微 互动 实 验室 系 统是 现 今 tc

动 教 室 提 供 双 向 语 音 通 话 功 能 。 生 借 助 何 一 台 显 微 镜 上 的 典 型 图 像 进 行 捕 捉 、 学 照 相、 理和保存 , 断丰富教学资源 。 处 不
流 、 门 针 对 形 态 学 实 验 教 学 设 计 的 数 Moi D gt l C as 专 t ii ls的语 音 问答 系统 向老师 c a

1 t 数码 显微 互动实验室系统 的组成 i Mo c
我 院 2 0 年 至2 0 年 间 引 进 了 现 今 一 06 08
流 的Mo i 数码 互 动 教 学 系 统 , 备 了形 态 tc 装
2. 师生 间 的即 时互 动交 流 4
学实验 中心的三个数码 显微互动实验 室 ,
CHN0LOGY NFORM ATl l ON
学 术 论 坛
MO tc数码 显微 互动 实验 室在 组织胚 胎 学 实验 教 学 中的 i 应 用 与 效 果 评 价
李锦新 ’ 李晓 滨 ’ 马宁芳 ’ 林 淑冰 (. 1 广州 医学院组 织胚胎学 教研 室 ; 2 广州 医学院形 态学 实验 中心 广 东广州 5 1 2 . 1 ) 08 摘 要: 实验 课是组 织胚胎学教 学的一 个重要环 节, 如何 充分利 用有 限的 学时增 强教 学效果 , 如何 用灵 活的教 学方法去激 发学生的思维 能 力, 高学生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 , 目前实验教 学需要改进 和探索 的 。 提 是 我院 于2 0 年 将数码 互动教 学模 式 引入 形态学教 学, 06 改变传统 形态 教 学抽 象 、 燥 、 堂灌 的教 学模 式 , 枯 满 充分 发 挥教 学过 程 中“ 师 启 发 , 生参 与 、 生 互动 ” 教 学 师 的作 用 , 高 了教 学质 量 。 提 关键 词 : 码互动 实验教 学 组织胚 胎学 评价 数 中 图分 类 号 : 4 G6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6 2 7 l 2 0 ) 0 c一O 9 -0 1 7 -3 9 ( 0 9 l () 1 6 2

Motic数码互动结合CBS教学在临床血液学检验实验课的应用

Motic数码互动结合CBS教学在临床血液学检验实验课的应用

差很大,说明手工推片染色法制片效果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而S C G120全自动推片染色机的标准化推片染色方式在标本的制备过程中对淋巴细胞的形态影响较小,结果更为可靠.红细胞形态的观察主要体现在红细胞大小㊁中央浅染区㊁异常红细胞形态如球形㊁泪滴形㊁靶形及红细胞碎片等,皱缩红细胞是常见的在标本制备过程中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红细胞形态,在本研究的30例贫血标本中,仅有1例中度贫血患者用S C G120全自动推片染色机制备的标本镜检为满视野的皱缩红细胞,而手工推片染色法却完全正常,说明S C G120全自动推片染色机可能对少数贫血患者的红细胞形态造成影响,但此影响易被发现并可与手工推片染色法涂片镜检进行比较确定.2种方法对其他的红细胞异常形态的检出率差异不大.㊀㊀综上所述,S C G120全自动推片染色机推片染色效果稳定,重复性好,适于临床工作进行血细胞形态的检查,也可用于检验人员形态识别能力比对,如与读片机合用将大大提高血细胞形态检验的准确性,能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血细胞数量和形态的检测报告.参考文献[1]唐仕华,杨柠,陈丹,等.X N G9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性能评价[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17):2471G2473.[2]沈轶骊,顾国浩,沈怡敏,等.国产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性能评价[J ].重庆医学,2015,44(35):5003G5005.[3]尚红.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 ].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6G23.[4]汪华,刘兴态,曾蓉.外周血异常淋巴细胞检出情况分析[J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6):2808G2809.[5]盛福德,汤勇.血液分析仪检验急慢性白血病的临床应用价值体会[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6):29.[6]刘晓婷,向代军,徐菡,等.迈瑞B C G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性能的可靠性研究[J ].中国医学装备,2016,13(4):36G40.[7]张亮,吴振安,付慧哲.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计数与手工分类计数结果一致性的比较分析[J ].中国临床医生,2016,44(4):96G98.[8]杨竹君.S y s m e xx s G800i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镜检白细胞分类的比较[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23):3468G3470.[9]陈丽华,刘丹霞,张红玉,等.C D G1700血细胞分析仪与手工法检测外周血细胞的结果比较[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22):3018G3019.[10]张恒.93例贫血患者外周血涂片红细胞形态学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3):353G354.[11]张稳燕,周开矿,陈颖,等.外周血血涂片估测血小板的方法研究[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22):3242G3244.[12]宋蓓,张国军,王平,等.自动血细胞形态分析系统D M 96在异常血小板计数中的应用评价[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22):3246G3248.[13]滕瑞军.血涂片细胞形态检查在初诊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4(3):122.(收稿日期:2018G08G16㊀修回日期:2018G10G22)本文引用格式:葛晓军,郑丽梅,封忠昕,等.M o t i c 数码互动结合C B S 教学在临床血液学检验实验课的应用[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40(1):124G126.管理 教学M o t i c 数码互动结合C B S 教学在临床血液学检验实验课的应用葛晓军,郑丽梅,封忠昕,刘㊀兰,冯㊀进,汪彦屿(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贵州遵义563003)㊀㊀摘㊀要:目的㊀探讨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结合以案例为基础(C B S )教学在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实验课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㊀以检验系4个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2个班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模式,2个班采用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结合C B S 教学模式,一学期课程结束后,通过调查问卷和学生实验考试成绩评估2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结果㊀调查问卷中,M o t i c 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结合C B S 教学模式具有明显优势,M o t i c 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结合C B S 教学模式班级无论是平均成绩还是高分段学生人数均显著高于传统教学模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㊀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结合C B S 教学模式明显更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教学方法;㊀血液学试验;㊀教育改革;㊀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D O I :10.3969/j.i s s n .1673G4130.2019.01.033中图法分类号:R 446.11;G 642.423文章编号:1673G4130(2019)01G0124G03文献标识码:B㊀㊀血液形态学教学是检验医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临床血液学形态的教学模式为先由教师讲解本次课的理论知识,随后学生对教师收集好的教学片进行分类计数并书写报告.其缺点是:(1)所分类的骨髓片疾病已知,学生分类有针对性,严重脱离了临床;(2)课前要收集很多疾病的骨髓片,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和教学成本;(3)由于课时有限,多数学生得不到教师及时的指导,部分学生出现应付实验的现象[1].随着显微数码互动生物显微实验系统进入血液学检验的教学应用,教师可直接通过讲台上教师的电脑和显微镜回答学生的提问,受到教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以案例为基础(C B S)的讨论式教学是近40年来在世界各国高等院校日益受到重视的教学模式[2].血液实验教学的特点也是以不同疾病进行讲解,与C B S教学完全相符.因此,本研究采用传统教学和M o t i c数码互动结合C B S的2种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通过调查问卷㊁形态学考试㊁案例分析的方式评价了2种教学模式孰优孰劣,以期能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临床血液学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培养更多优质的实用性技术人才.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一般资料㊀将遵义医学院大连路校区检验专业学生随机分配为2个班.一班23人,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传统1),二班25人,采用M o t i c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结合C B S教学模式(新1);将遵义医学院新蒲校区检验专业学生随机分配为2个班.一班26人,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传统2);二班26人,采用M o t i c 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结合C B S教学模式(新2).4个班的授课均由同一批教师完成.1.2㊀教学方法1.2.1㊀传统教学模式㊀先由教师讲解本次课的理论知识,随后学生对教师收集好教学片进行分类㊁计数并书写报告.1.2.2㊀M o t i c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结合C B S教学模式㊀在数码互动实验室,教师从临床选取病例给学生分组进行分类计数,书写报告,最后分小组汇报,教师点评㊁讲解.1.3㊀教学效果评价1.3.1㊀问卷调查㊀问卷内容包括:(1)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2)看到更多不同组织细胞形态结构;(3)增加了教师与学生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高了自学能力;(4)节省时间;(5)学习效果明显; (6)教学内容生动㊁丰富性;(7)满意度.通过调查问卷比较传统教学和M o t i c显微数码互动结合C B S教学模式那种更受欢迎.1.3.2㊀考试㊀2个校区4个班两两比较实验考试成绩,明确M o t i c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结合C B S教学模式的优势.1.4㊀统计学处理㊀采用S P S 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ʃ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㊀结㊀㊀果2.1㊀问卷调查㊀M o t i c数码互动结合C B S教学的学生更看重的是节省时间(88.2%)㊁效果明显(92.2%)和满意度(98.0%),见表1.传统教学的学生更看重的是节省时间(30.2%)㊁效果明显(36.7%)和满意度(40.8%).见表2.2种教学模式各方面评价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 o t i c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结合C B S教学模式具有明显优势.表1㊀㊀M o t i c数码互动结合C B S教学调查评价[n(%)]调查内容n满意一般不满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5143(84.31)3(5.88)5(9.80)看到更多不同组织细胞形态结构5135(68.63)9(17.6)7(13.73)增加了教师与学生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高了自学能力5141(80.39)6(11.76)4(7.84)节省时间5145(88.24)5(9.80)1(1.96)学习效果明显5147(92.16)3(5.88)1(1.96)教学内容生动㊁丰富性5137(72.55)10(19.61)4(7.84)满意度5150(98.04)1(1.96)0(0.00)表2㊀㊀传统教学调查评价[n(%)]调查内容n满意一般不满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4920(40.8)21(42.8)7(14.3)看到更多不同组织细胞形态结构4925(51.0)20(40.8)4(8.0)增加了教师与学生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高了自学能力4918(36.7)22(44.9)9(18.4)节省时间4915(30.6)25(51.0)9(18.4)学习效果明显4918(36.7)24(49.0)7(14.2)教学内容生动㊁丰富性4912(24.5)32(65.3)5(10.2)满意度4920(40.8)23(46.9)6(12.2)2.2㊀实验考试成绩㊀M o t i c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结合C B S教学模式学生中高分段人数和平均成绩均显著高于传统教学模式,说明M o t i c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结合C B S教学模式显著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表3㊀㊀2种教学模式实验考试成绩比较组别nȡ90分[n(%)]80~<90分[n(%)]70~<80分[n(%)]60~<70分[n(%)]<60分[n(%)]成绩(xʃs,分)新1㊁新2513(5.80)∗22(43.10)∗23(46.90)3(6.10)0(0.00)83.43ʃ8.21∗传统1㊁传统2490(0.00)14(28.36)20(40.80)15(30.60)0(0.00)72.21ʃ10.73㊀㊀注:与传统1㊁传统2比较,∗P<0.053㊀讨㊀㊀论㊀㊀临床血液学检验是检验医学重要的一部分,主要通过骨髓和血细胞形态学特点对疾病作出诊断和辅助诊断[3].这门课程的教学一直存在几个难点:(1)由于专业性强,细胞形态识别难度大,所以,从事血液学检验的师资较少;(2)实验课中涉及缺铁性贫血㊁急性粒细胞白血病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㊁巨幼红细胞性贫血㊁单核细胞白血病等十余种病例的教学片,准备教学片的难度大,市面上销售的教学片普遍价格昂贵,且质量难以保障;(3)由于细胞种类多,难以识别,在实验课上学生问题很多,加上师资少,所以,每一堂实验课都是对教师体力和精力的挑战,往往都是教师一直走动答疑,仍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4)学生在实验课中已知道了这节课要学的内容是什么,在分类血片㊁骨髓片时就会有倾向性地去分类和描述细胞形态,缺少了学生独立思考㊁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近年来,随着学校对教学设备的投入加大,传统显微镜实验室也逐渐被纤维数码互动实验室取代.M o t i c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是应用图像数码处理技术及高速网络传输技术㊁师生互动的㊁图像共享的㊁高效率的教学系统,是一种迅速发展的综合性信息技术,为教学的现代化提供了全方位的优质技术支持,使教学手段产生了深刻的变革[4G7].在实验教学中,笔者主要应用其图像共享功能,由教师电脑对应的显微镜观察图像,并共享到学生电脑,通过学生电脑图像进行分类,分类完一个视野,再进行下一个视野的分类.其缺点是耗时长,但优点是分类客观㊁真实,使每一名学生达到了同质化教学.此外,在学生自由观察细胞形态时对有疑问的细胞,学生可直接点击提问,教师可在讲台上的教师电脑上看到学生提问的图片和语音疑问,大大改善了教师疲于奔命的现状.在C B S教学过程中,提倡 实战培养 :由教师从临床选择一些标本,给学生分组,每组一个病例,从分类到书写报告全由学生自己完成,然后分小组汇报,每次每个小组均由不同的学生汇报,教师提问,小组内部互相补充,最后教师点评,讲解.通过 临床病例 实战培训,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增加了学生学习细胞形态㊁分析病例的信心,也有利于学生独立解决问题㊁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将数码显微镜与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等相互结合,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融进了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其将讲解㊁示教㊁观察㊁问答㊁讨论和监督等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血液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8G11].本研究结果也证实, M o t i c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结合C B S教学模式无论是调查问卷还是最后的实验成绩,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均具有明显的优势.㊀㊀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将M o t i c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结合C B S教学模式用于血液学检验教学工作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相信随着对显微数码互动系统认识的加深,所有形态学领域均会有所收益.参考文献[1]张晓丽,潘静,司维柯,等.临床血液学与检验实验教学中临床能力培养体系的建立[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9):1191G1192.[2]韩云,赖芳,张燕,等.P B L合并C B S在I C U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12):1242G1244.[3]林满华,谢朝阳,吴斌华,等.«临床血液学检验»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2):389G391.[4]苏李欢.M o t i c数码互动显微实验室日常管理与维护[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9(5):232.[5]崔丹,齐凤杰.M o t i c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科学进展,2013,19(4):398G399.[6]侯亚莉.新型教学法联合M o t i c d i g i l a bⅡ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在病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9):2789G2791.[7]王艳梅,杨加周,赵豫凤,等.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解剖科学进展,2012,18(4):383G384.[8]黄小梅,朱晓群,卢林明,等.病理学实验教学中M o t i c数码显微互动系统的运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317G318.[9]程云,岳淑芬,刘玉荷,等.M o t i c数码互动显微实验室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学研究,2010,32(2):152G153.[10]邢秀英.M o t i c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4(10):190.[11]刘再群,陈红.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在«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4(6):565G567.(收稿日期:2018G08G18㊀修回日期:2018G10G24)。

Motic

Motic
研究方法 1 . 研究对象 。 把l 2 五年制护理 1— 4班共 2 0 0名学生随机分 为两组: 实验组 和对照组。实验组 : 通过 M o t i c 数码互动实验室进行教学 ; 对照组 : 通过传统教学模式教学 。 2 . 研究方法 。 实验组 : 采用 M o t i c 数码互动系统教学平台 。台上教师 的主机可 以同时控 制 5 O位 学生的数码显微镜的镜下动态情况 , 其 由投影 系统放 映在大屏幕 上。学生 可 以拍 照并 存储到硬盘 中。学生使用 的数码显微镜 全部 安装 了 L E D指针 , 可指示 出有疑 问的图像 , 呼叫教师 , 可以进行一对一的讲解 , 也 可 以把 疑问 图像 投放在 大屏幕 上 , 使 所有学 生可 都可 以直观 、 有效地听到教师的讲解 , 实现一对多的教学。该系统还 具有强大 的处理图 片 的能力 , 教师讲台上的显微镜是 内置 1 3 0万像素的高分辨 率摄像系统 , 可保证 大数据 量高清晰 图像快 速传输 , 实现各种 图像处理 、 分析及测量等功能 。通 过全面 的图像数据 共享 , 实现了师生 的高效沟通 。 对 照组 : 采用传统教学法 , 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切片。 实验组 和对照组 的教师 、 教材 、 教学内容 、 测试方式均 完全相 同。测 试方式 : 绘制实 验报告 和考试 , 成绩均 以百分计 。 3 . 数据统计 分析 : 应用 S P S S I 7 . 0统计学软件 , 对 结果进 行单 因素方差分 析 , P< 0 . 0 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二、 结果 1 . 实验报告成绩 结果 : 实验 组成绩 明显高 于对照组 , 具 有统计学 意义 。说 明 M o t i c 数码互 动系统教学能显著提高学生对病理形 态知识 正确理解 和形象 思维 的能力。 ( 见 表 1 )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新模式――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的应用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新模式――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的应用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新模式――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的应用摘要:微生物学实验中显微形态的观察离不开显微镜,我校根据微生物实验教学的特点和要求配备了显微数码互动系统,该系统采用先进的数字多媒体技术,集学生实验和教师教学管理于一体,通过该系统学生借助电脑可清晰地观察显微结构,教师可更好地监控和掌握每个学生实验的情况。

教学实践证明:该系统的应用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完成实验的质量和效率,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更好地实现了师生互动。

关键词: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效果0 引言在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显微镜对于显微形态的观察是必不可少的。

普通光学显微镜在实验教学中存在很多弊端:①教学效率低。

多个学生同时操作,教师短时间内无法“一对一”地对学生进行辅导。

②教学示范性差。

教师制作的涂片、形态图以及互联网上相关的前沿信息无法展示给学生。

③师生互动性差。

教师无法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受到了限制。

此外还容易造成视觉疲劳、无法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等等。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的建立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光学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显微数码互动系统是近几年兴起的集数码显微系统、语言交流、视频交流和应用软件为一体的新型教学工具[1]。

它专为实验室设计,具有清晰真实的音视频效果和丰富的交互手段,真正使教和学的沟通更直观有效。

近年来我校自利用互动显微实验室取代传统显微教学以来,一改传统实验教学的枯燥无味和沉闷的教学状态,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形成了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在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还未见有使用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的报导,本文就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的组成、特点、在微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优势做一介绍。

1 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的组成及特点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由数码显微镜、图象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和语音回答系统构成。

数码显微镜是由1台310万像素摄像系统的教师用显微镜和40台(可达64台)内置200万像素的学生显微镜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otic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7-10-27T16:17:48.883Z 来源:《临床医学教育》2017年9月作者:张斌武
[导读] 组织胚胎学和病理学等实验课经常用到光学显微镜,在传统实验室条件下完成实验教学,师生互动效率和教学效果难以达到理想目标。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沈阳市 110000
【摘要】: Motic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的组成、特色和优势。

应用于病理学和组织学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各组织、器官的结构,提高学生脑、眼、手的协调,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和独立操作、分析能力,为以后进入临床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Motic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基础医学实验教学
组织胚胎学和病理学等实验课经常用到光学显微镜,在传统实验室条件下完成实验教学,师生互动效率和教学效果难以达到理想目标。

在医学形态学实验课教学过程引入Motic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在学生完成显微标本自我动手观察的同时,通过数码摄像、师生语言互动和多媒体网络教学等手段,不仅提高了师生互动的效率,而且教学内容也变得更丰富、更新颖、更生动[1]。

1 实验室的组成和特点
1.1 组成
该教学系统是由图像系统、语音问答系统、数码显微镜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构成,具体包括图像处理与分析模块、多媒体教学设备、双向语音交流系统、学生用数码显微镜和教师用数字化多功能数码显微镜和软件教学平台等。

教师端和每个学生端均通过U口与各自电脑连接使用高清晰度数码显微镜,相互之间形成的图像处理单元相对独立且比较强大。

各单元之间使用局域网互联,设备组织与课堂教学通过全新的分布式数码互动软件系统完成,图像数据共享较为全面,语音交流较为灵活。

1.2 特点
硬件方面,学生端都自带电脑,配置内置一体化数码显微镜,有效像素和分辨率均较高,成为独立的图像处理平台;教师端配置200~330万有效像素的高分辨率数码显微镜,可以给学生端实时播放课件;所形成的硬件设施安装维护方便,网络稳定高效,布线简洁,为较好地完成实验课教学打下基础。

软件方面,教师端可以控制学生端的每台显微镜和电脑,自动关闭电脑,自动开启学生端的应用软件,实时监控学生的电脑屏幕,可以把某一个学生或教师端的图像传送给所有学生。

学生端有讨论教学指针实现动态实时与教师讨论显微镜下图像,与教师通过短信方式进行图文并茂的沟通,独立的图像处理分析软件包,有效提高学生独立分析能力。

考试系统降低了教师劳动强度,实现考试无纸化及对考试情况分析自动化。

在医学形态学实验课教学过程中,通过Motic数码显微互动教学系统,教师可以实时观察到课堂上每个学生的显微镜画面,通过语音问答系统指导学生改正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可以将微观图像视频信号通过高清晰CCD摄像头输出到投影仪和计算机等输出装置,能够直观地显示和与师生共同讨论直观的图像。

教学系统具有的图像处理、分析、数码录像等功能,可做到长期保存和随时再现相关图像与资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 实验室的特色与优势
MOTIC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教学系统的画面清晰,交互手段丰富。

只需一台计算机,通过局域网络,便可实现图像、语音的师生互动交流,解决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通过实时观察学生的显微镜画面,能指导其及时改正实时发现的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可以及时处理操作自己电脑上的微观和宏观图像,可通过提问系统主动请求教师帮助,与教师交流讨论可通过Motic独创的显微镜LED光标箭头指示系统有效高质量地完成,师生间的交流直观有效,有利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以及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我校Motic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配有教师用数码显微镜1台,学生用数码显微镜32台,两者之间通过分配器、数据线和相应软件相连,学生显微镜视野内所显示的数码信息可以显示在在教师主控的电脑上,教师可将所有的图像通过投影仪投影到大屏幕上。

这样,学生不但通过自己的电脑看到自己观察到的图像,更可看到教师和其他同学观察到的图像,使得数码图像系统使师生之间的图像资源能够共享。

Motic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的语音问答系统为教师与每位同学都配备一套耳机和呼叫系统,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可以互动对话交流。

全体学生不仅可以听取教师的示教讲解,教师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个别提问或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实验教学,实现了师生互动交流的良好教学氛围。

教学模式也由“点对点”转变为“点对面”,明显提高了教学效率。

可通过一个人的问题引起大多数同学进行思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减轻了教师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Motic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将标本玻片与大体标本融为一体,通过图像、声音以及显微镜下等形式将抽象复杂的教学内容直观、准确地表达出来,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接受和验证医学理论知识,并将其切实掌握,有利于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Motic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的教师端和学生端具有静态捕捉、自动定时捕捉和动态录像捕捉图像的功能,教师可以运用此功能开展实验重点和难点内容的教学活动,学生可通过拍照,记录并存储重要或难理解的显微图像在自己所用电脑中,提高了科学研究能力。

3 在病理学和组织学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Motic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建立病理学和组织学图片库和题库,可以促进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较好地完成学科教学目标。

在病理和组织胚胎学的教学中,图片是帮助学生掌握和识别各种细胞、组织和器官的重要教学资料。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的挂图存取不方便,易损坏和丢失。

教师可以通过照相、扫描等方式建立了按教学内容章节存放的系统图片资料库。

在实验过程中可随时补充切片中的缺失结构,不断更新新的组织和病理切片内容。

更加丰富了教学内容,尚可作为任课教师课堂理论教学多媒体课件所利用。

实验考核是检测实验教学质量和反映学生能力的必要手段。

依据Motic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建立的题库可以进行实验考核,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考核的具体操作方法为:(1)一般选择每次实验课结束前5 min,教师随机抽考3~4名学生,以客观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学习效果。

每次考核不合格的同学,下次实验课补考。

期末考试前再组织学生进行最后一次考核且计入期末考试成绩。

(2)提前在教师计算机内储存试题,在未提前告知的情况下,定期不定期地开展个人、小组或是全班测试,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

Motic数码显微互动教学系统对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深远意义,有助于学生了解各组织器官结构,提高学生脑眼手
的协调,增加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和独立操作、分析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文娣,吴继锋.Motic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5):911-9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